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小組心得體會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7.55K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一起來學習心得體會是如何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組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小組心得體會

小組心得體會1

小組合作學習是創建高校課堂的關鍵,小組合作學習成為我校重要的教學組織形式和理論指導之一。聆聽了温思涵教授小組合作學習的培訓,我受益匪淺,確實有一種感覺小組合作學習與以前教學組織形式相比,小組合作學習有很多優越性。下面我談一下自己培訓後的體會:

一、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培養了孩子的自學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1.分配學習任務。在合作學習之前,教師要向學生説明: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內容和目標是什麼,怎樣完成任務,評價的標準是什麼(小組的任務完成的怎麼樣,個人的學習成果怎麼樣)。與此同時,教師還要通過創設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發學生善於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解決問題,促進學習的遷移。

2.合作探究。每個小組明確了學習任務之後,各組根據任務分工進入合作探究階段,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組的學習成果。期間教師要在組間巡視,針對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及時引導,幫助學生提高合作技巧,並注意觀察學生學習和人際關係等各方面的表現,做到心中有數。要讓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生多思考、發言,保證他們達到基本要求;同時,也要讓學有餘力的學生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潛能。

3.全班交流。讓每個小組的報告員代表本組向全班進行學習成果彙報,瞭解每個小組學習的情況,同時注意瞭解每個小組學習有困難學生的掌握情況;對於每個小組提出的疑問,可以請其他小組介紹解決辦法。

二、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面向全體學生。

小組合作學習提供了學生在課堂上互幫互學的客觀條 件,提供了多於以往的自主學習的機會。學生在小組中學習沒有心理負擔,不會感到緊張和無所適從,為學生創造寬鬆愉悦的學習情境,人人蔘與學習過程,人人有機會發言,人人有機會操作學具,人人有機會參與競賽,人人做學習的主人,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在學生自己學習,互助活動中促進了學生的主動發展,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大面積提高教學效率。 小組合作學習避免了集體教學中相當一部分學生因得不到充分參與學習活動的機會,不得不處於“旁聽”地位的被動狀況,為各層次學生的普遍參與提供機會、創造條件。合作小組中,包括學困生在內的每一個成員都能自由表述自己的意見,這種信息的多向交流能促進智力的相互激發,情感的相互感染、操作的相互合作以及學習結果的相互評價,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慾望,使學習內容成為學生自身的需要。在這種寬鬆自由的氛圍中,學生理解新知、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加強,教學質量得到大面積提高。

四、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

現代社會、科技高度發展,它要求人們進行激烈競爭的同時,更需要人們進行廣泛的合作,合作學習是培養協作精神的有效途徑。為達成小組的預期目標,小組成員不僅要努力爭取個人目標的實現,更要幫助小組同伴實現目標。因此,小組成員之間必須相互瞭解、彼此信任、經常進行交流,互相幫助和支持,同伴之間建立起一種融洽、友愛的`夥伴關係,許多學生在與同伴的交往活動中,逐步學會了如何有效地表述自己的觀點,認真地傾聽他人的意見,概括吸收同伴經驗,從而形成團結、合作、相互尊重、互幫互助的優良作風。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能將教材及教師的思維過程轉化為學生的思維過程,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的思維再現出來。但在探索嘗試過程中,有許多方面還有待於進一步深入研究。如:學的慢的學生需要得到學得快的學生的幫助才會進步,那麼對學得快的學生來説,在一定程度上就得放慢學習進度,影響自身的發展。但我們在實驗中嚐到“小組合作學習”的一小點甜頭,它不失為一種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有效方法。同時通過合作學習使獨立、自私的學生表現出合作、互助等積極的性格特徵。

小組心得體會2

新課程理念下,合作學習這種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正在發揮着巨大的作用,深刻地影響着教師教學的方式和學生學習的方式的轉變。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合作學習在形式上已經成為有別於傳統教學的一個明顯特徵,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加貼近新課標的要求。

一、合作學習的意義

現在評價一節課的優劣很重要的一個指標就是參與度,在合作學習的情境下,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處於羣體的中心位置。小組內處於劣勢的學生,由於能得到同伴的幫助,有了更好的轉化條件,學生們積極投入學習,課堂教學形成人人蔘與,個個主動思考的局面,為大幅度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了可能。

同時,合作的意識與能力是現代社會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小組討論時和完成分配的任務過程中,相互鼓勵。通過交往建立起和諧、民主的關係。在交流中使知識得到共享,在爭辯中使錯誤得到修正,在探索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思想和方法,長期堅持合作學習可以使學生的合作意識、合作精神內化為一種個體心理特徵—合作品質。

二、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合作學習的方式,明顯提出了學習本體的參與率,但是在實際的運用和操作中,又出現了些許令人擔憂的問題。

1. 為了合作而“合坐”。小組合作學習本來是通過小組內的幾個成員分工合作,共同努力來完成一個學習任務的。但是在合作學習中,有些教師認識不到位,小組合作學習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為了合作而“合坐”。比如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做一道開放性的習題:給每個小組分發很多張有空白圖案的卡片,讓學生髮揮想像力,塗出有規律的美麗的圖案。學生每人塗出一張圖案,小組間的交流很少,基本上停留在獨立學習的層次上,沒有真正的討論和合作,沒有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其學習結果也不能完全代表小組的水平。究其原因,教師沒有及時提醒和指導每個組的學生進行相互討論和交流,或者説這樣的內容需要小組合作嗎?其實,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關注很多深層次的問題,並不是同學們圍在一起坐着,就是小組合作學習了。

2. 教師充當旁觀者,缺乏有效的指導。傳統的教學是學生圍着老師轉,老師唱主角,學生當聽眾。可是,如果合作學習組織得不好,也會出現小組中個別成員承擔大部分甚至所有的活動,而某些小組成員卻無所事事,形成“優生”挑大樑,“學困生”跑龍套的“假合作”學習。有的學生思維敏捷,語言表達能力強,常樂於表達不疲;有的學生反應較慢,又羞於開口,久而久之也就成了“收音機”,往往得不到獨立思考的機會,而是直接從好學生中獲得信息,致使困難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獲益比在班級教學中的獲益還少。曾看到一位老師上課時,為了體現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讓學生小組合作測量書封面的長、寬各是多少,在釘字板上圍長方形、正方形等一些簡單的操作,結果一人在做,其他人在看。在這樣的課中後進生只是看着、聽着。想要達到生生互動、共同合作的目的那就更談不上了!良好的合作學習小組必須有老師良好的指導。由於學生的自控能力比較薄弱,如果沒有老師的指導,合作小組的學習必將是放任自流,流於形式的。

3. 班級人數過多,不利於分組活動。我校班級人數一般都在50人左右,多者甚至達到60人,這給小組合作學習帶來一定困難。一般來講,班級人數在40人以下,比較容易分組且易於管理;人數過多,不好分組也不好管理。另外,大部分學校是按班級固定教室,這就給小組合作學習帶來很多不便。

