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精華)大學生心理學論文

欄目: 心理學 / 發佈於: / 人氣:2.27W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論文吧,論文寫作的過程是人們獲得直接經驗的過程。寫論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學生心理學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大學生心理學論文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 篇1

班級是不僅是高校管理功能實現的基本單元,更是黨和國家的人才培養的重要組織載體。當前我國高校大學生思想狀況的新特點,使高校班級建設呈現出新的問題。幸福心理學指導人們追求高質量、高幸福指數的生活,為高校班級建設提供了新的視角。

一、在校大學生思想狀況的新特點及新時期大學班級建設面臨的挑戰

我國正處在經濟轉軌和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國內外多元的思想觀念對在校大學生產生了巨大影響,也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當前,高校學生思想狀況呈現出以下新特點:1、“90後”大學生思維活躍,思維方式開闊,易於接受新鮮事物;2、自我中心現象普遍,與他人的直接交流減少,人際關係網絡化;3、價值取向多元化,受“拜金”、“享樂”等意識流派的影響,出現實用主義、利己主義思想泛化的趨勢;4、大部分學生獨立自主,極少數學生存在盲目自信和心理脆弱的現象;5、主流崇尚責任,勇於承擔並敢於接受挑戰,極個別缺乏承擔力。

班級作為組織管理的基本單元,直接面向學生個體,是學生與高校溝通的橋樑。在高等教育大眾化、多元化的今天,學生既要依靠學校來實現個人發展目標,又要接受學校的引導和教育。如何實現個體發展目標,滿足個體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又兼顧國家、學校人才培養目標,班級是重要的依託,是實現雙贏有效載體。

當前,高校學生思想上的新特點,使新時期高校班級建設面臨着新的問題,主要表現如下:1、班級教育功能削弱,學生之間關係鬆散,時間、空間上不易集中,班級集體和基層黨團組織作用減弱;2、班級學生管理功能減弱,班級的主導地位下降,吸引力、凝聚力不足;3、學生對班級組織角色定位不明確,學生班級觀念日漸淡薄,班級組織形式面臨認同危機;4、網絡化教學與管理使班級管理日益複雜,網絡衝擊傳統的集中教學模式,學生更為關注自我目標的實現。

二、大學生幸福心理學的`教育意義

當代大學生擁有豐富的物質條件和優越的教育資源,但是在校大學生中心理不健康、亞健康羣體的比重越來越高。有一部分大學生沒有奮鬥目標、得過且過,或者錯把“金錢”、“物質”當作幸福目標來追求。大學生中有心理障礙者呈逐年上升趨勢,更有甚者出現抑鬱、焦慮、自殺、精神紊亂等問題。

幸福心理學人性、人類生活和社會的積極面,指導人們追求高質量、高幸福指數的生活。著名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認為,“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於使學生獲得幸福,不能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犧牲這種幸福。”傳統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只關注學生思想認識上的不足和知識能力的欠缺。而這種關注是帶有消極性質的,對學生內在的積極性面和心理髮展可能有所忽視。將幸福心理學融合與教育管理之中,真正做到以學生的快樂成長為目標,發掘學生身上的潛能,增加學生的幸福體驗,提升學生獲得幸福的能力;最終使學生成為自己精神世界的主人,使他們成為真正健康、積極向上的羣體。

三、幸福心理學對高校班級建設的啟示

(一)班委幹部選拔和培養方面

幸福的班級首先應該有一個責任感強、熱心細緻的班委幹部羣體。班委會是班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領導核心,是帶領全班同學朝着共同目標奮鬥的組織保障。班委幹部的思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和辦事能力關係到班委會的職責履行能力,班委幹部的服務意識、集體意識和奉獻精神關係到和諧、美好班級氛圍的習慣成。這就要求輔導員、班主任在班委選拔過程中要做到公正、公開、公平,選拔出素質過硬的班委幹部;注重對班委幹部的培養,提升他們的個人素質和辦事水平;建立有效的班委考核制度,加強班委幹部隊伍建設。

(二)學生自主管理方面

幸福不僅是一種主觀感受,更是一種能力,因此,通過自我加強和有意識的鍛鍊,人對幸福的感受性可以獲得提高。增強班級成員的幸福感,需要使班級的每一份子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尊重他們的主體性,在班級建設的過程中,發揮同學們的主觀能動性。班委幹部需要充分尊重班級成員,善於傾聽和接納同學們的建議,與同學保持良好溝通。從而激發班級成員的內在驅動力,提升班級凝聚力,營造和諧、友好的班級氛圍,為同學們營造幸福的生活環境。還可以通過主題班會、集體慶生、幸福教育課等形式,使班級成員體會到身邊的小幸福。

(三)德育方面

“一個人只有當自己改造自然、社會、自身,改造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的各種能力得以發揮時,才會有一種真正的自我價值實現感。幸福不是某種既定的存在,而是現實的創造活動。”因此,大學生幸福感提升需要與實踐相聯繫,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志願者活動等,增加學生為人民服務、尊重他人的良好意識;增加學生關懷他人、無私奉獻的精神體驗;增加學生熱愛生活、回報社會的情感體會。抓住現代大學生思維活躍、靈活聰穎、個性鮮明的特點,在實踐中注重培育他們優秀的道德品質。以鼓勵和引導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發掘學生身上存在的積極面、閃光點,充分發揮其特長,讓學生自主融入班級、服務班級。

(四)網絡資源利用方面

網絡技術推動了社會進步的同時,也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形式。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可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可能使人的關係變得疏遠和淡漠。如何利用網絡的功能,拉近班級成員之間的距離,探索班級建設的新方式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問題。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可以通過網絡構建新的平台,如微信羣、QQ羣、微博等提高信息通知的實效,傳遞社會正能量,增加彼此之間的交流,增進學生間、師生間的感情。

(五)校園文化建設方面

校園環境分為硬件環境和軟件環境,硬件環境是指大學校園的外在環境,即美麗校園;軟件環境是指以校園文化為主的校園人文氛圍。健康的校園文化活動,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學生心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要讓高內涵、高品質的校園文化活動成為大學文化生活的主流。優質的校園文化活動不僅能確立一種催人向上的奮發精神,還能培養學生對班級、學校的依戀感、歸宿感,從而起到凝聚班級同學的作用。因此應該把校園文化建設作為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充分發揮校團委、校級學生組織的帶頭示範作用,針對學生的興趣愛好,開展受學生歡迎的校園文化活動,增加學生的積極體驗,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幸福感。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 篇2

摘要

當代,學生社團作為高校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第一課堂的重要補充,正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高校學生社團通常由學生自發組織形成、進行自主管理.如何做好社團管理工作,如何進行行之有效的團隊建設,如何運用管理心理學理論知識來引導社團向健康、文明、向上的方向發展等,儼然已經成為高校社團的重大課題,值得高校工作者和社團建設者深思.

【關鍵詞】管理心理學 高校 社團 團隊建設 內部管理

管理心理學是心理學科的一個分支,是研究組織管理中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一門學科.其主要任務是探索改進管理工作的心理依據,尋求激勵人心理和行為的各種途徑與方法,以最大限度地調動人的積極性、創造性、提高勞動生產率.

管理心理學關注人的心理活動,以人的心理活動規律性為研究對象.在有人的地方,必定會需要管理;而管理的主體又恰恰是人.小到一個企業,大到整個社會,都需要進行管理,否則就是一盤散沙;如何進行管理呢?答案是"人".

人是首要資源,人是管理的主體,只有調動人的積極性、發揮人的主動精神、挖掘人的潛在能力,才能實現發展.所以研究人的行為和心理活動是必不可少的.

學生社團作為高校學生自發組成形成的學生組織,正在日益蓬勃發展.

一方面,學生社團作為高校課堂教育的補充和延伸,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提供了廣闊的舞台,社團活動的健康開展,有利於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

另一方面,社團的發展與社團的管理密不可分.學生社團絕大部分是由在校學生自發組成,同時也是由在校學生擔當社團管理者的角色,所以,作為在校大學生,在未正式踏入社會、企業之時,社團是一個很好的鍛鍊能力、汲取經驗的地方.

在高校生活中,學生社團管理正日益成為社團工作者的一大課題.現在各大高校學生社團層出不窮,但是,社團建設與發展的現狀卻不容許忽視,在現今的社團發展態勢中,社團管理問題愈加尖鋭,主要體現在:

一、社團價值體系薄弱

作為高校社團,每一個社團在成立之初都應該確立一個自身存在價值.無論是出於興趣,還是出於學術,社團的建立和發展都應該是引領學校風潮,走在社會前端,而不是迎合社會,甚至是落後社會.

社團發展之初往往是生機勃勃,呈現一派積極的氛圍,但是往往會隨着時間的推移,開始陷入瓶頸,有些會喪失熱情,甚至迷失方向,不知道社團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走向何處以及怎麼去做.以往確定的社團宗旨、口號等在這個時候會變得蒼白無力.

二、社團管理混亂

由於現在高校中,參與社團活動,往往是出於兩個字--興趣,所以聚集起來的都是志趣相投的人,也往往因為這樣而弱化了管理.社團規章制度不健全,社團規定如一紙空文,往往許多事情的決定和執行都是有社團骨幹人員隨心隨性而定,從而導致上下脱節.核心管理落後,在高校中,社團的負責人往往只會擔任一年,人員交接時又沒有做好下一任負責人的引導與培訓,所以新上任的負責人通常無法很快接受社團各項事務,需要重新協調摸索,往往面臨巨大壓力.

三、社團團隊建設弱化

我國高校秋季開學一般都是社團最忙碌的時候,在這個時候,社團中普遍存在新人新氣象效應,社團裏的各個部門也是如火如荼的建設,在這一時期中,往往從上到下都充滿幹勁.但時間一長,熱度一散,人去樓空,歸根結底還是團隊建設不夠,向心力、凝聚力不足.

如何管理好社團,成為了社團負責人的一門必修課程.管理心理學中的許多理論正好可以為陷入瓶頸的高校社團做出引導.一個社團的良好發展,與社團管理層組織、社團內外部建設以及社團核心生命力息息相關.想好發展好一個社團,需要重視這些方面:

一、構建社團運作模式

管理心理學中的許多內容主要針對的是企業運作,但是在高校中,社團可以看做是企業,社團運作和企業運作有異曲同工之處.

假設:社團是企業,社員是員工,社長是總裁,骨幹是部門經理,活動是產品,參與者是顧客,校園是市場,收穫是利潤,聚餐是福利,發展社團是目的,豐富大學文化是社會責任.運用管理企業的方式來組建社團,將社團內部的運作建立地如同一家大型企業,從上到下都由完整的體系,讓社團每個人都在這家"企業"中發揮最大效用,每個人都要為"企業"的業績上升而努力.

如果可以以這種模式來運作高校社團,那麼社團的常規運作就會變得有條不紊,社團也能夠真正行之有效的管理起來.

二、優化社團內部管理

制度化管理與温情化管理並用.

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一個社團的運作,必須要有規章制度來進行約束,制定規章不難,難在嚴格遵守它.

在現今高校中,學生選擇社團,參與社團活動,往往是出於興趣,聚集起來的都是志趣相投的人.所以不少學生出現了一個盲區,很多人認為參加社團就是因為好玩、想玩,抱着玩的心態參與,而不願被規章制度鎖住.

這也就需要社團管理層在每年招新之後,就對新入社的人進行教育,社團應該做到"有規矩的玩",在玩的時候不忘記自己的責任,不忘記規矩.當然,這必須從社團負責人自身做起,建立榜樣作用.同時建立起社團的獎懲機制,激勵社團成員更好地為社團做事.

但是一味的恪守條例,用條例來框住活人,必定會產生逆反情緒,稍有差錯,可能會導致人心散失.所以,温情化的管理也是需要的,現在,凡事都講究人性化,因時制宜,靈活變化,才能讓社團始終生機勃勃.

三、緊密社團內部溝通

在整個社團運作中,最關鍵的就是"人"與"人".

溝通能協調成員的工作,促進成員之間的理解.社團中,不能只有主事的人説了算,一人社團是不現實的,這必定會導致社團的`衰敗.所以在社團工作、活動中,重要的是人與人的溝通.一定要與成員進行溝通、交流,集思廣益.

