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先學後教的心得體會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09W

心中有不少心得體會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麼要如何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先學後教的心得體會,歡迎閲讀與收藏。

先學後教的心得體會

先學後教的心得體會1

曾經,葉聖陶老先生在給教師的通信中提出:教學如“扶孩走路,雖小心扶持,而時時不忘放手也”。凡為教,目的在達到不需要教。我們謹遵先生教誨,初探國小英語教育“先學後教”的教學模式。“先學後教”是指上課的時候,教師都不要先講,而是先讓學生帶着教師佈置的任務和既定的目標自學,學生的自學是一堂課的起點,也是這種先進教學模式的特色和亮點。“先學後教”以其學科的超前性,針對性,學習個體的獨立性與參與性,教學手段的異步性與開放性,獨步領先。然而國小英語課堂是否能適應這種教學方法呢?余文森教授在《有效教學十講》中説:“當學生處於相對獨立和基本獨立的學習階段,具有一定的獨立學習能力的時候,必須”先學後教“。其實,無論學生處於怎樣的學習階段,每個學生都具有相當強的自立學習能力的,這是人與生俱來的本領,

本着這種教學理念,本學期我在自己的教學班級中,進行了“先學後教”的深入研究和實踐。緊緊圍繞着“目標導學,問題留白,自主探究,巧學精練”的十六字真言進行教學和教案的設計,並將這科學嶄新的教學理念真真切切落實到課堂上。通過不斷地專研,學習和實踐,使我對“先學後教”這種新型教學模式有了越來越多的認識和體會。

前階段,學生自學的意識有所增加,在掌握單詞及句子理解上有所幫助。開始的強迫性展示,讓學生必須開口,讓那些平時想矇混過關的學生知道要必須動起來了。這樣讓他們或多或少都能掌握一些知識。而隨着多開口,現在學生們在回答問題時也大方了一點,音量也提高和清晰了,學生們學習積極性有所提高,因為他們知道準備了就有機會展現自己,就能得到肯定。而我發現在教授閲讀時比以前輕鬆了很多,先預習同學們很快就能理解文章,對老師的引導能更快作出反應。

中後階段,隨着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高,學生千姿百態展示其自主學習的結果,充分調動和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切實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得教師真正做到導師和引路人的角色,有效解決了長期以來沉悶的效果不高的課堂氣氛。充分體現了動態的課堂、情感的課堂、成果的課堂。

但是我發現要每節課都用這種模式的話,教學進度則有些慢,師生在活動的過程需要不斷地調整。而學生在展示時必然會使用到大量的中文,這感覺對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的理念有所衝突。外語學習需要大量的語言信息的輸入,大量的學生展示必然會減少語言信息量的輸入。這方面的分配要掌握好,需要我們反思,尋找方法。

任何改革在實踐之初都不是很平坦的,肯定會遇到諸多困難。要打破傳統是需要勇氣的,因此我們老師應在心理上調整自己,要有優化,轉變教學模式的決心,更要有持之以恆的毅力。不斷學習,反思,總結,真正做到"實效課堂"。我還會繼續在“先學後教”這種新的教學理念中,提煉精華,不斷改進,與大家共勉。實現當我們走進英語課堂,我們的生命將充滿激情;當學生走出英語課堂,他們的人生將更加輝煌。讓我們激情飛揚、締造輝煌!

先學後教的心得體會2

“先學後教”的核心是自學能力的培養,是學生主體作用的具體體現,因此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其從“學會”到“會學”無論是從實施素質教育的角度看,還是從終身教育、創新教育的角度看,都是我們數學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激發興趣,增強信心。

學生獲得知識的途經無非有兩個,或從別人的傳授中獲得,或從自己的學習中獲得。而通過自學獲得的知識往往會記得更牢。並且,學生通過自學獲得新知時,會產生一種愉悦的心情,這在一般學習中是不可能體會到的。所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興趣,是比較關鍵的。可通過一些科學家的例子來説服學生。我介紹了曾被人稱為“低能兒”的愛迪生,他通過刻苦自學,終於成為發明大師;著名數學大師華羅庚,出身貧寒,缺乏良好的學習環境,卻憑着超人的意志登上數學的高峯。這些典型實例,使學生受到啟發,極大地激發了學生自學的興趣和信心。

二、精心選材,因人而異。

在進行“先學後教”時,並不要求所有的知識都進行自學。針對國小生,主要是一些簡明易懂的內容可讓他們自學。教師要把好這個關,切忌千篇一律。例如: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時,長方體的體積推導可與學生共同完成,而正方體的體積公式是在長方體公式的基礎上得出,學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在教學時,我讓學生通過自學,搞清給他們的幾個思考題:正方體和長方體有什麼關係,正方體的體積該怎樣算。通過看書同桌討論。很容易獲得新知。

三、循序漸進,指導方法。

教師的學習指導,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關鍵。一開始,教師可以對自學內容設計一些自學思考題,讓學生按你的思路學習,並從中學到以後看書自學,應該弄清哪些問題。經過一個階段的訓練,可以讓學生自己找問題,弄清學習這個內容所要搞懂的是哪些方面。教師可以在最後提問:通過自學,你學到了什麼?

總之,自學能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後天培養形成的。在國小中,嘗試使用“先學後教”的方法,對推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產生很大的影響。對於國小高年級學生來説,“先學後教”的方法是切實可行的。

先學後教的心得體會3

通過學習學習先學後教教學經驗讓我想到洋思教學的成功,並聯想到洋思人敢於改革、敢於探索、敢於創新的結果。他們構想了以學生為主體“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結構。這一點對我影響很大,學習洋思經驗,其根本在於改變觀念,要實實在在的學,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結合起來學洋思的經驗。課堂是學校進行教育活動的重要場所,學校的教學任務主要通過課堂教學去完成,學生的在校時間80%在課堂裏,學生在課堂裏的生活是學生在學校中的主要生活。因此,學校課堂生活的質量關係着學生生活的質量和學校教育成效。通過本次學習,我發現自己在教學上存在一些問題,在以後的教學中自己應該在以下幾方面去努力:一.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

1、“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不能學形式。如果不看自己所教班級的實際情況,把整個“引導--學練--堂堂清”教學模式的形式的一切一切,照搬過來,可以説,您的收穫一定大不了,甚至會出現退步,可能要出現成語中“雞飛蛋打”的效果。要把“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實質和所教班級、學情聯繫起來,取其精華,這樣才會取得較大的成績。遵循的原則:凡是能使學生學習變好、能使學生習慣好轉的方法、要求都可以強化,但千萬不要在原方法和制度的基礎上動作過大,否則學生、老師都吃不消,循序漸進,使這些方法和制度逐漸加強。