三、解決問題的對策

1. 處理好形式和目標的關係。單從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來説,其重要意義前面已有所論述;但是,不能光注重形式,更要注重學習目標的實現。任何教學組織形式都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學生的全面發展也要通過多種教學組織形式來實現。老師的一切教學行為的出發點和歸宿都是為了學生個性的全面發展。小組合作學習除了讓學生掌握知識技能、培養合作的意識和能力外,還要培養學生探究的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2. 選擇好可供學生合作學習的問題和切入點。結合教材確定“合作學習”內容,既注意要有一定基礎性,又要有不同的層次性,提出的問題要能夠引起全體學生的主動思考,在學生需要幫助時引導合作,讓他們既準確又迅速地完成一個人難以完成的任務,體會到集體的力量;在每節課的重要環節學生具備一定的感性認識、小有收穫時引導合作,讓他們在交流中領略他人的思維策略與方法;出現了多種解題方法,需要交流共享時,引導學生小組合作,有利於學生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與靈活性,從中受到啟發,學會理解他人,欣賞他人。

3. 教師積極參與,掌握課堂合作學習的調控。教師的新角色,不僅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也應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與學生一起交流,為學生的合作學習起到榜樣作用。教師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教師應該參加到學生的學習討論中去,及時掌握學生學習的動向,教師既是學生學習的參與者,更應該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

4. 重視提高課前預習質量。預習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課堂效果,而預習是否主動也影響預習的質量。但是一些同學缺乏預習的目的性和自學性,課前不預習,到課堂上疑點重重,感到吃力。教師對學生預習要加強指導,使學生重視預習,掌握預習要領。

伴隨着新課程的推進,合作學習的意義愈顯重要。全班教學小組學習、個人獨立學習都是基本的課堂教學方式,其作用難以互相取代。我們要根據教學的具體內容合理選擇,要因學習進程與內容需要靈活安排,沒有必要每節課都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我們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使我們的小組合作學習實效更高。

小組心得體會3

新《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小組合作學習” 恰能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也是當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途徑。課堂教學中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提高單位時間內學生學習、交往、表達的頻度與效率,優勢互補,有利於培養探究意識和合作精神,也有利於學生口語交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發展。要想切實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需要選好合作內容,並在分組分工、合作技能、學習方式等多方面進行引導教育,在培養良好合作習慣的基礎上,抓準時機開展合作學習。下面我就結合在教學中的實踐,談談自己的心得體會。

一、良好的合作習慣,有效合作過程的保證

俗話説,“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合作學習就是要充分發揮個體的作用,使羣體的力量更加強大。小組成員羣策羣力,共同探索,共同研究,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因此,在合作過程中應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習慣。

1、積極參與的習慣

即每一個學生懂得按照老師的要求,在組長的安排下認真地參與小組的活動,能在強烈的集體榮譽感的驅使下,為合作學習取得較高目標達成度努力。

如蘇教版國標本第五冊《統計與可能性》教學中,在摸球實驗前,我就讓小組長進行分工,誰摸球,誰記錄,誰數次數,誰監督等,讓每一個學生明白自己的任務,同時還提出看哪一組完成得又快又好,這樣,大家就會為着同一個目標而努力。從而讓摸球實驗順利進行。

2、傾聽的習慣

在開始合作時,同學之間最大的問題是不能容納別人的意見,各抒己見,眾説紛紜,因此,我逐步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學會傾聽:(一)認真聽每個同學的`發言,不打岔,不插嘴;(二)聽出別人的發言要點,適當的時候用筆記下來,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三)聽後思考,哪裏説得好,還有哪些不足,提出自己的見解,提高學生處理信息、反思評價的能力。這樣,學生才會在別人的發言與自己的想法碰撞中,產生智慧的火花,促進對知識的理解。

3、勇於發言的習慣

由於學生的自身思維方式和所處的文化環境、家庭背景不同,在合作學習中存在着一些同學發言的機會多,一些同學發言的機會少。因此,我常深入到小組中,調動這些學生的參與慾望,培養他們敢於發言的勇氣,把一些簡單易懂的問題讓他們説,並給予肯定和鼓勵,條件允許時還在全班學生面前進行表揚鼓勵,使一些基礎知識差、思維能力弱、不善言談的學生也有參與、表現自我和獲得成功的機會,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

4、守紀的習慣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儘管合作學習是小組化學習,人數不多,但也必須在一定的組織紀律約束下進行,避免不必要的吵鬧和爭論。當然這裏所指的紀律約束並不是把學生管死,不給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活動的自由,而是通過一定的紀律要求,讓學生在合作中活而不亂。

二、恰當的合作時機,迸發思維的導火索

合作理論認為:合作的價值就在於通過合作,實現學生間的優勢互補。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和教學環境等條件,選擇有價值的內容和有利的時機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精心設計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為學生提供適當的、帶有一定挑戰性的學習對象或任務,把學生領近“最近發展區”。合作學習

的問題,可以是教師在教學的重點、難點處設計的探究性、發散性、矛盾性的問題,也可以是學生在質疑問難中主動提出的問題。因此,在實踐中要合理選擇合作的時機。

1、獨立思考後

愛因斯坦説過:“學校的目標應當是培養有獨立行為和獨立思考的個人”,新課程的培養目標也是如此。合作能提升人的能力,能形成集體的智慧,但應以每個學生的獨立思考為前提,進行有針對性的討論,有目的性的討論,出現問題後,不要急於組織或要求學生討論,應留給學生一定的獨立思考時間,等學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後再參與討論。平時我們經常看到老師讓學生合作學習,但老師卻不深入到小組內參與學習,也沒有掌握學生學到了什麼程度,學生有沒有困難,而是一會兒就看看錶,有時間的話就繼續學生的隨意討論,沒有時間的話,一聲令下,討論就要嘎然而止,哪怕學生沒有討論完,哪怕學生正討論得激烈,教師也全然不顧,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被老師控制得已毫無自主,也根本達不到預期的學習效果,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因此,我認為一定要給足時間、做好調控,這樣,才能讓學生學得更深更透,才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好習慣,才能達到合作學習的最佳效果。

2、產生疑問時

“學源於思,而思源於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常有疑點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探索、常有創新。課堂合作學習中應把質疑、釋疑作為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通過對學生質疑問難的指導,讓學生學會從知識的探索與對比中提出問題,並設法解決問題,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使學生學得更為主動、更為深刻。

如教學“年、月、日”一課之前,我佈置了一道預習題:小紅今年10歲,過了10個生日,小紅的哥哥小冬從出生到現在過了三個生日,請想一想,小冬今年幾歲?學生看了題,有的草率地説:“3歲”。有的馬上產生疑問:“妹妹10歲,哥哥怎麼會才3歲呢?”有的甚至問老師是不是把題目寫錯了。疑惑之際,我説:題目沒錯,小冬到今年確實才過了三個生日,為什麼會有這樣情況呢?請大家預習“年、月、日”這部分內容,小組內部先進行探究,看哪一組先得出其中的奧祕。這樣誘導學生帶着疑問去學習,去合作討論,大大激發了學生在小組學習中共同探索、合作解決問題的求知慾望。

3、探究規律時

數學教材中有很多規律需要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才能發現,如:各種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圓柱體和圓錐體體積之間的關係等等,這時僅憑個人的才智是不夠的,需挖掘集體智慧,才能集思廣益,達成目標。

如,我在教學“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時,課前讓每位學生準備好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鋭角三角形、鈍角、直角三角形中任選一種)。上課後,讓學生拿出三角形,提問:你能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另外一個圖形嗎?在獨立操作的基礎上,把自己發現在小組內交流,同時找出哪些圖形是學過的;在此基礎上提問:這個新拼成的圖形面積和原來的三角形面積存在着什麼關係?學生在操作的基礎上進行觀察、小組討論,運用已學過的平面圖形的面積公式初步推導出三角形面積公式。這樣,學生在動手操作、合作研究中,找到了規律,領略了合作探究的魅力,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4、解答“開放性”問題時。

