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家長如何教育幼兒的心得體會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8.41K
  家長如何教育幼兒的心得體會一:

如今很多父母在面臨孩子教育問題上,或多或少都會有些談“性”色變,擔心孩子知道的“太多”。但是,一味的迴避或者躲避、編造真的適合現在的孩子嗎?爸爸媽媽究竟該對幼兒期的寶寶如何開展性別教育呢?

家長如何教育幼兒的心得體會

誠實的告訴孩子男寶寶和女寶寶不同

孩子對外界總是充滿了好奇,包括自己的身體器官。當寶寶問到自己身體的性器官時,爸爸媽媽可以告訴孩子,那是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區別,當然沒必要講得更多,這個回答會使TA滿足的。因為,當孩子問到這個,如果爸爸媽媽只是躲避,只會讓孩子更加好奇,或者從任何你想不到的地方去尋求答案。

“媽媽,我是哪裏來的”

想必很多爸爸媽媽都遇到過寶寶問自己“我是從哪裏來的”。面對孩子的這個疑問,爸爸媽媽究竟該如何解答呢?網上有很多段子是爸爸媽媽回覆寶寶的答案,例如,你是撿來的、花果山蹦出來的、長大你就知道了……

這種做法的結果,一是孩子會不信任父母,認為父母欺騙自己。二是孩子會將這個疑問存在心裏,並且遇到有關這方面的問題,永遠不向父母提起,稍大一些時,在這個問題上,反過來對父母持欺騙態度。三是使得這方面問題在孩子心目中顯得神祕,刺激了他的好奇心,更加着意去了解和探索,甚至自己去找書或與同伴去研究。當然也可能導致他害怕接觸這類問題,而使孩子將來的性生活不健全。

那麼,遇到孩子問這些問題,爸爸媽媽究竟該如何解答呢?對於給孩子做性別教育,每一個人都會有不同的解答方式,完全不能強求一律。既然不能強求一律,到底怎樣回答才是最妙的呢?舉一個例子:“你看見這朵花了嗎?這個中間是媽媽,旁邊的是爸爸,爸爸把花粉授給了媽媽,就結了果子。人也是一樣的,你就是這個果子,你看,這個花媽媽肚子圓圓的,那就是它的孩子,你先是在媽媽肚子裏,很小很小,媽媽吃了好東西,變成營養給了你,你就長大了,就從媽媽肚子裏出來了,也就是現在的你了。”類似這樣的解答方法還有很多,但是無需敷衍、迴避,更沒必要騙孩子,因為你不需要講的太細。

  家長如何教育幼兒的心得體會二:

謙讓,歷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幼兒園教育工作中我們也始終將分享與謙讓作為幼兒品德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然而在人們對知識、對學習、對教育重新進行思考的今天,工作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卻不免又使人困惑、令人深思。

困惑之一:幼兒A該不該謙讓?幼兒A是中班的小朋友,性格比較內向,不太愛説話,但也能與小朋友友好相處。平時玩玩具的時候總是比較被動,看見爭爭搶搶的場面總是後退一步。有一天剛從玩具架上取下一套插塑正高興地玩着,突然幼兒B走過來説也要玩。幼兒A不給,兩人爭奪起來。王老師看見了説:“我看誰是謙讓的好孩子!”幼兒A極不情願地把插塑推給了幼兒B,幼兒B以勝利者的姿態玩去了。幼兒A則無可奈何去玩別的玩具了。

反思:謙讓是一種良好的品德行為,但是不是應當發自內心呢?幼兒年齡尚小,固然需要老師的教育,但像幼兒A這樣的謙讓究竟叫不叫謙讓?這種做法對其本身的成長髮展究竟有多大意義?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困惑之二:張老師該表揚誰?幼兒C與幼兒D在玩玩具的時候發生了衝突,找老師解決。張老師説:“你們都是大班的小朋友了,該學會解決問題了。今天老師不管你們,你們自己去解決吧,解決完後來告訴我。”不一會兒,幼兒C跑來告訴張老師:“老師,我們解決了,我讓他謙讓給我玩。”老師無言以答。

反思:如果從解決問題方面來説,幼兒C的能力應受到鼓勵;如果從培養孩子品德方面而言,幼兒C的行為顯然存在着自私的傾向。“我讓他謙讓”,“我”為什麼不謙讓呢?因此老師也無法回答。

困惑之三:老師創設這樣的情景具有多大的教育意義?在玩書報亭遊戲時,我準備數量較少的圖書,有的孩子拿到了圖書,有的孩子沒有拿到。我就問拿到了書的孩子,別的孩子沒有書看怎麼辦?讓幼兒通過思考,自覺產生分享的語言和行為。有的幼兒説:“把這本書給他看吧!”並將書遞給沒書的孩子。對這些有分享言行的幼兒我進行了表揚,以激勵其他幼兒……

反思:將書遞給別人看的孩子怎麼樣呢?他此時是怎麼想的?是高興還是不高興?高興是為受到老師的表揚而高興呢,還是看到別人有書看而高興?如果只為老師的表揚而高興,這種謙讓是做給老師看的,那麼這是一種良好品德呢?還是一種不良的虛偽?

