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有關劉尚希的演講

欄目: 演講與口才 / 發佈於: / 人氣:1.54W

一、從財税改革説起

有關劉尚希的演講

財税改革一直被全社會所關注,但到底如何改革,意見紛呈。剛才培勇所長談了他的看法,有的我認同,有的我持保留意見。剛才談到税制結構的問題,我國直接税佔比低,間接税佔比高,要改變這種格局,我認為這不是靠改革可以實現的。直接税佔比的高低與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階段和發展水平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不是人為地可以調整的。我國經濟總量世界第二,但人均收入在世界100位左右。直接税的比例高低與經濟總量沒有直接關係,卻決定於人均收入水平的高低。凡是直接税佔比高的國家,也是人均收入水平高的國家。從歐盟來看,税收結構上大概三分之一是間接税,三分之一是社會保障税,三分之一是所得税,總計起來直接税佔大頭。如果我們把社會保障交費變成繳税,那麼直接税的比重也會大大提高。但社會保障籌資是通過社會保障税好,還是通過社會保障繳費好,還需要全面評估,不僅僅一個税與費的形式問題。這其中還涉及到社會保障模式的選擇問題。當前西方國家面臨着的主權債務危機,其實是西方國家的社會保障制度危機。西方國家的那種社會保障模式到底能不能持續下去,還值得重新思考。

金融危機、債務危機擴大了我們思考的空間,原來覺得很確定的東西,現在看來都是不確定的。就像人類研製出來的各種藥物,一開始覺得很好,時間一長髮現有問題,就宣佈這個藥不能用了,要廢了,人類設計出來的各種制度也是一樣。

二、市場經濟改革應當符合社會主義共同富裕這個方向

從更大範圍來看,我們既要埋頭深化改革,也要抬頭看方向,即社會主義這個方向。這不是姓資姓社的意識形態問題,而是涉及到改革要改成什麼樣的問題。今天這個主題特別好,題目叫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方向。我剛才仔細聽高尚全老師講了他的看法,十分贊成。這個題目有兩塊內容,一個是市場經濟、一個是社會主義,現在談前者的多,談後者的少,不問方向,若這樣下去,很可能改出一個既不是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也不是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可能變成權貴市場經濟。這是不看方向改革的風險。

經濟改革,也就是市場化的改革,三十多年來我們進展很大,資源配置方式變了,市場發揮出更大的作用,解決了計劃經濟體制下生產力發展動力不足的問題。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建立的市場經濟是不是社會主義的,是不是符合社會主義的要求。社會主義在經濟上的本質要求是什麼呢?走向共同富裕。按照馬克思的説法,就是通過生產力的發展實現每一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那我們是否在朝這個方向走呢?市場化的改革主要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解決動力問題,但方向似乎越來越模糊了。一談到貧富差距,很有現實感;而一談到社會主義,似乎就很遙遠了。社會主義依然是人類社會追求的一種價值觀。我不認為現在社會主義的價值觀已經過時了。資本主義也好、社會主義也好,實際上都是人類社會發展這個歷史長河中在做的人類如何更好生存發展的實驗。資本主義也就是二三百年,社會主義搞的`時間更短,更談不上搞成功了。但現在沒有搞成並不等於未來也搞不成。問題是我們現在要清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是什麼,否則,堅持社會主義等於是空談。堅持社會主義,即意味着資本是要受社會控制的,資本僅僅是發展社會生產力的工具,而不是相反,資本統治社會,贏家通吃,結果就會是人人成了資本的俘虜和奴隸。令人憂慮的是,我國的現實似乎在朝着這個方向走。資本至高無上,一切資本説了算,那何來共同富裕?被物所統治的人,還談何自由與發展。

那在社會主義這個方向上,我們怎麼堅持?社會主義的價值觀怎麼體現?怎麼落在一種體制上,落在一種制度上?而這方面的改革是嚴重滯後的。這説明,僅僅有市場化改革是遠遠不夠的,還應當進行社會主義改革,拋棄傳統社會主義的那一套東西,形成讓市場經濟與共同富裕能有機結合的新體制。因為市場經濟這個發展生產力的手段與社會主義共同富裕這個目的之間是不會自動匹配的。小平僅僅是提出來一個命題,他認為社會主義條件下可以搞市場經濟,通過發展市場經濟,可以達到共同富裕。對照我們的現實來看,生產力是大大發展了,經濟總量是做大了,人均收入也在逐漸地提高,但是不是在朝着共同富裕這個方向走呢?或者説,還是跟這個方向相悖呢?我覺得

這是改革要思考的重大問題。如果出現兩極分化,不要説社會主義,恐怕連現代資本主義也算不上。

三、共同富裕有賴於社會改革

市場化的改革主要解決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給市場放權,限制了政府在經濟上的權力,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更大作用。與過去比較來看,政府的經濟職能有了很大轉變。

而政府與社會的關係有多大的改變呢?基本上是從計劃經濟延續到現在,沒有多大變化。政府如何向社會放權?放到什麼程度呢?我覺得現在是基本上沒有破題。市場經濟培育了經濟理性,社會改革培養什麼呢?培育的應是社會理性,也就是公共理性。現實是經濟理性超前發育,而社會理性也就是公共理性嚴重滯後,兩者是不匹配的。這對一個國家來説,只有經濟理性而沒有社會理性是走不遠的,就像車的兩個輪子,只有一個輪子怎麼往前走?經濟理性與社會理性是一個健康國家的兩條腿,缺一條都不行。過去的改革重心放在經濟上,是正確的,那麼,現在的改革重心我覺得要放在社會方面。社會改革應當成為當前整個改革的重心,只有社會改革推進了,政治改革才有基礎,你沒有一個理性的社會,沒有社會理性的發育,談政治改革是非常危險的。所以,現在我覺得當前重點是推進社會改革。

社會改革追求的目標是平等,追求社會主義的價值要求。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有太多不平等。機會不平等,城鄉體制是分割的,市場的機會是不均等的。即使都在幹同樣的工作,但同工不同酬,過程也不平等。結果呢?更談不上平等。機會不平等、過程不平等、結果不平等,這是社會體制造成的。這抑制了社會的活力,進而限制了經濟的活力。

要追求社會平等,就要對勞資關係、分配關係、政事關係、政社關係進行改革。教育改革、醫療改革、科技體制的改革,都涉及到政府與傳統事業單位的關係、涉及到政府與社會組織的關係。這些與社會改革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在教育、醫療、科技這些領域,基本上延續了計劃經濟體制的那一套,依然是審批制。教育、醫療、科研等這些單位幹什麼,不幹什麼,怎麼幹,基本上都是政府主管部門説了算,與計劃經濟下的國企是一樣的。而社會力量進入這些領域則受到嚴格控制。

以經濟改革為中心的時期,改革思維主要是二分法,即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如何處理好。我們現在的改革思維應該是三分法:政府、市場、社會。有些事情交給市場辦,有些事情應交給社會去辦,只有當市場、社會都辦不了的事情才由政府出面來辦。很多社會矛盾的化解,社會也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社會改革的內涵實際上非常豐富,但是社會改革的理論與政策研究是不夠的,這也限制了社會改革的進程。

社會改革與財政密切相關。財政過去是經濟改革的中心環節,現在財政則是社會改革的一箇中心環節。要追求社會的公平正義,是離不開財政這個手段的。要培育市場主體,離不開財政;要培育社會主體也離不開財政。此一時彼一時,今天的財政又成了社會改革的中心環節。其實,財政改革同時也是政府改革。向市場放權,向社會放權,同時也是政府改革,這都會限制和約束政府的權力。如果拋開這這些

Tags:劉尚希 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