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國小數學聽課心得體會(集合15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81W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數學聽課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國小數學聽課心得體會(集合15篇)

國小數學聽課心得體會1

為了進一步實現“名師引領,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同優共進”的目標,我有幸參加了由旬邑縣逸夫國小百思特名師工作室組織的“五室聯動助力課堂”暨城關片區同優共進教學教研活動,深受啟發,現就談談自己聽課後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精心設計課堂教學

教學設計是老師為達到預期教學目的,按照教學規律,對教學活動進行系統規劃的過程。從每位教師的課堂教學中,我們能感受到教師的準備是相當充分的:不僅“備”教材,還“備”學生,從基礎知識目標、思想教育目標到能力目標,都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學生髮展觀。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處理也都進行了精心的設計。

二、教學過程精緻

從每一位授課教師的教學過程來看,都是經過了精心準備的,從導入新課到佈置作業課後小結,每一句話都很精煉、每一個問題的設置都恰到好處、板書也充分體現了數學知識的結構體系。每位教師能根據自己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在知識深難度的把握上處理得很好,基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三、注重知識的傳授與能力的培養相結合

各位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特別加大了對能力的考查,:在瞭解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指導學生去歸納、去概括、去總結,讓學生先於教師得出結論,從而達到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培養的`目的。

四、使教學向理論聯繫實際方向傾斜

數學學科本來是與實際聯繫緊密的學科,針對近年來題中出現大量聯繫實際的試題,如張老師設計的習題“將盛得很滿的一碗湯飯要送到顧客手中,不能使湯溢出來,怎麼才能做到?”緊密的聯繫實際,使學生能學以致用。聯繫實際日益成為考試題內容改革的一個明顯發展方向,教師,已開始加強知識實際應用的教學,使教學恢復它的本來面貌。

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一定要努力探究,找出教育教學方面的差距,向這些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教壇無邊,學海無涯,在以後的教學中,以更加昂揚的鬥志,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

國小數學聽課心得體會2

xx月xx、xx日我有幸到xx國小參加了“xx國小數學課堂教學專題研討會xx市國小數學教學研討會”,聆聽了全省四位國小數學教師的展示課,此次聽課收穫很大,受益匪淺,不僅讓我領略到了各位教師的講學風采,也讓我從中發覺到了在課堂教學方面自身的淺薄與不足。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努力上好每一節課,向身邊的優秀教師學習。下面我談談自己的體會。

第一,教師善於創設情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境,目標明確,能為教學服務。

第二,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國小數學源於生活,體現於生活。讓學生感覺到:生活處處有數學。又令學生明白:生活處處用數學。

第三,變抽象為直觀。

每堂課細細的聽下來後,感覺每位授課教師都煞費苦心的'作了周密而細緻的準備,所以每堂課都有很閃光的亮點供我們參考、學習、借鑑。當然有比較就會有鑑別,所以我會把其中的精華加以吸取,嘗試運用到以後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來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通過本次學習,使我深刻地認識到作為一名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利用新課改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它成為學生學習知識展示自我的平台。

總之,平時一定要多學習新課改理念,認真鑽研教材,挖掘教材,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授課能力,多聽同任教師的課,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爭取在以後的教學中取得好成績。

國小數學聽課心得體會3

本學期我校舉行“照鏡子”聽評課活動,首先,感謝學校領導為我們提供這樣一個互相學習的平台,讓我有一個共同提高的機會。下面我就談談我的感想。

(一)還數學課堂安靜

以前的公開課在我眼裏是熱鬧有加,整堂課如雷貫耳的掌聲、讚揚聲、小組合作討論聲,遊戲高興地叫喊聲,真的聲聲入耳,還有那變幻莫測能刺激視覺的課件,一個比一個美,讓我們可望不可即。而這次的課堂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去掉了很多浮躁、形式上的東西。課堂返璞歸真,已經安靜了很多,留給學生安靜思考時間,迴歸數學課堂抽象性或邏輯性。課堂變成了一個師生共同“享受”知識能量,傳遞信息的空間,讓我們真正體會到數學課堂教學的樸素與紮實。

(二)課堂教學體現數學味道

這次的課堂體現了數學應有的味道,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這次講課內容多樣,不像以前公開課那樣多講幾何知識,或講簡單數學認識。對於一些抽象代數知識是避之若騖。這次不僅講一些比較抽象知識——如比、用字母表示數、有餘數的除法、百分數的意義、中位數等。還講了一些比較有難度的知識如可能性的大小、雞兔同籠、莫比烏斯圈、郵政編碼等。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二是重視數學語言表達,教師語言簡潔精煉,言簡意賅,沒有多餘的話,最大特點是培養學生用數學語言表達,注意學生語言的嚴謹性。