2、“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更有利於分層推進,這就需要教師一步一步地扔掉原來的不好的方法和經驗。“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最主要的就是:學生是主體,在知識的學習中主要以學生自學、學生講解為主。但有的老師總認為自已不講講,學生不會,不自己講講,學生總結不全面,這就錯了。如果學生總結的深度不夠或者各方面不全,那是老師“引導”這個工作沒有做好。就需要我們在“引導”的內容上下功夫。只要引導得當,學生可能比老師想得全面。

3、“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無論是備課還是上課、無論是自習還是作業批改,要真正按照“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去教好學,工作量是特別繁重的。課前預習你一定要分析清課程的知識點、重點、難點,還要把引導的內容和過程設計一下,即使在上課時的設計和實際不一定相吻合也要認真設計好,因為這是有的放矢的第一步。課上的巡迴指導和提問會使感到勞累。課下的輔導和作業更需要的細心和奉獻。

4、“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如果學生從來沒有自己預習過課本、從沒有自己總結過知識點、從沒有自己講過課、沒有養成認真聽講的習慣,那在開始時就要有個思想準備:設計教學的每一個環節都可能出現失敗,這就需要教師嚴格落實“一絲不苟的學習態度、一滴不漏的學習要求、始終如一的學習習慣”的學風訓練,執行好學習常規。

5、“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不能是教師只學模式的形式,不研究教學實質,第二就是不能持之以恆。只要認準了目標,就一定要走下去,不管在學習、教學的道路上有多少阻力和挫折,只有執着地追求、探索,就一定會成功。如果能正確地分析學習中的各個環節,並把已經成功的目標教學、創新教學應用到教學中去,成績肯定比現在還要好,課堂教學水平肯定有質的飛躍。二.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1、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要求:每節課剛一上課,老師就把當堂課應該掌握的知識,用語言的形式告訴同學們,同時提出3-5個問題讓同學們看書後解決。問題用課件顯示在屏幕上或刻在學案上,接着同學用6-15分鐘的時間看課本。在些過程中,數學或者是理化老師可能還要在黑板上出幾個準備板演的練習。看完書,或者讓先讓同學進行板演,或者先解決提出的問題。對於我所教班級現階段來説,學生沒有養成很好的自學能力,在開始的一段時間裏,同學自學時還會有一部分同學看不出應該掌握什麼、什麼內容是重點、自己什麼地方還是薄弱環節。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在學生自學前為同學們寫出引路提綱,引路提綱就是把與教學要求相關的提綱都寫出來,只讓學生根據提綱在書中找答案,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2、高效率發揮提問的應用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要求:上課提問是學生集中注意力和學好知識的必用方法了。在提問過程中,一個相同的問題可能要同時問四五個同學,有時一個問題通過幾個同學象成語接龍一樣共同完成。這些對學生們認真讀課本也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提問時,提問的對象要因題而異,對於學習差些的同學,我們可以提問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讓原來不愛學的同學通過自學,能完成這些任務,老師就要及時地進行鼓勵和表揚。對於複雜的、容易出錯的問題,可以叫成績較好的同學回答,回答完畢後,再讓其他同學再評判正確與否。3、對於學生學習習慣的培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要求:無論是什麼學科,幾乎都要討論,因為通過看書,還有許多總是沒有解決。

通過問題討論先要讓同學們幾個一組進行討論,比較後,再提問或到黑板上演練,會使許多同學的思路比老師還寬,有時還會彌補老師沒有想到的情況或方法。所以教師根據課本內容、班級或個人實際情況,應該有意識地設計或組織學生儘可能多的對實際的問題討論解決,而不是老師直接説了答案。4、對練習和當堂達標題的操作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要求:練習有講前板演練習,講後書面作業或者小考。這是同學們形成能力,把知識和應用聯繫起來的過程。儘量避免出現以講帶練,以練代測。第二類練習是同學們在學瞭解題方法後,進行的作業或當堂達標。

我雖沒有身臨其境的去感受洋思模式,但通過錄象和老師們的講解,對洋思教學模式也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教學目標的展示,讓學生聽課更有針對性,以學生思考為主,讓他們積極的成為課堂的主人。只要老師和同學們共同努力,便逐漸會發現思考中的學生最美,思考中的學生最可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能夠説:沒有教不會的學生,每一個學生在我們這裏都可以成才

先學後教的心得體會4

20xx年12月18日,我們丁莊國中9位班主任在樊校長的帶領下乘坐大巴車,從社旗出發,奔赴焦作市沁陽永威學校。我們懷着一顆虔誠、敬仰之心,來到這所早已名揚四面八方的永威名校,親自感受“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的精髓。這次聽了七年級《餘角和補角》和八年級《分式的加減》兩節課以及三個報告會,下面是我的心得體會:

一、對“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認識:

我總是認為,教師講得越細,學生學得就越容易,課堂教學效率會更高。但是這樣做會養成許多學生不動腦筋的習慣,只是被動地聽課,不願主動地學習。而“先學後教”的學習中,學生自學幾分鐘就開始根據自學提示完成自學檢測,不會的再回頭看例題或相互討論,最後完成當堂測試。這樣,學生自學積極性更大,效率更高,真正地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聽永威老師兩節課的學習,我體會到“先學後教,當堂訓練”這種教學模式有以下幾個優點:

1、使師生得到了解脱。從上課到下課,學習的全過程都是讓學生自學,教師由原來的講授者變成了組織者,不但解放了學生,而且解放了老師,解決了老師講得累、學生聽得苦,老師滿堂灌、學生不想學的問題。

2、學生自學能提高教學效率。以前我們總是惟恐學生學不會,就細講、細講、再細講,重複了一遍又一遍,耽誤了許多時間,效率當然談不上。而讓學生先自學,再檢測,就促使學生不得不深入地動腦去學,自己去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辦法找到了,知識也學會了。

3、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由於老師規定學生自學幾分鐘之後就要自己做出練習題,學生就有一種緊迫感,如果不努力看書自學就會落後,只有爭先恐後地動腦學習。

4、有利於轉化落後生,培養優等生,縮短差距。由於教師不講,學生自學,教師就有了足夠的時間去了解落後生,針對個別情況個別輔導。而優等生本身知識就學得牢固,理解得深刻,再加上能給別人做講解,做別人的老師,更激發了他們的成就感、積極性,會更願意努力學習。

5、有利於減輕學生的課下負擔。課堂上學生由於自主學習,理解深刻,就能當堂完成作業,課下不需要進行大量的題海戰術,就能夠舉一反三,運用自如,節省出的時間還可以進行其它方面的練習

