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國小語文教材的心得體會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33K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國小語文教材的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語文教材的心得體會

國小語文教材的心得體會1

20xx年3月1日至3月2日,西雙版納州教育局組織召開了為期1天半的國小語文部編教材培訓會,全州一年級語文教師與各縣市語文教研員參與了此次培訓。

本次培訓,有幸請到大理州教科所副所長李志雲老師,一個國小語文省級特級教師對國小語文部編教材的解讀、自身對國小語文素養的詮釋、融合多年寶貴經驗的講座,以及允景洪國小張麗校長執教的一年級下冊識字教學《古對今》親情授課中所展示出語文教師的個人魅力,都讓參訓教師們心潮澎湃、受益匪淺。

3月1日上午,是李志雲老師傳達“部編版”語文教科書總主編:温儒敏的講話精神,該教材的總體特色是:

(一)體現核心價值觀,“整體規劃,有機滲透”。

(二)對教學弊病起糾偏作用。讓語文課往課外閲讀延伸,往學生的語文生活延伸。“教讀”、“自讀”、“課外導讀”三位一體。

(三)加強編寫的科學性。

(四)體現時代性。新課文約佔40%。

一.部編教材內容上的調整

部編國小語文教材的內容進行了調整,比人教版教科書更豐富有效。選文“守正”,“時文”減少,傳統文化篇目增加。12冊古詩文124篇,佔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達80%。平均每個年級20篇左右。革命傳統教育篇目加大,國小語文選文40篇。

二.重視語文核心素養,重建語文知識體系

(一)是教師教學用書的改編。

教育部的編寫專家們不僅對部編教材進行了改革,同時對教師教學用書也精心設計、用心良苦,涉及到各個環節,尤其是授課思路與作業練習的訓練值得老師們認真參考。提醒老師們備課一定要熟讀文本、熟讀教師教學用書。

(二)從中年級開始,每個單元的導語有所改編。

(三)每一課的思考題和拓展題都是精心設計的,要讓學生得到充分訓練。

(四)綜合性學習、寫作、名著選讀等也是充分訓練學生語文素養的良好途徑。

三.課時上的調整

一年級上冊語文總課時數由41課調到32課,漢語拼音由13課調整為8課,識字課由8課調整為10課,課文由20篇調整為14篇。

培訓理論比較多,這裏小編就不再一一羅列,但要把理論結合實際顯得更重要。小編在學習中如同沐浴着春風,同時也在低眉反思,下面談談自己的一些理解與感悟,有不到之處還望同仁們、朋友們批評、指正!

感悟一:拼音教學重在讀

1. 漢語拼音教學不需要對一年級的孩子講深奧的語法知識,關鍵是讓學生找準正確的發音位。強調帶調拼讀,選用本音拼讀法(直接讀,效果更好);一次帶調讀;緩讀法(看口形聽聲,把發聲放慢,讓學生明白聲音是怎樣拼合而成的);讓學生多讀,次數自由掌握,多注意差生。

2.充分利用插圖,看圖暗示找信息,找出與本次要學習的幾種字母或拼音,不用去瞎編故事,而將教學重心偏移,選擇簡化、不折騰的方法最好。

感悟二:識字課教學重在讀和寫

1.學生讀文,自由評議,有個初步感知。

2.教師範讀尤為重要,要一字一字地讀,讓學生感知語感,節奏緩慢,聲韻調讀準,同時要注意人物對話的語速與語調。

3.引導學生學習書寫至關重要,可以先較好筆畫,將字的佔格、分佈、方向、對稱用線條畫出來,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書寫興趣。當然,教師的範寫也尤為關鍵,若教師能提筆就寫,瞬間寥寥幾筆就能在黑板上書寫下每一筆、每一畫,留下一個正規的楷書大字,那帶給學生的視覺與學習效果是無與倫比的。這就需要語文教師私下練就自己的硬筆書法,鋼筆字、毛筆字筆畫的逐一規範,不花點時間與苦功是不能達成的。看來,學生時代小編對書法沒有愛好是大錯特錯的`,幸好領悟過來還不算為時太晚矣。

4.握筆姿勢與書寫姿勢也不容小覷。具體的方法可以借鑑百度去查看查看。

感悟三:課文教學重在讀

1.利用課文插圖簡單導入,如:一年級下冊《5.小公雞和小鴨子》一文,只需簡單辨別小公雞和小鴨子是怎麼看出來的就行,無需拓展。

2.掌握提問技巧,問題設計要反覆斟酌,避免廢話。

3.少用齊讀,多用範讀、領讀、自讀,根據目的來選擇各種讀法。讓學生從讀中感知語言魅力,領會課文要領。

4.結合課文練習,選擇朗讀,合理安排教學時間。

感悟四:課堂上感性經驗越豐富,理解就越深刻

1.學生對於語文的興趣,非一日之功就能塑成,需要語文教師在課堂上下通過個人文學魅力的引領,課堂教學的風采,課後作業的合理訓練,聚沙成塔而成。

2.隨文理解詞語,最簡單、最懶得的辦法是找工具書,讓學生直接讀意思,放到文中想一想即可,長此以往,必將造就學生不動腦直接查工具書的惰性。若是通過插圖循循善誘地設計問題,讓學生充分理解、造句,那今後遇到隨文理解詞語便不再是學生的難題,也就是春風化雨般潤澤了學生的心田。

3.語感獲得將影響學生今後對語文的直接興趣,故而教師的範讀顯得拋磚引玉般重要。那麼,我們個人的朗讀是否標準?是否抑揚頓挫?是否能打動學生的心靈?小編一想到此,也實感汗顏:自己有多久沒有練習普通話的朗讀基本功了,有時即使要在課堂上範讀,但也沒有達到每句仔細練習、逐一規範的要求。那麼,我們在提升課堂效果的今天,更要注意先修煉自己的各項基本功了,給同仁們、朋友們提個醒。

正如中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著名文學家莫言在《我們的語文教育很虛偽》一文中談到的:“一個人如果不能在青少年時期獲得一種對語言的感覺,只怕一輩子都很難寫出漂亮的文章。”

