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精選)社會心理學論文14篇

欄目: 心理學 / 發佈於: / 人氣:3.19W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論文吧,藉助論文可以達到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目的。一篇什麼樣的論文才能稱為優秀論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社會心理學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社會心理學論文14篇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1

抱怨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言語行為,學者們已經從不同的角度對抱怨言語行為進行了定義及研究。在語言學界,在抱怨言語行為中,由於過去或正在進行的活動對説話人產生不利的影響,所以説話人表達不滿、煩惱、責難以作為對該活動的反應,並且這一抱怨常常講給對這一冒犯行為至少要負部分責任的受話人。漢語抱怨的社會語言學研究在國內還未見到。

心理學界對抱怨言語行為的研究主要是針對抱怨的心理原因、功能、後果,以及抱怨者的人格特徵等方面展開的。目前,國內也有一些關於抱怨言語行為的心理學文章,但缺乏系統性和理論闡述,只是簡單的講述。另外,考慮到社會心理學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它大部分的發展都在美國進行;因此,許多發現尚未在其他文化中進行驗證以確定其是否具有普遍性。本文就是通過對漢語抱怨言語行為語料的分析,發現漢語抱怨言語行為同樣具有自我表現的功能,因此提出漢語抱怨言語行為本身就是一種自我表現方式的觀點。下面首先介紹社會心理學中自我表現這一概念。

自我表現概念在社會心理學中,人們把自覺的印象控制過程稱作自我表現。自我表現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作用的一個基本方面,因為大部分社會交往活動可以基於自我表現的分析,只有少部分行為可以被認為是沒有自我表現的意圖。被廣泛使用的自我表現行為分類是:把自我表現分為自信的.自我表現和防禦性的自我表現。可以肯定,幾乎每個人都會使用某種策略達到自己的目的。那麼人們將抱怨作為自我表現的一種方式,是想給抱怨的傾聽者留下什麼印象呢?想要達到什麼目的呢?下文針對這兩個問題做詳細論述。

漢語抱怨言語行為是一種自我表現的方式。抱怨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言語行為現象,我們時常會聽到周圍其他人或我們自己抱怨天氣不好,考試題太難,工作壓力太大,或其它一些令人不滿意的行為或事情。那麼,我們為什麼要抱怨呢?有人會説:“我需要發泄!”是的,抱怨具有宣泄的功能,通過抱怨可以減少自己內心的認知失調所帶來的不愉快。但是,我們抱怨並不僅僅是為了發泄自己內心的不滿或不快,有時,我們是為了進行自我表現,也就是試圖被他人以自己所期待的方式來看待自己,這在社會心理學中稱之為“印象管理”,無論我們是否親身體驗了對他人、某物或某一情形的不滿情緒,我們仍可能會進行抱怨,通過抱怨來影響我們在他人心目中印象的形成,試圖給他人留下各種不同的印象,並實現不同的目的。

抱怨表現個人屬性。首先,抱怨可以表現我們的個人屬性和品質,並達到同他人建立人際關係的目的。通過對抱怨言語行為實施或抑制的自我控制,我們試圖留給別人不同的個人屬性印象。當我們的同事向我們抱怨公司老闆太苛刻時,如果我們隨聲附和他的抱怨,不管我們自己是否真得有同樣不滿的體驗,我們實際上都是在表現我們的個人屬性。這種情景下,抱怨成了我們之間關係的一個聯結點,我們之間產生了某種共鳴,拉長我們的談話,並達到了在我們之間建立起團結一致的人際關係的目的。這就是我們通過抱怨給別人留下的印象和我們的目的所在。相反,如果我沒有跟隨他抱怨,他很可能會認為我不同意他的觀點,從而形成我和他不屬於一類的印象,他很可能結束他的談話或尋找其他傾聽對象。由此可見,抱怨同時也是人際關係的一種調節劑。

抱怨表現個人優勢。日常生活中我們時常會自我體驗或聽到周圍人的這種對事物或他人的否定評價。在餐館吃飯時,有人會抱怨某道菜不正宗或某種酒不如另一類酒好喝,他的抱怨是要給同桌其他人造成一種印象:他對菜和酒挺有研究,他的品位很高或比其他人見過世面。在公司裏某一個部門主管可能會在老總面前抱怨其他人的無能,他是想給老總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即他很有能力。所有這些抱怨都是在傳遞一種信息:即我的期望和標準很高,並且通過這種印象實現被讚賞或被服從的目的。

抱怨表現個人弱勢。我們抱怨時,並不總是在表現自己的優勢,相反,有時我們抱怨是故意在別人面前表現出自己比較弱勢,以期望獲得別人的關注和同情。

抱怨表現個人弱勢,保護自己的自尊和麪子。抱怨表現個人弱勢,還可以保護我們的自尊和麪子。我們都希望別人覺得我們很棒,希望獲得別人的尊敬。告訴別人自己不好的表現是由於外在因素的影響,可以給失敗的自己“留點面子”。如果一個人準備做某事並且由於某種原因沒有做好它,這會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但是,這時如果我們通過抱怨一些事情,會挽救我們的面子。這時的抱怨是一種防禦性的自我表現方式,其實是一種找藉口的行為。有的學生考試沒考好,害怕丟人,他會抱怨考試題太難,或別的同學作弊等。有的運動員參加比賽沒有取得好的成績,覺得面子上過不去,就會在賽後抱怨自己身體有傷,或是裁判不公平。這些人都是在尋找藉口來挽救自己的面子,減小給其他人留下負面印象的程度。同時,通過抱怨,人們會產生一種自己不是太差勁的自我印象,保護了自尊。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漢語語境下人們進行抱怨不僅僅是一種內心不滿情緒的宣泄,人們還通過抱怨言語行為完成各種自我表現:表現個人屬性、個人優勢和弱勢;並實現各種不同的目的:獲得別人讚賞、同情和關注;保護自己和他人的自尊;挽救自己和他人的面子。但是這些想法和目的是否一定可以實現,還受其他因素的影響,例如:抱怨的內容、抱怨傾聽者的認知等,並可作為今後研究的內容。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2

摘 要: 本文通過兩項簡單的社會心理學實驗研究對社會心理學的實驗方法的可用性問題從理論上作了初步探討。討論圍繞着實驗方法用於社會心理學問題的有效性和現實性問題展開,認為實驗安排的現實意義是獲得有效性的基礎。同時,本文也涉及了實驗方法的科學道德問題,定量化研究的困難性和定量性分析的必要性以及人的意識活動在實驗進程中的作用等問題。從這些問題的討論中,提出社會心理學實驗方法的特點及侷限性。更多心理學論文相關範文盡在top期刊論文網。

關鍵詞:心理學論文

1.實驗社會心理學概念

社會心理學是一門研究和社會有關的心理學問題的學科,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門較為成熟的學科。作為一門科學,其創始人馮特提出了兩種研究取向,即自然科學的取向或者説心理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即實驗社會心理學和文化科學的取向或者説社會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

實驗社會心理學是以實驗方法研究社會心理現象的社會心理學分支。實驗社會心理學對社會心理現象不作玄學思辨或空洞理論的探討,而是通過實驗,根據實驗數據作出相應的結論。實驗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各種各樣複雜的社會心理現象;實驗社會心理學所運用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包括實驗室實驗法在內的一切客觀方法,主要有:實驗室實驗、現場實驗、系統觀察、比較文化的研究、檔案研究、測量法、統計法(包括相關法)、模擬法、訪問法、問卷法等。每一項實驗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或採用上述一種方法,或同時採用幾種方法,所得結果比較準確和可靠。

2.實驗社會心理學研究的特徵

2.1實證主義

實證主義是社會心理學研究最為鮮明的特徵之一。持實證主義觀點的人認為,科學的社會心理學的任務就是通過觀察、實驗、以及抽樣調查收集各種經驗數據。他們認為,唯有采取實證的方法才能達到科學的真理,唯有可被這種方法接近的現象才是科學的興趣所在,才能被納入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視野。實證主義直接衍化了社會心理學中的客觀主義(主張數據及其收集過程應剔除偏見)、行為主義(主張只着眼於外顯行為,堅決排斥直覺主義、心靈主義以及現象學)和操作主義(主張社會心理學使用的概念,其意義不能來自經驗過程之外)。

2.2實驗主義

自20世紀20年“實驗社會心理學之父”F.奧爾波特那本全面介紹實驗成果並系統闡述其個體主義立場的《社會心理學》發表,公認為是“實驗社會心理學”(也叫“科學社會心理學)誕生的標誌,他首次將社會變量系統引入實驗室中以後,以實驗作為自己的基本研究手段的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家實際上成了社會心理學的主流。受實證主義影響,心理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家們在研究方法上極力向一些精密學科靠攏,重定量而輕定性研究,力圖在控制得十分嚴格的實驗室中通過對變量的操縱來確定社會現象之間的關係,以致實驗法,尤其是實驗室實驗基本成了心理學的社會心理學即實驗社會心理學尋求答案問題的唯一方法。肖()和康斯坦佐(tanzo)斷言,只有在控制條件下進行的實驗室中的社會心理學研究,才是科學的社會心理學。

2.3個體主義

在有關現代社會心理學的批判性著述中,這一學科的個體主義傾向受到了學者們的高度關注。伊恩.帕克在《現代社會心理學的危機》中,將“社會心理學中無處不見的基本概念——個體主義”視為與舊範式有關的五大觀點之一;A.佩皮在總結社會心理學的歷史教訓時更是明確地寫道:“縱觀構成美國社會心理學歷史的純理論和實際研究領域,我們會發現大多數有影響的重要學派及運動都將個人視為研究中心。與此相對的是,那些以羣體或集羣現象為重點的理論研究(即應用相互依賴或其他關係概念的理論研究),對該領域的影響則遠沒有那麼深遠。”F.奧爾波特在《社會心理學》中認為:“社會心理學不應該被當作與個體心理學截然不同的學科,它是個體心理學的一部分,它所研究的是與個體的由其他同伴組成的環境相關聯的個體行為。”“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行為的科學,這種行為特指個體刺激別的個體時的行為或對於別的個體的行為的反應;社會心理學也描述個體的意識,這種意識特指對於社會事物與社會反應的意識。簡言之,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的社會行為和社會意識的'科學。”

3.實驗社會心理學研究的新進展

3.1生態學的研究趨向日益濃厚

心理學研究的生態學取向既是當前心理學的一種改造運動,又是日益受到關注的一種心理學方法論。它主張在真實環境中研究人的心理和行為,即研究人的現實行為和自然發生的心理過程,它在方法上採用的技術要求儘量保持心理和行為發生的自然性,如採用準實驗設計、無覺察技術等。

生態學取向最早是在20世紀40年代,在心理學的社會行為領域中出現。格式塔心理學家勒温、機能主義心理學家布倫斯維克,分別注意到當時的心理學研究不注意在現實環境會考察行為和心理過程,力主在現實環境會考察行為、心理與環境的關係,從而開創了心理學的生態學研究。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末,這種研究取向不但在社會心理學中繼續發展,拓展其在這個領域中的影響範圍,而且逐漸向心理學的其他領域擴張。20世紀90年代,生態學取向的研究更加具體化,屬於該研究模式下的各種專題不斷出現。

3.2文化這一重要的環境因素被列入對心理與行為的考察過程之中

文化這一重要的環境因素被列入到對心理與行為的考察過程之中,體現在:第一,實驗社會心理學的本土化研究的深入。本土心理學的興起是對作為主流心理學的美國社會心理學的反叛與分化,它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社會心理學追求普適性而忽略文化因素的不足,建立在美國文化下的社會心理學並不能解釋在所有其他文化下產生心理和行為的原因。第二,跨文化研究。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歐美心理學者的文化意識不斷增強,他們就文化對社會行為的影響更為敏感。跨文化研究者借鑑了“主位與客位”的方法學,把在所有文化中對行為都起作用的普遍的原理稱為客位;而把在文化上受限制的原理稱為主位。跨文化研究的深入,避免了傳統社會心理學將歐美文化強加給其他文化,促使研究者以更加豐富的眼光來看待文化現象,促進多元化的社會心理學的發展。

3.3研究方法也日益科學化和多元化

實證主義的研究方法包括現場觀察法、深入訪談法、現場實驗法、實驗室實驗法、問卷法,還有個人生活史法、檔案材料分析法、話語分析法,等等。每一種研究方法的價值都是相對的,對某一種研究方法的強調是以犧牲另一種研究方法為代價的。因此,對每一種研究方法都應抱着寬容的態度,在多元化觀念的指導下,實驗社會心理學日益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學化和多元化,用各種方法的組合去彌補使用某一種方法所帶來的侷限。

3.4充實傳統課題研究內涵,增加了新的研究課題

沒有繼承,就沒有創新。社會心理學對於傳統的研究課題並不迴避或否棄,而是從新的角度進一步充實、擴展和深化。如對社會時尚、社會態度、社會認知等都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僅僅拘泥於傳統的課題框架,已不能適應或包容社會生活的深刻變化和理論認識的創新發展,為此,實驗社會心理學的研究,還增加了新的課題。諸如:社會潛能、社會慾望、民族潛意識等。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3

摘要:

眾多高校已將“社會心理學”作為普及大學生心理知識的通識課程,但傳統教學不注重將課程與社會需要、優化學生心理需要、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這些因素結合,只是單純的理論講授,沒有真正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因此有必要採取新的教學方法——基於合作學習的角色扮演活動,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創新學習能力以及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解決自身遇到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成為一位身心健康、具有合作精神、能力出眾、主動參與的真正受社會歡迎的人才。

關鍵詞:

合作學習;角色扮演;社會心理學

一、合作學習的提出和我國大學本科教學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合作學習的提出

Robert in在20世紀70年代第一次用認知理論和動機理論解釋了合作學習(coperative learning)的優勢,從而使合作學習逐漸被人們認可和應用。合作學習有利於改進學生的學習態度,增進學生課堂學習的心理氛圍,同時對提高學生非智力方面的心理品質有顯著的效果,所以它被世人稱為是最近十年來最重要也是最成功的教學改革。

河南理工大學應急管理學院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開設了“社會心理學”課程。作為一門專業限選課,它的內容涉及影響個體社會行為的多個因素,比如個體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個體如何認識到作用在自己身上的社會力量;個體基於積極或消極的社會關係;個體如何將社會心理學知識應用到自己的社會生活中去。大學生學習這門課程,有利於他們對心理學理論知識體系的瞭解和掌握,同時還為他們的學習、應對挫折、人際交往、溝通等多方面提供理論和實踐指導。

2.我國大學“社會心理學”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

當前我國大學“社會心理學”主要採用的是教師講授模式。在課堂上,老師主要向學生傳授社會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和知識,學生按時聽課並做筆記,課程結束後參加本門課程的期終考試即可拿到學分。老師沒有對學生探索新知識的興趣和能力進行關注和重視,這必然造成了我國大多數的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學習的興趣和熱情,缺乏創造意識和能力,缺乏對知識的質疑精神,最終也導致了大學生人才的質量令人擔憂的狀況。在大學“社會心理學”課堂上實行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將變學生被動參與教學過程為主動積極創造性地參與教學活動過程。合作教學充分調動了教學過程中每一個體的積極性,而且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基於相互依賴的學習環境,能夠相互幫助、共同促進,真正做到“教學相長”,也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理心。這不僅對大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和人際關係和諧是非常有益的,而且這也是我國大學生培養目標的要求。

在大學教學過程中,師生為了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必然會採取一定的教學方式,這就是教學方法。過去常關注教師的教學思想,現在教育工作者們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個人心理成長和發展。教師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把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作為教學發展的宗旨,而且更加重視學生思維方式、創造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學習心理,使學生在學習的同時學會積極做人、積極愉快的交往和獲得終身的發展。筆者在大學“社會心理學”的教學過程中,採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和中心,特別是針對大四學生到課率低的實際情況,基於合作學習視角之下,發揮角色扮演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得到了院領導和師生的一致好評,提高了教學質量。

二、合作學習在“社會心理學”課堂上的應用及其效果

1.合作學習在“社會心理學”課堂上的應用

在“社會心理學”的教學過程中,筆者着重體現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重在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大學課堂上的許多理論,依靠單純的講授方法,學生無法真正理解教學內容,更談不上深刻體會這種理論的現實價值所在。如果不改革這門課程的教學方式,學生聽課的積極性不能調動起來,課堂氣氛也不活躍,學生參與課堂學習和討論的程度也不高,更談不上學生應用和解決自己實際生活中重大問題的能力的提高了。筆者給大四文科學生上課時發現,學生到課率僅為60%左右,其原因主要是大四學生考研複習、找工作、考各種資格證書,放鬆了對專業課程的要求。

高校“社會心理學”課程的教學方式迫切需要改革,必須打破當前這種僵化和無效的教學模式。作為目前全球眾多國家都在採用的一種富有實際效果的教學理論和策略體系,合作學習有利於解決目前我國高校課堂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教師在進行合作學習設計時,應考慮到在該課堂的教學設計一般程序中,將構建學生之間積極互動合作的結構為主,同時還要把合作學習的那些基本的要素(比如任務、方法、管理、評估、情境、技能等)納入到課堂教學整個教與學的過程之中。

關於如何實行小組合作學習而言,筆者採借了西方學生小組學習法中的“拼圖鏈接”和主題角色扮演的方法。學生按自願的原則組成小組,每組成員不超過9人,老師將每次課程的學習內容按小組數量分成一定數量的單元。每個小組隨機從學習內容中抽取一個作為本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小組內部討論和商量每位成員在這個學習內容的學習過程中擔任的角色和身份。儘量讓每位學生都有一次機會成為一次合作學習過程中的“教師”或“專家”。小組成員認可抽取到的教學內容,努力掌握內容,同時小組內部進行合理分工和協作,集體備課,寫出一份質量較高的講義。在即將到來的課堂上,“專家”或“教師”將給所有的學生講授這一部分的教學內容,同時由本組所有同學一起負責全部同學的疑難解答工作。每個小組都必須認真完成其抽取到的教學內容,每位小組成員也不斷地進行着角色和身份的轉換。在這樣一種教學模式中,如何讓各小組成員相互幫助、共同提高、彼此關心,從而共同提高課堂學習的良好社會新氛圍是這種合作學習法要解決的最重要的'問題。

在主題角色扮演活動中,教師先講授相關理論,然後要求學生通過在各個主題扮演活動中實際的角色體驗活動掌握理論知識。比如講“偏見”這一章知識時,學生以9人為一組,老師先對學生提出主題扮演活動的要求,然後由學生在各小組組長的分工下查找相關文獻和資料,設計主題劇本,討論主、次要演員的人選,經過彩排,最後開一個角色扮演活動的總結報告。筆者專門拿出6節課(共3次,每次2節課)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活動。全專業總共有76名學生,被隨機分成為11組,每組為6~7名學生,這樣可以保證每位學生都會參與本小組的主題角色扮演活動之中,而且小組內部成員是缺一不可的,相互之間必然會形成一種相互依賴、相互合作、高度互動的人際關係。在這種良好的人際氣氛中,小組成員共同完成老師佈置的主題任務。每小組自願產生一名組長,組員在組長的組織協調下開展準備活動。筆者根據每章的重點內容,給出了11個主題(比如著名社會心理學專家蒞校講座、愛上你、傲慢與偏見、助人為樂、一次重要會議等等),然後按隨機原則將學生分為11個小組。其中各組的組長由學生自願申請擔任,但必須得到本小組成員的認可。角色扮演活動一般安排在本門課程即將結束的時候。學生在學習了“社會心理學”這門課程的相關理論後,根據自己的理解程度,通過合作學習,在統一的主題之下,把角色扮演活動作為一種對本門課程學習的成果展示出來。

2.合作學習在“社會心理學”課堂上的應用效果十分顯著

筆者在對這種教學方式近10年的運用中,積累了大量的實際經驗,同時也受到了學生的普遍認可。學生在主題角色扮演活動中表現非常積極,為了能讓本小組的扮演得到全專業和老師的肯定和認可,他們積極為本小組的主題角色扮演活動出謀劃策、羣策羣力,不遺餘力地在一起討論劇本、商定演員、排演劇本,直至達到他們希望看到的效果為止。筆者從學生身上看到了真正屬於年輕人的活力和朝氣,內心感到十分欣慰和快樂。通過角色扮演活動,他們對“社會心理學”這門課的理論知識理解得更深刻,同時學生的參與意識也在活動中得到了提高。而且,學生們坦言自己在今後的人際相處中會更多地運用換位思考的方法。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應始終把學生放在中心和主體的位置,充分調動他們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隨着教師進一步積累教學過程中的寶貴經驗和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這門課會越上越好,讓更多的學生從合作學習中受益。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4

一、西方社會心理學的危機

1、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的危機是認知主義的危機上世紀50年代後的社會心理學研究及其主要成果,如人際知覺與歸因理論、認知一致性理論、認知不協調理論、社會比較理論等。走的都是認知主義路線。因此,50年代以後的西方社會心理學就是認知社會心理學,所謂當代社會心理學的危機更準確地説是社會心理學中認知主義的危機。60年代中後期,受到波普爾的批判理性主義、庫恩的範式論、現象學、解釋學以及後現代哲學思潮的影響,社會心理學開始從某個個別的、具體的研究到核心認識論、方法論,對認知主義開始進行全面反省和深刻批判,認知主義在社會心理學中的主導地位開始動搖。80年代末後現代社會心理學、文化心理學的興起,以及建構主義為其哲學基礎的心理生態觀的出現,昭示隨着人們對社會心理學基本理論問題認識的不斷深化,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研究模式運用於重要的文化轉向。

2、認知主義的危機是自然科學研究模式運用於社會心理學的失敗早期心理學以自然學科為自我發展的範式,在自然科學的統攝下,認知社會心理學長期以來將研究的重點放在“經驗事實的積累”上,社會心理學紛紛遵照實證主義研究的範式:首先在觀察基礎上形成假設,再通過設計精巧的實驗驗證這些假設,得出的結論被作為規律性知識構成社會心理學理論體系的組成部分。這樣做的直接結果一方面促進了社會心理學中的小型理論爆炸性的增長,一本普通的大學《社會心理學》教課書通常要涉及四五十個形形色色彼此相互獨立的理論;另一方面由於忽視基本理論研究,導致社會心理學學科體系內部缺乏嚴密的邏輯聯繫,各種研究成果人言人殊,甚至相互矛盾……在諸多問題當中,使認知社會心理學遭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二、西方社會心理學的文化轉向

當代社會心理學的危機經歷兩個發展階段。從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屬於危機的前期階段,這一階段的特點:一是幾乎所有的社會心理學家都被捲入危機,在其中扮演着各種不同的角色,代表不同的認識,發出不同的聲音;二是人們在有關批判的對象、目標、觀點、對危機的反應等任何方面都形不成一致的意見,學科研究完全陷入混亂。當代社會心理學的文化轉向正是這種反思的積澱。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的文化轉向具有兩個標誌:

1、後現代社會心理學的紛爭當代認知社會心理學的危機,映射着後現代文化思潮的影響,甚至可以説“危機”本身就是以後現代文化立場審視認知社會心理學的結果。後現代社會心理學首先意味着對認知社會心理學的全面解構: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目的不再是對人的心理的“治療”或“改造”,而是促成對人的心理學差異與心理侷限的“理解”,促進人的心理的解放。心理學的研究不再熱衷於去“證明”一個理論的“真”或“假”,因為在後現代語境中,理論根本不可能在真正意義上得到“證明”。後現代社會心理學致力於從文化、歷史的角度對人的心理做出“解釋”。這種新的研究模式強調以人與他人、他物(包括社會、文化)之間內在、本質的構成性為幾點:

(1)要求以“現實的人”取代“抽象的人”作為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2)強調心理的文化意義,拒絕接受“文化特權”“西方優越”與“種族中心主義”,堅持以平等的原則接受一切文化與個體心理差異;

(3)以人與人之間的“對話”——互動過程研究取代傳統心理學的'認知中心;

(4)重視理論的前構性;

(5)主張用語義學、解釋學的方法作為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的重要補充。後現代社會心理學到目前為止還處於理論探索階段,尚未形成比較成熟的理論體系,有關它對社會心理學研究和發展所產生或將會產生的影響也眾説紛紜。但後現代社會心理學的思想、觀念被越來越多的人解釋也標誌着社會心理學研究正在發生重要的文化轉型。

2、“文化的”社會心理學興起如果説作為當代社會心理學文化轉向的重要標誌,後現代心理學還僅僅是表現為一種思想、觀念形態,文化社會心理學則已經形成相對完備的體系,能夠為文化轉向提供更加翔實的研究資料。從社會心理學學科內部的發展邏輯來看,文化社會心理學是試圖消解認知主義危機的產物:從學科外部的影響來看,文化社會心理學是七八十年代印度、新西蘭、土耳其等非西方文化傳統的心理學界的本土化心理學研究及這一時期其他相關學科,包括科學哲學、語言哲學、臨牀心理學、文化人類學等的研究成果向社會心理學研究滲透的結果。與“認知的”社會心理學相比,“文化的”社會心理學的興起意味着當代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一系列重大轉變。“文化的”社會心理學認識到人的心理實質上是一種文化建構,在文化社會心理學中,文化與心理不再是兩個相互分離、獨立的要素,而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心理是文化投射,是文化對應物。文化社會心理學完全是一種“文化的”視角,它顛倒了認知社會心理學的思維邏輯,將文化前置,將心理作為文化的延伸或對應物置於審視的地位。文化社會心理學要着重討論的是,人的心理如何形成以及在何種程度是文化的表現?站在“文化的”立場,過去人們普遍接受的“西方”心理學研究模式不能被接受的,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文化社會心理學將研究重點導向心理學的“本土化”問題和個體在特定社會文化背景中的“社會化”問題,強調對心理學的文化內涵的理解、分析。

三、社會心理學文化轉向的意義

西方心理學一直對文化存在着忽略,這種忽略很大程度上是與其個體主義傾向有關。個體主義把心理學的研究看成是個體心理的探討。在意識與行為的研究中不是從個體所處的文化歷史背景出發,而是從個體的角度,分析個體的內部動因和外在行為。這種社會心理學研究中的個體主義傾向排斥了文化因素的考慮,文化的研究由此為心理學家所忽略或拒絕。而文化的轉向無疑對克服西方社會心理學中個體主義傾向有着積極的意義。