(三) 多媒體的大量運用

最後我簡單地説一説有關多媒體的運用,老師們都知道,數學課堂上運用課件目的一方面是為了節省時間,二是直觀形象展示給學生。這次的'課件製作水平相當高,而且使用效果好,克服以前課件華而不實的現象,學生的專著力只在課件表面的畫面上,沒有起到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的作用,課件成了擺設。課件是教學的輔助手段,為教學服務,不能主次顛倒。

以上是我的感受。總而言之,課堂教學改革走到今天,已經由當初的羽翼末豐逐漸成熟起來,我們感到由衷的欣慰。最後,也祝願老師們在自己的教學園地這塊實驗田裏結出豐碩的果實。

國小數學聽課心得體會4

感謝周主任為我們提供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在這次活動中有一些體會:

1、數學課堂變安靜

一年級的譚老師教的有幾瓶牛奶很注重學生的擺,探究方法,獨立思考,課堂去掉了很多浮躁、形式上的東西。課堂返璞歸真,已經安靜了很多,留給學生安靜思考時間,迴歸數學課堂抽象性或邏輯性。課堂變成了一個師生共同“享受”知識能量,傳遞信息的空間,讓我真正體會到數學課堂教學的樸素與紮實。

2、在方程的意義這節課中,吳老師運用了分類的思想,從天平的平衡中,先得出等式和不等式,再進行歸納分類,結果得出方程的概念,但不是得出概念就沒事了,他還進行了一系列的反問,如:你認為方程,必須具備什麼樣的條件,為什麼你覺得這些都是方程呢?等等適可而止的反問,充分暴露學生思考的思維,讓學生進行反思。古語説的好:反思是數學思維的內在動力和核心,如果在課堂中,我們也經常進行這樣的反思,必定會讓學生受益匪淺。在評課環節,我進一步認識教學方程的意義,體會它是一種數學模型。“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描述了方程的外部特徵,並不是本質特徵。在教學是要落實:

(1)方程用等式表示數量關係,

(2)它由已知數和未知數共同組成,

(3)表達的相等關係是現象、事件中最主要的數量關係。

聽了這兩節課以後給我的啟發一名優秀的教師要具有語言魅力,作為一名數學教師,語言要做到嚴謹簡練,並且要具有親和力,對孩子要多表揚,多鼓勵。兩位老師語言很輕柔,很具有親和力,譚老師兒童化的語言一直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並且能夠及時的表揚孩子,這是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吳萍萍老師語言已經做到了嚴謹簡練。這是我以後的教學中應時刻注意的一點。

數學源於生活,最後必須要回到生活當中。學習知識是為了運用,如果脱離實際來學知識的話,其學習的意義不大。所以在數學課上,必須讓學生知道在現實中的應用。這兩位老師在講課始終,都把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繫,這也是我以後課堂上應該做的。

教師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為學生提供活動的舞台,調整學習的`方向,是關鍵時刻予以適當的點拔的學習過程的支持者。在課堂學習中,學習的材料來源不再是單一的教材,更多的是從學生的生活經驗來編材。面向學生,面向生活,反映現實生活,兩位老師的提問有效,使學生感到數學問題新穎親近變得摸得着,看得見,易於接受,從而激發了學生內在的認知要求,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更好的啟迪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了較高的培養。

教師能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課上,兩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教師憑藉個人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及獨有的人格魅力駕馭着課堂,引導學生在擺一擺、畫一畫等數學活動中“直觀感知、主動參與、探索實踐、自主讓學生自己探究方法。另外,執教者的語言精練、豐富,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非常值得我學習,教師注重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為學生創設現實的生活情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教學模式,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體現了新課程的教學理念。

國小數學聽課心得體會5

20xx年11月24日,我有幸能夠參加區裏組織的國小數學優質課展示。作為一名剛剛踏入職場的新教師,能夠聽到三位優秀老師的優秀課堂教學,我獲益匪淺。

國小數學的教學,説難不難,説易也並不容易。我一直在摸索着國小數學教學的方法,如何才能讓全部的學生理解知識,懂得運用知識靈活地解決相關問題?每當看到學生拿到題後,不知該如何下手,或是做出來的結果千差萬別時,我既氣憤,又自責:難道是我不會教嗎?曾經看到一位老師的文章,他説,學生學不好大部分原因是老師教學方法的問題。的確,教師如何組織課堂,如何發掘學生的思維,如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數學知識等,直接關係到課堂的教學效果。

