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個人範例 > 職業

職業調查報告15篇

欄目: 職業 / 發佈於: / 人氣:1.87W

在現實生活中,報告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報告具有成文事後性的特點。那麼什麼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職業調查報告,歡迎閲讀與收藏。

職業調查報告15篇

職業調查報告1

為紮實做好退伍安置工作,區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始終堅持從講政治、講穩定的大局出發,把這項工作作為穩定軍心、安定民心、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任務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緊抓不放,大膽改革,勇於創新,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從大的政策層面而言,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全國每年約有近30萬城鎮退役士兵需要安置。在計劃經濟條件下,我國對城鎮入伍的退役士兵實行指令性就業安置,是對退役士兵的特殊社會保障,對安定軍心、鞏固國防起到了重要作用。隨着市場經濟形勢的發展,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市場機制的不斷完善,退役士兵安置難問題日益突出地擺在我們面前,安置就業渠道狹窄,指令性安置空間越來越小,傳統的計劃安置制度與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社會用工制度產生了強烈的衝突,安置工作日趨困難。有的單位拒收退役士兵,有的"前門接收,後門下崗","安排工作無崗位,扶持就業無經費"的矛盾日益突出,退役士兵分配期間生活補助費不能及時落實,退役士兵的合法權益難以得到保障,給軍隊建設和社會穩定帶來了負面影響,退伍安置工作舉步維艱。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事實。在社會轉型的新時期,要順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做好新形勢下的退伍安置工作,就必須轉變觀念,打破常規,勇於探索,闖出一條退伍安置工作新路子。

在這種情況下,全面鼓勵城鎮退役士兵自謀職業,推行貨幣安置有着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區在省、市安置部門的大力支持鼓勵下,於xx年開始對部分退役士兵進行了自謀職業安置的大膽嘗試。經過周密部署,精心運作,工作進展順利。按照義務兵每人1萬元,轉業士官每人1.4萬元(次年提高到2萬元)的標準給予補助,經過三年的嘗試和摸索,到xx年,區開始全面實行新型安置工作模式,全面推行自謀職業與安置工作相結合的道路,由退役士兵自己進行雙項選擇的安置新模式,這種做法使區的安置率由xx年的65%逐步提高到了100%,自謀職業率水平由xx年的58%逐步提高到xx年的99.14%,並創下了全省自謀職業率較高水平的記錄。目前,區全面推行"以自謀職業為主導,以技能培訓為中心,以扶持就業為突破"的安置工作連續幾年達到了安置率和自謀職業兩個100%不動搖。

通過區近些年城鎮退役士兵和轉業士官自謀職業的改革實踐,為我們提供了許多經驗和啟示。

退役士兵自謀職業是對傳統安置辦法的重大改革,改革能否順利進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否用新思想取代舊觀念。針對退役士兵中普遍存在的"當兵回來安排個好工作"、端個"鐵飯碗"、當個"固定工"的陳舊觀念和惰性思想,區安置部門利用多種形式向退役士兵及其家長積極宣傳國家的經濟體制改革形勢和就業體制,自謀職業的意義及政府的優惠政策和一些自謀職業先進典型實例。

在開展好這些工作的同時,不斷的調整創新安置工作思路和模式,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宣傳國家現行的安置政策和自謀職業優惠政策。每年的8、9月份,區安置部門都要着手印製《致在役士官的一封信》,由各鎮、鄉、街道辦事處民政辦公室將信發到在役士官的家中,並讓他們將信寄給即將退役復轉返鄉的士官。通過這封信,詳細説明目前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現行的安置政策,講清政策內容,並將"復員"與"轉業"兩種退役方式做詳細的比對,讓這些即將退役的士官找準自己的退役方式。通過這封信,大部分的在役中級士官(即三期、四期士官)瞭解清楚了地方的安置政策,選準自己的退役方式。每年的11月底,區安置部門還充分利用退伍軍人從部隊退出現役辦理報到手續的機會,特別印製了《退伍軍人安置工作資格審查(卷宗)》,及時地發放給他們,在《卷宗》中將退伍安置政策、具體報到內容、報到所需材料以及軍地兩用人才信息和扶持就業的政策都歸納進去,使退伍軍人能夠及時的瞭解地方現行的安置政策和接收安置程序。針對一些對安置政策存在問題和牴觸情緒的退伍兵,區安置部門汲取近些年的工作經驗,採取召集部分退伍兵召開座談會的方式,面對面的交流談心。

通過深入細緻的宣傳教育,使退役士兵認清了形勢,瞭解了政策,打破了單純依靠政府安置的舊觀念,樹立了市場經濟條件下擇業的新思想,為安置改革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幾年來的實踐證明,轉變好退役士兵陳舊的思想觀念是做好安置工作的前提,是搞好退伍安置工作改革、解決安置難問題的重要保障。

職業調查報告2

一、調研的背景、對象和方法

(一)調研背景

會計專業是職業類院校中開設非常普遍的專業之一,由於各行各業、所有大大小小的企事業單位都需要會計人員,所以整個社會每年對會計類人才的需求總量是非常大的。隨着我國大專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人數的不斷增多和企事業單位對會計人員學歷要求逐步提高,整個社會對中職校會計專業畢業生的需求量和提供的會計崗位開始變化。與此同時,中職學生的生源質量也在逐步下降,中職生對原有會計專業課程設置和要求越來越不適應,很多學校會計專業教學標準和課程標準還束縛在上世紀90年代的框架體系中。本次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調研鄭州對中職會計專業人才的需求情況、會計專業設置情況及人才培養情況,在此基礎上開發出鄭州市中等職業學校會計專業教學標準(包括課程標準),據此培養符合社會實際需要和學生實際能力狀況的會計專業人才。

(二)調查對象

調查的對象:以企業為主,其次為財務會計專業的畢業生,進行典型性抽樣調查。企業選取我院畢業生安置率較高的10家中、小型企業,畢業生選取20xx、20xx屆30名學生。

(三)調研方法和形式

本次調研採用全面調查和抽樣調查相結合的方式,調查形式採用問卷調查表和訪談法相結合的方法。

通過這次的調研,目的是希望能夠對今後會計人才的培養方面能夠更加適應企業需求,在實務操作教學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針對性。

二、會計行業發展的對人才需求的趨勢

(一)企業在招聘財會人員時學歷不再是唯一的準繩,公司更為看重應聘者的工作經驗。

會計工作包括實務工作和理論工作,各企業需要的會計人員大多是一些核算工作,側重的是實務,所以對於會計人員,企業更青睞有工作經驗的人員,一進公司馬上就能投入工作,免去了公司的培訓成本,畢竟一些基本的會計核算工作是做出來的,不是“研究”出來的,自然學歷在一些初級會計崗位中就顯得不是那麼重要了。

隨着經濟發展步伐的不斷加快,新時代對會計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具有普通會計技能的專業人員已開始無法適應快捷的企業發展,而具有“管理型”的會計人才卻屬於極度緊缺的人才行列。

有關專家説,目前會計行業處於低端人才不缺,高級人才告急的階段。出納、普通會計員並沒有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而要找一個有過硬的專業背景,手中拿着國際認可的會計職業資格證書,並在相關行業中“滾打”過幾年的人才卻是件極不容易的事。

那麼,怎樣的會計人才才能算是市場真正需要的人才,是不是一定就需要本科以上學歷才算高級會計人才?真正合市場“胃口”的會計人才大都具有本科及以上文憑,有3—5年的“實戰”經驗,並持有過硬的職業資格證書。但是,本科文憑並不是必需的,豐富的實踐經驗才是走向成功的法寶。但對於工作經驗幾乎所有的企業都要求有2~3年工作經驗為宜,可見工作經驗對於應聘的重要性。工作經驗具體到應屆畢業生來看也就是實務能力,這不僅要求我們中職學生要有過硬的專業理論功底,而且要求我們會做,從憑證的填制到賬簿的登記直至報表的編制我們都要會獨立操作,做到一看就會,不需要經過較長時間的培訓,其實這隻要通過一定的實習實訓是可以做到。通過調研,我們發現企業在招聘應屆畢業生時,他們對一些技術要求不高的工作崗位會考慮招收。大多企業認為會計是一門技術性和實務性很強的工作,因而他們更看重的是應聘者的經驗和實際操作能力。企業認為現在的會計專業畢業生在實際工作中欠缺的有:1.實踐經驗,作為一名會計專業者,還要對審計及法律知識有一定程度的瞭解。2.實務經驗、職業規化及能力與職位的定位。3. 遇到問題無法主動,出色地加以解決,安於現狀,缺少改善工作、管理的建議和見解。

事實説明,應屆畢業生儘管在開始時在應聘會計、審計等崗位時有一些弱勢,但發展的機會客觀存在,只要自己踏踏實實從基本的核算工作幹起,擺正心態,準確定位,工作幾年後自己不就是人才市中最具競爭力的羣體了,畢竟發展需要一個過程。

(二)會計人才需求結構中,中高級會計人才稀缺。

一直以來,在熱門職業排行榜裏很難找到會計的蹤影,難道企業真的不需要會計了嗎?新增企業數是越來越多,國家的總體投資規模是越來越大,可是各媒體招聘會計人員的數量就這麼幾個?其實深入觀察不難發現,初級會計人員太多了,連年飽和。數據統計表明,具有初級職稱的人數比中高級職稱及其他高證書的人數多。目前在人才市場上,初級會計人才已相對飽和,甚至過剩,再加上一般會計人員企業一般通過內部員工推薦,所以人才市招聘的數量就更少了。中高級會計人員一直是企業人力資源競爭的對象,就目前每年的供需比來看,中級會計人才需求的缺口很大,高級會計人才的緊缺就更嚴重了。尤其是中國加入WTO後,隨着對外開放的力度不斷加大,跨國企業及一些外國企業家紛紛在華設立公司,這就需要大量熟悉國際會計準則的本土高級財務人才。這一點也讓我們充分看清市場需求的變化方向。

三、企業對財務會計人才的需求情況

(一)人才需求量分析

據中國財會網顯示,財會人才的市場需求量僅次於營銷人才的需求,屈居第二位。而中國新聞網公佈的國家工商總局最新發布的一項統計表明,截止20xx年9月,全國私營企業已達到900萬户,同比增長14.9%,增加近134萬户。按此增長速度分析,全國私營企業每年至少增加了100萬户,按每個企業配置1-2名會計人員計算,會計行業每年需要增加200多萬會計從業人員。由此可見,財務人才的就業前景較為樂觀。

(二)學歷需求情況

本次針對企業的學歷需求調查結果顯示,用人單位在人才的使用上逐步趨於理智,用人浪費的現象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中小企業對大專人才的需求成為了這類企業人才需求的主體,從回收的有效調查表來看,達到了25家,佔調查中小企業總數的58%。

(三)崗位需求情況

企業對財務會計專業人才的崗位需求是我們確定專業方向的重要依據。調查資料顯示,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提供的財務會計專業崗位主要是會計核算、財務分析、財務管理三類崗位,它們所佔比例分別為:38%、20%、42%。

(四)企業對財務會計專業人才業務素質、能力要求情況

業務素質:

財會人才是做好會計工作的關鍵,要成為高素質的會計人才,業務素質的不斷深化尤顯重要。

(1)牢固的財務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

企業普遍認為財務人員要有牢固的財務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並能理論聯繫實際,從實踐中摸索,從實踐中不斷提高,要熟悉企業的具體實際,瞭解財務管理的規章制度和企業有關規定,並從嚴要求自己,做到記賬、算賬、報賬手續完備,內容真實,賬目清楚,這是最基本的財務工作基礎,也是最重要的,是做好財務工作的關鍵。

(2)廣泛的知識面

企業認為光有財務、會計專業知識已經遠遠不夠了,只有涉及廣泛才可能從賬本里解放出來,成為企業所需要的人才。會計畢竟只是經濟科學的一個分支,所以,一名合格的會計人員,對於財務會計工作相關的知識,技能和相關的學科如經濟學、税收、營銷、管理、法律等也應相當熟悉。調查中企業一致認為“如果一個人只懂會計,他實際上不懂會計”,改革開放的中國是一個信息的社會,會計工作是實踐知識的應用,因此,會計人員應是綜合性的人才,他需要掌握會計信息系統的特性,及時地吸收反饋,例如金融、證券等知識。

(3)掌握會計電算化,不斷提高英語水平

計算機現已廣泛地運用到財務系統的賬務處理等方面,它將使廣大會計人員從單調、繁雜的記、算、報賬等工作中解脱出來,提高了經濟效率,從而使會計人員騰出更多的時間開展分析預算、統籌等工作,同時,也避免了許多差錯,其優越性不言而喻。因此,財務人員必須具備掌握計算機應用這一能力。

其次,企業認為財會人才掌握外語知識是我國財會工作與國際財會制度接軌的基礎性條件,它可以幫助我國不斷吸收國外先進管理經驗,探討一些可行性方法,儘早參與國際經濟事務。

能力要求:

1、較強的實踐能力

財務人員經過實踐檢驗,動手能力差不行。當前,我們財務人員越來越感到對於會計這樣一個實用性經濟學科,把理論轉化為實踐,再從實踐中提高理論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當前社會需求量比較大,市場競爭的情況下,相應的,應注重對理論的思考,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更新知識的能力

現代社會的特點之一便在於知識更新換代的速度快,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經濟情況千差萬別,自然不可能有一統天下的具體方法,會計工作,與計劃經濟條件下完全不同,會計的服務對象,核算原則,會計信息內涵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要適應這一特點,財務會計人員必須不斷地學習和掌握現代經濟學科分析方法和思維方式,改進自己的知識結構,豐富自己的頭腦,更新自身思想觀念。光靠輸血是不夠的,還應該具備造血的功能。

3、較強的社會活動能力

一個企業的財會部門掌握着它的經濟命脈,財會人員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在經濟工作的重要關口當好領導的參謀,因此,財會人員必須具備較強的社交能力,不僅要同本單位人員交往,而且要與銀行、税務、審計等部門進行廣泛的聯繫。這些已經十分明確的顯示出社會衡量人才的標準已經發生的變化,它將社會活動能力納人了一個重要的位置。作為一名合格的從事財務會計或審計工作的人員,企業認為還需要具備很強的平衡協調能力,這是由其職業在現代社會或企業中的重要地位和其與社會、企業其他有機組成部分之間的微妙關係所決定的。這種能力直接關係到其工作成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其生存發展的機會和可能。

四、會計專業對應的職業崗位分析

(一)會計專業方向分析

中職會計專業畢業生能夠就業的行業包括製造業、商業、房地產業、金融銀行業、飲食業、酒店賓館業等歸納這些行業的會計可以將其分為三大類:一是盈利性企業內部核算管理性質的會計工作;二是行政事業單位(非盈利性單位)內部核算管理性質的會計工作;三是盈利性企業對外經營性的會計工作,這主要表現在銀行業。由此應該將會計專業分為三個專業方向:企業會計、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和銀行會計。考慮到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絕大部分知識能力被企業會計內容覆蓋,技能方面與企業會計沒有區別,所以決定去掉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專門化方向。最近的從財經網和一些相關的報道中瞭解到,現在社會上很缺乏資產評估方面的人才,由此最後確定,會計專業開設企業會計、銀行會計和資產評估師三個方向,其中企業會計針對的崗位重心是小企業會計,銀行會計針對的崗位重心是銀行櫃面出納,資產評估師重心是大專會計班的考證。

會計專業這三個專門化方向既有共同點,也有區別。在會計基本知識、操作技能等方面兩者是一致的,但在具體業務上有很大的不同,因為企業會計主要是內部管理方面的核算,銀行會計主要是對外經營業務方面的核算,資產評估師要求執業人員既具有工程技術方面的知識,又具有財務會計方面的知識,這些共同點所需掌握的會計知識和能力將成為會計專業核心()課程的依據,而其不同點將成為專門化方向課程的依據。

(二)會計專業對應的職業崗位羣分析

根據本次調研,一般企事業單位和銀行系統會計人員的工作項目主要有:出納、審計、總賬、報表、成本核算、工資核算、納税核算、往來結算、資產管理、財務分析、銀行櫃面出納、銀行信貸、銀行結算、統計等,這些工作項目形成會計專業對應的基本職業崗位羣。

在這些崗位羣中,有些只適合大專以上學歷層次的會計專業畢業生,如審計、總賬、報表、資產管理、財務分析等。能夠適合中職學歷層次的會計專業畢業生的崗位主要是一些理論知識要求不高、技能操作要求比較熟練的崗位。目前適合中職學生的會計類崗位主要有:單位出納員、銀行櫃面出納員、會計信息錄入員、統計員、工資員、成本核算員、倉庫保管員等。

職業調查報告3

摘要:高職院校工商管理專業先生的職業中心才能培育是以後職業教育展開的根本方向。如今的職業教育曾經由片面追求職業技藝的進步轉變為注重對先生的人文關心,以使其可以更好的在社會建立中發揚作用。本文對為推進高職教育與社會對人才需求相交融,發明出完好銜接、富有特徵、可以停止靜態化調整的高職職業中心才能培育形式,塑造大先生職業中心才能的新常態停止了無益探究和研討。

關鍵詞:高職院校;職業中心才能;調查報告

一、高職工商管理人才產學一體化職業中心才能培育研討的背景及目的

職業中心才能這一名詞是德國職業教育專家梅騰斯於二十世紀的七十年代所創建的,次要包括有別於任務崗位所特定的職業才能的、在一切的崗位和行業中都可以用到的,同時在從業進程中佔有主導與支配位置的職業才能,這種才能有着普遍使用性,並且可以在不同職業中停止轉移。在以後,對基於產學一體化的高職院校先生的職業中心才能培育方式的討論出現出全球化趨向,其緣由就是許多國度都把產學一體化視為本國技術才能創新的次要途徑,產學一體化已與全球經濟開展密不可分,關係到了本國的國計民生。職業中心才能是高職教育人才培育形式的中心理念,也是高職教育的最明顯特徵之一。但在施行該形式的進程中碰到企業參與動力缺乏、學校資金無限等諸多困難,為理解決這些成績筆者提出了將先生的過來的耗費性實訓轉變為在發明企業管理價值中培育職業中心才能這樣一個產學一體化的新思緒。這一形式滿足了先生、學校和企業三方面的需求,師生在協助企業完成經濟價值。

二、調查對象及辦法

第一,調查對象。本調查研討的的對象次要是以廣州為中心珠三角企業界中、高層管理人士;珠三角地域各高職院校工商管理院(系)的中層指導和專業教員和工商管理專業先生,次要調查了珠江三角洲地域的大、中型企業的管理人員119人,高職院校教員75人,高職應屆畢業生和在校先生721人。

第二,調查辦法。其一,訪談法。筆者的課題小組選擇了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廣州大學紡織服裝學院、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創業管理學院等高職院校;廣發銀行信譽卡中心、廣州世聯房地產徵詢無限公司、東莞慕思寢室用品無限公司、廣州珠江啤酒集團無限公司、廣東康年廣告無限公司等企業停止訪談,理解兄弟院校指導和教員,不同行業、不異性質的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士對產學一體校企協作辦學形式的開展前景的看法,並討論進一步深化校企產學一體化協作的可行性,共同窗習探究最新的職業中心才能培育辦法並研討和探詢存在的成績;其二,問卷調查法。問卷1:高職畢業生職業中心才能成績調查詢卷;問卷2:廣東省工商管理專業人才職業中心才能與產學一體化調研問卷;問卷3:廣東省高職院校正先生職業中心才能培育情況的調查。

三、調查後果剖析

第一,產學一體化培育形式對進步高職先生職業中心才能認知的剖析。產學一體化視角的高職工商管理職業中心才能培育指的是把學習和崗位任務無效交融的一類教育形式,其有着多種表現方式,但不論何種方式都有着一個特徵,即先生畢業之前既需求學習也需求停止相關的任務錘鍊,即把讀書中所學到知識經過產學一體化的校企協作的平台停止理論和錘鍊,在校企教員的指點下培育成一種可以順應社會開展需求,企業需求的一種才能,這種才能不是特指某一種技藝,而從生活到任務,從心思到身體,從學校小環境到社會大環境的一種全方位的競爭才能,在產學一體化的平台上任務同社會中的企業職工相反,可以取得休息報酬,這是一種真實的任務而非模仿性的,也正因這種真實性,讓先生體驗到真實的崗位任務,為當前步入社會打下了良好的根底。在對回收的問卷後果統計中,對崗位理論之前先生對頂崗理論的認知水平可以經過上面的表格表現出來:在對頂崗理論前的相關管理規章停止理解之後,大少數的先生關於產學一體化理論有着一定的認知,以為這樣可以使本人可以清楚社會需求什麼樣職業中心才能。問卷後果顯示,有86%的答覆者關於產學一體化理論中有着正確的看法,以為本身具有雙重分身,是在校先生和公司職員的交融。在對企業規則與學校規則的看法中,有90%的答覆者覺得在實習進程中兩者都需求實在恪守。由此可見,在頂崗實習前對先生停止培訓教育,可以無效的改變先生的觀念。

第二,高職先生對產學一體化職業中心才能培育形式的評價。依據調查理解,許多高職院校都把與產學一體化協作企業平常的日常管理與企業文明間接引退學校的日常教學任務當中,使先生們在學校的日常學習當中曾經曉得應該具有什麼樣職業中心才能,活期的指派先生到企業停止理論錘鍊,先生對本人的崗位職責要求就會愈加明晰。在關於實習關於你的溝通才能帶來了哪些方面的進步這個成績,在問卷和訪談後果中,有57.8%的先生的答覆是綜合各方面的表達才能都失掉了進步,而有26%的先生的答覆是説不清楚。在先生入崗實習後,校方會委派相關專業的教員對先生實習中遇到的專業性成績停止解答,同時還會委派輔導教員關注先生在生活與思想方面的狀況。

第三,先生對產學一體化實習考核形式的評價。在先生崗位理論進程中,高職院校通常會依據實習企業對先生的評價、先生所作的實習日記以及指點教員對先生的評價綜合的對先生實習情況作出評價。調研顯示,以為學校採取的這種評價方法比擬合理的實習生佔到86.7%;以為應該降低在崗實習日記書寫次數,將其改為兩星期書寫一次的實習生佔到92.3%,少數先生覺得所書寫的崗位實習日記通常存在很多反覆事項,日誌記載方式過於單調。對評價以何種要素為主的答覆中,有22%的實習生覺得該當將能否依照學院相關實習規則停止實習作為次要要素。

四、調查結論

第一,進步的職業中心才能培育辦法和程度。

其一,強調情感,深化淺出,讓先生了解職業中心才能的外延。關於那些較為籠統不易瞭解的內容該當儘量藉助多媒體的方式解説,使先生更易承受。例如,市場營銷促銷的技藝,教員可以把促銷的各種方式經過視頻、圖像的方式用幻燈片直觀的表現在先生面前,使他們有更真實的感受;教授先生實踐操作與需掌握的相關辦法時,可以採用現場模仿效果,讓先生分組扮演各種不同角色,讓先生融入其中,取得最佳教學收效,一些特殊的內容可以依據需求反覆展現或是加快播放速度,經過些方式來激起先生學習的客觀能動性;

其二,增強師生互動,激起學習熱情,讓先生掌握職業中心才能。例如,在停止商務會談課程的教學進程中,教員可以將課堂讓給先生,讓提早學習過這方面內容的先生停止知識解説,經過小組的方式停止訓練,而教員在其中起到輔佐的作用,這樣經過教員的協助,讓先生可以把某個繁瑣的商務會談逐漸分化為為一個個子零碎和小項目,剖析每一步的要點和特性,從而掌握相關的訓練。

第二,深化校企產學一體化協作機制創新。

其一,既要注重讓先生純熟掌握必要的專業才能,又要強化對先生職業中心才能的培育,使職業中心才能培育貫串於專業技藝學習的一直。高職院校該當優化專業配置與專業課的學習內容,並與職業要求結合起來,促進培育目的與專業配置以及授課活動的無效整合,發明出完好銜接、特點突出、富有靜態性的職業教育授課形式,注重對先生綜合素質的培育,把職業中心培育滲入到先生教育的各個環節之中。換言之,高職院校該當將國度、社會、企業的需求與先生本身的需求停止無機整合,並以此制定迷信合理的人才培育方案,制定出校內職業中心技藝的評測規範,並細化為相關的專業羣與專業評測目標,行為化的評測目標最初要在詳細的課程教學中表現出來。此外還需創立迷信的評測體制對整個施行情況停止測評,要構成一個自上而下的閉環式的零碎,既有調查與反應,又有相關的調整措施,這樣方可完成人才培育與社會需求相契合,職業中心才能同市場的人才需求類型相契合;

其二,學校該當把產學一體化協作企業的文明理念、職業素質要求、任務技藝要求有針對性地引入到先生的職業中心才能教育進程中,讓先生深入看法到什麼才是古代化企業的中心價值觀,以此使先生對企業與社會的認知更為成熟,明白該當樹立何種從業肉體。

參考文獻:

[1]樑偉華.高校工學結合人才培育機制研討[J].教育探究,20xx(9):224-125.

[2]林光,王珍明.古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特點的比擬研討[J].西南亞壇,20xx,(5):105.