二、“四清”(即堂堂清、日日清、週週清、月月清)落實到位

“能在課堂上掌握的東西不留到課後”、“今日事今日畢”、“適時温故知新,鞏固提高”。課本上所學的知識達到人人過關,人人滿分。把老師講學生聽變為學生先學,等於給學生建了四道防線,教師、學校都認真把關,認真對待每天沒學好的知識,就不會出現平時不注意,考試時發現問題嚴重,積重難改。行知識傳授時,實行“四清”,即堂堂清、日日清、週週清、月月清。嚴格要求師生做到“能在課堂上掌握的東西不留到課後”、“今日事今日畢”、“適時温故知新,鞏固提高”。課本上所學的知識達到人人過關,人人滿分。把老師講學生聽變為學生先學,等於給學生建了四道防線,教師、學校都認真把關,認真對待每天沒學好的知識,就不會出現平時不注意,考試時發現問題嚴重,積重難改。

總之,“先學後教,當堂訓練”這種教學模式如果能夠恰當的掌握、運用,不但能體現新課程標準要求的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主學習的理念,還能全方位的提升學生素質,值得我們學習運用。

先學後教的心得體會5

很多教育家提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課堂是學校進行教育活動的重要場所,學校的教學任務主要通過課堂教學去完成,學生的在校時間80%在課堂裏,學生在課堂裏的生活是學生在學校中的主要生活。因此,學校課堂生活的質量關係着學生生活的質量和學校教育成效。本學期我校開展了“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嘗試教學活動,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以前我對“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理解的還不透徹。現在通過聽課(林堅文主任和黃麗老師的課)、學習,我對“先學後教當堂訓練”這一教學理念有了新的感悟。我覺得這種教學模式的特點是:教師備課充分、課堂教學目的明確、教學時間抓得緊,教學效果明顯。所謂“先學”,就是在課堂上,學生按照教師揭示的教學目標及學前指導,看書、練習。所謂“後教”,就是針對學生自學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及練習中的錯誤,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兵”教“兵”,會的學生教不會的學生,教師只作評定、補充更正。所謂“當堂訓練”,就是讓學生當堂獨立完成作業,進行嚴格訓練,這樣就減少了作業的抄襲行為,提高了作業質量和信度,便於老師隨時掌握學生的學情,有的放矢地進行輔導,加大了輔導對象的準確性,有效地減少了差生面。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其中藴含的卻是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先學後教,以教導學,以學促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現實裏,學生在學校時每天除了上完各學科的課外就是參加一些體育活動,幾乎沒有自己獨立自主學習的時間與空間。放學後,大部分家長因為工作的原因難以顧及小孩的學習,因此大部分學生除了完成家庭作業外便認為當天的學習任務已經完成了,即使能預習的往往都是走馬觀花,效果很低。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就要大力倡導“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我今後要結合“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以及自己的教學經驗來提升我的課堂。從過去“滿堂灌”的“第一線”退到“第二線”,由知識的`傳授者,變成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

在教學中要做到:

1、教學有效果,教學有效益,教學有效率,教學有魅力。

2、加大備課環節的投入,投入時間、精力,精備訓練題,巧設作業題。

3、多在學困生的單個輔導上下功夫。

4、提倡學生之間互幫互學,實行“兵教兵”戰術,為老師減輕負擔,分擔負擔,促進教學成績的大幅度提高。

5、營造一個寬鬆和諧、興趣盎然的學習氛圍。教與學有一個和諧課堂步驟,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步驟來實施素質教育,使學生學得積極主動,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達到有效教學。

先學後教的心得體會6

洋思中學在教學中採用“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很好的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減輕了學生的負擔,解決了後進生的問題,全校學生每門課考試成績都是優秀。每門課都是教師先提出學習內容和要求,限定時間讓學生自學教材,再做課本上的練習題。教師當堂佈置作業,當堂檢查,課後不留作業。“先學後教”的“教”字,不是老師真正意義上的教,而是老師對學生做的練習題做出評判,個別不會做的由教師指導。

在學習一種新的教學方法的時候,要研究它的原理和指導思想,不能簡單地模仿,否則往往效果不佳,會半途而廢。單是機械地模仿幾個步驟和技巧,不在思想觀念上改革是不行的。在學習了洋思經驗後,我們不應人為地規定在課堂上教師講幾分鐘,學生學幾分鐘,把活生生的課堂教學變成了教條。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應該是,從上課到下課,學習的全過程都是讓學生自學,教師由講授者變為組織者,要真正地把學生解放出來。老師有時放不開,不敢放手讓學生自學,是因為不相信學生的能力,所以一定要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學好。許多教師只所以喜歡滿堂灌,是惟恐講不細,學生聽不明白。考試不及格,傳統的觀點總認為教師講得少,就是教師不負責,希望老師多講。這些不是方法問題,是思想觀念問題,説到底就是對學生信不過。思想觀念不轉變,教學改革永遠不會進行到底。

過去我們認為教師講得越細,學生學得就越容易,課堂教學效率會更高。但是我們沒有想到,這樣做會養成許多學生不動腦筋的習慣,只是被動地聽課,不願主動地學習。其實書本上大部分知識學生通過自學都能夠解決,老師的講反而更耽誤時間。洋思中學的經驗證明,平時老師需要講十幾分鐘的內容,學生自學三、四分鐘就可以了。學生自學幾分鐘就開始做題,不會的再回頭看例題或相互討論,基本就能做練習題了。這個過程是個不斷反饋的過程,不是看一遍就全部會了。這樣,學生自學積極性更大,效率更高。因為老師規定學生自學幾分鐘就要做練習題,學生有一種緊迫感,不認真看就不會做練習題,落在別人後邊,從而培養了學生的競爭意識。所以學生自學比被動地聽老師講課積極得多,這樣把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突出了出來。

後進生問題是個普遍性的老大難問題,洋思中學基本不存在後進生問題。為什麼學生自學反而縮小了差距,轉化了後進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師在課堂上講得少了,可以抽出更多的時間個別輔導後進生。二是在學生相互討論的過程中,實際是好學生教後進學生的過程。好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基本上都明白了,而後進生還有一些問題沒搞清楚,通過好學生的講解,自然也就明白了。後進生光靠老師一個人忙不過來,發動好學生都來幫後進生力量就大了。三是後進生在自學的過程中也有一種緊迫感,別人在有限的時間看完了例題能做練習題,自己不會做也丟人,增強了他們的競爭意識和好勝心。

