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個人範例 > 職業

漢語言文學專業

欄目: 職業 / 發佈於: / 人氣:4.57K

漢語言文學專業1

漢語言文學專業

第一週聽課。

聽課是實習生上課前的必經階段,也是日常老師學習、提高的方法之一。初來到實習學校,我先是聽了2個星期的語文課,再自己實踐講課2個星期。實習期間,我共計聽課24節,上課16節,備課16個課時。

在聽課過程中,我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就拿教本班語文的李鬆老師來説,他上課時聲情並茂,感情充沛,語言幽默。在上課前,他常常會根據課文內容,去網上查找一些與課文有關的故事或者對課文起補充的知識,並在上課時適時講給學生們聽,以增加課文的趣味性,知識性,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上第一單元裏的《捅馬蜂窩》這篇課文時,他先是問同學們小時候是否捅過馬蜂窩,並讓同學們説説自己捅馬蜂窩的趣事,在激起同學們的興趣後,他才開始講解新課。又如,他在上《夜雨寄北》這篇課文時,他並不急於進入新課,而是先給同學們講解作者李商隱的背景身世,及他與妻子的愛情故事,從而來引出詩人寫給妻子的這首飽含深情的詩。同時,在講解過程中,他用自己樸實的話語把詩歌的中心思想表達出來,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同身受。

對於聽課,我認為需要注意的是聽課前要先了解該課內容,做到心中有底;聽課時要仔細聽講,細心捕捉每一位老師的授課亮點;課後要爭取與授課老師探討本堂課的上課思路,從而對照自己查找差距。

漢語言文學專業2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育教學工作如果忽視對學生創新意識、求知能力、學習精神、理論聯繫實際能力的培養和挖掘,是無法培養出適合現代社會需求的複合型人才的。加強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新時期培養現代人才的核心工作。然而很多高校的漢語言文學教育活動仍然使用傳統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教育模式,因此存在着教學理念滯後、教學方法陳舊、教學內容落後、教學體系不完善不健全等問題。此外,教學計劃、教學管理方式以及評價體系不科學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創新能力的提升和個性化能力的培養。

一、傳統的專業專才的教育模式,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困難

很多高校特別注重對學生專業知識的教育,隨着社會的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僅僅具備專業素養是不夠的。高校漢語言專業學生的培養除了要具備專業知識和理論外,還要不斷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思維,放遠他們的視野,加強對其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的提升。只有這樣,高校培養的漢語言專業的學生才能滿足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要求,幫助他們更好地實現其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

二、新時期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素質培養措施

(一)加快教材和課程體系的改革、創新、發展

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與教材改革創新要始終堅持“厚基礎、寬口徑、高素質、強能力”的人才培養原則,緊跟時代步伐,體現時代發展需求,展示專業特色,注重學科間知識的融會貫通,並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第一,加快教學內容改革的步伐。注重對最新研究成果的吸收,將陳舊的不適應人才培養的教學內容淘汰更新,例如寫作課教育可以與網絡知識相結合,增加網絡寫作的教學內容;加大對現當代文學教育教學中新時期文學的教學研究;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不光重視理論知識的研究,還要有計劃、有目的的培養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第二,不斷優化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一般情況下,專業基礎課、專業拓展課、專業方向課構成了課程體系的三大模塊,而且每個模塊都是由必修課和選修課二個部分組成。要根據社會發展需要相應地增設實踐應用性強的選修課程,例如加強廣告文案策劃、應用型寫作、口才與思維、現代信息技術與寫作等課程的安排。

(二)彰顯專業特色,不斷改革創新人才發展方案

彰顯專業特色,不斷改革創新人才發展方案是促進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適應區域經濟社會文化發展需要的重要措施。首先要加強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基礎知識的教育培養,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學習和掌握是學生創新和發展的基礎。第二,人文素質與專業技能協調發展。知識的提高、理論的掌握、專業技能以及人文素養的提升要協調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既具有人文素養又具備現代文化素養、既具備專業知識又有應用專業知識的實踐能力、既注重課內文化教育又注重課外文化積累的———學生。第三,注重學生個性化發展差異、因材施教。建立能夠滿足不同學習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為那些學有餘力的學生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提高選修課程體系的建設,建立健全適合不同類型學生的多樣化、分批次人才培養模式。綜上所述,隨着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對高校人才所具備的素質也提出了新的需求。傳統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教育模式存在着很多問題和不足,已經無法適應新時期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需求,加快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育改革,不斷完善創新當前的教育體制,是高校求得生存和發展的現實需要,也是為社會培養應用型人才、幫助學生更好地實現其人生價值的必然舉措。

