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學習思想品德的心得體會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84W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習思想品德的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學習思想品德的心得體會

學習思想品德的心得體會1

國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20xx修訂版)20xx年12月28日由國家教育部印發,這是繼20xx年印發國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實驗稿)後,我國首次修訂國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通過認真學習,我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深有體會:

一、對新課程標準內容修改的認識:

新課程標準與舊課程標準相比較,主要在三個大的方面共九個內容的重大修訂,即:

1.“成長中的我”部分的重要修訂:

(1)增加有關生命教育的內容;

(2)引導學生體會青春期的美好之處;

2.“我與他人和社會”部分的重要修訂:

(1)要求學生學會與父母有效溝通;

(2)要求學生增強與家人共創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識和能力;

(3)引導學生“領會學校生活的幸福”;

3.“我與國家和集體”部分的重要修訂:

(1)積極關注青少年成長的新環境現代媒介;

(2)補充“瞭解不同勞動和職業的特點及其獨特價值”這一內容要求;

(3)進一步增強了民族團結教育的針對性和時代性,根據我國多民族的基本國情,按照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在原有民族團結教育內容中更加突出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共同發展”的內涵;(4)強化了法制教育的內容。概括起來講,主要是要增強生命教育、相處之道、網絡文明、民族團結、勞動觀念、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內容。

二、新課標指導下對教育教學工作的認識:

1、新課程改革要求教育者必須努力學習新課標,更新教學理念。

課改目標好,但最終要由每位教師實際去落實。由於本次課改幅度很大,無論是在教學目標,還是教學內容,以及評價標準方面都不同於以往,所以首要問題就需要我們教師認真學習新課標,搞清它新在何處,改在何處,主要不同在哪裏。

2、新課程要求教師要善於學習、廣泛汲取,合理利用教材現有教育資源與合理擴充。結合新課程的特點,加強學生活動設計與研究,教學中努力創設寬鬆、愉悦、和諧、平等的課堂氛圍,吸引學生參與。注重關注學生狀態,教師要學會傾聽、接納,學會點撥與必要的引導。在營造良好教學氛圍中教師要學會真誠與微笑,要善於使用鼓勵性語言與形體語言,激發學生學習參與熱情。

3、給了廣大教師更為廣闊的發揮空間。教材只是一個實現教學目標的工具,教師可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實際去更好地尋找資料,採取多樣的方法與途徑組織教學,增加課堂活動空間,同時給學生以施展自己才能、説自己想説、問自己想問的問題,從教師從同學那裏得到啟示幫助,增加了與同學交流的機會,學會怎樣與人溝通與合作。

4、新課程下的'課堂,不再僅是教師在唱主角,更突出地體現出師生互動,心理交流與對話。表現為學生與教師即是師生關係亦是朋友。

5、課程標準的改革使教師能夠用較為科學發展的眼光來評價學生,看待學生。課改後的評價原則有一點談到,“更要注重發展、變化和過程”。課改前,由於面臨及格率和優秀率的壓力,教師主觀上也知道應發展客觀地來評價學生,但在這兩率的壓力下,不自覺地就把成績放在了第一位,忽略了其他評價標準,往往重知識的傳授輕學生意志品質的形成與培養。把學生用統一的尺子去量,在情感上、在語言上、在期望值上就有了明顯的差別,這種狀態於無形中影響了學生,壓抑了學生的健康成長。

6、新課程使學生的心扉慢慢向你敞開,把你當作自己的朋友。有些話和問題願意和你説,願意聽聽你的意見,主動尋求你的幫助。

7、用我的眼睛看世界。學生感悟到的事物還應上升到表達出來,説給別人聽。這對品德對能力的形成是一個提升。同學眼中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他們的心也在這多彩的生活中敞開來,教師才更能走進他們的世界,去更好地引導他們。

學習思想品德的心得體會2

學習了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我對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有了更深一層次的認識。現代的中學生思想敏鋭,對新觀點新思潮接受快,因而受其的影響也最大。但學生由於受自身知識水平、生活經驗等的限制,對是非、美醜、善惡等觀點或社會思潮的辨析缺乏理性的認識。部分家庭對子女疏於管教,再加上學生自身法律意識的淡薄,在校學生違法違紀的現象在學校內也不斷出現。

針對這種實際情況,我們學校這一學期迎難而上,堅持“德育為先”的原則,依法治教、以德育人;在德育征途中勇於探索,總結出了一套適合自身特點的德育模式即學校德育形式、德育方法倡導多元化;堅持教書育人、環境育人、服務育人的整體德育理念。在實踐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德育工作要取得好的效果,成人社會首先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主體地位,要給孩子足夠的尊重和信任。作為老師在培養孩子的良好品德的同時,還要顧及少年兒童的真實想法,考慮他們的興趣、能力、個體差異,這樣才能使兒童避免成為被動的受教育者。

尊重未成年人的主人地位,就要相信他們的接受能力,同時又要正視他們的接受能力。有的父母總是認為孩子還小,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許做,在愛的名義下過度保護孩子。這樣做,一方面使孩子受到過分限制,使他們的能力得不到適當的發展。另一方面,孩子也會在過度的限制中,厭惡説教。另外,父母的過度限制或保護,還在悄悄向孩子傳遞一個信息:你不行,你不能。在這樣的心態支配下,孩子要培養良好習慣,形成高尚品格,難度就會更高一些。正視未成年人的接受能力,就不要"拔苗助長",不要違背了未成年人的生長規律,要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進行道德教育。

學習思想品德的心得體會3

根據省教育廳,市教育局、市教培院的統一部署,20xx年8月28、29日海口市國小品德新課標培訓班在海口市四個培訓點同時舉行,來自全市的專兼職品德教師、各區教研員近兩百人蔘加為期兩天的培訓活動。本次培訓旨在全面學習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的基礎上,貫徹和落實新課程標準和新教材的基本理念,進一步課堂有效教學,促進全市品德教師專業發展。一、本次培訓工作主要內容:

1、《20xx版國小品德新課程標準修訂説明》由符影、胡衞華、林秀霞、符永存、陳玉棋、王曉俐等老師負責,並結合課堂教學案對貫徹和落實新課程標準基本理念,推進課堂有效教學進行深入的分析。

2、結合《20xx版品德新課程標準解讀》和《20xx版品德新教材分析》做具體教學實踐培訓的是陳文華、吳小紅、吳東雲、吳曉君、吳戰梅、黃芬等老師。

3、觀看課堂有效教學教學案例的視頻,並聽取有關專家的評課。

4、參加培訓的老師交流培訓心得和體會。

二、培訓的基本情況

由於上級領導和各教研室的的重視,各個培訓點的精心安排,使得本次培訓獲得圓滿成功。參加本次培訓的老師來自全市的專兼職品德教師、各區教研員近兩百人。在本次培訓中,每位培訓者認真負責,每一位參加培訓的老師珍惜這次機會,按時參加培訓,專心聽講,認真做好筆記,認真完成作業,切實做到學有所獲。這次培訓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促進了我市全體國小品德教師專業發展,為提高我市的品德教學水平提供了人才支撐。兩天的培訓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省外專家的.精彩報告的錄像資料,有省內一線教師的實踐分享,有精彩的課例,有學員的互動討論,有學員的獨到見解。我們的培訓學習,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澱,也有教學技藝的增長。 20xx年8月29日晚上19:30~22:30,由市區教研員、省級培訓者分別主持,在網上集中研討並拓展研討範圍。