國小語文教材的心得體會2

縱觀統編版語文教材,結構和內容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無所適從之際,聽取了國小語文統編教材的網絡培訓,三場專題培訓和兩場答疑活動,無疑令我們身處一線教學的教師們茅塞頓開。統編教材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給我們的日常語文教學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如何“學好語文,用好語文”是我們在使用新教材時的着力點。

整體教材觀:新教材的知識點設計在別出心裁的同時,也滲透到了每個單元、每篇課文中。在解讀教材、教學的過程中,既要着眼於整本教材的編排意圖,又要有單篇加單元的解讀思路。教材不是單線的知識點串聯,而是多線路的語文元素的有機結合。倪鳴老師在培訓中提出,單元語文要素是逐步推進的過程,在推進語文要素的同時,要有大局觀、整體觀,要學會用好教材所提供的材料,恰當使用。語文要素是一項大局要求,教學中不應緊抓要素不放,加大難度,陷入知識點的囹圄。

過程設計觀:新教材的編排條理清晰,其中十分有特色的是,在單元導語中語文要素要求明確、課後題緊扣元素練習、交流平台總結到位緊扣主題。可以説,新教材在對學生語文素養和能力的薰陶上是環環相扣的,這就好比一部電影,放慢倍速,讓你細細品味情節的美妙。因此,在教學中,語文元素的落地就不僅僅是擲地有聲,而是潤物細無聲般的浸潤學生的知識庫中,在教學設計中,要將語文元素滲透到文章的各個角落中,並結合生活實際具體表達,學會運用,將“過程”成為語文學習的重點練習點。

合理評價觀:新教材的評價,是在給予的語文元素基礎上,以課後題為依託進行的.。這就使得知識點的評價有了清晰有力的抓手。在新教材的課後題中,對識字寫字教學的要求是隨文識字和集中寫字相結合,推薦以詞為單位進行學習;課文的學習中,理解與朗讀相結合,助推學生的理解;背誦,在熟讀和理解的有機作用中,完成要求;作文,在精批細改的基礎上,有針對性修正。除了評價內容上的要求,新教材推薦口頭測試和紙筆測試的結合,根據內容的不同屬性,恰當使用不同的方法。

總體而言,新教材對語文要素的提取和滲透獨具匠心,旨在用語文本身解語文,迴歸初始,也是對我們平衡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一個重要參考點。

國小語文教材的心得體會3

通過自學《國小階段語文課程標準》,初步瞭解這門課程的學習可以分成五大塊,分別是:“識字與寫字”、“閲讀”、“習作”、“口語交際”和“綜合性學習”。不敢説學好,但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幾點感觸,抓緊記下,渴望大家批評指正。

1、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兼顧德、智、體、美、勞幾個方面。反觀教師,新的社會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個孩子的成長,需要各方面長期地、精心地“澆灌”。而語文課程可謂責任重大,是語文直接挑起了培養祖國棟樑的重擔。我認為,標準雖是框架,但要求細緻。如果每位教師都能靈活地運用不同的手段,達到標準的要求,我想,祖國的花朵茁壯成長沒有太大問題。如今的學習,已經不再是隻看成績。如何將教育與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相結合?如何兼顧學生的全面發展?國小語文教師如何接納多元的文化、教法、思維方式?這些都應該是我思考的問題。當然,育才的`前提是育德,作為中華兒女,語文也需要非功利性的學習和積澱。作為教師,我要時刻謹記“為人師表”,以自己的內涵去影響孩子們。

我有幸擔任過少兒國學教師。帶領幼兒(3—6歲)誦讀國學經典(《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古詩一百首》、《孝經》),是日常工作之一。我認為,如果經典誦讀能夠融入到語文課程中去,那對學生的專注力、普通話的發音、學習語文的自信心、感受優美詩文、初步獲得情感體驗能有較大的幫助。甚至能夠自己體會古人的智慧。當然,這需要成體系的、規範的進行安排,而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重要的是持之以恆。既能放鬆學生身心,又能培養學生能力,還能育德樹人,何樂不為呢?

2、注重事物的發展規律。不強求、不硬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寓教於樂。

有一位男士對故意製造麻煩刁難幼兒的父親説,“人生已經夠艱難了,你為什麼還要製造這些莫須有來傷害他?”我放在這裏,是想説學習對於大部分人來説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也如此。既然能選擇讓他快樂地學習,就不要讓孩子太難過了好嗎?我並不容否認寒窗苦讀的艱辛,也不否認教師該有的嚴厲。只是對於國小段的孩子,他們的認知才剛剛開始,答應我,在規矩之中,引起他學習的動機,保護他的自尊,保護他學習的勁頭,保護他的可愛。

當年我在ICA任教的時候,中文部主任是一個要求極高又細緻的華人。每次LearningCircl,她説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們的引起動機呢?”一開始一頭霧水,其實就是我們説的導入。她期望我們能夠運用精彩絕倫的、別具一格的導入。我記得我和HY,想破腦袋,也憋不出個所以然來。那時候的自己好笨,不知道多請教,不知道多看書。最後一個階段的時候,逐漸找到了感覺。有一節課是學習與十二生肖有關的課文。我將十五個動物的簡筆畫畫在小卡片上。講課之前,問“你們知道這些動物用中文怎麼説嗎?”,“哪些是十二生肖,説對的同學,我就把卡片送給她”(好像還有塗色的環節,不太記得了)總之,調動了孩子的積極性。那節課,我上的很有成就感,孩子們很開心,學的也很好。我大概懂得了,主任説的,引起動機。(問題討論、調查分類、遊戲、魔術等)

教師智慧靈感的火花,保護學生的自尊與自信,激發學生的夢想和激情。如何做語文教育中的引導者、推動者?是我應該專注的問題。我要學會相信學生,學會引導學生。質變與量變,實踐與積累,時間和汗水,缺一不可!

3、學以致用,是語文學習的歸宿。

我們想的、説的、用的都是語文。如何將課文知識融入生活中?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説,如何實現二者的轉換?如何在一次次學習中進行情感體驗和自我昇華?最終,如何將語文生活變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在每一階段的綜合性學習中,要求就有集中體現。鼓勵學生,敢説;引導學生,説對;與同伴一起討論,有該有的情緒,並且能夠大膽準確地表達。

ICA的學生,我問她們為什麼想學中文?她們説,因為要去中國玩。因為爺爺是中國人。因為老師。因為中國菜好吃。因為中國電影。在她們還暫時不能體會中文的獨特魅力的時候,運用,是她們最渴望學會的技能。國小生,也應該是這樣的。

我的兩段工作經歷,帶給我彌足珍貴的體驗。寫完這篇文章,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感謝相遇,感恩命運!