同時,西方社會心理學的文化轉向可以促進心理學與社會文化的緊密聯繫,而同本土文化緊密聯繫的社會心理學更符合社會的需要,因此更具有實際效用。傳統的西方社會心理學由於把追求的目標定位在一般的、抽象的、普遍適用的心理科學模式上,不考慮特殊文化條件對心理學的需要和要求,因而脱離社會生活的實際,成為一種純學術追求。

因此,緊密聯繫本土文化的實際,考慮本土文化的特殊需要,研究本土特殊文化條件下的人的心理特徵應該是全球心理學工作者共同努力方向。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5

摘要:

現今國小生大多是家庭的獨生子女,即使不是獨生子女,也因為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父母等親人對孩子百般寵愛、有求必應,從而使得許多孩子養成不良習慣與不端品行。

還有一種情形就是因離異家庭或留守兒童的理由,導致這些孩子沒有監護人的嚴格管理和正確的教育撫養,最後自身缺點逐漸增加,甚至自暴自棄,失去希望。他們共同的特點是不喜歡被任何人約束,對師長的教育置若罔聞,有的還有牴觸、反抗情緒。對於這些心理上需要幫助、情感上需要關懷的孩子,他們的教育更需要教師的特別關注。

關鍵詞:

後進生 心理教育 教育策略

一、尊重孩子的差異

每位學生的性格與智力都是不同的,就像有的孩子生來就是高智商,有的生來身體或頭腦就有殘疾一樣,教師應該尊重孩子的'差異性,不能按照一個標準衡量每位學生,更不應該對不同孩子持不同態度,而應一視同仁,把所有學生都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教育培養,給予後進生足夠的關懷與愛護,不讓他們產生被歧視與被疏遠的感覺,而應讓他們感到學校的温暖、教師的關愛。不要因為他們學習成績差而放棄或感到厭煩,否則只會給這些後進生以極大的傷害,嚴重的還會毀了他們的一生。因此,教師要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識與教育理念,讓這些後進生感到被重視、被理解、被關懷、被尊重,教師的尊重會影響其他學生對後進生的態度,這樣大家都沒有了歧視,剩下的只是尊重與關懷,將對後進生的成長起到決定性作用。

二、深入瞭解每位學生的家庭狀況

後進生會表現出封閉、羞怯、害怕、孤獨、倔強、暴躁等不良行為,導致這些現象發生的根本理由有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家庭因素。因此教師要對這些學生開展教育,首先應該深入瞭解後進生的家庭狀況,掌握家庭實際情況對教育會有很大的幫助,可以説是轉變這些孩子的切入點,或治病救人的藥引子。教師要了解這些學生的家庭狀況不是簡單易行的,因為這些學生本身會有自卑心理,不希望別人知道自己的家事,對家庭情況有所隱瞞。這時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開導教育,給這些學生以足夠的尊重,不要傷害他們的心理,可讓學生或敞開心扉或側面瞭解,在得到其家庭實際情況後,我們便可以根據這些現實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教育策略或開展教育行動,總之不能盲目地對這些心理上有理由的孩子展開説教,否則只會適得其反,好心辦壞事,傷害學生。

三、真誠地與學生溝通、不斷鼓勵

後進生時間久了往往會產生自暴自棄的心理,覺得社會不喜歡我們、家裏得不到關愛與温暖、學校裏到處是歧視看不起的眼神,讓他們覺得自己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四處遇冷受挫,而自己不可能轉變這種目前狀況。因而破罐子破摔。經常打架的會覺得還需要打架,讓大家怕我也是一種驕傲;不遵守課堂紀律的,經常與老師唱反調,這樣在同學面前感覺很威風等不良現象愈演愈烈。此時教師應該與這些後進生真心交流,與他們交朋友,談他們喜歡的話題,讓他們把自己當做可以吐露心聲的人,之後再尋找到他們身上的優點以鼓勵他們,讓他們認識到自己也有可取之處,不只是缺點毛病,如果把這些優點發揮好同樣會讓同學、老師刮目相看,甚至他們的某些優點可以成為全體學生學習的榜樣。這樣經常得到鼓勵,這些孩子就會看到希望,有了希望他們就會有所轉變,朝着好的方向發展。

四、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及實現理想的信心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理想,後進生同樣如此,只是他們會把理想埋在心底,深深地埋藏起來,他們覺得自己如果説出自己有某某理想,想實現某某目標會被同學、老師笑話,自尊心會被傷害。所以他們通常讓人覺得自暴自棄、沒有理想就是自己的真實狀態,但教師應該清楚地知道這些孩子也有理想、也有目標,我們應該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把自己的理想勇敢地説出來,並朝着這個理想目標努力。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幫他們樹立近期可以實現的小的理想目標,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悦與快樂,體驗到通過自己的努力完全可以實現這些切合實際的目標。之後再逐漸樹立遠大目標,循序漸進地讓學生重拾信心,不放棄理想、不拋棄自我,只要自己不斷努力,理想均會實現。

五、做學生的楷模,發揮榜樣作用

榜樣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推動作用,國小時期,教師往往會成為學生的第一榜樣,在國小生的心目中,教師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有了這個重要角色,教師應該淋漓盡致地發揮自身的榜樣的魅力與力量,可以和學生談談自己的成長經歷,把自己親身經歷過的坎坷與磨難、艱辛與不易跟學生分享。通過現身説教告訴學生,人生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的道路上不只有甜蜜跟坦途,人總要經歷各種磨難與不幸才會逐漸成長為能抗擊風雨的強者。有的人會經歷家庭的不幸,有的人生來就是身殘或智殘……不幸有各種各樣的,但相同的是隻要自己努力拼搏、相信生活、樂觀向上,未來就會是豐富多彩的。

綜上所述,教師要在教育教學中不斷關注後進生的成長變化,給他們足夠的關懷幫助,逐步培養他們成為社會所需的有用人才。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6

摘要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社會最小的經濟單位,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家庭教育的成敗,不僅關係到孩子的成長和發展,關係到家庭的安寧和幸福,還關係到社會的穩定和民族的未來。本文在分析家庭教育存在問題及其對孩子健康成長影響的同時,提出了改善家庭教育、促進孩子健康發展的方法。

家庭教育要着力於用言傳身教激勵等方法培養孩子良好的品格和行為習慣。

關鍵字:家庭教育,教育方法,挫折教育,言傳身教,習慣培養

1 愛而有度,嚴而有格

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然而,許多父母為愛孩子而阻礙了孩子的發展,甚至損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其主要表現為:

其一、物質上過度滿足。基本上是孩子要什麼給什麼,生怕孩子受了委屈。這樣使孩子既無累之苦,又無凍餒之憂,習慣於坐享其成、養尊處優,不知生活艱難、不懂節儉、不願付出; 常身在福中不知福,不尊重父母及他人勞動,珍惜勞動成果,視享樂為氣派、將奢侈當瀟灑,怕艱苦奮鬥,缺乏直面社會人生、戰勝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其二、行為上過分遷就。總認為樹大自然直,只要學習成績上去了,其它都可以馬虎遷就。這就容易形成孩子固執任性、唯我獨尊的不良個性,促長孩子我行我素、蠻不講理的“霸氣”,使孩子心中只有自我,自私自利,缺乏團結合作精神,缺乏崇高理想和強烈責任心、使命感,尤其缺乏為理想事業獻身的精神。

其三、生活上過多照顧。孩子的衣食住行乃至學習用品幾乎完全由父母包辦代替,總認為這樣能幫助孩子排除干擾,使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殊不知,這樣既助長了孩子的依賴心理,又縮小了孩子自主探索空間,減少了孩子自我鍛鍊、自我提高的機會,弱化了孩子獨立自主意識,壓抑了孩子求新求異、開拓進取的天性。與生活上的過度滿足、過分遷就、過多照顧相反,父母對孩子的學習往往期望過高、要求過嚴、督促過急,不切實際地與人攀比。這樣不僅容易使孩子經常處在緊張和焦慮之中,導致學習興趣減弱、學習效率下降、學習成績難以提高,而且可能引發心理疾病,損害身體健康,甚至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惡化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妨礙孩子的教育和成長。真誠地關愛孩子,既天經地義,又是取得家庭教育實效的前提。但為了孩子健康成長、成材,父母必須注意愛的方式和分寸,把握要求的尺度,在心與心的溝通和情與情的交融過程中,既關心愛護、尊重。

2 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小孩子的世界觀尚未形成,模仿能力強,家長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將成為孩子學習的範例,可能影響到子女的一生。中國有一句老話: 身教重於言教,用在孩子的情感教育上是十分貼切的。因此,作為家長要率先垂範,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需做到,為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同時也由於孩子的模仿性強,父母的言行如何,往往會對孩子產生着潛移默化的影響。

第一、家庭無小事,事事有教育性。首先,父母雙方應相互理解、相互敬重、相互鼓勵、相互幫助,努力營造友好和睦、民主温馨的家庭氛圍,引導孩子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尊重父母的辛勤勞動,切忌相互埋怨、相互指責; 其次,不要當着孩子的面隨意對他人尤其是孩子的同學、家長或老師品頭論足,而是要引導孩子遇事多從對方的角度想想,學會寬容別人,尤其是在孩子與別人產生矛盾或摩擦時。

第二、遇事則教,遇物則誨。父母要正確處理好自己的工作、娛樂與孩子教育之間的關係,經常注意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多與孩子的科任教師和班主任聯繫,多與孩子溝通交流,及時瞭解孩子的成長狀況和存在的問題,把握好教育時機,進行科學有效的引導,不要等問題積累成堆或出現大問題時,再批評指責甚至打罵孩子; 切實把握好理智與情感的關係。真正把孩子教育作為夫妻雙方共同的義務、責任和常規性工作,而不是生活的佐料,更不是情緒發泄的對象。在關心照顧好孩子的同時,注意結合日常生活進行積極引導,努力促使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3 注重挫折教育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既會有愉快的創造,又會遇到各種挫折,即所謂“碰釘子”。心理學上認為它是“當個人從事有目的的活動受到障礙或干擾時所表現的情緒狀態”,挫折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生活內容之一。世上的事情往往這樣:成果未成,先嚐苦果;壯志未酬,先遭失敗。拒絕挫折,就等於拒絕成功,如果在幼年時期受到積極的挫折教育,就會理順受挫折的情緒,給自己開拓出可以容納自己奮進的心境;如果在幼年時期缺乏積極的挫折教育,長大後一旦遇到大學聯考落榜、招工無名等挫折時,就會爆發“人生危機”。

現在,不少獨生子女的家長只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衣、食、住等,而忽視了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吃苦耐勞和向困難挑戰精神,而這些“精神上的東西”,正是適應社會高速發展,培養跨世紀人才所必須的,也是孩子心理髮展所需要的。

3.1創設情景提供機會,利用一些困難情境訓練幼兒。

幼兒的活動範圍有限,許多挫折是現實生活中不常遇到的 。教育者在利用自然情景進行挫折教育的同時,還要注意有意識地創設一些情景和機會,讓幼兒得到各方面的鍛鍊。為了提高幼兒對挫折承受能力,我們可設置難度不等的情境,讓幼兒逐步經受磨練,有目的地去培養幼兒的耐挫力。比如説遠足、勞動、競賽、批評、延遲滿足等活動和手段,可以鍛鍊幼兒的意志,增強他們對惡劣環境的適應能力以及對待失敗、打擊的能力。

遊戲是幼兒最基本的、最喜歡的活動,在遊戲活動中容易讓幼兒接受和掌握戰勝挫折的方法。在遊戲時可設置一些人為的障礙,讓幼兒自己解決……如讓幼兒到暗房子裏去取東西;和小朋友鬧矛盾怎麼辦;户外遊戲時引導幼兒走“獨木橋”爬障礙物,在角色遊戲中可安排幼兒分別扮演人際關係衝突中排斥和被排斥的角色,讓他們體會不同的心理感受,引導他們分析產生衝突的原因並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創設一些挫折情境,如:把幼兒喜愛的玩具藏起來,鼓勵他們自己去尋找等等;

3.2樹立榜樣增強信心,樹立孩子必勝的信念

幼兒的思維具有直觀性,生動活潑的形象往往更容易打動幼兒。因此,要善於利用生活中那些活的事例來教育孩子,樹立榜樣。如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遇到幼兒摔傷,擦傷等情況。這時,作為教師應儘可能平靜地對幼兒説:“沒關係,老師和你一起到保健室包一下好了,下次注意一點就行了。”或者説:“沒關係,很快就會好的。”老師這樣的行為給幼兒很好的暗示,使幼兒自然而然地學會怎樣坦然地對待挫折,怎樣勇敢地面對未來。

另外,教師和家長也要以身作則,以自己的行動為孩子樹立榜樣,教育孩子勇於面對困難,面對挑戰。遊戲走“獨木橋”時丁丁會説:“老師我怕,我不走”。這時我説“別怕,你可以的,你看能走過去,你也一樣能做好。”或者説“我相信你會跟張鑫一樣勇敢的。”這樣在榜樣的力量下,孩子會變得的越來越有信心,越來越勇敢,增添了戰勝困難的自信。這時,我的一句“你真行”就會變成孩子的`“我真行”。

