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語文學科培訓心得體會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28W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學科培訓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學科培訓心得體會

語文學科培訓心得體會1

昨天下午,我有幸參與了晉江市教師進修學校國小教研室主任郭琪琅的講座“讓我們的生命因語文而精彩”,對於我這樣的“教學新鮮人”來説,可真是受益匪淺!

郭老師用生動的語言,一個個形象的案例告訴我們該怎麼做好一個語文老師。講座一開始郭老師就給我們講了“三個建築工人”的故事,三個建築工人的不同的心態,造就了他們後來不同的人生道路。“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這句富有哲理的話一直在我的腦海裏迴盪着,我也在不斷地思考該給自己應該有怎樣的心態去迎接我今後的教書生活。

老實説,我一直對自己未來的教書生活有些迷茫,甚至可以説有些恐懼。回想自己初上講台時,身上總是帶着一股子激情,總是精神飽滿地面對我的學生們,而現在,到底是什麼讓我害怕?在聽了這堂課後我明白了,原來是我沒把自己的心態擺正,我該給自己的不是無邊的壓力而是正確的信念和明確的目標,我想我應該給自己和未來的教書生涯更明確的定位,讓自己重拾初上講台時的幹勁和激情,用更飽滿的姿態去迎接美好的未來。

郭老師還給我們講解了備課要怎麼備,在郭老師的講解中,我發現自己在這方面還存在着很多不足和錯誤的認知,通過這堂課,我想我可以改正這些錯誤,不斷完善自己,給自己多多“充電”,就像郭老師説的“碰到好的語文老師,是孩子的福氣”,我會爭取讓自己成為給孩子們帶來“福氣”的好老師。

語文學科培訓心得體會2

當一名語文教師難,當一名優秀的語文教師更難。那怎樣才能輕輕鬆鬆地教好國小語文,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老師呢?我想,學習是一門必修的功課。為了提升自己的語文教學水平,我也嘗試着採用各種方式學習,讀教育名著,聽專家講座,看教學錄像,觀同行上課,通過學習,雖有一定提高,但從教學理念到教學策略,都感到支離破碎,缺乏系統性和針對性。所以,我渴望參加一個較為系統的國小語文學科培訓,藉此豐厚自己的語文教學底藴。

今年10月,機會悄悄來臨,中國小教師學科遠程培訓正式啟動。懷揣着幾許期待,幾多夢想,我和老師們一起,走進了國小語文學科遠程培訓平台。在這裏,我們觀看課程視頻、閲讀課程文本、反思教學實踐、撰寫研修作業、交流心得體會,匆忙有序,受益匪淺。現將這段時間參加遠程培訓的情況總結如下。

1、此次培訓為我們語文教師搭建立了一個平台,同行與同行交流的平台,羣策羣力,把以前的“單打獨鬥”變成了齊心協力,把自己的閉門造車變成了資源共享,使教育資源得到優化,對新教師是一個學習的機會,對老教師是一個新的教學理念的學習與舊的教學理念碰撞與融合的機會。國培行動,突破了時空侷限,避免了面對面交流的尷尬,為虛心聽取直言不諱的真言搭建了平台。因此,在培訓活動中,在發帖、讀帖、回帖和參與評論的過程中,我讀到了許多精美的反思,看到了許多獨到的見解,聽到了許多不同的聲音,暴露了許多認識的偏差,發現了許多自身的不足。

2、聆聽講座,拜讀文本,在自主學習中提升理論水平

本次培訓安排的課程內容非常豐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切合國小語文教學實際。自培訓啟動以來,我認真觀看了每門課程的專題講座和互動對話,閲讀了每門課程的案例評析和參考資料,每天在線學習一小時以上,迄今為止,在線時間長達100多小時。

培訓中,教育名家的講座為教育科學理論注入了源頭活水,給我們帶來了心智的啟迪、情感的薰陶和精神的享受,讓我們分享了高規格的“文化大餐”。

在這個平台上,我學到許多了語文知識,瞭解了許多語文教學的策略,收益頗豐。對自己國小語文教學策略的改進必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加國小語文學科遠程培訓,不僅是一次理論知識的學習,更是一次思想的啟迪、靈魂的盪滌,給我補了元氣、添了靈氣、去了驕氣。我將帶着收穫、帶着感悟、帶着滿腔的熱情,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於自己的教學中去,在不斷的運用和總結中轉變教育觀念,發揮人格魅力,輕輕鬆鬆教語文,紮紮實實求發展,做快樂教師,教快樂學生。

語文學科培訓心得體會3

今年4月5日,我有幸參加縣教研培訓中心開展xxxx年中國小老師集中主題式培訓活動。本次培訓,聆聽王琴玉老師的講座《讓學習真正地發生》和展示課後,感觸頗深,受益匪淺。下面就談談個人本次培訓心得體會。