餘鳳鳴老師、宋興瓊老師和黃正萍老師的課,都非常精彩,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黃老師講授的課題是《三角形面積計算的拓展練習》,她的教學設計給我對這節知識的複習課提供了很好的參考。

黃老師的整堂課的教學環節分為:複習舊知,喚醒經驗;基礎練習,鋪墊搭橋;分類練習,總結提煉;綜合運用,提高能力;拓展延伸,活躍思維。從基礎練習,到分類練習,再到綜合運用,層層遞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也逐步加強。

在第一個環節,學生回顧了三角形相關知識、三角形面積的計算過程,以及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接着,學生完成已知底和對應高的三角形面積計算。這裏,就是對面積公式的.再次強化。

第三個環節時,黃老師首先讓學生估計指定直角三角形的面積,再通過測量計算出三角形的面積,同時讓學生展示出了不同做法;部分學生直接利用三角形的直角邊來求出面積,而有的學生則是通過量出斜邊和斜邊上的高來求出三角形的面積;再小結出不同底和高求出面積的方法。接着是讓學生動手畫出面積是6平方釐米的三角形,學生展示完自己畫的三角形後,黃老師在幻燈片上,展示了等底等高的三角形,以及面積相等而底和高各不相同的三角形,從而小結出:面積相等的三角形,底和高相等時,形狀可能不一樣;面積相等的三角形,可以底和高都不相同,形狀也不相同。學生通過直觀的感受,能夠較易明白這兩句話的意思。綜合運用環節,黃老師緊接着上一個題目,在幻燈片的表格裏,畫出三角形的底邊是4釐米,抽生求出面積是6平方釐米的三角形的高應該是多少,並給出知道三角形面積和底,求出對應高的方法。接着,讓學生理解確定了高,怎麼求相應底邊的問題。學生學習了三角形的面積公式,不單要會正確計算三角形的面積,還要懂得靈活運用公式,求出其他問題。黃老師在上一個題目的基礎上,很好地運用了學生已會知識;而且題目與題目之間聯繫緊密,學生理解起來也容易些。最後的拓展延伸環節,黃老師讓學生運用三角形的知識來計算梯形的面積,讓學生體會到三角形與梯形之間的轉化關係。

這堂課的每一個環節都值得我學習,環節緊扣,每個題目都把相應的知識點體現得很充分。聽了三位老師的課後,我更應該學習她們的教學方法,教學設計,以及課堂的調控能力。

國小數學聽課心得體會6

非常有幸奔赴美麗的江蘇徐州參加了“和美課堂”的教學活動,聆聽了仰慕已久的徐長青老師一節課——《數與形》,這節課是我們北師大版教材五年級下冊的一節課,我曾經講過,但是沒有徐老師講得這麼精彩生動,感覺收穫特別大。現在把自己的聽課心得分享給大家。

上課伊始,老師和孩子們一起互動,做課前熱身運動。

課件顯示出“嗨!數學”這樣幾個字,讓孩子們都和數學大聲打招呼。然後問:“我們都是因為數學而相識,數學已經陪伴了你們六年了,數學已經陪伴我44年了,那麼你們知道什麼數學嗎?”孩子們面面相覷,個個都想茶壺裏煮餃子一樣,心中有數學,但是表達不出來。這時候老師很快就從大屏幕上打出了這樣一段話:“數學就是研究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的科學。”

然後老師指名學生站起來讀一遍這句話,但是這時候大屏幕上的字幕已經關掉了,等孩子們站起來不知道該讀什麼了,因為他已經忘完了,根本沒有用腦子去記,總認為這些話一定會停留在字幕上,只要自己用眼睛去看就可以了。

這時候老師説:“現在知道什麼叫用心學習了吧!學習不能光用眼,要學會用腦子學習。”那麼這種情況怎麼解決呢?這時候學生説:“老師,求求你,再讓我們看一眼吧!”於是老師就滿足學生的這種強烈需求,很快再次在大屏幕上出現這行字。這時候你看孩子們一個個精力高度集中,不僅讀得非常專注,而且記憶非常迅速。因為他們知道,等會老師還會關掉這些字體的。果然等老師喊起學生的名字,讓學生站起來説的時候,字幕已經關掉了。但是這次孩子們已經吸取了經驗和教訓,這次不僅記得非常牢固,而且很快就流利地説出了這句話。

這時候老師對孩子們説:“學習不能光用眼睛,只用眼睛的學習是淺學習,現在提倡的是深學習,就是用腦子去學習。”