困惑之四:“我們謙讓給她吃。”午飯開始了,肉絲湯麪外加一個煮雞蛋。幼兒E一看皺起了眉頭,嘴裏嘟囔着“又是雞蛋”。突然,他臉上露出一絲笑,好像有了辦法,接着很麻利地剝去蛋白,將蛋黃放在了幼兒F的碗裏,緊接着幼兒G、幼兒H也將自己的蛋黃放在了幼兒F的碗裏,幼兒F只得求救老師:“老師,我吃不了這麼多蛋黃。”老師一看:“怎麼你碗裏會有那麼多蛋黃?”“他們給我的。”“為什麼這麼做?”老師問幼兒E他們。“我們謙讓給她吃。”“啊,這叫謙讓嗎?”老師生氣了。

反思:像這種把自己不喜歡吃的東西強加給別人並稱之為“謙讓”的行為,恐怕也只有在今天(特定的經濟條件下)的孩子中才會出現。他們為什麼會稱自己的行為是謙讓?是真的認為是謙讓還是一種玩笑?我們該如何對待他們的謙讓行為?

進一步思考:

1 幼兒園如何對幼兒進行分享與謙讓這一品德教育?是不是可以把分享作為謙讓的基礎去對幼兒實施教育?讓幼兒在懂得並願意分享的基礎上去進一步理解並學會謙讓首先,從幼兒的品德形成看,它需要經歷從認知、情感到行為習慣養成這樣一個過程。而幼兒的認知是一個較漫長的過程,它需要通過親身體驗才能真正認識。平時我們口頭傳授的他可能記住,但不會理解,所以很難與行為聯繫起來,正像我們常見的問幼兒如果有兩個蘋果,一個大的,一個小的,你要哪一個,他會説我要小的,但實際行為中往往要拿大的(除非不喜歡)。所以,要使幼兒達到能夠自覺謙讓,實非易事,因為不但要有一個漫長的認識過程,還要有這種品德形成的情感態度,即要樂意去做。所以這是一個涉及到幼兒心理髮展水平的問題。

其次,經驗告訴我們,要讓幼兒分享是比較容易的,而謙讓對於幼兒就不太容易接受。3歲的幼兒拿了一小包糖果,全家入圍着逗樂。

媽媽説:“給爺爺一塊兒。”他高興地給了爺爺一塊。

“給奶奶一塊兒。”他又高興地給了奶奶一塊。

“給大娘一塊兒。”他又高興地給了大娘一塊。

“給媽媽一塊兒。”他又高興地給了媽媽一塊。

“給大伯一塊兒。”他猶豫了,因為這時候他的手裏只剩下一塊糖,他看看糖,又看看大伯,還是猶豫不決,媽媽又強調了一遍:“給大伯一塊兒。”他終於把最後一塊糖給了大伯,然而卻撲到媽媽懷裏哭了。他為什麼要哭呢?他的哭聲意味着什麼?委曲?反抗?不管怎麼説,是一種不樂意。可為什麼前面給爺爺、奶奶、大娘、媽媽的時候很高興呢?是不是可以説要讓孩子做到分享容易、謙讓則難呢?因為從物質上講,分享意味着共同享有,我雖然給你了,我也還有;而謙讓卻等於如果給你了,我就沒有了,因此很難讓幼兒接受。在實際工作中,有的老師往往籠而統之地把分享、謙讓混作一團去處理,使本來易於解決且對幼兒十分有利的教育機會就失去了。如兩個幼兒爭奪一本圖書,我認為,如果以兩人一起看的解決方式處理,就更利於幼兒的健康心理與品質的培養,因為既解決了矛盾衝突,又培養了幼兒合作共享的情感。

那麼,是不是説幼兒園就不要進行謙讓教育了呢?也非如此。但是在對幼兒進行謙讓教育時,我們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循序漸進地去實施,對於較小的幼兒可儘量滿足其心理需求,以分享教育為主,隨着年齡的增長,可在滿足其心理需求的基礎上,逐漸教育其學會輪流玩、輪流使用。如班上添置了新玩具、新圖書,幼兒都想玩、看,教師可引導幼兒想想在人多玩具少的情況下,如何都能玩到新玩具。如可採取先輪流玩的辦法,再由此過渡到謙讓。