職業調查報告4

一.調研背景

隨着經濟的高速發展和會計制度的日臻完善,社會對會計人員的要求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作為一名會計專業的大學生,為了更好的瞭解社會的要求及會計的就業前景,以加強自身的社會競爭力,為未來的職業生涯規劃奠定良好基礎。故此,我們小組從11月5日至20日製定了相關問卷調查,在網絡上發佈,進行相關調研。

二.調查目的

瞭解各企業設置哪些會計工作崗位,各會計人員的學歷水平,職稱及對其職業的相關看法,作為一名合格的會計人員需要具備哪些基本條件等方面,以便在今後的學習的生活中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調整,以便改進,提升自我能力。

三.調查對象及範圍

主要集中於福州市內的一些會計從業人員

四.調查內容

主要調查會計人員的基本信息,如性別,年齡,學歷,收入,職務職稱,所取得的證書以及對於當前會計的就業前景,職業滿意度,危機感,離職率,整體行情等方面的看法。

五.調查方法

網絡填寫問卷及線上短暫採訪交流

六.調查結果與分析

首先是性別方面,可能是問卷的侷限性,本次問卷填寫的男女比例有些失調,大概為1:10,但從整個行業從業人員及大學專業學生數量來看,女性仍佔有較大比例。其次是年齡方面,本次參與調研的人員多集中於20-32年齡段,是較為年輕的羣體,會計一般“越老越吃香”工作年限有限,工資方面是處於中等水平。緊接着是學歷,本科畢業達到將近八成,碩博不足一成,大專將近兩成,整體受教育水平在中等偏上且留在一線城市的人員較少,基本集中於二三線城市。從職務職稱方面來看,有部分選擇留校任教,成為教師,也有極少部分轉向互聯網方向,大部分為企業工作人員,包括經理,出納,財務,資金核算,助理會計師等,初級職稱較多,高級與注會都較少,這反映出當今的會計職業還是缺少高端頂尖人才與工作經驗豐富的人員,另外,會計職業對口性強,大部分會計專業畢業的人員都會從事相關工作。

相關調查人員在職業未來前景與危機感的分數都較低,相關畢業生的就業前景得分也不高,反映出了相關人員對於當今科技快速發展,計算機技術日漸成熟的現實存在着不同程度可能會被取代的焦慮感。

在與相關人員進行線上採訪時,不論是學生還是已從業人員都不同程度的提到的提到了專業知識和職業道德的重要性,再有就是從業的資格證書與誠實守信公正客觀的態度。

七.總結

作為一名合格的會計人員需具備以下幾點:

(1)良好的專業素質,職業操守以及敬業態度;

(2)牢固的財務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

(3)對當下的經濟形勢有一定的把握;

(4)掌握會計電算化,不斷提高英語水平,適應越來越高精尖的專業要求;

(5)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良好的綜合素質。

對教學的一些小建議:

(1)更注重知行結合,提高實操能力及綜合素質

(2)可嘗試與企業聯合辦學,注重實訓,加強會計專業的相關計算機技能。

職業調查報告5

調查人員:黃啟龍、王海葉。

調查時間:2月至5月。

調查內容:學生對職業教育的瞭解情況。

調查對象:武岡市職業中專、建華技校、武岡技工學校、藍深職業技術學校、環球職業技術學校等五所職業學校的部分學生(345人)。

調查方法:問卷調查、電話調查、現場考察等。

反思:

一、為什麼學生自願來職業學校的只有21.45%,78.55%的學生是逼於無奈或經人介紹而來的?

1.政府重視不夠。

(1)生源少學校多,學校佈局不合理。武岡是一個具有76萬人口的縣市,每年的國中畢業生只有1萬人左右(20xx年全市國中畢業生只有7700多人),其中有20%的學生直接奔赴生產第一線,只有80%的學生能升學。武岡的普通高中學校8所,完全中學3所,由教育部門和勞動部門批准的職業學校18所。普通高中一再擴招,僅武岡一中、二中、十中、雲台、富田五所學校每年就招收70多個班級,4500多人。那麼到職業學校來讀的還有幾個?

(2)認識不到位,管理不到位。把職業教育當作是普通教育的一種補充,一種附屬教育,一種次等教育。對職業學校的管理不很到位。

2.學校宣傳不力。

(1)學校沒有把上級有關職業教育的文件或政策宣傳到位;

(2)沒有把學校辦學方向、專業特色和師生成果及學校優勢等向社會宣傳,尤其是武岡市職業中專很少向外宣傳,很多家長和學生根本不知道“職業中專”這個名字。

3.家長和學生認識不足。正因為學校宣傳不力,導致家長和學生認識不足。通過調查,家長或學生對職業學校的認識有以下誤區:

(1)職業學校學的東西不全面,要讀就讀普高;

(2)職業學校學的是技術,人太小,學不了;至少也要讀了普高之後;

(3)到職業學校學技術,還不如跟師傅,手把手的教;

(4)讀職業學校,今後也是去打工,還不如現在就外出打工,以免浪費了時間與青春;

(5)讀職業學校低人一等,是一種沒有選擇的選擇。

二、為什麼20%的學生在專業選擇方面很盲目?

1.學校所開設的專業脱離學生的生活實際,沒有立足於當地。武岡各職業學校開辦的專業大多有十多個,但大多是瞄準外地市場,沒有幾個是立足本地的。武岡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縣市,目前農業產值佔GDP43.3%。通過我們的調查,實際上涉農專業在當地有一定的社會需求,可沒有哪個學校開辦學歷教育的涉農

專業。武岡的食品加工業,特別是滷菜加工業相當發達,已成為武岡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年產值已經超過2億元,據權威部門預測,在5年內,武岡市滷菜加工業的產值將超過5億元,這是一個相當大的產業。滷菜加工業的發展能刺激相關的養殖業的發展,能較大地提高農民的收入。因此我市的養殖業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現代養殖專業曾是武岡市職業中專的一個主要專業,最多的時候每年培養150名以上畢業生,可現在也沒有開辦了。再説,武岡雲山是國家森林公園,每天有許多遊客來此觀光、休閒,旅遊業應是武岡的又一大產業,然而沒有哪個職業學校開辦旅遊專業。

2. 專業設置門類繁多,學生無可適從。各個學校為了拉生源,開設的專業種類多,同一個種類名稱多。如文祕類就有電腦文祕、高級文祕、現代文祕、涉外文祕等,數控與模具類就有模具設計與製造、數控技術、電腦模具、數控模具、數控模具設計、模具設計與數控技術、機械數控模具、高級模具、模具鉗工、高級模具設計等五花八門,學生到底選讀哪個專業無可適從。

三、為什麼12.17%的學生對學校不滿意,20.29%的學生覺得讀職業學校不能成材?

1.學校管理跟不上。

(1)從學生年齡段分析。學生正處於性格“叛逆期”,如果管理過火或批評不當,學生就會產生抵抗情緒,那麼老師的教育教學將會失敗。因此學校管理要注意學生的年齡特點。

(2)從學生心理分析。讀職高的學生文化素質比普高的學生要差一點,有些甚至思想素質也比較差,他們的心最容易受到傷害。因此學校管理要注意學生的心理特點。

(3)從學生的思想行為分析。讀職高的學生30%在國中就有“劣跡”:逃課、上網、打牌、打架、欠作業、談戀愛,等等。進入職高後,把他們當優等生管理,怎麼行得通?

(4)現在職業學校的一些管理人員,尤其是私立學校,大多是聘請退休教師,他們原來是搞普通教育的,他們思想老化,管理方化僵化,學生不能適應。

2.教學模式老化。

(1)上文化課,沒有取捨,照章辦事。有些文化課教師不善於根據學生特點和專業特點對教材進行取捨,隨便哪種人哪個專業把教材從第一面教到最後一面,這樣對大多數的學生是沒有用處的。不如教簡單一點,學生需要什麼老師就教什麼。比如,語文就教學生寫應用文、對聯之類,英語就教一些簡單的日常會話和與本專業有關的一些英語知識。

(2)上理論課,照本宣科。個別專業教師上理論課照本宣科,學生死記硬背,不能與實踐結合起來。學生學得頭昏腦脹,實際毫無效果。

(3)實際操作課,變成了學生的自由活動課。因為專業指導教師少,實訓場地小,工位少,所以一上實踐操作課,有些學生(尤其是那些偷懶的學生)就東跑西溜,少數學生幾個鐘頭沒進操作間。

(4)少數教師的教法死板,激不起學生的興趣。

3.教學理念不明確。職業教育是以培養技能型與高素質勞動力為目的的,不同於普通教育,也不是中職升高職,高職升本科的升學教育。但有些職業學校把對口升學作為職業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這其實是違背職業教育的目的的。當然對部分家庭經濟許可,個人成績優秀的學生來説,對口升學是一個升學的捷徑,那畢竟只是極少數。有些學校卻走向反面,不上文化課也很少講理論知識,大部分時間帶領學生外出打工,美其名曰“實習”,三年下來,在校學習的時間累計不足半年。學生怎能學到真正的技能?

四、專業是自己選擇的,為什麼11%的學生對自己所學的專業不滿意?

1.學生選擇專業時較盲目,不合口味。學生在專業選擇時很盲目,隨便選了一個專業,因此對此專業不感興趣,學起來感到枯燥無味。

2.有些專業課,教材太難或者過時。説句實話,讀職業學校的學生文化素質比普高學生是要低一點,可某些專業書使用大學教材,如模具設計專業的某些課程,學生怎能學得懂?有些專業書已過時,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如計算機專業的一些課程內容,趕不上計算機軟件發展的步伐;祕書寫作十多年了,用這麼一套教材,怎能適應新時代的祕書工作?

3.專業教師不“專”。大多數專業教師是半路出家的,科班出身的很少。要開設什麼專業了,學校就派幾個教師(相關專業教師甚至文化課教師)去大專院校或企業培訓幾個月,回來就教某個專業的課程,這樣的專業教師能“專”嗎?有些學校根本沒有某專業課教師,為了留住學生,也開設了某個專業,就用另一專業的老師張冠李戴,這樣的教師能受學生歡迎嗎?

4.實習、實訓設施差。大多數職業學校的實習、實訓設施比較差,有些專業甚至沒有實習、實訓室,學生上操作課沒事做。有的學校倒是有些設備,甚至有數控設備,但是,學生別指望“真刀實槍”地去幹一回,那些機器可能從來就沒有用過,學生只能望“機”興歎,因為耗材太貴,校方消耗不起。像文祕專業,有些學校每年安排學生到市各機關單位去實習,説實習,其實學生也只是給領導們打打開水掃掃地,學不到什麼真正的技能。就是設施好一點的專業,也沒有那麼多工位,上操作課時,有人操作有人看。這樣,學生的技能能過關嗎?

5.專業課時開設少,實習、實訓時間短。因專業教師少,實習指導教師少,實習、實訓基地少設施差,因此專業課開得少。大部分學校文化課、專業課、其他課的比是1︰1︰1。這樣學生的專業能學好嗎?學生能滿意嗎?

措施:

1.加大宣傳力度。一是轉發上級的有關文件,二是宣傳本校情況,讓人們對職業教育有個新的認識。

2.落實國家的有關政策。政府用行政手段取締一批不合格學校,關、停、並、轉一批學校,做大做強一批學校。到20xx年,縣域內普、職高學校,以15萬人各設置1所的標準,那麼我市76萬人,則只能保留普、職高學校各5所。

3.市政府要加大力度對職業教育的政策支持,對國中畢業生進行提前分流,確保普、職高比為1︰1。

4.整頓招生秩序。堅決打擊買賣生源現象,實行“陽光招生”政策。

5.增加職業教育投入,加大各職業學校的專業建設力度,打造一批精品專業、精品課程,辦好國家級和省級示範性職業學校,開設一批為本地經濟發展服務的專業,如食品加工、現代養殖等,切實解決“三農”問題。

6.提高各職業學校的師資水平,培養一批骨幹專業教師,提高“雙師型”教師比例。

7.加強實訓基地建設,爭取在20xx年前把武岡市職業中專的服裝設計與工藝實訓基地建成國家財政支持的全國20xx個實訓基地之一。

8.領導要更新觀念,多與外界交流,吸收外地的先進理念和辦學經驗,把武岡的職業教育辦強辦大。

職業調查報告6

IT行業仍是年薪老大

收入者的比例遠遠大於高收入者,兩端人數均較少,而大部分人收入基本在中間檔次,從1萬~5萬元的收入者佔55.7%。

經營管理者收入最多

按城市劃分,從事銷售工作的,深圳的平均年薪為最高,高達68000元。經營和管理工作者,廣州排名第一,約為63083元 ,深圳緊跟其後,為62083元。公關/市場/廣告職業者,廣州以50833元勝於北京(35050元)。編輯/記者/翻譯職業者,北京當仁不讓,其年薪為56000元,第二名深圳被甩到30000元。財務/審計的高薪收入還是產生在經濟中心上海市,其平均年薪為43333元。

各城市收入差距大

外資高薪源於“密薪制”

中國青年就業調查報告公佈

值得關注的是,在22歲以前進入勞動力市場的青年中,有一部分人首先要經歷失業的過程,這一比例約為15%;而此後進入勞動力市場的青年則幾乎沒有人一開始就經歷失業。

張麗賓表示,這一原因主要是因為22歲以前的青年就業經驗、就業渠道少造成的。72%失業青年長期失業

失業一年以上的長期失業者佔72%。失業者在求職時,超過60%的失業青年認為最大的困難是文化水平低。但只有13%左右的人員在失業期間進行了學習培訓,多數人只是呆在家裏、找工作或者做些家務雜活。