二、培訓反思

對於本次培訓,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第一、通過這次比較全面的學習,使我對新課標有了更好的認識,體會到新課程給了我們教師機遇,同時對我們提出了挑戰,要求教師要加強自身修養,特別是品德教師,既要有學科知識的把握和專業技能的提高,又要具有廣泛的社會生活的常識、地理知識、歷史知識和法律知識,還要不斷收集整理當今社會新的教學資源來充實,而且要真正瞭解學生真實的生活,才能勝任品德教學,才能使品德教學的內容和形式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

第二、我們作為教師必須要轉變觀念,時代在不斷進步,社會在不停前行。同樣,教育教學理念也應與時俱進。為了適應新的要求,必須轉變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順應新課改的需求,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教師要尊重學生,以學生為本,為學生營造寬鬆自由的氛圍,使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真正讓學生成為主宰學習的主人,成為學習活動的參與者、探索者與研究者。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情感體驗,培養學習和做人的品性。

第三、作為《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這門學科的教師,應準確把握本門學科的新課標提出的新要求。

兩天的培訓學習,我們對新課標的瞭解更加透徹:

1、新課標對課程性質的表述更加清晰。新版的課程標準將品德與社會的課程性質定位在:“在國小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學生生活為基礎、以學生良好品德形成為核心、促進學生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同時,增加了關於課程特徵的闡述: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

2、新課標對課程內容進行了年段區分。課程內容修改為:“我的健康成長、我的家庭生活、我們的學校生活、我們的社區生活、我們的國家、我們共同的世界”六個領域,適當降低了難度,並且對各年段內容做出區分度的説明。增加了體現新時代要求的目標和內容。

3、在新課標中,增加了一些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在課程內容中增加了榮辱感、知恥心、感恩;珍愛我國的文化遺產等內容。並對實施建議做了詳細的、可操作性的補充與完善。在書中的教學建議這一部分對指導教師教學的指向和課程的具體實施要求更明確、清晰、詳實。提供的教學方法也更豐富、更明確,可選擇性更強。

第四,通過學習使我深刻地認識到:在學習觀上,要以學生為本,將學生看成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教材觀上,教師由教材的忠實宣講者轉變為教材使用中的決策者,確立起自己作為課程教材的創造者和實施主體的意識,學會用教材來教,在內容上關注兒童的實際,設計上注重以主體活動的方式呈現,將教學的目光更多的關注學生的生活實際,有針對性地調節教學內容;在教學觀上,教學是師生交互、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讓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體驗與交流。新課程注重過程與方法,注重學生的感受、體驗和經歷。不僅教師的觀念發生了變化,而且教師的角色也發生了變化,教師應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總之,通過這次對品德新課標的培訓學習,讓我真正學到了許多東西,這次培訓很實用。我們會將培訓學習積累的智慧和熱情融入到今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整理學習收穫,充實成長博客,發出自己的聲音,關注省、市品德網絡學習,關注品德課程,關注自身的成長。通過這次培訓也使我對今後的品德教學工作更加充滿信心,還促使我不斷加強自我反思與其他同行教師之間的合作、交流與研討。只有這樣才能站在一個真正的品德課程教育者的高度教我們的學生,才能與學生共享到品德課自身的魅力!

學習思想品德的心得體會4

我參加了“同課異構”活動,通過認真觀課,與作課教師進行課後互動交流,使我深受感染且收穫頗豐。

一、“同課異構”增強了教師之間的交流學習

這次“同課異構”活動,讓我們對新課改的精神領會更加深刻、更加具體,從模糊的理念變成了活生生的現實,使我們在聽課中明確了自己今後在教育教學中的方向。同時,通過與聽課教師的互動活動,也增進了我們新老教師相互間的交流學習。正是“同課異構”活動使我們在交流與溝通過程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這會促使年教師不斷進步與成長。

二、“同課異構”感受了不同課堂的教學魅力

這次“同課異構”活動,對我來説受益匪淺,感受了教學的魅力。

一是感受了底藴魅力。底藴是引人入勝的精髓。授課老師如果沒有深厚的知識積澱,沒有深入的教學鑽研,是很難有如此嚴謹的思維,精闢的.講解,精彩的發揮,也很難做到把握好課本,吸引住學生。

二是感受了親和魅力。親和是引人入勝的鑰匙。在他們的課堂上,你會發現他們的親和力不僅表現在臉上,更滲透在師生心裏,聽這樣的課想走神都很難。屈老師雖然第一次與學生見面,但完全與學生沒有陌生感,學生與他們的互動很親切很融合。教師注重了教學來源於生活,用之於生活,讓學生體驗了學習的樂趣及其中的重要性。

三是感受了互動魅力。講課老師做到了“三個轉向”,即從以教師講授為主,轉向以學生自助學習為主;從以個體學習為主,轉向以互助學習為主;從關注教師教,轉向學生學和師生互動。課堂教學中做到體現自主、引導合作、推動探究、關注過程,尊重學生個性特徵,重視學生的探究體驗和感悟發現,培養學生結合自己的經驗提出、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習思想品德的心得體會5

本人在這次的新課程培訓當中獲益良多,特別是對於新課程的設計、教學方法建議、教學內容的改革等等作了深入的剖析。在這次的學習中,體會是深刻的,也為我們政治教師在教學上的交流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台,現就學習後自己的一些體會作一個總結。

一 、課程設置的變化。

課程模塊是建構高中課程體系的基礎。《思想政治》各課程模塊內容相對獨立,實行學分管理。必修課程共設四個課程模塊。每個模塊36學時,2個學分,共8個學分。思想政治分別講述經濟、政治、文化三大生活領域的常識,以對應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的要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的意義,是整合這三個課程模塊的核心概念。“思想政治”的哲學知識則是上述三個模塊內容目標的支撐,集中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精神,是整合這個課程模塊的核心概念。選修課程是為滿足所有學生在更大範圍和程度上進一步發展需要提供的相關課程,是體現課程選擇性的主要環節。選修課程分為選修Ⅰ課程模塊和選修Ⅱ課程模塊。