之前把社團比作企業,需要運用企業的管理模式.但是在這裏,又不得不強調,社團畢竟不是企業,社團是由高校學生組成的,旨在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它畢竟不像在企業、在社會,社團管理不應該摻雜勾心鬥角的成分,也不應該有太多利益關係牽扯,適當的競爭是需要的,但千萬不可過度.

在高校中,普遍流行"聯誼""聚餐",其實這是很好的方式,讓社員在輕鬆的氛圍中暢所欲言,增加溝通,增進感情.在一個社團內部,應該重視真心真意説實話.能夠讓社團的每個成員都大膽地説出心中所想,這個團隊才是有前途的.

四、加強社團內部合作

古人云:人心齊,泰山移.

在一個社團中,合作精神顯得尤為重要.協同合作是一個團隊精神的核心,沒有合作,就沒有發展.例如要做一場話劇表演,只有演員是沒有用的,演員只能做到把戲演好.其他還有很多事情是需要做,例如製作道具、策劃宣傳、聯繫場地??把一場活動辦好,依賴的是大家的合作能力和默契度.

這就要求成員是忠誠的,有責任心的,有意志力的,而且,還要有着對於自身團隊的榮譽感,使命感.同時,合作彼此之間要開誠佈公,互相交心,做到心心相印,毫無保留;要與團隊的每一個成員緊密合作,直到整個團體都能緊密合作為止.

還有,成員間不應該只有在工作上才會進行交流、合作,要從私下做起,形成堅固不催的革命友誼.只有能合作了,合作好了,才能提高成員的積極性和辦事效率,從而達到發展社團的目的.

五、重視團隊凝聚力的巨大作用

一個團隊能否能聚到一起,與團隊領導人密不可分.一個社團的負責人的素質、個人魅力、領導能力等,都會對這個社團產生直接,甚至致命的影響.

對於一個領導者,必須要對社團充滿熱情、對社團事務有責任心、對社團有一份堅持、對社員包容??在高校中,領導一個社團是不易的;在社會中,領導一家企業更是難如登天.如果領導者缺乏個人魅力、獨斷專行、與下層溝通斷裂,那無論是個人,還是社團或企業,結果都是一個悲劇.

凝聚力是無形的精神力量,是將一個社團的成員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看不見的紐帶.團隊的凝聚力來自於團隊成員自覺的內心動力,來自於共識的價值觀,是團隊精神的最高體現.一般情況下,高團隊凝聚力帶來高團隊績效.凝聚力在表現為社團成員之間的融合度和整個社團的士氣.

人是社會中的人,良好的人際關係是高效團隊的潤滑劑.因此,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增強成員之間的融合度和親和力,形成高昂的團隊士氣.社團是開放的,在不同階段都會有新成員加入,高昂的凝聚力會讓社團成員在短期內樹立起團隊意識,形成對社團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縮短新成員與團隊的磨合期,達到社團人員積極性和創造力的最大化,從而促進社團又好又快的發展.

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教育體制的發展,高校社團面臨着機遇與挑戰.社團自身必須注重管理建設,重視人,調動人、挖掘人,使社團日益發光發熱.

【參考文獻】

[1]吳曉義、杜今鋒.管理心理學(第2版).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2]陳然、朱青青.淺談新時期高校學生社團管理.科技信息報.20xx.第17期

[3]廖良輝.中美高校學生社團管理比較-以哈佛大學為研究實例.青年研究.20xx.第04期

[4]陳毅華.像企業一樣運作社團--社團的戰略管理框架.東北林業大學.20xx

[5]唐雪蓮.高校社團管理的有效途徑.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學報.20xx.第13期

[6]領導藝術與管理心理學.哈爾濱工業大學MBA教材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 篇3

摘 要:積極心理學提倡關注人性積極的一面,作為積極心理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積極情緒,它與人格之間緊密相連且相互促進。本文試圖以積極心理學為視角來探討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含義及其塑造途徑。

關鍵詞: 積極心理學 大學生 健康人格

歷史發展到今天,現代化給人類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社會生產力、極其豐富的物質福利和豐富多彩的人類文化,但同時尋求健康的人格是人類共同的願望,健康人格已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成為人格研究的主流,影響甚廣。培養大學生的健康人格觀,也成為各級教育部門領導和教師的共同追究。

一、積極心理學與健康人格觀的基本含義

(一)積極心理學

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是指利用心理學目前已比較完善和有效的實驗方法與測量手段,來研究人類的力量和美德等積極方面的一個心理學思潮[1]。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學家用一種更加開放的、欣賞性的眼光去看待人類的潛能、動機和能力等。

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研究的一種新型的模式,當然它是相對於消極心理學而言的。所謂的消極心理學主要是以人類心理問題、心理疾病診斷與治療為中心的,如在過去一個世紀的心理學研究中,我們所熟悉的詞彙是病態、幻覺、焦慮、狂躁等,而很少涉及到健康、勇氣和愛。似乎大多數心理學家的任務是理解和解釋人類的消極情緒和行為[2]。這種以消極取向的心理學模式,缺乏對人類積極品質的研究與探討,由此造成心理學知識體系上的巨大“空檔”,限制了心理學的發展與應用。在這種背景之下,積極心理學呼籲:心理學應該轉換為研究人類優點的新型科學,必須實現從消極心理學到積極心理學模式的轉換,研究人類的積極品質,關注人類的生存與發展。

(二)健康人格觀

確定健康人格的個性模式,是心理學家曾為之不懈努力的工作。心理學家曾對心理健康的榜樣人物進行了廣泛的研究,提出了各自的模式。其中主要有奧爾波特的“成熟的人”模式、馬斯洛的“自我實現的人”模式、羅傑斯的“充分起作用的人”模式、弗洛姆的“創造性的人”模式、弗蘭克的“超越自我的人”模式以及皮爾斯的“此時此地的人”模式。

儘管這六種有關健康人格的觀點對充分發揮潛力的健康人格的描繪雖不完全一樣,但總的説來,它們對健康人格的模式是相近的。比較一致的觀點是:

1. 心理健康的人能有意識地控制他們的生活,控制自己的行為,把握自己的命運,而不被意外的、不能控制的、無意識的力量所驅使。

2. 心理健康的人瞭解他們自己的實際情況。他們能意識到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而且一般説來,他們是容忍並認可它們的。他們並不着意偽裝自己。儘管他們能夠扮演社會的角色,以適應別人或情境的需要,但是,他們並不把這些角色同他們的真實自我混淆起來。

3. 心理健康的人堅定地立足於現在。心理健康的人並不生活在過去之中。他們能較快地擺脱失敗和衝突的陰影,堅定地面向未來和立足於現實。不少理論家強調朝向未來的目的對於健康人格的重要性,但他們並沒有慫恿我們用未來代替現在。

4. 心理健康的人強調增加緊張而不是降低緊張的重要性。增加緊張是通過接觸日益增多的感覺和形象的方式進行的。心理健康的人並不渴望安靜和穩定,而是渴望生活的挑戰和刺激,渴望新的目標和新的經驗。

5. 心理健康的人能給予愛也能接受愛。把自己奉獻給工作,並樂於承擔義務,關心他人。他們的情緒生活成熟健全,能耐受挫折和失敗,經常保持愉快的體驗,他們的生活充滿了活力和幸福。

6. 心理健康的人有獨處和自主的需要。他們不依賴於別人來求得安全感與滿足,他們依賴的是自己。他們需要有獨處的`時機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他們對自然和社會環境的看法有相對的獨立性和自主性,而不過分考慮他人的意願,因此對待嚴重的打擊、挫折顯示出相對的鎮靜態度。

7. 心理健康者的人際關係積極穩妥,他們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既承認自己,又尊重別人,能體諒他人的痛苦,並用各種辦法來幫助他人,具有同人類共禍福的意識。

二、大學生健康人格塑造

(一)積極情緒與健康人格

積極情緒可以對人格進行滲透,通過諸如大學生健康的歸因方式、正確的應激與心理防禦系統、良好的人際關係、獲得較多的社會支持,以及通過中樞神經結構和功能的改變等一些特定途徑與方式形成大學生健康的人格,減少和消除消極情緒的負面影響,使大學生處在健康、幸福和快樂的主觀感受之中[3]。在培養大學生人格健全、身心全面發展的過程中,積極情緒的培養是一條有效的途徑。

可見,具有積極情緒的大學生,在遇到負性的生活事件時能夠在主觀上正確地認識、客觀地評價,在行為上能積極應對。這些良好的心態和積極的行為特徵會形成周圍同學和老師對其積極的評價和良好的人際關係,從客觀上獲得更多的心理支持。同時,這些良好的心態和積極健康的行為特徵久而久之就會逐步穩定下來構成大學生積極而健康的人格。

(二)積極自我認知與健康人格

積極的自我認知是建立在對現實自我全面客觀認識基礎上的一種積極態度。由於認知能力發展水平的的限制,大學生對自己的認識評價往往比較片面和易走極端。如果對自己的評價過低看不到自己的優點、誇大自己的缺點、懷疑自己的能力,則容易產生自卑感;如果對自己的評價過高,便容易使大學生眼高手低、目中無人、產生驕傲自大情緒。驕傲、自卑都是不良的自我認知,對大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危害極大,所以要引導大學生形成積極的自我認知,構建健康人格。

(三)積極行為方式與健康人格

心理學研究表明,能動地適應與改造現實環境的積極行為方式是人格健全的標準之一。一個具有健康人格的大學生在困難面前,會在接受事實的基礎上採取積極行為方式去消除不利因素,促使事物向積極方面轉化[4]。尤其是鍛鍊大學生在有矛盾衝突或者有問題需要解決時的適應能力、獨斷能力以及承受挫折的耐受力,形成健康人格,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顯得十分重要。

(四)積極的社會支持與健康人格

社會支持是指個體發展所依託的社會關係系統。研究表明,親密人際關係所提供積極的社會支持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幫助個體緩解壓力,包括調節不良情緒、分擔責任、提供建議、傳授技巧和提供物質幫助等[5]。對大學生個體而言,朋友不僅能夠支持個體的自我價值感,提供愛、關懷以及披露內心世界和宣泄的機會,而且能夠使青年獲得情感上的安全感和支持,為社交能力的提高提供基礎。大學生健康人格形成過程中,培養大學生有意識的體驗並從現存生活中挖掘社會支持資源的能力,是構築大學生健康人格系統的重要環節。如在大學生教學中應包含如何體驗社會支持、如何支持他人、如何獲取他人支持等內容的訓練科目,通過訓練讓大學生學會構築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能夠增強自信,進而更好地塑造健康人格。

參考文獻:

[1]苗元江,餘嘉元.積極心理學:理念與行動[J].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20xx,(2).

[2]張倩,鄭湧.美國積極心理學介評[J].心理學探新,20xx,(3):6-10.

[3]李金珍,王文忠,施建農.積極心理學:一種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學進展,20xx,(3):321-327.

[4]Sheldon M, King L. 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xx, 56(3):216-217.