作者:徐曉 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漢語言文學專業3

【摘要】漢語言文學作為一門學科,是我國人文學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定意義上也是一個基礎部分,要做好漢語言文學教學,必須從基礎的字、詞、句加以琢磨,將最基礎的部分做好。本文對我國古代的漢語言文學之路加以分析探索,結合我國漢語言文學的基本現狀以及對其教改的方式加以分析和探索。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教育改革;觀念;重點

伴隨着商品經濟的高速發展,以應用型教育為導向的大學本科教育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關注,在市場機制的調節下,企業往往更加願意聘用技術性較強的應用型人才,對於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而言更是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市場就業壓力。目前,漢語言文學專業與市場銜接過於單一和鬆弛,放眼整個商品經濟市場幾乎沒有與漢語言文學專業相對口的任何一種職業,這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結合現階段漢語言文學與商品經濟市場的銜接程度以及未來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發展方向來説,教育體制的改革必須儘快推行。推行漢語言文學教育改革首要的任務便是對傳統認知和傳統觀念的改變和顛覆;其次,改革要講求方法,要抓住教育改革中的主要矛盾,看清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解決重點問題,以科學的方法推進改革順利有效進行。

一、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科學合理的課程設計

漢語言文學是一門比較枯燥難懂的學科,對於誕生在網絡時代背景下的這一代學生來説,漢語言文學教學完全不能滿足學生們對新奇事物的探索,對於漢語言文學這門專業很多學生是排斥和反感的,再加上漢語言文學課程內容的陳舊落後,教師講授方式傳統呆板,學生缺乏對於漢語言文學這門課程的興趣,使學生們喪失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對於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育改革來説是一個非常嚴峻的考驗。

2.教學觀念落後,與時代潮流相隔甚遠

目前我國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師大部分都是一些前輩級的人物,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以及接受漢語言文學教育的過程中,更多地受到傳統觀念的薰陶和影響,所以他們在日常的工作及學術研究過程中也會潛移默化地將過去的教學觀念引入到新時期的課堂中來。現在的漢語言文學課堂大部分教師的教授方式仍然採用的是“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教師實施的教學活動不會依據學生的個性差異以及具體需求來進行教學方式的調整。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過於強調理論性的知識的灌輸,在教學的過程中以個人的角度進行片面的理解而難以結合時代的潮流,理論與實踐缺乏有機的集合。這樣一來,學生就逐漸喪失了學習興趣,對教師的教學活動產生了牴觸情緒。所以,教學觀念的落後也是目前漢語言文學教育改革所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

3.考試方法單一、落後

對於現行的考試機制來説,在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考試中較多地沿用了傳統的考試模式,大量的死記硬背,缺乏理解性記憶的內容,在考試的時候更多的學生採用臨時抱佛腳的方式來應付考試,這樣的考試對學生漢語言文學素養的檢驗毫無作用,不僅不能督促學生積極投身於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習,反而更容易讓學生對這門課程有牴觸情節。

4.教師本身的水平良莠不齊

教師是高校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直接策劃人和指揮者,教師的教學技能和水平直接關乎漢語言文學教學的課堂效率。由於常年受傳統文化的薰陶,許多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師在日常的生活中教育思想僵化,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墨守成規,缺乏創新和創造力。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不注重學生的參與度,與學生缺乏互動,整個課堂氣氛沉悶,缺乏活力,對學生的學習缺乏有效的激勵。現在許多高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師在上課的時候缺乏對多媒體等設備的應用,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所以,教師本身水平的參差不齊也是漢語言文學教學改革面臨的重要問題。

二、漢語言文學教學改革的策略

1.對漢語言文學課程結構進行優化

對漢語言課程結構的改革應按照勞動力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增加漢語言文學選修課的比例,使學生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能夠不斷延伸、拓展學科範圍,增強自身綜合素質和競爭力,使學生能夠將一些與之相關專業與漢語言文學專業進行有效的融合,通過拓寬所學知識範圍,使學生在綜合素質方面得到極大的提升,與此同時,面對未來的就業環境時也為自己的擇業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2.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緊隨着時代的潮流