王琴玉老師的講座讓我對教學有了更多的瞭解。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可能實現關注每一個學生,也就是説教師不論從教學的內容設計還是從精力上都不可能關注每一個學生,因此學習也不可能真正在每一個學生身上發生,這是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模式胎裏帶來的缺欠,要想做到關注每一個學生,我們就必須改變傳統的課堂模式。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要根據學生的特點,組織活動,實踐活動,集體活動,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自覺的參與課堂中來,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題。真正讓學習發生在課堂活動中。

下午是王琴玉老師的展示課,教學目標學生自主選擇,“能學多少學多少”,讀好,能背誦。學生沒有壓力,沒有負擔,經經鬆鬆進入課堂。課上,教師面帶微笑,態度親切,語氣温和,一下子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教學過程中,老師通過帶讀、學生自由讀、師生合作讀、同桌合作朗讀、遊戲抽籤讀,以讀為主線的教學形式。整節課,教師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呵護學生熱情,教學效率高。

總之很感謝王琴玉老師給我們帶來的學習內容,明確了目標,把握好策略,更堅定了自已上好課的決心與信心。

語文學科培訓心得體會4

近兩週,我們雙語全體語文教師進行了學科培訓活動,這次培訓所給予我的啟發和經驗卻是一筆永久的財富。幾位對教育教學工作很有見解的老師給了我們具體的指導,使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淺。下面是我通過培訓獲得的幾點體會:

一、教師要不斷進行知識更新

這次培訓中專家們的講座,我明白了閲讀的真正意義,從大處説是為了國家的發展,而從小處説則是為了每一個學生、每一位教師的成長和生活。所以,閲讀不應是一句虛無縹緲的口號,而更應該具體地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們常説: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應該有一桶水。那麼這桶水從哪裏來,從書中來,歷史、哲學的、自然的、科學的……我們都應有所涉獵。這樣我們的知識才能時時處於更新的狀態,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學生,去引導學生,並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閲讀的快樂,而不是為應付讀書而讀書。

二、教師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新課程改革的終極目標是什麼?一句話: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因此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薰陶感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閲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新課程中也説到: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應該讓學生更多地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直接培養能力。可事實上,有多少人真正領悟到新課改的真諦呢?此外,老師也告訴我們:我們教師必須發現學生的優勢智能,發展他的優勢智能,為他們的“成才”提供方向,讓每一個人都能為社會發展盡己所能。

三、把主動權還給學生

只有把學習的選擇權真正歸還給學生,學生才有了獲得主動發展的前提。

作為教師,我們肩上的擔子是沉重的,面對如此重大的革新,我們要做什麼?

要的是我們要更新觀念,要敢於打破傳統教學中的條條框框,在教改的路上敢於創新。繼而走上務實之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講求實效。這也是我在閲讀教學方面最大的感悟。語文是一門獨立的課程形態,有特定的目標和任務,有獨特的個性,這就是語文的本。在閲讀教學中,我們要牢牢把握住這個本,從關注內容到關注語言,從“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汲取傳統教學中可取的東西。

四、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

在語文閲讀教學中,要重視識字寫字教學,要讓識字寫字貫穿始終;要重視語言文字教學,真正讓學生踏踏實實學好母語,提高語文素養。要注重文章整體的把握;要整合的提問在語言學習中滲透人文情感的薰陶;做到聽説、讀、寫的有機結合。作為ー名國小語文教師,要真正為學生的將來考慮,要教給學生好的學習語文的方法,“授之以漁"而不要“授之以魚”。它必將在我以後的語文教學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也將是閲讀教學的未來之路。

在今後的日子裏,我將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不斷拓展自己的閲讀面,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把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結合起來,使自己無愧於“人類的靈魂工程師”這一稱號。

語文學科培訓心得體會5

xx年2月20日,在新學期即將來臨之際,迎着日漸温暖的朝陽,我們全縣語文老師彙集於xx縣青少年活動中心,聆聽了由教研

室郝主任精編的“踏平坎坷成大道”的講座,讓我頓覺“柳暗花明又一村”,其心得如下:

一、“誠心”找不足,“信心”開前路

首先,郝主任從全縣七、八、九年級xx年期末考試成績入手,幫助全體語文老師為期末不足,準確“把脈”“診斷”,並“對症下藥”。其中讓我體會最深的是要“閉門常思己過”,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但這個主人是由老師領進門的,學生成績的好壞與老師有莫大的關係,“滴水可以穿時”“千里長堤潰於蟻穴”一篇導學案、一個笑臉、一次鼓勵性評價、一次教學內容的安排、一次聲情並茂的朗讀、一次紮實的集體備課、一次成功的檢測,都可以成為成功之水,也可以成為“失敗”之滴。作為語文老師必須踏下心來,從自身找缺點,挖不足,才能制定下一步的目標,信心滿滿的進行下一步的計劃。

二、“專心”備教材,“用心”踐課改

新課改,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讓學生“樂學”“樂學”“狂歡”。文言文,古詩詞確實枯燥、乏味,但是隻是“滄海中的一粟”,要燃氣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必須“專心”備教材、備學生,用語文實踐活動、競賽、故事、熱點、課本劇等等實現“趣味語文”的真諦,高效課堂已經為同學們搭建了展示的平台,作為老師就看如何能夠用心讓學生從導學案中另闢天地,發現“世外桃源”了,每個老師每節課都種下一顆飽滿籽,盛夏來臨,盛夏來臨泛起一片絢爛的花海。