國小語文教材的心得體會4

這次特殊的疫情期間,我通過網絡參加了語文統編教材培訓,收穫滿滿,受益匪淺!淺談幾點:

首先我更深入地理解了統編教材編寫的特點和意義:國小課文體現了國家意志,落實了語文核心素養,凸顯兒童主體地位。

其次我更理解教科書編寫的單元結構:以語文要素和人物主題雙線組元的方式組編,充分發揮語文學科思想品德和請感審美教育的優勢,促進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最後我明白了今後教學努力的方向:咬定青山不放鬆!以課標為導向,以三維目標為主線,以單元為基本單位,關注單元導語,明確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樹立單元雙線一體理念,強化單元整合意識,建立單元的`統籌備課策略。還要注重單元與單元,冊與冊之間的區別和銜接。另外還要關注文中的泡泡提示語,把握單元要素,讀懂文本表達的真正意圖。

“今朝花開勝往昔,料得明日花更紅”。今學有所獲,明風雨兼程!引領學生步入語言文字殿堂,享受語文。

國小語文教材的心得體會5

為了幫助教師解決教學過程中的疑難和困惑,20xx年3月18日,我在晉華國小參加了“國小語文四年級教材”的培訓,感覺收穫頗豐。現將我的體會總結如下:

一、培訓內容實用性強。

本次培訓分別就四年級教材的編排特點、教材的基本框架和內容以及課文教學的策略和方法等作了詳細而縝密的介紹,讓每一位教師對教材有了一個系統性和整體性的把握,為今後的教學樹立方向。

二、教學中要抓重點。

閲讀教學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點。掌握閲讀的一般步驟,培養理解詞句的能力;激發作文的興趣,培養譴詞造句的能力,其意義重大。要培養學生理解能力和認真閲讀的習慣。要十分重視語言的積累。

三、領悟表達的方法。

學生通過閲讀,既要理解內容,體會感情,又要領悟和學習作者表情達意的.方法。四年級上冊教材的編寫體現了這樣的思想。教材中對領悟表達的引導,涉及到諸多方面:一是領悟遣詞造句的準確;二是體會語句的具體形象;三是體會文章條理清楚的表達方法;四是體會選材的別具一格。

四、積累語言。

語言的學習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學生在閲讀一篇篇文質兼美的課文時,接觸了大量各具特色、富有表現力的語句、段篇,只有熟記在心,才能變成自己的財富,需要運用時才能脱口而出或湧流於筆下。

五、我們常説,好課的前提是備好課,而要備好課,教師先要反覆研讀課文,摸清課文的思路、抓住重點詞語、弄清重點詞語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只有下功夫,刻苦鑽研教材,正確地理解每篇課文的內容,明確編者的編輯意圖,作者的情感以及學着的學情才能充分地利用好教材的資源。

本次培訓為教師們搭建了分享教學經驗,探討教學策略的平台。相信在不懈的努力下,我的專業成長步伐將邁得更快,執教能力和課堂教學水平將進一步提高。

國小語文教材的心得體會6

非常感謝學校組織以年級為單位對新教材進行培訓,這次培訓對我們一年級語文老師來説非常重要,讓我們聆聽了老師們分析教材編排目標及安排意圖,使我對教材有了更深的瞭解。也使我進一步瞭解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現將學習的心得小結如下:

一、新課標註重培養學生膽量。在低段口語交際中,增加了一點“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的要求,老課標中為“有表達的自信心。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老課標重在學生髮表自己感興趣的話題,而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學生非常有想法,但是一當需要討論交流時,就沉默了,不願意在眾人面前展露自己的口才,或者是別人討論的題他都沒有興趣。而新課標中,更加註重培養學生的膽量,只要敢於站起來發言,就給予肯定,至於發言內容是否精彩我們暫且不要求,把學生的膽量鍛煉出來了,發言內容是可以在不斷訓練中越來越切中要害的,説白了,有膽量的.孩子,以後成功的概率都大許多。

二、重視識字寫字的教學

就第一學段的識字寫字而言,修訂版課標已將原來的“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改為“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其中800個左右會寫”。將第二學段的“20xx個左右會寫”減少為“1600個左右會寫”。寫字字數範圍的界定,尊重了低中年級學生生理髮育的特點,同時體現了多識少寫的思想。這同樣也便於提高學生的寫字質量,讓學生更多更好的閲讀。

三、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

“引導學生豐富語言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標中這樣表述,可見在國小低段,語文教學更注重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習慣,語言的積累,讓學生從小對自己喜歡的字詞進行積累,而積累卻是一個長期又漫長的過程。

語文課本來就是一門綜合性和實踐性都特別強的課程,注重説和表達的運用,語文實踐在語文學習中形成,同時也促進了語文的學習,在學習中學會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讓語文學習更生活化,使語文的學習綻放五彩斑斕的光芒。

新課標的出台標誌着語文教學又將進入一個深沉探究的新時代,我也將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思考者,改變着,收穫着……

國小語文教材的心得體會7

《新課程標準》正如旭日東昇,陽光下一片蓬勃之景,新成果、新經驗、新思路、新方法那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新課標”的實施確實給當今教學帶來了生機與活力。在一次次的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在一次次的合作探究交流中,我們的學生學習興趣越來越濃,越發變的活潑、可愛了,更多表現在對生活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同時也感受着知識的滋養。

對於國小語文教學來説,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把課標學習與教材教法研究結合起來;要鑽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視教學反思、個案研究和收集;要牢記驗證課標和檢驗教材的實驗任務。在教學實踐中,我將力求打破傳統封閉、單項、機械的教學模式。

主要將採取了以下幾點作法:

第一、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第二、講授新課程時應從整體上把握實驗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繫,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着力點,比較新課程與舊教材的區別和聯繫,有哪些改進,教法上有哪些變化,有哪些獨到的進步和收穫,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第三、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聽説讀寫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大力改進課堂教學,提倡啟發式、討論式、師生互動等新的教學模式;溝通課堂內外,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活動,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閲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新語文課程標準》給國小語文教學帶來了生機,當然也帶來了挑戰。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於素質教育的空間。