漢語言文學教改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讓漢語言文學教學緊隨時代的潮流,具體而言,首先要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材進行改進,讓漢語言文學的教材更加貼近新時期的社會潮流;其次要對考試模式進行改革,考試的目的應該更加註重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的理解,而不是單純檢驗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在考試的形式上應該更加靈活一點,而不是千篇一律地答試卷。

3.對教學方法實施改革

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越來越難以適應新時期教育背景下的教學,這種教學不僅課堂效率低下而且容易讓學生產生嚴重的牴觸情緒,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造成了負面影響。對教學方法的改革策略有二:其一在於對新媒體環境下的多媒體網絡設備的應用,這樣容易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其二在於師生之間的互動,教師應該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思考如何教學,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在教學的過程中多與學生互動有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創新教學方式,滲透德育教育

師者,教書育人,重點在於育人上。在全面普及素質教育的今天漢語言文學專業卻往往忽略對學生德育方面的教育,教師應針對漢語言文學的學科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善於把握德育教育的時機,培養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認知和喜愛之情,逐步養成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得到培養。漢語言文學是我國傳統的人文學科,是中華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傳承和載體,漢語言文學肩負着對我國傳統文明傳承和創新的重任。所以,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改革更應當注重對學生精神層面的教育,立足於培養符合社會主義新時代精神的新青年,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培養人才。

5.提高師資隊伍的綜合水平

在當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教學水平,把教學重點放到理論教學與社會實踐相接軌上。只有教師具備過硬的素質和教學能力,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效率,使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進而實現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學目的,最終確保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改革的成功。

三、以就業為導向,深化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改革

漢語言文學教學改革的重點在於對現階段漢語言文學方面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所以只有以就業為導向,不斷深化漢語言文學的教學改革才是當前我國就業背景、就業形勢下所必須突出強調的重點。當前就業難是大學生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也是一大難題。所以漢語言文學專業要與社會發展趨勢相結合,結合當代背景,對漢語言文學專業知識加以改革,使大學生增強面對社會壓力的能力,並且具備一定的實力。對此,學校可聘請相關專業方面的教育專家跟學生講講就業方面的形式,對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就業發展提出建議。另外,學校可以多為學生設置一些情景模式,讓他們扮演不同的角色,從自己內心出發,看自己會怎麼説,怎麼做,揣測別人的想法,更全面地瞭解自己與他人。其次,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課餘時間拜訪一些相關方面的公司,讓學生感受其工作環境、氛圍,並且可以向工作人員提問一些相關問題,回校之後相互討論。這樣可以增加學生學習的動力,以及幫助他們瞭解相關的工作,更加確定他們以後的選擇方向。

四、結語

做好與就業方面有關的思想工作,學生自然會提高興趣,並且在相關方面教師可以再利用自己的一些經驗為他們提供一些寶貴經驗,並鼓勵學生自主創業,利用新媒體擴大自己的人脈圈。在課程方面,教師可增加一些與現時代有關的知識,將課本內容與當下實例相結合,並且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去探索一些機會,並總結經驗。在校時期的這些積累對於他們以後的就業有着很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王曉歡.淺談提高漢語言文學教學質量的途徑[J].科學與財富,20xx,(10):98-99.

[2]石慧.論後現代教育思想下的漢語言文學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xx,(15):132-133.

漢語言文學專業4

摘要:總之,我國經濟的不斷髮展,促使我們重新思考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未來走向。該專業必須順應時代的發展與變化,以應對各種矛盾與衝擊,在保持自身優勢的同時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定位

一、目前各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1.專業培養目標定位不準

近年來,隨着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與深入,高等教育逐漸向大眾化發展,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使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發生了變化。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很多高校對漢語言文學專業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是,各高校仍存在着對該專業培養目標定位不準的'問題。很多高校主要是地方高校仍然墨守成規,似乎停留在傳統專業教學上,沒有及時對該專業的培養目標進行調整,更沒有考慮到市場對該專業學生的實際需求。這就出現了一對矛盾,即社會的實際需求與專業培養學生目標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不解決,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將是一個大問題。

2.專業的課程設置缺乏合理性與科學性

因漢語言文學專業特殊的專業特點,該專業的畢業生只有少數繼續深造讀研究生或在中學任教當一名中學語文教師,大部分學生都不會從事與專業相關的工作。因此,該專業的學生具有的專業知識與專業能力只是以一種廣闊的文學背景而存在的,在實際工作中的作用並不大。