失業青年中,職業中等教育水平的青年(37%)和國中文化水平的青年(30%)比重最高,高中、大專生的比例均為13%,大學生的比例為5%。相對於此次被調查青年的文化程度構成,實際上職業中等教育水平、國中和高中文化水平青年的失業率要高於各類文化程度青年的平均失業水平。工作意願機關和國企成就業首選

農村青年理想的單位主要是自己創業、國有企業、私營企業以及政府部門和跨國公司;而城市青年理想的單位則依次是政府部門、國有企業、創業、跨國公司和私營企業。有10%左右的青年對自己理想的工作單位不確定,文化程度越低,不確定程度越高;還有一部分青年不想就業,主要是國中以下文化程度的青年。計算機和金融業最受喜愛

中國青年最喜歡的行業主要集中在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及金融業。以製造業、批發和零售業、公共管理等為代表的傳統制造業和服務業是青年人的第二理想行業。而住宿和餐飲、衞生、社會保障和福利等行業,成為較少青年人選擇的行業。

總體上,70%的青年就業集中於製造業和第三產業中較低層次的服務業以及個別新興行業,如批發零售業(15%),居民服務業(10%),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8%)、交通運輸業、住宿餐飲業。

張麗賓在分析原因時表示,一方面,這些行業勞動力需求總量大,另一方面,大多數青年自身缺乏能力進入其他行業;另外,其他多數行業勞動力需求總量小,高素質勞動力競爭激烈,大部分勞動力不願“向下”流動轉入其他行業,進而形成青年就業的“行業鎖定”。農村就業青年主要集中於製造業,而城市青年則主要集中於第三產業。40%就業青年不想換工作

大部分人對現在的工作表示滿意。有40%的就業青年不想換工作,另外,分別有近30%的就業青年不一定換工作和打算換工作。而且農村青年的滿意度高於城市青年。

想換工作的就業青年中,63%的人是為了提高報酬,有16%的青年是為了有更好的職業預期,另外還分別有9%的人是為了獲得更好的工作條件或獲得穩定的工作。85%的希望轉換工作的農村青年是為了提高收入以及改善工作條件,城市青年中的此比例僅為69%。城市青年比農村青年更關注未來的職業發展。工作情況平均每天工作9.6小時

就業青年工作狀況如何?調查顯示,青年的就業質量相對較低。大部分青年就業無保障,工作不穩定,工作時間長,工資低,依靠“青春討飯吃”。低齡青年和農村青年尤為如此。

總體上,38%的就業青年沒有任何勞動合同,還有20%的簽訂了1年以內的臨時合同,36%的簽訂有1至3年固定期限合同。

就業青年平均周工作時間為48小時,按每週工作5天計算,平均每天的工作時間是9.6小時。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員每週工作時間在50小時以上。而15至19歲青年以及農村青年的平均周工作時間均為53個小時。90%的青年都沒有兼職行為。

60%的就業青年的平均月收入在600至1500元之間,還有不到30%的人的平均月收入在600元以下,超過半數的就業青年沒有接受過任何形式的培訓。工作評價僱主認為青年寫作能力低。

本次調查同樣包括對於僱主的訪問。僱主一般認為,青年員工中,寫作能力強的少,知識面寬的、以及應用知識能力強的也較少。歸結起來,還是對青年人的知識水平有一定要求。

勞動力市場對青年的教育技能水平提出更高要求,青年普遍感到文化程度低。而經濟因素和教育資源供給不足是影響青年受教育水平的主要因素,大部分青年不打算繼續學習。

職業調查報告7

國家出台必要的政策,就職業農民的能力和水平進行等級評定,每年給予農民技術人才一定的補助,引導並鼓勵高素質的農民向有技術、懂管理、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方向發展。

要把素質高、能力強的新型農民留在農村,培養一批優秀的農民專職從事農業生產,使他們成為新型職業農民。

一、職業農民必須有執業證書,起點高

發揮中央農廣校的主渠道作用,選拔優秀農民進行職業化培訓,可以優先選擇容易實行企業化運作的產業(如養殖業、蔬菜業)先行試點,穩步推進,逐步實行職業資格准入制度。

二、職業農民必須有政策保障,效益好

職業農民應該是從事大規模生產的具有專業化分工、專業技能的農業從業人員,由於農業收入水平低、風險大,願意以農業為職業的人才是非常難得的。因此,國家出台必要的政策,就職業農民的能力和水平進行等級評定,每年給予農民技術人才一定的補助,引導並鼓勵高素質的農民向有技術、懂管理、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方向發展,通過各種優惠政策使職業農民從事農業職業的收入水平趕上或達到各行業平均水平,留住人才。

三、職業農民必須有安全保障,心底實

我國農民的職業化和專業化程度很低。要逐步形成職業培訓“市場化”的良性運作機制,使職業培訓既適應產業部門的需要,又滿足了農民個人要求,使職業培訓與就業有機地結合起來,突出農民培訓的職業性和專業性。在培訓對象上也要從單純對農民的培訓向農村幹部、農業專業科技人員、科技示範户、農產品加工、流通、生產經營等龍頭企業的領導、技術人員和服務人員延伸。給這些願意從事農業產業的優秀人才更高的社會保障、醫療保障、農業保險保障、養老保障,能夠讓大家感受到農業不再是弱勢產業。

四、職業農民必須有法律保障,社會穩

只有把培訓新型職業農民與《土地流轉法》、《土地繼承法》、《土地承包法》、《土地法》等各種相關法律法規有機結合,才能保證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長期性和可持續性,才能讓經過培訓的新型農民長期從事農業職業,才能保證糧食安全、菜籃子安全、米袋子的安全。

五、職業農民必須有組織保障,羣體強

建立專業服務組織,擺脱弱勢羣體的尷尬境地,當高素質的人才願意留在農業從事這一職業,就像工人中的工會,職業農民是否也可以考慮成立自己的農會,提出自己的代言人,將來可以在農產品定價、職業農民工資、福利待遇方面取得發言權,保護好自己的利益。

六、職業農民培訓必須有適用性,模式新

一是培訓模式要活。可以採取學校+園區、農技推廣體系、企業與非營利組織等培訓模式。二是培訓手段要活,傳統的講解、現場講授、多媒體教學、土專家傳授等。三是培訓方法要活。可採取集中授課與自學討論、經驗交流與現場觀摩、座談討論與崗位競賽相結合等培訓方法。

職業調查報告8

為人師表,最重要的就是要為學生起到模範代表作用,但當今老師的個人素質卻有待考究。為了瞭解我們老師的素質問題,我小組特地做了如下調查研究。

一、存在問題與分析

教師職業道德素質是教師素質的核心,是教師從事教育工作重要的精神動力之一,在教育活動中起着關鍵性的作用。雖然,教師隊伍師德狀況總體上較好,但由於思想道德素質參差不齊,也出現與《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相違背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1、缺乏事業心和責任心。極少數教師不能很好地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除了“教書”外,對學生的思想和生活“不關心”或“不夠關心”,特別是對後進生缺乏耐心和愛心。對學生中出現的問題睜一隻眼睛閉一隻眼睛,聽之任之,不去主動糾正和幫扶。

2、師表意識淡薄,言行失範。當學生不聽話時,有些教師採取歧視諷刺挖苦學生、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如罰站、罰抄課文等,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在上課時,有的教師抽煙,有的教師打手機,有的教師甚至説髒話,還有的教師遲到、早退,甚至曠課,等等,在學生中造成極其惡劣影響。有的教師沒收了學生的東西佔為己有。有的教師在排學生座位上排“關係位”、“人情座”。有的教師對學生出現思想、學習、行為等問題時,不是積極想辦法解決,而是動輒將家長叫來,對其訓斥,説的話很難聽,致使家長不敢到學校開家長會。有的教師根據自己的好惡不能公平對待學生,厚此薄彼,讓學生、家長不滿意。有的教師向學生推銷與學業無關的書籍或參考資料,託學生家長為自己或親友辦私事,或收受禮物、接受學生家長宴請。更有少數教師大搞“有償家教”等等。

二、 依據調查結果分析,影響師德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對教師職業認識失誤。少數對教育工作者承擔的神聖職責和義務認識不足或錯誤。因而把教師職業看做是“謀生的手段”,不安心教書育人、傳道授業,也不注意為人師表,缺乏教書育人的責任心和愛崗敬業精神,從根本上缺乏從事教育工作的基本職業道德。

2、市場經濟對教師的負面影響。少數教師受社會上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風氣的影響,加上在工作、學習和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種種壓力,因而心理失衡,在價值取向上出現“錯位”,在行為上違規。

3、缺乏對教師師德有效的監督和評價機制。一是對教師的日常教育教學行為缺乏嚴密科學的監督約束機制,致使不能有效地監督、約束教師的日常教育教學行為。二是對教師師德有效的評價體系尚未形成或不夠完善,軟性指標多,可操作性不強,因此,只要沒有違法亂紀或明顯違規也就無礙大事。

三、加強與改進師德建設的思考

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全市教師隊伍師德建設,提高教師職業道德素質提供了依據。筆者認為,加強和改進我市師德建設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提高認識,即提高對加強師德建設重要意義的認識。要充分認識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智慧的啟迪者,也是精神的薰陶者、人格的影響者、美德的體現者。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學生,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生重要而持久的影響。特別是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中,教師不僅需要轉變教育思想和觀念,更新知識,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更需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教師隊伍職業道德素質的高低,直接關係到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關係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從而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因此,各級各類學校的領導和教師都必須充分認識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素養對於塑造教師形象、樹立教師威信、提高業務水平的重要作用;樹立師德為先的觀念,像抓安全、抓教學質量一樣抓好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同時,上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大對學校師德教育活動的指導和督查力度,避免在師德教育上“走過場”、“裝樣作秀”。

2.樹立典型,即樹立身邊的典型形象,以活動為載體,以點促面。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提升教師的師德水平,有效的途徑是正面引導、樹立典型、輻射帶動,最終達到全員提升。因此,要進一步加大力度開展學習先進活動,學習和宣傳身邊湧現的優秀人物和優秀事蹟,並定期進行優秀教師的評選活動,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輻射、帶動、引路作用,使教師學有榜樣、趕有目標,通過比、學、趕、幫、超,實現教師隊伍職業道德素質的提升和飛躍。

3、德能統一,即既要注重師德,又要注重師能,做到兩者統一、相互融合。德高為範,業精為師,師德和師能是共生共存的統一體,沒有師德,即使師能再高,也不能教書育人,同樣,如果沒有高水平的業務素質,空談師德,也無法把學生培養成高素質的人才。德能兩者統一,缺一不可。在調查中,發現有些師德問題,是由師能問題引發的,如有些初為人師的青年教師,由於教育教學經驗不足,遇事不冷靜,或者缺乏正確處理複雜的教學問題的能力,導致了行為失控。所以,教師職業道德教育要滲透在各種教研活動中,從師德與師能相互融合的角度來進行。

4、豐富內涵,即不斷豐富師德教育的內涵。師德教育的內涵要與時俱進,現代教師職業道德除了傳統的職業道德品質外,必須重視人才意識、競爭意識、創新意識、科研意識、服務意識、民主意識和人格魅力等素質的培育、培養。調查顯示,學生把“幽默風趣型”的教師排在“最喜歡的教師”的首位。因此,要根據時代的發展賦予教師職業道德新的內涵。

5、寓教於樂,即開展參與面廣、豐富多彩的活動,使教師從中得到樂趣,接受教育,提高素質。譬如師德報告會、師德演講比賽、師德宣誓、徵集師德論文師德格言、師德文藝演出等都是有利於教師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和載體。實踐證明,健康的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有利於抵禦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襲。

6、營造氛圍,即營造有利於師德師風建設的文化氛圍。師德建設與校園文化息息相關,校園文化的核心就是校風、教風和學風。一所學校的校風如何,與師資隊伍的素質狀況密切相關,因而加強師德建設與形成良好的校風有着密切的關係。在良好校風的帶動下,才有可能形成良好的學風。所以,應該注重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條件使他們發揮各自的潛能和價值,使他們能與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關係,最終達到師德建設的目標。終上對各點的分析,作為老師,要有職業道德,師德,不崇尚拜金,愛崗敬業。終上對各點的分析,作為老師,要有職業道德,師德,不崇尚拜金,愛崗敬業。終上對各點的分析,作為老師,要有職業道德,師德,不崇尚拜金,愛崗敬業。

職業調查報告9

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

xx年的工作順利完成了。一年來,我本着踏踏實實做事,實實在在做人的原則,認認真真地去從事每一項工作。為儘快成長為一個成熟的新聞工作者,我力求做到虛心向同事請教,勤向領導請示,得到了領導、同事的關心和幫助,使自己能夠很快地掌握新聞採訪技巧和為人處事方式。工作時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和馬虎,在學和做中獲取了不少知識,不論是思想上,還是工作上都有很多的收穫。現將xx年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1、在思想、學習方面有了較大提高