這個小環節,看似老師無心的安排,其實是老師精心設計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知道什麼是數學,而且還要讓學生懂得如何調動自己身上的各部分器官一起進入學習狀態,進行深度學習。

後來,他告訴我們,如果孩子們把學習緊緊停留在眼睛看到的,當他們看不到的時候,腦子裏什麼都沒有,再用的時候,根本提取不出任何有用的東西。所以學習是講解方法的,一定要讓孩子們學會用腦去學習,去記憶,把有用的.信息記憶在腦子,然後再次從腦子中提取出來,從嘴中説出來的時候,知識已經深深地停留在了腦子的深處。

這時候老師對孩子們説:“老師通過這個小遊戲要告訴大家一個道理,沒有笨孩子,只有不會學習的孩子,學習是要講究方法的,只要方法對了,就能很快學好數學。”

然後讓孩子們做好,瞪大眼睛聽老師怎麼讀?這時候老師嘴張得大大的,而且一字一句地讀,但是就是不發出聲音,學生乾着急,就是聽不到聲音,於是眼睛瞪得大大的,精力集中看,老師這是怎麼回事呀?讓我們瞪大眼睛聽,而且有不發出聲音,我們怎麼聽呀?

這就是老師的精心安排,提醒孩子們學習中的聆聽是要用腦去聆聽,而不是僅僅用耳朵聆聽,我們用眼睛,用腦子一樣可以聆聽,而且不僅僅要學會聆聽老師的聲音,還要學會聆聽同學的發言,聆聽的的時候不能只當一個被動的接受者,要當一個會用腦思考的合作者,如果發現同伴出現錯誤,一定要學會幫助他們及時糾正,這才是真正的會聽課。

這是課前的亮點,真是讓我感到耳目一新,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比僅僅教會學生學好一節數學知識更實用,會讓學生受益更大。我們都説:“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但是真正能夠做到這麼用心研究學法,教給學生怎樣去正確學習的老師又有多少呢?看來課堂上我們不僅僅要關注學生能不能學好一節數學知識,而且還要關注學生到底會不會學習數學。

國小數學聽課心得體會7

20xx年10月22日與我其他三位老師一起到xx國小參加第六屆“北派名師”暨國小全國名師教學觀摩研討會,對我來説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我也從觀摩課中學到了許多值得學習的收穫和體會。

一,教師的語言魅力

從名師與我們平時和孩子的溝通的語言對比中可以知道,他們與孩子對話中無形的拉近距離,能讓孩子從乏味的數學中,主動學習起來。賁老師和強老師在與孩子們上課前會親近的與他們攀談,不僅從中連接孩子與他們的熟悉感,還深入孩子的心靈深處,瞭解他們想要什麼,懂得了什麼,不僅烘托了課堂氣氛,同時也激發了學習興趣,為學生理解內容奠定基礎。

二、教學設計

強老師的.《圓的認識》,他的編排思路是先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通過實物揭示圓,讓學生感受圓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在引導學生藉助實物、圓規等畫圓,初步感受圓的特徵,並掌握用圓規畫圓的方法,強老師在設計中先創設一個情節:讓學生猜猜手裏有什麼東西,激發學生好奇心,然後拿着一條線,線下有顆球,告訴學生們“用力甩起來,是什麼圖形?”這個直觀的的教具,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腦海中有個“表象”。而後畫圓的指導應放在如何畫出指定的圓,而是準確的畫出指定大小的圓則基於學生對圓規畫圓原理的掌握,即知道“以針尖為定點,兩腳之間的距離為定長(半徑)旋轉一週的點的集合”。才有助於學生對用圓規畫圓的方法、圓的主要特徵的掌握。再後來當同學們對圓有一定的瞭解與認識的時候,以比賽的形式加深學生對畫圓時兩腳距離不能改變而加深印象。設計是這樣的:請同學上來比賽畫圓,看誰畫的又快又好,之後同學們發現一條繩子的距離不會改變,另一條繩子則是用橡皮繩無法固定距離。這樣的遊戲設計使學生從枯燥乏味的課堂教學到主動發現畫圓的技巧將學生置身於發現者,探索者的角色,以畫圓為主線貫穿全課,讓學生輕鬆地、本質的認識圓。

三、我的課堂缺少什麼

這兩位老師的講堂,讓我從觀摩課中發現我的課堂還缺少一些實質性的東西,包括要有發現的眼睛,還不夠關注學生們課堂的表情,要懂得去偽存真,生成點多,處理課堂突發事件能力,即駕馭課堂能力的培養。以後我要在讀懂孩子的心的基礎上,上好數學課,才能使學生產生要學數學,學好數學的強烈願望。