二、 課堂教學的實施。

在教學中要注意轉變教育教學觀念。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要加快角色意識的轉變,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師生間的平等地位,由無所不能者轉變為學習者,由仲裁者變為學生髮展的促進者,由知識的傳授者變為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合作者。要樹立生本意識,形成正確的學生觀,把學生看成是有思想、有情感、有個性、有權利、有尊嚴、正在成長髮展中的人;要建立新型師生關係,把教學看作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彼此分享、共同發展的過程。必修模塊教學中把握新課標,要注意解決好三個問題。第一是“教什麼”的問題。把握這個問題,主要應該抓住“內容目標”中的關鍵名詞、觀點或原理。第二是“教到什麼程度”的問題。把握這個問題主要應該抓住“內容目標”中的關鍵的行為動詞,如辨析、歸納、比較、評述、感受等等。綜合探究作為必修模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設定必要的教學時數。第三是“如何教”的問題。這個問題主要通過“提示與建議”的內容來表現,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提出一些重要的、或以往課程中沒有的概念、原理和觀點,要求給予重視;二是活動建議,即根據相應的內容目標,提出開展課內外活動的要求,如撰文、討論、講演、辯論、調查、設計等等。這説明新課程的內容調整並不僅僅反映在建構思路上,而且也表現在對教學總量的控制上。對此,新課程對教學總量的控制,並不單純地表現在知識點的增減上,而是通過“內容標準”採用行為目標的表達方式,對學生的'學習行為提出了具體要求,以此在深度和廣度上對相關知識點的把握做出了程度和範圍的限定,包括要求的側重不同、難易不同、詳略不同。也就是説,實際上降低或限定了教學要求。教師在進行必修課實驗教學的初期一定要更新觀念,克服現行課程教學時數所帶來的慣性,積極主動有目的的控制好教學總量。

三、教學方式的優化。

(一)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採取靈活的教學策略。在開放的社會環境中,教育教學受到多元價值取向、多渠道信息來源。因此,在教學中既要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又必須根據學生認知特

點靈活運用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範例分析中展示觀點,在價值衝突中識別觀點,在比較鑑別中確認觀點,在探究活動中提煉觀點,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理解、認同、確信正確價值標準的能力。教師應增強教育教學改革意識,用新課程的教育觀、課程觀、學生觀指導教學工作,要根據課程的內容和教材的呈現方式,嘗試和確定教學方法。

(二)注意學科知識與生活主題的結合,增強學生的生活實踐能力。要以生活為主線,結合應用性常識,圍繞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學生所關注的社會生活問題組織教學,努力把哲學、經濟學、政治學、文化學等學科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方法融入生活題材之中,全面落實課程目標。要注意內容目標中有關過程性目標與結果性目標的表述,在教學中準確把握內容標準的要求。

(三)倡導研究性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根據高中學生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要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式,特別是要大力倡導有利於掌握科學方法、孕育創新精神的研究性學習方式。在明確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要結合相關教學內容,鼓勵學生學會選擇、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為學生提供足夠的選擇空間和交流機會,讓學生能夠從各自的特長和關注的問題出發,主動經歷觀察、操作、討論、質疑、探究的過程,富有個性地發表自己的見解,以利於培養求真務實的態度和勇於創新的精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運用研究性學習的基本思維方式,積極推進探究式教學,促進學生積極思考、學會探索、形成方法、主動發展。

四、創造良好的教學軟環境,建立共同成長的師生關係。

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努力創造積極的心理環境和良好的情感氛圍,構建平等、和諧、互動、合作、互惠的新型師生關係。通過交流溝通、合作互動、自主探究等方式,以豐富的教學資源、多樣的教學手段、富有啟迪的教學問題,調動學生的情感與經驗,引導學生思考與體驗,幫助學生求得新的發現;教師與學生共同開展觀察生活、探究問題、領悟知識的學習活動,在活動中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指導,並在交流互動過程中,加強教師自身的體驗和反思,不斷調整和改進教學,促進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從而達到師生的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

學習思想品德的心得體會6

國中階段,思想政治課主要任務是,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學習,全面提高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此,就要求老師必須具備較高而靈活的教育教學技巧。面對新課改形勢下出現的問題,作為一名思想品德教學工作者,我有以下體會:

一、充分樹立政治教學新理念,多多運用情景教學模式。

隨着課程改革和新課程的實施,新的教學理念正逐步深入每一位教師的心靈,它使教學成為人的解放過程。這就要求我們要把學習的本質看作是學習者調適心理的過程。這種心理,既包括規範的擁有內在邏輯系統的、可以從多種情景中抽象出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也包括在具體情景中所形成、與具體情景直接關聯的不規範的非正式的知識和經驗。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採取以學習者和問題為中心的教學策略,充分運用情景教學或支架式教學的模式,主動創設開放的、充滿着意義解釋和建構的學習環境;這樣,學生在寬鬆的學習氛圍裏,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學習,體驗快樂,增長見識,提高覺悟,培養能力。

二、注重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培養。

在情景教學中,運用各種情景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和興趣,讓他們在愉快的心理狀態下主動學習,這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獲得成功的關鍵。誠然,在思想政治課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運用諸如音樂、電視、廣播、多媒體教室等許多現代化教學手段,以便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新奇感。不過,我認為這只是解決了形式上的問題,要真正培養起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還得從課堂教學內容本身去下深工夫。

①始終堅持啟發式教學。堅持啟發式教學,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重要的歷史經驗教訓之一。近幾年,一些有責任感的教師在這方面已經進行了不少有益的嘗試。

②理論聯繫實際,國內外重大時事政治穿插運用。理論聯繫實際,是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居於主導地位的基本原則,這對於調動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也很重要。因為思想政治理論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學生就會覺得,思想政治課的內容就在我們身邊,很實際,並不只是純理論要求,它要解決的是我們身邊的一些實際問題,學了之後有用,如此,自然就能產生要學好思想政治課的動機與興趣。不過,要貫徹這一原則,重要的是我們要正確把握它在不同教學階段上的不同要求。

③、倡導研究性學習,以問題解決貫穿課堂始終,抓好課堂教學這一中心環節。研究性學習,要求學習者通過對所要學習的對象進行探索、體驗、分析、提煉、總結,以便獲得知識,並在這一過程中開發自己的各種潛能與技能。這顯然是一種學習方式的革命,它必然要求以問題解決為核心。思想政治課運用問題解決教學法,我們可以主導學生自己去通過閲讀教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列出提綱(搭起知識的支架),分析探索問題,尋求問題的最終解決,自主建構起對知識的理解和世界的.意義。

三、政治老師要自覺提高自身素質

“打鐵先要自身硬”,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師的自身素質,老師的素質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自身的專業知識要紮實,更新,業務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師的言行修養、道德覺悟要提高。這是素質教育的基礎,也是推行素質教育的先決條件。要提高老師素質,必須紮紮實實地做到如下幾點。

①.堅持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還要豐富其他學科知識。隨着深化改革的發展,政治理論也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作為政治老師不能滿足於學歷達標和原有的知識,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使自己的認識適應發展的需要。老師要樹立終身學習觀念,不斷汲取新知識,豐富其他學科知識,合上時代的節拍。

②.勇於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老師有淵博、深厚的學科知識,還需勇於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這就要求老師積極參與教學研究,結合實際、因材施教、勇於實踐、善於總結,不斷探索和掌握思品學科教學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質教育。每上一節課後,都對自己本節課寫上那麼一兩句,不斷反思時時提醒自己,本節課學生反映情況怎樣?