三、“愛心”育學生,“真心”做英雄

愛自己的孩子是母性所在,愛別人的孩子才是偉大的,而把每個別人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來愛是值得敬佩的。有許多年度盛典人物,他們做到了愛與自己毫無關係的陌生人。作為我們老師與學生朝夕相處,一處就是三年,如果每個老師能夠把每個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來愛,用“愛心”育學生,心貼心的與他們交流,讓愛走進他們的心靈,每個孩子內心都是陽光的、火熱的、鮮紅的、跳動的,只要我們為每個內心注入與之相匹配的血型,一定不會出現排異反應,“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十分耕耘必有十分收穫”,種下善因一定會收穫善果。起初也許他們會有些不適應,但“繩鋸木斷”,只要真心到位,就會勇者無敵。

魯迅説:“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變成了路”每條道路都佈滿荊棘,都坎坷無比,但是我堅信只要用“誠心”“愛心”去帶隊,以“信心”“專心”去開闢,就一定能開闢一條“星光大道”。

語文學科培訓心得體會6

新課標中提出:未來的學科教學逐漸轉變為學科教育,也就是在學科教學教學中重在讓學生受到教育,“立德樹人”成為人才培養的方式。其實我們在社會這個大環境中,不難發現現在人的知識增長了,但是素質下降了,因此改革人才培養目標勢在必行。所以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們重在學生德育的提升,以至於在將來我們才能培養出德、智雙星的人。

隨着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一定會發現現在的教育不再追求花哨的東西,更多的是要實實在在的東西。我曾經記得再幾年前,我們學校的教師在進行公開課的時候,都是在課下反覆練習多少遍,然後在教師面前擺出花架子,而我們現在的語文課堂再也看不見這樣的教師,更看不見這樣的現象,老師更在乎課堂上生成的知識,這就是可喜的地方,課堂就是要紮紮實實地上,學生才能紮紮實實地學。在本次培訓會上,鄒主任就告誡我們要引導教師課堂要以落實為本,根據我的記錄與自己地理解,我想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對於字詞的教學要做到會用。

學習字詞就是為了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因此在進行字詞的教學中,我們一定做到邊學習邊運用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可以是説一句話,也可以説一段話,根據孩子能力的不同做出不同的要求,讓學生在不同層次上學習語文知識。

同時對於字詞落實不到位還存在着另一種狀況,教師對於學生不理解的地方總是走過場。在平時的聽課中,我總是發現這樣的現象,當一個同學對於一個字或者一個詞不理解的時候,教師會找其他的同學進行補充,當另一個同學補充完以後,就直接進行下一個環節的學習,我們是否先讓不理解字詞地學生再練習説一説呢?在這裏教師沒有讓學生將所學知識落實,那麼在課下他也不會正確運用。

二、對於句子的理解要深入、到位。

在培訓時,鄒主任為我們舉了這樣一個能深入理解句子的例子,讓我耳目一新,頗有想法。

這句話是文章《長城》中的一句話:長城像一條巨龍,蜿蜒盤旋在崇山峻嶺之間。

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也許就會讓學生指出:這是一個比喻句,將長城比喻成龍,寫得更形象,然後讓學生帶着自己的感受讀一讀這句話,接着就進行下一個環節。而鄒主任是怎樣處理這句話呢?首先也是讓學生找出比喻的修辭方法,然後教師又追問一句:為什麼把長城比喻成長龍呢?一、從形狀上看龍是彎的、曲的,也就是説長城也是彎曲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因為龍是中國人民的象徵,而把長城比喻成龍,説明長城具有偉大的意義,他是中華民族的偉大之作。就是這樣的一個追問,卻直指文章的中心。因此我們在進行句子教學的時候,一定要引導學生挖掘句子的深刻含義,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地中心。

三、對於文章的理解要做到感悟與運用相結合。

在教學中,我們會經常出現這樣的現象,教師領着學生逐段理解完課文以後,會出現這樣一個環節,你能不能聯繫生活實際談一談對這篇課文的理解?這樣的.問題的有效性是很低的,就像我們領着學生觀察一路的美景,觀察的時候什麼也不説,當觀察完了再説你看到了什麼,學生心中的美景已經所剩無幾了。因此我們在進行文章的教學中要做到隨時理解,隨時交流,隨時聯繫生活實際談一談感受,這樣才能將所學知識落實得更到位。