3.3為幼兒創設與同伴交往的機會

與同伴交往可以使幼兒發現與自己不同的觀點,從而更好地認識他人和自己,克服自我中心。在同伴羣體中,幼兒往往會經歷一些挫折,如觀點不一致,屈從於被領導的地位等,這樣他必然要在不斷的磨練中學會如何友好相處,如何合作,從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而這種磨練有助於提高幼兒的耐挫力。另外,同伴之間的相互交流和指導,也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克服困難、解決問題。

總之,教會幼兒面對挫折,戰勝挫折,並非一朝一夕可得,也並非刻意追求能成,關鍵是順其自然,順應幼兒的發展規律。在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幼兒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幼兒能獨立完成的一定使其獨立完成,使其持之以恆。任何放縱和遷就的行為都會造成幼兒的依賴思想,要讓幼兒在體驗中認識挫折學會克服困難,戰勝挫折的本領。

3.4把握適度,挫折教育應注意的問題

孩子在遇到困難和失敗時,往往會產生消極情緒,表現出畏縮、退卻、逃避等行為,因此,作為我們就應該在平時有意識的設計一些有一定難度的,跳一跳就夠得到的任務,讓孩子去完成。在孩子遇到困難退卻、逃避的時候可以有一些批評,以提高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不是因為不忍心、捨不得孩子受委屈,就不願意對孩子的行為作出正確的評價。當然,在孩子承受挫折的時候,我們還是需要給孩子適當的鼓勵,給他們面對挫折的勇氣。

4 勞動鍛鍊及培養好習慣

要注意從小培養孩子愛勞動的素質,克服當前社會上青少年中懶散、浪費的現象,充分認識主體性、創造性的重要意義,重視實踐活動對孩子主體性、創新意識、創新性格、創新能力的決定作用,提供孩子各項實踐活動的機會,消除阻礙少年兒童創造性發展的各種因素。引導孩子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如: 洗手帕、洗衣服、整理被褥等自理性勞動; 打掃衞生、煮飯洗碗等家務性勞動; 幫助幼小兒童、孤寡老人等公益勞動; 種菜摘果等生產性勞動,營造一個“勞動最光榮”的良好家庭氛。

良好的習慣是學習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重要條件,重點要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在學習上要重點培養獨立思考、單獨作業、勤於預習、精於預習、善於檢查等習慣。家長每天要督促孩子按時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並逐步養成獨立檢查和及時改錯的習慣。在網絡電子時代要正確引導孩子上網,不要採取簡單否定的態度,正確地認識網絡的價值與功能,學會利用網絡學習,明白網絡是“用的”而不是“玩的”。在生活習慣上,重點培養孩子自我管理、自立自強和規律化的生活習慣,讓孩子養成早睡早起和按時就餐的生活規律。“文武之道,一張一弛”,要適當安排孩子的體育鍛煉和文娛時間,如帶孩子假日旅遊、郊遊、跑步等。

5 注意教育方法的正確性和科學性

教育工作本身的複雜性要求家長必須懂得教育工作的特點和規律,並運用這些特點和規律來指導具體的教育工作。所以,家長做好以下三點:

( 1) 重視對孩子學習過程的管理,注意“抓反覆”和“反覆抓”。許多家長注重子女平時考試成績,以期將來考上好大學,而在其求學過程中則以“年齡尚小,大學聯考尚早”為理由放鬆或疏忽了對學習過程的管理和關注; 也有許多家長只在孩子期末考試之後才關心其進步與否; 還有許多家長只在孩子成績明顯倒退或思想行為出現嚴重偏差之後才感到焦慮。對於這些情況,家長必須從關心孩子的日常起居、思想行為、心理情緒、學習態度、學習效果等細微方面入手,持之以恆、反覆不斷地觀察判斷孩子的思想狀況,及時糾正孩子的偏差,督促他們克服學習中出現的困難,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效率,促進學生不斷進步。

( 2) 重視孩子的全面發展,促進孩子智力、智能水平的提高。要使一個人的智力全面、深入地得到開發,這個人必須博學深思、全面展,這是被無數先哲、智者證實了的。所以,家長必須全力支持學校對孩子的全方位教育,更要注意身體力行地對孩子進行廣泛興趣的培養,促使他們對所學課程全面重視,努力培養和促進學生在藝術和體育方面的興趣和發展,努力把他們培養成體魄健壯、多才多藝、全面發展的人才。切忌把孩子侷限在基礎學科的學習中,防止將孩子培養成滿腦子公式名詞而一無所能的書呆子。

( 3) 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感情,講究教育方式方法,追求教育的質量和效果。家庭是孩子生活的場所,更是其天性、本能表現較充分的場所。所以,家長應該充分利用這一環境的獨有優勢,及時把握孩子的心理,通過家長了解他們對人生、對社會、對學校、對老師、對同學、對自己諸方面的看法,及時把握孩子的思想動態。然後利用茶餘飯後、日常閒話的機會,以春風化雨的方式和孩子交流思想,潛移默化地對其思想行為加以正確引導。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家庭、家長在教育中的積極作用,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促進孩子的長足發展。

參考文獻

[1]田宗友,周浪.家庭教育策略淺探.九江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4.

[2] 趙慧榮.如何進行家庭教育.甘肅日報.20xx.4.6.

[3] 王剛.中國家庭教育成功指南.成都: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20xx.

[4] 彭立榮.家庭教育學.江蘇教育出版,1993.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7

社會心理學以經驗社會中的文化現象作為自己的分析要素時,社會心理學走上了對以後的發展具有決定意義的“社會經驗論”之路;對於文化現象的關注還促成了精神分析學説由心理學和精神病學理論向社會心理學理論的轉變,使精神分析理論成了最為重要的社會心理學理論流派之一;在社會行為的研究中,文化向度的引入不僅使社會心理學更為深刻地把握了社會行為的本質,還完善和發展了社會心理學的學科體系。

一、社會心理學獨立形態的確立

當社會心理學以經驗社會中的文化要素作為自己的基本話語時,社會心理學也就走上了對以後的發展具有決定意義的“社會經驗論”之路。而首先邁出這一步的典型樣板則是在這一時期社會心理學的最初形態———民族心理學。民族心理學通過對文化要素的分析證明,“除個體意識之外,還存在着表徵團體心理性質的某種東西,並且,個體意識在某種程度上是由這種東西決定的”。這也就是個人心理與羣體心理或社會心理的關係問題。儘管現代社會心理學在研究方法上已經截然不同於民族心理學,但是,個人心理與社會心理或個人意識與社會意識的關係問題,一直就是社會心理學的中心課題。從這個意義上説,民族心理學作為現代社會心理學的知識源頭,對今天社會心理學的科學研究仍然具有深遠的影響。

二、文化研究與精神分析理論的轉向

對於文化現象的'關注,不僅使社會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得以確立,而且還促成了精神分析學説由心理學和精神病學理論向社會心理學理論的轉變,從而使精神分析理論成了最為重要的社會心理學的理論流派之一。安德列耶娃指出:“不考慮精神分析的影響,就不可能理解現代西方社會心理學的整個面貌及其某些根本特徵和方向。”這足以説明作為社會心理學理論流派之一的精神分析理論在整個西方社會心理學中的重要地位和影響。但是,如此重要的一種社會心理學理論在它創立之初卻與社會心理學沒有什麼直接的聯繫,它甚至都算不上是一種心理學理論,而僅僅是一種關於神經病的治療學説。因為“精神分析思潮不是在心理學或社會心理學的內部產生的,它的發源地是精神病學的臨牀治療”。然而就是這樣一種理論,在它的創始人弗洛伊德及其追隨者們把注意力轉向文化時它便獲得了社會心理學意義,直至成為一種足以引起所有社會心理學家(不管是反對者還是贊成者)都給予高度重視的社會心理學理論。在弗洛伊德晚年的著述中,他把對原始社會文化的研究推廣到了對人類社會的普遍文化與人性本能的關係的考察上。之後在阿德勒、霍妮、弗洛姆等這些後期精神分析理論家手中,精神分析運動全面轉向了社會文化領域,形成了有聲有色的精神分析理論中的社會文化學派。總之,不管是精神分析的古典理論還是後期理論,都是由於對文化因素的高度關注和對文化研究的高度重視,才使得這一理論學説真正獲得了社會心理學的意義,從而也確立了精神分析學説在所有社會心理學理論流派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

三、社會行為研究中文化向度的引入

多數社會心理學家都承認,社會心理學是以社會行為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的。但是,在對社會行為的研究上採取什麼立場卻存在着相當大的差異。社會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家重視的是社會羣體及羣體中的相互作用與社會行為的關係,而心理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家考慮的則是社會活動中的個體的態度、情感、價值觀念等因素對個體行為的影響。雖然這兩種取向在社會行為的研究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但這並不是對社會行為的全部解釋。因此,在社會行為的研究中社會心理學必須要考慮文化因素的作用,這是正確地把握社會行為本質的關鍵所在。而文化向度一旦被納入社會行為的考察範圍,立即就使社會心理學關於社會行為的研究進入了一個廣闊的領域。一個社會的男性和女性以什麼樣的方式行動,完全看這個社會中的文化是如何對他(她)們提出要求和有什麼期待的。當然,由於文化的不同,在不同的社會裏便存在着不同的行為模式。同樣,一個社會中由於擁有某種共同的文化,其成員便對某類特定的事物作出相對一致的反應。這種結論對於社會心理學來説至少有以下兩方面的啟發意義:第一,在某一特定社會中所獲得的關於社會行為的結論不能簡單地推及到整個人類社會;第二,社會心理學必須將建立在文化模式基礎上的社會行為模式納入自己的研究視野,這既是正確把握社會行為本質的需要,更是建立完整的社會心理學學科體系的需要。

四、結語

從中我們已經看到,沒有對文化的研究也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對於眾多文化成果的吸收都是通過文化人類學來實現的。文化人類學的諸多理論知識已經被有機地組合到了社會心理學之中,成了社會心理學理解一切社會心理現象的基點之一。當然,作為一個獨立的學科,文化人類學是在本世紀初才從人類學中分離出來的,但是這並不妨礙社會心理學從“人類學”或“民族學”的文化研究中汲取營養。所以説,文化人類學作為社會心理學的母體學科,是社會心理學的歷史發展與學科屬性的必然選擇。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8

社會心理學是心理學的重要分支學科之一,是研究個體和羣體的社會心理、社會行為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社會心理學不但包含了心理學的基礎理論,也是一門具有很強的應用價值的學科,它的理論可以應用於現實社會中的人們的行為的解釋、預測和控制等方面,所以,它在市場銷售領域的應用很廣泛。社會心理學中的社會動機、社會需要、社會認知、社會態度等理論都對各種銷售人員的工作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市場營銷涉及到商品的需求調研、商品的設計包裝、宣傳規劃過程,以及商品的銷售。在營銷過程中,正確分析判斷客户的需要,設計出符合客户需求的產品,建立使客户接受的產品理念,並應用各種銷售渠道將產品銷售出去,是市場營銷創造價值與利潤的步驟。在營銷的每個環節中,應用社會心理學的理論使得市場營銷在原有的舊的營銷模式下增添了更大的成功因素,也使其能更多的創造市場價值與利潤。

一、需求調研階段

根據馬斯洛的理論,在高層次需要出現之前,較低層次的需要必須首先得到滿足。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可以應用於分析客户需求。

許多的客户在購買商品時的需求基本都會優先滿足最迫切的需求,選擇由低到高的需求商品,優先選擇最急切需要的商品。例如在缺少食物時優先選擇補充用來滿足生理需求的食品;安全的需要使人們租用或購買住宅時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選擇周圍治安環境較好的地段等;出於尊重的需要,使自己的衣服與周圍的人儘量保持一致等。

從社會心理學角度,更多地分析、考慮客户的需求,使我們在調查客户,進行產品的開發開拓時,更容易把握市場的動態。

二、商品設計包裝、宣傳規劃階段

在商品的設計階段,可以用上“雙因子歸因理論”,即客户只有“不滿意→沒有不滿意”以及“滿意→沒有滿意”的歸因情況,即不存在滿足了客户的不滿意的基本需求就直接就導致客户滿意的,這些基本需求只能作為客户基本需求的“保健因子”;而滿足了作為客户滿意的“激勵因子”之後,則可以將客户的滿意度提高使其從“沒有不滿意”轉向“滿意”。

雖然在我們的常識,或甚至可以説時我們預期的角度看來如果我們解決了商品中使客户不滿意的地方,客户的態度就應該直接趨向對我們的產品感到滿意。但是雙因子歸因理論明確的告訴我們,當通過修改產品設計等方式解決了客户的基本需求的不滿意的地方之後,實際換來的只是客户對於被修改的相應產品的沒有不滿意的結果,而通過為客户預先着想提出的優化設計方案,並將其對客户説明演示,符合客户心目中的優質產品之後,客户會更加的滿意進而增加使用的頻度。