③.老師要保持快樂心態。只有老師的輕鬆快樂教學,才能使學生樂於接近老師樂於接受教育,才能感染學生快樂情愫。當然,老師也是人,在現實生活中,有種種的煩惱和不如意,要保持快樂的心態好難。但只要本着以學生為重,以教書育人為重,忘我地工作,努力在面對學生時摒棄懊惱,調節自己的情緒,保持好心情,把微笑帶給學生。

四、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國中思想政治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課堂教學,使學生較好地掌握社會主義建設基礎理論知識,必須堅持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改進教法,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相信,新課程實施以後,思想政治課堂教學將充滿活力,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會發生可喜的變化。新課程改革任重而道遠,只要我們進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改變教學方式,注重學生學習方式的實踐和探索,不斷探索、不斷創新,我們一定能和新課程一起成長。

學習思想品德的心得體會7

本人擔任思想品德課的教學也已經有七年了,在這七年的教育教學中深深體會到思品課程的重要性,不管是以前的粵教版,還是現在的北師大版,新課標都強調,教學“要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開發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圍繞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社會生活的要求和規範,提高社會適應能力。”近日來,我參加了華南師範大學思想品德教師網絡培訓,通過觀摩聽評示範課,與專家、輔導教師和其他學校教師的經驗交流等活動,收穫很大,獲益匪淺。這次培訓讓我學到了許多先進的教育教學手段,更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與不足。下面我就談談本次培訓的幾點收穫。

一、貼近學生實際提升教育教學水平

新時期,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思想品德課是開展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事關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人民教師,要增強工作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強理論學習,提高師德修養和教學水平,要結合學生實際,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堅持以人為本,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針對中學生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及時解惑釋疑、教育引導,努力把思想品德課上成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課程。

要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課堂中積極開展師生、學生互動。讓學生在觀察,活動中得到情感的體驗,以符合新課程中的探究思想——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驗、探究和領悟。課堂中的'活動應是在教師指導或參與下的學生的自主活動,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情感,指導其行為,才能給學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間,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二、注重教學環節的設計,努力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教學過程中出示自學提綱,發揮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導學釋疑解難,讓學生在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中,提高自己的各種能力。通過教材分析確定教學目標和內容、重點、難點,以及對一些內容進行必要的刪減、調換或補充;通過學情分析可瞭解學生個體差異、學生已有經驗,把握學生認知水平,從而較切合實際地確定教學的起點、深度和廣度,並樹立與每課相適應的教學理念。教師應有針對性地佈置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增強學生心理素質、道德素質、法律知識,具有現實意義和可操作性的作業,讓學生在感性認識中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學生。

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上好思想品德課,學生的學習興趣非常重要。國中生具有好動、善疑、形象思維能力強、注意力不易持久的特點。在這一階段,他們能掌握一些基本的抽象概念。不過在掌握複雜的抽象概念時,他們仍需要具體形象的支持。如果沒有具體形象作支持,他們往往不能正確領會這些概念。國中思想品德課具有一定的理論性、思想性,許多概念都比較抽象。這就要求教師在講授時一定要生動、形象、具體、深入淺出,循循善誘,激發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我有很多的收穫,非常感謝領導給我提供學習的機會,新課改的道路是漫長的,在今後的學習中我會不斷向老師們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努力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讓自己的課堂教學越來越成熟。

學習思想品德的心得體會8

這次新課程標準與舊課程標準相比較,主要在三個大的方面共九個內容的重大修訂,即:

1、“成長中的我”部分的重要修訂:

(1)增加有關生命教育的內容;

(2)引導學生體會青春期的美好之處;

2、“我與他人和社會”部分的重要修訂:

(1)要求學生學會與父母有效溝通;

(2)要求學生增強與家人共創共享家庭美德的意識和能力;

(3)引導學生“領會學校生活的幸福”;

3、“我與國家和集體”部分的重要修訂:

(1)積極關注青少年成長的新環境現代媒介;

(2)補充“瞭解不同勞動和職業的特點及其獨特價值”這一內容要求;

(3)進一步增強了民族團結教育的針對性和時代性,根據我國多民族的基本國情,按照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在原有民族團結教育內容中更加突出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共同發展”的內涵;

(4)強化了法制教育的內容。

通過培訓我總結出了以下幾點心得體會:

一、教師要成為終身學習者

教師要走進新課程,實現課程目標,其自身必須有先進的、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理念。為達成這一目標,教師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個“學習者”。

1、要學新的《課程標準》,理解新課程的目標,準確把握課程功能、課程內容、課程結構、課程實施、課程評價,把握新課程的精髓。例如:新的課程標準與以往使用的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比較,其體例、結構、表述與呈現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進。新的思想品德課程設計以心理、道德、法律和國情教育等內容為橫座標,以成長中的我、自我與他人、自我與社會為縱座標,作為內容整合的邏輯。

2、教師要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構建課程目標。在新課程目標下,教師自身應具備寬厚的基礎知識和現代信息素質,形成多層次、多元化的知識結構;有開闊的視野,善於分析綜合信息,有創新的教學模式,創新的教學方法和以創新思維培養為核心的評價標準等。因此,為了適應教學,教師應通過自學或培訓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專業理論水平。其次,通過報刊,雜誌等收集有關的教育教學資料,充實知識。總而言之,教師一定要通過學習後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構建課程目標。

3、教師要在掌握紮實的專業知識上,學習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研究前沿的最新成果最新知識,還要學習與提高對人的認識,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識,構建多元化的知識結構,使自己不僅會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與風格。現代教師不再比喻為“一桶水”,而應當被比喻為“一條不斷流動的河流”,“裝滿一桶水,享用一輩子”的思想已不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

二、師生之間和教師之間要積極主動合作

1、師生合作

在新課程中,傳統意義上被認為是知識傳授者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將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將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建立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平等的朋友式的關係,營造和諧的教與學的氛圍,創設師生“對話”的情境,使學生體驗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寬容,形成自主自覺的意識、探索求知的慾望、開拓創新的激情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這就需要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形成平等而又密切合作的關係,以達到共同合作完成知識建構的目的。

2、教師與教師之間的合作

在新的課程中要開設思品綜合實踐活動課,由於綜合實踐活動課包括的.知識的內容很廣,有信息技術、各種專業知識、科研方法等。因此,對絕大多數教師而言,是不能包打天下的,幾乎很難獨自一人很好地完成該課程的教學指導工作。這就要求教師從個體走向合作,從僅僅關注本學科走向關注其它相關學科,從獨立完成教學任務到和其他同志合作完成對學生的活動課指導。在教育學生學會合作的同時,教師首先學會合作。

