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人生哲理演講稿

欄目: 演講與口才 / 發佈於: / 人氣:8.84K

演講稿具有邏輯嚴密,態度明確,觀點鮮明的特點。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我們使用上演講稿的情況與日俱增,你所見過的演講稿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人生哲理演講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人生哲理演講稿

人生哲理演講稿1

大家好!我演講的哲理故事是《刀尖上盛開智慧》。

朱元璋這人,可不像別的皇帝那樣少有大志。他很可憐,小時候,父母雙亡,到處乞討;乞討不下去了,又去皇覺寺當一介小沙彌,木魚經卷,阿彌陀佛。

最後,沙彌也當不成了,就木魚一扔,佛經一燒,拿起屠刀,開始革命。

幾十年的刀光劍影,幾十年的血雨腥風,幾十年的浴血奮戰,朱元璋的企業做大了,自己也弄把老闆椅,往宮殿上一擺,朝上一坐,建立明朝,當了皇帝。

當了皇帝,那感覺特爽,特舒服,也特得意。尤其看到滿朝大臣,頂禮膜拜,連稱萬歲萬歲萬萬歲,朱元璋高興得險些血壓升高。當然,得意歸得意,仍得壓在心中,仍得一臉莊重:皇帝,得有皇帝的樣兒,不能張狂。

這樣憋,是能把人憋瘋的。

朱皇帝終於選擇了個時機,將內心的得意,狠狠地釋放了一把。

那次,是去看一座未完成的宮殿。到了宮門,朱元璋手一揮,告訴警衞,都別跟着,我自己進去隨便轉轉。於是,扔下警衞員們,揹着手,走進了宮殿。

顯然,宮殿還沒修好,但也快竣工了。宮殿很高大,很富麗,很堂皇,朱皇帝看了,很爽氣。

朱元璋一高興,就想起自己打江山的事,兩種得意摞在一塊,更加得意。左右看看,警衞沒來,自己一人,就捋着鬍鬚,得意地自言自語:“我本來拿着刀子沿江剽掠,只想安安穩穩當個強盜,沒想到,一不小心,竟弄出這麼大的家業。”説完,忍不住嘎嘎嘎大笑一陣。

笑完,終究不放心,抬頭一看,臉色煞白。

原來,果然有人。

那個人,是個老頭,就騎在宮殿樑間,正在塗漆,顯然是個漆匠。此時,他目不斜視,正在聚精會神於手中的工作。朱元璋的話,他好像沒聽見。

朱元璋眼睛裏,笑意沒有了,射出白亮亮的光,刀子一樣。他想,自己今天説的話,要是傳出去,不等於自己承認自己的土匪出身,百姓知道今天這事,該如何看自己;大臣知道後,該如何看待自己。

朱元璋這傢伙,殺個人,於他而言,猶如碾死一隻螞蟻,他的那些大功臣,哪一個不是他舉起刀咔嚓咔嚓排頭砍過去的,又哪裏在乎一個老頭子?於是,他抬起頭,對着樑上喊:“哎,那位,你下來。”

上面的人仍沒朝下望,一心一意,繼續着手裏的活兒。

朱元璋臉上的肉顫了兩下,放大聲音,對着上面大喊:“你下來。”

那人仍忙着刷漆,理也不理。

宮外的警衞們聽到喊聲,都跑進來,對着樑上大喊:“老頭子,聖上讓你下來。”眾人的嗓門,猶如炸雷,老頭聽清了,慢慢溜下來,問:“喊什麼?”

大家説:“聖上叫你。”

老頭點點頭,忙走到朱元璋面前跪下道:“臣人老耳聾,沒聽清聖上呼喚,望恕死罪。”

朱元璋聽了,寡白的臉色和緩下來,心裏一陣輕鬆,人一輕鬆,態度就好了,呵呵大笑,望望左右道:“如此高齡,如此辛勞,理應獎賞。”讓人拿來二十兩銀子,賞給老人,擺出一副親民的樣子。內心裏,卻長長吁了口氣:這樣個聾子,能聽清什麼?