3.對學生的評價體系較為單一

目前各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育評價體系注重的只是對學生的知識評價,對學生能力的評價並不重視。高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評價僅僅停留在學生的考試成績上。例如:學生獎學金的評定、預備黨員的選取、優秀畢業生的評選等基本數據依據就是學生的各科考試成績,而對於學生的電腦技能、職業規劃、人際交往等方面的能力並沒有給出明確的評價標準。

二、以市場為導向進行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創新

1.對學科層次性的科學性定位

各高校應根據自己的特點與社會的不同需求來制定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例如:國家重點文科高校,具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各種文學資料齊全,這類學校應該將培養目標定位於全面發展的人才。這類院校培養出的學生不僅能夠從事中學教學工作,還能夠從事各行業中的文字工作,有的還具有較強的科研與管理能力,這些都是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的高級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

2.課程設置要科學、合理

以市場為導向進行課程設置是人才培養的具體表現,也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必要條件。因此,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課程體系改革中,課程體系的設置是關鍵。首先,可以對傳統專業基礎課進行優化。目前漢語言文學中很多專業基礎課程重複設置,例如古代漢語、現代漢語、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等。而新的人才培養模式要求課程設置必須精簡,每門課的設置要有針對性。另外,要對課程進行整合,儘量避免內容的交叉與重複。

3.學生的評價機制要具有全面性

新時期對學生的培養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對學生的評價機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對每一名學生必須做出系統、公正、全面的評價。這就要求不同類型的高校根據自己的辦學特色與培養目標的具體要求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進行考核時,將傳統的試卷命題考試標準與能力的檢測標準進行有機結合,要對學生進行全面的考核。

三、結語

總之,我國經濟的不斷髮展,促使我們重新思考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未來走向。該專業必須順應時代的發展與變化,以應對各種矛盾與衝擊,在保持自身優勢的同時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因此,漢語言文學專業新型人才的培養必須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為社會培養漢語言文學專業的高素質、綜合型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將知識轉化為能力——談漢語言文學專業特色建設鄧齊平;懷化學院學報20xx-07-1516

2、論漢語言文學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黃踐;吉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xx-09-20

漢語言文學專業5

尊敬的領導:

您好!

我是一名xx師範學院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畢業生,我很榮幸有機會向您呈上我的求職信,走出校門之後還想繼續學到更多東西,在此謹向各位領導毛遂自薦。

作為一名文學專業的大學生,我熱愛我的專業併為其投入了極大的熱情和精力。我深知學高為師,德高為範的道理,所以大學四年,我認真學習,系統地掌握了專業基礎知識和教師素質修養的有關理論,同時我還利用課餘時間廣泛地閲讀了各方面書籍,不斷地充實自己,為迎接社會的挑戰做着充分的準備。

四年的大學生活,我還積極地參加了各項社團活動,並且通過努力創辦了一個新的社團——xx協會,其中我組織的“封面設計大賽”活動獲得了全校優秀社團活動。社團活動教會了我與人交際、組織、管理協調能力,我積極參加學校開展的辯論賽,協同隊友獲得了不錯的成績,這是對我良好的口才,敏捷的思維能力等綜合素質的考核與肯定。

我利用寒暑假從事家教工作,在試講和教育實習期間積極鍛鍊自己,對板書、教案等多加揣摩,進一步掌握了中學生的學習和心理規律,在xx技師學院實習期間擁有了x個月講課機會並且得到了師生的一致好評。

我熱愛教師這一職業,教書育人不僅僅是一項工作,一名真正的教師將會影響到學生的一生,大學四年學習讓我自信能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相信今後在社會上我能很好地發揮自己的知識和能力。

感謝您在百忙之中所給予我的關注,我期盼着您的佳音,謝謝!

此致

敬禮!