要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這種負擔主要是課外作業。對此,首先是從當堂佈置作業開始的,要求老師當堂佈置當堂批改,課後不留作業。並且規定每堂課的作業時間不能少於20分鐘。這樣就逼着教師少講。一開始學生自學中遇到問題是由老師解決,到後來則由老師引導學生討論來解決。每堂課都是自習課,教師只講幾分鐘。另外,每堂課的作業練習就是考試,這樣有利於學生處於緊張的學習狀態,也培養了學生的考試能力。學生在課堂上緊張地學習,課後輕鬆,沒有作業,可以更好地發展自己的愛好特長,培養各方面的素質。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是非常好的教學模式,在實施前我們應該真正的對這種教學模式進行討論,能夠把這種教學模式與我校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針對我校學生的底子薄,自學能力差,接受式學習已成主要學習方式的特點,要是完全按照洋思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方式、方法,不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我們還處於初級階段。我們應該在洋思“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指引下,開展具有我校特點的“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先學後教的心得體會7

本學期我校開展“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嘗試教學活動,以前我對“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理解的還不透徹。現在通過學習、聽課,以及近段時間自己在課堂中的摸索,我對“先學後教當堂訓練”這一教學理念有新的感悟。接下來我將談一下自己對“先學後教當堂訓練”這種模式的心得體會。

一、可喜的亮點

1、課堂模式從形式上產生根本的轉變,從老師的“傳授”變成“解惑”,從老師的“教”變成學生的“學”,真真正正把課堂的主動權和主體地位還給學生,教師只起到引導作用。

2、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質的改變。學習活動從“向師學”變成“帶問題自己學”,學習活動的目的性也有所不同,無論是小組交流,還是合作探究都比較注重實效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高。

二、美麗的不足

1、對教學過程中的某個階段時間的把握還存在不足,幾堂課下來,總感覺一堂課下來沒講什麼,還有很多任務沒完成,心中不免很着急。

2、學生的“先學”還應該注重從“讀”上下功夫,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昇華情感、讀中質疑。有“疑”才會激發學生的巨大潛能;有“疑”才能激起學生主動探究的興趣。

三、我的看法

1、“先學後教”雖然教案字數少,但要求更精,難度更大,它要求我們不但要吃透教材,突出對各部教法的設計研究;還要備學生以及各教學環節所完成的目標情況等等,更勞心用力。

2、教師的教態要更具親和力,不要吝嗇你的微笑。我們不希望學生是“木頭”,同樣,學生也不想,更不願面對一個“木頭”,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帶着激情去教,參與到學生之中,用感情溝通感情,用智慧啟迪智慧。做學生的導師,更做學生的朋友、夥伴。課堂才能成為學生快樂成長的港灣。

3、靈活把握學生“動”的時間,根據學生“動”的不同效果判定所需時間的長短,要麼不“動”,要麼“動”有所值。寧可一堂課完不成預定的教學任務,也絕不做“夾生飯”,第一印象是最深的。

4、加大備課環節的投入,投入時間、精力,精備訓練題,巧設作業題,做好充分的預設。

5、多在學困生的單個輔導上下功夫

6、重視對知識的落實。在“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模式中,我們不難看到,我們學校在理念中突出對知識的落實,“四清”工作就是體現。具體到數學課,結合我們學生實際,關鍵是落實“堂堂清”、“日日清”。教師要做好練習題數量的控制,質量的提高,測試的真實性。通過節節課知識點過關,學生就能有效的自主學習。

為真正落實“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理念,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把能力還給學生,把成功還給學生,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先學後教的心得體會8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課堂教學模式,它充分的結合了學科、班級以及學生的自身發展特點,是一種行之有效且獨具一格的教學模式。我在研討、實施這種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深刻地認識到:對於傳統的教育教學方法與模式,不能全盤否定,而應批判地吸取,努力處理好傳統教學與現代教學的關係,使之互融互補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課堂教學是實行“先學後教,當堂訓練”課堂教學模式的主戰場,要讓課堂教學達到高效性,最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動”起來,而關建在於能主動“設問、釋問、解問”。我覺得:要正確引導學生主動地“疑問”,用疑問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解決了心中的疑問,其實就是很好的教學效果的體現。那麼如何引導學生能主動“設問、釋問、解問”呢?主要是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先學主動學習、主動設問、主動釋問。

“主動學習、主動設問、主動釋問”就是讓學生先學。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按照一定的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對歷史課堂教學內容進行高效的自主學習。學生能主動掌握歷史的基本知識,並分析解決自己學習中存在的疑難問題;同時,教師要及時瞭解學生的學習信息,收集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疑難問題。這樣才能為後教提供真實的素材。否則教學效果就不會好。所以“主動學習、主動設問、主動釋問”是讓學生帶着問題學,帶着興趣閲讀、概覽的過程,對未學的知識內容有個比較深刻的理解。有一種“登高望遠”的意境,當然,要

達到“望遠”的效果,作為老師要進行適當的引導,而不是讓學生泛泛地、單純地看書。教師在學生自學之前,要提出明確的自學要求,即自學什麼內容,用多長時間,還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自學的方法。例如:每一課的基礎知識,包括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時間等等,要求學生在先學過程中劃出來。這些內容都是要求學生及時識記的,往往是歷史教學的重難點。學生一邊看書一邊作出標記,那麼對歷史知識的記憶,特別是重大歷史事件就能在在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不會死記硬背。

二、後教主動釋問,主動解問,教師點撥。

“主動釋問,主動解問,教師點撥”就是在學生先學之後,針對學生自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在老師點撥下,學生互相交流探討,學會解決學習中存在的各種疑難問題。這一環節是學生最終掌握本節課知識,達到教學目標的關鍵。在學生充分自學後,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式的學習、合作學習、合作研討。這樣凸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顯現了老師的主導作用。例如:講解清朝的“文字獄”時,我聯繫之前熱播的電視連續劇《還珠格格》:“小燕子的父親方之衡因為寫詩獲罪與朝廷,慘遭滅門之禍。同樣的慘劇在清朝不止一例,屢屢發生,你知道這在當時被稱做什麼嗎?清朝統治者製造這樣的慘劇最嚴重是在哪三個時期?有何表現?造成了什麼嚴重危重?”問題提出以後,學生感到很新鮮,表現出格外的興奮,討論中高潮迭起,學生在論辯過程中不僅牢固地掌握了歷史知識,歷史思維能力、歷史問題的探究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培養。老師這樣的講就起