老人接過銀子,忙叩頭稱謝,起身後慢慢出了宮門,擦了把汗,也暗暗噓了口氣。只有他知道,朱元璋的話,他聽了個十足十,一句不落。也只有他知道,自己一點兒也不聾,耳聰目明。他更明白,今天,自己等於是在刀尖下鑽過來的,撿了一條命。

老人是裝聾,用自己的智慧拯救了自己。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人生哲理演講稿2

大家好!我演講的哲理故事是《不是所有的羞辱都是傷害》。

戰國時期的蘇秦和張儀都是鬼谷子的學生。所不同的是,張儀畢業的時候,師兄蘇秦已經是名滿天下的人物了。他憑藉出眾的才華,充分發揮專業特長,遊説六國,形成合縱的局面,與秦國抗衡,名震天下。

剛走出校門的張儀,也想憑自己的能力自謀職業,因為他覺得自己的能力絕不會在蘇秦之下。但“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幾個月過去,工作依然無着落。無奈之下,他想到了自己“大腕級”的師兄蘇秦。於是,他前往趙國,呈上自己的名帖,請求拜見蘇秦。張儀想蘇秦無論如何肯定會看在師父的面上給自己一份相當不錯的工作吧。

蘇秦聽説張儀要來投奔自己,就一直以公務繁忙為藉口,不肯接見張儀。張儀的心裏很不舒服,年輕氣盛的他本打算轉身走人,但轉念又一想,也許師兄是真忙吧,再説自己是有求於人啊,他就耐心地堅持下來繼續等。

過了幾天,蘇秦終於接見了張儀。可是讓張儀沒有想到的是,蘇秦不僅沒給他滿意的工作,還安排他跟下人住在一起,送給他的食物也是奴僕侍妾吃的飯菜。這還不算,蘇秦還多次當着眾人的面,責備張儀説:“憑你的才能,卻讓自己窮困潦倒到這樣的地步,要靠朋友舉薦才能有一份工作,像你這樣的人不值得我錄用!”然後,毫不留情地把張儀打發走了。

張儀投奔蘇秦,本想從中得到點好處,不料反被羞辱,自然十分憤怒。於是,他發誓,一定要混出個人樣來,出人頭地,讓蘇秦為侮辱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當時的六國,都已經在蘇秦的勢力範圍之內,肯定容不下自己了。張儀想來想去,決定投奔秦國,因為只有秦國能對趙國構成威脅。

蘇秦的一個門人聽説張儀要到秦國去,就自告奮勇地要追隨他。這個門人似乎十分富有,贈送了很多金錢、財物和車馬給張儀。張儀問他這樣做的目的,他説:“張先生是成大事的人,我是在為將來投資啊。有朝一日張先生有權有勢了,我也能跟着享受榮華富貴。”張儀聽了,十分感動。最後,在這位門人的幫助下,張儀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到達秦國,見到了秦惠王。

由於當時六國的合縱力量強大,讓秦國很是忌憚,但秦惠王又苦於無破解之策,張儀的到來自然讓他十分高興,尤其是張儀破解六國合縱的連橫大計更是讓秦惠王喜出望外,張儀很快便得到了秦惠王的重用。後來,秦惠王採用了張儀的策略,加上張儀冒着生命危險到六國遊説,瓦解合縱,經過十多年的努力,蘇秦苦心經營的六國合縱被秦國瓦解了。

張儀很得意,功成名就的他有些飄飄然。他覺得十多年來的努力沒有白費,終於可以出一口被蘇秦羞辱的惡氣了。然而,讓張儀想不到的是,就在這時,一直陪在他身邊的那位門人卻向他提出辭行。張儀十分不解,説:“靠您的幫助,我才有今天顯貴的地位,正要報答您的恩德,為什麼要離開呢?”那位門人説:“這一切都是蘇秦先生安排的,他曾經説過,您的才能遠在他之上,所以當初要是給了你一份舒適的工作,可能你就會喪失了奮鬥之心,從而使你失去展示才華的機會,流於平庸了。因此,他才故意羞辱你,激發起你的鬥志。”

張儀聽了門人的話,才明白師兄蘇秦的良苦用心,原來這一切都是他精心設置的局。是啊,如果沒有當初的那番羞辱,也許就不會有他今天的成就。原來不是所有的羞辱都是傷害。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人生哲理演講稿3