[5]任俊,葉浩生.積極人格:人格心理學研究的新取向.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xx,44(4):120-126.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 篇4

一、弱勢羣體的心理、行為特點及對公園的普遍需求

在進行城市公園無障礙設計時,應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在研究弱勢羣體的心理及行為特點的同時,也應充分了解其對於公園的需求,做到有的放矢地創造條件,消除人為環境中的各種障礙,使弱勢羣體也能正常生活並參與社會活動,讓全體公民都能平等地共享社會發展成果。

典型弱勢羣體對公園的使用,如老年人行動相對不便,一些必要的輔助設施應更為便於使用,如方便輪椅通行的道路;殘疾人則由於現代公園中缺乏專為他們設置的公共空間,而普通公園不安全因素過多且無障礙設施不完善,故他們多選擇呆在家中或是隻徘徊在住所附近;兒童由於身高和體能的限制,高差較大的地段或台階都無法獨自通行,且他們由於兒童強烈的好奇心及薄弱的自我保護意識很難避開環境變化帶來的危險,另兒童經驗知識有限,故要儘量在保障他們安全的前提下設置一些新鮮有趣並有一定教育意義的設施。

老年人對公園環境的需求:老年人腿腳不夠靈活,行動相對不便,比較看重活動設施是否方便使用,一些必要的輔助設施應加以強化,方便輪椅通行的道路也是老年人是否能愉悦的享受公園環境的必要條件。

殘疾人對公園環境的需求:現代城市公園中缺乏專門為殘疾人精心設計的公共空間,普通公園由於存在不安全因素和無障礙設施不完善造成的不便利因素,以及正常人異樣的眼光使得大多數的殘疾人不願光顧,許多殘疾人選擇呆在家中或是隻徘徊在住所的附近。

兒童對公園環境的需求:兒童由於身高和體能的限制,高差較大的地段或者台階都無法獨自通行。他們還不能很好的掌控自己,由於好玩好動、注意力分散、安全意識不強,不太懂得保護自己,很難避開環境變化所帶來的危險。因此一定要注意兒童遊園玩耍時的安全性。另外兒童生活經驗較少,而且看問題也很單純,對不常用的字或語言不容易看懂,在設置導向標識時應簡單易懂,儘量採用圖形等形象、易懂的標誌物。因此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要在保障他們安全的前提下儘量設置一些新鮮有趣並且有一定教育意義的環境設施,滿足他們對世界的求知慾。

二、目前我國城市公園無障礙設計存在的普遍性問題

1.無障礙意識的匱乏

目前,很多園林設計者和管理者為追求含蓄的意境,忽略了可達性,從而忽視了弱勢羣體的利益,增加了他們的遊園難度,因而設計之初就應注入無障礙的設計的理念,並踐行於過程中,才能營造出真正的無障礙環境。

2.缺乏系統化的無障礙設計

大多數城市公園只是為滿足相關規範而進行無障礙設計。設計者沒有仔細考慮過怎樣才能將無障礙設計做的既巧妙又實用,加上我們缺乏弱勢羣體使用感想的信息反饋機制,長期以來無障礙設計處於一個相對粗放型的.發展狀態。

3.無障礙設施的維護和管理不完善

城市公園中很多受到無障礙設施無法得到正常使用,形同虛設,這樣的現象屢見不鮮。作為公園管理者,應不斷完善公園的功能、方便廣大遊客,改造和修繕相關設施,使無障礙設施發揮其最大的作用。

三、基於行為心理學的城市公園無障礙設計新方向

城市公園的無障礙設計不僅要排除弱勢羣體的各種障礙,滿足弱勢羣體的遊覽需求,更要為他們營造多樣的活動空間和活動內容,通過巧妙的設計讓使用者獲取最大的身心自由和愉悦,從而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這也對今後城市公園的無障礙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樹立人性化的設計理念。提高城市公園無障礙設計水平要樹立科學的設計理念,將設計工作轉移到滿足弱勢人羣的人性化、安全、使用需求上,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提高無障礙設計水平。

無障礙設計必須要明確每一項設計的標準、尺寸、關聯性等;城市公園無障礙設計必須要充分考慮弱勢人羣的行為需求以及公園環境與弱勢羣體的行為關係。

2.融入無障礙的設計元素。在無障礙設計中對一些公共性的設施、園路、建築、小品、植物、標識等進行設計時,考慮到弱勢羣體的需求加入無障礙設計元素。公共設施需要專門設計,如:園路,考慮到弱勢人羣行動不便,園路路面鋪設材料必須要平坦、防滑、避免摔倒。

3.加強感官的交互性設計

在城市公園設計中,一切相關的組成元素都包含了人們各個方面的感受,而交互設計中交互的對象,不僅僅是無障礙設計,還包括了不同層次、感官、感受的交互性設計。

對於公園設計來説,無障礙元素的加入必然要與正常的設計相融合,公園還有着許多其它的功能,通過景觀設計與多種園林組合元素的搭配給人以不同的感覺,在無障礙設計中要保持這種感官、感受的協調性,即選擇了無障礙的設施設計也要保證整個公園整體效果,能夠從各個感官角度給人以心靈上的感受。除了最直接的視覺感受外,聽覺、觸覺、嗅覺這三種感應與時俱進賦予其新的方式與內涵,新材料、新技術、新手法的應用可以帶動設計思維的革新,技術進步可以打破固有的傳統思維方式,帶給用户更多層次的感官體驗。

綜上所述,無障礙設計作為滿足弱勢羣體在生活中使用公共設施的一種安全保障,使他們最終融入社會並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這也是設計師的社會義務。完善無障礙設計,營造無障礙環境,是體現公園人文關懷的一個重要標誌,是體現現代文明的一個重要內容,是提升城市公園品位的一個重要指標。同時,加強無障礙環境建設,對促進社會進步,培養公民公共道德意識,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營造一個平等、和諧、安全的社會環境,從而促進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 篇5

積極心理學是從另一個視角看待人類心理的心理研究科學,它重視培養人類的積極面的天然能力,關注人類在正常狀態下能夠健康幸福的因素。大學生教育中的目標正與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方向不謀而合。本文探討了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內容以及帶來的對大學教育的思考和啟發,並對積極心理學的實踐應用做出嘗試,提出了可以應用於教育實踐中的一些應用模式。

在當前大學生心理狀態的討論中,常見的論調都傾向於消極面,例如挑剔不能吃苦、喜歡新奇怪論不好管教、垮掉的一代等。我們承認在學生總體中確實有少數存在心理問題的個案,但是並不代表着大部分學生都是負面的心理狀況。這些論調其實假設了學生的病態模式,如此大學生教育就不可避免地把注意力放在改變他們不符合傳統學校價值觀的方面,而忽視了大學生原本具有的能力和天性美好的一面,阻礙兩代人真正的溝通和理解,使得教育的消極內耗增加。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內容剛好可以改善這種情況,如果能夠得到廣泛的應用,必然能夠改變大學教育的整體面貌。本文將探討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內容帶來的啟發以及如何在大學教育中實地運用的具體操作模式。

一、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內容及其啟發

1.積極心理學是研究如何正確把握人生的科學。積極心理學和社會流行的成功學以及享樂主義是完全不同的。後者是利用人性的弱點激發出暫時高漲的熱情,漠視問題本身,並且不以認清事實為基礎,所以雖然能取得暫時的好狀態,但無法持久,更不用説以此來指導學生的一生了。積極心理學的基本前提是:人類的確存在缺點和脆弱,但是在萬年以計的生命傳承中留下來並進化為萬物之靈的情況下,人類存在很多優點和長處,然而人們的注意力通常忽視人類本身做的好的方面,從而導致看待自己的角度有了偏差。積極心理學是對人類自身的重新審視,並重點關注那些可以提升生命價值的內容。積極心理學並不否定挫折,而是把挫折看作是實現更高的價值和更深的幸福感的必要部分。人生同樣有着低谷,積極心理學不會拒絕去面對,也不會否定其糟糕程度,但是同時承認生命中美好的一面同等重要。正常的社會人其實大部分都是如此,具備實現自己的價值的能力,也具備應對挫折,並且走出低谷的能力。積極心理學通過發現和鼓勵這些能力的培養,從而使人的積極特質得到更充分的發展。這其實也是大學教育所要達到的目標,即能夠幫助學生充分發展自己的天賦特質,並建立起發揮自己的才能的信心和能力,在社會實踐中實現正向的價值和良好的心態,因此更能應對挫折和痛苦。

2.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積極心理學研究的對象為:積極體驗、積極特質和積極的關係。

積極體驗包含快樂、愉悦、滿足感、成就感等。積極體驗有淺有深,上網聊天玩遊戲可以得到立即的愉悦滿足,這是種淺層的愉悦。淺層的愉悦帶給人快速的滿足但是很快會消失,如果縱容它則會不斷地尋求更強的刺激和滿足感。同時這種快速的滿足弱化了人們面對挫折戰勝困難而後得到更深層更大的滿足感的能力,其心理韌性同樣會衰弱。這也是為什麼沉迷於遊戲網絡的大學生更容易自暴自棄,無法自拔,經常連基本的學業都無法完成。積極心理學通過有效的誘導學生逐漸實現更深的積極體驗的方式,在快樂中建立起自信和實現自我價值的能力。

積極特質包含性格特點、天賦、興趣和價值觀,這些是比積極體驗更穩定的方面。大學生教育的核心,應該是發現學生的積極特質並有智慧地引導,從而使學生明白自己的天賦專長並且享受於發揮特質的成就感的`快樂當中,如此以來可以促進其一生的健康成長。

積極的關係對於大學生來説包含家庭、班級、社團、學校等。積極的關係不能決定個體一定是積極的狀態,但是它會促進積極體驗的產生和積極特質的發揮。積極心理學探討好的關係如何產生,有哪些方法可以促進好的關係的建立,甚至積極的心理狀態本身就可以是良好關係的起步,我們更可以期待積極心理學對大學生建立良好的關係的推進,並可以培養他們進入社會後具備和他人建立積極關係的能力。

3.積極心理學的目標是幫助人們得到真實的幸福。在積極心理學的領域中,幸福並非遙不可期的東西。通常人們覺得幸福遙不可及,往往是錯誤的理解了幸福的含義。例如感覺愉悦不是幸福,它很快就會消失。金錢和財富不能帶來幸福,已經得到的物質佔有慾很快會失去滿足的程度,必須去不斷地追求更多才能得到滿足,最終永遠也幸福不起來。有一個研究表明,在22名中了樂透大獎的人的追蹤瞭解中,發現他們最後都降回到原來的幸福指數附近,贏得大獎並沒有令他們比其他人更幸福。

積極心理學發現,優勢和美德可以帶來不同一般的愉悦滿足的幸福感。在人們發揮自己的優勢和天分應對挑戰並且圓滿完成時,會獲得幸福感,這種幸福感是人格特質的一部分,會在生活中的不同時間和不同場合中反覆出現,帶來積極的感受和滿足。美德和利他行為會帶來完全不同於自我滿足感的更深廣的快樂和幸福感,當人們在發揮美德進行利他行為時,是關注於他人的,是一種完全投入和忘我的狀態,並且充滿幸福感。

二、積極心理學的應用模式

通過對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和對大學生教育工作的比對,可以在實際工作中使用的有以下幾個應用模式。

1.對學生以無條件的關愛和有條件的稱讚與批評。無條件的關愛可以給人以安全感和積極的體驗,學生更願意接近教師並進行積極的溝通。有條件的稱讚與批評針對的是很多學生在家庭教育中被寵愛而剝奪了超越自己的快樂和能力,這在大學生中十分常見。根源通常是在家庭教育中過度的溺愛或者沒有足夠的關注,這樣會使得孩子變得被動,因為不管他的任何行為都會得到稱讚或者忽視。更不幸的是他無法享受真正的成功或者真心稱讚帶來的快樂。

2.教導學生寫下每天三件進展順利的事情。在每天結束前,寫下三件進展順利的事情,這三件事可以是很小的事情,例如今天早晨按時起牀並且沒有遲到,並在每件事情中,思考為什麼事情會順利進行。積極心理學的研究發現,這樣簡單的習慣在持續六個月後,被試者的幸福感普遍增加了。這種歷數積極祝福的過程,在長期的持續中,可以培養學生髮現生活中的積極因素的能力,從而更容易愉悦快樂起來。

3.在團隊中幫助別人“發光”。我們通常的教育都是鼓勵學生成為團隊中的領導或者最優秀的人,忽視了成為一名好隊友本身的重要性和它所能帶來的滿足感,這其實就是強調淺層的滿足而忽視了羣體本身的積極意義,最終社會上的每個人都陷於渴望最優者的焦慮和苦惱當中。積極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培養學生理解成為好隊友的快樂,更為令人鼓舞,並且會顯著增加整個團隊的氣氛和士氣。

4.引導學生體驗流暢感(heart flow)。流暢感是一種伴隨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活動而出現的心理狀態,忘記一切而同時有深層的滿足和快樂。在學校中可以有各種形式的內容,例如讓學生作塗鴉畫,引導學生的興趣和技能,提供學生有挑戰的活動和支持,創造更適合發揮學生能力的複雜環境。