國小數學聽課心得體會8

上週四我聽了指導老師倪老師的課,受到頗多啟發。倪老師在課堂中表現的老練從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生思維的活躍更讓我看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在這節課中我有如下體會:

一、精心設計,為上好一堂課做準備

上課前幾天,倪老師就在為要上的課做準備,精心設計了教學內容,製作和課程有關的課件,從她這裏我體會到作為一個老師,首先教學態度要認真,上新授課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對自己的學生負責。

二、夯實基礎,為之後的學習打下好的鋪墊

這堂課的內容是關於7 的乘法口訣的新授課,倪老師上課時先讓學生回憶了之前學習的1-6 的.乘法口訣。從全班學生整齊的背誦中我可以看出倪老師非常注重學生的基礎。我從中體會到基礎是非常關鍵,只有基礎打好了,才能更好為之後的學習服務。

三、語言富有感染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課堂中,倪老師的話語常常能帶動學生跟着她的思路探究新知,積極發言。她的話語極其具有感染力,貼近學生。從她課上學生的發言情況我可以感受到學生都緊緊跟着她的步伐。倪老師在課上不吝嗇她的誇獎,當學生回答完她的問題時,她總會誇一句你真棒。我從中學到上課要多誇誇學生,學生會更加積極主動。

四、故意放手,讓學生成為知識的主導者

在倪老師探索完1×7和2×7的兩個算式的答案以後,讓學生自己拿出練習本接着探索,並要求學生説出裏面的規律。對於學習好的學生她可以放心的讓他們自己完成,對於有困難的學生她會走過去進行點撥。在最後總結歸納環節,我發現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掌握了7 的乘法口訣。我從中體會到有時候從老師口中説出來的知識學生不一定能有深刻的印象,但是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得到的知識往往記的更加牢固。

五、課件用心,貼近實際才是好課件。

倪老師的課件不算新穎,但是每一個部分都可以看出倪老師的用心之處。其中有一個部分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不僅有文字而且有圖片,這個部分是讓學生記住兩個和7有關的乘法口訣的:孫悟空在煉丹爐裏面經過七七四十九天的修煉,煉成了一雙火眼金睛,在去西天取經的路上,他不管三七二十一,見到妖怪就打,從而使唐僧順利取到西經。我想學生只要一碰到這個口訣,腦海中會立馬出現這個情景,想忘記都難。練習部分的課件,倪老師也是經過篩選的,她的練習題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其中有一個練習讓我們愛護環境的。她會在做完練習後讓學生説説你知道了什麼。學生從這道練習題中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學會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從中我體會到一個好的課程不僅要老師繪聲繪色的講課,還要運用好多媒體資源,把數學知識生活化,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僅可以帶動學生長知識,而且可以帶動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此次聽課,使我學到了倪老師的很多長處。我會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地“充電”,不斷探索!

國小數學聽課心得體會9

20xx年4月17日至20日我參加了在德州市舉行的省國中數學優質課的聽課學習活動。3天時間由各縣市優秀數學教師展示的20節説課,講課,使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老師們的課堂授課水平之高,對教材內容挖掘之深,課堂教學過程設計之精彩,讓我對自己所教學科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下面就這方面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1、數學是有趣的。長期以來,數學幾乎成了枯燥乏味的代名詞,重知識的傳授,輕能力的培養;重學習的結果,輕探究的過程;重反覆的練習,輕情感的滿足……這一切,使我們學生對數學很難激起興趣。他們感到數學是枯燥的、煩瑣的,數學幾乎等同於做題,而且沒完沒了。學生的學習是認知和情感的結合。每一個學生都渴望挑戰,渴望挑戰帶來的成功,這是學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能使學生產生主動求知的心理衝突,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創設各種情境,為學生提供挑戰的機會,不失時機地為他們走向成功搭橋鋪路,使他們感到數學是有趣的。一個巧妙的問題引入,把學生探究知識的.興趣激起,你還用擔心本節課學生學習的熱情嗎?這就是老師的智慧,作為一名數學老師,我們就應該在我們的課堂上多提供一些既能學習到數學知識,又讓學生感覺有趣的問題,我們的數學教學才會充滿活力與魅力。