國小語文教材的心得體會8

10月2122日我參加了三年級語文教材培訓,通過聽課、評課、聆聽專家報告,深刻地體會到本次培訓培訓模式的新穎,交流互動頻繁,反饋及時,體驗深刻,成效顯著。通過學習,聽專家們的講座,使我深刻認識到:作為語文教師,不但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還要有自己的教學理論。通過培訓,使我進一步明白:教育科研能夠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有效途徑,是提高教師素質,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一條捷徑。我們教師在新的課改中任重而道遠,即如何把信息知識同其他課程整合起來,教師首先要有課程整合的意識,在備課、上課、課餘的輔導中要合理利用信息資源。其次,教師應教學生如何正確應用信息資源,如何教會學生學習,學科之間如何融合貫通,學以致用,如何與別人溝通與交流,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把新課程理念真正貫徹落實到教學當中來,這和老師的學習與引導是分不開的。

從四節語文閲讀教學的公開課,我深刻體會到閲讀教學要做到迴歸本位,即聽説讀寫能力的培養。閲讀教學要集中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1.主體觀從“教師為中心”到“學生為主體”。語文課程改革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觀點就是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在語文教學中,要實現這一目標,應注意以下幾點:

(1)師生關係民主、合作、和諧。

有的學者指出,現代教學中的師生關係必須成為開放型的民主平等的主體間性的關係,其基本要求是:師生的相互尊重,師生的相互理解,師生的交互作用。教師的角色也應由知識的傳授者和權威變為學習材料的提供者、學習過程的調控者、學習氣氛的營造者、學習興趣的激勵者、學習信息的交流者和學習探究的協作者。

(2)全體學生參與教學全過程。

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參與要做到:樹立並體現“差異參與”的教學觀念,使全體學生都以自己的方式和程度參與教學過程;學生的參與應是全程參與,要努力創造機會,使學生參與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學流向的調整、教學效果的評價;保證學生以不同方式參與教學,以充分的學生個體學習為參與的主要方式,輔之以小組學習、全體學習的方式;切實保證學生參與的程度、時間,避免形式主義的膚淺的參與;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保護和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閲讀教學中力求做到:目標儘可能讓學生確定,“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想學到什麼呢?”問題儘可能讓學生提出,“讀了這篇課文,針對課文的題目和內容,你能提出自己的問題嗎?”問題儘可能讓學生解決,“有了問題就要解決問題,那麼,你打算怎樣去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呢?”方法儘可能讓學生掌握,“我想通過讀書來解決問題。”“我通過查閲資料來解決問題。”“我們小組可以通過討論來解決問題。”過程儘可能讓學生參與,自學、質疑、探究、合作、彙報、品讀、體驗等都讓學生來參與。知識儘可能讓學生髮現,“我讀懂了這個問題。”內容儘可能讓學生選擇,“老師,我想彙報這個問題。”

(3)切實保證學生充分、自主、獨立的語文實踐。實語文課程標準語文教學將學生的語文實踐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水平和興趣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習夥伴、學習進度,學生可以有充分的讀書、思考、質疑、討論、練習的時間,學生可以充分發揮創造力、想象力。

2.閲讀觀從“還原”到“建構”。

國小生是一個特殊羣體的讀者,對於他們,閲讀具有兩重意義,一方面是學生要通過閲讀,解釋本文話語的結構方式,從詞到句到篇章,學生將在教師的指導下給於恰當的解釋。另一方面,學生在閲讀中要透過語言的結構方式探求本文的話語意義。《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

3.過程觀從“傳話”到“對話”。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閲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間言語與精神的溝通、感悟和融合。二是對話教學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對話教學改變了兒童作為工具、手段、奴隸的處境,使學習活動成為促進兒童言語和精神成長的一部分。三是對話教學順應了開放教學的需要。開放教學實行的是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其他學科以及校外生活的溝通。這樣,教師作為知識壟斷者的權威被消解了。“對話”的本質不是用一種觀點來反對另一種觀點,也不是將一種觀點強加於另一種觀點之上,而是一種“共享”,是師生之間共享知識、共享經驗、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義與價值等。由此可見,語文教學不只是一種知識傳授的過程,而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平等的精神交流,通過“對話”獲得人生體驗和生活智慧的過程。

閲讀教學中的“對話”教學,包含着“閲讀對話”和“教學對話”兩層意思。“閲讀對話”,其主要形式是“師本對話”和“生本對話”。“教學對話”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過程,其主要形式是“師生對話”和“生生對話”。在“對話”式閲讀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一樣,都是對話的主體,彼此接納與分享,互動交流,從而達到共同發展的目的。

4.方式觀從“肢解分析”到“整體感悟”、從“理性分析”到“情感體驗”。

長期以來,閲讀教學關注的是文本的局部細節,忽視對文本內容的整體把握。教師在教學一篇課文時,將完整的課文肢解成字、詞、句、段。學生學完一篇課文,除了掌握若干字、詞、句、段的意思以應付考試而外,對課文中藴含着的深刻思想和生動的形象缺乏整體的把握和感悟。這樣的閲讀教學不利於學生語文素養和人文素養的提高。針對這一問題,《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語文課程還應考慮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對識字寫字、閲讀、寫作、口語交際和學生思維發展等方面的影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整體把握和感悟,符合學生學習語文的認知規律和心理規律。就教學方法而言,整體把握和感悟的方法應該是多種多樣的。例如:有的課文可以採用誦讀的方法,讓學生整體感悟文章的思想內容,品味美妙的語言文字。有的課文可以採用思路教學的方法等等。

總之,這幾天的國小語文教材培訓中,為我們完善自我,提高理論水平提供了難得的平台,在教學中,作為一名實施者,我一定積極尋求適應現代教學改革的新路子,切實以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學,適應現代教學改革需要,切實發揮新課標在新時期教學改革中的科學性、引領性,使學生獲得能力的提高,讓我們的教學工作腳踏實地,讓我們的教育落到實處,為推動我校語文閲讀教學,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國小語文教材的心得體會9