5.幫助學生識別自己的標誌性力量。積極心理學建立了性格力量測試量表,通過量表的測試,發現學生的性格中得分較高的項目,並引導學生在每週的生活學習中注意加強應用自己的標誌性力量。當這種應用貫穿到生活中後,會帶來持續不斷的積極體驗並真實地提升學生把握自己的積極特質的能力。

6.用ABCDE模式反駁悲觀的想法。A(adversity)代表不好的事,B(belief)代表當事件發生時自動浮現的念頭、想法,C(consequenc)代表這個想法所產生的後果,D(disputation)代表反駁,E(energization)你成功進行反駁後受到的激發。當學生遇到不好的事件發生後,練習反駁自己的悲觀想法,就可以改變自己受事件打擊時的反應,使自己變得更有朝氣和麪對打擊的信心和勇氣。積極心理學中還有更多可以挖掘的應用模式有待於實施到大學生的教育當中。

三、應用積極心理學的可預期結果

目前的傳統心理學的討論了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和治療的方法,但並不能夠解決如何預防這些心理問題發生的困難。積極心理學認為,要預防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就必須從發現和培養學生的天賦能力以及建立美德入手,令學生能夠對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並學會應對生活挫折的勇氣和信心。學生不是通過矯正缺點變得更好,而是引導他們發揮出自己的優勢,幫助學生建立自己的生活。當學生能夠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好的時候,就可以幫助學生對抗自己的缺點,抵擋人生挫折,並且可以是痛苦和低谷的緩衝帶,使得大學生在進入社會後安身立命,得以全面發揮自己並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積極心理學的應用目前還是在發展初期,大學生教育工作迫切需要改變成為積極的面貌,推動社會整體的進步。大學教育應該能夠做到把學生的優勢發揮出來,放在了社會中適合他的正確的位置,就可以發揮自己的能力,成為有益於社會的人。同時能夠享受自己的敬業工作帶來的幸福快樂,以及樂意培養自己的美德,享受美德所帶來的幸福,對整個社會的價值將不可估量。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 篇6

一 積極心理學

傳統心理學將焦點更多放在心理缺陷和能力喪失上,較少關注個體的韌性、資源和更新能力。為了彌補這個基於缺陷的傳統心理學取向,美國的馬丁. 塞裏格曼教授創立了積極心理學。這個新的心理學分支是對傳統心理學的批判和繼承,它注重培養、建構個體的積極特質,致力於激發個體潛在的力量,倡導用積極的情緒和心理狀態來應對問題、解決問題,進而更好的幫助個體積極、幸福生活。

對於畢業生而言,在就業過程往往同時伴隨着畢業設計、畢業論文答辯、戀愛關係受挫等事件,因此青年學生在就業、擇業過程中難免產生緊張、焦慮、自卑等消極情緒,這類消極情緒會使個體處於一定的應激狀態,嚴重者會危及畢業生的身心健康,影響大學生的就業,貽誤最佳就業時間和就業機會。由於就業的重要性,眾多高校紛紛開設了就業指導課程,但是不少高校在進行就業指導時,將關注點過多的放在了緩解就業壓力、心理負性情緒疏導等方面。這種以“解決問題”出發的教育模式非常被動,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心理問題,鮮有高校將視角放在學生積極情緒體驗和積極心理潛能的開發上面。

二 大數據下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分析

(一) 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採用自編調查問卷抽樣分發的方式,在江蘇省內的部分高校隨機抽取20xx 屆、20xx 屆畢業生對其進行就業心理方面的問卷調查。問卷從個人基本情況、就業心態、就業認知三個部分展開,共計包含50 道題目,主要從自我認知、就業觀念、求職方式、就業心態、就業服務等方面維度綜合瞭解畢業生的就業心理狀態。調查問卷發放的過程採取全面覆蓋性的隨機抽樣方式。

(二) 調查對象分析

20xx 年1 月至20xx 年6 月間,對江蘇省部分本科高校20xx 屆、20xx 屆畢業生1200 人進行問卷調查,涉及工學、理學、文學、醫學、管理學、經濟學等專業學生。調查結束後共收回有效問卷1092 份,有效率91%。其中1092 份有效問卷中,男生579 人,女生513 人,分別佔比53.02%和46.98%;江蘇籍881 人,非江蘇籍211 人,分別佔比80.68% 和19.32%;城鎮户口646 人,農村户口446 人,分別佔比59.16% 和40.84%。本次調查所選取的調查對象基本可以反映江蘇省內多所高校就讀的大學生就業心理狀態,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心理。

(三) 調查結果分析

結合《大學生就業心理調查問卷》可以看出,多數大學生的就業觀和就業心態是積極穩定的,但仍可以從調查結果中看出,部分大學生在就業觀和就業心態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就業認知不明確、負性情緒困擾等。下面文章將從人類心理活動的三種基本形式,即認知、情感、意志三方面對大學生就業觀和就業心態問題進行具體分析。

1. 認知層面分析。就業認知是大學生對自己所要從事職業的認知和追求,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內容,即自我認知、職業認知和社會認知。就業認知對大學生就業起到指引和導向作用,對於大學生能否準確定位,能否處理好就業過程中的負性情緒等有着重要的影響。

在對“工作的意義”調查中,32.67% 的大學生選擇“工作就是一種謀生手段”,17.21% 的大學生選擇“在工作中提升個人能力”,43.85% 的大學生選擇“通過工作實現個人的`社會價值”,6.27% 的大學生選擇“藉助工作達到出人頭地、贏得權力”;在對“大學生求職時首先考慮的影響因素”調查中,22.55%選擇“個人是否有進一步發展機會”,41.76% 的大學生選擇“個人的價值實現”,16.31% 的大學生選擇“福利待遇和薪酬”,14.27% 的大學生選擇“個人興趣”,5.11% 的大學生選擇“父母期望”。在“理想工作地點”調查中,78.24% 的同學想留在“蘇錫常、南京、上海等經濟發達城市”,13.46% 的同學想回小城市發展,僅有6.30% 的同學志願到西部或偏遠地區發展。在對“大學生主要求職方式”調查中,92.98% 的大學生選擇“人才市場招聘”、“校園各類招聘會”、“網上直接投簡歷”,但是仍有近7% 的大學生選擇“父母親戚朋友介紹”。

儘管國家出台了很多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和志願服務的就業優惠政策,但廣大同學們的積極性仍顯不足。由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當前部分大學生就業觀念和就業動機較為功利和現實,缺乏奉獻意識,就業過程中不能精準定位,但同時一部分大學生能準確認知,注重自我發展,強調自我價值的實現,整體就業觀念呈現多元化。另外絕大部分學生在就業形勢日趨嚴峻和就業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能積極主動查找就業信息,參與各類招聘會和網上求職,少部分大學生缺乏主動就業意識,存在“依賴”和“從眾”心理。

2. 情感層面分析。即將走出象牙塔面對紛繁複雜社會的大學生們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以及日趨激烈的就業競爭面前面臨着多種劇烈情感層面的心理衝突,這些心理衝突會伴隨着就業狀況的變化而變化。依據調查問卷對大學生就業情感層面分析如下:

(1)焦慮。調查顯示,焦慮心理與就業的階段、性別、環境、專業、期望等存在很大關聯。其中“在面試前”近82% 的大學生存在焦慮心理;由於社會環境以及女生的生理特點,87.63% 的女生表示求職時曾感到焦慮,女生的焦慮水平也遠遠高出男生;在對“大學生身邊的好友或同學找到理想的工作”後的反應調查時,57.74% 的同學表示“高興同時為自己擔心”;68% 的文科專業學生焦慮水平顯著高於理科學生。適度的焦慮對大學生就業有一定的助推作用,可以激發潛能,使大學生從心理上產生緊迫感,更努力地尋找就業機會。可是一旦焦慮過度,上升到“焦慮症”就會危及大學生身心健康,高校管理者應該及時給予關注和心理干預。

(2)自卑與自負並存。自卑的大學生往往缺乏自信心,不敢競爭,尤其在遇到挫折時,很容易產生強烈的自卑心理,使得部分大學生悲觀失望、憂鬱孤僻,而且有礙於自身聰明才智的正常發揮。依據調查問卷,自卑心理容易在一些相對就業冷門專業、學習成績不佳、性格內向的大學生以及女大學生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對於這樣的大學生高校管理者需要加強關注和鼓勵其樹立信心,不自卑,但也不能“過了頭”,產生擇業自負心理。從調查中可以發現58.15% 的大學畢業生自認為“綜合素質優秀”,在擇業過程中難免出現自負、自傲心理。擇業自負的心理多見於重點大學高校畢業生、熱門專業畢業生和優秀畢業生。擇業自負,容易使畢業生產生錯誤的就業觀念,不能對自身準確定位,心理定位偏高,結果容易造成高不成低不就,埋沒才華。

(3)攀比心理。在就業過程中,同學們之間“互相攀比”的現象時有發生。尤其有些同學再找就業單位時,往往是拿自己身邊同學的就業擇業標準來定位自己的標準,抱着“他能去,我更能去”的態度找一個條件相當的單位,而不考慮自身的條件、社會需要特點及就業中的機遇因素。還有些大學生自恃條件很好,可以大有作為,但在擇業時卻常常要麼碰壁要麼找到的工作不滿意,很容易產生浮躁的心理,不能客觀認知自己。

3. 意志層面分析。意志:意,心理活動的一種狀態。志,對目的方向的堅信、堅持。就業層面的意志是指畢業生自覺地確定目標,積極求職,克服困難,實現就業目的的心理狀態。擁有良好的意志品質的畢業生時刻充滿朝氣與活力,能在遇到挫折與壓力時從容應對,不斷拼搏,最終成長成才。然而在調查中發現,部分大學生意志品質存在種種問題,突出表現在:

(1)挫折應對。就業形勢的嚴峻意味着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將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因此不可避免在求職過程中會遇到挫折。在“求職時屢次被拒絕時的反應”調查中,69.74% 的大學生表示“很快調整低落情緒能冷靜面對,準備再找”,16.33% 同學認為“被拒絕是積累求職經驗的好機會”,但仍有13.93%的同學表示“很沮喪,情緒低落,害怕再找工作”;在“會採用何種方式來應對就業挫折”中,39.32%的大學生會“採取發火、上網、打遊戲等方式發泄”,21.79% 的大學生會“憋在心裏,自己承擔”,僅有38.89% 的同學表示會“尋求朋友、老師的幫助”。

(2)缺乏恆心。本次調查,特別在20xx 年6 月選取了230 名大三年級立志考研的大學生,進行了長達半年的跟蹤調查。20xx 年9 月,由於暑期未能堅持做好考研複習工作,考研人數下降為207 人;20xx年11 月,由於周邊同學就業環境影響、自身複習等因素,考研人數下降為182 人;20xx 年12 月最終走進研究生考試考場參加考試人數為154 人。調查結果顯示66.96% 的抽樣大學生能堅定自身的目標,而33.04% 的大學生缺乏恆心。恆心是意志堅韌性的重要表現,即使計劃再縝密、科學,如果缺乏恆心,仍然會功虧一簣,從本次調查和現實情況看,不少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都存在由於缺乏恆心導致事件功敗垂成的經歷。

(3)惰性。青年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充滿朝氣和活力、鋭意進取的羣體,但惰性正一點一滴地侵蝕着部分大學生的活力和意志,消耗着他們的青春與進取心。調查顯示86.59% 的畢業生表示自己“日常起居無秩序,作息時間紊亂,起牀困難”;62.19% 的同學承認自己存在“拖延症”;除正常的休息時間外,41.8% 的大學生白天呆在宿舍的時間大約是3 小時以上。而在宿舍的時候,92.4% 的大學生會選擇上網、看電影或者打遊戲來打發時間。惰性實際上是意志活動無力的表現,是影響大學生積極進取、張揚青春活力的天敵。