2、數學是簡單的領略到大師的教學藝術,我們看到了孩子的智慧,聽到了富有思想的回答,讓人忍不住為他們鼓掌,同時也忍不住為老師的教學喝彩,因為他讓孩子們感受到了數學的簡約及威力,讓孩子們觸及到了數學的本質,從而在內心發出強烈的震撼。讓孩子們覺得數學的簡單,不僅是一種技巧,更是一種智慧,是還原數學最樸素的狀態。只有這樣,才能極大地釋放孩子的潛能。而為了做到這一點,老師在課堂上精彩的設計才是最關鍵的。同學們的學習熱情明顯的得到了提高,課堂氣氛比活動前活躍了很多。遊戲中也可以學習數學,數學知識可以通過玩遊戲來解決,我想這種方法非常適用剛升入國中的同學,我相信參加那堂課的同學永遠都不會忘記多個有理數相乘的積的符號的判斷法則。

3、數學是鮮活的。

現代數學觀認為:教材處理的核心總是是從學科世界走向學生的生活世界。當數學和學生的現實生活密切結合時,數學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鮮明的現實背景,更有助於學生髮現和理解數學概念,形成數學思想和方法,積累數學知識和解決問題的經驗。我們應不斷攫取生活中的新鮮素材來充實我們的課堂,使我們的數學變得豐富多彩、生動活潑。這些鮮明的生活素材,極大的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情,充分體現了新課標中提出的數學來自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這一理念。

這次聽課學習活動雖然是短暫的,但是我們的課堂改革以及課程改革是長久,我將積累這次學習活動的經驗,將它們應用於以後自己的數學教學過程中去,努力的做一位優秀的數學教師。

國小數學聽課心得體會10

《可能性》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數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裏的學習內容。本節課通過故事導入可能性的學習,以遊戲的方式自主探索新知,在你説我放的活動中得到充分的練習,讓學生初步體驗實際生活中存在的.不確定的事件。聽了這一節課,我有以下思考:

一、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體驗不確定現象

抽籤活動,是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經常會碰到的現象。本節課以抽籤確定生死的故事導入,在猜測是生或死的活動中,讓學生積累到關於預測的可能性的經驗。充分調動學生學習可能性大小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設計豐富的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交流的空間。

教學中,為學生設計了多次的摸球環節。第一個摸球實驗是提出明確要求讓學生以小組活動進行,摸可能性不同的情況,學生操作後發現當全部是黃球時一定能摸出黃球,全部是白球時不可能摸出黃球,就有白球又有黃球時則有可能摸出黃球。

在做第二個實驗時,整個過程都是教師現定出標準,讓學生自己進行實驗,學生在操作完成後,小組合作交流,運用比較分析,設想判斷等方法,理解並掌握了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整個教學活動,以學生摸球為線索,教師提出要求學生進行實驗或猜測,充分帶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為學生提供了交流的空間,但在引導學生彙報時應注意掌控方向。

國小數學聽課心得體會11

上週二、三、四、五我們國小參加了學習中南、華北、西南十省市第十三屆國小數學優質課活動。本次活動對人教版教材中解決問題的課程進行了集中的授課與點評,通過本次活動的學習我有以下收穫:

首先,是對教材的挖掘與處理上,可根據教參及學情對教材進行加工再創造。例如山西李麗老師執教的《分段計費》一課,李老師把教材中行駛的千米,巧妙的設計為先求行駛8千米的費用,再求行駛千米的費用。既降低了直接求行駛非整千米數車費的難度,又製造了行駛千米和行駛8千米收費相同的小衝突,調動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又如廣西柳州覃佳韻老師執教的《歸總問題》更是打破了先求總數的常規思路。覃老師在學生還沒上課就已會解決此類問題的前提下,大膽改革滲透了五年級學生才要求掌握的方程思想。

其次,是在課堂的呈現方式上,可採用問題引領,聚焦關鍵問題體現課堂思路的方法。學生的學習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問題解決的過程,可以通過設置體現學科本質的核心問題,引導學生逐步養成求知好問的習慣。例如:人大附中三亞學校於中青老師執教的《怎樣拼周長最短》,於老師先問“你有什麼疑問,誰來幫他”,“怎樣解決?工作量蠻大的,怎麼辦”。又問“請拼的同學上來講講看怎麼拼的?先把拼法弄出來”“周長只能算嗎?還可以?”。最後問“是不是給你任意個小正方形都能拼成一個正方形呢?”“這個圖形長什麼樣?為什麼這時周長是最長的?”。整節課通過幾個核心問題引領學生獨立思考,實踐應用,分析解決問題,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