培訓地點:單甲完小

培訓日期:20xx.9.8

參訓人:馮瑞仙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加強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學科教師培訓工作的通知》及教育部關於統編三科教材培訓工作方案要求,為使廣大教師正確理解、把握統編教材在全面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的編寫思路,實現統編教材教師全員培訓的目標,單甲鄉國小在20xx年9月8日全天進行了教材網絡培訓。經過一天的培訓,我神的體會:

本次網絡培訓由開幕式、專家講座、互動答疑三個版塊組成。認真聽取專家解讀教材編寫思路以及教學建議,學以致用,指導我們平時的教學。

開幕式由全國小語會會長陳先雲先生主持,他圍繞部編版國小語文教材的編寫思路、總體特色和創新點進行了介紹。《語文》教材網絡直播培訓會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審、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員陳先雲的“六個變化”拉開序幕。他提出新版統編語文教材主要有以下六個變化:

(1)部編教材安排先識字後學拼音;

(2)部編教材對於孩子的識字量要求有所減少;

(3)部編教材對於孩子的寫字量要求有所減少;

(4)部編教材大幅度增加了古詩文的數量;

(5)部編語文教材首次實現了課外閲讀課程化;

(6)部編教材關於課後作業要求更明確;

接着,老師們觀看了鄭寧教授講座的《統篇教材的編寫理念》。通過講座的學習使大家瞭解到二年級語文新編義務教育語文教材在專家講座中的編排特點和教材亮點。明確了在教學中如何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語文教育的基本規律,繼承我國語文教育的優良傳統,讓語文老師不再糾結於“教教材”與“用教材教”。統編教材的編寫圍繞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從兒童的現實世界和童真世界出發,圖文並茂,版式多樣,風格活潑,色彩明麗,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統編教材以德育為魂、能力為重、基礎為先、創新為上,注重繼承與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革命傳統,有助於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主義情感。

首先,通過鄭宇老師分析,我對教材有了一個新的認識。教材的編寫以兒童的現實生活和童真世界出發,圖文並茂,版式多樣,風格活潑,色彩明麗,能夠吸引學生閲讀,激發學習的興趣。新教材的內容更加的貼近學生的生活,尊重兒童的天性,引導學生去發現,去自主的探究。比如口語交際,通過兒童最喜歡的遊戲入手,讓他們在遊戲中發現交際的最基本要求,聲音要讓別人聽到,要懂得認真聽。因此,教材不僅關注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還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我們應當理解教學目標,明白教材編排的意圖和特點,選用恰當的手段,激發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來。其次,帥曉梅老師對語文新教材的編寫理念以及教學策略進行了詳細的講解,使我們全面地瞭解了新教材的內容,讓我們有了新的認識,對教材的分析,幫我們明確了今後教學的思路。新課標在識字、寫字方面,實行“認寫分開”、“多認少寫”,提出,會認、會寫兩種要求,這對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以及獲取信息的能力都有很重要的意義。我們會在今後的教學中認真鑽研教材,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加強寫字指導,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再次,新教材對閲讀也提出了一個新的高度,鼓勵學生多閲讀,廣積累。一年級閲讀教學,學生要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能讀準字音,會停頓。認識常見的標點符號,能説出課文中明顯的`信息。教師不用刻意去解釋課文,讓孩子在朗讀中理解,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同時也要聯繫兒童生活,關注兒童的成長。儘快讓學生儘快進入自主閲讀。最後,我們語文教研組進行了熱烈的專題研討,針對今後的語文教學進行深入的探討,老師們談看法、説感受,交流心得和體會,正視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建言獻策,努力改進教學方法,爭取提高全體語文教師的教學水平。總之,通過這次網絡培訓,我受益匪淺,收穫頗豐,對國小語文的新教材有了新的認識。反思自己平時的課堂教學,需要學習與改進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我會從現在做起,不斷熟悉課本內容,對照課標要求,整體把握教科書的框架脈絡,不斷的反思與總結。

我相信,在新的理論知識的指導下,我會信心百倍地投入我們的課堂。陳先雲研究員提出:“部編教材好教,但教好不容易。”他還對各部分內容如何教學提出了合理化建議,用生動的實例指導老師們把握新教材,讓“好教”轉化為“教好”,使參加培訓的語文老師們大有收益。接着,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級編輯、統編義務教育語文教科書核心作者、八年級上冊教材責任編輯鄭宇老師,以及統編國小語文教材編寫組成員、“國培計劃”授課專家帥曉梅老師,分別就統編國小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材介紹和教學建議開展了講座。

鄭宇老師的《統編國小語文二年級上教材介紹》,從整體結構與內容、總體特點、具體安排與建議三方面對二年級新教材進行了深入解讀。帥曉梅老師則結合具體課例,對二年級識字、寫字、閲讀、口語交際、寫話五大方面的內容,分別精心指導並提出合理性建議。在這兩場教材網絡直播培訓會上,老師們學習熱情高漲,不停揮動手中的筆記下重要的學習要點,邊聽邊思考,邊記錄邊反思,達成高效的網絡學習效果,每個人都學有所得!大家都説這樣的培訓方式新穎高效,案例中的方法有創新性、實踐性,對一線教師的教學有很強的指導性。緊湊而充實的培訓,為大家進一步掌握新教材、熟悉新教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最後總結時,學校主抓教學的謝映華副校長指出:任課教師要站在已有的教學經驗、教學基礎上,創造性地使用新教材;立足課堂,在“和”文化的引領下,調動各要素,促進課堂各要素的和諧共振;努力用新教材新理念,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參加培訓教師也紛紛表示要潛心研究統編教材,在構建李校長提出的三構“和”課堂模式上多下功夫,以“和而不同”為指導原則,以“和諧共生”為課堂環境,以“和諧共振”為終極目標,共同構建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高效“和”課堂,打造優質教育。

國小語文教材的心得體會10

一、關於語文學科的性質。

20xx版作出如下描述: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促進自身精神成長。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由此可見,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是“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而不是“學會”,甚或“完全學會”,教學中,我們需合理把握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度”,切忌拔苗助長,以免違背學生成長規律造成學生學習興趣的喪失。

二、關於課程目標與內容。

1、識字與寫字

新課標規定,中國小生在義務教育階段的九年裏,要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不過,和老版語文課程標準相比,新課標對國小生會寫漢字的要求有所降低。

一至二年級的學生要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其中800個左右會寫。在老課標中,一至二年級學生會寫漢字的要求是800到1000字。

