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心理學的心得

欄目: 心理學 / 發佈於: / 人氣:1.66W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心理學的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心理學的心得

心理學的心得1

很認真的把紹瑞珍老師的《教育心理學》讀了一遍,感覺是如沐春風,豁然開朗。通過讀書,使得教育教學中的一些做法找到了理論依據;澄清了一些錯誤的、想當然的想法;更是學到了有效教學、學習和管理的方法與技巧。結合自己的閲讀,談談體會。

一、教育心理學已經不再僅是純粹的理論研究,實際應用越來越多

以前,見到過幾本教育心理學的教科書,總的感覺是理論敍述比較多,儘管內容很好,但和實踐總有段距離,況且由於自己對理論的認識比較膚淺,導致有些內容無法有效實踐,得不到期待的效果。但在本書中,作者以現代心理學的最新研究成果為背景,系統闡述了教學、學習等諸方面的內容,且和實際情況聯繫密切,比如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從知識的表徵到獲得的過程,以及如何有效保持等各個方面深入淺出的做個介紹,並且因為內容結構組織的好,讀起來也不費勁,確實是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二、教育心理學應該是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必修課

作為一線教師,很多時候其實就是在根據經驗教學,但僅憑經驗必然導致教師教育教學的專業化水平偏低,而錯誤的經驗給學生帶來的後果更是無法彌補,所以,強調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是越來越重要的事情。

在陳琦和劉儒德主編的《當代教育心理學》中,提到這樣一個問題:當學生反覆擅自離開座位時,教師應該怎麼辦?按照一般的經驗,教師要提醒學生留在自己的座位上,並且這樣做也能幫助學生記住這條上課的紀律。但研究發現,對於國小生來説,這樣做的結果是學生離開座位的想法會越來越強烈,因為學生是在通過這一行為引起老師的注意,所以,當老師置這些學生於不顧,轉而表揚那些不動的學生,離座率就降低了。由此可見,教育工作不能再僅憑經驗。

對於如何教學,如何有效教學,如何促使學生理解知識的意義並長期保存,如何促進能力的提高等等問題,現代教育心理學已經作出了比較有效的研究和解釋,只有遵循科學理論,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才能高效進行。作為教師,如果不能掌握這些理論,不能有意識的應用,至多算是一個教員,一個低水平的教員。

三、只有掌握教育心理學理論,才能科學、有效的教學

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收穫應該就是澄清了錯誤觀念,堅定了用科學指導實踐的信心。

比如書中在談到了原有的知識和技能在有效學習中的作用,並提到了古訓:“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而在自己的教學中,對這條的理解並不深刻,有時根本不去考慮學生原有的知識和觀念,不管學生的情況直接就講。頂多在教學中,考慮學生學過什麼東西,並假定學生已經掌握了這些知識,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教學,關注點是學生以其原有知識是否能理解新的知識,但原有知識是否掌握,新舊知識的聯繫如何建構,這個考慮的就少了。

書中詳細講述了知識學習與保持的策略,自己在教學中,對這些策略的關注度太低,有時只追求自己內容的教學,而忽視了對學生學習策略的訓練。現在看來,這隻能是給學生帶來知識,而不能利用教學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一定程度上也就影響了教學效果。

四、踐行理論知識,做教育實踐者。

我們一直在倡導做科研型教師。一線教師如何做科研?研究什麼東西?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在一定的理論指導下,和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聯繫起來。不需要做高深的理論研究,也不能是簡單的教學經驗的總結,而應是聯繫實踐,解決問題,上升到理論。比如,書中談到了品德形成的心理過程,我們就可以據此設計德育目標和過程,在班級管理或者教學中研究如何形成學生的品德,研究實踐中遇到的問題該如何解決,並進一步總結出德育的方式和策略,由此,研究成果也會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所以,如果堅定了用理論指導實踐的信心,也就為自己的科研找到了最好的突破口。

五、提升專業水平,為教育教學把脈開方。

教育教學需要心理學的信息和服務,心理學也必須為教育教學服務才能有廣泛發展的前景。而學校的心理輔導老師在這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所以,為師生提供心理學服務應是其工作的應有內涵,而教育心理學的知識將成為心理老師這項工作的堅實後盾。比如,關於專家和新手解決問題的差異研究為教師培訓和年青教師成長提供了理論基礎,心理老師可以據此為學校和教師提供富有成效的指導方案。而通過教育心理學的學習,將會對學生的學習提供最有效的診斷和輔導。為教育教學把脈開方,和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結合起來,心理老師也就能穩固自己在學校教育中的位置。

在師大學習教育心理學,收穫很多,學習到了許多教育心理學的知識,對自己曾經的教學工作行為進行了一定的反思。通過學習,能使自己在今後的工作中更多的從心理學的角度去理解學生的行為,用科學的方式引導學生熱愛學習,懂得學習,並且能夠成為自己的未來的設計師。

在學習中,我發現學習動機理論的應用,對職業中學的學生尤為重要。職業中學的學生大多是學習上的失敗者,他們很少有學習的成功,也就沒有了學習的動機和熱情。運用學習動機理論,適當地採取一些策略,能夠更好地讓我們的學生關注學習,關注發展,關注自我突破。

通過楊帆老師的講解和教材的解讀,我懂得了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認知好奇心。

認知好奇心是學生內在學習動機的核心,是一種追求外界信息、指向學習活動本身的內驅力,表現為好奇、探索、操作和掌握行為。“情境”不僅指實際生活情境,還包括模擬交際情景、表演情景、直觀教具情景、想象情景等。情境教學不僅是培養學生交際能力的最有效手段,還是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積極參與的好方法。

2、運用強化原理,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A、為學生設立明確、適當的學習目標

B、正確運用獎勵與懲罰

C、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成果

3、對學生進行競爭教育,適當開展學習競爭。

A、教師要教育學生認識競爭的利弊,教給學生公平競爭的方法或手段,教會學生學會競爭。

B、按學生的能力等級進行競爭,讓每個學生都有獲勝的機會

C、進行多指標競

D、提倡團體競爭。

E、鼓勵個人的自我競爭和團體的自我競爭。

懂得這些理論之後,我們就需要把它轉化為具體的實施行為,設計不同的主題活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教師只有在不斷的學習中,才能獲得更多的教學手段和方法,甚至是教育教學的靈感。