今年重點系統深入學習了中央1號文件、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衚衕志在建黨九十週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在學習的過程中,認真進行思考,撰寫讀書筆記和心得體會。積極參加單位組織的各項學習活動,用先進的思想指導自己的日常工作。我深知,平時的勤勉積累對於記者工作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廣泛涉獵各方面的知識,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為做好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業務基礎。

2、嚴於律己,遵章守紀

在單位,我尊重領導、團結同志、嚴格遵守單位的各項規章制度,堅持以誠待人、以信處事。工作兢兢業業,謙虛謹慎,注意向同事們學習,取長補短。

3、努力提高自身素質與修養

在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我還不斷加強自身修養,使自已努力做到:重事實、講真話、主持正義、堅持真理;報道內容健康,有益社會進步;講究文德,反對以稿謀私;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思想侵蝕;處理好與同事間的關係等。

4、業務能力明顯增強

從踏上記者崗位的第一天起,我就深知“業精於勤荒於媳”的道理。我把每次採訪、寫稿都當成是學習、鍛鍊的機會。為了寫出具有鮮活生命力的新聞,每次遇到新情況、新問題甚至是沒有思想準備的突發事件,我都會在第一時間奔赴現場,立即採訪、報道。我自覺樹立“精品意識”,撰寫普通新聞題材時注意尋找新的“視角”,注意對傳統的文章結構進行創新,努力拓寬視野,寫了許多關注“民生”的稿件和一些實際存在,但又極易被人忽略的新聞,取得了一定的社會效果。5、注重積累,博採眾長,才能積澱自身的能量

我深刻地認識到,新聞記者最可貴、也是最重要的素質就是敏鋭。新聞拼體力、拼智力、拼反應速度。反應速度的基礎有三個:一是紮實的基礎,二是豐富的經驗,三是正確科學的方法。作為從業時間不長的新記者,我着重從方法上下功夫:每接一個選題,我都要求自己在最短的時間內選準切入點,對較熟悉的領域,我多學多問,多向有經驗的同事請教,深思慎取;對比較陌生的範圍,我採用上網查詢的方式,在最短的時間內瞭解背景資料,迅速掃清障礙。工作中的“勤”使我能及時洞悉世事變化,而善於“思”則使我源源不斷地獲得了寫作靈感。與此同時,進步的背後也存在着許多工作上的不足,首先是學習不夠,在完成日常採訪報道工作後用於學習和思考的時間不多,有時對於新事物、新情況的反應還不是很靈敏,直到錯失了或是文章發表了,才發現沒有把很好的新聞體裁做深、做精,留下了遺憾。對於存在的問題,我以後一定會在工作中給予注意和克服。

6、敢於吃苦,勇於實踐

新聞工作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缺乏對社會基本瞭解的人是沒有資格做一名優秀的新聞

人的,記者必須深入實際、深入羣眾、深入生活。一些影響面大、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新聞作品,都是作者投身於火熱的社會生活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新聞素材,進行了艱苦的調查研究和思考分析才完成的。因此,我要求自已做到“三勤”、“兩不怕”,即“腦勤、腿勤、耳勤”和“不怕苦,不怕累”。對得到的新聞素材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直到捕捉到有價值的新聞內容為止。

只有努力拼搏,變壓力為動力,堅持不懈才能鍛鍊自己的水平、磨練自己的意志力和能力。努力、堅韌就一定會有收穫,採訪對象的一些優點也是自己增長能量的一種養分。

二、一年來工作學習情況

三、今後的努力的方向

新時期的新聞報道對記者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要比以前更加重視學習,不斷汲取知識養分,自覺強化與時俱進的意識,接受新觀點、新思想、新理論,力爭做一名學習型、專家型記者。我還要深入社會、深入羣眾,多側面地觀察社會現象,提高創新思維和辨別能力,運用逆向思維和發散型思維,更好的把握新聞、選準角度,真正做到“高看一眼,深挖一層”。

職業調查報告10

一、前言: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就是在大學生明確自己興趣、愛好的前提下,在認真分析個人性格特徵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專業特長和知識結構,對將來從事工作所做的方向性的方案。大學生在走向社會前,將現實環境和長遠規劃相結合,給自己的職業生涯一個清晰的定位,是求職就業乃至將來職業升級的關鍵一環。職業生涯規劃的意義在於尋找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職業,實現個體與職業的匹配,體現個體價值的最大化。為此必須明確職業生涯規劃的任務,做到有的放矢。

二、調查目的:

隨着大學生就業壓力的加大,各種為大學生“量身打造”的“方法”、“方案”層出不窮。“職業生涯規劃”被證明是一種幫助大學生認識自我、明確目標、制定方案,以達到理想的職業生涯,實現自身人生價值的有效方法。 在嚴酷的就業環境下,“職業生涯規劃”熱了起來。許多高校、社會機構紛紛向大學生們推出了報告、講座。但究竟有多少大學生真正瞭解自己,真正知道自己想幹什麼;又有多少大學生了解“職業生涯規劃”,知道它的真確步驟,能根具自身與環境情況為自己打造一份合理而又遠大的藍圖。 為了探究這些問題,我決定就當前大學生對自身的瞭解程度,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識程度等中心進行調查,一探“職業生涯規劃熱”的虛實。

三、問卷調查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通過網絡進行,為期為五天,共六十五人蔘與了答題本次試卷分為三大部分:

(1)答題者基本情況;

(2)答題者對自身情況的認識程度;

(3)答題者對“職業生涯規劃”的瞭解程度。

其中答題者的學歷及專業背景為:理科29.2%,工科35.4%,文科29.2%,其他6.2%;大一14人佔21.5%,大二26人佔40%,大三23人佔35.4%,大四2人佔3.1%。從專業背景可以看出,忽略“其它”類不計,文理工三科的成分基本一致,表示無論文理工都對“職業生涯規劃”或自己的人生目標、走向比較關注;從年級可以看出,對“職業生涯規劃”最感興趣的年級,為大二與大三,處於這兩個年級的學生正處於個人理想與人生事業目標,所希望從事的職業的漸漸確立時期,也有同學面對這類問題仍在探索,或直接沉浸在迷茫之中。

四、問題分析

(1)設置三、四、五題的目的在於,調查答題者對自身的性格,優勢與劣勢,能力是否清楚。因為認識自我的個性特徵是對自己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基礎。性格是人對現實的態度和行為方式中表現出來的穩定的心理特徵的總和。職業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不同的職業有不同的性格要求。可以依據自己的性格來看出一個職業是否適合自己,這與自身的才能在日後職業生涯的發揮程度,發展的順利程度密切相關。三四五題的結果如下:

第3題您對自己的性格

第4題您對自己的優勢與劣勢

第5題您對自己的能力

上述三題中選擇“比較瞭解”的答題者均佔大多數,而“非常瞭解”的也有不少,“完全不瞭解”者幾乎沒有。這説明目前大學生對自身的瞭解程度比較好。結果較樂觀,大部分人有為自己做好規劃的基礎。

(2)第七題調查同學們是通過什麼渠道來了解自己的,瞭解自己的渠道的多樣性與正確性有助於對自己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本題中大多數人選擇了“自己體會”(66.2%),而“他人評價”僅有23.1%,沒有人通過“測試”手段瞭解自己。這説明目前學生了解自己的手段太單一,也間接説明了自身與他人在這方面溝通太少,大多數人不願去做測試或諮詢。只通過“自己體會”難免太主觀,不易發現自己的隱藏的優缺點,很難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

(3)六、八、九題主要通過學生對自己本專業,以及對打算從事的職業,行業的確定程度調查學生職業興趣及職業定位(九題)是否明確。興趣是人們積極地接觸、認識和研究某種事物的心理傾向。求職者是否具有與所求職位相匹配的興趣,是持續完成工作的重要動力之一。

正確認識自我的基礎上,初步確定自己的職業生涯目標,明確自己的職業定位。職業生涯目標在職業生涯規劃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如果目標不確定,則必然導致職業生涯之路不規則。典型的表現就是頻繁跳槽,頻繁更換工作,使職業生涯始終在低層次徘徊。 調查結果如下:

第6題您知道自己喜歡哪些職業嗎? 第8題您是否喜歡現在的專業?

第9題您對自己的將來的發展方向是否明確?

以上結果顯示,大多數同學對自己的愛好,職業定位的確定性處於中游水準(不能説完全不知道)。

(4)第十題“您對自己的打算進入行業的趨勢、背景是否瞭解?”本題限定為第六題選擇“比較瞭解與非常瞭解”同學回答。對於確定了自己方向的同學,深入的瞭解做選擇的行業與職業非常必要,這是真正的實現自己規劃的第一步。本體調查結果:

從上表可以看出對此“非常瞭解”的相當少,“比較瞭解”和“不帶了解”的佔大多數,並基本持平,這説明同學們在這方面有大大加強。要落實職業生涯規劃,實現自己的夢想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5) 長遠目標需要個人經過長期艱苦努力、不懈奮鬥才有可能實現,確立長遠目標時要立足現實、慎重選擇、全面考慮,使之既有現實性又有前瞻性。短期目標更具體,對人的影響也更直接,也是長遠目標的組成部分。 第十二題“您在大學中的學習生活中有明確的目標嗎?”本題數據: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學生都有清晰的目標,但是很多的都是短期目標。明確的目標和興趣一樣,是努力和追求成功的動力。有明確的目標才能夠不渾渾噩噩的度日,才能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才能清楚自己每個階段的任務。

(6)第十三、十四題“您知道什麼是職業生涯規劃嗎?”“您認為職業生涯規劃對大學生重要嗎?”這兩題主要調查“職業生涯規劃”在大學生心中的分量以及瞭解程度。本題數據如下:

十三題十四題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目前大學生普遍認為“職業生涯規劃”非常重要,認為其“不重要”

職業調查報告11

為了進一步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XX年制定了《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來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地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8年後,本文以四川為例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的現狀做了研究。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1.對象。四川地區,20所中學隨機抽查了800多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發放了調查表900份,回收有效問卷861份,有效回收率95%。其中,男生413人,佔48%,女生458人,佔52%。還和600名普通高中學生的自評量表成績做了對比研究。材料:scl-90症狀自評量表,包括90題,被試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回答“是”與“否”,然後計算出1o個量表(即軀體化、強迫、人際關係、抑鬱、焦慮、敵對、驚恐、偏執、精神病性)分。

2.方法。採用症狀自評量表(scl-90)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測試,然後評分。

數據分析用spss16。量表包括的10個因子,每一個因子着重反映受試者的某一個方面的情況。

3.評定程序。在開始評定前,先由指導老師把要求向受檢者交代清楚。然後,讓學生做出獨立的、不受任何人影響的自我評定,一次評定一般約20分鐘。評定的時間範圍是“現在”或者是“最近一個星期”。評定結束時,指導老師應仔細檢查自評量表,凡有漏評或者重複評定時,均提請自評者再考慮評定,以免影響分析的準確性。

二、結果

1.中等職業學生自評量表結果與常模的對比

從表1中的數據可知,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與常模比較,得分遠遠高於中國常模,也就是説無論在總分還是各個因子水平上,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遠遠低於中國常模。差異達到極其顯著的水平。

也許從全國或者全四川來説,本文調查的結果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本文調查的是四川地區,此區域經濟文化相對來説落後一些,是不是影響了中等職業教育的質量,關注經濟落後地區中等職業學生的心理健康是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該考慮的課題。

2.中等職業學生與普通高中學生自評量表結果的比較

從表2的數據可知,兩類學校的學生心理健康存在着差異,從總分來分析,達到了顯著性的差異,普通高中的學生普遍比職業中學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差,在其他幾個因子上差異也達到了顯著性,比如,精神病性和強迫症兩個因子上,普通學校的學生得分高於職業中學的學生,差異顯著,這可能與普通學校的學生學習壓力大,考試壓力大,使心理欠健康,但是在敵對和恐怖兩個因子上,職業學校的學生得分顯著性高於普通中學的學生,這一點一定要引起社會的關注,這兩個因子可能使學生性格乃至人格上的不完整,從而影響個體的工作或者生活。

3.公立中等職業學校與私立職業學校學生自評量表比較結果

從表3中的數據可知,兩類學校的學生心理健康存在着差異,從總分來分析,達到了非常顯著性的差異,私立中職學生普遍比公立中等職業中學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差,在其他幾個因子上差異也達到了顯著性,比如,偏執、敵對、焦慮和軀體化四個因子上,私立學校的學生得分高於公立職業中學的學生,差異顯著;而在精神病性、憂鬱兩個因子上,私立學校的學生得分遠遠高於公立學校的學生,差異十分顯著。在恐怖因子上,私立學校的學生得分顯著性高於公立學校的學生,差異非常非常顯著。在其他幾個因子上私立學校的學生得分還是高於公立學校的學生,但是未達到顯著性差異。