“開放性”問題其解題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個人的思考能力畢竟有限,很難多角度地去思考,須羣策羣力才能展示出各種策略和結論。

整個合作學習過程各個小組活而不亂,每個同學積極投入,都想讓自己小組找到更多的解題方法,在“找”的過程中,每個同學都在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促進。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在促進學生間的情感交流、互幫互學、共同提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方面起着積極的作用。我們應加強研究,努力探索,不斷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同時,也不要否定其他的的學習方式,替代其他的學習方式,而是讓合作學習與其他學習方式共同運用,我們要及時瞭解學生的需求,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服務,豐富改善學生的學習生活。

小組心得體會4

合作、交往、共享、共處是21世紀人際關係的重要內容。同時學會合作交流是新課程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那麼,如何有效的組織合作學習活動呢?通過開學這一個月的年組教師研究學習,實踐操作,我們認為要做好以下幾點:

1.小組合作的要求交待清楚

為提高學習效率,在合作之前,要研究教材,確定學習提示,學習提示中要有學什麼?怎樣學的內容,便於學生在學習時有抓手。學生了解了學習要求之後,必須先獨立學習思考,然後組內交流,開始時學生不知道如何根據要求交流,這時教師就要對學生合作方法進行指導,轉變角色把自己當作小組長或小組成員,身體力行地參與其中,給學生示範,給學生切實的感悟和體驗。這樣反覆訓練,讓學生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在交流中學到知識,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2.關注學生小組學習時學會傾聽

因為是按序交流,所以每個學生都要時刻注意傾聽。而且有序交流在一定程度上逼迫每個學生都要學會關注別人,傾聽別人的發言,為學生之間的質疑解疑做準備。

3.培養小組長的組織能力

實踐中我們還發現,小組的合作學習需要得力的組織,教師要特別注意培養小組長的組織協調能力,使他們能很快把握合作學習的內容,並能在老師的指導下,適當選擇合作學習的策略,會對小組成員合理分工,組織大家有序活動,鼓勵全體成員積極參與,能對合作學習的成果作簡要的總結和評價。

4.學生之間的互動很關鍵

除了主動發言、認真傾聽、積極協作之外,仔細觀察、深入思考、互動交流也是參與的重要形式。特別是在別人的啟發下,自己思維的靈感得以暴發,與講台上彙報的同學進行交流互動,對彙報小組的方法進行質疑補充或展示自己比他們做得更好,想得更深入的地方,這樣的合作意義才大。

5.激勵表揚,共同進步

德國教育家斯多惠説過:"教育的藝術本領在於激勵、喚醒與鼓舞。"在教學中教師應堅持使評價貫穿於整個合作學習活動中。所以,為了調動組員的.積極性,一段時間後,要從各個方面去評比表揚孩子的進步。如:積極參與的;積極思考的;組織好的;認真落實的……這樣就促使每個組員在合作學習時更用心地去思考,讓自己的質疑最有意義,最有價值;讓自己的解答更充分,讓他人更滿意。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實施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達到的,我們相信通過一點一滴的積累,真抓實幹的努力,一定會逐步走向成功的。

小組心得體會5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也是這次課改的重中之重。如何更有效地開展好合作小組學習是我們面臨的新課題。課堂教學中要求教師一定要轉換角色,當好"導演",讓學生當好"演員"。同時教師要注意整合各種資源,組織好小組合作學習。在《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課程實施建議中,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理念。因而,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儘可能地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獨立獲取新知的機會,儘可能多地讓學生體驗嘗試成功、探索與發現的快樂。現在廣大的教師都在嘗試運用這種新的教學理念。但是,如何把小組合作學習用到實處,如何更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展示?是我們解決的首要問題,也是擺在面前的難題。就此,下面談談我的心得體會。

一、組建合理的合作學習小組,培養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

合作學習小組間應該水平相當,這樣便於公平競爭,合作學習小組的成員應具有多樣性和差異性,也就是將男生和女生、學習較好的和有一定困難的、性格外向的和性格內向的分到一起,這樣就為合作學習提供了基礎,便於合作,當然建成了合理的學習小組,還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國小生缺乏合作意識,常以自我為中心,往往不能較好地把自己和學習夥伴當作一個學習共同體。起初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多數孩子不善於圍繞問題進行討論,甚至有的光講小話,沒有落到實處。於是,我們師生共同設計了體現多數學生意願的方法,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加以引導。如:學習小組選派代表彙報學習情況和方法;組內輪流彙報交流心得、觀點;小組成員彙報後,先由合作伙伴進行補充説明,再由其它小組補充或提出異議等。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及時評價與獎勵,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學生學習習慣逐漸形成,有的學習小組甚至人人爭先發言,説出自己的觀點。這樣雖然要花費許多人力和時間,但畢竟每部大腦都運作起來了,而且還避免了以往教學中只是拔尖學生唱主角的.弊端,使每個學生都有了展示的機會,並在展示中認識自己、發現別人,學會了尊重和欣賞,做到了全員參與,提高了整體效率。

二、選擇恰當的合作學習任務,把握適當的合作學習時機

合作學習不是為了合作而合作,合作學習要取得實效、高效,必須從具體學習內容的需要出發,必須從本班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創造合適教學條件和學習環境下,合作學習都是最佳的教學組織形式。但是討論題過於簡單,激不起學生討論的興趣和熱情,討論難度過大,大多數學生解決不了。一般

下列幾種情況是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當學生提出的問題模糊,似是而非時,要組織討論或辯論;當問題具有挑戰性,能激起學生的探索慾望時,要組織討論。因此,要在教學設計時,通過對學習內容的任務分析和學生實際的研究,預設具有一定挑戰性、探索性、開放性的問題作為合作學習的問題,然後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觀察學生的實際表現,把握合作學習的時機,適時提出恰當的合作學習問題。我仔細閲讀雙語學校的高效課堂資料,並作了大膽的嘗試發現:學生個人獨立難以完成學習任務;多數學生獨立思考會出現較大困難;學生的看法會出現爭議時;只有大家對合作學習的任務很明確,只有多數學生感到需要合作時,合作學習才能是高效的。

三、尊重學生個體差異,讓學生樂於合作交流

由於個性氣質、智力因素、家庭環境和生活經歷等方面的不同,學生的認知、情感和體驗也互不相同。因此在合作學習的進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人體驗和自尊,在情感上多給予關愛。假如學生髮言時聲音小或結結巴巴,或語無倫次,教師也應當多加肯定和鼓勵。力求做到解放學生的頭腦和嘴巴,使他們敢想、敢説,甚至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課堂上允許實話實説,允許有爭論、有保留意見。學習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學生對教材的反映往往是綜合的、多維的、立體的。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自主展示的平台,張揚學生的個性,把學生的個體差異當作資源來開發,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情感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教師不能強求一致,要鼓勵求異思維。只要學生理解得合乎情理,教師就應用鼓勵性的語言支持他們。當然,我們一方面要尊重學生的多元理解,尊重他們的個性化感悟,另一方面也要把握必要的是非尺度,避免太多遊離於文本之外的活動或表演。只有當師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時,實際的教學過程才會更加生動、活潑、豐富。