三至四年級學生要求累計認識常用漢字2500個,其中1600個左右會寫。事實上,在老課標中,要求這一年級段學生會寫20xx個左右漢字,在會寫字數量上,“新課標”減少了400個。

雖然低年級和中年級在會寫字數量上的要求降低了,但對於中低年級國小生來説,多識少寫更合適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雖然會寫字量減少了,但“新課標”對寫字的質量要求提高了。一至二年級要求,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寫字規範、端正、整潔。三至四年級就要求學生能用硬筆熟練書寫正楷字,並用毛筆臨摹正楷字帖。到了五六年級,則要求硬筆書寫楷書整齊美觀,並有一定速度,同時能用毛筆寫正楷字。對於國中生,則在硬筆書寫正楷字的基礎上,學會寫規範通行的行楷字,並能臨摹名家書法,體會書法之美。

為了能讓各個學段的學生達到書寫的要求,語文“新課標”還在第三部分實施意見中明確提出要求,要指導學生掌握基本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提高書寫質量,國小1—6年級,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在日常書寫中增強練字意識,提高書寫效果。

2。閲讀與寫作

除了對漢字的識記和讀寫做出新的要求外,此次修訂的語文“新課標”更加強調學生學習語文的閲讀、寫作、口語交際等能力的培養。關於閲讀教學,更加突出地強調閲讀是個性化行為,要尊重學生閲讀的感受,教師應加強指導,但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不應以模式化的解讀代替學生的體驗與思考。重視給學生提供閲讀各種各樣類型的文章和材料的機會,並強調閲讀材料一定不僅僅侷限在文學性文章,新聞報道、隨筆、雜談、圖表、宣傳手冊,包括各種説明性、論説性的文章等在內的廣泛的多樣化的讀物,只要是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經常用到的'都應成為學校教育中的重要內容予以重視。

對比舊課標,語文科目在國小和國中階段都增加了背誦篇目。其中國小階段增加了6篇,國中階段增加了14篇。課程標準的這一調整並非增加了“死記硬背”的內容,而是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傳承傳統文化。

課程標準將一二年級寫作定位為“寫話”,三年級開始是“習作”,國中才是“作文”。另外強調教學一定要減少對學生習作的束縛,注意引導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寫真話、實話、心裏話,不寫假話、空話、套話。

3。關於語文知識的問題。

現在教師還受制於應試教育,很注重做題,注重講授和操練所謂系統性的語法修辭知識,這並不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發展個性,而且容易讓學生厭煩語文。課程標準特別強調要擺脱對語法修辭等概念定義的死板記憶,必要的語文知識的。

國小語文教材的心得體會11

20xx年8月8日、9日、10日,這三天於我而言,特別有意義。上學期期末就在網上了解到統編版教材的目錄,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的課文居然在統編版五年級上冊出現。五年級,重複的篇目,是否複習一下就可以了呢?我該如何進行教學?正惆悵之際,羅寬暢、劉桂梅、汪強等六位專家針對國小語文統編教材編寫思路,通過理論指導、案例分析給我指了一條明路,使我找到了教學的方向。其中陳亦橋教授講解的“統編教材國小語文閲讀變化及教學建議”讓我收穫頗豐。

王崧舟老師在《百家講壇》上這麼説的:語文的重要性無論怎麼説都不為過。第一,對廣大中國小學生來説,語文是學好其它各門學科的基礎,是基礎的基礎,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第二,對任何一個普通人來説,語文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沒有語文,我們可能寸步難行;第三,對我們這個民族來説,語文是三千年中華文化最重要的載體,而語文本身又是三千年中華文化最重要的結晶;第四,對每個中國人來説,語文是我們的母語,是每個中國人的精神家園。無論怎麼説,我們都沒有理由不愛語文。作為老師,如何讓學生從小愛上語文呢?就從閲讀教學開始吧。陳亦橋教授從統編教材的新變、內容、建議這三個方面進行講解。讓我瞭解到詩歌篇目增加了;單元結構變化了,每個單元皆為雙線組織,既重人文主題,也重語文要素,一個教學目標貫穿一個單元,真正體現了語文學科的核心要素;閲讀上,強調精讀、略讀、課外閲讀三位一體;在考察上將向課外遷移,專治少讀書、不讀書的。看來,統編版教材好教,但教好不容易啊。

在統編版教材中,留白藝術深深地吸引着我。格式塔心理學理論認為,任何事物均可被視為一個完整的結構,當人們在看到一個不完整即有“缺陷”或“空白”的形狀時,會情不自禁地產生一種緊張的“內驅力”,並促使大腦積極活動去填補和完善那些“缺陷”和“空白”,使之趨向完美,從而達到內心的平衡,獲得感受的愉悦。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若能巧妙地運用留白藝術,便能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呀。適當留白,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就是一個萬花筒。留白,留什麼?留內容、留空間、留時間、留問題;如何留?在導入新課、講授新知、練習鞏固、作業佈置時都可以留。留白有何意義?首先,它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可以通過已經獲得的知識和技能不斷地獲得新知。其次,培養學生個性化學習方法,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最後,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

在統編版教材中,以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容。要想把課備好,就要弄清楚教材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繫。吃不透教材,想上好課就是空談。只有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梳理出每個單元的教學目標,合理地讓學生“少做題,多讀書”,真正地成為會合理支配課餘時間的主人。在教學中的“精講”也很重要,學生能在課內完成的作業絕不放到課下,做到一課一得。課堂氣氛直接影響着教學效果,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其知識,人格和威信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響學生情感、制約課堂氣氛的關鍵要素。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要“嚴”但“嚴”也不能嚴得過度,以免給學生帶來心理上的'壓力。生活也是大課堂,生活處處有語文,在學生五彩斑斕的生活之中,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周邊的事物,關心時事,對於熱點社會事件,讓學生時時追蹤事態的發展,並把自己的感受訴諸筆端。把從課堂教學中學到的課文表達方法遷移運用,多積累素材,多練筆,學生的表達能力亦然不斷提高。這是閲讀教學應該達到的目標。從課上到課下,讓學生輕輕鬆鬆學語文。