心理學的心得2

我認為《學與教的心理學》是一體非常有實戰指導意義的書籍,它完全打破了高等師範院校公共心理學教材所沿襲的體系,能告訴教師如何有效地教好知識和技能,以及如何在單項知識技能的基礎之上指導學生形成綜合能力的一般規律。在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獲得教學專長時,也關注到了教師的職業感受和體驗,對教師的成長具有重要指導性的意見與建議。有句話説:壞人不可怕,就怕壞人有文化,文化水平高的人,猶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得高,看得遠,智慧也高於一般人,如果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就是社會的棟樑,如錢學森,屠呦呦等,他們的能量與貢獻是難以估量的。

讀《學與教的心理學》第一個感受是學到了很多東西,糾正了我對一些心理學原理的認識。具體地講,以前關於教學方面的心理學理論自己是知道一點點的,但是看書之後發現,有些觀點不是自己以前認識的那樣,以前的認識是片面的,有些甚至是錯誤的。若有學識的人,道德品質不好,所造成的危害也是巨大的,如美國高級智囊人物中就有一位畢業於南開大學的華人敗類:餘茂春,因為他熟悉我國的情況,又有很高的學識,才智超羣但卻品質惡劣,當上了蓬佩奧與特朗普的智囊人物,幫助他們制定了不少打擊我國的各種重要決策,因此,學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必須是立德樹人。

心理學的心得3

這次實習似乎在強化我的一個觀念,即對“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兩個概念的理解。關於它們的區分我一直比較堅定,心理學是以學科建設為核心,是形而上的、方法論的;應用心理學是以人文關懷為核心,是形而下的、實踐的。所以應用心理學的終極目標應該是藝術地倡導一種精神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內容應該是臨牀性的,心理諮詢、生涯輔導等等。從這點出發,我也開始質疑心理學的學術創作,前言、方法、結果、討論、結論的研究範式,討論和結論的簡單化,量化分析的潛規則似乎正在將應用心理學最本質最需要的的文本的感染力排除在遊戲規則之外。

看以前的很多經典著作,弗洛姆的《逃避自由》、羅洛·梅的《愛與意志》、馬斯洛的《動機與人格》等等,總能獲得一種生活的激情,他們隱去了數據,似乎都致力於讓人能看懂並獲得某種心理學意義上的自由,心理學著作也因而才有可能成為暢銷書,健康人格才有可能成為普遍的意識。這次實習強化了我的這種感悟,臨牀不僅僅是數據,重點是從獲得的數據中建立對健康人格的理性探討。醫生們的工作對象是心理疾病患者,他們也用藥,也做量表、做統計,但幾乎沒有人懷疑他們真正的“讀者”是普通人,是像我們這樣不完美的、亞健康的人。在某種程度上説,我是帶着這種困惑進行實習的,當然更多的是好奇、想驗證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的心理。

我們是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一分院心理康復中心實習,實習時間是兩個禮拜,從20xx年7月15日到7月28日,吃住也都在醫院。心理康復中心分兩個病區,精神科和心理科,精神科是封閉式的,屬於重症病區;心理科則是開放病區,主管病情稍輕的病人,如睡眠障礙、神經症、輕度精神分裂等病人。我們實習一個星期在精神科,一個星期在心理科,實習的主要內容是和病人一起娛樂、交談,跟隨醫生查房,看病歷。實習安排中還有每個人大概一天半的心理門診出診機會,每個禮拜兩次講座、病歷討論,還有小組討論。實習內容比較豐富。

我實習的第一個禮拜是在精神科,這是我第近距離地接觸精神病人,首先衝擊頭腦的是精神病人和想象中的不同。在想象當中和精神病人交往會存在很大的障礙,老師在教授《變態心理學》時候也説,和某些病人交際會讓人有受挫感,我們也可能無意誇大了這種受挫感();另外,理論在告訴我們精神分裂症的病人沒有自知力、存在妄想、幻覺等,但這些並沒有具體到真實的個體,很多我們不能從外表上看出他們的病症。

第進去,當鐵門打開的那一瞬間我確實感覺到了強烈的焦慮感,後來才慢慢適應。我們在精神科和病人的交往很淺,主要是和他們一起做操、唱歌、打球,進行簡單的交談,如問問他們的睡眠、吃住情況,很多東西是通過看病歷、聽醫生講解才瞭解到的。但這些似乎是和他們交流最恰當的方式,在活動中建立簡單的關係,能調動起他們參加活動的熱情,這就夠了,實習之前老師和醫生有過這樣的告誡,我們實習不應該對病人構成干擾。在精神科,我們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會如何辨別精神病人和普通的來訪者,學會了一些引出幻聽、妄想的一些提問方式,比如引出幻聽可以這麼説,“你會不會聽到有人在你耳邊講話?”“説話的人是男的是女的?”“你認識嗎?”“他們都説了些什麼?”“他們説話是針對你嗎?”……

第二個禮拜是在心理科,在心理科稍微不適應一些。心理科的病人多半是有自知能力的,所以很多有一定的人際溝通能力,但其實很他們交往顧慮會相對多很多。一方面,和他們的很多交往屬於正常的人際交往,有的人可以和他們建立很好的關係,但我在這方面本身是有缺陷的,很多時候我害怕和人交往,所以在心理科實際效果也不太理想。另一方面,這些病人是敏感的,要想和他們建立深層次的關係,很可能就會觸及他們的痛處,這對於實習生來説是大忌。在心理科,我們每天的工作就是陪同醫生進行查房,看醫生怎麼和病人交流,觀察病人的言語表情。見得最多的是心理問題軀體化的病人,醫生在和他們交流的時候,需要緩解他們的焦慮,通常會首先肯定病人不存在器質性的疾病,然後跟他們説明他們發病是由心理原因造成的,跟他們講心理學的一些原理,講用藥狀況等等。查完房後是自由活動,跟病友們交流、娛樂,看病歷,但有時病友們不方便打擾,便顯得有些無聊。

在心理科,我們為病人做了SCL-90量表,有位病人做到最後幾乎都要哭了,可能是內心衝擊太大了,我們只能做一段休息,休息地時候安慰安慰她;還有一位病人做得很快,不到十分鐘就做完了,我在旁邊不斷地説“不急,慢慢來,你先理解一下題目和選項”,説到我感覺他都聽得厭倦了,後來主管醫生告訴我們,其實你可以直接跟他説“你做得太快,會影響醫生做出診斷的”,我們似乎放心不下這麼説。