大家好!我演講的哲理故事是《變障礙為台階》。

論語·陽貨》第一則,記載的是陽貨和孔子之間的一次交鋒:陽貨希望孔子出山,幫助自己,但孔子自小討厭陽貨,長大後看到陽貨陪臣執國命,更是厭惡他。

陽貨是有架子的,他不會親自登門拜見孔子。他也知道,孔子是看不上他的,不會主動投懷送抱。但陽貨畢竟是陽貨,他是有手段的。他先放出風聲,要孔子去見他。但孔子不傻,不去見。陽貨苦思冥想,終於想出一條計策:他趁孔子不在家,派人送給孔子一隻蒸熟的小豬。

按孟子的説法,按照吉禮,“大夫賜於士,不得受於其家,則往拜其門。陽貨瞰孔子之亡(出門在外)也,而饋孔子蒸豚。”朱熹説:“瞰孔子之亡而歸之豚,欲令孔子來拜而見之也。”他就是想用一隻蒸熟的小豬換得孔子的回拜。

孔子回到家,看見陽貨派人送來的小豬,就明白陽貨的意思了。陽貨給孔子出了兩難題目:去拜訪吧,就等於投靠,陽貨可以以此散佈言論,造成孔子和他合作的社會影響;不去吧,違背周禮,不用説孔子本人不願違背周禮,陽貨也可以藉此打擊孔子,敗壞他的聲譽。

但這種小難題哪裏能難倒孔子?破解之道其實就在眼前:操斧伐柯其則不遠——就用陽貨的辦法:孔子也打聽到他何時不在家,並趁機去拜見他。

可不巧得很——也可以説是巧得很——孔子在回來的路上遇到了陽貨!

孔子一看是陽貨大夫的車馬,自然是趕緊轉彎避開,而陽貨一見孔子的來路,以及對自己避之唯恐不及的樣子,也就明白了是怎麼回事。他很生氣,加上此時的他權勢煊赫,説話的口氣也衝:別躲!過來!我有話對你説!

孔子只好轉回來,走近陽貨。陽貨説:“一個人藏起自己的才能而聽任國家混亂,可以叫仁嗎?”

道理很正派,孔子無奈,只好説:“不可。”

“那麼,本來喜歡從政卻屢次錯過機會,可以叫智嗎?”

説得也對,孔子只好又回答:“不可。”

孔子顯然不願和陽貨直接衝突,面駁陽貨,所以恭恭敬敬順着他説。但是,他的兩個“不可”,很明顯是敷衍,是虛與委蛇。陽貨當然也能聽出來,但孔子態度既然如此恭敬,他也無從發作。

末了,陽貨説:“日月流逝,時不我待啊!”

潛台詞是:孔先生,您已經五十歲的人了!您還有幾次機會?

我相信,陽貨最後這句話深深打動了孔子,觸及了孔子心中蟄伏二十來年的從政之夢。孔子心中的堅冰開始融化:“好吧,我準備出仕了。”

這段對話非常精彩,孔子也不是不願做官,而是不願到破壞政治秩序的.陽貨那裏做官。所以,不見陽貨,是“義”;不得已去拜見陽貨,是“禮”;等陽貨不在家才去拜,是“權”;路上碰見了也就恭敬相見,不願意做的太決絕,是“毋必毋固”。陽貨每一問,孔子必答,是陽貨説得在理,孔子據理答覆而不辯解,是謙遜而又不屈服。

即便是孔子這樣超凡脱俗之人,一生之中也免不了和一些難纏的人糾葛難解。這無需抱怨,我們可以像孔子那樣,把生命歷程中碰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包括小人,都看成是我們註定要經受的磨練。其實,任何一個障礙,換個角度看,也是一個高度,假如你不能高過障礙,甚至比障礙還低,只能與障礙平視,甚至仰視,障礙就是峭壁,擋住你前進之路。但是,假如你高過你的障礙,可以俯視障礙,就可以在障礙面前抬腳,把它踩在腳下,此時,障礙就變成了台階,抬舉着我們攀升。

面對陽貨的咄咄逼人,孔子的表現是唯唯諾諾而不辯——孔子終究不會去陽貨那裏為官,卻也無需在此一爭高低。

戰勝小人的祕訣是:不是要鬥得過小人,而是要高得過小人。

三十多年前,十七歲的孔子在輕視他的陽貨面前不爭不辯、轉身離去,陽貨那時就已經成了他眼中的台階,更何況今天。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