四、適時的評價激勵,給"合作"增添前進動力

積極的評價,將不斷增強學生參與合作的意識,也使學生不斷獲得成功的喜悦。因此,合理運用小組成員互評與自評,對於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其學習的自信心尤為有效。同時,正確的評價與被評也正是學生將來走上社會所必須具有的基本素質之一評價可以是個人評價、小組互評、教師評價。評價的內容包括小組合作中行為表現、積極性、參與度以及學生在活動中情感、態度、能力的變化。

現在,學校為我們創造了有力的硬件支持和良好的環境,只要我們積極進行合作與探索,實踐與總結,貫徹這一全新的教學理念。在課改中一定能取得成功和突破。

小組心得體會6

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把握時機,當好"導演",讓學生當好"演員"。同時教師要注意整合各種資源,組織好小組合作學習。《新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所謂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在小組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經歷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是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的主要特徵是:以討論的形式研討某個問題的解決方案,學生在討論中要傾聽(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交流(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別人的意見進行評價和補充)、協作(用不同形式展示問題的解決過程)、分享(讓每個人獲得成功的體驗,並從中反思自己的學習行為)。小組合作學習一般以4-6人為一組,將同一班級的學生按成績、能力、性格諸方面的差異組建成若干個最優化的"同組異質、組間同質"的合作學習小組。它強調學生學習的親歷性、參與性、合作性,是一種具有典型意義的學習方式。因而,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倡導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儘可能地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獨立獲取新知的機會,儘可能多地讓學生體驗嘗試成功、探索與發現的快樂。小組合作學習、生本教育理念在我國班級教學中已經成為重要的教學組織形式和理論指導之一。與傳統教學組織形式相比,小組合作學習有很多優越性。

小組合作學習與傳統教學形式相比,在教學步驟上有很多共同性,如課前的教學設計、教學過程中的教師小結、鞏固練習等;但也有它自己的特殊性。下面僅就特殊性方面談幾點看法:

1.分配學習任務。在合作學習之前,教師要向學生説明: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內容和目標是什麼,怎樣完成任務,評價的標準是什麼(小組的任務完成的怎麼樣,個人的學習成果怎麼樣)。與此同時,教師還要通過創設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發學生善於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解決問題,促進學習的遷移。

2.合作探究。每個小組明確了學習任務之後,各組根據任務分工進入合作探究階段,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組的學習成果。期間教師要在組間巡視,針對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及時引導,幫助學生提高合作技巧,並注意觀察學生學習和人際關係等各方面的表現,做到心中有數。要讓學習有一定困難的學生多思考、發言,保證他們達到基本要求;同時,也要讓學有餘力的學生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潛能。

3.全班交流。讓每個小組的報告員代表本組向全班進行學習成果彙報,瞭解每個小組學習的情況,同時注意瞭解每個小組學習有困難學生的掌握情況;對於每個小組提出的疑問,可以請其他小組介紹解決辦法。

小組合作學習對當今課堂教學改革而言,它的意義是很大的。通過學習和研究發現,小組合作學習在數學教學實踐中還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或者説它仍存在一些有待進一步研究和改進的問題,如“小組活動重視形式,缺乏實質的.合作”“學生的參與度不均衡”“學生間的關係不協調”等;相應地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有“教師要更新教育理念”“處理好獨立學習與合作學習的關係”“處理好形式和目標的關係”等。

就學生的參與度來説:小組合作學習確實增加了學生參與的機會,但是好學生參與的機會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種幫助的角色,困難學生成了聽眾,往往越過了獨立思考的機會而直接從好學生中獲得信息,致使困難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生中的獲益比在班級教學中的獲益還少。在小組活動中好學生髮言的機會多,代表小組彙報的現象多。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教師上課壓力大,怕影響教學效果或拖延時間,不敢過多地讓困難學生髮言;教師只重視每個小組的想法而不關心成員個體的學習情況,認為好學生能夠代表其小組;教師對小組的指導和監督不夠,小組成員間的分工不明確。另外,大多數存在這樣一個現象:在小組活動中更容易出現放任自流的現象,這種情況比班級授課制更為嚴重。班級教學中學生都面向講台,教師很容易發現學生是不是在認真聽課;而小組學習,學生圍桌而坐,教師不容易發現學生開小差,這是客觀原因造成的。教師只關注小組的學習結果,不關注學習過程和個人的學習情況,是形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另外一部分原因是小組長沒有管理好小組活動,開小差的學生缺乏個人責任感等。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過於重視整體的評價而忽視個體的發展!

教師應該處理好獨立學習和合作學習的關係,在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和實驗中要有一個科學的態度,不要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而對傳統的教學形式説得一無是處。不講原則的過多的合作學習也可能限制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對學生個人能力的發展也是不利的。

教師既要考查每個小組的成績,也要關注小組中每個成員的發展,可以用一些不定期的小測驗來檢查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每個成員都有自己的優點,把大家的智慧發揮出來讓大家共享所產生的效益遠比一個所謂的好學生“一言堂”高得多。組長要負責管理好每個成員,通過合作學習使獨立、自私的學生表現出合作、互助等積極的性格特徵。

小組心得體會7

一、xx省xx中學“學生多元評價與小組捆綁評價”模式。

xx省太古侯城中學主要是小組的合作學習為校園的主題文化特色,以七年級數學《有理數》為示範課向我們介紹瞭如何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能力,結合我自己的感受,主要談談以下三個板塊。

1、小組建設。

尊重自願,雙向選擇,整體協調—組員和組長有雙向選擇的權利,組員選擇組長的原則:選擇認為最能幫助本小組的組長,同時要徵求組長的意見,是否同意收自己為組員。組長一旦確定後,組長需選擇一個最得力的助手—副組長,原則是能幫住自己協調組員。組長和副組長的搭配,老師需做適當的引導和調節,如男女搭配,性格互補,學科優勢,強弱結合。組長和組員選定後,,需嚴格明確幫扶對象和合作關係,由組長 和副組長分工負責,其合作關係主要分為三層:

(1)一級合作—兩個小組的討論。

(2)二級合作—小組成員的討論。

(3)三級合作—組長之間的討論,在這個過程中需培養組長兩方面的能力,一是自我能力,包括自我強大,自我管理,自我激勵等能力;二是管理能力,包括檢查、幫扶、監督、指導,協調發言,組織合作,組員展示等能力。

2、小組合作。

舊知識—温故互查,相互複述,指出對方的問題。

新知識—老師給予目標導學和學前指導,展示自學指導,小組成員相互交流、合作,互相提出問題,指出問題,來完成任務,避免老師直接進入課堂講授灌輸模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最後,學生自己總結歸納所學知識點,並能坐到相互複述。最後,進入課堂練習。在整個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組員可以向組長建議如何組織小組活動,以及小組活動存在的問題,同時監督組長,提升自我。

3、小組評價。

在小組評價這塊,其評價的方式多元化,反饋的形式多樣化。評價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每一小題完成後,可以自我評價自我激勵,自我記錄。