三、教師要成為學生的促進者

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有五大內涵:知識體系的構建者,學習活動的指導者,學習過程的激勵者,學習能力的培養者和人生的引路人。新課程理念告訴我們:教育的本質迴歸到“立人”上。教師的角色轉變到“促進人的發展”上,一切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所以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是與新課程的理念相適應的。

1、在思想品德課堂上,當學生在觀察、討論時,教師並不是清閒的,而是積極地看,積極地聽,真實地感受學生的所作所為、所

思所想,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情況,考慮下一步如何指導學生學習。同時教師還應給學生心理上的支持,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採用各種適當的方式,給學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熱情更加高漲。

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尤其是智力發育低下的學生、學業成績不良的學生、被孤立和拒絕的學生、有過錯的學生、有嚴重缺點和生理缺陷的學生,教師不僅要尊重每一位學生,還要學會激勵每一位學生,面對學生的活動成果,教師應喜出望外、讚歎不已:“科學的發現總是屬於孜孜不倦、頑強探索的人”;面對學生的創新想法,教師應不恥下問:“這麼新奇的想法你是怎麼想出來的?”面對學生的暫時失敗,教師應熱情引導:“換個角度想想,説不定會柳暗花明呢。”同時還特別應處理好和自己意見不一致的學生,讚賞每一位學生對學習內容中的知識的質疑和對老師的超越。這樣,學生始終處於被激勵的氣氛中,能夠激發他們的求知慾,讓學生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3、新的課程標準完全改變了以往課標“知識能力情感”的梯級認知目標體系,而是以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為首,兼顧能力目標、知識目標。更加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隨這一過程而產生的積極情感體驗和正確的價值觀。因此,教師在使用新課程標準的過程中,主要也應關注,如何利用各門學科所特有的優勢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健康發展,而不是僅僅關心學生對某個結論是否記住,記得是否準確?不是僅僅關心學生對某項技能是否形成,並且運用起來是否得心應手?

4、學生正處於人格塑造和定化時期,社會文化中的價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審美情趨等都會受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為思品教師的言傳身教,決定了其人格對學生人格的形成有“潤物細無聲”的功效。這就要求思想品德課教師按公民的道德原則和規範去塑造自我,實現“超我”。

學習思想品德的心得體會9

新課程標準及教材實施已有好年多的時間了。隨着課程改革的推進,經過對新課改的學習,以及在教學中的運用,我對新的教學改革有了更高層次認識。

一、教育理念的不同。

在課程標準中,明確講到其總體思路是“面向全體學生,使所有學生都能達到課程標準所規定的要求”。反映到教材的編寫上,則拋棄了過去的“難、繁、偏、舊”的內容和專業化、成人化的內容,真正體現了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的特點。在新課標的課程目標設置上,更加強調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要求學生“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關心”、“學會理解、寬容和尊重”、“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改革要求將知識的構建和學生的個體世界緊密相連,將知識和社會實際相連,提倡生活即課程、自我即課程。改變過去那種“一考定終生”的單一評價模式,轉而關注對學生的綜合的評價。對學生的評價不再是老師出題學生做,而是將教師的評價、小組的評價、學生的自評和家長的評價結合起來。在評價時,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但更關注的是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不僅要重結果,但更注重過程,要看到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的努力和提高,要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建立自信。讓他們覺得自己“真偉大”、“很了不起”。

二、教學方法和觀念的改變。

1、有“傳授型”向“導向型”的轉換

以前課堂上的情況是:45分鐘老師一個人講完,滔滔不絕、一氣呵成,還生怕學生沒聽夠,生怕知識點沒講透,生怕考點沒講到。老師挺喜歡講的一句話是:“只要你們跟着老師的上課、複習的.步伐,你們一定能考一個好成績”。學生則一個個無精打采,小話不斷,呵欠連天。課改之後,老師的角色更多的象一個導演,在教學過程中起的是組織、引導、示範和協調的作用。我們要由淺入深、由表及裏的引導學生學習,教會他們如何學習。

2、由“專業課”向“綜合課”轉變

現代社會越來越需要複合型人才,要求能用多學科的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問題。教育也必須向這個趨勢轉變。作為思想品德教師在從事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努力尋求思想品德與其他學科,如語文、歷史和地理等的交叉點,突破學科的封閉,使個學科相互滲透,以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用多學科的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問題,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事實上,有的實驗區已經開始了綜合課的實踐,如深圳南山區開設的《歷史與社會》,就綜合了各學科的知識。

三、學生學習方法的改變。

1、自主(參與式)學習:新的課改倡導學生的自主學習。如上課的時候讓學生對某個問題進行分組或集體討論;通過各種方式查閲資料;佈置的作業是諸如觀察、製作、社會調查等實踐性作業;在活動課上放手發動學生,從組織、主持到課程的實施都交給學生,老師在旁邊協助;讓學生參與到學習評價當中等。

2、合作學習:新的課改中特別提現了提倡學生的合作學習。在新的課改目標中有一點是(讓學生)“樂於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討問題,交流學習心得,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事實上增設的學習與探究課説明了這一點。在活動課中,要求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學生有明確的分工,在共同的任中有個人的責任;小組的成員要積極的相互支持、配合、進行有效的溝通和建立小組成員之間的信任等。這種合作的學習完全有別於以往的學習。

3、探究性(創新)學習: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曾説:“記錄在紙上的思想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腳印,我們也許能看到他走過的路徑,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見了什麼東西,就必須用我們自己的眼睛”。在新的課改中,特別強調用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去感悟。

在新的課程改革成為不可阻擋的潮流,在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方法都發生着根本性的轉變的今天,作為一名中學思想品德課教師,我既感到欣喜更感到壓力的巨大和責任的巨大。成為改革中的“弄潮兒”不容易,成為其中的勝利者更難。但我們別無選擇,只能轉變觀念,充實自己,迎接挑戰。

課程改革迫在眉睫,我們已開始嘗試。課堂中真正落實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還需要我們教師充分以學生為主體,體現教師的輔助作用。我們還需不斷的探索和總結。

學習思想品德的心得體會10

國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學習心得體會 在經濟飛速發展,社會結構不斷變化,文化多樣多元的背景下,中國社會每日每時發生着深刻變化。教育戰線也在發生着改變。課堂改革進行得轟轟烈烈,師生觀念都在發生轉變,通過認真學習《義務教育國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結合自己具體的教學實踐,我談以下幾點心得體會:

思想品德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通過處理與自身、與他人、與集體、與國家和社會的關係,而逐漸培養起來的做人做事的穩定的思想方式和行為習慣。在現代社會,社會成員的思想品德狀況,對社會的發展具有關鍵的作用。思想品德課程是為國中學生思想品德健康發展奠定基礎的一門綜合性的必修課程。為了應對時代提出的各種挑戰,提升整個民族的文化素質和精神境界,我們必須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質,豐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文化傳統,培育新時期與時俱進的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

