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個人範例 > 職業

職業教育討論:遷就還是激勵

欄目: 職業 / 發佈於: / 人氣:1.03W

【關鍵詞】職業教育;遷就;激勵

職業教育討論:遷就還是激勵

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我國教育結構調整和高校擴招,伴隨着的是重點高中的持續升温和中職學校生源的不斷減少、學生文化基礎水平的一再下滑。世紀之交,中職學校一下子從小康跌入了貧困,招生難、管理難、教學難、生存難等一系列困難一下全湧現出來。面對中職教育教學的各種困境,中職學校對學生的學業要求可謂一退再退,直至退到“沒有標準”“沒有門檻”的地步。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中職學校的發展實踐表明,“技能成就人生”“技能至上”只是人們的一廂情願,“沒有標準”“沒有門檻”的中職教育培養不出企業需要的,擁有良好綜合素質的員工。同時,校企合作中職業學校的被動、“一頭熱”,也驗證了學校辦學理念與企業用人觀的激烈衝突。無論何種類型的教育,總得有標準;沒有標準,任何教育都是辦不好的。因此,當學業沒有標準、畢業沒有門檻的時候,我們單方面一廂情願地希望學生擁有高技能,成就精彩人生,最終只能是一種美好的願望。

我們可以再來看看當下中職學校的教學現狀:課堂教學容量少、難度低,教師沒有激情、學生沒有壓力;課後,學生忙着無事生非,教師忙於各種應付。為了應對這一現狀,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提出要重視德育教育,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於是各種方向正確、目標實際、方法多元的德育活動在職業學校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但實際收效甚微。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德育的低效甚至是無效?筆者認為,“學業沒有標準及畢業沒有門檻”所帶來的學生自我放逐,無疑是德育低效或無效的重要原因。當學生對學業採取應付乃至放棄的態度時,遑論德育?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當然,把學習和德育的關係比作“皮”和“毛”的關係也許未必恰當,德育的根本目的或許就是為了解決學生人生方向和學習動力問題,但假如我們對一個學生個體做一番仔細的考察就不難發現,當個體失去前行動力的時候,“思想工作”是很難做進去的。正如對一個不珍惜崗位甚至準備跳槽的人大談什麼愛崗敬業、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等道理,豈非對牛彈琴?

所以,筆者覺得,我們的中職教育不能再對學生一味地遷就了,我們要激勵學生追求卓越、追求成功,實現自身的學業提升。還是那句老話: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這些年,“成功”一詞頗受人詬病。通常情況下,談成功好像就意味着功利,而功利之心是違背教育本質的。對這樣的語境、這樣的推論,筆者不敢苟同。鼓勵、激勵學生成功不僅沒有錯,其本身也是教育的應有之義。受人詬病的“成功”是把成功簡單地和職務、金錢掛鈎,認為職務高的、賺錢多的就是成功,職務低的、賺錢少的就不是成功。這是對成功的錯誤詮釋,不是成功本來的科學含義。當然,成功也不必刻意迴避職位、財富、名次。激勵學生追求卓越、追求成功,應該成為中職德育的重要內容。與德育工作相配套,中職學校的.教學工作也應該對學生設定起碼的標準,也應該設立起碼的門檻。職業教育不是選拔性的精英教育,設立“標準”和“門檻”不是為了淘汰學生,而是為了激勵學生。我們不希望有學生被“標準”和“門檻”所淘汰,但如果真有這樣的情況出現,那也只能説明:不是教育淘汰了學生,而是學生放棄了教育。

當然,我們還要讓學生明白:“條條道路通羅馬”,成功的範式、途徑、標誌也是多元的、因人而異的;成功不是來源於同他人的比較,而是在不斷挑戰自己、否定自己、超越自己中產生的;成功與職務、財富、名次沒有必然的聯繫,做任何事情只要盡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只要不給自己留下遺憾,只要享受着工作過程,就是成功;所有的成功者無不是付出了艱苦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