  求職人:xxx

  20xx年x月x日

漢語言文學專業6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發展歷史悠久,是高等院校設置最普遍的基礎性文科專業之一。隨着中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應用型、複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斷增大,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向應用型、複合型人才培養的大眾化過渡,對傳統漢語言專業在承擔社會人才培養的功能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戰。

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代的到來,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社會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的快速發展,正越來越深刻地改變着我們固有的教育和人才觀念,衝擊着傳統的人文學科的命運。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發展歷史悠久,是高等院校設置最普遍的基礎性文科專業之一。缺乏鮮明的特色和實用的技能,是傳統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的特點。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的培養表現為以下方面的發展變化,體現出時代對本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

一、傳統型模式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培養目標主要是為適應計劃經濟時代對漢語人才的需要而制定的,比較切合當時的社會經濟文化、教育科技發展、人才配置方式和市場需求的實際。

漢語言文學專業國家人才培養基地開設課程有:文學概論、寫作、文學作品導讀、現代漢語、古代漢語、邏輯學、語言學概論、現當代文學、古代文學、世界文學與比較文學、美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學術思想通史、西方哲學概論、高等數學、英美文選、科學概論、史學專題、科研論文閲讀與寫作,共19門。

課程的設置基於培養目標。高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是培養目標極不明確的專業,它培養的學生所從事的職業,涉及新聞、廣告、出版、廣播、影視、戲劇、文祕、教育、行政(文化宣傳、各級政府)等部門,專業的設置較為寬泛,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培養對象無法做到精確的定位,課程的安排沒有一個明確的導向。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體系存在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在課程觀念上,重語言文學輕文章。第二,在課程結構上,重學術輕實踐。第三,在課程內容上,重學科專業輕文化基礎。

傳統知識型人才培養模式,知識的講解傳授成為教學和考試考查主要內容。導致學生高分低能的現象相當嚴重。在市場經濟社會背景下,本專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挑戰,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就業、創業普遍困難。

學生專業不專,特色不突出,就業競爭能力較差,出現了人才培養模式與社會發展不相適應,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不相適應,學生知識結構、能力與素質不相適應,教師素質能力與人才培養定位不相適應等系列問題。因此,漢語言文學專業以創新型應用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顯得尤為必要,優化應用型漢語言文學人才培養模式的理論研究與實踐迫在眉睫,我們應該探索出一種既能有效解決目前的各種矛盾,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資源培養出真正合格的人才的培養模式。

二、應用型模式

目前,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由精英教育階段進入大眾教育階段。在大眾化教育階段,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呈現多樣化的形態,尤其是對具有較強實踐應用能力的人才需求更為迫切。

應用人才,是指培養人才不以學術型、研究型的精英教育為取向,而以適應廣大用人單位實際需要的大眾化教育為取向,面向基層、面向生產第一線,強化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培養,既注重智育又重視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創新型人材,是指培養的人才比技能型應用人才有更“寬”、“專”、“交”的知識結構和更強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具有勝任某種職業崗位的技能,而且具有應用知識進行技術創新和技術開發的能力。致力於培養出既具有紮實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基礎知識和廣博的文化知識,又能夠運用專業知識在行政、教育、新聞出版部門及企事業單位等不同領域從事編輯評論、文祕及文化宣傳工作的漢語言文學創新型應用人才,是目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首要任務。

市場經濟社會要求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具有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具有在談判、公關、策劃、教學、寫作等活動中,運用美好的、得體的、雄辯的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通過語言能夠進行廣告宣傳和公司企業形象設計等。由此,專業課堂教學中的文學觀念、語言觀念發生了變化。文學的認知功能、宣傳教育功能在弱化,而潛移默化的心理疏導功能、娛樂功能、審美功能等在增強。社會要求通過文學培養人才的主要目標:在人文素養的教學中,培養薰陶人的人品人格、提升人才的審美品位。在專業教學中,語言的符號學性質得到確認,它不再只是工具性的,它更是思想性的。社會對通過語言進行交際的實踐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母語交流溝通的水準要求越來越高。另外,對寫作人才的需求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對漢語言文學專業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要求。

漢語言文學專業應該是上承學科研究成果,下接職業技能訓練的中間環節,肩負着吸收學術成果、拓展能力、指導具體實踐、形成職業技能的任務。概言之,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既要有理論的修養做功底,又要在此基礎上實現知識的遷移、職業技能的培養,這才是漢語言文學專業教育的基本定位。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模式應是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學審美能力、語言交際能力和寫作能力為主的能力型教學模式,遵循漢語言文學專業教育教學規律,設計新的專業教學計劃和課程教學大綱,改變教學手段,配置相關教學資源。本專業課程體系將以文學類課程為主,語言類、寫作類、實踐類課程具體落實本專業人才的能力培養目標。具體操作方式是:

(一)文學類:着重培養學生的文學審美能力。

和諧社會的核心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根據新的時代要求,改變觀念,以提升人文素質、塑造完美的人、塑造學生完美的人格人品為目標,重點培養學生的藝術感悟、藝術欣賞和審美判斷能力,使學生對文學的把握從側重理解抽象的、概念化的社會歷史轉變為側重理解生動形象的人。課程設置也作相應的調整。

(二)語言類:着重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重視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和傾聽理解能力協調發展,更注重交際溝通能力。

(三)寫作類:着重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由於社會整體文化水平的提升,迫切需要“筆桿子”,而能説會寫也是畢業生就業最好的標籤。寫作課將以培養學生實踐寫作能力為主,根據學生的個性需求,提供相應的文學寫作、公文寫作、新聞寫作的課程,外聘著名作家、記者、編輯、祕書等開設專題講座,負責學生課外寫作輔導,全面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從本質上改變原有寫作課側重於理論的性質,使寫作課的實踐本質落到實處。

(四)實踐類:着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一是專業工作能力層,通過學期論文、課程論文和各類實習讓學生掌握綜合能力;二是創新能力層,通過課外職業實踐活動、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等培養學生的工作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根據各個層次的培養目標,實踐教學體系優化應採取的主要措施即建立校內外實習基地和實踐教學與職業技能鑑定相結合。

漢語言文學專業應在完善和改革教學的基礎上,形成較為清晰的辦學特色和人才培養模式,應該面向社會、重視基礎、強化實踐,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能説、能寫、能辦事的高素質應用型中文人才。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應立足於傳統中文基礎與現代實用中文基礎的有機結合,立足於課堂的拓展和實踐教學的深入展開,立足於立體開放型師資結構的建立。

漢語言文學專業是體現人文精神,對社會、對生活、對人體悟的最直接的載體,它擔當着傳承與提升全民語言與文化素質的重任。該專業的主幹內容是中外的優秀文學文化遺產,它是一個知識系統,更是一種價值譜系,其核心內容是對人類生存意義和價值的關懷,是對自身、他人、集體、民族、國家,乃至對人類的一種認識與社會責任感。漢語言文學專業所培養的學生主要是從事與人有關的工作的,需要廣博的知識、敏鋭的觀察力和反應力、較強的分析歸納能力,需要寬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態、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足夠的合作意識等等。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培養重心在於學生的人文素養,它的應用性主要體現在對社會觀念與精神取向的影響上,它作用於人的精神層面,在建設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有着實用性專業不可替代的作用。漢語言文學的專業價值不在於創造可以計量的經濟效益,而在於創造無法用數字統計出來的社會效益。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應用性”是與“高素質”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它不能僅強調與職業技能相關的動手能力,而更應該注重與人的素質相關的專業素養。動手能力的強化,可以使學生快速適應自己的工作,但能否勝任或者是否有發展前景,則要看他的內功和修養。[1]

大學的類型、層次不同,對社會的功能自然有所差異,漢語言文學專業在不同大學也自然有不同的定位,實現不同的人才培養目標。

三、複合型模式

高校是人才的培養基地,根本任務是培養人才。人才的質量直接決定着就業的質量,也決定着學校的社會聲譽。因此,為實現學生的充分就業,高校必須始終堅持從源頭抓起,把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作為學生充分就業的根本來抓;必須根據人才市場需求的變化趨勢,來適時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教學方式方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強化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就業能力、創新能力、創業能力培養,努力打造綜合素質高、能力強的應用型、複合型人才,確保人才培養質量得以不斷提高,並以此來促進充分就業,提高就業水平和質量。

當代社會是一個知識經濟初現端倪,信息化和全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的時代。為了更快地適應這一時代對高層次人才的需要,我國政府及時地調整了高等教育政策,以擴大招生規模的方式淡化高等教育的精英色彩,推進高等教育的大眾化進程,同時在人才使用上採取就業渠道多元化的市場化人才調配方式,這給大學教育理念及人才培養規格帶來了深刻的變化,也對高等教育改革帶來了深刻影響。

對漢語言文學專業,當代社會現實和高等教育理念的這些變化無疑對人才培養規格及教育教學改革產生了深刻影響。[2]