三 積極心理學對大學生就業觀研究的指導意義

(一) 提升幸福感,培養積極心理品質

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心理問題,與主觀幸福感缺失有很大關聯。羅素在《走向幸福》一書中曾經提出,“種種不幸福的根源,部分在於社會制度,部分在於個人心理”。積極心理學更注重個體的優勢而不是劣勢,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或者幫助個體在認知、情感、意志三方面形成積極的取向,幫助個體找尋持久的快樂與幸福感,從而養成積極心理品質。同時也為《大學生心理健康》這門課提供了新的視角,那就是應逐步將傳統的心理問題危機干預模式向積極心理品質培養模式的轉變。

(二) 挖掘自身潛力,增強就業競爭力

積極的心態有助於個體調動出積極的思維,進行積極的思考,一方面可以引導大學生向積極的方向邁進,一方面也能激發大學生的潛能。人在思維活躍的時候可以產生無數的創意火花,在一次次的嘗試中必然會發覺自己潛藏已久的潛能,併發揮出強大的作用。

(三) 養成堅韌意志,提高挫折耐受力

堅強的意志是一種強大的韌力,時刻督促個體跟隨信念,會支撐個體堅持不懈地奮鬥,以應對人生的各種挑戰和挫折。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 篇7

幸福感是幸福心理學研究的重要領域。幸福感研究存在主觀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會幸福感三個方向。文章通過梳理三種幸福感的研究現狀,分析了目前幸福感研究存在的問題,並在此基礎上探討了未來幸福感研究的發展趨勢。

幸福感研究涉及哲學、社會學、倫理學、心理學、政治學、經濟學和文藝學等相關學科領域。目前,心理學關於幸福感的研究主要包括主觀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會幸福感,以主觀幸福感為主流。三種幸福感側重研究幸福感的不同側面,其理論相互關聯和補充,未來存在整合的趨勢。每一座城市都因為它獨特的型格而自成一派,成就了其獨特的美。生活中的美真實地散落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感受於每個市民的心中。可是有的時候,當你走在所生活的城市裏時,卻似乎不那麼容易發覺,而這樣的感覺其實源於你對這座城市的陌生與不瞭解,因而創建一個生動的精神家園會讓一座城市温暖、鮮活、靈動起來。

一、心理學中幸福感研究主要理論取向

(一)主觀幸福感

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SWB)是指人們根據內在的標準,對自己的生活質量的整體性評估所獲得的感覺或評價,也即是人們對生活的滿意度及其各個方面的評價。

(二)心理幸福感

心理幸福感主要指人心理機能的良好狀態,是自我完善、自我實現、自我成就和自我潛能的完美實現。心理幸福感以亞里士多德的實現論為哲學基礎。心理幸福感的提出和研究從自我成長的側面來界定和詮釋幸福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主觀幸福感概念和程度測量上的侷限。

(三)社會幸福感

所謂社會幸福感(SociaiWell-BeingSWB)是指個體對與他人、集體、社會之間關係質量以及對其生活環境和社會功能的自我評估。

二、幸福感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一)幸福感的概念界定不清晰

由於研究者不同的研究取向,心理學界對幸福感的感念界定還沒有達成共識,甚至存在概念界定不清的問題。如用幸福感的概念代替主觀幸福感,將主觀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混用等。幸福感的最初研究範式採取不給其下定義的做法。在實證研究中,多數研究者認同幸福感由積極情感、消極情感和生活滿意度三個成分構成。PWB的六個維度理論和社會幸福感的五個維度理論也都沒有清晰地界定幸福感的定義,沒有研究各個維度存在怎樣的關係,怎樣結合為一個整體、全面的幸福感。

(二)忽略了幸福感的文化特性

在幸福感研究之初,研究者並沒有意識到文化對於幸福感的決定性影響。隨着研究的深入,有研究者證實了文化對於幸福感的決定作用,筆者也感受到幸福感是與文化背景文化品位乃至文化傳統密切關聯的。

(三)混淆了幸福感的來源與結構

主觀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會幸福感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把幸福感的來源等同於幸福感的結構本身。幸福感作為一種普遍的.心理現象,雖然不同個體的幸福感的水平不同,但是卻有相似的結構。在PWB的研究中,心理需要的滿足能夠帶來幸福感,但心理需要並不是幸福感本身。社會幸福感的研究也存在類似的問題,社會整合、社會認同、社會貢獻、社會實現和社會和諧能夠增強個體的幸福感是幸福的來源,但不是組合在一起就是幸福。

三、幸福感研究的趨勢展望

(一)進一步對幸福感的概念進行界定

能否對幸福感概念科學全面地界定,關係到幸福感研究的方向和意義。幸福感的定義應體現其統一性、整體性和可操作性。幸福感的界定應重視幸福感獲得的過程,推動對幸福感的干預研究。例如有研究者將三者結合起來,提出了綜合的幸福感定義。

(二)三種幸福感的整合

隨着幸福感研究的不斷深入和拓展,主觀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會幸福感出現整合的趨勢。現有幸福感的理論模型側重單一成分,缺乏全面性、系統性,分離了幸福感的整體性,且相互之間出現矛盾和重複交叉現象。主觀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會幸福感三者的整合將有利於建構出更加合理的幸福感的理論模型。國外Dierendonck、Ryff、Keyes和Waterman等以及國內苗元江、金玲玲、宛燕等都進行了三種幸福感關係研究,證明三種幸福感在理論結構上相互關聯,而且初步確定出整合的幸福感理論結構,形成未來幸福感研究的新方向。

(三)深化幸福感的本土化研究

文化是影響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不同文化中的個體對幸福的認知、感受和追求方式不同。關於幸福感的研究,國外的研究成果頗多,而國內的研究目前缺乏系統性的理論與實證研究,説明本土化的具有民族品位的幸福感的研究亟待關注。

四、幸福感研究的重要意義

幸福感是人的精神文化建設之一,是精神情感的重要因素。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在校園文化建設中佔據着主導地位,對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校園精神文化建設主要是指對校園歷史傳統的擇優傳承,以及對積極、健康、團結、向上的獲得全體師生員工共同認可的(包括文化觀念、價值觀念、生活觀念等)意識形態的創設。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本身就是一個充滿創新精神和創新活力的過程,其不僅能夠激發學生探究奧祕、求知解惑的自覺性與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而且能夠契合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提高學生的幸福感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 篇8

在二十世紀末期積極心理學在西方優先興起。積極心理學倡導積極品質,充分挖掘人類自身潛在建設性力量,在社會發展中,發揮個人積極影響和潛在力量,使每個個體走向幸福。積極心理學在當下大學生教育中,發揮積極影響,特別是當下大學生均是家裏獨生子女,大學生就業壓力較大,容易具有性格和心理缺陷,影響大學生自身長遠發展,導致其在步入社會後,無法發揮自身積極影響。利用積極心理學,利於對大學生進行引導,疏導大學生身心發展壓力,提高心理素質,利用心理調節,在社會中發揮自我力量。

一、內容闡述

人們建立在自身思想品德基礎上,給出相應奮鬥與發展目標,監督自己在發展期間行為,自我教育,結合自我教育實踐結果,評判自身,完善自身缺點。自我教育實踐評判這一過程,就是自我教育體現。依據自我教育這一理論內涵,在大學生心理教育中,把大學生自我教育能力這樣理解:大學生在調節自身身心發展和維護心理方面,需具備基礎心理能力。詳細來説,心理能力體現為,自我實踐能力、自身要求能力、自我評價和實踐能力[1]。

在心理健康教育期間,大學生自我教育開展,自我認識能力發揮較大作用,自我認識能力決定大學生自身,對心理教育需求程度高低,關係着學生和周圍環境關係認知度,也決定大學生對自身認知理解度。自我要求能力,和大學生關係體現在,大學生是否可以良好建設目標,安排自我時間,安排計劃等。自我要求能力是大學生在心理教育期間,自我教育實現關鍵因素。自我評價能力,是大學生在自我發展中自身成績評價能力,對自我發展中積極和消極因素客觀評判,辯證看自身。這四種心理能力相互聯繫,互相輔助,促進大學生自我心理教育發展。

二、啟示與理論依據闡述

(一)積極情緒理論體驗

大學生在自我認識與評價能力中,情緒積極理論體驗作為其理論依據,發揮積極影響。依據積極情緒理論,大學生可以良好對周圍環境,生活中事物,給出積極心理體驗和情緒感受,積極情緒理論在證明積極情緒理論發揮最大作用。詳細來説,其發揮積極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大學生可以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和自身能力,靈活把自身能力與社會資源結合,發揮大學生主觀能動性,激發創造能力,形成創新思維,在社會發展中,發揮自身價值。

其二,隨着大學生積極情緒體驗深入,大學生注意力不斷擴散,思維不斷激發,大學生思維更為活躍和靈活。提高大學生自我評價與認識能力,大學生可以結合自身身心發展特點、情緒體驗全面認知,對自身發展評價[2]。

(二)積極人格理論體驗

積極人格理論體驗,是指大學生在生活中,不斷積極追求幸福,並在追求過程中,積極去感受幸福和愉悦感覺,同時,也激發大學生潛力和能力。積極心理學研究人員,對心理學特質研究時,構建一整套全面人格系統——VIA系統,這一系統對人格優勢和價值全面分析,包含了24類性格力量和6大核心美德。積極人格力量對大學生來説,其對大學生時間能力和自我要求能力發揮積極影響,培養大學生這兩種能力,大學生對幸福和美好理解增強,全面感知到生活的美好。大學生結合自身能力,為未來發展構建,使大學生具備理想狀態,朝向理想方向發展。與此同時,在積極人格理論中,就六大美德來説,卓越、智慧、節制、勇氣的力量,利於在大學生面對困難時,理智冷靜處理,激勵大學生自身朝向自己設定目標發展。六大美德中正義和仁慈,利於大學生與周圍環境和諧相處,實現自我調節目標[3]。

三、培養大學生自我教育能力舉措闡述

(一)外部環境系統建設,為大學生營造積極外部壞境

當下大學生自我教育水平較低,這是大學生出現心理問題主要因素。基於積極心理學視角下,要想提高大學生自我教育能力,需為大學生建立一個積極外部環境系統,利於在自我教育中,滿足大學生自身需求,為其營造良好學習條件。詳細來説,大學生積極外部環境建設,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內容。其一,穩定和長期外部環境。如,學校環境,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其二,多樣和短期環境。如,文化氛圍、教育氛圍、學風等。這兩種不同環境相互獨立,相互協調運作,是大學生心理自我教育必要基礎,是培養大學生自我心理教育主要途徑。

(二)貫徹科學教育取向標準,提高大學生自我教育能力

在對大學生進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養期間,培養手段和方法對大學生工作效果與質量影響較大。教育人員需倡導積極和科學教育取向標準,即把健康心理學理論

在大學生心理教育期間貫穿,幫助大學生正確看待自身,對心理變化和發展全面認知,樹立積極人格,理解幸福和美好含義。貫徹科學教育取向標準,為大學生在自我心理教育期間,為大學生自我教育做指引,避免大學生沒有方向,出現盲目認知問題,自我教育效率低下問題的發生[4]。

(三)利用科學方法開展自我教育能力培養

在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培養期間,教育人員可以利用合理化手段開展教學。利用教育課程,團體心理活動課,對大學生進行心理教育。

其一,教育人員利用教育課程,對大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總的來説,在當下社會眾多高校均建立心理課程,但是其教學效果不佳,影響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培養。面對這一形勢,高校教師需把心理學教育課程與積極心理學理念和價值取向結合,把積極心理學、基本課程、大學生實際生活結合,在課程教學期間,積極和學生交流,共同探索社會美好事物,感受積極事物。利於大學生樹立良好心態,健全人格,增強自我幸福感與能效感[5]。

其二,利用團體心理活動課,把心理學理論、心理學健康知識,在團體活動中展現。為學生營造輕鬆和愉悦學習環境,學生可以增加對現實中和自我認知度,分析現實中自我與理想中自己差距,辯證看待自身。在團體活動中,大學生與不同個體可以及時交流和溝通,通過相互學習、體驗和觀察,來認識自我,完善自身缺陷,改善和優化與其它個體之間關係,激發大學生潛能,提高環境適應能力和協助能力[6]。

四、結論

綜上所述,積極心理學對大學生自我心理教育帶來積極積極影響。利於大學生在調節自身身心發展和維護心理方面,發揮積極心理學作用,幫助大學生正確看待自身,對心理變化和發展全面熱認知,樹立積極人格,理解幸福和美好含義。為了提高大學生心理自我教育能力,培養其具備良好心理素質,正確看待就業和生活壓力,在培養大學生自我教育能力時,需做好以下幾點工作:建設外部環境系統,為大學生營造積極外部壞境,貫徹科學教育取向標準,提高大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利用科學方法,對大學生進行心理教育。

參考文獻:

[1]周飛燕.基於積極心理學視域分析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徑[J].亞太教育,20xx,01:269.