到提綱挈領的作用。

主動釋問,主動解問,教師點撥這一教學過程,老師既是課堂教學的觀眾又是導演。老師要努力創設學生互相合作探討性的氛圍,為學生合作意識的養成與交往能力的發展搭建舞台。更多地讓學生之間共同參與、互相交流、共同切磋;在學生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時,或參與其中,或故意發表過激或錯誤觀點讓學生更正,達到對問題的共識;當討論離題太遠時,教師能及時發表意見或再次提問,把討論拉回問題的中心。後教的過程既是全面檢查自學效果的過程,更是體現教師教學水平的過程。教師不是不教,而是要更好的教,要讓學生不僅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這一關鍵就在於教師的點撥和引導。

三、當堂訓練鞏固知識,培養創新能力。

當堂訓練就是在學生理解歷史知識的基礎上,通過練習鞏固知識和形成記憶,從而達到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因此練習題設計必須注意以下三點:

1、精挑細選,緊扣教學大綱;

2、訓練內容重在解決實際問題,創造性地“做”,不搞死記硬背;

3、啟發學生多角度分析、思考、解決問題。事實證明:“當堂訓練”既能夠檢測課堂教學的效果,及時反饋準確的信息,又便於教師課外有針對性的輔導,佈置課外閲讀、預習等少量的延伸、拓寬性的作業,讓學生進一步靈活運用,舉一反三。

總之,“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是讓學生主動學習、主動設問、主動釋問的教學過程。每一步都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因此,教師的責任不在於教,而在於教學生學,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先學後教的心得體會9

20xx年6月,在蒙校長的帶領下,我們學校爭取到了《“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在農村國小推廣的行動研究》縣級課題進行研究,並對名人“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進行深入的學習,在68月這三個月的學習中,讓我深深感受到“真實、有序、緊張”的課堂教學。

一、對“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認識。

通過閲讀相關資料和在網上的學習,使我對“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有了更加具體的認識》。主要有三個大的基本環節:先學後教當堂訓練。這三個環節也可以分為六個,即板書課題、揭示目標、自學指導、先學(看一看,做一做)、後教(議一議)、當堂訓練(練一練)或者是“四個一”。

(1)、板書課題

三言兩語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並板書課題。

(2)、揭示目標

通過投影或小黑板或口述等方式出示學習目標,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學習目標應該準確,依據教材和課程標準而定,內容主要是理解知識、培養能力,而情感價值觀等方面的教學目標應由老師把握,靠老師的形象、情感等滲透進行。

(3)、自學指導

自學指導的方式也可以通過投影或小黑板出示。目的是讓學生達到四個明確:自學的內容、方法、時間、要求(即自學後如何檢測)。

(4)、先學(看一看,做一做)

按照自學指導,學生認真看例題(代替老師講例題,傳授知識),理解例題的解題方法和步驟,並思考如何運用,能夠做對與例題類似的習題。

(5)、後教(議一議)

“議一議”是“兵教兵”,合作學習,學生與學生的合作,學會的學生教學不會的學生,最後教師與學生合作。通過“議一議”這個環節,讓學生能解決自學中碰到的疑難問題,達到加深理解知識,並能運用知識,形成能力的目的。

(6)、當堂訓練(練一練)

“當堂訓練”,是指當堂完成作業,其目的有三:一是嚴格訓練,培養學生運用新知識的能力。二是檢測每位學生是否都當堂達到了教學目標,做到“堂堂清”。三是便於教師準確地瞭解學生實際,課外有針對性的引導學生更正,進行必要的輔導。

二、應用“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還要注意:

(1)、“先學”階段

①、備課時要認真細緻,不但要備教材、備學生,還要備對學生學習的引導,以及怎麼樣在課堂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進度,實現因材施教。要明確提出“先學”要求,使學生帶着任務、帶着問題去學習。

②、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是學生形成積極探索、總結學習方法的學習習慣。

③、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先學”的過程,實際上也是教師進行教學調查的過程,要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並迅速把問題分清主次,概括歸類,為“後教”作好準備。

(2)、“後教”階段

①、對學生不會的地方瞭如指掌,是教的依據。

②、針對學生自學中存在的問題,要講清道理和規律,在揭示規律中讓學生舉一反三。

③、注重方法指導,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當堂訓練”階段

這一階段是鞏固雙基,形成能力的階段。教師要學生的學習情況對訓練題進行精心設計,設計出符合自己學生實際、有高質量、有梯度、高強度的綜合訓練題,經過訓練能達到鞏固雙基,形成技能的目的。

三、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

(1)、應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關注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養成自學的習慣,養成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

(3)、應用這一教學模式進行教學,必須每一節課都應用,堅持不懈地,讓這一教學思想滲入到每個學生的心中,形成一定的學習習慣。教師必須做到堅持、堅持,再堅持只有不斷糾正,沒有放棄。

(4)、加強自身理論學習,對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式要熟練掌握,並形成技能。以上是我學習“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一點心得。

先學後教的心得體會10

實施新課程的過程是我們不斷探索的過程。我認為,先學後教是提高英語課堂教學實效途徑。以往“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教師考、學生背”的落後教學方式壓抑了學生的人性發展,剝奪了學生創新的時間和空間。而先學後教模式將教師的指導作用和學生的自主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的學習由單純的記憶、模仿、訓練轉變成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等多種形式,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充分的張揚,學習的興趣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新的教學理念是體現在教師的教育行為中的,孩子們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習習慣的養成、知識的獲得等都依賴於課堂,取決於課堂四十分鐘的質量。因此,運用先學後教模式進行英語課堂教學是十分有利而有效的,是將句型、情景對話及學生的自主活動結合起來,使他們在積極參與交流的同時,創造性地改編對話並充分運用身體語言進行表演,實現對目標語法結構的吸收和內化,這樣產課堂就成了學生展示自己能力,充分發揮想象和創造力的舞台。

一、教師啟導是前提

二、學生主動探究是基礎

三、小組討論是主體

四、小組間的交流是關鍵

先學後教的心得體會11

本學期是我走入教師崗位的第一個學期,也是我人生的起點。

作為一名新教師,在教學經驗、教學方法上我還需要不斷的學習、探索,本學期我按照學校的要求認真負責的上了每一節課,並且認真做了我應該做的工作,可能有些工作沒有做好,但我會不斷的努力,不斷充實自己。在此,我談談對先學後教的心得體會,與各位老師交流。

美國著名數學家波利亞曾説過:"教師在課堂上講什麼當然是重要的,然而學生想的是什麼卻更是千百倍地重要。思想應當在學生的腦子裏產生出來,而教師僅僅只應起一個助產婆的作用。"心理學家皮亞傑也説過:"一切真理都要學生自己獲得,或者由他重新發現,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簡單地傳遞給他。"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日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逐漸形成主動學習的意識,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深度與廣度,是數學教師的重要職責之一。