所以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必須牢記: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培育對全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具有基礎性的作用。而思想品德課程不僅是知識與技能的傳授,而且是傳承和培育優良文化傳統、正確思想意識、良好道德品質和科學價值觀念的過程。思想品德課的性質和特點決定了思想品德課教學除了要遵循一般的教學規律,還必須遵循思想品德形成規律,根據思想品德形成規律的客觀要求來設計教學、實施教學,加強思想品德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下,各種新思想、新思潮得到廣泛的傳播,如何教育青少年學生去認識和辨別這些新思想和新思潮,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必然成為我們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內容。如何完成教學任務和學生的思想教育轉變老師成為關鍵,老師一定要成為終身學習者,不斷提升自己,跟上時代潮流,否則無法駕馭課堂,無法與學生溝通交流。因此,為了適應教學,教師應通過自學或培訓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專業理論水平。例如通過繼續教育培訓學習,能夠有效提升老師的能力,無論是知識上,還是方法上更有使老師能跟上時代的步伐,不至於落伍與學生無法溝通。總之,教師一定要通過學習武裝自己,用最新的教育理念來完成教學任務。同時教師也要掌握紮實的專業知識,學會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構建豐富元多化課堂,使自己不僅會教書,而且有自己的教學風格,使學生喜歡自己的思想品德科目,喜歡思想品德的課堂。

二、新課改下的課堂課程設計思路以指導學生過有道德的生活為目標,緊緊圍繞學生的生活來提取、組織知識模塊,把國中生逐步擴展的生活,尤其是處在青春期的國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作為課程設計的主要標準。這要求師生之間要積

極主動合作。要求教師要建立起和學生之間的平等的朋友關係,營造和諧的教與學的氛圍,只有這樣學生才可能願意走近老師,接受老師的引導,讓老師瞭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和生活,這樣教師才能完成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道德觀的任務。

三、新的課程標準改變了舊課標“知識——能力——情感”體系,而是以“情感、態度、價值觀”為目標,更加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以及這一過程所產生的積極情感體驗和正確的`價值觀。因此,思想品德教師在使用新課程標準的過程中,不僅僅要求學生記住某個結論或知識點,更應關注,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健康發展,道德觀的形成和人格塑造。作為思想品德教師要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去影響學生,是每位學生能夠成為有理想、有道德、守紀律的合法公民。

四、新課改下教師怎樣駕馭課堂。在思想品德課堂上,當要求學生討論時,教師不能清閒的站着,而是要去看、去聽,隨時掌握課堂的動態情況,以便及時調整課堂步伐,隨時考慮下一步如何引導學生學習。同時教師還要隨時注意課堂氣氛和學生的情緒,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熱情更加高漲。教學過程中,教師學會尊重每一位學生,尤其學業成績不良的學生、有嚴重缺點和生理缺陷的學生,學會激勵和讚賞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展示自我,做到最好的自己,做到每節課都有所收穫。對於課堂上有不同意見的學生,老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去討論、探究,讓學生學會品嚐艱辛後的成果,這樣課堂才是成功的。

學習思想品德的心得體會11

秋季開學,我省中國小校在起始年級開始使用國小語文(1年級)、國小道德與法治(1年級)、國中道德與法治(7年級)新編教材。為確保新編教材在我省順利使用,省教研室先後在湖州、金華舉行了國小語文、國小道德與法治、國中道德與法治新編教材專題培訓,全省300多位語文、品德學科教研員及骨幹教師參加了本次活動。

培訓中,由杭州市下城區教師教育學院柳璉老師、杭州市青藍國小婁屹蘭校長等多人組成的國小語文專家團隊從教材解讀、入學教育、識字寫字、漢語拼音、口語交際、閲讀教學、字詞句運用、課外閲讀指導等各個層面對“部編本”語文教材進行了深入解讀。浙教版國小《道德與法治》教材的執行主編王健敏教授對新教材的'修訂背景和教材設計進行了介紹,執行副主編林莉副教授對一年級教材的具體修訂內容進行了解讀。

紹興市教育教學研究院陳雅琴老師對人教版國中《道德與法治》教材編寫的整體思路及七年級上下冊教材內容設計進行了詳細解讀;温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侯定偉老師就粵教版《道德與法治》新教材特色及培訓工作思路與大家做了總結交流。

與會代表還圍繞新教材的培訓與使用、拓展性課程的開發與利用,以及學科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化等問題進行了積極研討。本次培訓活動及時而有效,既有教材編者、出版社人員對教材的整體介紹,又有專家團隊對教材的系列解讀與教學建議,為新編教材在我省的全面順利推開使用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也為下階段我省學科教研活動的有效跟進、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理念明確了方向。

學習思想品德的心得體會12

此次培訓,專家引領我們走進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為我們今後的工作提供了源頭活水,讓我們走出老式教育的誤區。此次培訓,內容廣泛,圖文並茂。每個模塊都有許多優秀教師進行講解,學習了做一名智慧型的老師,比較了中西方的德育教育,感悟了品德課教學的新理念,以及如何提高教學技能。這次培訓,給我思想的洗禮,心靈的震撼,理念的革新,讓我懂得要以“情”為紐帶,讓感情走進課堂,給學生思考的空間,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教師要與學生互動,要關愛學生,尊重學生,讓學生在輕鬆的學習氛圍中成長,教師要充分挖掘品德課的課程資源,採用恰當的教學策略,喚起孩子成長的渴望,給孩子一個夢想的天空。

培訓中,我還學習了品德課的備課、上課,評課技能,觀摩了品德優質課。通過這一系列的學習使我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不僅僅是對教師這個行業,以至於對全社會的每一個人都面臨着終身學習。作為一名一線的教師必須針對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學。一是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水平,認真學習新的課程標準。同時加強必備知識的學習,如教育學、心理學理論的學習,使自己更好的解讀教材,更加深入的瞭解學生的心理特點,更加合理的選擇合適的教育理論和方法。二是向有經驗的專家學者、教師,甚至是學生學習,集百家之長為我所用,可以少走彎路,節省許多時間和精力。

在這段時間裏,我重新審視了自己,調整了自己,完善了自己。

、重新審視自己,反思不足

在培訓期間,除了感歎每位老師知識淵博,旁徵博引的同時,更羞愧於自己知識上的膚淺,自己那種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的可憐心態,以及那種居安而安、不求上進的可怕行為。

現在大部分老師在教育改革中都持有消極態度,安於現狀,停留於教參傳授,對教育教學的不中一味歸咎於應試,歸咎於學生天生的素質,處於這樣的環境中,時間長了,不注重自身文化素養的提高,教育技能的磨練,不注重教育理論的學習,不與教學實踐相結合,消化成自己的思想,讓自己在不經意間成了新課程實施的阻礙者。