雖然關於這點社會心理學理論和我們的常識有出入,但是通過對“雙因子歸因理論”的理解,對於我們實際的把握客户對於商品功能設計的滿意與不滿意的歸因心理變化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在商品的包裝宣傳階段,我們最為常用的是社會知覺,社會認知方面的知識,在宣傳中創造商品良好的第一印象將會極大地增加了商品的銷售業績。此外對於所謂的“明星”企業的宣傳所造成的品牌效應,使得大多的客户也更願意購買他們的產品,因為他們會覺得這種企業生產的產品將會更有保障。

三、商品銷售階段

這是商品營銷的實際階段,與用户的溝通與交流也更多。在銷售產品時,掌握了社會心理學中尤其是顧客心理的人際知識的銷售業務員往往可以進行更有效的銷售。

在掌握一定的社會心理學之後,銷售人員可以與客户進行更加有效的溝通,從而根據瞭解與判斷客户的態度,使用人際溝通技巧轉變其消極態度,最終達到銷售產品的目的'。

1、溝通

溝通是信息的傳遞與理解。溝通可以準確的瞭解客户的需要,以及使客户瞭解並接受產品。溝通是在認知的基礎上進行的,通過與客户之間的相互認知,克服或消除由於信息不對稱及其他種種原因導致的相互之間的不利的認知偏差,並創建有利的認知結果,可以使客户更容易接受併購買商品。

認知偏差有以下幾種:

首因效應(通常所指的第一印象)。在認知過程中,第一印象對認知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第一印象不光是對人,也可以對物,對企業。

如果客户對銷售人員良好的第一印象將會極大的增加該客户從該銷售人員處購買商品的機率。

並且有相關的統計研究數據指出,客户有較高的概率會選擇購買他們所想購買的種類中第一眼看中的商品,這樣就無怪乎各大超市紛紛將物品分類存放,並將其中最好最貴的物品突出存放,以便吸引客户的注意力。

近因效應(通常所指的最近印象)。最近的印象對認知也具有重要的影響。

當某人(或事物)的兩種信息連續被人感知時,人們總傾向於相信前一種信息,即第一印象起主要作用;然而當某人(或事物)的兩種信息是斷續的被人感知時,則是近因效應起主要作用。

所以熟人的推薦往往比由客户陌生的銷售人員的推薦更為有效。而且,間斷性的拜訪與定期的商品售後回訪更加利於產生近因效應,提供商品銷售的業績的潛在增長更加有利。

對於“明星”企業的品牌效應,也使得客户也更願意購買他們的產品,因為他們會覺得購買並使用這種企業生產的產品將會更有保障。

還有通過對產品的在持續的有選擇的時段進行宣傳曝光,造成的曝光效應,使得人們增加對其的喜歡,更有可能去購買這些產品。

暈輪效應。它是指認知者對一個人的某種人格特徵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後,人們還傾向於據此推論該人其他方面好或壞的特徵。

以貌取人是暈輪效應的一個典型事例。“品牌效應”在某些方面也應該可以算是暈輪效應的一個拓展。

通過與用户的溝通和交流,掌握用户的需要,消除用户對於產品的認知上的不利偏差,並建立對與產品的有利認知,可以使客户更容易接受併購買商品,從而創造更多的利潤和效益。目前有很多的銷售人員都在通過此種方式推銷產品。

2、態度以及説服

態度可使人們對相似的事物有相當一致的行為。態度比認識和信仰更為強烈,並且通常在長時期內較為穩定,因此態度一經形成是很難改變的。

在商品銷售時,建立客户的對產品信心,並逐步轉變其對商品的不利態度,這就需要銷售人員通過説服引導用户接受併購買產品,這就需要用到社會心理學的説服模型,為此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實事求是地向客户提供相關信息,既不過分誇大,也不過分縮小。過分誇大產品信息會使人產生懷疑和不信任,認為説服者會從中獲取過多的好處,而不如從客户角度説明信息更為容易被客户所接受。過分縮小相關信息則不易引起人們對於產品的重視。

(2)説服宣傳要曉以利害。説服的宣傳會使人們的內心感到有壓力,使客户認為只有聽從勸告轉變態度,才能消除心理上的負擔。

如果需要人們立即採取行動轉變態度,則説服宣傳選擇和其態度比較大的方法能夠引起較強烈的恐懼心理,使這種恐懼心理轉化為一種動機力量。

當然説服要有適度的原則,因為恐懼感引起的態度改變是成倒“U”形的,即當恐懼感超過了一定的限度,可能反而會有“自暴自棄”的情況發生,是用户覺得即使做再多的改變也不會影響現有情況,導致其態度不做任何改變的情況。

(3)可以適當的使用正面説服、反面説服,以及正反結合的説服來對客户進行説服。正面説服就是由銷售人員來進行銷售的説服,反面説服則是由已經購買商品的用户進行推銷,這兩種方式的結合使用,更有利於客户對於商品的瞭解以及作出相關的比較,最終以理性的趨向做出決定。

(4)通過活動的形式引導人們,利用暗示、模仿等心理作用促成銷售。例如舉辦商品相關的有獎活動,請準客户參加,會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客户對商品的興趣,並且也擴大的商品的知名度。或召集準客户開商品產品説明會,並在説明會中有意安排一些準客户,會上當面洽談、簽單,其他與會者可能會在這些人的影響下也簽單。

再例如營銷人員可以向客户介紹某個對該客户有影響的人物買了什麼樣的商品,通過暗示等方法使其可以模仿或仿效他人購買相應的商品。

在商品營銷工作中,使用社會心理學的知識不但可以增強商品的競爭力,增加商品的利潤,增強企業的競爭力,也有利於我們更瞭解客户的需求,作出更適用的產品,從而更適應社會的發展進步。在商品營銷的流程中應用社會心理學的知識和方法,對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正變得越來越重要。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9

一、研究背景

(一)形成性評價的概念與價值。美國教育評價專家Stufflebeam等人認為“評價最重要的意圖不是為了證明(prove),而是為了改進(improve)”。國際上著名的研究形成性評價專家Black,William進步提出,形成性評價指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能夠收集學習信息的任務或者活動,這些反饋信息有助於改進教與學。國內有學者總結,形成性評價有利於對學習過程的指導和管理,有利於及時反饋學習信息,指導教學,有利於提高學習者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筆者認為,形成性評價還有有利於實施多樣化的、靈活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髮揮自主性和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優勢。

(二)社會心理學課程教學評價中存在的問題。社會心理學是心理學本科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同我國大多數本科課程的教學評價一樣,社會心理學的教學評價以終結性評價為主,如有的研究者總結社會心理學的考試特點表現為“閉卷多,開卷少;筆試多,口試、答辯方式少;理論考試多,技能、操作、實踐能力考察少;一次考試定論多,數次考試及綜合評價少”。結果強化了考試的“證明(prove)”功能,弱化了考試的“改進(improve)”功能,不能為教師與學生提供及時的反饋信息來改進教學活動,導致學生為考試而學習,忽視了平時的知識積累和能力的培養,勢必造成學生“高分低能”的現象。

另外,社會心理學主要研究人的社會心理與社會行為,生活在不同社會文化背景中的人們在社會心理與行為方面必然存在差異,而當前的社會心理學教學內容中的主要理論都是由西方心理學家以西方人(主要是北美)為研究對象提出的,其是否適合用來理解與分析中國人的社會心理與行為是可疑的,已有許多心理學家對這方面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從而推進了本土心理學的發展。因此,作為社會心理學課程的教師就必須進行反思,當前習用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與評價方式是否有助於學生辯證地理解教材中的內容,培養自己的批判精神與研究能力,發揮自己的學習與研究的`自主性,促進本土心理學的發展?從這個角度出發,社會心理學課程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而教學評價的改革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形成性評價無疑是主要的改革方向。

二、社會心理學課程評價方式的應用

形成性評價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採用教師觀察、課堂討論、作業分析等多種形式,近年來教育評價的技術發展迅速,如日常表現評定、問題簡答、實地設計、學習檔案袋、個人展示評定等一些新的方法都得到了應用。根據社會心理學課程的教學目標,及我校的實際情況,課題組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應用,以發揮兩種評價方式的各自優勢(終結性評價實施方便,易於量化)並互補其短。

課題組在20xx-2016年度的上下兩個學期中,對20xx和20xx級的兩個自然班的社會心理學教學進行了教學評價的改革實踐。其中,形成性評價採取的手段主要有:課堂討論、課後作業、小組論文寫作與彙報,小組案例搜索分析與彙報、教師評定與學生互評。在教學過程中採用研究性教學的方式,向學生説明社會心理學研究的特徵,提出問題,鼓勵學生髮揮自己的創造力,認真觀察並研究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以分析中國人的社會心理與行為的特徵,大膽地質疑現有社會心理學理論的有效性。最後的成績評定中將小組與個人的成績綜合起來。終結性評價主要是採用期末測試的形式。

由於研究過程中兩個自然班班額較小,並且沒有對照組,因此無法對研究實施的效果進行量化的評價。就期末測試的成績來看,兩個班的學生與往屆的學生沒有差異,但是在教學過程中,的確可以看到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三、形成性評價的應用反思

形成性評價雖然有諸多優勢,但是在應用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可能會妨礙實施效果,使評價偏離了預期的目標。

“形成性評價的關鍵組成部分是幫助學生明確需要達到的學習目標與他們當前知識、理解與技能實際水平之間的差距,並引導他們採取行動縮小差距。”因此設立哪些形式與題目作為形成性評價的內容,以幫助教師和學生分別評估自己的教與學,是實施形成性評價的大難點。其次,很多研究者討論過形成性評價的效度問題,如何設計有效的評價方式,以獲得清楚一致的評價標準,提高形成性評價的效度,也需要更多的研究。第三,在國內的教學評價實踐中,形成性評價更多地成為一種考核的方式而不是發揮反饋信息的功能,背離了形成性評價的目標,這一點需要引起注意。

課題組在研究之初在所在學校部門進行了調研,結果發現多數教師都認為當前的終結性評價方式不是一種“好”的評價方式,但是對於要實施形成性評價又都心存顧慮,很少有人表示會馬上開始採用新的評價方式。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傳統的教學管理方式的限制,二是應用形成性評價需要教師大量的工作量。因此如果不能從學校相關部門獲得足夠的支持,僅憑教師個人的行為很難取得預期的效果。當然任何的改革嘗試都是有價值的,總比固守原有的方式不做任何變通要好得多。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10

1社會心理學的學科來源

1908年,心理學家麥獨孤的《社會心理學導論》和社會學家羅斯的《社會心理學》兩部劃時代著作標誌着社會心理學的誕生,關於社會心理學的爭論也由此而生。正如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墨菲所闡述的:“當社會心理學成形之時,它趨向於分為兩支,一支是心理學家的社會心理學,着重社會情境中的個人;一支是社會學家的社會心理學,着重團體生活。”①周曉虹教授指出社會心理學是一隻由社會學、心理學、文化人類學支撐起的三腳金鼎,主張走出單一的心理學取向,從社會學、心理學和文化人類學等學科的綜合取向出發研究人的社會心理和社會行為。②心理學家的社會心理學側重於研究個體的社會心理現象,以觀察、實驗、測量、統計等為主要研究方法;社會學家的社會心理學則更側重於研究羣體問題;文化人類學則認為社會心理學應着眼於全人類各種族各文化的研究,強調文化渲染的力量,提倡採用跨文化研究方法促進多元化社會心理學的發展。③所以説,社會心理學應該是一門指向個體、羣體、大眾以及他們之間的相互影響的`、研究全人類的科學,它不侷限於某一個或某幾個學科領域,而是多學科體系相互整合、相互吸收,比如引入符號互動論、④本土化研究。⑤

2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紛繁複雜,有偏重於個體心理和行為研究的心理學取向,有偏重於羣體和社會互動研究的社會學取向,有偏重於跨文化和全人類研究的文化人類學取向等等。在社會心理學發展的歷程中,心理學取向一直佔據首要地位並主導着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向。直到近幾十年,社會心理學家提出應加強對羣體心理與行為的研究。

對於社會心理學研究對象的劃定,閻力在《當代社會心理學》一書中主張從個體、個體之間、羣體、個體與羣體之間、大眾五方面入手研究社會現象。更詳細的説,個體社會心理現象包括社會知覺、自我概念、態度、印象、歸因、角色等;個體之間包括人際關係、人際排斥、人際溝通、人際吸引、喜歡、友誼、愛情等;羣體包括羣體影響、羣體思維、羣體極化、羣體規範、羣體壓力等;個體與羣體包括從眾、服從、社會助長、社會惰化、競爭、合作、反社會行為、親社會行為等;大眾包括時尚、謠言、流言、傳聞、社會恐慌、偏見、宣傳、輿論、民族文化與風俗習慣、國民性等。

此外,文化人類學的研究角度也備受廣大研究者關注。文化人類學期望通過文化薰染研究文化環境對行為的影響,進而整合為民族性格。國家、宗教、種族、民族、文化的差異都可能使特定羣體形成特定羣體行為,這些行為是社會心理學研究必不可少的內容。因此,社會心理學還應重視不同文化羣體間的差異和某些特定文化問題的研究,例如中國特色的“面子”、“人情”等問題。

3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具體來説,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有以下三方面的侷限性:

(1)社會心理現象難以數量化、操作化。社會心理學研究的是個體、羣體以及他們之間相互作用的社會心理現象,這些現象不能夠通過一個客觀的尺度來加以測量,也不能同一個特定的經驗操作緊密相連,因此它是無法準確定量並操作測量的。