運用"先學後教"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提前一天自主學習新知識、探索新方法,在初步形成自己的想法的基礎上參與第二天的課堂教學,有利於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索與合作交流,有利於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現實裏,學生在學校時每天除了上完各學科的課外就是參加一些體育活動,幾乎沒有自己獨立自主學習的時間與空間。放學後,大部分家長因為工作的原因難以顧及小孩的學習,因此大部分學生除了完成家庭作業外便認為當天的學習任務已經完成了,即使能預習的往往都是走馬觀花,效果很低。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本學期在學校大力倡導"先學後教,當堂訓練"背景下我們上課抓起--建立一個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會學、都能學好的教學模式。這個教學模式的程序是:出示這堂課的學習目標--出示這堂課的自學要求--學生根據自學要求自學、教師巡視發現學生自學中的問題--學生彙報自學結果(優先差生)--糾正、討論、指導自學結果--學生完成當堂作業、教師當堂批改作業。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更能體現課堂教學的民主性,突出了"課堂教學的全過程都讓學生學"這一實質。如"學習小組討論"、"兵教兵戰術"等形式,使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大膽表態發言,説心中所想,寫心中所思。在廣泛交流中吸取別人的長處,發現自己的不足;在比較中見真假,比較重見優劣,比較重求進步。這也體現了"尊重主體,面向全體"的教學理念。

另外,"先學後教"突出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獨立性;"當堂訓練"更利於教者掌握學生學情,有利於個別輔導;"先學後教,當堂訓練"不是注重給學生知識,而是注重給學生學習知識的能力與方法。古人説,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給別人金塊,不如給別人點石成金的點金術。

我想,這個模式每一位老師都清楚,可為什麼總是失敗,或者説得不到好的效果呢?那是因為模式是固定的,但學科之間具有一定的差異,老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結合學科特點,靈活的應用先學後教的教學模式,並且要深入研究這種教學模式,不能表面化。剛剛實施這種教學模式,很多方面我都沒有深究,導致課堂教學效果並不很理想,一學期下來,我做了細緻的自我總結,並且對學生也做了全面的分析。

我認為先學後教中的"先學",不是讓學生泛泛地、單純地看書,而是在教師指導下自學,首先是提出學習目標,並提出自學要求,進行學前指導後,學生帶着思考題在規定時間內自學相關的內容,完成檢測性的練習,

自學的形式多種多樣、靈活多變,可以是看例題、讀課文、看註釋、做實驗、發現疑難做記號、做與例題類似的習題等等。在學生自學時,教師巡視,發現問題記下來,但不講話,不干擾學生自學。

"後教",不是教師漫無目的地教,而是在學生充分自學後,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式的學習,我認為教師在 "後教"這一環節中應該做到:學生在自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巡視,準確掌握學生的自學情況,在學生自學結束之後,發動學生通過討論、質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決自學過程中暴露出的問題。讓已會的學生來教不會的學生,促使學生相互合作、互相幫助,達到"兵"教"兵"的目的。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可以反映出學生不同的思維水平,反映出學生"先學"的水平與態度的不同層次,如果教師再採用不同的激勵、評價手段,那麼將有利於促進學生"先學"自覺意識的形成,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例如,在課堂上,由於我對組1、組2、小A、小B等採用了小組整體評價與個人評價相結合,生生評價、師生評價、生自評等不同的評價與激勵方法,在激發這些同學學習情緒的同時,也激發了其他同學的學習熱情和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為了考核學生對"先學"的態度,在課堂教學與課後應加強對學生"先學"的檢查與輔導,在檢查的過程中及時給予評價,在評價個人的同時也評價小組,把對個人的評價融入到對小組的整體評價中,促使學生必須認真關注"先學",讓小組幫助教師督促學生"先學",有利於形成人人爭先的良好氛圍。

"當堂訓練"是在"先學"、"後教"之後進行的,一般不少於15分鐘,分必做題、選做題和思考題,着重讓學生通過一定量的訓練,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從而加深理解課堂上所學的重難點。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其中藴含的卻是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先學後教,以教導學,以學促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並不是固步自封或將其教條化,而是結合自己在實踐中日漸逼近教學本質的理解,不斷豐富和發展它。它不僅僅是一種教學模式,更體現着"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的教育思想。

實施這種教學模式的重要之處是一定要讓學生做好預習工作。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關於課前需不需要預習,許多教師心存疑慮,他們認為:先讓學生預習了內容,新課教學教什麼?學生還會對將要學習的知識感興趣嗎?然而預習作為一種學習活動,從學習者的角度來看,它是學生的一種獨立學習活動,還是一種學習的心理準備過程。學生在自學中藉助已形成的知識、經驗和方法,自主學習、探索與思考,並嘗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得到更好的發展。

現如今,我們更應站在新課程理念的背景下思考預習給學生帶來了什麼?我認為新課程理念下的預習應是促進學生的發展,讓學生適應未來的學習與生活,努力體現數學課程的總體目標,而不應僅僅是數學課本上所要教學的知識與結論,更要讓學生運用已形成的數學知識、數學思維和方法來解決新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為了使預習能達到促進學生學習、獲得全面發展的目的,同時也使預習能更好地為教師教學服務,我認為應重視以下幾個問題:

1、怎樣的預習才是有效的?

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景,教師在佈置數學作業時總不忘加上一句:"回家把明天要學的內容預習一下。"這句話幾乎成了許多教師的"口頭禪",但學生知道如何預習嗎?許多學生把預習簡單理解成看數學書,學習時走馬觀花,一目十行,難以深入教材獨立思考和主動探索新知,也有些學生把書後的習題做一遍便認為是大功告成了。把預習當成了枯燥任務來完成,久而久之會造成學生對學習數學興趣的減退。新課程理念背景下,預習不再是單純為掌握知識和技能而設置的學習活動,而是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髮展得更好。因此,教師要有步驟地分階段地進行預習方法輔導,同時設計預習題,如以"做什麼--怎樣做--為什麼這樣做--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四步來預習,並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從剛開始的預習知識內容逐步轉向數學思考與學習方法上來。

2、如何在預習中訓練學生的思維?

新的課程標準提出不只是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更要發展他們的學習能力,訓練學生的思維。但是,通過預習,學生往往比較容易地得到了結論或答案,對問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無暇把目光擴展到教材以外,導致思路閉塞,難以實現創新。有時侯我們會在課堂中驚異於學生獨特的思維角度,而我們成人往往不會那樣去思考,這是因為我們有了經驗,而這經驗恰恰影響了我們的思維。

教材是學生預習的載體。學生的年齡特徵決定他們預習時不可能深入教材,因此教師就應鑽研教材,理解教材,進而駕馭教材,要挖掘教材的空白處或抓住知識的發展點,充分發揮學生潛能,大膽放手,讓學生通過自學、探討等活動不斷思考有無新的發現,有無更好的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創造性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體驗現實的、有意義的預習過程,增強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3、預習後的新課該如何組織?