統編版教材引導下,語文老師要博雅一點。通過精讀和略讀指導,激發學生閲讀興趣,引導課外閲讀,努力落實“三位一體”。學生從理解到在理解的基礎上提高閲讀速度,練習快速默讀。默讀時儘量做到不出聲,不指讀,帶着問題默讀。默讀有一定速度,默都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於300字。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滲透理解詞句的方法,指導學生抓住文眼來理解中心,歸納小結“分段、概括段意、概括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感悟表達方法”等閲讀技能,並進行遷移學習到同體裁的課文中去,收到舉一反三的效果。使學生的閲讀能力螺旋上升。從能預測到能有目的地閲讀。此次培訓讓我學到一些閲讀教學方法:

1、1+X模式,即講一篇課文,附加若干篇泛讀或者課外閲讀的文章,讓學生自己讀,讀不懂也沒關係,慢慢就弄懂了。

2、各種閲讀模式交相輝映:精讀、泛讀;默讀、朗讀;閲讀鏈接、快樂讀書吧、日積月累,等等。

3、強調循序漸進。

此次培訓,讓我認識了統編版教材這位新朋友,認識到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優勢,注重學生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學生語文基本技能的訓練的同時,更要重視人文素養的培養。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性學習。使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落到實處。注重學生語文創造潛能的開發,促進孩子可持續性發展。

我將繼續從內心深處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積極主動地創造條件,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薰陶和感染。時刻保持激情,與時俱進,終身學習,以滿腔熱情將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使學生的心隨着教師的情感而奔騰。感謝為此次培訓辛苦付出的專家和老師們,真是讓我受益匪淺。接下來的教學中,我相信統編版教材:好教,教好也變得容易。

國小語文教材的心得體會12

8月份我月份有幸參加了縣教育局組織的人教版語文新教材培訓,雖然只有一天的時間,但培訓給我的啟發卻是一筆永久的財富。聆聽了專家老師對教材的分析及具體的指導,自己對部編教材有了更近一步的、認識,使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了更新,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幾點體會:

在這次培訓中,專家教師主要從拼音教學、識字、寫字教學、閲讀教學、和口語交際等方面進行了詳細分析和講解,讓我耳目一新。

一、新教材特點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新修訂教材增加了《日月水火》《天地人》等課文,保留了,《四季》《日月明》《口耳目》等,從篇目來看,新教材保留和增加的課文,不少是兒童詩,適合一年級孩子學習。和老教材相比,新教材最多的變化是先識字再學拼音,一年級學生先認識一部分常用漢字,能把孩子的生活融入到學習中,這樣更關注孩子的需求了。第一冊識字量由400減少到300,新增”快樂閲讀””和大人一起讀”。兩個欄目可以增加學生的閲讀興趣。在教學中可以採取合作的學習方式,把課文讀通順。

二、漢語拼音教學,從生字中帶出拼音,

1、漢語拼音教學從生活中熟悉的漢字帶出要學習的漢語拼音字母,降低了漢語拼音學習的難度。這一點,讓我們在潛意識中明白了一個道理,要想拉近課本與學生的關係,首先要吃透教材,才能在這個基礎上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使用教材的同時,我們也要注意教學內容提示及一些教學中所要注意的問題。如:識字課。我們要了解它的編寫形式、特點。

1)、內容與專題緊密聯繫。

2)形式多樣,體現出要對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與弘揚。

3)採取韻文的形式編寫,易於朗讀。特別是低年級的.國小生,我們要充分地發揮課文中的插圖作用,藉助圖畫猜識生字,讀通句子。必要時,我們可以採取合作的學習方式,把課文讀通順。老師絕對不能包辦代替學生,而是加強引導學生注意發現的層次性,將發現的識字方法遷移到學習中,讓他們自己動手操作和鼓勵他們獨立完成。不過要時時對生字進行復習和鞏固。

2、教材倡導學用結合,在運用中學習。識字課形式多樣,包括四字詞語組成的韻語、新三字經、對子歌、兒歌、謎語、數量詞組成的韻語、諺語等多種形式。這些詞語,都是由學生學過的音節組成的常用詞語,每課的幾個詞語之間存在着內在的邏輯關係,可以使學生初步感知語言特點。所選的兒歌也都包含本課新學的音節。這些詞語和兒歌,為複習本課和前面學過的生字提供了語境,體現了反覆再現生字的教學特點,同時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形成初步的語感。

三、牢固樹立生活語文的理念,將語文教學由課內拓展到課外。

首先,要更新理念,樹立正確的語文教育觀。要把學生從沉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讓學生“少做題,多讀書”,讓學生成為支配課餘時間的主人。教學中要強調“精講”,使學生能在課內完成大部分作業。如果我們用大量的作業把學生課餘的時間塞得滿滿的,學生便喪失了自我發展的空間,窒息了學生的靈性,扼殺了學生的創造力。生活即課堂。培養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實踐,反覆歷練,把生活所得的一點一滴累積起來,才會形成一個人的口語交際能力。所以,教師要打破課內課外的界線,樹立大語文觀,生活處處有語文,把口語交際的課堂延伸到學生五彩斑斕的生活之中,關注自然,關注生活,關注社會。

四、重視交際習慣和交際意識的培養。

教材重視培養學生的交際習慣和交際意識,考慮學生起點,着力改進學生日常交際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如缺少交際意識、不考慮對象場合等不良交際習慣。教材中的幾次口語交際活動,讓學生在不同的交際情境中實踐最基本的人際交往原則:相互尊重。這是開展口語交際活動的基點,是需要從一開始就着力培養的交際習慣。

總之,這次國小語文教材培訓讓我們受益匪淺,我們一定會認真閲讀筆記,結合實際,把本學期教學開展得更好。

國小語文教材的心得體會13

通過這次全縣培訓讓我對新教材有了更深的理解。回來後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重新翻閲教材,認真思考了如何利用好教材有效的教學。

一、新教材的新特色

1、我認為新教材最大的一個特色就是新教材中增加了一個新的板塊,和大人一起讀,將課外閲讀納入了課程中,引導學生要大量閲讀,讓孩子養成閲讀的好習慣,並能通過不同形式的讀從而愛上閲讀,充分的調動家庭教育的力量,共建書香型校園、書香型社會。大量的閲讀也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途徑。