(2)通過積極合作卡,加分,獎勵等形式實現小組評價。

(3)作業通過課堂批改和課後批改兩種形式得到有效的反饋和評價。

課堂作業—黑板展示,小組抽查,面批,組批等形式,力求及時有效

課後作業—力求覆蓋面廣,同時注意訓練內容的層次性。必做題—人人做,選做題—作業速度快的同學來完成,思考題—學有餘力的.同學來完成,訓練的方式要像考試一樣,使得考試常態化,形成緊張、真實、有序的高效課堂。

(4)通過周評價、月評價促進小組間的競爭,使學生們感到成功,達到提高教學成績的目的。

二、洋思中學“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模式。

洋思人創立了以“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為基本結構,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課堂上學生主動參與,發言活躍,大部分作業當堂完成,老師講得很少,只是對學生的自學進行點拔,指導,釋疑。凡學生通過自己學會的內容就大膽地不教,學生的主體地位,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得到充分的體現。

下面我以八年級下冊數學《從分數到分式》這一課來簡單的總結一下他們的教學模式:

1、出示學習目標。

時間為1分鐘左右。目的是讓學生從總體上知道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和要求。此環節的意義在於使學生在上課一開始就明確了學習目標和學習方向。從而促進了學生在以後的各個環節裏主動地圍繞目標去探索,追求。

2、出示自學指導,指導學生自學。

時間約6分鐘左右。他們的自學指導很詳細,包含了自學內容,自學的方法以及自學的要求。在這一環節中,每個學生都積極動腦,認真自學,教師巡視,不提示,不説話,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3、檢查學生自學的效果。

讓中差生尤其是後進生用黑板演示或口答的形式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操作。時間約5—8分鐘。這環節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暴露學生自學後存在的疑難問題。若後進生做對了,説明全班學生都會了,就不要老師再教了。若後進生做錯了,引導中等偏上的學生分析,講清錯的原因,引導更正,歸納。這一環節體現了出洋思課堂教學“兵”教“兵”的一種有效的“教法”。也起到了相當好的一種效果。

4、當堂訓練。

佈置和督促學生獨立完成課堂作業並批改部分學生作業。時間不少於15分鐘。其目的是檢測每位學生是否都當堂達到了學習目標。作業分必做題、選做題和思考題,力求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吃飽。我看了幾個學生的作業,特別規範,幾乎是一個人寫的,我想老師在作業規範上下了很大的功夫,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説到洋思的教學,我不得不説的“四清”,堂堂清,日日清,週週清 ,月月清。其實就是要求學生做到“課堂上能掌握的不留到課後”、“今日事今日畢”。

道理説起來並不深奧複雜,但真正按照這個要求並能持之以恆做下去,實在是難,很難。洋思的教學理念“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做到了這一點。

洋思的每個班都按學科建立了學習小組,小組間正常開展學習競賽。為了小組的榮譽,課上,無論是自學、討論,還是知識檢測,小組內成員都互幫互助,互督互查,毫不馬虎;課後,對堂堂清不了學生,小組內成員分工負責,例題、習題、單詞,一一助其過關。一次“清”不了,兩次、三次一般經過“二清”、“三清”,絕大多數同學都能做到“日日清”,極個別仍不能“清”的,由老師幫助其“清”。

以上是我的一點感悟,希望自己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能夠不斷深入實踐,將本次培訓的理論經驗逐步滲透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中,提高自己的課堂效率,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成為深受學生喜歡的老師!

小組心得體會8

在茆校的帶領下,我們一行人有機會感受了山東的課堂教學之典型。

我們先後觀摩了杜郎口中學、昌樂二中、即墨28中三所學校。三所學校的教學設施不如我們,學生也並不比我們的聰明,就英語這一學科來説,我們的教師專業素質肯定更高。但為什麼他們成績比我們好?最根本的我想是,課堂的靈活度比我們好,課堂的教學比我們的有效。三天聽課,我沒有發現一個睡覺的學生,並不是説有人來聽課,學生要積極配合不睡覺,關鍵是學生真的投入。一節英語課,學生不停地在練寫、練説,再練寫、再練説,學生學習的狀態幾近瘋狂,興趣非常高。在杜郎口,我基本沒聽見任教老師的聲音,看到的聽到的全是學生在自學、相互學、展示、相互展示以及相互評價。

其實三所學校中,我最喜歡的是昌樂二中的`課堂教學。因為它其實更加符合我們現在的實際情況。昌樂二中的成功,源自於高效課堂的實施,而高效課堂的實施,核心是高效學習小組的建設,這是我學習中的最深感觸。

在昌樂二中高效課堂上,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教師是課堂的策劃人、導演,總之課堂完全的交給了學生。學生按照導學案的思路步驟積極參與,課堂活而不亂,課堂知識信息量大,課堂效率得到了最大化。而老師作為最高層的幫助者,傾聽並參與討論,進行有針對性的點撥,啟發和指導學生們歸納總結。當堂檢測,方法靈活多樣,有書面,有口頭;可以是教師查,也可學生們互查;也可以進行組與組的競賽……在這種課堂中師生情感交融、共同創造、共同提升,教學相長;學生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求,學習成為享受,學習效益當然大幅提高。

高效課堂的實施,關鍵在於學習小組的建設。學習小組的建立,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為了能讓每個人都積極表現、獲得發展,也讓小組合作的方式更有效地開展,鼓勵學生的合作精神,昌樂二中建立小組評價激勵機制,讓學生們在學習的同時也享受着不斷收穫成功的晉級喜悦當中。其實我們中有大部分教師也有這樣的課堂,只是昌樂二中把這種課堂做到了極致,而我們還只是冰山一角。

昌樂二中比較著名的271教學模式中,有一塊解釋為20%特優生、70%優秀生、10%待優生。可能在做的各位和我一樣,覺得我們學生應該是10%優生、20%中等生、70%後進生。但我想説的是,昌樂二中把每個孩子都看成是不同層次的優秀生,試問我們有過這樣豁達的想法嗎?有人説,你把孩子看成是天使,你就活在天堂;你把孩子看成是魔鬼,你就活在地獄。同樣,如果我們也能以優秀生的眼光和心態去對待我們的學生,或許有一天,我們的學生也都能成為優秀生。

小組心得體會9

在假期間,學校組織我們國小教師到山東濰坊的兩所國小去聽課學習。在聽課過程中,使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應用。關於小組合作學習,我們所有教師並不陌生,也會在日常的教學中應用。但是,在聽過這兩所國小的課後,我覺得自己在課堂上所使用的小組合作學習很不成熟,只是簡單地讓學生們在一起“討論”而已,沒有形成固定的模式,也沒有組內的具體分工,可以説還算不上是國小合作學習。

因此在與兩所國小座談交流時,我也重點聽了關於小組合作學習方面的介紹。如濰坊外國語學校的“小組合作策略初探”,它主要分為兩部分:一是小組建設,主要包括劃分小組並命名;建立制度規範(會説、會聽、會做);方法指導;教師的引導和參與(精講點撥)。二是小組評價制度,包括組內自評、組間互評、班內自評、獎勵等。由此可見,該學校對小組合作學習已經建立了一定的模式,這也讓我對小組合作學習有了新的認識。

在此認識的基礎上,我又上網查了一些關於小組合作學習的資料:

1、小組合作學習應重視分組的科學性。小組安排要考慮學生的能力。根據接受知識和理解能力的不同,可將學生大體分為“快而準”、“快而不準”、“慢而準”、“慢而不準”四種類型。在組建學習小組和座位安排上進行合理搭配,讓每個學習小組都有四種類型的學生,同時兼顧不同性別和不同性格,使優等生的才能得到施展,中等生等到鍛鍊,後進生得到幫助,實現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的目的。為了使每個學生都有自我表現的機會,每個小組成員可以輪流擔任小組長、代言人或記錄員等,做到每個同學都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機會,這樣進行合作式學習,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增強了他們對學習的主動性,還可以帶動後進生使其進步。

2、小組合作學習應與自主探究並重。合作學習應該是在教師精心組織下,學生間有序進行學習的一種學習形式。在合作學習中,教師應考慮所提問題值不值得、應不應該拿出來討論,能不能起到相互幫助的作用;有些老師在出示問題後,學生未經獨立思考就進入合作狀態,有時不到一兩分鐘就叫“停”。這樣,那些思維較敏捷的學生往往會搶先把自己的想法説出來,而思維相對遲鈍的學生也就失去了獨立思考與發表意見的機會,這樣的合作學習非但走不到合作學習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傷合作學習的熱情,養成敷衍了事的不良學習習慣。合作學習,應該是建立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學生自主學習時需要一份寧靜,所以教師在提出問題後,應留給學生相對充裕的時間,讓學生獨立思考,獲得各自認識後,再合作交流,這樣學生的思維才有深度和廣度,只有當學生在解決某個問題百思不得其解時進行合作學習才有成效。

3、適當指導“合作策略”。“學會傾聽”就是學會在與人交談時,克服浮躁之氣和輕慢之舉,做到認真而仔細地聽取別人的意見,不隨意打斷或插嘴。但聽也不能使敷衍,而應是發自內心的意會。學會傾聽是合作的前提。合作小組必須聽清教師的提問,聽懂小組分工要求,聽明白其他同學的發言,同時也要聽得了表揚之詞、聽得進批評之言。僅僅會聽是不夠的,每個學生都必須學會表達。在合作學習中常常會出現一些“小老師”、“小權威”,他們的發言機會多,而有些同學發言機會少。為此,教師要深入到小組中,調動這些學生的參與慾望,培養他們敢説的勇氣,把一些簡單易懂的問題讓他們説,並給予肯定和鼓勵,使一些基礎知識較差、思維能力較弱、不善於言談的學生也有表現自我和獲得成功的.機會。

在合作學習中,欣賞是很重要的。“你的見解真棒”、“這種算法很簡便,真了不起”、“你們小組有這麼多種解法,真聰明。”寬容同樣重要。“別灰心,再試試看”、“沒關係,下道題相信你能行。”千萬不要輕視這些話語,它能促使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的形成,讓人感到輕鬆和愉悦,產生好學、樂學的動力,使每個學生在全部學習活動中都能保持積極向上、生動活潑、進取自信的態度,積極思考,敢於創新,從而實現高效的合作效能。

通過以上資料的學習,使我對小組合作學習有了更深的認識。希望自己在新的學期裏,能夠嘗試使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充分發揮小組學習的優勢,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的提升。

小組心得體會10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新課程標準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但無需諱言,當前小組合作學習還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有的小組活動流於形式,看似“熱熱鬧鬧”,其實是一種擺設;有的教師為急於完成教學進度,合作還未深入,就草草收兵;有些討論的問題缺乏挑戰性,不具備合作性;有的小組分工不明確,學生顯得手忙腳亂,降低了合作的效果等等。以上問題的癥結所在實質就是如何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問題。

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能使教學過程真正建立在學生自主活動的基礎上,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生的個性探索與小組的合作探索有機結合,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主體性、創造精神、實踐能力及合作意識、交往品質等多方面素質的協調發展。

二、課題名稱的界定和解讀

小組合作學習與促進學生社會化等教育教學理論問題也是一種有益的探索。小組合作是指合作小組為基本組織形式,系統利用教學中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關係,是學生在小組內或小組間的交往互動中實現教學任務的教學活動。

合作是建立在學生獨立學習的基礎上,只有在學生個體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才能達到預期的結果。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舉措

(一)研究啟動階段。

1、鼓勵全體數學教師主動參與本課題研究,通過課前、課中、課後實施“小組合作”有效性進行研究和套索,從而分析探討如何更好地發揮“小組合作”有效性。

2、調查研究法:通過問卷調查、座談等形式,瞭解師生運用“小組合作”方式的現狀,有目的地進行研究,通過聽課、評課、座談等手段,及時瞭解課題實施過程中反映和出現的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不斷優化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結構。

(二)研究實施階段。

1、加強學習,更新觀念。

2、立足課堂,實施研究。課題組成員要將平時的.每一節課都作為自己的“實驗課”,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進行實施,敢於創新,大膽探索。

3、課題組成員還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在每學期進行的定期“教研活動”中展示或交流,供全體教師學習、指導,使大家共同提高。

(三)研究總結階段。

及時總結,深化研究。總結是課題研究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及時總結、及時反饋能使我們積累經驗,發現問題,為下一輪實驗掃除障礙,鋪平道路,使我們的課題研究不斷向縱深發展。

三、課題成果的預期和呈現

教師能明確小組的內涵和特徵,在教學過程中探索小組合作的學習訓練的策略,總結實施小組合作的基本教學過程,構建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

教學具有一定的興趣和合作意識,在學習過程中能學習到合作技能獲得知識,提高合作學習能力,革新教學結構,優化教學過程,營造自由和寬鬆的教學氛圍。

小組心得體會11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由原來的滿堂灌和一本書一支筆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模式改變為學生主動學習、樂於學習的模式。而小組合作課堂討論探究模式的教學恰恰能夠發揮這樣的效力。在這樣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提高了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小組的討論探究互幫互助中既幫別人解決了問題,也被別的同學幫助解決了問題,而在這樣的和諧課堂中,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而且還能夠增強學生的班級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強學生的集體責任感和榮譽感。

在小組合作互助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思維活躍,學習積極性空前高漲,同組成員之間交流非常頻繁,非常和諧,而在自主學習和自主交流的過程中,學生不僅拓展了自己的活動思維空間,而且每一個同學都有平等的發言機會,使每一個同學都得到了鍛鍊,我覺得只有在這樣的課堂中才能夠真正實現使班級的每一個成員都不掉隊。

教師在小組合作自由探究的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首先教師在課前的學案問題設計上必須深思熟慮,精心設計,設計富有創意的探究,使合作不僅僅是流於形式;其次在課堂小組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以平等的身份融入其中,做好宏觀調控,並且不失時機地進行引導、反饋、落實;最後教師還要根據問題難度的不同創設不同的學習情境,適時地改變學生小組討論的具體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競爭意識。

小組心得體會12

xx縣xx鄉中心國小內容提要: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如何更有效地開展好合作小組學習是我們面臨的新課題。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轉換角色,當好"導演",讓學生當好"演員"。同時教師要注意整合各種資源,組織好小組合作學習。