[2]李思晴.積極心理學對大學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培養的啟示[J].求知導刊,20xx,07:64-65.

[3]耿德英,彭楓娟.積極心理學對大學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啟示[J].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xx,04:139-141.

[4]孟勇.大學生自我意識的'衝突及其矯正[J].中國臨牀康復,20xx,16:152-153.

[5]王小莉.淺論高校大學生心理諮詢與思想政治工作[J].甘肅農業,20xx,11:350.

[6]劉生思,汪傑敏,何嘯軒,張薇.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獨立學院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科教導刊(上旬刊),20xx,12:241-242+252.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 篇9

一、民辦高校學生心理的特點

1.迫切渴望獨立與缺乏獨立能力的矛盾

自從開始了大學生活之後,民辦高校學生在主觀上和客觀上都獲得了獨立和自由。但客觀事實是,涉世未深的青年並沒有辦法獨自處理好各類複雜的問題。此時,他們迫切渴望朋友、親人、老師能夠提供建議和幫助。除了隨時可能面臨的突發事件無法使民辦高校學生獲得真正意義上的獨立之外,還有在經濟上,大學生依舊依賴自己的家庭,尤其體現在身為獨生子女的民辦高校學生身上。他們認為,步入大學等於擺脱父母的管教和束縛,不再受到家長和老師的左右,儼然是一個完全自由和獨立的個體。但是經濟不獨立,就沒有辦法真正擺脱家長的支持。從而在追求獨立的心理上和無法獨立的經濟上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由此可以推斷,發生在大學生羣體當中最突出的問題是“成人感”與“孩子氣”之間的衝突。本身年紀已定性為成人的青年學生,卻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獨立,且缺乏成年人該有的成熟和穩健。導致高校大學生產生矛盾和牴觸心理,既想快速成長,又想躲在“温室”裏逃避風雨的洗禮。

2.學業、情感、資金、時間的失衡

高中階段的學習方式基本都是老師指導,家長配合管理,學生服從安排;情感上提倡和諧友愛但不過於親密;學生對於金錢不需要投入太多精力去考慮財物的分配和管理;他們大多數時間被規劃到聽課和學習當中。然而,學生進入大學之後,原本維持了多年的規律性的行為和生活方式被打亂,學生需要在短時間內對其進行重新調整和適應。大學課堂很少再有填鴨式或應試型的教育,而是將自主學習的理念融入到每個課程當中,學生感到忽然被“鬆綁”,失去了學習的目標和動力。大學對待男女生的私人情感採取“宜疏不宜堵”和“既不提倡也不反對”的態度,可以變相看待成默許。除此之外,學生與室友、同學、舊日好友的情感維繫都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他們自然會面對很多感情的困擾。一旦資金問題處理不好,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不僅在“學業、情感、資金、時間”四個方面與高中階段有巨大的差異。“民辦高校”頭銜使得學生難免產生自卑心理。一般來説,大部分進入“民辦高校”的學生可能大學聯考失利或是學習基礎差,這兩個因素會給學生造成深深的自責和自卑。父母過高的教育期許也會給學生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

二、民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

1.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精度不夠

首先,現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模式呆板,大班授課,機械地灌輸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知識,缺乏針對與學生心理特點的分析和教育,忽視學生個體的心理健康。使得學生常常混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誤以為兩個課程是共通的。其次,課程的理論來源於外國研究成果,連心理健康普查的量表也是直接從國外引用過來。面臨的問題是,國外的量化數據並不一定完全適應中國大學生,導致心理評估出現誤差和侷限。最後,課程的教學安排是針對全校所有的'學生,難以對個別學生、個別羣體進行獨立的教育和輔導,加之學生本身對心理問題的恐懼和迴避心態,導致課程的精細度受到影響。

2.心理輔導教師的專業水平尚待提高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專業性和技術性要求很高的工作,因而對於心理輔導教師的要求會比較嚴格。比如:心理輔導教師的知識結構、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水平以及工作經驗等等。李小魯(20xx)研究指出牛津大學心理諮詢中心20xx年時“有11個專職人員,全部獲得心理學專業博士學位,並大部分有相當於教授的高級服務督察職稱。”這種現象對於國內的公立高校都很難企及,更別説民辦高校。一般高校教師在取得相應的高校教師資格證書之後,就可以持證授課。但是對於心理輔導教師來説要求可能更加嚴苛。不能僅僅獲得高校教師資格證,還需要具備心理學相關專業學歷、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專業培訓並取得相應的從業資格。這些對於民辦高校老師來説還尚待提高。

3.基礎設施不完善,尚無獨立的部門

江立成、魏婷(20xx)認為目前我國大多數的高校未能普及,缺乏科學化量表以及測量工具和手段,缺乏心理諮詢所必需的技術設備。這類基礎設施的不完善,導致測量或諮詢工作受到阻礙。大多數民辦高校的心理諮詢室隸屬於學生處,並沒有完全獨立而成為一個成熟的機構或部門。這樣的機構安排會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主動性,難以發揮主體性功能。

4.活動開展無評估機制,學生參與度不夠

民辦高校響應教育部的號召,積極開展各式各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利用測試、廣播、板報、講座等載體和方法宣傳心理健康知識。但是,學校很少對此類活動的效果做評估,缺乏長效的評估機制。不僅如此,學生的參與度不夠。學校牽頭安排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除了強制參加的心理健康測試和講座之外,一般活動會由團委或者學生社團承辦,大部分學生就很難再主動接觸心理健康相關的活動。

三、民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議

1.深化課程改革,科學調整課程內容

姚本先、陸璐(20xx)認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心理健康、自我意識、學習心理、個性心理、人際交往心理、戀愛與性心理、擇業心理,後來隨着社會的發展,又融入了網絡心理、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方面的內容”。因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不能僅僅停留在現有的課本上,而是要與時俱進,積極與時代接軌,針對當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開發根據實用性和針對性的課程。課程內容最重要的是具備針對性和實用性。不能夠停留在對個案、特例的分析,減少理論上的説教。適度增加學生的參與度,讓學生學會正確認識心理疾病,學會自我剖析以及自我解壓的方法。

2.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

要特別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尤其在專業技能、心理素質和道德素養上下功夫,全面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首先,政府要為學校提供相應的便利,比如民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的培訓,逐步建立從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師資格認定體系。其次,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他們是工作在一線的,親密接觸學生的人員,教師具有健康的心理狀態,能夠給學生帶來正面地、積極的影響,能夠樹立起陽光向上的榜樣和楷模。最後,王普霞(20xx)認為“優秀的教師所表現出來的敬業精神、對工作的滿腔熱情、對事業的執着追求、對學生的深切熱愛、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開拓進取與不斷創新的精神,以及在面對各種教育難題所表現出來的果斷與智慧等等”,這些個性特徵和人格魅力都可能成為影響學生個性發展的重要因素。

3.個體輔導與團隊輔導相結合的原則

個體心理輔導具有針對性強、隱私性、效率高、效果好等特點,為了讓心理健康教育獲得更多的成果,很多人建議把學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心偏向更具有針對性的個人心理輔導上來。但是,個體輔導面臨的難度在於,是否需要個體輔導的絕對主動權掌握在學生手中,很多學生難以對一個陌生的心理輔導老師敞開心扉。學生對自己的心理困境會產生恐懼和逃避,老師很難通過表象觀察去發覺學生隱型的心理問題。張亞、徐光興(20xx)研究表明:大學生的自我接納與否關係到他們未來能否適應社會,參與社會競爭,是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團體催眠輔導能夠提高大學生自我接納的程度和心理健康水平。可見通過團體成員之間的相互學習和互動,促使個體在人際交往中發現自我、探索自我、接納自我,調整改善與人相處的方式,提升適應能力,激發個人更大的潛能。所以,個體輔導和團體輔導都不能偏頗。

四、結語

民辦高校大學生就業之後,同樣肩負着守護自己的“小家”和建設社會主義“大家”的重任,他們的心理健康關乎自身的發展和社會的發展。民辦高校對於心理健康教育日益重視,但也需要突破重重困境和挑戰。因而,不僅僅民辦高校的任務艱鉅,對於學生自己也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去自我突破。整個教育界甚至全社會應該給與民辦高校更大的包容,運用集體的力量去營造更好氛圍,凝聚成行之有效的合力,促進民辦高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 篇10

一、人性中潛在的積極因素

對於大學生而言,他們大部分時間是處於學校這個環境下,而學校屬於積極團體,是教書育人的地方,這有利於培育和發展他們的積極力量和積極向上的品質。此外,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許多人認為,家長的天職是從小重視孩子的成長,培育孩子的優良品格,因而這也是大學生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積極因素。再者,現在全社會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這也在無形中影響了大學生的思想道德。

二、當代大學生主要存在的心理問題

近年來,大學生因心理問題不能正常學習和生活而休學或退學的學生人數有逐年上升的趨勢,這其中很多人都是由於在心理方面產生了缺陷而造成的。此外,大學生心理問題有着明顯的階段性。大學一年級學生集中表現為對新生活的適應問題,如在和新同學的交往中可能出現摩擦,自己很難學會料理起居生活等;二年級學生出現的問題有人際交往、學習與事業、情感困擾,對生活的憧憬等;三年級學生集中在自我表現發展、人際交往、情感問題和學習時間分配等;四年級學生則以擇業問題為多數,兼有戀愛問題、未來發展等。

(一)自我調節能力弱帶來的弊病

許多大學生都存在着以下的問題。第一,情緒障礙。在高中階段,許多大學生都是抱着一種考取名牌大學的心態學習,他們努力奮進,有人生目標。而在大學階段,很多人認為已經到達了寧靜的港灣,是時候休息和調整了,於是就會產生很多不良情緒。第二,社會性退縮。隨着社交網絡的不斷髮展,很多大學生寧願宅在宿舍,跟同學不停聊QQ、微信,也不願意加入學生會、學生社團,逃避現實。這樣就使得大學生與人交往的能力大大下降,學習能力和生活能力在退縮和孤獨中減退。

(二)孤獨型與焦慮型的人格缺陷

孤獨型人格源於對被拒絕的恐懼。迴避親密關係,甚至否認自己需要別人的關懷,導致性格冷漠,對生活缺乏熱情。這樣的大學生往往表現得比較孤傲和顯得不合羣,很難和別人深交,並且在有人希望走進他的內心的時候,表現出迴避性的特點。大學生心理焦慮是指受內外環境的強烈影響或意外事件的打擊所產生的情緒上的波動和生理上的變化,持續時間過長,會使人產生情緒上的焦慮、緊張、痛苦和憤懣,甚至會使人灰心失望、痛不欲生,逐漸鬱積為焦慮綜合症和其他心理疾病。

(三)社會競爭下的就業焦慮

近年來,高校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加,就業競爭日益激烈。面對新的就業形勢,許多大學生都缺乏應變能力和心理上的應對能力。很多人都幻想只要能拿到畢業證,就相當於進了保險箱,自然有公司來“取貨”,這樣的思想在現代大學生中大量存在。因此,當一些大學生遭遇就業挫折時,心裏產生強烈的落差感,有的大學生從此一蹶不振,甚至還有學生因此而終止生命。

三、積極心理學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運用

積極心理學的理論是從研究人自身的積極因素入手,通過不斷激發人自身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並幫助人們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力而獲得美好的生活,這為我們當前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鑑。