再次,是對解決問題這一課型課堂結構的處理上,我也有所收穫。解決問題的`課型教材是由“閲讀與理解”“分析與解答”“回顧與反思”這三塊組成的。通過這次的學習,我對“閲讀與理解”的環節學習到了如何不依賴重複讀題,就可以更深刻的理解題意。比如,可以通過找一找(關鍵句),畫一畫(線段圖或示意圖),説一説(所畫圖的意思)等方法來表示題意;“分析與解答”環節一般是由老師引導,學生寫一寫(算一算)展示作品再指名講解;“回顧與反思”環節一般是回想解答過程,討論總結模型,或者深化完善結論,讓學生心中有“數”。這幾天的課基本上都是這個模式,具體例子不再一一列舉。

總之,第十三屆國小數學優質課活動,不論是從教材的處理上,還是授課形式上都帶給了我很多實用的方法,而且也啟迪着我對解決問題課型的思考。

國小數學聽課心得體會12

1、這些課在教學過程中創設的情境,目的明確,為教學服務。

在這一天的時間裏,上課的老師都能根據國小生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國小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並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心理上的`疑問以創造學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態,古人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

2、多表揚,少批評,提高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各位老師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很好!説得真好!你懂得真多!你的想象非常豐富!真聰明!你的解法非常棒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

3、在做中學,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及數學語言表達能力。

做中學的基本形式是教師提出問題學生獨立思考分組討論得出並介紹小組的成果結論小組互相評定,它與課改的思想觀念是不謀而同的。

4、精心設計富有價值的練習

作為教師要想方設法為學生提供能激發其思維興趣的舞台,要精心設計富有思維價值的練習,使學生遨遊在廣闊的思維空間,置身於知識的探究過程中。

總體來看,在這幾位老師的課上,整個課堂老師給予了學生及時的評價,語言恰到好處,使人聽起來舒服自然。這樣的評價有利於學生的自主發展,讓學生體驗過程,享受成功,沒有給學生過重的壓力,但都有一定的質量。

對比自己的課堂,感覺自己在課堂教學方法上過於傳統、拘禁。將問題留給學生探討,總有一種不放心的感覺,長此以往,學生已習慣接受老師的灌輸,成績雖然好了,但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小了。今後還要加強學習,更新觀念,大膽實踐,構建一個靈活開放與生成發展的數學課堂,給學生更廣闊的學習空間。

國小數學聽課心得體會13

在開學以來,我聽了一些老師們的課後,使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生活化、藝術化。同時也是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我的良好契機。所以,我跟大家交流一下我個人聽課的一點膚淺的看法。

1、上課的老師都能根據國小生的特點為學習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國小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並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老師提出疑問,設置懸念,啟迪他們積極思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激起他們探索、追求的濃厚興趣。促使學生的認知情感由潛伏狀態轉入積極狀態,由自發的好奇心變為強烈的求知慾,產生躍躍欲試的主體探索意識,實現課堂教學中師生心理的同步發展。設疑導思,讓學生滿懷熱情地投入學習。

2、在這些優質課中,教師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整節課,每一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執教者的語言精練、豐富,對學生鼓勵性的語言非常值得我學習。

3、各課都展示了《新課標》的新理念。 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進而使學生在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 讓學生學有價值的數學,使數學更貼近生活,才能使學生學得主動,因為數學來源於生活,而又為生活服務。我們的數學教學要儘可能地接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中也處處有生活的道理。加強數學教學的實踐性,給數學找到生活的原型,讓學生體驗到“學數學”不是在“記數學,背數學,練數學,考數學”而是在“做數學”。 在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師在“導”中幫助學生主動建構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讓學生通過活動積極地獲得知識,將感性的實際活動與學生的內心感受體驗結合起來,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更好地發展學生的各方面能力。

4、對認識《新課標》的感受。 通過一天的學習使我對《新課標》有了更新的認識,即教師重視數學與現實世界的密切聯繫,注意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呈現方式豐富多彩,重視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主人地位,注意提供學生積極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重視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注意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注意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總之,數學教學中,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儘量讓學生通過自己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教學可採用“討論式”、“合作式”等教學模式,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與思考和發表意見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國小數學聽課心得體會14

老師們都知道,課堂教學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話題,大家對教材的鑽研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我不能把競賽課的所有內容原封不動告訴大家。所以,我也只能跟大家交流我個人聽課的一點膚淺的看法。

(一)還數學課堂安靜

聽完這次競賽活動後,我最大的感受是:這次競賽課跟以往不同,以前的大型公開課在我眼裏是熱鬧有加,整堂課如雷貫耳的掌聲、讚揚聲、小組合作討論聲,遊戲高興地叫喊聲,真的聲聲入耳,還有那變幻莫測能刺激視覺的課件,一個比一個美,讓我們可望不可即。而這次的`課堂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去掉了很多浮躁、形式上的東西。課堂變成了一個師生共同“享受”知識能量,傳遞信息的空間,讓我們真正體會到數學課堂教學的樸素與紮實。