三十幾年的辛勤耕耘,已磨去了曾有的激情和夢想,留下了太多的茫然和困惑,這段時間我遠離喧囂,離開忙亂,靜靜地聆聽講座,靜靜地寫心得寫總結,徜徉在學習的快樂裏,原來我們太多操勞於瑣碎的事務性的工作,太多疲於低頭拉車而無暇顧及抬頭看路,來到這裏後,才清醒地認識到自己教育理論的貧乏,也看清了自己的工作狀態:安於現狀,自滿自足,吃老本的念頭多,終身學習的意識少,工作容易受情緒影響,惰性大,闖勁兒小,無意義的耗費時間多,有價值的嘗試探索少,培訓後意識到,激情和創新是成就你走向成功的必要因素,教育的理論、方法、形勢日新月異,只有不斷學習,不斷更新,才能不斷吐故納新,棄莠汲良,才能使自己的教學工作達到最優化。

二、更新教育觀念,提升自我。

作為一線教師,誠然我們一直都非常的敬業、負責,為了上好一節課我們會花很長的時間去備課,鑽研教材、做教具、設計教學環節、教學活動……為了讓學困生的學習能有所提高,我們會花很多的時間,想很多的方法,然而收效總是甚微。聽了專家的講座後,如醍醐灌頂,反思自己這幾年的教學生涯,為什麼不會從自己的課堂教學設計去找找原因呢?有沒有與其他教師交流過備課的體會,特別是有沒有系統地思考過自己在備課中存在什麼問題,還有那些方面能夠進一步提高。通過培訓,我懂得了,作為一名合格的思想品德教師,不僅要解決好怎樣備課的問題,關鍵是要解決好怎樣備好課的問題。通過培訓,我理解了備好課的標準,首先要正確的理解教材,能夠分析教材所涉及的基本事實,劃出概念圖或思維導圖,實質性的分析學生情況,根據課標要求、教材內容和學生學情,確定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清晰的確定與表述課時目標,合理地安排教學流程,教學流程的安排要兼顧知識邏輯和學生認知規律。其次,要選擇適宜的教學策略和資源,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內容,合理使用多種互動、小組合作、多媒體等教學形式,設計有效突破教學難點的教學策略,靈活運用板書、語言、強化、反饋等基本教學技能,提高教學效果。在教學設計中教師還要根據內容設計學生活動記錄單、反饋單,從而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教師課堂觀察記錄表,以多種方式進行學生的學習過程評價。另外還應注意,在分析要素的基礎上,要運用系統化的方法,系統全面地觀察分析教學過程的每個環節,而不能孤立片面地處理教學中的各個具體問題。

我覺得這次培訓最有效的,是一次對自己教學的深層改造,它讓我們的業務水平不斷地提高,雖然培訓結束了,但思考沒有結束,行動更是沒有結束。我們將帶着收穫、帶着感悟、帶着信念、帶着滿腔熱情,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汲取專家的精華,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讓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獲得成長,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更上一個台階。

三、博採眾家之長,拓展視野

在以後的培訓當中,建議更加註重培訓實效,在原有內容的基礎上,可以增加一些讓學員們感到更“實用”、“解渴”、“易於消化”的培訓內容,理論聯繫實際,學科更加具體化,可以增加名師主課、座談等形式,就學員急需和困惑的問題進行鍼對性的.培訓。

四、師生關係平等鮮活。

教育事業中最基本的人際關係是師生關係。學生稱老師為“恩師”,把對自己幫助最大的老師譽為“良師益友”。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尊重學生的人格,是處理師生關係的基本原則,而師生關係本身就具有教育意義,同時它也是教育活動得以良好實施的前提和保證。然而,我們常常會對這樣的情況熟視無睹:在樓梯口、操場上、教室旁,幾乎隨時隨地會見到繫着紅領巾的國小生向經過的老師敬禮致敬,説“老師好”。老師呢,點頭致意者有之,視若無睹者有之,面無表情者有之,揚長而去者也有之。留給學生的是一臉驚訝,滿腹不解。也許有的教師認為向學生回禮是幼稚可笑的毛頭小子行徑;也或許是寒來暑往聽慣了這樣的問好聲,猶如聽慣了上下課的鈴聲,故而置若罔聞了;還可能是想用掛滿臉頰的嚴霜和冷漠,維持所謂的“師道尊嚴”?我們經常哀歎,低年級的學生比高年級的學生懂禮貌,國小生比中學生懂禮貌,到了大學,揚長而去者與滿臉驚訝者甚至會產生角色調換。然而哀歎之餘,我們是否想到,一個我們認為是教育細節上的疏漏----例如向學生友好的回禮----竟會造成學生對所學知識道理產生懷疑,乃至導致多年教育成果的崩潰。同時,這個在我們認為是細節的問題,恰恰反映出一些為人師者內心深處並不曾將自己與學生的人格放在平等的地位。

總之,培訓是一個手段,它也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它給我們搭建了一個交流探討的平台。這次學習即將結束了,它將成為我教學生涯的一個新起點,我將把所學知識進行細細消化,努力運用到工作實踐中去,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為學生髮展,為自己的老師生涯,為學校的思品教學,儘自己最大的努力!

學習思想品德的心得體會13

為期十一天的暑假學科培訓終於落下了帷幕,冒大雨、鬥酷暑的日子雖然艱苦,但是感覺時間溜走的特別快,甚至來不及讓你有多少的回味,就匆匆告別。

回顧十多天來所進行的每一次知識的洗禮,總感覺受益匪淺,它讓我深深地感覺到了自身在教育教學方面與優秀老師的差距,同時也讓我深感肩上擔子的重大,新課改形勢下,老師在教學生的同時,自己也必須不斷學習、不斷充電,這樣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做一名優秀的受學生歡迎的好老師。下面簡單談談我的體會:

一、教材梳理資源共享

假期培訓的重要一環就是培訓團隊結合自己日常教學的細節對七年級到九年級的五本教材思想品德教材進行細緻梳理,培訓團隊全縣中學的優秀老師組成,對他們仰慕已久,這次培訓實現了我的願望,從教材的重點、難點突破到知識點的詳細點撥,對於我這個整日忙碌在教學第一線,上着八個班教學任務的一線老師,又是一次知識的洗禮。

期間,我發現了自己在處理教材方面的許多不足之處,工作的忙碌,讓自己對學科教學缺少了激情,多了些功利。而寨郝中學的年輕的穆老師的兩次主動登台“獻藝”,教材解析讓我汗顏,他身上的對工作的熱情、認真、執着不是在自己作為一個老教師身上漸漸消逝的嗎?不知從幾何起,認真的研讀教材、備課、上課已慢慢的遠離,生活的忙碌也讓自己的工作充滿浮躁、喧譁。而年輕教師的激情敬業讓我重新找回了自己。