(一)改善周圍環境

積極心理學認為,主觀幸福感是指對其生活的'看法和感受,這種幸福感的關鍵是個人的價值觀和目標如何在外部世界與生活質量之間進行協調,是人們對事件的解釋和看法決定人們的幸福感。因此,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理解,對於他們過去所經歷的事情和所處的生長環境,以及他們在認知上遇到的困難,有目的地進行分析並且開展疏導工作。這就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要求,要求樹立積極的教育理念,關注學生的優秀品質。把更多的精力投入關注學生人格的完善中,幫助學生增強應對心理困擾的能力,發揮其自身積極力量,即找到學生自身存在的積極力量和潛能,並讓學生看到這些力量和潛能,以此來幫助學生在今後的生活中發揮潛能,利用積極力量來完善自己,而不是過多地停留在問題的發現和解決上。

(二)嘗試體驗式教學

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地體驗生活的樂趣,應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由被動接受到主動汲取。在體驗及鍛鍊中,有利於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覺悟和增強其認識能力。在這一過程中,是受教育者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能使受教育者明確是非標準,增強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進而用積極樂觀的心態提高思想覺悟,從而內化為自己的良好行為習慣。開展多種多樣的體驗式教學方式,如組織受教育者學習社會生活中的名人事例,汲取他們身上的正能量,這樣的事例要貼近學生,讓他們可以進行換位思考。

(三)優化整合社會力量

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高校不能只是孤軍奮戰,應積極發揮社會力量。因為人的社會化會受到多種因素的綜合影響,人們的思想、觀念及其行為不是單獨的客觀因素作用,而是一系列政治、經濟、文化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邏輯結果。在社會力量的組織形式中,包含了輿論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等。這其中要求我們在社會的主流思想中,應該提供正面的宣傳材料,起到樹立理想、陶冶情操、激發創造精神、形成良好風氣的作用。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教育主要是通過親子之情的感化、家庭生活的薰陶起作用,及時關注學生的心理動態變化,做好預防工作。積極心理學的教育要滲透到大學生的生活、工作的全過程,通過潛移默化、循序漸進、寓教於無形等方法,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在教育方式上,要通過隱形教育來達到教育目的,這表現出非強制性、愉悦性、隱蔽性、無意識性的特點,它不是像政治理論教育那樣直接有形,反而是追求一種潛在的效果,並不是生硬灌輸,這樣更容易激勵人的潛能,提高人的自信心,使精神動力轉化為現實的實踐活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因此,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認真研究積極心理學的效用是十分有必要的。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 篇11

一、前言

隨着我國教育的不斷改革,如何讓大學生正確面對當前社會激烈的競爭和嚴峻的就業形勢,勇於應對壓力,保持內心的安寧與和諧,提升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幫助大學生實現創業,是目前高校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近幾年,我國高校心理健康已經在理論以及方法上獲得了很大的進步,並且已經形成了一種科學體系。在創業教育中,合理地藉助積極心理學的方法可以提高創業實效性。就業創業教育的過程中,借鑑積極心理的理念和方法可以提高就業創業的實效。社會在快速轉型的過程中給學生帶來發展的機會,同時也讓很多的大學生產生了迷茫的心態。運用積極心理學的理念和方法,對合理地構建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模式顯得特別重要。

二、積極心理學的研究

積極心理學在傳統心理學的基礎上,開闢了新的、積極的研究方向,是一場心理學革命,也是人類歷史發展中的重要里程碑。積極心理學表明,人積極的一面可以使心理學的研究更加註重培養人性中那份固有的力量,使學校在教育管理和諮詢交往方面更為有效,很多高校開始研究和應用積極心理學的理念。積極心理學是一種全新的心理學理念,主張利用人的積極力量,以真、善、美為研究對象,倡導積極的人性論,並以此來激發大學生潛在的積極品質和力量,最大限度地發掘他們的潛力並獲得創業的成功。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注重用科學的方法對幸福感進行研究,用積極的角度去看待人們的心理,關注的是心理健康。

三、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存在的弊端

有一部分大學生在創業的過程中存在攀比心理,通常和好的同學相比,有很強的功利性。由於每一個學生的家庭觀念和具體情況不同,創業的條件也千差萬別,再加上我國市場競爭機制的不完善,根本無法保證公平性。還有部分學生在上大學之前,報考的學校和專業都是家長一手包辦,他們不清楚自己的畢業去向,也不確定自己是否喜歡這個專業,處於迷茫的階段。面對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環境,他們不主動去尋找就業和創業的機會,而是被動地等着家長和老師介紹和安排。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產生很大的心理落差。

現如今,我國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是一個飛速發展的狀態,校內的軟件與硬件配套設施已經形成了一種水準和規模。國務院也先後發了幾部關於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目的就是讓學生了解相關的心理健康知識、普及更多有益於心理髮展的途徑和方法、解析心理的各種現象、培養更加優秀的品格。在此基礎上,也要更加細化地幫助大學生克服心理上的各種壓力,讓他們成為善待他人、悦納自己、關心集體、珍愛生命的優秀高素質人才。而進行校內的實際操作時,對精神疾病與心理問題的防治是極為關鍵的,特別是心理問題。就此問題,高校要展開一系列的'課堂教學、活動宣傳以及心理輔導等。在這些校園活動的幫助下,大學生對心理健康有了重視,開始有了自我抵抗心理危機事件的意識。可是,目前這種將預防心理危機以及心理疾病作為重點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屬於一種“消極心理學”。此種取向還存在很多的弊端,與新時代的發展不相適應。

四、積極心理學理念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模式的構建

(一)大學生就業創業過程中的自主性

積極心理學認為,就業創業是一個教育的過程,從學生進入學校的那一刻起,就要培養學生形成獨立自強的意識。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擺脱對家長和老師的依賴心理。因此,應該充分調動學生創業的自主性,讓學生自覺地去思考、去分析、去探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要始終相信每個學生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創造力和創造的潛能,這樣教育者才能將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意識自覺地納入自己的教育計劃中。在教育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在評價學生時,不能僅根據考核結果而對學生作出優差的評價;教師要營造民主、寬容的教育環境,鼓勵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激勵他們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法。

(二)拓寬積極心理學的教育途徑

課堂無疑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學習渠道,因此把握住課堂非常重要。教師想要提升學生的綜合競爭力水平,就一定要將就業指導教育貫穿到整個教育中去,更好地推動大學生對就業知識的內化。同時還要充分意識到,就業問題不僅是社會問題,還直接關係到個人未來是否能夠更好地發展。一定要對職業指導課程進行完善,加強此門課程與人際交往、職業規劃等課程的有效融合,進而更好地為學生今後的職業發展奠定基礎。此外,還要按照學生、年級以及學習進程的不同來進行職業指導教育,指導要有一定的側重性,使其貫穿到整個教學中去,完善職業指導教育的內容。在教育的目標上,應該將幫助學生完善自我、認識自我,培養積極的學習生活態度作為主要目標。學生應該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課程中完成社會關係的學習。關於教學組織,大課堂的學習方式已經顯得非常落後了,應該實行小班制,這樣才能讓學生和教師有充足的互動,提升教學體驗。關於教學方法,也應該多種形式相結合,利用案例法、小組討論、體驗法、團體活動以及講授法等,在引導學生培養積極品質的同時,也讓學生對課程更加有學習興趣。在最後的教學評價部分,也可以採用新穎的測試來完成評價。不僅是課堂教學,對學生的心理諮詢輔導也應該加以重視。心理諮詢分為障礙性諮詢和發展性諮詢。其中,發展性諮詢也是積極心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將高校中的優勢儘可能地發揮出來,讓心理輔導變得更有探索性、體驗性、普及性,讓大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改變自我、認識自我,從而形成積極的心理品格。

五、結語

高校學生進行積極人格的塑造是非常有必要的,雖然我國在這一方面的普及還有很多的困難和障礙,但是社會與學校會不斷地推廣和完善,因為其對社會積極氛圍的建立以及培養下一代優秀綜合性人才都有很大的積極意義。這就需要學校、教師、學生三位一體的教育模式,在積極心理學理念的引導下,增強學生自身的價值觀念教育,培養大學生的積極心理,讓他們能夠成為未來綜合性的社會人才。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 篇12

本文對運用教育心理學知識有效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必要性進行分析,旨在有針對性地引導和幫助大學生切實有效提高綜合素質。

一、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內涵

大學生素質教育分為:思想政治素質教育、人文素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法律素質及道德素質。思想素質有思想情感、思想認識、思想方法三方面,政治素質有政治觀點、政治信念、政治立場三方面。思想政治素質是大學生價值觀、人生觀、道德及政治觀的綜合體現。人文素質是指人們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綜合品質或達到的發展程度。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學習過程中形成和體現出的創造發明素養,以及運用所學所能將個人目標或任務付諸實踐的能力。法律素質是其所具法律知識,法律意識,法律行為的綜合體現。道德素質是其做人及行為實踐過程中對其自身起規範作用的心理品質。

二、大學生素質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我國高等教育一直提倡專業教育與素質教育並進,但實際情況不近人意,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1.思想政治素質教育難入人心,。在這個價值觀高度多樣化的時代,學生現有的思想政治認知結構和相關課程內容差異大,施教者難以有效輸入新的思想政治認知。2.人文素質教育難以深化,現行人文素質教育只達到人文知識教授層面,學生無法真正理解人文思想、法掌握人文方法,更無法遵循人文精神。3.大學生缺乏創新意識原動力,普遍只想順利完成學業並獲得工作,缺乏高層次追求。4. 大學生法律和道德意識薄弱,缺乏維權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道德素質存在道德評價失準、道德價值取向混亂問題。

三、運用教育心理學知識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

大學生素質教育過程中們,我們需要理論結合實際,發現大學生的心理髮展規律,運用教育心理學相關知識引導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逐步形成,解決高校在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其一,用皮亞傑的建構學説中同化和順應這兩種建構認知結構的方式的理論來指導思政素質教育。思政教育過程中,受教育者會將施教者所教授的信息納入並整合到自身已有的認知結構,加強和豐富原有的結構,只是這一同化過程學生會過濾和改造施教者給予的外界刺激。也就是説,學生已有的思想政治認知結構如果和施教者所授結構不一致,那麼他們就可能不接受甚至排斥。這正是目前思政教育存在的問題。雖然思政教育在同化過程中受挫,但是我們可以在順應過程中找到改變這一現狀的希望。因為受教者的認知無法適應客體要求時,就會創造新的認知結構來適應環境需要,這是一個自我改造的過程。高校對大學生的思政素質教育如果能把握好學生在同化和順應過程的中認知結構變化的節奏、時間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強度,那麼思想政治素質教育就可能發生實質性的轉變,建構起大學生全新的思想政治認知結構。

其二,高校若能重視和提高學生的認知驅力,那麼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將實現由現目前學生僅僅是機械接受人文知識的層度到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的`深層次轉變。認知驅力是奧蘇貝爾三大成就動機中最重要和最穩定的一項,此外還有自我增強驅力和附屬驅力。我們需要認識到這種動機就是對求知的需要。人文教育無法深化的原因在於對實利的追求。而奧蘇貝爾對認知驅力的重視本質是對認知和理解的價值的追求,這種追求同學生作為學習者的心理傾向契合。所以只要高校引導和培養大學生的認知驅力,就能轉變大學生認為人文素質教育沒有現實意義的想法。

其三,將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介紹給大學生,並引導學生追求較高層次的人生需求,幫助他們找到創新意識的原動力。文獻顯示我國大部分大學生在高校就讀期間的人生需求模糊,甚至是缺失,尤其缺乏對自我實現需求的追求。馬斯洛理論把需求由低到高層次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感、尊重和自我實現。我們可盡力引導大學生追求馬斯洛理論的高層次需求,鼓勵他們將自我實現作為自己的終身人生目標。

其四,高校可在法律道德教育的課程中引入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以喚起大學生的道德和法律意識以及對責任感的考慮。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分為六個階段,而我們要重點引薦給學生的是第六個階段,即普遍性倫理原則階段。這一階段的人確立起了一種用於社會治理的道德觀,他們懂得德性的本質、以尊重人為目的而非手段為前提。執此道德觀的人是推動社會道德發展的力量。具體可選用科爾伯格的“海因茨難題”這一經典道德兩難問題作為課堂開放式討論話題,瞭解學生的道德觀和法律基礎知識掌握情況。而後,為其講解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及基本法律知識以激發和普及大學生的法律道德意識。