四、對於寫文的訓練要做到與文章內容相聯繫。

每一篇課文都是寫文最好的範例,因此在學習課文的時候,一定要將好的寫作方法總結出來,在寫文的時候,將學到的寫作方法運用到作文中。例如我們六年級下冊最後一個單元的作文表達是《我心目中的老師》,那麼我們在講《我的老師》這篇課文時,就要有意地將作者是如何寫自己老師的方法教給學生,那麼在寫作文的時候,學生就可以將學習的寫作方法靈活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總會聽到有的老師抱怨小作文一週要上兩次,而學生根本就沒有內容可寫,基於這樣的情況我們的老師就會這樣讓學生完成寫小作文的任務,今天寫《我的媽媽》,明天寫《我的爸爸》,後天寫《我的爺爺》……就這樣一個題材的文章讓學生反覆去寫,我們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是我們的話,我麼能否去認真對待呢?老師的目的是為了完成學校的任務,那麼學生也會自然而然地為完成老師地目的,因而也就帶着應付了事地目的寫作文,可想而知,作文的質量能高嗎?那麼如何選擇小作文的內容呢?那當然是語文課文了。我們現在的語文教學都要讓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也就是針對文章好的寫作方法進行仿寫訓練,對於好的句式進行模仿,對於文章有深刻意義的寫讀後感……那麼我們何不在上語文課的時候,將小作文發下去,當出現訓練的時候,何不讓學生直接就寫上去呢?小作文不在乎長短,只在乎學生是否將所學的表達方法正確運用了,當學生能靈活運用了,那麼我們也不會愁學生再寫大作文時無方法可用,無思路可想,無內容可寫了。

語文學科培訓心得體會7

3月29日,我有幸參加全縣五年級語文學科培訓,深有感觸。特別是學習關心鳳老師的專題報告,她結合實例給我們解讀了國小閲讀教學總目標,通過一個個教學事例,使道理深入淺出,滲透人心,讓我收穫很多。面對語文教學的重要變革,我們一線教師要有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聆聽毛立業老師風趣、幽默的《晏子使楚》一課,使我受益匪淺。

當代,具有鮮明個性特徵的學生,他們渴望着有着獨特個性和人格魅力的教師給他們一個全新的解讀,渴望闡釋自己的獨特體驗,渴望師生間的平等對話,在觀點的碰撞交流中去共同完成對那一個個文本的理解。個性必須靠個性來培養。這必然要求我們的教學必須具有鮮明的個性,能夠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兩位專家的專業指導,給我們指明瞭方向。我們的教學有了明確的目標,改進了教學方法,豐富了教學手段。我將運用這些理論知識,融入我的教學實際中,不斷研究和探索,更好地發揮作用。通過培訓學習,我有了如下幾點體會:

一、指明瞭閲讀教學的方向。

“教什麼,怎麼教”,擺在我們面前。閲讀教學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引導學生鑽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何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讀懂課文不是目的,培養訓練能力才是目的。

課文是教不完的,一個人有了閲讀能力,才能解讀無數的文章。

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聽説讀寫)中掌握、運用語言文字的規律……

關老師的講座很好地詮釋了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二、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

關心鳳老師提出了“五讀”的目標:讀對、讀懂、讀好、讀活、讀厚。毛立業老師通過展示課堂實例交流,很好地將這些目標融入教學中。毛老師風趣、幽默、親切的教學風格,靈活運用語言、表情、動作、課件等手段,充分發揮教學情感的功能,讓每位學生全程參與,注重語言的訓練,提高了學生的語言水平和閲讀能力,使我受益匪淺。毛老師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敢於説,樂於説,爭於説,展示了課堂教學的藝術魅力。現代社會媒體技術的發展,使學生獲得知識的渠道已不再僅僅限於課堂。因此,我們教師要重新認識自己,向學生學習,要真正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我們的語文教學,和學生一起成長。

今後,我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探索,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素養。我希望在今後語文教學中有更多培訓學習活動,不斷提高自身語文教學水平,為我縣的語文課程教學改革作出應有的貢獻。

總之,作為國小語文教師,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學方法多元化,教學目標更加明確化。

語文學科培訓心得體會8

20xx年7月14日—18日,我們全體國小語文教師參加了縣裏組織的國小語文教材培訓。走在回家的路上,那精闢的教材分析、可行的教學建議,不時地在腦海裏浮現。如果用一個詞語來概括參加本次活動的體會,那就是受益匪淺。

1、在本次培訓中,輔導老師對教材分析,使我對人教版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做為一名一線教師,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於素質教育的空間。

2、教材培訓建立了一個平台,同行與同行交流的平台,羣策羣力,把以前的“單打獨鬥”變成了齊心協力,把自己的閉門造車變成了資源共享,使教育資源得到優化,對新教師是一個學習的機會,對老教師是一個新的教學理念的學習與舊的教學理念碰撞與融合的機會。

3、講授新教材時應從整體上把握教材,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材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繫,弄清教材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着力點,比較新教材與舊教材的區別和聯繫,有哪些改進,教法上有那些變化,有那些獨到的進步和收穫,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4、對於國小語文教學來説,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老師只有真正地“放手”了,課堂才會充滿生機。

5、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只有那些能夠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需要與興趣的教學,只有那些能給學生足夠自主的空間、足夠活動的機會的教學,才能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才能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得到根本改變,使語文課堂成為探究課堂,充滿生機,充滿生命活力。