我們每個實習生還有一個全天和一個半天到區醫院去出心理門診的機會。出門診其實就是旁聽心理諮詢,有時間的話做一些案例討論。大多數時間來訪者不會拒絕我們的旁聽(但這時候語言關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很多來訪者説的是方言,儘管我能聽懂粵語,但南寧白話卻大概只能聽懂70%);也有一些來訪者會拒絕,然後醫生告訴我們像我們這個年齡段的人是最敏感的。第出診醫生和我們討論了一個家庭治療的案例,也因而對家庭教育感觸良多,其中醫生提出有三個問題印象很深:第一,父母是否真正信任孩子,信任他能夠自我完善;第二,父母是否能跟着孩子一起成長,而不是把孩子的形象定義在自己的想象中;第三,孩子的心理空間在哪裏,選擇的自由和能力又在哪裏?在這樣的時刻總是很佩服醫生的洞察力。但案例分析的機會畢竟很少,我們很多時候只能着磨醫生的提問存在的心理藝術性,而且很多時候也着磨不清楚。

精神科、心理科、門診、醫生授課,使我更加堅定了原來的想法,即應用心理學真正是屬於人的,它在某種程度上排斥數據的冷淡。這次實習,雖然時間不長,但我們親身接觸和識別了很多心理病症,使得以前接受的理論知識更真實化了。然而,更大的收穫是能沉浸在一種心理學和精神健康維護的氛圍當中,認真思考很多原來沒有想清楚的問題,如家庭對一個人心智成長的影響,人保持心理平衡的各種防禦機制對心理健康的影響等等,對自我也有了更理性的探索和認識。

實習期間我覺得自己心理上比原來健康了很多,這可能是一種臨時的感覺,和這裏有規律、相對輕鬆的生活有關;而主要是對自己獨特個性的認識和接受,慢慢接受了自己的內向、敏感和人際交往上的缺陷:自我認識正是心理健康重要的標準,能意識到並且預測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緒反應,才能不至於逃避現實,才能做出理性的選擇,也就能夠為自己創造心理的自由空間;在這裏也學會了心理釋放,記得自己在小組體驗時説自己最常用的防禦機制是壓抑和投射,把自己的想法給壓抑下去了,又通過投射表現出來,這種模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變,那就是表達自己,通過各種方式,如運動、談心、寫日記(在實習期間我幾乎每天都記日記,這種方式對認識自己有很大幫助)。當然實習不可能把以前未認識的不健康的自己都看到,但“認識自己”和精神衞生的意識卻深深留在了心裏。

7月25日,我們結束了實習。

心理學的心得4

心理學這一名詞,對於我而言,已不再陌生,經過半個學期的學習,我對心理學的瞭解不斷增加。

作為師範生,心理學是一門必修課。對於所有大學生在校期間及未來的職業生涯來説,也是重要的與終身的必修課程,學習心理學有以下重要意義:

1.有助於樹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2.明確各專業活動應具備的心理品質,有利於自我教育與良好個性發展;

3.掌握心理規律,有利於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與辦學效能;

4.有利於自我心理調節,保持個人身心健康發展。

人的心理是大腦的機能,心理是客觀現實的反應。可見,我們正常的心理功能離不開我們的社會實踐。而人的心理活動對自己的行為,對實踐活動有巨大的指導和調節作用。所以我平時要有符合實際的計劃和目標,用行動去實踐。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認識能力和心理水平。大學可支配的時間真的很多,我總不能將其浪費於睡懶覺、玩遊戲等。這需要增強自我控制能力,增強學習的自覺性,充分利用時間,學習更多的知識,參與更多有意義的活動,豐富我四年的大學生活,否則只能浪費青春罷了。

學習這門課程,讓我瞭解如何提高良好的記憶品質。通過掌握科學的記憶方法,能增強記性,防止遺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不要過分緊張疲勞,要勞逸結合,兼顧娛樂,學會放鬆與緩解壓力;增強體育鍛煉;保持樂觀的心態等也是必不可少的。

為了培養我們良好的思維能力,需要敢於幻想,敢於實踐,敢於質疑,敢於創新,不受定勢的干預,大膽的發散思維。

在除了學習課本內容,張老師還給我們觀看《心理訪談》的節目,豐富了我的認識。同時,這些節目都是關於大學生遇到的問題,如如何告別依賴、面試技巧,有關的心理專家給了很多方法及建議。在今後遇到類似的問題,值得我學習借鑑。

總之,心理學的學習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個學期就能完成的,需要不斷地學習。

心理學的心得5

對於畢業之後要踏入教師的行業的我們來説,心理學是我們必不可少的知識,其實隨着社會的快步發展,人們面對的社會壓力越來越大,很多人都擁有或多或少的心理問題,於是心理學隨着時代的發展越顯得越發重要,心理諮詢師逐漸成為很熱門的職業,但是,相信有很多人都曾經跟我一樣,對於心理學的認識進入誤區,認為心理學是專門為有精神病狀的人羣而設立的,對於我們正常人來説,去看心理醫生意味着心理有問題,其實我們都錯了,這個認識是我在大一下學期上龐海波老師的《家庭心理教育學》才真正認識到自己目光的短淺。其實在21世紀如此快節奏的生活下,人們的心理壓力逐漸加深,甚至於到負荷的地步,急需得到緩解,所以心理學為此提高一個渠道,它就是一個聆聽者,聽我們傾訴自己的煩惱、自己的壓力,讓我們釋放自己的情緒。

我們大二開始學習《心理學概論》這門課程,經過快一個學期的學習,雖説對心理學還沒有達到完成理解的程度,但起碼有了一定的認識,我切身體會到心理學對於我們生活的影響。我們每個人都要清醒地看清自己,無論我們是誰,無論我們從事什麼工作,哪怕只是無所事事,但我們的心理活動卻從未停止過。心理學是一門研究心理現象及其發生、發展規律的科學,也可以説是研究心理現象的事實、機制、規律和本性的科學,它的基本任務是,描述心裏想象的事實、揭示心理現象的規律、探索心理現象的機制及闡明心理現象的本質。可以説心理學時刻貫穿於我們的一生的每個角落,它關係着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等。

這個學期在這門課程中,我們主要學習了心理的實質、感知覺、注意與教學、想象與思維、情感與意志及個性心理特徵等心理概念認識,雖然這些理論知識有些枯燥乏味,但是從這些的理論知識中,我明白了一些關於心理學的知識,從而能夠更好地瞭解自己,也希望能夠給別人一些幫助,成為別人的聆聽者。