結論

大學生素質的形成看似由外至內,其實也是一個內心變化引起外在行為表現變化的外化過程,是需要施教者帶着潛移默化的意識耐心引導和培養的過程。因此運用教育心理學知識有針對性地引導和幫助大學生有效提高綜合素質是順應大學生身心發展的。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 篇13

伴隨着心理學的理論發展和現代社會的客觀要求,積極心理學成為心理學研究的新方向。積極心理學關注人類積極的心理品質,重視人類的健康幸福與和諧發展。積極心理學的目標在於幫助人們發揮自己的潛能,提升人們對情感、工作和生活的體驗。心理學家馬丁塞林格曼、謝爾頓等人倡導的積極心理學將心理學關注的主體由心理異常者轉向普通羣體,其中很多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和心理調節技術可用於人們日常生活中進行自我調節和羣體疏導,心理學與其他學科結合進行研究已成為科學研究的新導向。隨着社會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意識的不斷加強,將積極心理學用於解決大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已成為一種趨勢。

一、積極心理學簡介

積極心理學是一門運用科學、有效的干預方式,旨在幫助人們獲得美好人生的學科。與心理學的其他分支相比,積極心理學注重幫助正常人獲得更加健康、幸福的體驗,而不是調節心理機能和矯正異常行為。這使得積極心理學對於幫助更廣大的人羣實現自身價值具有更大的意義。積極心理學理論認為個人的幸福感可以通過四個維度進行評判:身體的感覺、成就、社交和意義。在這四個維度中,積極心理學都有相關的理論幫助人們更好地進行自我調節。

(一)身體方面

在積極心理學中,正向積極的健康是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其目標不僅僅是保持健康狀態、預防和抵抗疾病,更重要的意義是激發出人們過上長壽、健康生活的內在動力。積極心理學家們提出了“健康是一筆財富”的理念,這種“健康資產”,就是影響健康水平,幫助人們戰勝疾病風險的一種因素。該課題致力於探索某一特定的“健康資產”對於長壽、健康的影響。該課題的研究結果證明,無論是對於健康還是受疾病困擾的人羣來説,積極正面的情緒狀態都有正面效果。在保持同等水平的吸煙量、飲酒量、運動量和休息時間的條件下,情緒較為正面的人也普遍較長壽。干預性實驗也表明,積極的情緒能更有效地抵抗流感。此外,越來越多的實驗證明進食更多果蔬會增強幸福感。在韓國、伊朗、智利、美國等不同地區進行同類實驗的心理學家都得出了類似結論:進食更多果蔬使人更易感到“非常開心”。這可能是由於大量攝入某些營養物質的原因。

(二)成就方面

成就是指在一定動機的驅使下,促使個體接受教育或訓練後獲得的學習成果。影響成就的因素有遺傳因素、社會因素及個體需求因素。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指出,當人們滿足某一層次的需求後,人們會進一步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成就屬於最高需求層面——自我實現。受這一普適性理論的影響,成就則成為人們不懈追求的目標。在積極心理學中,成就是個體追求有價值的工作,使之達到完美狀態,獲得心理滿足的行為。在工作中獲得成就或者工作滿意度高的人比低成就或工作滿意度低的人更容易獲得幸福感。個體記憶中存在着與成就相關聯的情緒體驗,當獲得成就的滿意度更高時,愉快的情緒體驗進一步促使人達成成就,由此獲得良性循環。成就對於個體重要性在於工作本身,而不是隨之而來的報酬。當人們在某項活動中獲得成就時,滿意感可以起到自我強化的作用,達到高峯體驗。

(三)社交方面

積極心理學的着眼點之一就在於積極情緒,而人際關係對於積極情緒起重要作用,不論這種關係是工作、家人、愛情還是友情。正如克里斯托弗皮特森教授的概括:“我們周圍的其他人非常重要。”通過人際關係,人類可以接受、分享並且傳播積極的能量。在這個過程中,人際關係也能夠通過與他人積極互動得到增強。《性格優勢和美德手冊》首次嘗試以研究羣體的方式定義人類的積極心理特質。這些特質包括6種“核心美德”,下設26種可測量的性格優勢。6種美德和26個性格優勢如下:智慧和知識:創造力、好奇心、開放性、求知慾、洞察力勇氣:勇敢、毅力、誠信、活力、熱情人性:愛、友善、情商正義:公民意識、公平意識、領導力秉性:寬恕、憐憫、謙卑、謹慎、自制力神性:對美麗與卓越的欣賞、感恩、希望、幽默、靈性在這6種美德中,“人性”中的“愛”、“友善”、“情商”與人際關係直接相關,“開放性”、“誠信”、“領導力”、“寬恕”等與人際關係聯繫也較為緊密。因此,人際關係的維護在提升生活質量和幸福感中起到一定作用。

(四)意義方面

意義是衡量幸福感的一個方面。有研究表明,主觀幸福感的獲得並不持久,在經歷一段高峯期過後,幸福感迴歸原先的基線水平。所以想獲得長期的幸福感與滿足感,需要將外在激勵轉向內在激勵,從考慮關注外在滿足轉向內在滿足。意義是個體內在設立的為之不斷努力奮鬥的目標,並且當無人知曉個體的目標時,仍堅持繼續,這個目標就是個體真正覺得有意義的事情。在積極心理學中,意義是個體價值、生活意義和對未來的期望的綜合表現。個體的價值是指個體在生產、生活中為滿足個人需要所做的發現、創造。經歷同一件事情時,人們對事物不同的看法及態度將導致不同結果。積極心態面對挑戰和打擊會更好地克服壓力,戰勝它並走出困境,而消極心態往往會導致失敗的結果。有意義的生活是人們對未來的設想,人們面對危機或創傷表現得更加樂觀,就更有助於戰勝困難。促進人們樹立目標,尋求意義可以使人們獲得更多的幸福感和滿意度。人們對事物的認知採取更為積極的態度,則有助於人們提升主觀幸福感。高校學生樹立更高的目標,對事物認識更為積極、有意義,是個人價值得以顯現的最佳途徑。

二、遇到的問題

(一)高校學生體質狀況堪憂

近20年來,我國大學生的體質狀況處於不斷下降的狀態,大學生體質問題亟待解決。根據由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衞生部、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科學技術部、財政部共同組織的第6次全國多民族大規模的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20xx年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調研》的調查結果顯示,我國高校學生的各項體質較往年呈下滑趨勢。19-22歲年齡組,即大學生所處的年齡組爆發力、力量、耐力等方面的身體素質水平都有所下降,大學生的體質鍛鍊時間也有下降趨勢。體育鍛煉是指根據身體需要,運用各種體育手段,結合自然力和衞生措施,增進健康,增強體質,調節精神的體育活動。體育鍛煉對促進積極情緒產生,宣泄不良情緒有重要的作用。大學生進行體育活動時間的減少,不僅影響了體質,更間接地對心理健康產生了不良影響。

(二)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較低

主觀幸福感(SWB)是指人們如何體驗他們的生活質量,包括情緒反應和認知判斷,SWB的評判可以從情感平衡和生活滿意度兩方面衡量。良好的情感平衡是指愉快的情感體驗與不愉快的情感體驗相比較佔優勢。生活滿意度是個人對生活的總體評價,獨立於積極情感和消極情感之外,是衡量主觀幸福感更有效的途徑。筆者以安徽某高校20xx屆本科畢業生進行了校園生活滿意度的問卷調查。本次調查問卷共發放1333份,收回問卷1333份,其中有效問卷1290份,佔20xx屆本科畢業生總數的24.13%。通過SPSS統計軟件對調查問卷的結果進行統計和整理得出:在1290份有效問卷中,每項滿意率較上一年均有所下降:平均分在8分-9分有10項,較上一年的17項下降較多,剩下的10項均在7分-8分之間;20個項目的全校平均分為8.00分,較上一年低0.31分。具體表現:在評選獎學金、評選先進工作方面,學生滿意度平均分為7.99;在社會實踐活動的形式和效果方面,學生滿意度平均分為7.67;在校園文化活動方面,學生滿意度平均分為7.77。通過本次調查可以得出結論: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總體處於較低水平,而且有不斷下降的趨勢。

(三)大學生應對突發性事件的能力較弱

大學是從學生變為社會人的過渡階段,大學生活與高中生活相比較為複雜,很多大學生第一次離開家人,來到陌生的環境,很多事情都需要他們獨自處理。由於大學生心理髮展不成熟,閲歷不夠豐富,情緒較易衝動,事件的發生和處理不當往往會使他們產生負面情緒,進而導致不良後果。據不全面數據統計,我國大學生暴力犯罪的`案發率逐年上升。突發性事件發生較為突然,帶來後果比較嚴重,處理較為困難,因此會對學生,其家人、朋友乃至社會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因此,指導大學生如何預防、處理大學校園突發性事件,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四)大學生對未來發展方向感到迷茫

大學生會面臨許多不同的抉擇:正在上大學,不知道以後做什麼工作;快要畢業,不知道選擇讀研還是工作等。很多人會覺得是自己不夠了解自己,試圖通過向內思考的方式來探索自己、瞭解自己,但根本原因是缺乏足夠的信息來做出決策。大多數同學在邁入大學後無法準確給自己定位,因為某些原因對學校產生牴觸情緒,不能很好適應大學生活,自我調節能力較欠缺,對學習、生活得過且過。一些同學給予大學生活過多的期盼與憧憬,但實際的大學生活與想象有大落差:欠缺專業知識的拓展、沒有合理分配課餘時間和不能很好地融入集體生活等。安徽省某高校20xx屆畢業生校園生活滿意度調查顯示,不管畢業生是已落實就業單位、國內升學、出國(境)留學、自主創業、求職中還是暫不就業,他們對自己從業情況的滿意度平均分為7.98分,處於一般滿意的水平。數據證實:很多學生對自己的未來沒有考慮,職業方向感缺失;而即便考慮過的人對職業生涯也沒有一個詳細的規劃,不知道該做哪些準備、鍛鍊何種能力,這同樣會導致迷茫情緒的產生。

三、對於大學生積極情緒培養的若干建議

(一)體質提升與體育鍛煉是培養大學生積極情緒的基礎

應該樹立大學生合理膳食的觀念,為大學生提供健康均衡的飲食,促進他們的體質提升,進而促進積極情緒的產生。合理地增加大學生體育鍛煉的機會,樹立大學生健康的生活觀念。這不僅是為學習、生活打下基礎,更是為了增進他們的正面情緒體驗,進而獲得幸福感。

(二)多元化的教學模式與因材施教相結合是學生獲

得積極情緒體驗的焦點積極心理學是對傳統心理學的一種補充,主張關注人的內在動力。在大學教育中,老師改善傳統的教育模式,建立豐富、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帶動活潑、自由的課堂氛圍,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愛好,引導、激發學生對課堂學習的興趣,體悟在學習過程中高漲飽滿的快樂情緒。高校教學需要因材施教。在進行因材施教的時候,需要考慮年齡、能力、性格等的個別差異,教師再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有彈性、有張力,適合不同類型的學生,發揮學生的長處,彌補學生的不足,培養學生的思辨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獲得積極情緒體驗。

(三)全面塑造大學生人格是培養大學生積極情緒的目標

通過講座指導、實踐活動和課外實習的方式,在理論與實踐兩方面提升大學生挫折耐受力、自制力、毅力等,促進學生髮揮自身潛力,預防突發性事件對學生產生的不良後果。注重培養學生性格的積極方面,運用內在力量與積極情緒戰勝困難,在實踐中全面培育人格,同時挖掘和塑造學生潛能。並在這個過程中,培育學生與人相處的能力。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增強積極情緒的互動。

參考文獻:

[1]李金珍,王文忠,施健農.積極心理學:一種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學進展,20xx,11(3):231-236.

[2]李懷玉.論心理新的研究趨勢:積極心理學[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