總之,這次國小語文教材培訓為我們提供了難得的平台,我一定會珍惜本次學習培訓的機會,認真學習,利用時間給自己“充電”,為將來更好的從事教學工作打好基礎。

語文學科培訓心得體會9

新學期即將來臨之際,我有幸聆聽了由教研室林老師帶給我們的講座,其心得如下:

一、“誠心”找不足,“信心”開前路

首先,林老師從新課標切入,結合之前存在的問題,準確的為老師們“把脈”“診斷”,並“對症下藥”。其中讓我體會最深的是要“閉門常思己過”,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但這個主人是由老師領進門的,學生成績的好壞與老師有莫大的關係,“滴水可以穿石”“千里長堤潰於蟻穴”一篇導學案、一個笑臉、一次鼓勵性評價、一次教學內容的安排、一次聲情並茂的朗讀、一次紮實的集體備課、一次成功的檢測,都可以成為成功之水,也可以成為“失敗”之滴。作為語文老師必須踏下心來,從自身找缺點,挖不足,才能制定下一步的目標,信心滿滿的進行下一步的計劃。

二、“專心”備教材,“用心”踐課改

新課改,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讓學生“樂學”“樂學”“狂歡”。文言文,古詩詞確實枯燥、乏味,但是隻是“滄海中的一粟”,要燃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必須“專心”備教材、備學生,用語文實踐活動、競賽、故事、課本劇等等實現“趣味語文”的真諦,高效課堂已經為同學們搭建了展示的平台,作為老師就看如何能夠用心讓學生從導學案中另闢天地,發現“世外桃源”了,每個老師每節課都種下一顆飽滿籽,盛夏來臨,盛夏來臨泛起一片絢爛的花海。

語文學科培訓心得體會10

這學期我有幸到上海蔘加了XX市第三屆國小語文學科帶頭人培訓,首先感謝學校領導的關心,感謝同年段老師的支持。

在為期兩星期的培訓時間裏,我積極學習,聆聽專家講座,用心去領悟他們的觀點,吸取精華。回首這兩星期的培訓歷程,發現自己的教育觀念得到了洗禮,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得到了昇華,對於新課程的理解有了新感悟。

一、聆聽精彩講座

上海國際教育培訓中心邀請了XX市有名的專家和學者給我們學員上課,舉辦講座。這些講座,或深刻,或睿智,或沉穩,或思辨,無不滋潤着我的心田。專家們以鮮活的實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使我們的教育教學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更重要的是我們收穫着專家們思想的精髓、理論的精華。特級教師於淤的《我的語文教學觀》深深震撼了我們。她是一位80歲的老太太,也是最早提出:“語文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的提出者。她説:“教師最有效的教育力量是人格。教師要謙虛好學,勇於實踐,勤於反思。作為教師,要學會借別人的腦袋。”她説在她的心中有兩把尺子,一把量別人的長處,一把量自己的不足。她説:“備課時,一定要鑽研教材,因為語文是有生命力的,每一篇文章都傾注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學時,要讓文章的每一個字都鮮活起來。備課時,要強主幹(抓重點),刪枝葉。”“評課時,不要害怕別人給你提不足,因為只有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你才會有努力的方向。”她還引用了法國一位作家的名言:“累累的創傷是生命給你最好的東西,因為它標誌着你前進的步伐。”她告訴我們:“教師的工作是辛苦的,要自娛自樂,不然就太苦了。”最讓我欽佩的是:80歲的她,口齒清楚,思維敏捷,記憶力相當好,而且每天堅持寫5000字的文章,從不打草稿。作文教學專家賈志敏老師的《國小語文教學有效性研究》,讓我進一步明白了國小語文應該怎樣教。他説:“什麼是語文?語是口頭語言,文是書面語言。口頭表達就是説話,書面表達就是寫文章。語文要重視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語言要説得清晰、正確,表達要流暢。”“作文是從學生內心深處升出來的情感,要用語文表達。”“朗讀要讀出味出來,要理解讀,讀出感悟。朗讀不等於朗誦,不拖腔拿調,裝腔作勢。讀書就像説話一樣。朗誦可以誇張。”李海林教授的《當前語文教學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讓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更清楚的認識。他説:“要正確處理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關係,不要把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變成兩張皮。要正確引導學生創造性閲讀文本。”

二、觀摩生動課例

聽了五節觀摩課,每一次的課堂展示都催我反思!幾堂課的共同特點是都很重視語言訓練。上海一師附小的周雲燕老師的《笛聲》一課,讓人耳目一新。這耳目一新並非在現代教育手段下的繽紛世界,而是在倡導課堂教學有效性下的真實、紮實、樸實的課堂,時時處處滲透着教師的教育機智,教師紮實的教學基本功,讓人感覺她的教學如行雲流水。聆聽了優秀教師的課,反思自己平時的課堂教學,需要學習與改進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

三、今後努力方向

聽專家講座,聆聽名師的課堂,學習同伴的長處,這都是為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水平的提高作好準備。今後我將用理論指導實踐,在實踐中總結。相信本次培訓對自己今後教育教學工作中會有很大幫助。