2、另外是新教材的內容更加的貼近學生的生活,尊重兒童的天性,引導學生去發現,去自主的探究。比如口語交際,從交際的實際入手,通過兒童最喜歡的遊戲入手,讓他們在遊戲中發現交際的最基本要求,聲音要讓別人聽到,要懂得認真聽。

二、好教和教好的思考

在課文教學方面,插圖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也可以幫助他們來理解課文內容,比如《雪地裏的小畫家》將每個動物的腳印直觀的呈現出來,有助於孩子們的理解。

課中的插圖不僅可以幫助我們語文有效的教學,更是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美感的培養,情操的陶冶。

通過教師示範、學生練習、好的作品展示、學生練習等環節逐步的提高他們的興趣,有效的利用課上練習時間。減少學生的寫字負擔,引導他們發現漢字的美。而不是讓學生一遍又一遍的'寫,機械的識字、寫字。對於課外閲讀這一部分應儘量減少佔用課堂時間,可以學習實驗區的教師編制適合我們實際的讀書卡,做好家庭讀書記錄,從而瞭解學生的閲讀水平和閲讀的方式。

啟發孩子們思考課堂中要怎麼做,引用到他們明白課堂中教師講話要大聲,同學發言要大聲,其他同學要認真聽。源自生活也要回歸生活,真正的將學到的知識,學以致用。和大人一起讀也是貼近生活的表現,這部分內容我們課堂中涉及較少,但是要讓學生分享他們和大人一起讀的成果,在分享中回味閲讀的快樂,愛上閲讀。

把字融於詞中融於句子中,引導學生多表達,多積累詞語。教材中的每一個板塊都是有機的整體,拼音用來識字,識字用來閲讀,閲讀用來發展思維,學習表達,積累知識,從而更好地生活。在逐步的積累中提高素養。

備課是教學的前提,無論教材怎樣變,只有認真的鑽研教材備好課,才能實現課堂的有效性。今年的教材編排有了很大改變不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我們老師們愛不釋手。首先在備課中我會認真研究課文的每副圖,利用好圖片。其次認真備課確保我所講出來的知識的正確性,不能應為是低段的教學而忽視了教學的準確性。最後每詞備課都要認真思考課堂的引導,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引導他們去觀察、去發現,去表達,豐富課程的內容,讓學生體會學語文的快樂,愛學語文。

總之新教材的內容有所刪減,但我們課堂教學的容量卻更加的豐富。對於新教材的使用我們要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注重知識的滲透。例如我們的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這些內容雖然沒有寫入教材卻是我們教學中不可少的部分。

國小語文教材的心得體會14

我參加了20xx部編教材網絡培訓會,聽了張老師和李老師的講解,讓我對新教材有了更深的理解。聽完課後我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重新翻閲教材,認真思考了如何利用好教材有效的教學。現將我這次培訓的收穫與體會總結如下:

打開新教材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幅56個民族孩子的圖畫,這也是新教材的`主要特色之一。新教材中添加了很多的插圖,圖片的類型豐富,一方面可以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加強幼小銜接,另一方面也是對學生美感的陶冶。第一板塊我是中國人,第二板塊我是國小生,第三板塊我愛學語文,這一板塊讓學生了解在語文課堂上有哪些教學內容。

新教材的課程調整為先識字再學拼音,這也是幼小銜接的表現,同時也體現了識字的重要,本冊教材中增加了傳統文化的比例,例如第一課《天地人》看似簡單的六個字,卻滲透着中華傳統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藴含着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的理念。

新教材中增加了一個新的板塊,和大人一起讀,將課外閲讀納入了課程中,在親子閲讀過程中,可以讓孩子們把閲讀中的所思所想與大人分享,這是一種趣味式分享,而不是説教式分享,在親子閲讀中應減輕閲讀難度,增加學生對課外閲讀的興趣,讓學生真正享受閲讀。 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利用好課文中的插圖,增加教學趣味性。把插圖編成故事,聽故事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比如:在拼音的教學中我們就可以利用課文中的插圖,給孩子們講故事,引導高能力的學生自己編故事。將本課所學的拼音有效的融入故事,讓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去發現。在課文教學方面,插圖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也可以幫助他們來理解課文內容,比如《雪地裏的小畫家》將每個動物的腳印直觀的呈現出來,有助於孩子們的理解。課中的插圖不僅可以幫助我們語文有效的教學,更是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

國小語文教材的心得體會15

這次有幸參加了國小語文教師新課標的培訓活動,對於一名執教於農村國小教師的我來説真是受益匪淺。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説,對我的教學和認識都有很大的提高,使我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朱老師以鮮活的實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以下是我對這次學習活動的總結:

一、識字寫字教學

首先我們教師有三個方面要去解決,一是錯別字情況嚴重,二是書寫質量普遍偏低,三是有些地區國小低年級學生寫字負擔過重。在低段要讓學生認寫分開,多認少寫。識字寫字是閲讀和寫作的基礎,也是第一學段的重點,漢字書寫的教學應引起我們教師的重視。按照規範要求認真寫好漢字是教學的基本要求,練字的過程也是學生性情、態度、審美、養成的過程。

二、閲讀教學

低年級閲讀教學主要內容是識字、寫字、讀文、理解少量重點詞語和句子,積累語言,要用更多的時間識字寫字。中高年級的閲讀教學一定要在學習語言文字運用上下功夫,實現“理解閲讀”向“表達閲讀”華麗轉身。在閲讀教學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閲讀的.指導,不應代替學生分析閲讀,應該讓學生自己多讀。在理解課文上教師要提倡多角度有創意閲讀,利用閲讀期待,反思。除此以外,還要認真抓好讀書這根本環節,培養學生閲讀的興趣和養成好的閲讀習慣。

三、寫作教學

一、二年級佈置作文不合適,經修訂後一、二年級的定位是“寫話”,三年級是“習作”,國中才是“作文”。在教學建議上引導學生要寫真話,不套話,不抄襲,不寫假話。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善於觀察與思考、表達和創新的能力,善於將讀與説,説與寫相結合,進一步突出培養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為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也可以合理的利用信息技術與網絡的優勢豐富寫作形式,讓學生能展示交流與相互評價的機會,互相促進。

總之,在新的課程、新的學習方式、新的教學氛圍下,需要老師引領學生開闢出一片語文學習生活的新天地,在這片天地裏,教師和學生將共同成長,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