心理學貫穿於我們的生活,常常出現於人際關係中,有時候同學之間因為一點誤會而發生口角,或者毫無裏頭憤怒對待他人等等,這些事常常讓人在事後感到悔恨,總是後悔當時的行為,然而世間沒有後悔藥可以吃,過去就是過去了。通過學習心理學,我們在不斷地成長,不斷用一種平和的心態去對待,這就是心理學的魅力,不僅僅是僅靠理論上所説的有利於讓我們自覺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也要經得起實踐的證明,畢竟光動嘴皮子不能讓人信服,心理學經過這麼多年不斷對人類做出巨大的貢獻。以前在從未接觸心理學這一門學科,不由自主隨波逐流進入誤區,然而在經過快一個學期的學習,雖然課本里面依然有許多看不懂的理論知識,但起碼還是有了初步的認識,也認識到它對於我們的學習生活也有影響。在學習的生活中,我們總是在不知不覺中運用到心理學,比如説我們經常運用想象力,將我們腦海中形成的靈感轉化為文字,從而形成文學寫作。

人生短暫,匆匆而過,又能記得今夕是幾何,記憶力始終伴隨着我們,古人科舉考試以四書五經等背誦為主,而作為一名文科生,對於古詩詞等熟悉度要求也是極高的,這一切都要靠於我們的記憶力以及勤奮度。通過科學實踐證明心理學對於記憶力也有一定的影響,心理學認為記憶是人腦對經歷過的事物的反映,它包括識記、保持、再任或回憶三個基本環節,還記得上課的時候老師通過一個軟件測試我們的記憶力年齡,剛開始還好因為數目比較少,可是後來隨着數目增多錯誤率也越來越高,對於記憶力,還是要根據自己的特色遵循記憶定律。對於這方面,相信很多文科生都不陌生,每次我們背誦古詩詞、英語單詞、政治等,總是當時背的很順溜,可是過不了多久就會忘卻,又要重背,所以對於背誦還是要根據記憶定律去背,掌握了記憶的方法,在識記、保持、再回憶的過程中不斷加強記憶,方能事半功倍,正如那個呂超背誦圓周率不僅獲得吉尼斯紀錄,還打破了日本人保持多年的紀錄,可以説他的'記憶力驚人,他的記憶方法便是將數字轉化成故事等等,這種方法我們也可以根據自身來借鑑。現代隨着科技的發展,多媒體也隨之進入課堂,對於提高學生的記憶力,我們可以通過圖片、視頻等讓他們更好的識記知識。心理學對於記憶的作用並非只存在於學習生活中,在市場中也佔有一席之地,很多產品為了吸引顧客的注意,便會各出奇招,如今比較流行的便是廣告,很多讓人記憶深刻的廣告詞甚至於成為這個產品的代言詞,比如m&m“只溶在口,不溶在手”則清楚地告訴顧客產品的特性,與其它巧克力的差異性,還力求簡單,容易記住,因為每個人的記憶力都有差異,所以這個產品抓住了這個特點,由此產生了記憶點,當然心理學運用的成功案例並非只有這一例,例如王老吉、舒膚佳等宣傳的成功也離不開心理學的作用,僅僅抓住消費者消費的心理,讓他們自覺走進消費自己產品的圈子裏。

心理學的心得6

每個人都渴望更清醒地瞭解自己,也渴望看清別人,我也不例外。在學心理之前我感覺心理學是一門神祕的學問,能夠了解自己的行為,也能夠能夠理解別人行為背後的意義。但在學習心理學的這段時間以來我更加科學的認識到了心理學的含義,我被其中的奧妙吸引,它是實實在在的科學,並沒有很多的虛幻的東西在裏面。

在我看來,無論我們正在從事什麼工作,或者我們什麼都不做,只是安靜地坐在那裏,我們的心理活動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心理學存在於我們生活中的無時無刻,心理活動貫穿於我們的整個人生,從出生直到離開人世,心理學是無所不在的。它關係着我們的生活、學習、工作以及家庭朋友等諸多事業的發展和維持。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事業能變得更好,那麼真正的認識自己就變得很重要了。隨着社會的發展,心理的健康狀況將越來越多的關係着人們的生命和行為方式。社會對每一個社會中的人的心理要求也提高了,那就是他們必須擁有的素質。其實一個健全的有素質的人,就是一個心理健全健康的人。當然對於心理健康的標準人們有不同的理解。在這裏我只僅以心理健康的最起碼的要求作為標準來衡量。即看個體是否存在情緒、認知、性格缺陷等方面的心理障礙, 有沒有心理疾病。性格健全、具備必要的心理能力、行為適應良好、內在動力強大而又積極,這些既是心理健康的條件,又是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標誌。反過來,心理健康狀況又直接制約心質、心能、心力等方面的心理素質的提高,並直接導致行為表現,決定行為適應與否。

在學習心理的道路上我們可以更好地瞭解自己,發現自己在心理上存在的問題,從而我們就可以更快、更好的解決它們。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惑,在很多情況下,它們會給我們的心理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從而影響我們的正常生活。如何正確地應對這些困惑給我們帶來的影響,

就是心理學上要研究的一個課題。因此,學好心理學不但是在學習上來説好,而且能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 。

雖然這段時間的心理學學習非常的短暫,但它對我的影響頗深。我的性格,為人處事的方式,甚至價值觀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開始學會如何去關心他人,處理事情時開始考慮的周到了些。逐漸開始觀察、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緒上的變化,併力所能及的給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導,和言語上的安慰,以緩解輕度的心理上的問題,也許這些“微乎其微的事”不值得一提,但從小的行為的改變,可以看到心理學課對我大的影響。可以毫不誇張的説心理學的學習使我無論從文化知識上,還是從自身修養上我都進步了不少,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在不斷地成長着。我很感謝老師和同學,是他們讓我懂得了許多許多??心理學不僅讓我瞭解了許多心理特點,也讓我掌握瞭如何正確對待周圍的朋友,但最重要的是我學會了自我調整,失意的時候,悲傷的時候,我會不經意地想起在課堂上為我們講課樂觀快樂的叢老師,使我終於明白了“快樂其實很簡單”。只要我們放開胸襟,包容這個世界,我們會生活的很超然,成功也會不求而遇的。

只要你足夠的瞭解自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關心自己,就能保持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在成功的路上踩下堅實的腳印,去欣賞生命之路上每一道美麗的風景,歡樂平實。