培訓之後,由教研室的鮑老師牽頭,純化中學張志浩老師具體負責,籌建了專屬於博興縣思品老師的QQ羣,羣號4515221,進一步充實了博興中教育星教研平台和博興縣思想品德優秀教學資源庫,資源庫採取了共建共管的方式,只有主動為該資源庫的建設服務者方可得到資源共享。

二、培訓方法耳目一新

本次培訓採取各單位和個人主動展示、輪流坐莊的主題談話的方式,不斷呈現的主題讓交流變得新鮮、寬容與博大。學科教材培訓不等於報告。對於思想品德這樣的學科,對於教材重難點的認識與把握即使是年輕的教師也能通過對教參的'閲讀理解能掌握,關鍵的是如何突破。所以本次的培訓不單單是對教材的梳理,而是拿出自己教學中最亮的一點與大家共享。各學校的老師們紛紛爭相登台,從不同的側面、角度對自己幾年來的教學心得呈現給大家,無一不竭盡全力,沒有保守、沒有保留。

初始,鮑老師讓我主持八年級上冊,心中充滿忐忑,不知怎樣才能完成好這項艱鉅的任務。很快,我便找到了感覺。做好主持並不難,把大家的疑問教給大家,充分發揮老師們的智慧,再難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只要做主持的老師把握好時間,及時做好總結即可。

三、教師奮勇爭先,眼界大開。

真是“江山輩有人才出,總有新人換舊人”。這是眾多中年教師的感慨。無論是語出驚人的王翠萍、郝麗麗老師,還是紮實奮進的穆俊州老師、張志浩老師,還有一大羣老當益壯的中青年教師,他們的活躍、激情也無時不刻的感染和帶動着我們,作為樂安實驗學校的僅有的兩位代表,在培訓的最後一天,我和劉學軍老師也做好了精心的準備,登台獻藝。

培訓結束的最後一天,鮑老師搭橋,有緣與博興思想品德行業的巔峯,高居雲端的王雲華老師近距離接觸,讓我再次感覺到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不僅僅是天賦所致,厚積才能“厚發”。急功近利的人很容易過分看重眼前的短時間能取得的利益,也很容忽略自己能經過長久的努力所能取得的成就。我的職業的巔峯會在哪裏?我的長久的努力方向指向哪裏?心中慢慢的有了答案。

最後用幾句話勉勵自己:能觀雲捲雲舒之人,必是心淡定之人。能觀,必有閒暇。而有閒暇者眾,能靜心觀者則極寡。卻又為何?究其根源,人心浮躁,忽略人生的本意罷了。

學習思想品德的心得體會14

xx年11月9日我參加了XX市《品德與生活,社會》學科教學培訓。自3月份調入本校我就開始從事品德學科的教學,對 品德課的教學很 茫然,因為它的知識面很廣,內容很豐富,因此對這次學習我是加倍珍惜,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天時間,然而帶給我的不僅僅是知識的補充,更是心靈的震撼與教育觀念的 轉變。

這幾天來聽了幾堂講座。整個講座結構緊湊,主題鮮明,十分精彩。讓我在愉快的心情中得到了很多有價值的理論知識。感觸很多,最讓我記憶深刻的就是以下幾位的講座。

首先是XX市教培中心,“賈恩亮”的專題講座《思想品德教學漫談》,在他的講座裏主要是讓教師們要懂得愛。説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用愛的藝術去理解學生,感染學生,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和敬畏。使我深受感動,她的每一句話都值得我們去深思和品味。

XX市教培 中心,“樑光榮”的專題講座是《課程標準解讀》她結合一些典型事例,多方面對新教材進行分析解讀,剖析教學案例,並無私地給我們留下很多值得借鑑的材料,提出教學建議及操作策略。對我們今後的教學都是非常有幫助的,使純理論的 課標學習變得富有生活的情趣。讓人感覺到課標不是自上而下的綱綱條條,而是自下而上的'教學經驗的總結提升。

莫旗教研培訓中心,李豔華的《關注課前準備,實施有效教學》——新課程課堂教學能力訓練。她就針對怎樣的課堂教學才是有效的,高效的?結合我旗團隊活動的開展成效進行了精彩的講演。她動聽的 聲音,精煉的語彙,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學習者及領導,成為了這次學習中的亮點。課下各地區的教研員與教師紛紛向李老師討教經驗,從而也使我們樹立了自信心,一定要努力向前上好思品課。

這次學習共聽了兩節課。一位是海拉爾市南開路國小的王靈雲老師的《我學會了》,另一位是海拉爾 區正陽國小王靜飛老師的《做聰明的消費者》。兩位教師的課很成功都能做到情感的培養與能力知識的培養,起到了資源開發的 引領作用。教態自然,經驗豐富,體現了新課標新理念。使我受益匪淺,從中明白了自己教學中的 缺陷。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我有很多的收穫,非常感謝領導給我提供學習的機會,新課改的道路是漫長的,在今後的學習中我會不斷向老師們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努力促進自己 的專業成長,讓自己的課堂教學越來越成熟。

學習思想品德的心得體會15

思想品德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通過處理與自身、與他人、與集體、與國家和社會的關係,而逐漸培養起來的做人做事的穩定的思想方式和行為習慣。在現代社會,社會成員的思想品德狀況,對社會的發展具有關鍵的作用。思想品德課程是為學生思想品德健康發展奠定基礎的一門綜合性的必修課程。為了應對時代提出的各種挑戰,提升整個民族的文化素質和精神境界,我們必須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質,豐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文化傳統,培育新時期與時俱進的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

所以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必須牢記: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培育對全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具有基礎性的作用。而思想品德課程不僅是知識與技能的傳授,而且是傳承和培育優良文化傳統、正確思想意識、良好道德品質和科學價值觀念的過程。思想品德課的性質和特點決定了思想品德課教學除了要遵循一般的教學規律,還必須遵循思想品德形成規律,根據思想品德形成規律的客觀要求來設計教學、實施教學,加強思想品德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對本次的學習我有深刻的體會,它我們政治教師在教學上的交流提供了一個好的平台,現就自己學習的'一些體會作一個總結。

課堂教學的實施。在教學中要注意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思想政治課教師要加快角色意識的轉變,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師生間的平等地位,由無所不能者轉變為學習者,由仲裁者變為學生髮展的促進者,由知識的傳授者變為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合作者。要樹立生本意識,形成正確的學生觀,把學生看成是有思想、有情感、有個性、有權利、有尊嚴、正在成長髮展中的人;要建立新型師生關係,把教學看作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彼此分享、共同發展的過程。

教學方式的優化。在教學中既要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又必須根據學生認知特點靈活運用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範例分析中展示觀點,在價值衝突中識別觀點,在比較鑑別中確認觀點,在探究活動中提煉觀點,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理解、認同、確信正確價值標準的能力。教師應增強教育教學改革意識,用新課程的教育觀、課程觀、學生觀指導教學工作,要根據課程的內容和教材的呈現方式,嘗試和確定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