果實的事業是尊貴的,花的事業是優美的,但是讓我們做綠葉的事業吧!她總是謙遜地垂着綠蔭。

語文學科培訓心得體會11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8月29日早上,儘管是紅色暴雨預警,可絲毫沒有影響講座的開展,也阻擋不了老師們學習的一顆心,語文學科全員培訓在我校如期舉行了。

“一個人能走多遠,看他與誰同行,一個人有多優秀,看他有什麼人指點,一個人有多成功,看他與什麼人相伴,有幾位好同伴,將會成就你的一生”。正如進修學校副校長***老師的所提倡的“深度學習”,事有所成,必是學有所成。學習沒有深入,淺嘗輒止,那就什麼也學不好。

陳副校長的講座主題是《深度學習,引領真實課堂發生》。首先,她從學習是什麼談起。學習是一種有目的地獲取知識或理解事物的思維過程。它不僅僅是死啃書本,死記硬背和抄抄寫寫,而更應該是刨根究底,深入思考和討論,有解釋觀點的能力。陳老師趣談,如果沒有深入學習,就像看再多的書,也是流浪漢,這一貼切又詼諧的比喻,引起一陣陣的笑聲。可笑過之後,驀然發現,確實是如此啊!

其次,陳副校長以布魯姆認知目標的六個層次為引子,對深度學習的具體操作和運用進行了講述,他認為深度學習的課堂設計應該基於課程標準,解決教師教學的目標、內容、策略與評價,明確教師為什麼教、教什麼、怎麼教、教得怎麼樣的四維設計。每篇課文都隱藏着作者的言語意圖,這種意圖是藉助特定的語言表達方式與語言結構體現出來的。她以《遲到》《月光曲》等課文為例子,深入淺出地闡述了“為課堂發生真實學習而設計”的理念,為了達成學生的思維碰撞,執教者幾易其稿,注重情境問題和學法探究,讓學生啟動思考,讓教學變得有針對性,讓學習有價值。

最後,陳副校長告訴我們,只有提高質量的課堂才有生命力;只有學生喜歡的課堂才有生命力;只有瞄準核心素養才有生命力。語文教師唯有深入研讀教材,敏鋭而準確地發現內容背後的言語形式、言語結構,才能科學地確定具有語文學科特徵的教學內容,擔負起語文教學的“獨當之任”。

陳副校長的講座可以説是淺近中的深刻,簡約中的豐富!讓深度學習發生在課堂上,不是提問題那麼簡單,還需要我們廣大一線教師做更進一步的學習和研究才能實現。未來的教學路還很長很長,只有自身成長起來,強大起來,前面的道路才會更寬、更廣!

語文學科培訓心得體會12

非常榮幸參加了這次國培國小語文培訓。在這次培訓的過程中我聆聽的多位教育專家的生動、形象的精彩講座,提高了自身的認知能力和業務知識水平,同時我也深深地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認識到了時代的緊迫感,下面把此次培訓做個總結。

一、認真聆聽專家講座

教育專家的講座為我們的教育科學理論注入了源頭活水。給我們帶來了心智的啟迪、情感的薰陶和精神的享受,讓我們享受了一頓高規格的“文化盛宴”。《國小生寫作能力的評價》《國小語文記敍文寫作教學設計》等課程都讓我受益匪淺。專家們的精闢講解,名師的精彩課堂,都給了我深深的感觸,使我對新課程國小語文教育有了全新的認識,為自己在教學中遇到的許多困惑尋找到了答案。

二、與同行交流,吸取經驗

每一次的交流研討中,我們都會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體會。每一個話題都會引發班級成員的熱議,每次都有不小的收穫。在交流中大家各抒己見,提出了許多新的觀點和問題,使我有了更寬闊的視野,掌握更高的教學技能。因此研討交流充實了我,使我從中吸取了經驗,讓我獲得了進步。我將學以致用,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工作更加遊刃有餘,使教學效果更上新台階。

三、享受教育,收穫快樂

每次學習都是在下班後盡力排除家庭衝突進行的,雖然辛苦但是也讓我獲得了快樂。我知道只有不斷地為自己充電,才能適應現代化的教學模式。常説教師要有一桶水才能給學生一杯水,但是現在的一桶水已經不能滿足需求,我們要給孩子們注入源頭活水,只有不斷的吸取養料才能補充我們的所需,學生的所求。“國培”國小語文遠程課程的學習,為我提供了良好的再學習的機會,給迷茫的我指明瞭方向並注入了源頭活水。這次的培訓給我帶來了全新的教學理念,帶來了豐富的精神食糧。

四、取得的成績

雖説成績是次要的,但每次看着成績一點一點的上去,也是一種學習的動力。由於每一點的進步都是在對自己的肯定,對自己的鼓勵。本次培訓我的成績是滿分的,總學習時間接近55小時。所撰寫的研修日誌、我的教學故事、教學設計與反思、發貼等多篇文章都得到了教師在班級推薦。教學設計與反思和國小語文作業均獲得優秀。積極與同行們探討各種教育教學問題,評論和被評有223次。