我們現階段中等職業教育培養形式多樣化,大力發揚私立學校,在本文調查的區域內,私立學校的學生人數遠遠高於公立學校的學生數,那麼怎樣引導私立學校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了我們關注的焦點。

三、影響中等職業學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

1.客觀原因。隨着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化、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就業壓力直接影響職業學生的心理健康。

從我們調查的結果看,就業率相差很大,最高就業率近99%,而最低就業率35%,學前教育、婦幼、酒店管理和數控專業就業率比較高,而以前的熱門專業電子商務、電算化會計等專業就業率低。目前,就業不理想的問題尚未引起社會足夠的關注,對就業質量更少考慮。很多中職學校宣傳的就業率含有很大水分,把學生推出校門有個崗位就算就業,導致有的學生6月份就業8月份失業,造成實質上的未就業,嚴重影響中職教育在學生家長心目中的形象。我們調查了400位家長,孩子畢業後工作單位的情況,情況如表4,這樣讓一些家長認為,上了中職再就業和國中畢業直接就業沒什麼兩樣。因此,必須對學生的就業質量給予足夠的重視,提高職業教育在教育體系中的競爭力。

2.主觀原因。XX年,國家對技術人才的需求,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但是我們研究發現,進入中等職業學校就讀的學生,在國中時基本都是學習成績中等或中等偏下的。我們對這部分學生調查發現,進入職高是他們無奈的選擇,他們最想上的還是普通中學,因此,相當部分學生對此耿耿於懷,久久不能調整自己。

中等職業學生正直心理斷乳期後的穩定期,有部分學生在青春期沒有很好的過度,導致學生生活習慣不好,心理承受能力低。職業學校是和社會接軌的平台,對職業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信心要求增加,適應社會能力要求高,這樣學生內心的需求和表面要求成熟相矛盾,使學生容易出現消極情緒,導致心理健康水平不高。

職業調查報告12

摘要

教師教學反思對於教師專業成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實際教學反思過程中,許多教師缺乏有效反思技巧和手段,在較大程度上阻礙了教師的專業發展,也影響到了課堂教學實效的達成以及學生學業水平的提高。理清教師教學反思的現狀,梳理出其存在的問題與困難,深入挖掘相關的影響因素,進而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對策,對於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研究以某某鎮周邊的五所農村國小中的語文、數學教師為例,通過課堂觀察、發放問卷以及針對性訪談等多種形式,瞭解到了農村國小語文、數學教師在教學反思方面的重視程度、開展教學反思的主要內容和方法、學校內部的反思氛圍等方面的基本狀況,並分析了影響國小語文、數學教師進行教學反思的主要因素。其中內部因素包括農村國小語文、數學教師對教學反思認識不深刻;農村國小語文、數學教師缺乏必要的教學反思理論做支撐〃外部環境因素,包括農村國小語文、數學教師工作繁重,時間緊張;學校反思氛圍淡薄;農村學校缺乏教學反思的條件;缺乏必要的外部支撐力量等。最後,論文提出了促進農村國小語文、數學教師教學反思的有效對策,包括提髙農村國小語文、數學教師對教學反思的重視程度;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論素養;加強對農村國小語文、數學教師教學反思方法的指導。完善教學反思的外部環境,包括營造良好的教學反思氛圍;改善教學反思條件,提供物質保障;加大外部力量的支撐。最後通過實踐檢驗了策略的有效性,試圖幫助農村國小語文、數學教師提出切合實際的策略,進而提高教師教學反思水平。

一、國外研究情況

(一)對反思、教學反思的相關理解

英國教育家洛克在《人類理解論》中談到:"‘反思’是人們獲得觀念的心靈的反觀自照,在這種反觀自照中,心靈獲得不同於感覺得來的觀念。”洛克所説的反思主要指的是人們對於自身在經驗基礎上所獲得的一些想法觀念等在內心深處進行思索、探究、衡量和評價,並積極吸收其中有益的東西使其內化到自身的知識體系中去。斯賓諾莎則認為“反思”是認識真理的比較高級的方式,他把自

己認識論的方法稱為“反思的知識”,即“觀念的觀念”。斯賓諾莎把思維活動的結果作為進行反思的對象,而洛克把思維活動的過程作為反思的參照物。美國名為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是進入20世紀以來最早對反思進行了系統論述,他在自己的代表作(How We Think)中,對反思的概念進行了界定和闡述,即:“對丁任何信念或假設性的知識,按其所依據的基礎和進一步結論而進行的主動的、持續的和周密的思考”。①杜威認為教育即經驗之改造,而經驗乂是人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的實現要通過“反省”思維,即對某個問題進行反覆的持續不斷地深思。②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美國學者舍恩創新性的把反思與行動相互結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他在研究過程中,始終把關注作為問題重新建構或重新建構的一個維度來考慮。除此之外,他還強調要重視在行動中反思和行動後進行及時反思的重要意義,對行動研究範式的興起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他還認為,教學反思的開展及其成效與教師自身建立起來的內部價值體系密切相關,而教師所確立的價值體系對教師教學過程中存在問題的認識程度能否及時改進有着很大的影響。其中教學反思最重要的任務在於讓教師樹立良性的教學反思理念,掌握動態的教學反思方法。

綜上,每位學者都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深度分別對反思和教學反思做了比較詳細的闡釋,對丁他們所闡釋山的觀點以及山發的角度等都可以為後續一些研究教學反思的研究者奠定一定的理論基礎,也為探究農村國小語文教師教學反思提供了理論依據。

(二)關於教師教學反思水平的研究

有不少學者以教師教學反恐水平為切入點,對教師教學反思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許多學者從不同的側面對教師教學反思水平的評價模式、模等進行了較為詳細的闡述和解釋,對於後來的相關研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特別是馬克斯?範梅南、安妮﹒布威克班克、伊恩﹒麥吉爾等幾位學者對教師教學反思水平的研究做出了突山貢獻。在這些學者中,提出了著名的教師教學反思水平三階段理論的馬克斯﹒範梅南影響最大,其主要理論內容為:技術的合理性反思階段、實踐行動反思階段和批判性的反思階段。安妮﹒布威克班克和伊恩﹒愛吉爾則認為教師的反思水平分為五個層次:①行動中反思;②對行動中反思結果的描述;③對行動中反思結果的描述的反思;④對行動反思的反思:⑤強調教師的反思不僅是個體的,還應該

包括團體的反思。

二、國內研究情況

隨着新課改的實施,國內越來越多的人對教學反思的關注程度逐步加深,對此方面的研究也在不斷的增多。筆者主要從以下方面進行了整理:

(一)教學反思的內容

目前關於教師教學反思的內容構成,教育理論界尚未達成較為一致的意見。由於相關的教育研究工作者與學者選取不同的視角對此問題進行探究與分析,所以得出的結論也是各有各的特點。中繼亮、劉加霞站在心理結構的角度,對教學反思內容給出了詳細的觀點,主要有教師教學過程;學生接受和反應情況;教師專業發展以及教師自身素養的方面;教育部門的各種改革措施;生生、師生以及與社會之間的人際交往關係。李長吉和張雅君分別從兩種角度為研究點,對教學反思內容主要從四個方面來闡述,即教師教學實踐活動、教師個人經驗、教師教學關係和教學理論。張葵明從教師自身的角度出發,提出教學反思應包括對知識結構、學習能力、教學監控能力和自身性格特點及弱點的反思四個方面。海鶯是以教師專業發展為前提,認為教師反思包括對教師專業知識和能力的反思、對教育信念的反思、對教師道德的反思二個方面。儘管各研究者從不同的角度對教學反思內容進行了分析和研究,不過從整體上看基本上很多研究者都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來論述的,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學生是主體,所以不能忽視這兩者的作用,在教師教學反思過程中也是如此,必須從這兩個角度入手。

(二)教學反思的階段

在閲讀了大量前人研究過的相關文獻並通過總結和整理了解到,對於教學反思階段研究,大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來研究的,主要有:首先,確定內容。在這一環節中,教師首先要意識到問題確實存在,並開始有意識的分析問題並找出具體方法來解決,也是反思的開始;其次,診斷分析。教師首先從課堂教學環節或備課環節等教學行為中對發現的問題進行診斷分析整理,最後通過尋找切實可行的策略來解決;再次,二次審視。通過診斷分析之後,教師需要重新認識以前的教學思想,並在此基礎上用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新的思路來對課堂教學行為進行―次審視,設計出合適的方案進行改進;最後,實踐過程。對於設計出的新方案需要在教學中進行實踐,目的是為了驗證該方案的有效性。通過實踐之後發現一些新

的問題,再進行思考,這樣循環往復,逐步推進。

(三)教學反思的`方法

教學反思的方法是指通過對詳細的所要反思的內容進行分析和調整變化時採取的明顯、適用的策略。中繼亮、劉加霞把教師反思方式分為四種,一是“想一想”;二是“記反思日記”;二是“同伴討討”;四是“行動研究”。①在教學反思方法的研究方面,每個學者都從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方法,也有許多研究者對籠統而廣泛的教學反思方法進行了整理與總結,最終提煉為一下兒種:

總結法。此方法可以是以教學後記、教學小記、博客、教育敍事和教學案例等方式。

微格教學法。微格教學也就是把教師的課堂教學過程用錄像的形式錄下來,課後可以重新播放,教師自己和同事通過錄像進行回顧與總結,就課堂中發現的問題給予一定的指導,這種方式最大的優點就是更直觀、更形象、更準確。

行動研究法。行動研究法是為了有效提升教師教育教學的能力,比如合作討論,這是人力倡導的一種學習理念。它集中研究的角度在於教學實踐本身,最終是為了達到提升自己教學效果和教學水平的目的。

合作交流法。同事之間相互合作可以避免教師個體獨立,這也符合新課程的要求。“智者見智,仁者見仁”,不同的人對某一問題的看法也不盡相同,因此,學校領導需階段性的把教師組織在一起,針對某些普遍的問題進行交流、合作探討,共同討論並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來讓大家共同所用,這也是教師共同成長的一種方式。

專家引導法。專家引導也就是在反思方面的一些優秀教師(校內或校外的教師)和專門研究的教育家引導和帶領教師進行反思。通過引導可以讓教師學習優秀的教學案例,積累教學經驗,取長補短,來提升自己的教學反思水平。

觀摩教學法。讓經驗豐富的優秀教師上公開課,通過觀摩別人的教學,分析別人的成功和失敗之處,找到原因,為自己的教學提供新的啟示。這樣可以拓展思路,吸取他人的經驗教訓,少走彎路。

通過對教學反思相關理論文獻的閲讀,筆者主要對教學反思的內容、教學反思的階段、教學反思的方法這幾個方面進行了分析和整理,國內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角度來進行了研究,總得來説有了一定的瞭解,為以後的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

三、總結

近幾年來,雖然國內對教師的教學反思等的相關研究逐漸增多,但適合我國農村實際狀況、符合現實教學情境、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學反思的理論與實踐模式等方面的研究還是很缺乏。儘管大家都在關注教學反思,也認識到了教師教學反思對教師專業成長、新課改理念的貫徹實施等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但卻很難使教學反思“實踐化”。這讓教學反思的研究價值只是停留在了理論層面,沒有發揮其實際作用。己有教學反思研究多數都是針對國中學科的教學反思研究,同時絕大多數研究關注的是城市教師的教學反思,對於研究農村教師教學反思的文章也僅為不多的幾篇,而專門研究關於農村國小教師教學反思的文章非常少,有的是以農村中學教師教學反思的現狀來進行分析,有的是從農村國小教師教學反思方面來進行研究的,具體學科研究的很缺乏,對於一些策略的提出也大多是停留在理論層面,真正實施的可能性比較小。而農村國小教師的素質和教學能力相對於城市國小教師來説,整體素質明顯偏低,教育教學能力相對較弱,教學反思的意識以及能力都不高。對於農村小專業學教師在教學中是否要進行教學反思,是否能進行教學反思的問題還存在爭議,對此研究者也還沒有足夠的重視。因此對於本課題的研究,通過分析發現農村國小教師教學反思中出現的問題,提出有效的策略來指導農村國小教師進行有效的教學反思,提升農村國小教師的化水平。

職業調查報告13

論文關鍵詞:職業學院 學前教育 專業認同 幼兒教師

論文摘要:幼兒教師職業認同感低、惡性流動等問題與學前教育專業的師資培養是密不可分的。職業學院學前教育類學生對本專業的興趣與其生源地、大學聯考前專業相關;有過幼兒園實踐經驗的學生更傾向於認為幼兒教師工作太辛苦;多數學生認為幼兒教師待遇差,這些都影響了學生的專業興趣及職業願望。