談到最後,再回到我所學的課程當中來,在學習以來也許是由於課時的原因,感覺的學的總是很緊張,在專業知識方面雖然有所針對性,但是感覺缺少了一些專業性的互動的氣氛。雖然叢玉燕老師的講課很具有親和力,但是我們所接受的卻只有在下面聽,缺少一些自身的感觸和體驗,雖然這只是我個人的感覺和體會,也只是針對我個人的心理感受來説的,但希望對叢老師以後的教學中有所幫助。

心理學的心得7

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怎樣去教幼兒、怎樣主動和幼兒溝通是很重要的。

幼兒心理學是研究3——6、7歲幼兒心理髮展特點和規律的科學。有幸在遠程研修中學習到了幼兒心理學知識,讓我受益匪淺。

我認識到,對幼兒進行教育,如果不懂得幼兒的心理髮展的特點和規律,必定不會成功,甚至適得其反。

讓我體會最深的就是幼兒學習的心理特點。幼兒學習的心理特點主要表現在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由興趣驅使的學習積極性;語言指導下的直觀形象性;學習的無意性和個別差異性。在我及我周圍的同行中,很少人懂得以上這些,所以在進行教學活動過程中,常常不知不覺地把孩子的學習主動性扼殺了。

有時,當孩子向老師提出各種問題時,老師根本沒有考慮到孩子好奇、好問、好探究、好模仿的學習心理,常常給孩子的就是隨口亂答,甚至還表現出不耐煩。我在以後的工作中,要從幼兒的興趣和適合幼兒的活動入手,給幼兒創設利於他們學習的環境來進行教學活動。另外,對幼兒提出的任何問題,首先都要給予肯定,然後認真回答,回答不出來的,可以請其他幼兒回答,如果都不知道,老師就直接告訴幼兒,老師將下班後在書中或網上找答案後再告訴你。同時,也請幼兒自己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找答案。像周香老師講的案例裏的老師一樣,既保護了孩子的求知慾,又激發了孩子學習的主動性,還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

學習了幼兒心理學後,對“幼兒教育國小化”這一普遍現象,我也是體會深刻,感到茫然與無奈。根據幼兒的心理髮展特點及規律,幼兒的認知力、理解力還未達到國小生的水平,機械的模仿、死記硬背,體會不到學習的快樂,在幼兒園學的國小知識最多能讓幼兒一、二年級時一時領先,以後就不可能了,這樣反而還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幼兒應該在活動與遊戲中獲得知識、開發智力、培養其各方面的能力。

可是,目前的學前教育狀況又如何呢?我們有目共睹,深有體會。

我期待着讓每個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科學的教育觀早日駐入每個幼兒教育工作者的心中。

心理學的心得8

在暑假期間我閲讀了《學前心理學》它是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的是陳幗眉老師主編,全書供13章,其中三、五、六和十三章,有山東師範大學教授程學超編寫,第十一十二,有遼寧師範大學副教授鄒曉燕編寫,其餘各章,有北京師範大學陳幗眉編寫。我從這本學前心理學的學習上汲取了許多東西。在未接觸心理學之前,我對她敬畏和景仰有加。雖然,現在的我也只是為了考試,但是,我它給我帶來了很大的收穫,不管在教育我在教的孩子上,還是對教育幼兒方面讓我學到了很多。

學前兒童心理學是研究從出生到入學前心裏發生發展有關規律的科學,幼教工作者只有掌握了學前兒童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基本規律可以提高自己瞭解孩子和教育孩子的能力,特別是他們的心理髮展特點和學習活動規律。才能使自己“快速”瞭解“幼兒”的內心世界呢?學前心理學這一學科,本書將幫助我們瞭解學前兒童的發展,以及如何運用於教學實踐。如,它闡述學前兒童發展過程;;圍繞“學前兒童心裏發展的年齡特徵”、學前兒童注意到發展”、“學前兒童的記憶發展”等,簡述學前心理學的學科發展;

讓我感觸最深的還是學前兒童注意發展,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性和集中性,它是一種心理狀態,特別是小班的小朋友我們平常也會説我們班某某幼兒的注意真是差,總是在抱怨怎麼會這樣那樣的,我學了這章後我知道了3—6歲的幼兒兒童的注意發展的特徵仍然主要是無意注意佔優勢,有意注意初步發展。有意注意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水平底,穩定性差而且依賴成人的組織與引導,注意的選擇有賴於知識經驗好認真水平。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我受益非淺,掌握了許多學前教育的理論知識,我一定在工作中不斷實踐,利用空餘時間繼續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心理學的心得9

目前,我們的幼兒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我覺得就面臨了缺少同伴間的交往,當然,幼兒在幼兒園時,都會有很多的同伴,在家裏就缺少了玩伴,對此,我看了《學前心理學》中的同伴交往,讓我明白了:同伴交往的意義和方式。

孩子在家都是與大人接觸的多,這其實是一種不平等的關係,兒童所有事情,都被大人安排的井井有條的,所以孩子思考的事也就好少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存能力被弱化,生活能力沒有形成。還有可能身心早熟的隱患,可能會形成“小大人”的性格。由此看來,同伴交往對孩子非常重要。

在和同伴交往過程中,同齡夥伴具有同步性,能夠促進身心全方位發展。這主要是由於同齡夥伴生理、心理和認知經驗的相似性決定的。有人説,只有兒童最瞭解兒童。確實是這樣的。有一次,我看到兩個媽媽分別抱着自己不滿歲的寶寶在一起聊天,此時發現兩個孩子也在用無聲的語言進行交流:一個寶寶笑了,另一個寶寶也笑了;一個寶寶發出聲音,另一個寶寶也發出聲音……這就説明同伴交往認知的同步性,使他們的溝通非常容易,包括我們幼兒園的孩子也是這樣的,而大人就不明白他們的所思所想,所以,兒童也同伴交往更能促進其身心全方位發展。

同齡夥伴認知的同步性,就決定了同伴交往影響的有效性。孩子的心理、生理的現有水平與同伴更為接近,在同一事物認知過程、情感體驗以及目的性、自控能力等方面極易產生共鳴。尤其是在社會化行為規範的形成上,具有同步進程。當孩子遇到矛盾時,我們成年人總習慣這樣教育孩子:“你是大哥哥(大姐姐),應該讓着小弟弟(小妹妹)”。這事兩種不同的暗示,可能對兩個孩子形成不同的影響和結果。一方會覺得我是大哥哥(大姐姐),我只好吃虧了,時間久了會形成性格傾向;而另一方會覺得我是小弟弟(小妹妹),他應該讓着我,久而久之,也會出現性格傾向。我覺得這種教育方式不利於兒童形成解決矛盾的能力,不具有交往影響的有效性。

讀了這個同伴交往,我才明白,原來我們身邊的教育方式存在了很多的誤區,我會繼續瞭解如何正確教育孩子,提升我的教育能力吧!