(2)實驗假設的自我實現。由於社會心理學實驗存在主觀性,實驗者常常根據自己的實驗目的需要選取實驗材料並設計實驗程序,甚至進行人為操控,證實自己的實驗假設。“期望效應”、“霍桑效應”、“安慰劑效應”等均表明心理學實驗假設產生自我實現效應。自我實現效應又往往導致一種實驗現象的多個對立面的證實,進而使實驗結果矛盾化、虛假化。而這種主觀因素的影響在社會心理學實驗中是無法避免的,因此,社會心理學實驗的嚴謹性需要受到關注。

(3)社會心理現象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實驗結論的外部效度需要實踐驗證。性別、宗教、種族、社會階層等等都是社會現象得以存在的基礎,也是社會現象的重要影響因素,因為人不可能脱離其中任何一點而單獨考慮某兩些因素之間的因果關係。而自然實驗法要求我們儘可能控制一切無關變量,擺脱時間、地點、社會和文化,剝離自變量和因變量,並觀察兩者間的因果變化。因此,其實驗結論在現實生活中的推廣性需要科學嚴謹的論證。

因此,實驗法作為社會心理學研究是必要的,但同時必須注重該方法的嚴謹性和科學性。如何在保證研究內部效度的同時擴大外部效度成為社會心理學家必須關注的問題。現代心理學開始逐漸關注諸如民族誌、檔案研究、準實驗研究、跨文化研究、羣體頭腦風暴等行之有效的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以擴大社會心理學研究結果的外部效度。

4社會心理學的道德倫理訴求

(1)關注人的社會屬性。社會心理學要着眼於人際互動過程中的心理活動與行為表現,不能夠將個體孤立研究,也不能為了研究而破壞個體與他人、社會所建立的親密聯結。⑥

(2)尊重他人的信仰。人的存在不僅僅是肉體的存在,而且也是精神信仰的存在。⑦信仰的不同也就需要社會心理學在研究過程中充分尊重他人信仰,在尊重倫理道德和信仰的基礎上進行科學研究。

(3)道德養成。實驗者在實驗設計過程中要注意被試的道德養成問題,如果是好的品質固然是好,但如果是壞的品質,實驗者應慎重考慮。

綜上所述,社會心理學的發展仍面臨着諸多問題,但機遇與挑戰並存,這要求社會心理學工作者敢於突破創新,勇於吸收接納其他學科的突出之處,立足於我國五千年文化傳統,理論聯繫實際,腳踏實地,同心協力,就一定可以改善社會心理學目前的困境,促進社會心理學的發展。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11

《社會心理學》和《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是繼《教師實用心理學》和《心理學原理》之後,由北京教育學院有多年教學經驗的老師組織撰寫的、供中國小教師及校長繼續教育使用的系列圖書之二。

第一章緒論,介紹社會心理學的一般問題,包括研究對象、學科性質、研究方法和發展簡史。

第二至六章是關於個體心理方面的。第二章講個體社會化,闡述個體怎樣在社會影響下從一個自然人變成一個有效的社會成員,並不斷成長和成熟。第三章自我概念,闡述一個人如何認識和對待自己,如何決定自己的所做所為,使他成為他自己。第四章社會動機,闡述人為什麼會有行為,為什麼這樣行為而不那樣行為,如何使人行動起來。第五章社會知覺,闡述人是怎樣對他人形成印象的,為什麼會形成偏見,怎樣使自己對他人的認識更正確。第六章社會態度,闡述態度在人的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態度是怎樣形成的,人為什麼會言行不一,怎樣改變人的態度。

第七章人際關係,闡述人際關係是怎樣建立起來的,我們喜歡什麼樣的人,不喜歡什麼樣的人。在競爭和合作中人表現出哪些心理和行為上的特點。

第八章和第九章羣體心理,闡述羣體是怎樣形成的,怎樣保持羣體的一致性。羣體情境怎樣影響個體的心理和行為,使其表現出與單獨活動時不同的行為方式。有效的工作羣體是怎樣的,什麼因素影響工作羣體的有效性。

第十章大眾心理現象,闡述輿論,流言,時尚和集羣等發生在大羣體中的心理現象。

我們生活在社會中,人羣中,時刻離不開與人的關係,因此瞭解社會心理學的知識有助於我們理解人類、人類社會,有助於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更好地認識自己,理解他人,提高適應能力,更有意識地修養自己,提高處理方方面面關係的技能,提高辦事效率,當然也有助於個人的心理健康。

教育是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教育過程本質上是一個社會心理的過程。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大量的是社會心理方面的,如學生的厭學情緒、師生關係緊張、課堂紀律不良、班級管理困難等,因此,掌握社會心理學的知識,提高人際交往技能,將使教師在解決這些問題上游刃有餘。為此,我們向教師們推薦此書。

《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是北京教育學院教育管理系青年教師陳麗經多年研究撰寫的一本專著。該書與同類著作相比,具有如下幾個特點:

(1)有獨特的理論體系。

該書主要由四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教育改革理論研究,包括教育改革的基本內涵、署教育改革的動因與歷史趨勢、教育改革與社會變革及人的發展關係等方面的研究;第二部分,教育改革操作技術研究,包括教育改革方案的設計、設施與評價等技術;第三部分,中國小具體教育改革實踐研究,包括教育思想的改革、中國小課程與教學改革、中國小德育改革;第四部分,主要是中外教育改革比較研究,通過對日、美、英、法等發達國家教育改革的比較,找出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特點及中國教育改革的優勢與存在的問題。該書努力將基本理論研究、操作技術研究,現實實踐研究、比較研究結合起來,使人既能掌握教育改革的'基本理論,又能掌握教育改革的操作技術,既能對我國中國小教育改革實踐有較清楚的瞭解,又能把握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

(2)有獨到的見解。

該書對教育改革的基本內涵、歷史趨勢、教育改革與經濟改革、教育改革與人的發展等研究較深,有自己的獨到見解。如對“教育改革”概念的界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並對教育改革的相關概念,如教育變革、教育創新、教育革命、教育發展、教育科研、教育實驗、教育試驗等進行辨析,澄清一些模糊認識。

(3)針對性強。

該書密切結合中國小教育改革實際,對教育改革方案的設計、實施、評價等技術進行研究,並對中國小教育改革的具體內容及改革思路進行研究。

該書從教育改革理論着手。針對中國小教育改革實踐,回答中國小教師與校長關心的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問題,以期提高他們的教育改革理論水平和參與教育改革的實踐能力,希望得到廣大教師的喜歡。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12

社區老年教育作為我國社區教育的重點,是老年工作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在構建學習型和創新型社會的今天[1],各地已經越來越重視。如何開展社區老年教育成為當今老年工作的熱點與焦點。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已經成為開展社區教育的一個潮流與趨勢,不過目前效果還不是很理想。社會心理學作為一門新型心理學,從很多方面為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提供了啟發。因此,從社會心理學視角探索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的途徑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

一、社會心理學與社區老年教育的內在關聯

社會心理學是我國心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其主要精神是研究個體與社會層面的各種關係[2],研究個體面對社會所表現出的各種心態與心理狀態。老年羣體是一個社會化非常強的羣體,面對社會,表現出諸多的文化弱勢、心理弱勢與交往弱勢,需要加強引導、教育與關懷。因此,社會心理學在很大程度上能夠為老年教育提供一個重要的實驗場所。

1.社會心理學的原理與指導意義。社會心理學從個體與社會相互作用的角度出發,研究特定社會生活條件下個體心理活動發生發展及其變化的規律。社會心理學不僅強調社會與個體之間的相互作用,還重視關於社會情境的探討,重視個體的內在心理因素。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範圍涉及個體社會心理和社會行為、社會交往心理和行為、羣體心理,以及應用社會心理學等層面,即理論與方法、社會個體、態度與行為、社會影響和社會心理學的應用等領域。專業定位是以人文社會科學為導向的社會心理學,並堅持自然科學框架下融合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的社會心理學研究思路。從研究領域來看,社會心理學研究常常被分為三個領域,這三個領域涵蓋了社會心理學研究的幾乎所有問題,其中個體過程---主要涉及與個體有關的心理與行為研究,到目前為止,這個領域的研究課題包括成就行為與個體的工作績效、態度以及態度改變、歸因問題、個人知覺與自我意識、人格與社會發展、應激和情緒等方面的問題;研究人際過程這個領域,主要涵蓋了人與人相互作用的所有領域,包括侵犯和助人行為、人際吸引與愛情、從眾和服從、社會交換與社會影響、非語言的交流、性別角色和性別差異等內容;研究團體過程,主要從宏觀環境與團體的角度研究人類心理與行為問題,這個方面的研究包括跨文化的比較研究、擁擠與環境心理學、團體過程與組織行為、種族偏見與倫理問題、健康心理學等。這些研究視角和內容為開展教育工作提供了諸多的指導。

2.社會心理學與老年教育的關係。一是社會心理中的親社會行為是老年道德提升的.基礎。這要求老年教育工作要注重老年羣體的社會活動開展。二是社會心理中的羣體影響促進老年心理品質形成,這啟示老年教育工作要注重社會大眾以及老年羣體對老年個體的影響。三是正義公民心理為社會風氣的好轉提供必要的助推作用,老年教育工作要注重培養老年人的正義精神品質。四是同情心理是社會救助的基礎,這啟示我們在開展老年教育工作時,要注重老年羣體善良本性的培養。五是情愛心理是形成老年家庭美德、家庭良好行為的基礎。

二、當前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存在的問題

社區老年教育是電大拓展自己發展空間和提升自己合法性的契機和平台,不過由於各種原因,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的過程還存在諸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其實也是我國老年教育和老年工作存在的問題[3].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的有效性和積極性。

1.價值取向的單一化與功利化影響了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的健康發展。這方面主要體現在,電大對自身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的定位存在一些問題,比較注重這項工作能否給電大帶來多少利益和好處,沒有很好地考慮能夠為社區和地區老年工作做出多少貢獻;同時,電大對於老年教育的規律、老年羣體的心理髮展規律、社區教育的規律等方面挖掘不夠,凸顯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科學性不足;沒有很好地分析自身參與老年教育的各個環節,對這些環節的統籌協調不夠,凸顯系統性不足。這種發展理念影響了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了電大應該好好構思自己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的發展取向和價值走向的課題。

2.內容體系的構建不完善,創新不夠,影響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的內涵式發展。這方面主要表現如下:電大對自身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的內容體系建構沒有很好地構思,在很大程度上還是重視黨的政策教育與形勢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偏重應付性地完成一些硬性的政治任務,對老年人急需的休閒教育、心理調適、保健知識與其他方面的知識與常識的教育覆蓋不夠,彰顯了電大對老年教育的課程資源開發研究不夠。這些問題其實提出了電大在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時要注重根據老年羣體教育的實際情況,做好老年教育工作的內容體系設計。

3.在模式與方式上,網絡教育模式開展不夠,影響了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和吸引力。這方面主要體現在,電大對自身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的方式、途徑與模式問題思考和設計不夠,沒有很好地利用社區老年羣體的網絡化特點[4],導致發揮老年羣體在老年教育過程中個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方面做得不夠;沒有很好地利用社區老年羣體的交往活動特點來設計和開展各種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項目,導致電大參與老年教育工作對於老年羣體的活動項目採用不夠;沒有很好地走進老年羣體的心理世界與精神世界,導致電大在參與老年教育工作時對老年的心理輔導與心理調適做得很不夠,尤其是對一些空巢老人。這些問題其實提出了電大在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時要注重根據老年羣體教育的實際情況和現代社會網絡化的特點,不斷推動老年教育工作網絡化發展和生活化發展。

4.電大師資力量的不足,彰顯了老年教育工作人員的不足,影響了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的教師隊伍。這方面主要體現在,電大對自身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的教師隊伍的素質建設不夠,沒有很好地根據老年教育的需要和老年工作的特點來加強電大教師隊伍的培訓提高,導致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所需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都豐富的雙師型的教師極度缺乏。

5.老年教育的環境影響了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的後勤保障。這方面主要體現在,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的一系列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沒有出台,彰顯了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的法律支持體系不健全[5];同時,地方政府對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所需要的各種經費保障沒有很好地落實,導致這項工作經費保障機制不健全;同時,當前我國社會處於轉型時期,難免會出現一些不好的風氣,社會環境淨化不夠,網絡環境的清爽不夠。

這些問題其實提出了電大在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時要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政策支持與經費支持,促使地方政府做好社會環境和網絡環境的治理。

三、主動運用社會心理學,不斷創新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的路徑

針對我國社區老年教育存在的諸多問題,根據社會心理學與老年教育的關係,電大在參與社區老年教育時[6],積極運用社會心理學,從理論到實踐構建好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的常態化機制,以此不斷拓展電大的生存發展空間。

1.構建多元化的教育價值取向與發展理念,推動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健康發展。價值取向和發展理念是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的先導,因此,電大在參與地方社區老年教育工作時,應按照社會心理學的要求,努力構建面向社會和未來的終身教育理念,將電大參與老年教育工作納入老年羣體的終身學習與教育視域下進行思考;構建面向社會與未來學習性的教育理念,突出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的學習性;注重老年教育的區域協調發展,突出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的公平性教育理念,讓每一位老年人接受到教育的人文關懷;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要注重構建科學化、系統化的教育理念,尊重老年教育的規律和老年工作的規律,注重對老年教育的各個環節和各個層面進行細化與系統化。

