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家訪心得體會經典【2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5W

有了一些收穫以後,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訪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訪心得體會經典【2篇】

家訪心得體會 篇1

作為年輕的班主任,我總在思考這樣的一些問題,怎樣能使學生對我敞開心扉,怎麼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給予他們一點點温暖呢?正巧學校給我實踐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平台。藉着這次機會,暑假的第一個星期,我去了陳同學家進行了家訪。

陳同學平時在學校裏性情温和、待人誠懇,課堂上遵守紀律,但總是沉默不語,不會主動積極地回答老師問題。經過兩個小時的家訪,我瞭解到,陳同學主要是由媽媽負責她的學習生活,家長向我反映,孩子在家很懂事,能理解媽媽的難處,從不向媽媽提出過分的要求。暑假生活開始了一個星期了,每天都會在家拖地打掃衞生,在媽媽的監督下,製作了一張暑期生活規劃表,各門功課每天完成的作業量都有一個清晰的規劃,遵循着“今日事今日畢”的原則,作業從不拖拉。

陳同學七年級剛進來的學習成績還是不錯的,處於班級的中上游。但較七年級上學期而言,這個學期的成績有了明顯的退步。平時課堂上回答問題不是很積極,注重理性思維的一些學科成績明顯處於下滑的趨勢,面對政史地生小四門的背誦也是能偷懶就偷懶。這就導致了幾次考試都處於班級中下游水平了。小陳同學自己也很心急,她對自己的成績做了一個較為全面的分析,客觀地指出了自己學習上的問題,對自己的薄弱科目也有一個清楚的認知,宛如一個小大人。

在和陳媽媽的交流過程中,瞭解到在期末複習的最後幾天,由於家中親人的離世,無人監督陳同學的作業完成情況,所以孩子只完成了老師佈置的筆頭作業,對於背誦的作業選擇性地忽視了。小陳同學的媽媽對我來家訪很是高興,和我交流了很多關於孩子的情況,説了很多趣事,這個小女生在媽媽面前就是個小話癆,每天媽媽接送她上下學,她總是有説不完的話,把一天中發生的故事要完整給媽媽複述一遍。

通過家訪,我和小陳同學以及她的媽媽達成共識,手機一定是底線,作為父母一定要守好這條底線,在即將到來的八年級學年,要用自己的努力去面對學習,面對生活。不能給自己的學習生涯留下遺憾。在輕鬆融洽的氣氛中,我們針對孩子存在的問題,共同商量、探討教育措施,學生心服口服,家長也欣然配合。

經過幾次家訪,我感觸很深。其實,家訪的目的是教育孩子更好地成長,而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孩子身體的發育,知識的`獲得,本事的培養,品德的陶冶,個性的構成,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所以,我提議家長既要對孩子嚴格要求又要多給愛的鼓勵;要多與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聯繫,及時瞭解子女的學習和思想動向,並對症下藥;要及時加強對孩子的心理開導,使其構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質;要注重孩子的養成教育,注重發展長遠利益,為自我孩子的將來着想。作為班主任,我認為經常性地把鼓勵的話放在嘴邊,時時刻刻給學生鼓勵,讓學生理解教師的家訪目的,讓家長配合教師的家訪工作。這樣,就能讓學生揚起自信的風帆,健康地駛向成功的彼岸。相信我們的付出終將會換來豐碩的成果。

家訪心得體會 篇2

又是一個九月,又是一個新學期的開始,又一批小苗苗。既是校園的要求,也是為了配合教育局“千校萬師家訪日”的活動,更是瞭解新班級的需要,我在8月27日至8月30日這段時間裏走訪了我班幾乎所有孩子的家。雖然每年都有家訪活動,但是今年的感覺似乎更不一樣。這不僅僅僅是因為接手一個全新班級的新鮮感,更多的是我在家訪活動中有了一種對建設和諧家校關係的領悟。

家訪的目的在於與家長交流狀況,交換意見,共同研究教育學生的資料和方法。孩子從呱呱墜地,就降臨到了家庭這一特定的成長環境中。家庭是第一所校園,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孩子身體的發育,知識的獲得,潛力的培養,品德的陶冶,個性的構成,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多年的經驗,讓我認識到,教育引導學生務必要與家長聯繫,雙方只有同心協力,才能事半功倍,到達教育目的。在這次家訪過程中,我不僅僅僅如此近距離的接觸了每一位學生,而且也深深地體會到作為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關心和重視,當然也瞭解到我們此刻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這些都為我思考如何建設一個和諧良好的班級羣眾,乃至於促成一種家校通力合作,共同營造有利於孩子成長的氛圍帶給了原始積累。此刻把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一、此刻學生的家庭狀況差異十分大,不同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性格養成影響十分深。

雖然這些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家庭條件一般都能夠,家庭組織和關係也比較健全,但還是有很多讓人擔心的地方。比如我班的'沈萍同學,父母雙方都是不識字的。他父母原本有一個兒子,已經上大學了,但是不幸出車禍死亡,於是他們就又領養了沈萍。家裏面還有一個奶奶,父母年紀又都比較大了(四十多歲),所以都比較寵愛她。這樣的環境對她的成長顯然是有影響的。還有姚書蕾同學和王孝文、王孝伍兩兄弟,家裏都分別還有姐姐,年齡相差也不大,父母又都是外來務工人員,造成整個家庭的貧困。同樣的,還有一些“留守”家庭的子女。比如顧家豪同學的媽媽在杭州開衣服店,而父親又常年出差,他長期和爺爺生活造成了性格上的偏差,比較“野”。應對這樣的特殊狀況,我們老師要做的工作就更多了。

二、老師和家長的坦誠溝通,互相信任和協作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關鍵。

平時我與學生的交談中,明白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整天忙於工作,極少照看、督促孩子的學習,關心孩子的生活。而且做起教育工作來也相當的簡單、隨便甚至粗暴。這使得我們肩上的職責更重了。我們沒辦法選取家長,我們只能選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來對待這些更需要我們關心的孩子。當然在與家長聊的過程中,也瞭解到孩子在家的一些異常表現,(與校園表現截然相反的)得到了這些信息,使我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更能對症下藥。很多家長都反映:老師説的,孩子會聽進去的。我們應當更加全面地認識這個問題,好好地與家長溝通孩子在校園的表現,更要取得家長的支持,因為僅僅依靠校園的教育是不完整是不能夠的。

三、我們要更多地關心那些特殊的孩子。

班級裏的孩子是各不相同的,總存在一些“弱勢羣體”,對他們,我們要及時、深入地從家長那獲取信息,給予更多的温暖和幫忙。我班的楚強同學,先天性患有嚴重的散光、弱視,長期治療還沒有完全康復,家中母親又是沒有工作,小孩子性格十分內向。瞭解了狀況後,我及時調整了楚強同學的座位,在平時也更多地關注他,期望讓他能感受到更多的關愛。

良好的家校關係是教育很重要的一環,而家庭和校園的這種聯繫主要的就是透過家訪、家長會這樣的形式來實現。我們要重視家訪工作,透過這個平台着力去構建真正“和諧”的教育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