人生哲理演講稿4

大家好!我演講的哲理故事是《刀尖上盛開智慧》。

朱元璋這人,可不像別的皇帝那樣少有大志。他很可憐,小時候,父母雙亡,到處乞討;乞討不下去了,又去皇覺寺當一介小沙彌,木魚經卷,阿彌陀佛。

最後,沙彌也當不成了,就木魚一扔,佛經一燒,拿起屠刀,開始革命。

幾十年的刀光劍影,幾十年的血雨腥風,幾十年的浴血奮戰,朱元璋的企業做大了,自己也弄把老闆椅,往宮殿上一擺,朝上一坐,建立明朝,當了皇帝。

當了皇帝,那感覺特爽,特舒服,也特得意。尤其看到滿朝大臣,頂禮膜拜,連稱萬歲萬歲萬萬歲,朱元璋高興得險些血壓升高。當然,得意歸得意,仍得壓在心中,仍得一臉莊重:皇帝,得有皇帝的樣兒,不能張狂。

這樣憋,是能把人憋瘋的。

朱皇帝終於選擇了個時機,將內心的得意,狠狠地釋放了一把。

那次,是去看一座未完成的宮殿。到了宮門,朱元璋手一揮,告訴警衞,都別跟着,我自己進去隨便轉轉。於是,扔下警衞員們,揹着手,走進了宮殿。

顯然,宮殿還沒修好,但也快竣工了。宮殿很高大,很富麗,很堂皇,朱皇帝看了,很爽氣。

朱元璋一高興,就想起自己打江山的事,兩種得意摞在一塊,更加得意。左右看看,警衞沒來,自己一人,就捋着鬍鬚,得意地自言自語:“我本來拿着刀子沿江剽掠,只想安安穩穩當個強盜,沒想到,一不小心,竟弄出這麼大的家業。”説完,忍不住嘎嘎嘎大笑一陣。

笑完,終究不放心,抬頭一看,臉色煞白。

原來,果然有人。

那個人,是個老頭,就騎在宮殿樑間,正在塗漆,顯然是個漆匠。此時,他目不斜視,正在聚精會神於手中的工作。朱元璋的話,他好像沒聽見。

朱元璋眼睛裏,笑意沒有了,射出白亮亮的光,刀子一樣。他想,自己今天説的話,要是傳出去,不等於自己承認自己的土匪出身,百姓知道今天這事,該如何看自己;大臣知道後,該如何看待自己。

朱元璋這傢伙,殺個人,於他而言,猶如碾死一隻螞蟻,他的那些大功臣,哪一個不是他舉起刀咔嚓咔嚓排頭砍過去的,又哪裏在乎一個老頭子?於是,他抬起頭,對着樑上喊:“哎,那位,你下來。”

上面的人仍沒朝下望,一心一意,繼續着手裏的活兒。

朱元璋臉上的肉顫了兩下,放大聲音,對着上面大喊:“你下來。”

那人仍忙着刷漆,理也不理。

宮外的警衞們聽到喊聲,都跑進來,對着樑上大喊:“老頭子,聖上讓你下來。”眾人的嗓門,猶如炸雷,老頭聽清了,慢慢溜下來,問:“喊什麼?”

大家説:“聖上叫你。”

老頭點點頭,忙走到朱元璋面前跪下道:“臣人老耳聾,沒聽清聖上呼喚,望恕死罪。”

朱元璋聽了,寡白的臉色和緩下來,心裏一陣輕鬆,人一輕鬆,態度就好了,呵呵大笑,望望左右道:“如此高齡,如此辛勞,理應獎賞。”讓人拿來二十兩銀子,賞給老人,擺出一副親民的樣子。內心裏,卻長長吁了口氣:這樣個聾子,能聽清什麼?

老人接過銀子,忙叩頭稱謝,起身後慢慢出了宮門,擦了把汗,也暗暗噓了口氣。只有他知道,朱元璋的話,他聽了個十足十,一句不落。也只有他知道,自己一點兒也不聾,耳聰目明。他更明白,今天,自己等於是在刀尖下鑽過來的,撿了一條命。

老人是裝聾,用自己的智慧拯救了自己。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