這次培訓我收穫的不單單是專家們講解的內容,更是一種理念,一股動力。我將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努力實踐,在教學崗位上積極進取,鋭意創新,使生命的禮花得到盡情的綻放

語文學科培訓心得體會13

今天上午,我和豐潤區的許多小語老師一起來到教師進修學校,參加由教研室組織的20xx年暑期國小語文學科培訓,感覺受益匪淺。

本次語文培訓,首先是由教研室的蘇立軍老師從宏觀的角度談“如何構建小語課堂,提升教學質量”,然後是由豐潤區的五位名師王立娟、韓希彤、王新穎、曹寶華、朱秀雲老師分別就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及外出培訓心得體會進行的教學交流論壇活動。

蘇立軍老師的報告從教育局整體發展思路和價值追求、審視反思我們的課堂教學,從反思中促提升、從統編教材看語文教學的發展趨勢、具體的幾項建議四個大的方面給我們進行了具體的闡述,使我對今後的語文教學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教育最終是為人生的,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必須做到目中有人,必須認識到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要主動的讓出舞台,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去發現;我們要教給學生的是學習的方法,因此我們在教學中不是隻教教材,而是憑藉教材去教;在上每一節課之前,我們心中必須明確目標,在課後,要有對目標達成的審視和反思,要看達成的策略和方法,強調健康課堂,強調可持續發展等等。當然蘇老師還強調了在我們的教學中應該有底線意識,我們應該面對全體,關注學困生。

接下來的教學論壇活動,王立娟、韓希彤、王新穎、曹寶華、朱秀雲五位名師,毫無保留的把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及培訓心得與大家分享,也令我收穫很多。尤其是王新穎老師最後談到的幾點感悟,我們要給予學生鼓勵和信心,給予學生練習的機會,不厭其煩的指導,給予學生一份信任,給予學生點撥和引領,給予學生機會和自由。我想,如果我們每位教師在教學中真的能夠做到這樣,那我們的學生一定會有更大的發展,一定會有質的飛躍。

學習,而後就是實踐,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將今天的所學應用到我的教學實踐中,認真研讀課標和教材,做到心中有目標;把每一位學生都當成課堂的主人,引領他們掌握方法,去學習、去發現;帶着他們去讀書,由課內到課外,真正的去做一名教語文的語文老師。

最後借用這樣一句話:一個人可能走得快,但一羣人會走得更遠。相信我們在教研室高主任、蘇老師的引領下,在各位名師的指導中,在小語團隊這個大家庭裏,一定能演繹出自己的精彩!

語文學科培訓心得體會14

今年有幸參加了由天水師範學院承辦的國培計劃國中語文的培訓,本次培訓週期長,資源豐富,教授專家眾多,內容切合實際,示範性強,簡直是雪中送炭,促進了語文教學的新課程改革的步伐,讓我深受感動,啟發頗多,下面就我最近十幾天的培訓心得加以總結。

一、領導高度重視本次國培計劃

本次國培計劃中國小語文期間,牛振乾碩士給我們講解了《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與方法》,讓我們明白了教師這個職業的產生、發展歷程,教師職業的社會地位,教師專業的發展問題和過程,教師職業的角色和形象等一系列長期困惑不得其解的難題,讓我們擺正了教師的心態,改變了傳統教法的老觀念,為以後的培訓和語文新課改打開了方便之門;天水師院教育學院院長李豔紅教授帶着病體給我們講授了《教育公平與西部農村教育發展》,在課堂上,李教授給我們分析了農村教育現狀,突現了農村教育的不公平,農村教師隊伍現狀,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列舉了學生眼中的好老師的幾條標準,讓我們感到自我實現是教師的最高境界,只有不斷實現理想,老師的地位才會不斷升值、提高。

當然還有吳彥文博士的熱情洋溢的講述,課堂上的師生互動。更為有幸的是杭州師大教授語文大師江平教授給我們講述了《義務教育語文教學規律探索》,他給我們講述了“規律”的概念,參與式培訓採用了“頭腦風暴”式的互動探索,讓我們受益匪淺,還作了“語文”的功能,與文化的關係,與思維訓練的關係,語文中的語感,這些都是我們所見未聞的,見所未見的鮮為人知的常識;還有謝文武教授、郭昭弟教授、王德軍艦手偶、李聰亮教授、西北師大的靳健大師的講解等,他們的講解各具形態,令我目不暇接,心中為之大受感動,對我啟發很大。

二、學員積極參與國培計劃國中語文培訓

在本次培訓中,我們國中語文班共四十個學員,來自定西市隴西縣和臨洮縣的四十個學員都積極參與了每一堂培訓課的互動探索活動,在課堂上,大家分成六個小組,分組討論,各抒己見,表現出熱烈而活躍的熱鬧場面,令授課的老師專家感動不已,把我們這次的語文培訓搞的紮實有力,嚴肅而不乏活潑;學員們互相認識,互相學習,熱情洋溢,充滿了美好的設想,深刻地表達了這次培訓的重要意義,因此,在課堂上大家積極記錄筆記,認真聽取專家們的講解重點,並利用課餘休息時與專家討論不懂的問題,下載專家們的講義,課後及時地寫下當天的學習筆記。