19世紀早期,美國的一些學者開始研究合作學習並運用於實踐,杜威創辦的芝加哥實驗學校就運用了小組合作學習。《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所謂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經歷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是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主要特徵是:以討論的形式研討某個問題的解決方案,學生在討論中要傾聽(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交流(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別人的意見進行評價和補充)、協作(用不同形式展示問題的解決過程)、分享(讓每個人獲得成功的體驗,並從中反思自己的學習行為)。小組合作學習一般以4—6人為一組,將同一班級的學生按成績、能力、性格諸方面的差異組建成若干個最優化的"同組異質、組間同質"的合作學習小組。它強調學生學習的親歷性、參與性、合作性,是一種具有典型意義的學習方式。在《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課程實施建議中,小組合作學習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概念。因而,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倡導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儘可能地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獨立獲取新知的機會,儘可能多地讓學生體驗嘗試成功、探索與發現的快樂。現在廣大的教師都在嘗試運用這種新的教學理念,但是,許多的教師沒有把小組合作學習用到實處,只侷限於在形式上的模仿,從而導致了小組合作學習的無效性。如何更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現就結合平時的聽課情況和自己的教學經驗來談談我的一些做法。

一、優化組合,準備"合作"

在語文學習中,小組成員的組合要怎樣才能達到有凝聚力、才能共同促進呢?前蘇聯著名的心理學家維果斯基將兒童的最近發展區界定為:由獨立解決問題所決定的實際發展水平與通過成人指導或能力更強的同伴合作解決問題所確定的潛在發展水平之間的距離。在他看來,兒童間的合作活動之所以能夠促進成長是因為年齡相近的兒童間的最近發展區內操作,表現出較單獨活動時更高級的行為。長期以來關於同伴互教活動的研究發現,在學業成績方面,教者與被教者都能從中受益。可見小組合作通常採用異質分組是有着它的科學性的。在實踐教學中,我在尊重學生自願的原則下,儘量使各組的成員在性別、性格、個性特徵、學習成績等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異,突出它的異質性。每小組由4或6人組成,每個小組中都有優等生(一名或二名)、中等生(二名)、和學困生(一名或二名)組成,讓他們主動參與、互教互學、合作探討。學習小組經過合理、優化地重新組合,由學習小組民主推薦一名組織能力強、學習基礎好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另外,各組內還設有不同的角色,如記錄員、資料員、審核員、彙報員等。不定期的互換角色,保證每個學生的積極參與性。組間搭配力求做到均衡,無明顯差異,便於公平競爭。並要求各小組的成員相互友愛,坦誠相待,民主平等。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組內學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動,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二、明確任務,運用"合作"

小組合作學習前,教師要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因為"呈現問題"是合作學習的第一步。然後師生共同梳理、整合問題。如在教學《將相和》一課時,我與學生共整合出了三個問題:"藺相如捧着和氏璧撞柱子是真還是假?""藺相如與秦王拼命是真還是假?""藺相如怕廉頗是真還是假?"然後,請同學們自由選擇自己最想解決的一個問題,然後請選擇相同問題的同學組成一個學習小組,到指定地點,選出一位臨時組長。這樣,既給了學生明確的學習任務,又給了他們自由的內容選擇和活動的空間,使學生明白如何學習,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把握時機,體驗"合作"

開展合作學習,要結合學生和教師的實際水平以及教學內容的特點,不能濫用。因為並不是所有性質的教學內容都適合合作學習的。例如簡單的學習內容,可以讓學生獨立學習,快速解決問題;而複雜的知識內容,則需要教師的精講,所以合作內容的確定需要我們每一個教師慎重考慮。一般來説,重點的問題,應多采用小組合作學習。"重點的問題"指對學生語文素養形成和發展關係密切的內容,包括對有關句段的理解,對課文主要意思的'把握以及運用語文的規律等。如教學《盧溝橋的獅子》一文時,當學習了文中形態各異的獅子後,我設計了一個拓展句式"動物園裏的小猴子真有意思,它們的姿態各不相同,有的……好像……。有的……好像……。還有的……好像……",讓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展開比賽,比一比哪一組的同學最會想象,最有創造性。小朋友經過合作討論,寫出了自己獨特的想象:"有的小猴子抓耳撓腮,好像在思

考什麼問題。有的小猴子眼珠滴溜溜地轉,好像在想怎樣逗遊人開心。還有的小猴子跪在猴媽媽面前,好像是在承認自己的錯誤"。合作性學習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有利於問題的解決和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

三、適時扶放、充盈"合作"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不再是教學的主宰者,而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教師的角色應當是學生學習的夥伴,是學習過程中的組織者、引導者、誘導者和輔導者。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決不僅僅是一種教學形式上的簡單轉換,而是一種教育觀念上的深刻轉變,是對學生主體性的進一步的認識過程,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擺正學生"主體"的地位,充分挖掘其創新潛能,發揮"主體"作用。而如何擺正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其關鍵就在於教師的"扶"和"放"。

"扶"是指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深入到小組中去,瞭解他們合作的效果、討論的焦點、思考的疑難點。適時地考慮學生需要什麼,創設有針對性、啟發性的問題,有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跳起來"能"摘到果子"。"放"是指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時,針對一些一般性的問題大膽地讓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感。

四、評價激勵,延伸"合作"

積極的評價,將不斷增強學生參與合作的意識,也使學生不斷獲得成功的喜悦。因此,合理運用小組成員互評與自評,對於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其學習的自信心尤為有效。同時,正確的評價與被評也正是學生將來走上社會所必須具有的基本素質之一評價可以是個人評價、小組互評、教師評價。評價的內容包括小組合作中行為表現、積極性、參與度以及學生在活動中情感、態度、能力的變化。獎勵,有利於激勵學生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獎勵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可採用口頭表揚、鼓掌祝賀、授予小組榮譽稱號等。通過獎勵使學生知道什麼行為是有價值的,是能得到認可的,激發學生儘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華,開發他們的潛能,樂意為共同的學習目標而努力,從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合作技能。

皮亞傑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兒童如果不具有自己的真實活動,教育就不能成功。小組合作學習給學生創造了機會,我們教育者要善於把握機會,使小組合作學習落到實處,達到真正、實質的有效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不是萬能的鑰匙,需要我們不斷地進行研究,不斷探索有效合作學習的途徑和方法,以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不斷髮展。

小組心得體會13

當今課堂教學模式的內容:學案引導、教師主導、學生互導,學生主動、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其理念是:“尊重主體,關注細節,面向全體。” 在此理念指導下,教師以學生學習小組為重要的教學組織手段,通過指導小組成員展開合作,發揮羣體的積極功能,提高個體的學習動力和能力,達到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的.目的。但我們發現:小組合作學習的主動性和參與度隨時間的延續呈下降態勢。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小組合作學習評價不到位,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常見的現象有如下幾個方面:

1、學生參與性不強。

在課堂上經常發現每組有不少同學坐在那兒,一副茫然狀,既未參與小組,也沒有參與小組管理。在各組選代表展示本組討論成果時,總有那麼幾個人顯露出“與我無關”的表情。

2、評分制度過與簡單。

有些班級對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實行加減分的評價,老師在課堂上只進行簡單的加減分工作,然後將結果通報給班主任,班主任往往給予一番“狂轟亂炸”。結果,一個階段下來,加減分不僅沒起作用,反而激化了師生矛盾,老師感到小組合作學習難以操作,便放棄了。

3、小組評價機制缺乏新意

時間長了,對學生失去了興趣,學生對小組分數的在乎程度逐漸減弱,從而對小組探究學習的積極性也就大大下降,參與性就不高。老師在上課的過程中感覺學生的配合程度下降,那麼老師的積極性也會下降,久而久之,就又會走到老路上來。