(二)課堂教學體現數學味道

很多老師心裏想,數學課堂肯定體現數學味道,這還用説。老師們都知道,為了迎合課改的精神,一些公開課,老師為了讓數學課堂更加充實生動,更加吸引學生,老師在教學中加入大量生活方面知識;為了擴展學生知識面,老師又加入了相關自然科學方面的知識;為了豐富課堂語言,有感情,用着詩意一般語調講課;為了節省時間,用了大量畫面精緻的課件。一節課下來,涉及的科目很多。學生不知這節課到底是什麼課,數學課也像,自然科學也像,綜合課也像,最終成了“四不像”。但這次的課堂卻體現了數學應有的味道,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這次講課內容多樣,不像以前公開課那樣講簡單數學認識。這次不僅講一些比較抽象知識——用字母表示數、中位數等。還講了一些比較有難度的知識。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二是重視數學語言表達,教師語言簡潔精煉,言簡意賅,沒有多餘的話,最大特點是培養學生用數學語言表達,注意學生語言的嚴謹性。

(三)多媒體的大量運用

最後我簡單地説一説有關多媒體的運用,老師們都知道,數學課堂上運用課件目的一方面是為了節省時間,二是直觀形象展示給學生。這次的課件製作水平相當高,而且使用效果好,克服以前課件華而不實的現象,學生的專着力只在課件表面的畫面上,沒有起到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的作用,課件成了擺設。課件是教學的輔助手段,為教學服務,不能主次顛倒。

以上是我這次聽課後的感受。總而言之,課堂教學改革走到今天,已經由當初的羽翼末豐逐漸成熟起來,我們感到由衷的欣慰。最後,也祝願老師們在自己的教學園地這塊實驗田裏結出豐碩的果實。

國小數學聽課心得體會15

聽了這五堂數學課,讓我感受頗深,有年齡大的老師,也有剛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他們的課有太多值得我學習和思考的地方,下面我就談一下聽了這幾課以後給我的啟發

一、一名優秀的教師要具有語言魅力,作為一名數學教師,語言要做到嚴謹簡練,並且要具有親和力,對孩子要多表揚,多鼓勵。王老師雖然是一名男教師,但語言很輕柔,很具有親和力,他兒童化的語言一直吸引着孩子的注意力,並且能夠及時的表揚孩子,這是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劉老師作為剛參加工作的年輕教師其語言已經做到了嚴謹簡練。這是我以後的教學中應時刻注意的.一點。

二、數學源於生活,最後必須要回到生活當中。學習知識是為了運用,如果脱離實際來學知識的話,其學習的意義不大。所以在數學課上,必須讓學生知道在現實中的應用。這幾位老師在講課的最後,都會把今天學習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繫,這也是我以後課堂上應該做的。

三、教師靈活的教育機智,在鞏固練習環節,翟麗華老師反饋糾正及時,分解了題的難度。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合作探究,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功能。

總之,這幾位老師的課基本功過硬,充分展示了教師的綜合魅力,很值得我學習。今後一定多向其他教師學習,總結自己的經驗教訓,在教學上取得更好的成績。

在長樂路國小,聽了趙文淵老師的一節植樹問題。這節課通過幾個環節的活動,讓學生感知數與間隔的關係。根據教材和學生年齡的特點自主探究,你是園林工人應怎樣做?最後聯繫實際生活,讓學生來説説本節知識在生活中的體現。在練習中,着重逆向思維完成練習,通過課件體現知識的探究過程。

本節課完成了教學目標,但是由於教師過多的引導,使學生的自主探究任務沒有能得到很好的發揮。反思整個教學過程,發現單純的用規律去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植樹問題,對學生有些難,所以在課堂中重視規律更強調方法,注重學生獲取知識過程的體驗是學生從舊知識向隱含的新知識遷移的過程。如果説生活經驗是學習的基礎,生生間的合作交流是學習的推動力,那麼藉助圖形幫助理解是學生建構知識的一個枴杖。有了這根枴杖,學生們才能走得更穩、更好。

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注重了對數形結合意識的滲透。直接例題導入,引導學生可以畫圖模擬實際栽樹,通過線段圖的演示,讓學生充分理解“間隔數”與“植樹棵樹”之間的關係,就此向學生滲透複雜問題簡單化的思想,讓學生自主選擇短距離的路用畫圖的方式得出結果。這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發展了學生的潛能,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