2.面向社會需要和老年需求,不斷拓展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的範疇。教育內容是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要支撐,因此,電大在參與社區老年教育時務必注重社會心理學對老年人文化弱勢、心理弱勢和交往弱勢的分析,積極主動拓展社區老年教育的視域[7],將心理、健康、交往、現代科技、現代文化等方面教育納入社區老年教育的內容體系中。一是從社會認知角度出發,變認知失調為認知和諧。按照社會心理學的分析,老年羣體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對社會的認知和看法比較保守,已經出現了很多與當代社會發展不適應的現象,這就要求電大在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時要將老年羣體的社會認知問題納入教育的視域,全力引導老年羣體提高自己的社會認知能力與適應能力。二是從轉化社會態度入手,變學習服從為學習內化。按照社會心理學的分析,老年羣體中還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對學習的態度顯得很被動,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習慣於安排式教育,沒有真正將學習內容轉化為自身的東西。這就要求電大在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時要注重引導老年羣體的社會態度積極轉變,引領老年羣體形成一種健康的社會心態。三是從塑造角色意識着眼,變角色衝突為角色認同。按照社會心理學的分析,老年羣體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社會角色問題,往往把自己置於一種社會邊緣化的角色定位,導致其心理的巨大弱勢。這就要求電大在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時要注重老年羣體的社會角色的認同教育,注重引導老年正確定位自己的社會角色,引導老年羣體積極參與社區建設和地方發展,引導老年羣體快樂生活和學習。四是從關係需求理論誘導,變人際衝突為人際和諧。按照社會心理學的分析,老年羣體在人際交往上,由於一些利益或者一些優勢的比較,往往容易出現衝突和矛盾,導致老年人際關係的不和諧。這就要求電大在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時要把老年羣體的交往世界作為重要的教育內容來處理,豐富老年羣體的社交知識與提升其社交技能。

3.緊跟網絡化發展,推動電大參與社會老年教育信息化發展。教育模式與方式是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的重要途徑。因此,電大在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時要好好分析社會心理學對老年教育模式的要求,多開展一些適宜老年羣體的志願活動、健身活動、學習活動,引領老年羣體在活動中提升自己的健康與幸福指數;同時,充分利用老年羣體逐漸網絡化的特點,充分挖掘網絡資源,不斷開展網絡化的老年教育方式,以此不斷提升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的水平,拓展老年教育的視域[8].

4.做好制度、經費、人員等方面的後勤保障工作,夯實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的各項基礎。後勤保障是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的重要條件,因此,電大在開展社區老年教育工作時要好好分析老年羣體教育所需的政策法規、經費支撐、課程資源、人員配備等,積極向地方政府和社會爭取這些方面的支持與供給,這樣方能為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奠定堅實的後盾。

5.全力提升教師的素質與能力,為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提供雙師型教師隊伍。雙師型教師隊伍是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的人力基礎。因此,電大在參與社區老年教育時要根據老年羣體的需要,從理論到實踐方面全力提升電大教師的素質與能力,尤其是提升教師隊伍的教育學、心理學、保健學、休閒學、家政學與社會學等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力求為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工作打造一支雙師型社區教育隊伍,從而為電大開展老年教育工作提供現代化的教師隊伍。

總之,電大參與地方社區老年教育是一項複雜系統的工作,需要地方政府、電大與社會各界積極協作,同時也需要從不同視角去探索與嘗試。社會心理學視角為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提供一種很好的視角和思路。目前重要的是,電大在投入地方社區老年教育的工作中,應該根據社會心理學的相關原理與方法,結合老年羣體的特點和學習型社會建設的要求,不斷探索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的規律與方法,將老年教育與整個社區教育結合起來考慮[9],力爭建構起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的科學化、常態化機制。

參考文獻:

[1]劉明永。學習型社會背景下社區老年教育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xx(9):6-9.

[2]王芳。聚焦重大社會現實問題的社會心理學研究[J].中科院院刊,20xx:98-107.

[3]喬維德。社區老年教育發展的瓶頸與對策[J].天津電大學報,20xx(1):52-55.

[4]蔡釩,林志良。電大參與社區老年教育實踐初探---以温州社區大學老年教育為例[J].廈門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xx(1):8-12.

[5]董勇,王昕峯。獨立學院承接社區教育的路徑研究[J].現代教育科學,20xx(1):113-114.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13

摘要:

從社會心理學的視角看,教師威信是教師對學生的一種人際影響力,這種影響力的發揮需要教師具有讓人欽佩的學識威信、讓人喜歡的人格威信、讓人親切的情感威信。但是教師威信在發揮積極作用的同時也會伴有束縛學生的思想,導致學生盲目崇拜和模仿等消極影響。以提高教師自身素質、能力為中心,學校、家庭和社會通力配合,採取積極措施,才能預防教師威信帶來的消極影響。

關鍵詞:

社會心理學;教師威信;影響力

教師成長與發展的五階段理論中提出新手教師、熟練新手教師、勝任型教師、業務精幹型教師和專家型教師五個階段,這五個階段既體現了教師從新手成長為專家的過程,也體現了教師威信形成和發展的過程。教師威信是指優秀教師的心理品質震撼了學生的心靈,使學生表現出對教師的尊敬和依賴。教師威信一經形成,將會對教育教學成效產生巨大的作用。這並不意味着教師威信對教育就沒有消極影響,只是很多時候這種消極影響的存在被忽視了。為了更好地發揮教師威信的積極作用,有必要辯證地看待教師威信的作用,從而採取有效措施克服消極影響。因此,本文在闡釋威信與教師威信涵義的基礎上,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分析教師威信的形成與維護,指出教師威信的消極影響並提出克服策略。

一、威信與教師威信

“威信”在社會心理學理論中被叫做“團體領導人的影響力”。心理學認為:“一個團體的領導人要實現有效領導,必須具有影響力。影響力就是一個人在與他人交往中,影響和改變他人心理和行為的能力”。基於這些認識,學者們從社會學與心理學角度對“威信”進行界定,認為“威信是指威望和信譽,即一個人在他人心目中所具有的那種讓人信服的約束力和號召力”;“威信是人際交往中客觀存在的心理現象,它是值得尊敬和信賴的人在一貫的言行中表現出來的有影響力的優秀品質”。筆者認為“威信”從實質上看是一種良好的人際影響力,這種影響力既讓人“敬畏”,又讓人“信任”。

教師威信是指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譽,是師生之間積極肯定關係的表現,是教師在履行教育職責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優良素質和高尚道德品質對學生產生的一種精神感召力量。目前,一般教育理論中認為教師的威信主要是指教師通過自身高尚的品德、淵博的知識、高超的教學水平等方面所表現出來的能使人心悦誠服的力量或使人敬畏的影響力。

教師有威信對於教育效果影響很大。有威信的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是積極的,學生對其所講授的課會認真學習,對他的教誨會言聽計從;相反,沒有威信的教師,在學生心目中是沒有地位的,是會持相反態度的。教師威信對學生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在認識上,學生確信教師的影響是正確的;第二,在情感上,學生樂於接受教師所傳遞的影響;第三,在行為上,學生往往以有威信的教師為榜樣。根據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可知,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因此,形成和維護良好的教師威信,是開展有效教育的前提。而且教育實踐也證明,教師主導作用發揮的程度,與其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有直接關係。一個教師必須在學生中享有威信,才可能使教育工作取得應有的成效。

二、社會心理學視角下教師威信的維護

1.專家效應:學識威信

社會心理學在談到態度改變和説服效果時指出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專家資格,即在某些方面具有專長的人在説服他人的時候比較有效。也就是説一般人更容易相信專家的話,更容易受專家的影響。同樣的話,是否是從專家的口中説出來,對聽者的影響是不一樣的。人們常常受那些被認為更有特權、更有經驗的人影響,而且這種影響的程度往往超出了人們的想象。拒絕別人本來就難,拒絕權威的要求更不容易。所以,教師要想具有威信,很重要的一點是把自己打造成專家,在學識上讓人欽佩。比如找一位德高望重、白髮蒼蒼、年過古稀的資深優秀教師,讓他和學生來談人生問題,可能影響力會更大一些。因此,教師要積累知識,在專業領域讓學生佩服。比如要勤奮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包括專業知識和課外知識。注重實踐,重視教學,根據學生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珍惜學校每一次培訓的機會,每一次講課比賽的機會,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反思,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一個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思考,他可能永遠只能停留在一個新手型教師的水準上。當然教學反思也要講究一定的策略,比如寫反思日記、利用微格教學分析自己的教學過程、同行觀摩、專家觀摩、交流探討等。

2.吸引力效應:人格威信

社會心理學上關於吸引力的理論能為教師威信提供理論依據。“美的就是好的”,我們喜歡外形有魅力的人。研究發現,人們更喜歡平均水平的外在形象,因此,首先教師的衣着打扮也最好是大眾化,不能奇裝異服。其次教師留給學生的第一印象對教師威信的獲得也有很重要的影響,首因效應告訴我們,師生第一次見面時要注意留給學生良好的第一印象,這有助於在學生心目中建立起初步的威信。“我們喜歡喜歡我們的人”,研究發現,人際交流中適當的讚美會收到很好的影響效果。也就是説,誰欣賞我,誰對我好,我就喜歡他,這是很多人的心聲。學生喜歡那些認可和欣賞自己的教師,教師也一樣,同樣喜歡那些誇獎自己的學生。因此,教師要學會表揚學生,恰當地運用讚揚。“我們喜歡和我們相似的人”,意思是指人們趨向認為那些和我們相類似的人將會喜歡我們,所以我們有可能會主動建立人際關係。因此,教師在與學生交往中,要努力尋找與學生的相似之處,尋找雙方的共同點,這樣會更容易得到學生的認可。比如,基本上所有的優秀教師在做學生工作的時候,都有一個共同的`口頭語,即“老師在你這樣的年紀,也……”,這種説法可以表明和學生有共同點,暗示對學生現狀的理解和認可,而這也是進一步深入交流的基礎。人格威信還表現在教師要言行一致,做學生的楷模。也就是説教師首先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要保證自己在品德上沒有任何讓人指責的地方,如果學生對教師的學識和品德有懷疑的話,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就會大打折扣。其次要做到言行一致,是指教師不僅要謹言慎行,更應該説話算數。學校教育中很多學生是因為喜歡某位教師而喜歡上該教師所教的科目,所以,優秀教師表現出來的人格魅力是教師威信的重要來源。

3.情感效應:情感威信

每年教師節,教師收到的不僅僅是來自學生的鮮花、掌聲、祝福的短信,更多的是湧上教師心頭的暖暖的師生情。這深深的師生情就是教師情感威信的一種很好的體現。教師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名學生,以包容的愛心和真誠的付出關心學生,使學生產生親切感和信賴感,在潤物細無聲的關懷中流淌的是教師的情感威信。要維持教師的情感威信,教師首先要保持關愛意識,用滿腔的熱情關心每一名學生的成長和進步,相信每一名學生都是獨特的,有其自身的優點。同時教師也要設身處地為學生着想,關注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其次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情緒控制能力。教師隨時會面臨各種突發事件,而且職業要求教師在對這些事件進行處理時應該遵循教育和發展的原則,因此,教師要比其他職業的工作者有更強的情緒控制和管理能力,尤其要善於控制班級的情緒。再次不要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心理學研究發現,在人際交往中存在一個行為對等原則,即你以一種什麼樣的態度和行為方式對待別人,別人也會以相同的態度和行為回報你。教師的威信是在教師與學生的交往中建立起來的,要期望學生信服你,就必須注意不能挫傷學生的自尊心。最後也是很重要的一點是在關愛中不能缺少應有的威嚴,很多優秀班主任的管理經驗證明,教師如果沒有威嚴,學生對教師沒有一點敬畏之心,那麼,其教育影響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甚至會影響到教師自身在學校的生存,因此,教師在教育和影響學生的時候,適當樹立自己作為一名管理者的“威嚴”,讓學生心存敬畏之心,不僅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

三、發揮教師威信的有效影響

1.教師威信消極影響的表現

教師威信對教育成效的積極影響是有目共睹的,但辯證地看待教師威信的作用也是必要的。根據社會心理學的理論,影響力從性質上看,分為強制性影響力和自然性影響力。強制性影響力,也稱為權力性影響力,由社會賦予個人的職務、地位、權利等條件構成。自然性影響力,也稱為非權力性影響力,這種影響力任何人都有。自然性影響力與強制性影響力不同,它對被領導人所產生的心理和行為的影響是心悦誠服的。這種自然性影響力比強制性影響力要大得多。我們所談的教師威信更多的時候是指這種自然性影響力。受中國傳統文化中“師嚴道尊”的思想,現行教育制度中教師和學生在教育資源控制上的不對等和學生個性、心理、價值觀上的不成熟等因素的影響,教師威信的某些消極影響也會在教育中表現出來。