學生作為學習個體,本身就存在着差異,預習後的課堂面臨學習差異可能更大。那麼預習後的課該如何組織?首先,對學生的預習過程或是結果,教師應採取多種方法及時地檢查、評價、反饋,注重發揚學生閲讀的積極性、思考的主動性。比如可以通過課前提問、小老師等形式檢查預習成果,及時給予評價激勵。同時教師可以掌握學生知識起點,及時調整教學思路。對沒有預習習慣或預習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教師要及時給予幫助,使其嚐到課前預習的甜頭。其次,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預習成果改變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進入想的多,説的多,交流的多,體驗的多的課堂,使其個性發揮的充分,讓更多的學生得到發展。

我認為,只要做到這三點,就一定能使課堂教學達到最好的效果。總而言之,"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減輕了師生負擔,利於學生全面發展,更有利於後進生的培養;同時將探究性學習、創新教育融入課堂,體現和推進了素質教育,更符合新課標的要求。

先學後教的心得體會12

一、課堂模式大概分為4個模塊8個小環節:

1、輔助環節(約1分鐘,包括板書課題,出示學習目標、出示自學指導)2、先學(約15分鐘,包括讀書看書,檢測練習或提問)3、後教(約10分鐘,學生相互更正或並教兵、師生討論)4、鞏固練習(約20分鐘,即完成作業)

二、下面是我這次東河片教研活動中的幾點感悟:

自從課改以來,一直在摸索着做,通過這次東河片教研活動,在試課中我有很多的感受,總在琢磨要用什麼樣的形式,採取什麼樣方式,讓學生喜歡學習,愛上學習,平時遇到學生做錯了,就着急,忍不住輔導,總是擔心學生學不會,就反覆的講解,重複一遍有一遍,總認為講了才是對學生負責,可實踐證明,知識不是講會的而是練會的,這次東河片活動通過幾次的磨課讓我明白了。同時我也反思了自己的課堂教學確實做的還很不夠有時講的多,練得少,學生自主學習不敢大膽放手,學習川石中學的課改的教學模式,以後的教學中我將盡可能地運用這種模式,從而把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去鍛鍊更多的能力。

在:“先學“環節中要學生明確任務,並在一定的時控下進行自學相關的內容,完成檢測題。“後教”環節是課堂教學的關鍵,首先要轉變觀念解放思想,相信學生,大膽放手,學生能做的教師堅決不講。凡是學生自己能解決的問題,教師只做補充,更正講解,總結歸納,拓展延伸講解。

“後教”環節是在學生通過先學環節中檢測中暴露的問題進行,只有首先讓大面積學生充分闡述自己的觀點,將學生的答案,思想,方法完全展示在同學面前,才能真正實現“兵教兵”。

“鞏固練習”環節要精心設計,並且要求在一定的時間內獨立完成,要

格局課堂目標,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重視對知識的落實,突出對知識的落實。我們都知道,學生的成績取決於課堂,因此課堂的質量關係着學生的學習成績質量。

“先學後教,自主互助”的教學模式的課堂起點不是老師的教,而是學生按照自學指導要求自學,老師不過是課堂的影子,而且是自我剋制的影子。真正的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

三、通過這將進3個月的實踐我有一個疑問:這種模式的課堂教學是不是一定要以這樣的座位形式?不是這樣的座位形式就不能完成這樣模式的教學嗎?

先學後教的心得體會13

走上講台十幾年,從內心深處渴望自己的學生受到素質教育。在走素質教育道路和尋找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結合點上尋尋覓覓而始終迷迷茫茫。拿到《教學革命蔡林森與先學後教》,認為只有口號、缺乏實際操作意義的書又來了一本。

隨意翻看,一句話“課改也要打假”寧我為之一震,潛意識覺得這本書值得看。跳過題詞讀讀簡介,更肯定了我潛意識的正確。於是靜下心來,從頭至尾細讀這本書。

當第二遍讀完,感受頗深。

先説説書中讓我欽佩的幾句話吧,站在個人的角度談談體會。

1、“課改也要打假”。

課改喊了好多年了,改來改去,應試色彩依然不淺。我和不少教師一樣,在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之間摸索、徘徊,始終難以走進素質教育的大門,始終以自認為是“素質教育”的方式教育着自己的學生,我自願站到蔡林森校長所説的“被打”行列之中。

2、“吃苦是福”。

蔡林森校長從小吃苦,學會了主動學習;當教師吃苦、自學,教好了學生,當好了老師;當校長吃苦,建成名校;退休後吃苦,先進的教育理念、方法繼續影響一大批人,讓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了真正的素質教育。好像蔡校長“苦海無邊”,其實,“苦”中的成功無時無刻不在伴隨着他,那就“苦”也不苦了。

3、“不允許有任何拖堂,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

暫不説誰也不希望、不喜歡拖堂。蔡林森校長這句話的分量甚重,要求課內完成當堂課的學習任務和教導任務(這樣説是受了“先學後教”的影響),沒有拖拉也決不許拖拉,使師生,特別是學生在課堂上做到緊張地投入課堂活動,做到全員參與、精力集中、知識能力“堂堂清”。

4、“‘沒有教不好的學生’中‘好’的標準每個學生經過教育,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明顯的進步,優生更好,後進生進步很快”。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提出多少年可能就被罵了多少年。聽得最多的是“我們班上×××(特別差的學生)拿給他教嘛,我看他能不能教成優生?!”讀了蔡林森校長這“標準”,看來我們原來理解太膚淺、太偏頗了。這一“標準”讓我明白了,素質教育要讓每個孩子的知識、能力、道德情操等方在原有基礎上有最大限度的進步、最大限度的收穫!

5、“教師能夠熱愛學生,相信學生,尊重學生,平等地對待每個學生,這確實是依靠科學,遵循規律,有效地推廣‘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法的首要條件”。

這是師德要求,是教師良好個人素質的體現,成為了蔡林森校長眼中“有效地推廣‘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法的首要條件”。説明對學生的指責、諷刺、挖苦、嫌棄、不公,就不能使每一名學生全身心投入學習活動,就不能真正讓每一名學生取得進步、收穫成功,就無法真正實現素質教育。

6、“效果好就是好課”。

一語中的!少了評課的細項打分,不允許“假、大、空”的客套評課語言。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教學效果好,就是讓學生在知識上有最大的收穫、能力上有最大的提高、道德情操得到昇華我會把這句話作為我教學工作的指導思想。

下期開校,我將進入我中學教學的第二個學期。結合我自身的實際、學生的實際、學校的實際,結合對《教學革命蔡林森與先學後教》的學習,我將在自己的教學中特別注重以下兩方面,並注意結合實際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使自己的課向“效果好”靠近。

一、指導自學、交流、互教,還課堂給學生。

在課堂結構中,學生才是主體,引導學生自學、交流、互教,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動眼、動手、動嘴、動腦,主動地獲取知識。用教育界頗負盛名的作家、演講家安奈特L布魯肖的一段話告誡自己:“講啊,講啊,教啊,教啊,如果你合上嘴,我會學到更多;求你別説了,讓我自己來!”