由此可見,小組合作學習必須要有一套健全的評價系統。這套評價系統一要科學即符合課改精神,二要實用即便於師生操作,三要符合學生的心理即使學生樂於接受,能夠引導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的全過程中來。

小組心得體會14

自從10月以來,學校響應縣打造“生·動”課堂號召,在班級中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自學——討論——展示”的三環節教育模式。這一個多月來,小組的合作也有了初步的雛形。現在我就對我班的小組建設的現狀和遇到的一些問題進行總結與反饋。

一、在小組建設上取得的成就

1、小組長責任制。

自10月中旬,我校為打造“生·動”課堂,形成小組後,我就在班級中制定了小組長責任制度。每組固定一名小組長與副組長,無論在課上亦或是課後小組長都有責任監督與檢查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個人的衞生保持狀況以及小組內的紀律狀況。副組長既是助手也是競爭對手,當小組長出現“失誤”“失察”等情況,則由副組長頂替小組長職務,並實行小組長權利。

顯然,這一個月來的成果還是可以看得見的。下課時分,只要提醒小組長做好自己的責任,小組長便能很好的履行職責。教師的事情也會相對的減少,不用事事包攬。現在唯一還會出現的問題是有部分任課老師不會在課後進行提醒,導致小組長也會忘記自己職責的時候。

2、小組討論的概況

既然是進行小組合作的教育,那麼當然就要有小組討論的環節。在小組討論時,我採用的是之前在磐安文溪國小進行過教研指導的小組合作模式。讓學生在討論時,全體起立。討論完成的小組則可以坐下。現在我們一年級由於年齡小,且剛從幼兒園到國小學習,很多習慣方面也有一定的`問題。因此在小組的討論環節中,現在多以在小組內説一説為基底。在一個問題的處理上,讓小組成員發言,其他同學傾聽的同時也思考。比如出現一幅圖,左邊有3只小雞,右邊有4只小雞。這樣的圖一出現,大部分同學已經能得到此處用加法算式進行解決問題。此時我就會讓孩子們先説一説,“左邊有三隻小雞,右邊有4只小雞,合起來一共是7只小雞,所以算式是3+4=7(只)”。雖然大部分的同學能夠列出算式進行計算,但這些同學裏面仍然有些孩子不能準確的表達出算式的意義。因而就會有混淆概念的時候,尤其當我們學習減法之後,對於某一個算式中使用7—1=6,還是用7—6=1來解決問題,就會很值得探討,所以必須讓孩子們能夠用語言説出算式的意義,這一步很重要,也很有必要。而如今這種小組中的説一説,能很好的在組員之間產生共鳴,且有不會的還能先聽後説,以及可以讓小組成員教着説。

二、在小組建設上仍然有的問題。

1、小組長的培養刻不容緩。

小組長既是一個小組的核心人物,那麼對於小組長的培養就至關重要了。首先在小組長的選擇上就是一個難題。這個同學最好是學習名列前茅,且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自控力以及魄力。能同時做到這些的同學並不多見,寥寥無幾。所以在小組長的選擇上也是慎之又慎。實在有一些小組的組長沒能同時滿足這些條件時,只能安排上一個可以與組長互補的副組長。可即使這樣小組的建設還是非常有困難的。如當組長與副組長的意見不合時;如小組長的表現沒有副組長更好時,留之無用,卻又棄之可惜。所以緊迫的需要進行小組長的培養與培訓。

2、小組討論中的諸多問題

小組的呈現,既要有領導也要有分工。領導當然有小組長勝任,而這個分工問題也是一個比較特殊棘手的問題。單單由小組長進行分工還會遇到不少問題,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裏均由教師參與到其中進行分工,這樣的時間一開始是不夠的,但教師參與過分工後,學生自然而然的也能進行一些模擬分工問題。但課堂上的時間消耗就會過多。一年級的學生合作有時並不是合作,而只是告訴。這種“告訴”據有提前性,從而阻斷其他學生的思考,而從小組討論的氛圍轉變成“一枝獨秀”,那麼分工或者合作的目的很顯然就沒有達成。並且學生課堂討論中的時候,有這樣自説自話的,也有“兩耳不聞窗外事”的,造成最後小組的討論也沒有能夠順利進行。

這一個多月的小組合作建設有那麼一點點的成就,當然也仍然存在着諸多的問題。接下來我們還要多學習多討論,努力將班級中的小組合作,建設成有用的,有效果的合作。

小組心得體會15

  時間應是我們最珍惜的,轉眼間,小組實訓也有三週了。

在三週裏,我學到了很多,財務經理一職不僅讓我瞭解到不同崗位的業務,同時也讓我明白了很多業務以外的知識。

三個星期來,我幾乎每節課都在忙活着,我喜歡這樣的學習方式,更喜歡這樣的學習環境。一個團隊一起努力,一起進步。記得剛開始時,我很有壓力,深怕自己做得不夠好,可在漸漸中,我少了之前的那份擔心,相反現在的自己多了幾分認真,負責,自信。

在實訓的過程中,有自己的體會,自己的感想,同時也會存在着不少的問題,當然我們也會有自己的相關措施。

一:體會與感想

這樣的模式打破了之前傳統的上課學習方式,它不僅僅體現出一個人的業務實訓能力,也體現出一個團隊的協作能力。在團隊中,你不能只顧着自身的作業,更多的是需要相互間的探討和幫助。作為這其中的財務經理,我可能更多的是要做到如何使隊員們既可以明確自己的任務,又能做到相互之間探討和幫助。這樣就不至於使整個團隊落伍,並保持好該有的進度,為能使自己的團隊按時完工,我每次會稍稍作下計劃。

在業務的進行中,我們確實學習到了很多的實踐知識,比如:如何填制差旅費報銷單,怎樣填寫進賬單,各類支票,匯票,以及相關的業務操作方法。從中也讓我更加明白了個人的責任感尤為重要,特別是在一個團隊中,顯得更為重要。你若盡失了應有的責任,這不單單影響着自己個人,而更多的是拖累了整個團隊的'進度,甚至會使他人對你失去了信任。

二:存在的問題

1. 大家整體上還不夠自覺,有時會出現上一次的作業留在下一次的實訓中完成;

2. 平時登t字形不夠仔細,以至於到最後又得重新登記,重新計算,這樣會加大月末的工作量;

3. 隊員們還缺少獨立思考,因為是一個團隊一起工作,似乎會存在一遇到問題就問隊友的現象。

三:相關的措施

1. 對於自覺性的通病,我會做到帶頭作用,把當天該完成的任務及時完成好,同時我也會稍稍和進度較快的小組對比下,這樣會促使大家有種緊迫感;

2. 登t字形,現在讓組裏兩個隊員都分別登一次,這樣到時彙總再相互對照,相對會減少月末彙總的工作量,即使有錯也可以有針對性的去修改;

3. 對於缺乏思考,這似乎是我們大家的一個習慣。但就在上一週付老師強調我們要獨立完成,她説錯不怕,重要是要學好。記着老師的話,發覺這幾次,我們小組的獨立思考性在提高,相信今後會越來越好。

無論是心得體會,還是問題分析,相信我們每個人都不盡相同,但大家的目標和方向是統一的,我們都在為步入社會做準備,努力提高着自身的實踐操作能力,努力提高着團隊的協調合作能力,最後願大家實訓都可以取得圓滿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