心理學的心得10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人們的生活節奏變得越來越快,社會壓力也越來越大,也導致了更多心理問題的產生。這使很多生理性疾病和心理性疾病綜合在一起,這更加突出了醫學心理學的重要性。

人對某種目標的渴求和慾望是人們的需要,動機則激勵人們去行動。然而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人們總會遇到一些挫折,它可能引導我們積極的面對問題,也可能導致心身及精神疾病。這就需要我們積極的面對,如在日常生活中,學生的學習壓力很大,特別是高三的學生在經歷了12年的學習努力後,迎來了大學聯考。然而一些人的大學聯考成績並不理想,面對這樣的挫折,很多學子因無法面對而選擇了自殺來結束這樣的問題。

生活中我們還會因各種各樣的關係而遇到一些困擾我們的問題,在如今的社會很多人開始選擇心理諮詢來解決這些問題。如廣場恐怖症,密閉空間恐怖症,強迫症等都可以通過心理學的方法來治療。還有很多人是因為戀愛問題,如那位高爾夫球場的球童,她因為對自己未來的不確定性而感到非常苦惱,老師採用了讓她擁有企業競爭實力的方法讓她對自己的未來有了安全感,從而解除她的困惑。

作為一名非心理學專業的學生,我將來可能不是一名職業的心理諮詢師,但周圍的朋友常常也會因一些問題而把自己當做傾訴的對象,這就需要我們做一名很好的傾聽者。例如認真地聽朋友的講述,或許她們在哭泣時需要的只是我們默默地遞過去的紙巾,靜靜的聆聽。

不同的氣質類型也會造成人們在面對問題時的態度不同。我是一個多血質和粘液質混合的人,這使我面對問題時比較樂觀而有時候做事不能夠做到面面俱到。醫學心理學。

學醫的我,在不久的將來會走向臨牀。在面對病人時,我就需要建立一個良好的醫患關係,以便獲得更加全面的資料和病人的積極配合來達到一個更好的治療效果。這也就體現了醫學心理學對每一位醫生的必要性。

因為醫生與病人之間關係越來越緊張,醫療糾紛也越來越多,很多是因為醫生與病人的溝通不夠而致。一位優秀的醫生不僅要有醫技更要有醫德,正如古人云“大醫精誠”。

12周的醫學心理學學習,只是我對我對心理學的一個簡單入門,在以後的學習和工作中合理的應用心理學會是人生的一段美麗插曲。

心理學的心得11

心思學是一門並不陳舊但卻十分奧祕的學科,許多人都對它充滿了幻想。認為它可以使人瞭解他人的心坎世界,控制他人的思維。我也是懷着異樣的想法才選了社會心思學這門公共選修課。

在接觸社會心思學課程以前,我總以為社會心思學很虛幻,但是經過這幾次課程的學習,我懂得社會心思學的根本成績是關於人的本質和人的發展的成績,人的本質成績是人存在的根據成績,人的發展成績是人存在的價值成績。因此,認真學習社會心思學,深刻把握關於人的本質和人的發展的成績,

如今的那些以自我為中心的90後,普通都是這樣,不會去顧及旁邊人的感受,以及一切人的感受,不管是在家裏,還是任何一箇中央,他(她)們都是這樣,遇到不順心的事情,總要找中央去發泄,這是一種極其不好的行為。他(她)們只會在他人的身下來找緣由甚至動手,所以往往這種人不會有任何人和他去接觸。

咱們大先生都覺得本人最瞭解本人,但是隨着對社會心思學課程的學習,我發現結果並非如此。咱們思考過本人的心思瘦弱嗎?咱們思考過本人的追求和動機與心思學的關係嗎?咱們認真地總結過本人的個性與社會性嗎?咱們關注過本人的逆商嗎?沒有,素來都沒有過,咱們只關懷高數考了多少分?誰得了一等獎學金·····

通過對社會心思學課程的學習之後,我逐漸發現其實社會心思學,也包括其他一些心思學課程與咱們是嚴密相干的,對咱們的個人發展很有協助。此外想要了解本人其實並不難,除了要做一個冷靜的事實主義者,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調整本人的心態:首先要學會欣賞本人,自我認同才可能失去別人的認同;其主要學會善待本人,在氣憤時心疼一下本人,找一個僻靜處宣泄宣泄,不要讓那些無名之火傷身;第三就是憂傷時,要心疼一下本人,找一些本人可以信任的朋友,訴説訴説,讓陽光復現;第四是在操勞時,要心疼一下本人,美美的睡上一覺,人不過是血肉之軀,經不住太多風霜雪雨;第五是在有病時,更要心疼一下本人,打敗疾病的力量還是在本人堅強的意志。

咱們以前總是在怨天尤人,不只如此,還喜愛把一件大事思考的很複雜。把一些小成績看得太重,但是如今社會心思學的知識使我我學會了忍受,學會了寬容要學會退一步海闊天空。我的性格,為人處事的形式,甚至價值觀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開始學會如何去關懷別人,解決事情時開始思考的周到了些。逐漸開始觀察、理解朋友的心思,情緒上的變化,併力所能及的給予一些心思上的引導,和語言上的安慰,文祕網,以緩解輕度的心思上的成績,興許這些“微不足道的事”不值得一提,但從小的行為的改變,可以看到心思學課對我大的影響。可以毫不誇張的説心思學的學習使我無論從文明知識上,還是從本身涵養上我都提高了不少,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在始終地成長着。我很感激咱們的老師以及咱們的同窗,是他們讓我懂得了許多許多……

只管社會心思學的課程不多,但是他教會了我很多東西,當前還需求本人去悟,去領會。做人,不但需求被愛,還要去愛人,更要愛本人,懂得愛本人的人才能真正領悟到世間的無情。多一些決心,多一些愛,才會找到一條比旁人更美麗,更寬廣,離成功更近的路!有人説,快樂,對大多數人來説,已成為高不可攀的夢,其實不然,一個人要快樂是誰也阻止不了的,快樂的因子是每一個人都有的,要害在於你本人想不想快樂,當遇到心煩的事時候,樂觀一點,英勇一點,博學一點,那快樂就在你身邊。 社會心思學的價值就是讓世界充滿快樂!