總而言之,本次培訓雖然剛開始不久,但讓我們不收穫甚豐,感受頗多,啟發很大。我相信,在以後的培訓學習中,我們會更加有力、準確、全面地投入到培訓研修中去的。

語文學科培訓心得體會15

3月22日,我們來到第二思源參加語文學科培訓,有幸聽了王琴玉教研員的兩節有效課堂的課,我受益匪淺。

有效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讓我有不小的觸動和收穫。原來我的課堂只是按照教案的框架牽着鼻子走,並沒有考慮到學生在一節課中掌握了什麼內容,每節課都是按我的預設目標來完成。聽了王琴玉老師的課後,我才明白一節有效的課堂並不是教師講得多精彩,而是在於學生掌握了多少知識。如第一節課中,王老師的預設目標是讓學生能流利的讀課文並掌握六個文中出現的成語,但學生並不能在一節課內達到這個預設目標,王老師並沒有按她的預設目標繼續往前走,而是想方設法的引導學生掌握這幾個成語。這就讓預設與生成和諧統一起來了。聽了這兩節課後我有如下幾點體會:

首先,我明白了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深化課堂改革的關鍵和根本要求。“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才是有效課堂教學的核心,“知識與技能”是有效課堂教學的基礎,只有“過程與方法”才是作為我們老師需要改革整頓、反思總結的部分。每節課我們教師都應該讓學生有實實在在的收穫,它表現為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能到能的變化上。學習結果不僅表現在雙基上,而且表現在智能上,特別是學習方法的掌握以及思維方式的發展。

其次,在學習中,我知道了:從教師的角度來講,教學的有效性依賴於教師有效的“教”,並克服無效的“教”。“有效的教”指的是促進學生“學”的“教”,它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直接的促進,即通過教師的教,學生學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二是間接促進,即通過教師的教,學生學會了學習,掌握了學習方法,提升了學習能力,達到了不需要教。有效性指通過課堂教學學生所獲得的發展。一方面要注重挖掘教材中藴涵的靜態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內容,另一方面要注重開發課堂教學中生成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內容。

再次,做為教師而言,我要克服無效和低效的教學。要着力做到:牢固樹立三維目標的的意識,為每一節課制定切合實際的課程目標,使每一節課都有明確清晰的教學方向,這是提升教學有效性的前提;要依據語文學科特點和學生認知水平,精選教學內容,突出學科特色,抓住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使每一節課都讓學生有實實在在的認知收穫和科學感悟,要真正確立學生主體地位,認真發揮教師主導作用;要把生成和預設和諧統一起來,既要注重高水平的預設又要注重動態的生成。有效教學只是我們對教學的基本要求,優質教學才是我們教師應該追求的目標。有效的課堂教學必須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在現實的課堂中,許多老師為了體現教學向生活的迴歸,往往致力於創設各種生活情境,卻沒有意識到課堂教學本身就是教師和學生的生活。所以説,課堂教學必須基於學生的真實生活,學生應當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有效的課堂教學中必須彰顯教師的主體性。新課程在強調學生主體性的同時並不排除教師的主體性。因為課堂教學同樣也是教師的生活,有效的課堂教學應該充滿智慧、激情、潛能和創造力。只有具有主體性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具有主體意識的學生。教師的主體性主要體現在如何為學生髮展創造條件上,體現在和學生的教學交往中怎樣發揮引導的作用,更體現在對自我的認同和自我反思上。所以説,一節課展示的不僅是教師的教學基本功、教學藝術,而且展示的還是一位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理念和獨特的教學風格。有效的課堂教學應促進師生智慧的生成。“讓智慧迴歸教育,讓智慧喚醒課堂”。實際上,評價一節課質量的高低,關鍵應看教師怎樣促進學生主動地學習,怎樣在師生的教學交往、情感交流中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創造動機。只有智慧的教師才能創造出智慧的課堂、培養出有智慧的學生,也才能使課堂煥發生機和活力。有效的課堂教學必須關注師生生命成長。葉瀾教授早就説過,“課堂教學應被看成是師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經歷。對於學生而言,課堂教學是其學校生活的最基本構成,它的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當下及今後的多方面發展和成長;對於教師而言,課堂教學是其職業生活的最基本構成。它的質量,直接影響教師對職業的感受、態度和專業水平的發展和生命價值的體現。”馮建軍教授也説,要“將生命融於教育,將教育融於生活,讓教育成為生命的詩意存在,凸顯生命的靈動、自由和獨特,並以此漸臻生命的完滿與幸福”。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過程,應營造一個寬鬆和諧、興趣盎然的學習氛圍。教與學必須有一個和諧課堂步驟,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步驟來實施素質教育,使學生學得積極主動,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達到有效教學,創設情境,形成問題,使學生願學。這樣不但能對全體學生的認知系統迅速喚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