2 教師在教育幼兒謙讓的同時,是不是也應為促進幼兒個性健康發展作考慮一個人的良好品德不僅僅是謙讓,誠實、勇敢、自信、熱情、友愛、以及活潑開朗的個性品質都是不可忽略的。過分的謙讓有時反而會成為一種懦弱,甚至對自己喪失信心,像“困惑一”中的幼兒A,本就性格內向,好不容易得到一次機會能夠玩自己喜歡的玩具,卻不得不在老師的權威引導下作出讓步,心理上會如何?勢必會罩上一層陰影。從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這麼想,對她來説,與人爭吵算不算是一種進步?在這次爭取個人權利而表現的機會。如果是兩個個性相當又善爭奪的幼兒在爭奪,教師以權威的身份讓其中一個讓步,這好像説得過去,但對幼兒A這樣的個性,是否會造成更為不利的影響?這是值得思考的。又像“困惑四”中的幼兒E等人,是不是應該好好分析一下其對謙讓的認識與理解?如果是真正不理解,可幫助其理解:如果是明知故做,那麼要讓其明白,自己不喜歡的,別人可能也不喜歡,對別人施“恩”也要徵得別人的同意,不要使謙讓過了“界”。把自己不喜歡的`強加給別人,還美名其曰“謙讓”,豈不是扭曲謙讓?要讓其懂得,真正的謙讓是雙方都高興、都情願、都為這件事而感到高興,而不是強加於別人。

3 遊戲中的分享與謙讓能否遷移到實際生活中去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看到這樣一種現象,幼兒在遊戲時能把自己喜歡的東西分發給每一個角色,然而真正到實際生活中卻很難做到。比如:玩“娃娃家”時,幼兒扮演媽媽分點心、餅乾,會把她認為“好的”、“多的”分給爺爺、奶奶、爸爸、娃娃等,自己“吃”那份“不好”的、“少的”,而讓其在實際進餐時分糕點,卻又把自己喜歡的留給自己。就是説,幼兒很難把遊戲中的謙讓遷移到生活中去,我們認為有兩個原因:其一,遊戲帶有虛假性,在遊戲中幼兒會做出一些超常的行為,當然也有超常的想像,因為不涉及切身利益。正像一個挑食的幼兒在遊戲中會把“媽媽”給她的一碗麪條大口大口地“吃”完,而在生活中依然挑食一樣;其二,遊戲中的一些動作是做給老師看的,為了得到老師的表揚。像“困惑三”中讓圖書的小朋友,因為她此時的目的是遊戲,而不是看圖書,他知道我把書讓給別人,會受到表揚。而如果把看圖書當成目的時,他是否還會謙讓?所以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不是僅靠口頭説教、活動組織或遊戲就可以達到目的的,而要在實際生活中,注重通過長期的多種因素相互配合和影響。

4 把分享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境界,是不是要比人為設置的謙讓更有益因為分享不僅有物質的,也有精神的。物質的分享可以親眼看到,精神的分享雖看不到,卻可體會到,兩者是一種巧妙的融合。幼兒J過生日,帶了一包吉利糖豆給老師,老師就抓住這個機會,讓幼兒與大家體驗分享的快樂。在飯後休息時,老師把糖豆呈現在幼兒面前對他們説:“知道這糖豆是哪兒來的麼?今天是幼兒J的生日,這是他帶給我們小朋友的。”並請幼兒J給大家分發。小朋友接受糖豆後,在老師的引導下,情不自禁的一起唱起了“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個個臉上洋溢着快樂,幼兒J呢,更加快樂。這種分享是發自內心的,也是我們幼教工作者所應提倡的。

優勝劣汰、適者生存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從小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是未來社會的立足之本。也有人認為:“我們現在一講競爭、一講市場經濟好像競爭就成了絕對的普遍的一個原則或者是一個遊戲規則,哪裏都講競爭。大家一定要分清楚,在有的遊戲裏面需要競爭,競爭是無情的,是不同情弱者的。在有的生活範圍裏面是必須要講究謙讓的。”但正如前面提到的那位成功的商人所談到的,有時候,譬如吃個蘋果、乘車坐座位等等,看似謙讓一下就解決了問題,但如果設計一下,讓孩子們通過公平的競爭來“決一勝負”、獲取成果,似乎更加能夠激發起孩子們的進取的熱情,讓原來的謙讓變成一種對成功者的獎勵,不一定就是一件不利於孩子們健康成長的壞事。

無論是謙讓還是競爭,都並不是淺層次上面的品德的問題,而要內化為教師和家長觀念上根本轉變。謙讓和競爭並不是絕對地相對立的,教師和家長不能一談到謙讓就一味地講謙讓,一講到競爭就一味地強調競爭。而傳統觀念上一些強調謙讓的東西,倒似乎更多地應該轉變為競爭的方式,讓孩子們更早地樹立公平的觀念,以適應未來社會的競爭,而這並不妨礙把謙讓作為一種道德範疇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