(1)“暈輪效應”,束縛學生的思想。“暈輪效應”又稱光環效應、愛屋及烏心理效應,比如學生因喜歡某位教師而喜歡他所教授的課、學科及教學方法等。反之,也有學生因討厭某位教師而不喜歡其所教的科目。學生因喜歡並相信威信高的教師,從而無限擴大和泛化教師身上的優點,對教師產生崇拜心理。這種“暈輪效應”容易使學生盲目地信服教師而喪失自己的思維,從而成為思維僵化、缺少個性的學生。這與注重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的教育模式相差甚遠。

(2)“馬太效應”,教師威信更易兩級分化。“馬太效應”是一種社會心理現象,簡單地講就是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如教育中部分教師只關注拔尖的學生而忽視了後進生的現象。教師的威信是學生對教師認同的體現,一方面威信高的教師容易得到學生的認同,從而教師威信更高,另一方面威信低的教師由於得不到學生的認同從而更難建立起教師威信。如有的學生因認識上的偏差而導致偏科,甚至對威信低的教師存在敵意,這對學生的發展極為不利。從某種意義上講,“暈輪效應”和“馬太效應”在某些方面是相互影響的,要避免教師威信的這兩方面的不良影響,都需要學生保持正確的認知。

(3)“模仿效應”,導致學生喪失自我。教師威信甚至還會導致學生對教師的盲目崇拜和模仿,導致學生喪失自我。根據心理學的觀點,自我意識是指人對自己各種身心狀況的認識及對周圍事物關係的各種體驗。從三歲到青春期,是社會教化對個體影響最深刻的時期,也是角色學習的重要時期。兒童在幼兒園、國小、中學接受正規教育,通過不斷地練習、模仿和認同,逐漸習得社會規範,形成各種角色觀念,如性別角色、家庭角色、同伴角色、學校中的角色等,並能有意識地調節控制自己的行動。雖然兒童也積極關注自己的內部世界,但他們主要依據別人的觀點去評價事物、認識他人,對自己的認識也服從於權威或同伴的評價。因此,這一時期個體自我意識的發展被稱為“社會自我”發展階段,也稱為“客觀化”時期。從青春發育期到青年後期,是自我意識發展的關鍵期。如果這段時期學生對教師盲目崇拜和模仿,很容易導致自我的喪失,甚至產生一系列問題行為。

2.克服教師威信消極影響的措施

從以上關於教師威信對教育消極影響的分析中可知要想克服這一情況,需要多渠道、多方面的通力合作,但關鍵還在於教師自身。所以要想克服教師威信的消極影響,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一箇中心、一個重要、三個輔助。

(1)“一箇中心”是指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能力等各方面。既然教師威信的影響是雙向的,作為教師就應該積極發揮教師威信的有效影響,而避免或縮小消極影響。歸根結底需要教師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能力,這是關鍵,只有保證教師對學生的指導性影響都是正確的,才能更好地發揮教師威信的積極影響。所以教師在外在形象上要展現給學生健康、陽光的方面。在教學中,要以淵博的知識引導學生、啟發思維;以公平公正的態度對待學生,挖掘學生的潛力;以無私的愛心呵護學生,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

(2)“一個重要”是指學校要重視教育,創造有利條件。作為管理者的學校,應從大局觀出發,採取積極措施預防教師威信的消極影響。首先,在教師專業技能訓練中,不僅要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還要向教師傳遞正確的育人觀。其次,要加強教師的自身反思教育,客觀地認識自身的優點和缺點,及時發現不足並加以改正。再次,學校也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教師,讓教師感受到學校的關愛,增強教師的歸屬感。同時,學校也要通過多種途徑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學生客觀公正地看待教師和學校。

(3)“三個輔助”是指學生、家庭和社會的作用。就學生自身而言,要提高自己的思維水平和洞察力,理智地對待教師威信,做到信服而不是盲從。同時要用批判的思維看待教師和學習過程,用堅定的自信挑戰權威,做到既尊師重道又釋放個性,展現真我。就家庭教育而言,家長要樹立正確的家長觀、學校觀、兒童觀。在關注孩子學習成績的同時,更應關注孩子的個性發展,及時和孩子溝通交流,幫助孩子客觀地分析教師威信及其影響。就社會教育而言,多元化的社會價值觀,可以有效地防止學生對某一威信的盲從,有助於學生理性地對待教師威信。

四、結論

“親其師,信其道”,教師威信在學校教育中的積極影響是主要的,這是教育教學有效開展的前提。但是其消極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只有教師自身、學生、家長、學校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揚長避短,才能更好地發揮教師威信對教學的有效影響,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和教育的進步。

社會心理學論文 篇14

擇偶是一個多屬性決策問題,包含了複雜的信息加工過程。社會心理學家通過擇偶行為取證研究,提出瞭如社會交換論、婚姻市場理論、擇偶梯度理論。進化心理學從擇偶心理機制出發,提出了性策略理論、親代投資模型等系列具有代表性擇偶理論模型。

1 關於擇偶的定義

擇偶,簡單來講是指選擇配偶,而配偶又稱“夫妻”,指合法婚姻中男女雙方的關係,它是建立婚姻的第一個程序。從本質上説,擇偶是基於兩性親密關係而建立的正式的承諾性法律關係。最先對擇偶進行解釋的,是心理學家弗洛伊德,他強調擇偶行為是個人生理心理需要的滿足性選擇,而非社會決定。社會學家愛德華進一步明確了擇偶需要的內容,擇偶雙方資源交換,實現利益最大化。温奇的需要互補理論也明確表示,擇偶與兩性心理需要相輔相成。進化心理學在擇偶行為中首次引入“情感”的概念,認為擇偶時雙方生理、心理、認知層面共同建立的情感迴應。我們可以將擇偶定義:個體在特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中尋找滿意的、相愛的婚姻伴侶的過程。

2 研究方法

2.1 問卷調查法

為方便取樣,近年來的擇偶研究對象主要集中在大學生羣體,研究取向集中於擇偶標準方面。研究發現,大學生擇偶呈現輕物質、重精神的傾向,重視相愛雙方,看重人格品質、興趣匹配等,貞操觀念有所淡化,不太在乎家庭經濟等社會背景因素。但大學生羣體比較特殊,他們文化層次相對較高,不是實際意義上的社會人身份,年齡偏小,還未進入擇偶階段,更多地選擇戀愛對象而非婚配對象,思想偏理想化,信效度有待考證。

2.2 社會媒體信息採集。

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擇偶方式也呈現多元化,90年代研究主要從報紙、雜誌等紙質媒體的徵婚廣告或婚姻介紹所登記信息中收集數據。近年來電視相親節目如《我們約會吧》、《非常勿擾》中也提取了大量有效素材,而隨着網絡媒體的高速發展,網絡信息收集更加具有時效性和普遍性。大量數據統計發現,隨着信息媒介的更新換代,擇偶從追求物質滿足轉變為個人情感需要的滿足。但是,跟蹤調查發現媒體徵婚的成功率普甚至不足0.1%,説明問卷調查研究結果與實際擇偶決策有很大的偏差。

2.3 實地考察研究

實地考察主要針對特定地區或特殊民族擇偶行為,研究者深入實地與當地人同吃同住,使用田野法研究當地人擇偶形態。此類研究可信度較高,但必須破費大批的人力、物力,且考查時間漫長,不是目前擇偶研究的主流。還有少數研究者採取實驗室實驗研究,嚴格設定變量,從更加微觀的角度考察擇偶線索。

3 擇偶理論

擇偶包含了個體複雜的信息加工過程,社會心理學擇偶代表理論經過了社會交換理論、需要互補理論、婚姻市場理論的發展。近年來迅速發展的進化心理學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為理論依據,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擇偶理論。

3.1 社會心理學取向擇偶理論

①社會交換理論。社會交換理論由愛德華提出,認為擇偶是一種交換行為,受經濟學影響,前提假設理性人,擇偶雙方通過交換自身資源獲得共贏,用經濟學角度表述,擇偶是一場能使雙方共同獲得利潤的交易行為。男性提供社會經濟地位和物質保障換取女性的性和家庭服務,獲得家庭權力;女性利用年輕、美貌、身體換取經濟地位,獲得撫育後代的物質保障。社會交換理論發展延伸出結構性權力優勢假説,進一步解釋兩性擇偶標準差異原因——經濟權力不平等,男權社會背景下,女性社會經濟地位明顯處於劣勢。

②婚姻市場理論。男女雙方交換供需資源,同時扮演買方和賣方,形成市場,社會心理學家將這種類似經濟學中市場交易的擇偶環境稱為“婚姻市場”。男女雙方在婚姻市場中為了尋找到最優質配偶,會產生爭奪配偶現象。婚姻市場受供求關係平衡影響,主要涉及男女性別比例,根據中國最新人口性別比例統計,男性比女性多三千多萬人,“婚姻市場擠壓”形象顯示了性別比失衡,數千萬男性將被迫單身。而上世紀80年代,越南因戰爭死傷大量男性,女性就處於劣勢地位,造成一夫多妻制。未婚男女的優勢資源是無形的交易物品,當然,不同於實際買賣市場中“討價還價”,擇偶有時更多的是一種帶有個人主觀情感色彩的選擇行為。婚姻市場根據個人擇偶價值觀的不同,資源價值評估帶有濃烈的個人色彩。

③擇偶梯度理論。擇偶梯度理論指男性要求配偶在年齡、社會地位等方面都比自己稍差或相當,而女性則傾向於選擇在年齡、文化程度、社會地位、薪資收入等方面高於自己的男性為婚配對象,也就是“男高女低”婚配模式,從本質上來説就是社會交換理論的另一種表述方式。該理論與中國傳統社會男尊女卑文化不謀而合,事實上,我國傳統“男主外女主內”、“低娶高嫁”、“郎才女貌”婚姻制度暗合擇偶梯度理論,即便社會發展至今,大量調查報告仍然顯示男高女低婚配模式依然是擇偶主流導向。

④社會心理學擇偶理論的共性。社會心理學理論強有力的立足點是,擇偶偏好一定會受到社會變遷的影響。總結以上理論的共同特性,不難看出擇偶共同遵循“同類婚原則”和“鄰近性原則”。同類婚原則是指具有相似或相同特徵的人相互更具有吸引力,主要表現在文化程度、價值觀、民族、社會地位、興趣愛好、生活習慣等方面,這可以有效解釋我國傳統“門當户對”擇偶制度的合理性。“鄰近性”原則是指有地緣(住得近)關係或者業緣(共同的工作、學習和社交空間)關係的人更容易成為婚配對象。即便是社會開放,網絡發達的現代,婚戀雙方是同學或同事關係的依然是佔最大比例的,通過共同的親戚朋友介紹認識的其次。

3.2 進化心理學取向擇偶理論

進化心理學所有理論模型都是基於達爾文生物進化論衍生而來,強調“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適應性,和“弱肉強食,優勝劣汰”的自然選擇作用。進化心理學理論認為,人類心理機制是隨着適應性問題的解決不斷進化發展而成的,自然選擇那些能夠適應社會生存和繁衍的優勢基因。進化心理學的基本假設是:為了成功遺傳自身基因,男女在擇偶偏好方面會自然發展出不同的模塊化心理機制,男性偏好有較高生育潛力的伴侶,女性則更加偏愛能夠提供資源並且願意照顧後代的男性。

①親代投資模型。Triver認為的親代投資理論認為,女性的可生育期較男性要短很多,而女性又要承擔生育任務,較男性代價更大。女性對後代有着更多的'親代投資,因女性懷孕期和哺乳期的資源匱乏,因此,她們更強調男性願意提供資源和照顧的潛能。

②性策略理論。Buss在親代投資理論基礎上提出性策略理論,男女兩性為獲得基因遺傳成功,分別面臨不同的“適應性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化出不同的選擇策略,分為長期性策略和短期性策略。長期性策略強調身體健康、品性相和、價值觀相同、有責任感等穩定性特徵,雙方能夠長久相伴共同撫育後代。短期策略僅僅強調性吸引力,目的是獲得更多的選擇性,兩性關係通常是無責任的、短暫的。男性因生育成本低,通常更願意選擇短期性策略以獲得更多的基因繁衍成功;相反,女性由於生育成本較大,一般會更願意採用長期策略以繁衍成功,並獲得撫養後代的可持續性資源。

③好基因模型。該理論模型認為,擇偶偏好那些具有身體吸引力的個體。身體吸引力代表了更強的適應能力、更高的生育繁衍潛力。我們可以據此理解中國這句古話“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俊男美女永遠是擇偶優勢方,我們潛意識裏希望能夠孕育出具有更優秀基因的後代。

4 總結

社會心理學從社會文化、時代變遷等宏觀層面總結出人類擇偶行為規律,強調社會價值觀和文化傳承。進化心理學從個體擇偶偏好的微觀層面探討擇偶的心理機制,尤其強有力的解釋了兩性擇偶偏好差異的心理原因,進行心理學認為可以有效整合生物心理性和社會心理性,並最終找到擇偶的普適性心理機制,但是,目前的進化心理學理論對由社會文化和歷史等因素造成的擇偶偏好差異的解釋仍然缺乏有效説服力。無論是社會心理學還是進化心理學雖然還不能完全解釋人類所有擇偶行為,但無疑給我們研究擇偶問題提供了大量的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