學前教育對個體成長的作用伴隨着腦科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專業的長足發展而愈加受到人們的重視,社會對幼兒教師的要求也隨之增高並表現出理性化傾向,反思型、研究型的專業化幼兒教師成為時代的呼喚。然而目前幼兒教師隊伍不穩定、幼兒教師惡性流動等問題卻給學前教育的進展帶來了困難,這也進一步使以培養幼兒師資為主的職業教育面臨空前的挑戰,並陷人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作為未來的幼兒教師,目前學前教育類學生在專業認同方面處於什麼狀態?我們採用自編問卷對廣東大專層次學前教育專業大學一、二年級的212名學生進行了抽樣調查,以探尋造成其職業認同感偏低的原因。本次調查中,男生2人,女生210人,年齡18-23歲,有效問卷199份,問卷有效率為93.87%。調查按班級進行團體測試。問卷內容涉及基本信息、專業興趣、專業壓力、求職意向等方面,答題後回收問卷,剔除無效問卷,數據採用SPSS10.0版本軟件進行分析。

1.專業興趣及原因

問卷題目“你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喜歡程度如何”、“你未來工作時是否願意從事學前教育專業”分別用以瞭解學生的職業興趣和職業目標,從“很喜歡”或“很願意”至“很不喜歡”或“堅決不做”採用5等級劃分,其頻數分析見表1。

另外,我們分別把學生的專業興趣與學生年級、是否參加過幼兒園見習或實習進行t檢驗,沒有顯著差異;而專業興趣與生源地及學生大學聯考前的專業之間存在顯著差異。職業目標與年級、是否是見實習、生源地、大學聯考前專業之間均沒有差異(見表2)。

問卷中“如果你願意從事本專業,主要是因為”、“如果你不願意從事本專業,主要是因為”(可多選)兩題是用來了解學生喜歡或不喜歡本專業的原因。

我們把每種原因的選擇人次進行了統計,並按照是否是見實習、年級、生源地、大學聯考前專業分別作頻數分析,進行X2檢驗。在喜歡本專業的原因方面,四種分類均未有顯著差異(p>0.05),喜歡孩子、喜歡做教師、從事本專業很開心是吸引學生從事本專業的主要原因;而在不喜歡本專業的原因方面,有過實習經驗的同學更認為幼兒教師工作太辛苦、待遇差,二年級的學生此方面體會比一年級的學生深刻,差異非常顯著,同時這兩種原因的選擇比例也分別排在第一、二位。另外,更多來自農村的學生和非幼師專業畢業的學生認為“大學畢業做幼兒教師沒面子”,顯著高於來自城市的學生和幼師畢業學生的選擇人次;來自農村的學生更傾向於認為幼兒教師對各方面的才能要求太高,詳細結果見表3。

2.專業壓力與壓力來源

問卷中探討學生壓力來源的題目共有7個選項,彈唱跳技能不強、經驗不足、幼教知識不豐富分別排在壓力來源的前三位(見表4)。

3.職業願望

問卷題目“你希望畢業後從事什麼工作(可多選)”提供了8個選項,瞭解學生的職業願望,其中公立國小、公立幼兒園仍然是多數學生的首選,詳見表5.

4.分析與思考

4.1專業興趣

從調查結果來看,近一半的學生對學前教育專業抱“可以接受”的態度,並沒有表示非常明確的專業意向,表示喜歡或很喜歡的約43%,只有不足8%的學生表示不喜歡或很不喜歡本專業。這與調查中問及是否願意從事本專業的工作時所獲得的數據(40%左右表示很願意或願意從事本專業,8%左右的學生認為自己不願意或堅決不願意從事本專業的工作)基本一致。可見學生在進人學前教育專業領域時,並非完全牴觸該專業。

這種專業興趣在一、二年級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是否經過見習實習影響也不明顯。然而從生源地和大學聯考前的專業來看,城市的學生比農村的學生專業興趣更強烈,幼師畢業後進人大專學院本專業學習的學生比高中畢業的學生更喜歡本專業。這兩方面的差異,前者可能是由學前教育在城市更普及、大家對該專業更認可造成的;而後者的差異則説明,在對學前教育的興趣方面,我們能夠從經過三年專業教育的幼師學生身上看到明顯的效果。

4.2影響專業興趣的原因

從問卷中所列舉的喜歡本專業的原因來看,近60%的學生認為自己喜歡孩子,近一半的學生表示喜歡做教師,1/3左右的學生承認從事本專業很開心,本專業容易就業。這對如何開展本專業的教育帶來了一定的啟示。我們在教育中可以從教師職業的吸引力、教育工作的趣味性方面來加強學生對學前教育專業的認同感。然而問卷調查也發現,在“本專業有前途、有創造性”方面的選擇人次卻偏低,全都不足15%。這意味着學生對該專業的認識不夠全面、深刻,有必要開展更加細緻而深入的專業教育,引導學生認識到學前教育事業的朝陽屬性和美好前景。

在不喜歡本專業的原因選擇中,約55%曾經見習實習過的學生認為幼兒教師工作太辛苦,遠遠高於未實習過學生的選擇的25%,差異非常顯著。在此方面,二年級學生的選擇人次也遠遠高於一年級,幼師畢業的選擇人次高於非幼師畢業的選擇人次。從中不難總結出:有過幼兒園實踐經驗的學生更傾向於認為幼兒教師工作太辛苦。因為二年級學生、幼師畢業學生都已經有過去幼兒園實習的經驗。思考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至少有兩個方面:一則可能在於學生缺乏吃苦耐勞的奉獻精神;二則説明目前幼兒教師職業的任務和職責越來越多,使一線教師感覺工作太累,沒有職業成功感,這也與目前國內對幼兒教師的研究一致(黃紹文,20xx;陳小異等,20xx)。

另外值得關注的問題在於,有一半以上的學生認為幼兒教師待遇差,實習過的學生、二年級的學生的選擇人次分別高於未實習過的學生、一年級學生的選擇人次,差異非常顯著。這在很大程度上與幼兒教師的生存狀態相一致。目前我國幼兒教育事業的總體特徵是辦園模式多元化。廣東省自辦園體制改革之後,多數企事業單位的幼兒園被“剝離”,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某些幼兒園開始追求辦園效益最大化,自負盈虧使幼兒園給幼兒教師的薪酬隨市場而浮動,再加上社會上對幼兒教師社會認可度偏低,認為只要能帶好孩子吃喝拉撒即可,導致教師待遇不穩定。據20xx年對廣東、湖南等地幼兒教師抽樣調查顯示,城市幼兒教師的收人水平一般比國小教師低20%左右(彭世華、皮軍功,20xx)。幼兒教師地位低、待遇差、工作苦的狀態已經與幼兒師資的培養和發展形成了惡性循環。

4.3專業壓力

本調查中學生認為學前教育專業壓力較大、與其他行業相似、壓力較小的分別約佔1l3。而在壓力來源中,有近70%的學生選擇了自己的彈唱跳技能不強,近60%認為自己經驗不足,50%左右認為幼教知識不豐富,有45%的學生認為教學技能少、幼兒教師責任重也分別帶來了壓力。隨着幼兒教師專業化的呼聲越來越高,人們對幼兒教師的認識早已從能歌善舞型轉變為反思科研型,然而超過2/3的學生仍然覺得彈唱跳技能是自己從事該專業的主要壓力之一,反思其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是學生對本專業認識不夠深刻造成的,而目前就業形勢也有推波助瀾之勢。有研究者指出,注重技能的學前教育機構處於低水平的發展階段(黃紹文,20xx),然而目前幼兒園招聘教師時,多數都把彈唱跳技能作為篩選人才的重要標準之一,這又使培養幼兒師資的院校進人了尷尬境地—以就業為導向的師資培養院校何去何從?如何在學前教育專業生源不斷下降的壓力下(呂蘋,20xx;張雪萍,20xx;蔣建其,20xx),更好地把理論與專業技能並重的培養體系充實、完善併成功實施?

4.4職業願望

在進行職業願望的選擇時,46%的學生都選擇了公立國小,41%的人選擇了公立幼兒園,25%左右的人希望能進人公立中學,而只有9%的人選擇了私立幼兒園。可以看出,雖然只有的學生選擇了非教育行業的工作,但多數學生都把公立學校作為自己的首選,這又將與學生畢業時最終的就業單位形成矛盾:目前廣東省的公立幼兒園已經是鳳毛麟角,成為公立國小的教師並非是學前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這再次向我們表明:社會地位、工作待遇等問題已經成為學前教育專業繼續發展中面臨的困境。如何提高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保障其工作利益,維持其隊伍穩定性,已經和學前教育專業的師資培養緊密聯為一體。

本研究在調查之初,我們多次與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進行訪談,瞭解他們對於本專業的看法,以便設計更客觀、全面的調查問卷。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專學生對學前教育專業的思想認識問題。然而該問卷未經過效度檢驗,調查的範圍也不夠廣泛,研究中的某些數據和結論不具有普遍性,因而需要在未來的研究中繼續完善。但我們可以通過這樣的初步調查來推測我們幼兒師資培養的現狀和問題,進而思考分析幼兒教師地位低、隊伍不穩定與師資培養困境之間的惡性循環,尋找切人問題的對策。

職業調查報告14

一、 畢業實習(調查)報告的內容

1、 標題

標題應簡明扼要,概括報告內容。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可以另加副標題。

××××工作實習(調查)報告

2、 摘要與關鍵詞

摘要應説明實習(調查)的內容、目的、方法、結論。摘要應包含與實習(調查)報告的主要信息,具有獨立性和完整性。摘要應以精練的語言表述,內容不宜展開説明,成果與結論是摘要的重點。摘要字數以200-300字為宜。關鍵詞是表示全文主題信息的單詞或術語,一般3-5個。

3、 正文

正文是畢業實習(調查)報告的核心部分,佔主要篇幅,字數應不低於3000字。由於各系在專業、實習及調查方式、實習進程、結果表達方式等方面存在差異,對正文內容不作統一的規定。但正文必須實事求是,客觀真切,準確完備,合乎邏輯,層次分明,簡練可讀。主要包括:

(1) 前言:闡述本報告解決問題的方法步驟及主要指導思想、概述成果及意義。

(2) 報告主體:概述實習情況;實習期間的具體工作情況(可包括:崗位職責、工作情況、取得的成績或成效、遇到的問題或困惑等。);實習工作心得。要求理論聯繫實際、立論正確科學、觀點新穎、論據確鑿、邏輯性強、層次分明、論證嚴密、表達確切。

(3) 結論或總結:對整個實習(調查)工作進行歸納和綜合,闡述實習(調查)中尚存在的問題及自己在實踐中收穫、見解和建議。結論要寫得概括、簡短。

4、致謝

致謝是作者對畢業實習報告的形成作過貢獻的組織或個人的書面感謝。致謝語言要誠懇、恰當,致謝內容要實在、簡短。

5、附錄

對於畢業實習(調查)報告不可或缺、又不宜納入正文的內容,或對畢業實習(調查)報告有重要參考價值的內容,可編入附錄。附錄長度不宜超過正文。

6、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反映作者研究問題的科學依據和所依據材料的廣博程度、可靠程度,反映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嚴肅態度,並向讀者提供有關信息的出處,是畢業實習(調查)報告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參考文獻應限於作者直接閲讀過的、畢業實習(調查)報告使用的、近期正式發表的文獻。

二、 畢業實習(調查)報告的格式要求

畢業實習(調研)報告統一採用A4幅面紙張打印,具體要求如下:

1、封面

封面採用學校統一樣式。見附錄一。包括題目名稱、學生所屬系、年級、專業、學號、姓名、指導教師、完成日期等。

2、頁面設置

頁邊距:上3.0cm,下2.5cm,左側空2.5cm,右側空2.0cm。正文1.5倍行距,標準字符間距。眉頁2.0cm,腳頁2.0cm。頁碼從正文開始編寫,用小5號字居中標明。

3、標題

章標題:小三號黑體、居中;一級標題:四號黑體、左對齊;二級標題:十二磅黑體、左對齊;三級標題:小四號黑體、左對齊。

4、 摘要與關鍵詞

摘要:“摘要”二字,加粗四號宋體;正文,小四號宋體。摘要置於題名之後、正文之前。

關鍵詞:“關鍵詞”二字,加粗四號宋體,關鍵詞用加粗小四號宋體書寫,排列在摘要的左下方。關鍵詞之間以分號隔開,末尾不用標點。

5、正文

正文按三級標題編寫,採用數字序號,第一級為“一”、“二”、“三”,第二級為“(一)”、“(二)”、“(三)”,第三級為“1”、“2”、“3”。各級標題單獨佔行,序數頂格書寫,後空一格接寫標題,末尾不加標點。正文采用小四號宋體,文中表格的表題採用5號黑體,表格內容採用5號宋體。

6、註釋

個別名詞或情況需要解釋時,一般採用頁末注的方式加註説明。同一頁中有兩個以上的注時,按出現的順序編列注號。註釋用正線與正文隔開,與被注的正文安排在同一頁。註釋格式為:

圖書著者,書名,出版者,出版時間,出版頁次。

期刊作者,篇名,期刊名稱,期號,頁次。

報紙作者,篇名,報紙名稱,日期,版次。

“註釋”二字採用五號黑體、內容採用五號宋體。

7、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四字前後加黑括號,採用小四號黑體、內容五號宋體。參考文獻在正文中標註時,按文中出現的先後,統一用阿拉伯數字進行自然編號,序號用方括號括起來 ,作為上角標或語句的組成部分。在正文後的“參考文獻”中列出時,按正文中標註的序號排序。參考文獻按以下格式書寫:

專著 [序號] 作者.書名[文獻類型標識].版次(第一版不標註).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學術期刊 [序號] 作者.論文題目[文獻類型標識].期刊名稱,出版年,卷號(期號):起止頁碼

析出文獻 [序號] 作者.題名[文獻類型標識].見(英文用In):主編.所在文獻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專題科學報告 [序號] 作者.專題科學報告題目[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頁碼

學位論文 [序號] 作者.題名[文獻類型標識].保存地點:保存單位,年份

專利 [序號] 申請者.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國別,專利文獻種類,專利號.出版日期

職業調查報告15

一、對"職業教育"的再認識

1、職業教育的新內涵。職業教育是以培養學生作為中、初級技術工人為主、從事技能型操作人才的中等教育,是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加快新型工業化步伐,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經濟競爭力,成為經濟轉型期的重要特徵,要求造就一支宏大的技能型人才隊伍和高素質勞動者,因此發展職業教育是推進產業優化升級、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前提。黨中央、國務院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大局出發,高度重視和關心職業教育工作,年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將職業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戰略地位,把中等職業教育作為今後一段時期內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戰略重點之一,職業教育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時機。

2、市職教的新環境。近年來,我市職業教育得到快速發展,服務經濟、服務社會的能力得到增強。市級職教中心,區級職教中心,特色化的教育機構,民辦的教育機構生機勃勃。市規劃綱要明確指出:"鼓勵發展職業教育,優化和整合職業教育資源,創新培養模式,重點建設50個骨幹示範專業、10個緊缺人才培養基地和職業教育實訓基地。要求60%的中等職業學校達到國家重點職業學校標準"。各區縣也將分別重點建設一所職教中心,整合職教學校、職工培訓、社區教育培訓機構,使全市職教資源配置更加合理。

3、區職業教育的新要求。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培養大量的技術人才和高素質的勞動者是推進區城市化、工業化的迫切需要。為本區的現代製造業、服務業提供人力支撐,促進社會就業和解決本區徵地農民子女就業,特別是通過對徵地轉移勞動力和下崗失業人員的技能培訓,是提高城市就業率,穩定社會秩序的重要途徑。

二、我區二十年職業教育發展的成果

我區職業教育起始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經過20多年的艱難創建,現有國家級新港職業學校和省級市龍潭職業高級中學兩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已取得了顯著的辦學成果。兩所職業學校從最初只有幾個職教班,發展成了今天擁有l00多個班級4000多人的職教規模。現有省級示範專業一個,市級示範專業兩個,專業設置主要針對我區經濟開發區的需求,涉及服務、加工製造,IT信息技術等。每年都有千餘名職校畢業生,其中有70%是本區農民和城鎮居民的子女,為解決他們的就業緩解就業壓力起到積極的作用。幾年來我區職校生的就業率均達到98%,畢業生普遍受到了駐區企業的歡迎。除此之外,我區職校還堅持服務社會的辦學思想,開展對下崗職工、徵地農民、待業青年的技能培訓,積極做好拆遷徵地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期間,全區職業教育共培養畢業生5800人,培訓城鄉勞動者近3萬人次,基本形成了以中等職業教育為主體,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並舉,與普通教育相通的職業教育體系,為全區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並在全市職教領域具有重要的影響。

三、制約我區職教上台階的問題

我區社會與經濟正由轉型期向着構建和諧社會的積極變化期轉變,""規劃明確了全面達小康、建設新的目標,提出科教興區發展戰略。但是,我區職業教育無論是規模還是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相比,特別是與建設先進製造業基地和發展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的要求相比,都還有一定的差距。處於全市制造業中心的區必須充分認識加強職業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其他地區的職業教育都在跨越式的躍進,相比之下我們的差距在進一步的拉大,表現為:

一是傳統的價值取向使職業教育先天不足。許多人存在鄙薄職業教育的觀念,認為"只有成績差的人才去讀職業學校",加上全國大幅增加普通高校的招生規模,客觀上也刺激和強化了追求讀大學的傾向。大學聯考升學的導向作用,致使生源不足,經費不足,設備不足,師資不足構成職教四大共性困難。

二是企業、行業和社會力量沒有形成辦學合力。社會各方共同辦職業教育的積極性不高,技術培訓的機構很多,政出多門,形式多樣,資源分散,學生實訓和就業缺乏規範統籌,導致職業學校辦學遭遇很多難題,出口的不暢影響進口的興旺。

三是辦學分散,專業重複建設,特色不鮮明。我區職校佔地面積小且校區分散,發展空間受到限制,重複建設多,資源浪費多。我區職校設置的專業以就業為導向方向正確,但專業特色不夠鮮明,輻射面較窄,示範性不夠強,培養的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比較薄弱,可持續性發展能力較差。

四是實習實訓設備落後,缺少財力支撐。辦職業教育必須有與技術進步相適應的專業實習實訓設備,以確保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場地進行實踐操作和技能訓練。目前各職校的實習實訓設備落後老化,現有的實驗室,技訓室也只能保證最基礎的教學要求,加上使用後維護不夠及時,造成比較先進、難度較大的教學無法正常開展。

五是專業教師嚴重短缺,培養培訓的難度較大。我區職業學校均由普通中學轉型而來,文化基礎課教師過剩,專業課教師不足,專業課教師隊伍與專業辦學需求相比,是杯水車薪,造成職校發展缺乏最基本的人才保證。

四、加快發展我區職業教育,提升辦學水平的建議

1、優化辦學機制,練好內功,打造職教品牌

(1)讓品牌轉變成辦學效率。特色是一種獨特而穩定的個性品格,是辦學的生存之本、拓展之源、立足之地。一所學校沒有特色就沒有個性,沒有自己的旗幟,名校就名在"特"字上。區職教辦學歷史長經驗豐富,需要總結優勢在那裏,成熟的東西在那裏,特色在哪裏,讓專業特色更加清晰,讓品牌成為無形資產。比較其他地區職校的辦學特色,感覺我們的宣傳不夠到位,特色還不夠明顯。要從就業率,家長的評價,企業的滿意度三個方面來考量,做到辦學思路上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的顯著特徵;在人才規格上,實行知識、能力、素質三者並重發展的培養特色;在辦學模式和辦學體制上搞聯合,教學內容上搞綜合,人才培養目標上搞複合。

(2)走規模集約化之路。政府統籌職教資源、加強職教中心建設,會起到綱舉目張的效果。職業教育由於和市場關係緊密,學生實訓的成本很高等諸多原因,必須講求效益,

一是育人成才的社會效益,

二是教學管理的質量效益,

三是招生就業的規模效益,

四是產、教、研結合的成果效益,

五是開源節流的財經效益。

實踐證明,學校必須堅持走規模、結構、質量、速度、效益和諧發展之路,新港和龍潭兩所職校實行合併,異地重建、徹底整合;建立職教中心,有效地減機構、精人員、滿負荷、高效率,學校才能實現五大效益都提高的目標。相信職業教育一定會和普通高中同步發展,找回90年代職教的輝煌。

(3)多元的資金注入。資金問題是永恆的問題,目前辦學主要來源於財政撥款,渠道單一,參考各地的做法是:引入民資,企業設備支持、實訓支持、自辦工廠,校廠一體,培訓轉移支付等多渠道解決經費問題,用企業管理的辦法管理、經營學校,在浙江和廣東已有成熟的經驗。

(4)提升教師"職教"的本領。組織教師到企業實踐是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在職培訓提高的重要形式,是提高教師專業技能水平和實踐教學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是職業學校密切與企業的聯繫、加強校企合作的具體體現。《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提出,"要建立職業教育教師到企業實踐制度",優化教師的能力素質結構,建設高水平的"雙師型"教師隊伍,促進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通過這種實地培訓,瞭解企業的生產組織方式、工藝流程、產業發展趨勢等基本情況,熟悉企業相關崗位(工種)職責、操作規範、用人標準及管理制度等具體內容,學習所教專業在生產實踐中應用的新知識、新技能、新工藝、新方法,結合企業的生產實際和用人標準,完善教學方案,改進教學方法,開發校本教材,提高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針對性。組織教師到企業實踐,教育行政等政府相關部門牽線搭橋,結合學校專業設置的情況,協調相關行業部門,選擇一批在行業中代表性較強、技術水平較高、職工培訓基礎較好、重視和支持職業教育發展的骨幹企業,作為重點聯繫的職教教師企業實踐基地,做到雙方受益。

(5)以職業道德引領學生成長。現實的教育結構,社會的價值取向,職校難以獲得優質的生源,作為國民教育重要組成部分,職業學校承載提高國民素質的重任。職業學校的德育工作一方面困難很多,另一方面又特別的重要,關係到國民素質的底線,也是學校生存的底線。提升學生素質要大力加強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主題的校園文化建設,薰陶學生良好道德品質,潛移默化影響學生價值觀的形成。要營造價值導向鮮明的校園文化環境,使學生能從老師、同學身上感受到激勵、尊重和友愛,從班級和團隊活動中感受到和諧與温暖,從校園人文、自然環境中感受到積極向上的力量,從各項活動中找到自信,自覺形成誠實勞動,敬業愛崗,遵守紀律,執行規範的習慣,在工人的崗位上體現責任、實現價值。

2、定位本區產業,圍繞市場,提供人才支撐

(1)服務於區位的產業結構。隨着本區傳統產業的改造和先進製造業落户、高效生態農業與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大批一般技能就業崗位正在轉化為高技術含量的崗位,對人力資源的結構和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職教要與招商、工商、勞動、開發區管委會等部門信息對稱,專業設置緊貼市場,啟動職校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開發研究,調整教育教學內容,進一步擴大製造類專業和重點骨幹專業的招生數量,調減重複設置的專業,壓縮長線專業的規模。同時面向市場經濟設置專業,培訓徵地農民,為社會培養急需、適用的人才。

(2)服務於本區徵地農民子女的就業要求。我區勞動力資源豐富、成本較低,是本區招商引資參與經濟競爭的重要優勢所在,但應該看到,與勞動力低成本相併存的是勞動力的低素質、低效率。隨着產業升級對勞動力素質要求的提高,廉價勞動力的競爭正在轉化成技能素質的競爭。通過發展職業教育,提高勞動力素質,把勞動力的數量優勢轉化為建立在高素質、高技能基礎上的人力資源優勢。加快職業教育發展重點在徵地農民子女,他們急需職業教育,渴望能夠致富,家庭的生存安全。"要致富,學技術","讀完國中上職中,打工緻富一路通",這真實地説出了農家子女對職業教育的態度。

(3)用好駐區高校資源走聯合之路。由於經濟的快速變遷和國際產業的接軌,人力需求結構將漸呈燈籠型,中間大部分是擁有高級技術知識的專業技術人員。中等職業教育培養的主要是技術工人,非常容易被其他的培訓機構的學生取代,必須增加技術的含量,增加前沿知識與技能的學習。目前職業教育的高移是必然趨勢,國家今後的重點將放到發展大學層次的技術院校,因此要未雨綢繆,積極與高職院校聯合辦學,在專業、師資、信息、升學等方面的進行合作。

(4)實訓基地建設要積極推進"工學結合"。改變以學科為中心的培養辦法,切實加強實訓基地建設,把學生技能培養擺在教育教學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學校加大加快教學投入,積極改善辦學條件,配置高性能的基礎性教學硬件,加大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先進實驗設備投入,積極將實訓基地向企業延伸。

3、統籌各方力量,政策扶持,優化職教環境

(1)創設有利於職業教育發展的輿論氛圍。大眾媒體要大張旗鼓地宣傳職業教育在推進工業化城市化和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意義,在實施科教興區的特殊重要地位,在促進就業、增強勞動者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宣傳優秀技能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的勞動價值和社會貢獻,摒棄重學歷輕技能、輕視職業教育的思想觀念,使新的求學觀、擇業觀和成才觀在全社會蔚然成風,走出先天不足後天發展不良的窘境。

(3)增加公共財政對職業教育的投入。把職業教育納入全區教育事業的總體規劃,集中勞動、工會、民政、農林、街道等部門的培訓經費,將職業學歷教育、在崗培訓和成人教育整合為"大職業教育",增加教育經費,使職教和普教齊頭並進均衡發展。

(4)將職業教育納入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建議政府出面組織企業、教育、勞動等多家部門的專家成立專業指導委員會,結合區域經濟特點統籌規劃;政府組織企業與學校聯合辦學,聯辦實體,雙方互動,雙方互利。

(5)人事部門給予政策傾斜。允許職業學校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和高技能人才,擔任專業課教師或實習指導教師,並適當考慮解決他們的編制、待遇等問題,給予技師以上的"雙師型'教師一定的政策傾斜,增加職教專業教師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