心理學的心得12

  一、對心理學工作者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思索

走入心理學這個專業領域,就象揭開蒙娜麗莎的神祕面紗。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人類對生活和科學的探索是永無止境的;人類已知的領域永遠沒有未知的領域多;雖然人不能為所欲為,但我們在生活面前不是無能為力的;人類的潛力是無窮的,智慧的力量給了我們無窮的希望。正如恩格斯所言:“心理學是世界上最美的奇葩”。

觀察和實驗是人類認識科學的基本途徑,也是科學教學的特點。觀察實驗能使學生直觀地獲得知識,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概括問題能力以及探索精神。科學研究就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愛因斯坦説: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對於實驗心理學來説,也需要學生能夠不斷髮現問題、不斷提問,這樣才能學好。加強實驗心理學的教學,通過實驗教學對學生進行科學思維的訓練更為重要,也是提高科學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作為心理學工作者,始終要本着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來工作、教學與研究。

  二、關於地方師範院校精品課程建設的思考

地方師範院校教學受條件、師資力量等限制,在教學資源蒐集方面相對困難多些。目前實驗教學的主要資源包括:一是來自權威專家編著或翻譯的實驗心理學教材;二是來自網絡教學資源,主要是“實驗心理學”國家精品課程和一些院校的精品課程;三是相關的心理學研究專著、論文等出版物等。但由於涉及到知識產權的問題,一些精品課程的網絡資源往往不能方便下載。如果國家師培中心能適當加大對精品課程資源的開放力度,我們這些地方高校的課程與教學才能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在地方學校,一門專業課一般由一名主講教師承擔。我以為,由一名教師主講的課程是不能建精品課的,因為無法組成課程組。雖然主講該門課程的教師只是一人,但是和我們這門課程建設有關的人員都可以成為我們課程組的成員。聽了郭秀豔教授關於課程團隊人員主要職責的介紹,我的體會是:如果我們要建好實驗心理學這門精品課程,一要加強團隊的建設,比如多交流,多聽課,以科研課題來帶動整個精品課程團隊;二、實驗心理學專業性強,需要有一批專業人才互相支撐,可以把心理學研究方法、認知心理學等課程的老師都整合進來;三、在學校引進人才時要考慮團隊建設;四、我們的老師大都孤單地做着個人專業發展,容易出現職業倦怠感,可以用企業管理中的團隊素質拓展訓練的方法來激發一下大家的團隊意識,增進大家的凝聚力,搞搞頭腦風暴。

  三、關於實驗心理學的核心——實驗設計的原理與應用

變量和實驗設計這個章節是最有實驗心理學特色的一章。實驗設計的理論講的時候不難,但真正面對一個問題進行實驗設計時,覺得無從下手,實戰更難。具體學習哪一章哪一種設計時學生都很明白,具體進行實際的操作,如學生自己進行某一項科研時、寫畢業論文進行實驗設計時總是會出現各種狀況。我們應該提倡學生在“做中學”,先模仿以往成功的實驗設計案例,逐步學會自己設計。實驗設計是較難的,受教學條件和設計能力的影響,我們一般做的是傳統實驗,驗證型較多,如何激發學生產生創造性思維與培養創新能力,最主要的是藉助設計性實驗這一環節去做文章。實驗心理學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生的參與和思考很重要,很多時候學生覺得課程太難,總覺得參與不進來,可以找到一些經典的有意思的研究主題或學生感興趣的討論題目,請學生討論和設計實驗方案。

實驗設計這一節應該與統計知識結合起來講解比較好,這對理解它們的內在聯繫很有好處,而且有利於學生論文寫作,很多學生往往做了研究後,再來找統計方法,但經常誤用。實驗心理學老師要有這個意識,把統計學的知識與應用性結合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明白這個道理.不少學生學習知識是割裂的,機械的,缺乏分析學科內在邏輯聯繫性的意識與能力。有一個結合的方法,就是在學生做完每個實驗後,提出幾個問題,要求他們在寫實驗報告時必須通過數據的統計處理來給出結論,這樣使她們温習、討論、練習適用統計方法。

實驗心理學的教學也可以借鑑案例教學的方法(當然是在學生對基本概念有所瞭解後),可以選一些經典的研究案例,讓學生先討論(討論的時候先不讓他們知道這是個經典的研究),然後給他們介紹研究案例,再請學生分析和評價這個研究案例,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對概念和實例更深層次的思維加工。

心理學的心得13

一般人聽到變態心理學,都會覺得有些不自然,因為變態這個詞總是和怪異、恐怖的行為聯繫在一起。心理學中的變態心理源自英文Abnormal Psychology,我覺得翻譯成異常心理學會更易讓人接受一點。在hk實習的時候,就聽説心理諮詢師不同於精神科醫生,只有那些不太嚴重的問題才能靠諮詢解決;如果是腦器質性損傷,再怎麼諮詢都沒用,必須要精神科醫生用藥物控制病情。雖然我不是精神科醫生,但仍然需要了解異常心理方面的知識,原因是辨別出沒有精神障礙的案主,作為諮詢對象,而將疑似有精神障礙的轉介給精神科醫生,以避免錯把精神病人當作一般心理問題來對待。

聽了郭念鋒教授的8堂課,真是受益匪淺,他用簡單的語言、生動的例子,把枯燥的異常心理學講述的深入淺出,不僅記憶得快也方便理解,真不愧是中國心理學第一人啊。尤其是他提到的例子,對於我這樣沒有經驗的準心理諮詢師來説,很有幫助。比如有些家長稱讚自己的孩子很聰明,是天才,能記住一年365天的天氣預報,又或者能記住城市所有的地鐵路線。這時,我們就要警惕了,這孩子是否是在記憶方面有所障礙。在記憶障礙裏有一種症狀叫作記憶增強,這是病理性的,表現為患者只專注於記憶某一件事,而且記得特別清楚,這類患者通常都是精神障礙的躁狂發作或抑鬱發作,也有可能是偏執狂。作為80後的年輕家長,如果不多瞭解一些這方面的知識,很可能還真的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天才兒童,還很驕傲的向朋友炫耀呢。讀寫障礙也是在國小前半階段常發的思維方面的疾病之一,在hk我就遇過一例,患有讀寫障礙的兒童分不清類似的字詞,無法分辨b和d,p和q,對中文也是如此,左右偏旁的字他會寫反。如果家長認為這是因為孩子不認真讀書,反而進行責罵,那對於孩子無疑是雪上加霜。因此hk的家長都會在孩子在國小前去專業機構進行一些心理測量,防患於未然。

