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個人範例 > 職業

什麼專業對口最難

欄目: 職業 / 發佈於: / 人氣:2.31W

什麼專業對口最難

什麼專業對口最難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透露,20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727萬,比今年的高校畢業生(699萬)多出28萬,於是有了史上最難就業季之説。但根據記者從招聘會上得到的信息來看,這個史上最難就業季之難是難在對口上。

不是嗎,一邊是學生找不到工作,另一邊卻是企業招聘不到滿意的人才。可以下這麼一個結論:眼高學生在找萬元高薪,萬元高薪卻在尋找真才學生。這一高一真,就是一個對口的問題。如果,眼高的學生把薪資期待調低點,而企業對學生又不那麼急功近利,想必,一切問題都不再是問題。

昨日,在西南交通大學犀浦校區體育館內,江蘇省無錫市經濟開發區攜103家企業在此舉行了一場專場招聘會。

記者現場採訪發現,20XX年畢業的研究生和本科生都感到就業壓力巨大,多數學生尚未簽約。而對於招聘單位來説,卻面臨招聘不到人才的困境。

為什麼呢?應屆畢業生普遍眼高手低,一個研究生來應聘,開口就要萬元以上的月薪。一家企業的招聘負責人説,而類似的感慨在其他單位也能聽到。

【學生吐槽】

 我一個研究生投了百份簡歷未搞定工作

昨日上午,四川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研三學生孫嫻排隊等着面試,她已經記不清這是她第幾次投簡歷了。

少説也有一百份了,有進入一面二面的,也有進入中面的,但基本上都沒有音訊。對於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孫嫻深有體會,往年到10月甚至11月才會來到的招聘高潮提前到了9月份,3個月過去了,她投了100多份簡歷,面試了很多次,但工作依舊沒有着落。

同樣,班上其他同學的情況也不樂觀。截至11月底,班上70多名同學,簽約的還不到10個。

這種情況也出現在本科生身上,成都理工大學數學專業學生何家助所在的班有40多名學生,目前簽約的只有3個。成都信息工程學院自動化專業學生何浩,班上70名學生,已簽約的也只有3個,還都是籤銷售專業的,不對口。

何家助是湖北人,他本來希望能夠留在成都工作,但目前的`就業形勢讓他放棄了想法,只要能工作,去其他地方我也可以接受。而對於薪資的期望,他已經下降到兩三千元了。何家助説,因為數學專業沒有特別對口的工作,班上有七八名學生重新找了培訓學校,回爐學習一些技術。

【企業感歎】

你一個研究生張口就月薪一萬,好為難

一邊是學生找不到工作,另一邊卻是企業的苦楚:學生是多,卻招聘不到滿意的人才。

企業注重的是經濟效益,我們肯定希望一招來就能立刻上崗的,但絕大多數應屆畢業生沒有這種能力。無錫四達農業機械公司招聘負責人介紹説,應屆畢業生在學校掌握的完全是理論知識,進入公司後,需要重新學習專業知識,而他們公司的技術崗位,一般學生要花2~5年時間才能完全適應,還是希望學生在學校的時候能夠多參加社會實踐,增強動手能力,這樣進入企業後才能更快上手,我們也希望能夠招聘到更多的適合崗位的學生。

而令企業感到無奈的另一個情況是,不少學生眼高手低。在昨日的招聘會上,無錫一家機械公司的負責人説,有名研究生過來應聘,一開口,月薪就要求萬元以上。為什麼覺得你能拿到這麼高的薪資呢?招聘負責人問。因為我很優秀呀。學生的回答讓招聘方感到無奈。應屆畢業生到公司一般是不能直接上手的,公司還需要重新培養,這種薪資要求,我們是接受不了的。

【學校點津】

轉變就業觀念才是王道

據統計,60%多的大學畢業生,都是通過學校招聘會的途徑找到工作的。西南交大招生就業處副處長翟婭敏介紹説。據記者瞭解,近兩年川內各大高校的招生就業處都在積極主動聯繫企業,儘量引進企業到本校參加招聘會。

學校已經意識到了本科生在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上的缺乏,所以通過校企合作,建立實習基地等多種方式,增加學生的實踐能力,爭取早日與社會接軌。翟婭敏説,但學生也要轉變就業觀念,比如,技術性崗位緊缺,學技術的未能就業,就可以轉向銷售方面就業,懂技術的去銷售,工作上手肯定更快,做得更好。

【政府引導】

 5萬安家費吸引高端人才

昨日,無錫市組織了103家企業前來組團招聘,其中包括750個崗位和50個產學研項目,招聘本碩博等各個層次人才。相關負責人説,組團招聘,一方面是因為城市發展轉型和產業升級對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響應國家號召,積極解決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

為了吸引優秀學生到無錫就業,無錫市政府為每位到無錫工作的畢業生提供住房補貼,其中本科生500元,碩士生600元,博士生800元,補貼的時間年限為2年。而根據招聘會現場公佈的政策顯示,無錫市惠山區,在無錫市安家費的基礎上,博士追加5萬元,碩士追加5000元的安家費。

Tags:專業對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