要意識到還課堂給學生,並不是自己輕鬆的一件事,而是給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後對教材、教參的研讀要更深刻,教學環節的設計、問題的提煉要做

得更精緻,一切以從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有利於課堂“效果好”出發。

二、少講不是不講,而是精講,實現教師的教和導。

在課堂活動中,有學生自學、交流、互教等活動,是整堂課的主要部分,也有“教和導”的環節,這是課堂教學的精彩部分。任務是幫助學生糾正錯誤,解決疑難問題,此環節的時間不宜太長,自己要保證教的內容要少而精,只教重點、難點;只教學生不會的,幫助學生糾正錯誤,解決疑難問題。引導學生自學、交流、互教時,先讓會的學生講,講對了,老師不重複;學生講得不完整,老師要補充;學生講錯了,老師要糾正,始終保證言簡意賅,不説廢話。

綜上所述,對《教學革命蔡林森與先學後教》的學習,讓我有了收穫,也有着思考,我還要繼續結合洋思中學課堂教學視頻、講座視頻,進一步領悟“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操作精髓,結合實際去探索,努力使自己的學生也享受到真正的素質教育,“讓每個孩子的知識、能力、道德情操等方在原有基礎上有最大限度的進步、最大限度的收穫”!

先學後教的心得體會14

暑假,按照學校安排,我讀了蔡林森《先學後教-當堂訓練》一書,頗有感觸,以前我們總習慣“先教後學”的教法,認為教師“深挖洞”——講得越多、越細、越深、越透,學生學得就越快、越好,教師帶領學生“鑽山洞”,總比學生自己摸索要來得更快一些。事實上,這樣做容易造成學生思維的惰性,學生成了被動的“啞巴”。而 中學 “先學後教” 的教學方法,恰恰相反。在課堂結構中,學生主要是自學,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有目的有步驟地進行。學生自學前,教師抓住知識點,提出問題,突出重點,確定學生自學思考的方向. 開始上課時,教師準確地提示教學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之後,提出明確的自學要求,即自學什麼內容,用多長時間,如何檢測等,並指導學生自學的方法。學生自學時,教師通過行間巡視、廣泛答疑等形式進行調查,最大限度地暴露學生自學中的疑難問題,對帶有傾向性的問題進行分析,有重點地輔導差生。這樣在課堂中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自學,即突出了學生主體地位,又培養了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為後面的“教”環節打下了基礎。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不能學形式。如果不看自己所教班級的實際情況,把整個“引導--學練--堂堂清”教學模式的形式的一切一切,照搬過來,可以説,您的收穫一定大不了,甚至會出現退步,可能要出現成語中“雞飛蛋打”的效果。要把“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的實質和所教班級、學情聯繫起來,取其精華,這樣才會取得較大的成績。遵循的原則:凡是能使學生學習變好、能使學生習慣好轉的方法、要求都可以強化,但千萬不要在原方法和制度的基礎上動作過大,否則學生、老師都吃不消,循序漸進,使這些方法和制度逐漸加強。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更有利於分層推進,這就需要教師一步一步地扔掉原來的不好的方法和經驗。“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最主要的就是:學生是主體,在知識的學習中主要以學生自學、學生講解為主。但有的老師總認為自已不講講,學生不會,不自己講講,學生總結不全面,這就錯了。如果學生總結的深度不夠或者各方面不全,那是老師“引導”這個工作沒有做好。就需要我們在“引導”的內容上下功夫。只要引導得當,學生可能比老師想得全面。

總之,我們完全可以向XX學習,學他高效的教學方法。相信我們教師如果把 先進的思想、教學理念與我們學校的具體實際情況相接合起來,我們就一定可以闖出一條成功之路。

先學後教的心得體會15

個人幾年的教學模式已基本定型,真要跨出這一步,實在覺有些力不從心。通過領導的指點、與老師們的切磋、討論和自己的教學實驗,慢慢理出一點頭緒,下面就本學期的課改教學情況談談自己的一點感受:

一、實現思想觀念的更新。

學校“先學後教”的課堂改革,要求教師必須首先要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摒棄以往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學習模式,把學生放在主體位置。在開學至今的課改中,我也在不斷地更新自己的觀念,編排座位、教學設計、課堂實施等無不融進課改的新理念。感覺自己的教學思想在慢慢地改變,同時也感到更大的壓力,因為這樣的教學要求教師思維更活躍、更嚴謹、更有條理性。

二、教學方法的更新。

課堂上我努力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因此在課堂上學生的質疑問難,浮想聯翩,小組合作交流等,在課堂教學中放手讓學生充分地讀,自由地議,大膽地評,從而真正樹立以人為本、以讀為本、以創新為本的現代閲讀教學觀念。課改讓自己變得更和藹、更親切、更平易近人了。

三、創設情境,發揮最佳效果。

在教學實踐中,我努力從息息相關的生活中創設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同時把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使學生感到學習的快樂,初步體現與現時生活的聯繫。

四、獎勵激勵,提高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評價,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很好!説得真好!你懂得真多!你的想象非常豐富!真聰明!你的話很有説服力!你的想法非常棒等等,同時還對小組進行評價,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和集體觀念,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同時在小組間實行競爭機制,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五、“先學後教”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先學後教”的基本流程是“學生(老師)提出問題→學生自學→分組討論→彙報展示→結論(感悟)→檢測運用”,它與新課標改革的思想觀念是不謀而同的。

六、存在困惑

在課改過程中,進步的同時也存在着不少的困惑:

1、備課花時較多,有時創設一個問題要想很久,加上做課件、設計檢測題等,如何才能提高效率,能更有效地進行備課?

2、如何在課改中上好作文、交際、練習、複習、評講試卷等課型,還有待摸索。3、如何更好地進行引導、點撥,讓學生有話可講,理解到位?很多問題提出來後,學生未能很好地理解,教師引導多了,教師的話就變得多了,也改變了“教師只能講10分鐘”的課改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