不僅是孩子,我們也要注意身邊的大人。比如某個人特別執著於維護社會觀念,他每天都在努力尋找單位裏的“壞份子”,對人家進行批評教育,如果行為嚴重的,還會去法院提起訴訟,即使被退回也堅持不懈。這樣的人,你能説他是維護社會公義嗎,這是典型的帶有超價觀念的人格障礙和心因性精神障礙。還有一些老人,年紀慢慢大了,也會有一些異常行為,作為子女,一定要特別關注他們,以便及早就醫。

作為心理諮詢師,我們要做的除了對於一般性的心理問題進行輔導疏解,還要及時發現那些有疑似精神障礙症狀的案例,轉介給精神科醫生儘早診治。隨着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壓力也在不斷的考驗着我們。面對壓力,是獨自疏解,還是找人傾訴,各有各招;但切記一定不能逃避,否則日積月累,你不處理它,它會來處理你。

心理學的心得14

本書是以教育心理學為主線編寫的,但也用一定的篇幅講述了學習教育心理學所必需的普通心理學和兒童心理學的有關知識其內容緊密結合中國小實際,且針對性強實用性強,便於自學. 在通讀本書後,對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將會有一定的瞭解,另外關於書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學及兒童心理學方面的知識,相信對於理解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內容也是有幫助的.但是鑑於我們教育心理學的學術沙龍主要關注教學心理.學生心理及差異心理,因此我就主要對本書中有關教育心理學方面的內容談談我的理解及感受.

首先,關於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心理學作為研究人的心理現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其內容是豐富多樣的.教育心理學,是心理學體系中與教育工作關係最密切的一個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麼的,就需要對它的對象,性質,內容,範圍和任務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其次,關於學習教育心理學的目的.教師為什麼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呢?我在讀完以後有這樣的認識:第一,是因為教師要形成優秀的心理品質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本書所要強調的是,教師只有認真學習教育心理學,才能知道作為一位人民教師,必須具備哪些優秀的心理品質,從而自覺地培養這些心理品質.第二,是因為教師要提高教育業務水平必須學習教育心理學,本書對此作了比較精簡的歸納和概括: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只有學習了教育心理學,才能系統而全面地掌握學生認識過程的規律和年齡特徵,才能選擇適當的教材,採取相應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2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品德.學習過教育心理學的教師,就能夠掌握學生品德形成的規律,及在各種因素影響下形成的心理特點;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因材施教;可以科學地總結教育經驗,我覺得這也是第一點的基礎,是為提高教學質量作準備的.

此外,本書還提到了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如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總結法等,可以説從理論上歸納出了研究教育心理學的具體,有效的方法. 總的來説,本書對於學習教育心理學的基礎理論知識,瞭解普通心理學和兒童心理學的相關知識是非常有幫助的.

心理學的心得15

在接觸心理學這門學科的以前,它總給我一種太神祕的感覺,總以為它很深奧也很虛幻。但是慢慢的,從《犯罪心理學》這門課中,我全面而深入地瞭解當代犯罪心理學的理論、研究和應用,從罪犯和被害人的角度探討了犯罪的行為、情緒和認知方面的問題。尤其從罪犯的認知方面,可以深討罪犯的知覺、推理、信念、決策和態度;此外,還可以分析犯罪行為的原因、分類、預測、預防、干預和治療。於是,通過學習,我被它的科學性,真實性所折服,可以説它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東西,與此同時我還發現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同樣重要,同時兩者之間是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的。心理學不僅具有科學性,而且也不乏應用性。心理理論固然枯燥,但配以實例,就不但不乏味,反而讓人有一種從生活中悟出哲理的感覺,視野也開闊很多。心理學來源於生活,又指導生活。 作為大學生,瞭解心理方面的知識可以使自己在生活和學習上有樂觀的心態;有正確的自我主觀意識;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同學們關係和諧,很好的融於集體;能很好的適應環境。

對於我們大學生而言,學習這方面的知識,可以在學習生活中給予很大的幫助,現在許多新聞都報道過大學生跳樓自殺事件,這些現象的發生絕對不是偶然現象。當我們去分析的時候,我們會發現,這些學生有嚴重的心理問題。然而也有一些學生在學校中很優秀,很出色,我們通過分析也可以發現他們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所以心理素質的好與壞可以決定一個人的人生前途。

拿我自己來説吧,第一次離開父母,第一次住在宿舍,給我的挑戰是巨大的。我不僅要學着獨立生活,還要學着怎麼與人相處。剛開始的時候就遇到了困難——想家,不想待在學校,一到放假的時候就會回家,很難把心思集中到學習上。後來慢慢的和宿舍的人也出現了小摩擦,自己感覺很苦惱。雖然這樣,但一直放在心裏,沒有對別人説,心裏經常感到不舒服。

這個學期我選修了犯罪心理學,在老師生動的講解下,我漸漸走出了心理陰影,漸漸瞭解自己之後,我發現自己以前總是在怨天尤人,不僅如此,還喜歡把一件小事考慮的很複雜。但是現在我發現所學習的心理學的知識在我腦中結成了一張大網,活生生的經歷時時接受着理論的檢驗。我瞭解了,我不怨了。我學會了忍耐,學會了寬容。我的性格,為人處事的方式,甚至價值觀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開始學會如何去關心他人,處理事情時開始考慮的周到了些。逐漸開始觀察、理解朋

友的心理,情緒上的變化,併力所能及的給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導,和言語上的安慰,以緩解輕度的心理上的問題,也許這些“微乎其微的事”不值得一提,但從小的行為的改變,可以看到心理學課對我大的影響。可以毫不誇張的説心理學的學習使我無論從知識上,還是從自身行為上我都受益匪淺,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在不斷地成長着。 在這門課中,我認識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時心靈事多麼的需要他人的呵護,那種心與心的交流才能讓人體會到交流得喜悦。 於是,這學期我參加了我們學校的心理協會,這是一個温暖的大家庭,大家在一起共同努力,不僅學到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識,還為其他同學提供心理方面的服務。在協會裏,老師與同學們的親密交談讓同學們,還有我有懂得了很多很多,而且在這裏我可以把在心理課上學到的知識付諸與實踐,讓我學而致用!

心理學的學習使我無論從文化知識上,還是從自身修養上我都進步了不少,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在不斷地成長着。心理學對我們大學生的幫助之大是顯而易見的,我們無論在生活、還是學習、交際方面都可以用到這方面的知識。

Tags: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