(一)當代社會需要一專多能的複合型漢語人才。

隨着就業渠道的多元化,一種職業定終身的現象恐怕再也不會重新出現了。人才的培養教育必須從傳統的“專才型”向一專多能“複合型”方向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在人才培養目標及課程設置上進行深入研究和調整。在保證學習好本專業基礎知識和能力的前提下,既要重視類似於講演辯論、新聞寫作、公文寫作、節目主持、書法藝術、廣告設計、篆刻剪紙、編輯採訪等與本專業比較接近課程的開設與學習,也要重視其他跨類較大的學科如法律、經濟、旅遊、計算機、外語等知識的學習,同時對於學有餘力的同學,還要鼓勵他們攻讀第二學位。

(二)當代社會需要精通雙語的高素質應用型漢語人才。

在漢語言文學方面基礎深厚又精通兩門以上外語的人才肯定倍受青睞,這就為我們在制定專業人才培養計劃時提出了開設類似於“雙語教學”這方面課程的現實要求。

(三)當代社會需要富於創新精神的開拓型漢語人才。

當代社會需要個性特色鮮明的人文精神來提升人們的精神境界,這就要求作為人文學科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為我們培養出更多具有創新精神的開拓型人才,來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同時,這種創新還包括對文化載體及傳播媒介的重新認識,因為單一以語言為載體的文化正在被以視像和網絡文化為主的多媒體文化所分割,這就需要我們培養的漢語人才具有整合跨類藝術的才能,它不僅需要創新,而且還需要開拓文化的新局面。那種在文學、影視和網絡媒體多棲的創新型人才一定會倍受推崇。因此,人才培養計劃必須增加類似於“影視創作與欣賞”、“博客教程”等方面課程的比重。

(四)當代社會需要文化底藴深厚純正的風範型漢語人才。

隨着21世紀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中國必然需要一大批人文素養深厚、道德品質高尚的風範型人才來引領社會健康發展,這是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漢語言文學專業以語言文學為研究對象,是一個傳統的基礎性專業,其本身肩負着兩個責任:一是對本民族語言、文學和文化進行研究和傳承,這方面側重於理論研究;二是使人們能在實際工作中更好地駕馭語言文字、更好地宣傳民族文化等,這方面則側重於實際應用。

隨着社會的發展,隨着市場對人才需求的發展,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功能逐漸傾向於實際應用方面。高校應充分根據自身的實際和社會市場需要,靈活地制定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培養目標、教育教學方式、考核評價體系等,以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漢語言文學專業教育內容在注重人文方面的同時,必須有所改變,應與現實生活相結合,與經濟、科學教育相配合,從而使學生成為既有謀生能力,又有人文素養,講究責任與道德的新型複合型人才。

高校能否調整自己的辦學模式和人才培養規格,為社會提供大量學生和家長認可、企業需要、就業前景良好、創業意識強的高素質應用型、複合型人才已經成為判斷一所高校是否有社會責任意識的標誌。加強高等院校辦學的社會責任意識,重視對具備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和就業能力、創業能力的應用型、複合型人才的培養,將是各級相關高校貫徹落實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

註釋:

[1]周興華.漢語言文學專業“應用性”的當下之思[J].黑龍江高校研究,20xx,(01).

[2]彭松喬.問題與出路——關於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江漢大學學報,20xx,(05).

漢語言文學專業7

一、目前漢語言文學專業缺陷的分析。

在漢語言文學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不能被很好地開發、鍛鍊,其在課堂上只是一味地聽老師講解,沒有獨立思考時間,靈感的產生僅僅是一瞬間。可是,學生在課堂上還要聽老師講解,在這一過程中,靈感磨滅了。此外,老師在講課的時候只是講解書本上的文學常識,讓學生對這些文學常識進行記錄,學生只是瞭解作家的生平和主要作品,卻沒有對這些作品進行細細品讀,在考試階段,老師也是讓學生將書本上的文學常識背誦下來,並沒有涉及到閲讀鑑賞之類的考試內容。這樣,學生在這種學習模式下就只是掌握了一些基礎知識,而對文學作品卻沒有自己的見解。在課堂上,學生與老師不能良好的溝通,老師只是滔滔不絕地講授,學生只是忙碌地做筆記,老師和學生之間不能夠在溝通中學習。

二、新時期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創新。

(一)在新時期,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中應該實現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學生視為課堂的主體。在原有的教學中,老師在課堂上總是滔滔不絕,總想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知識,但是沒有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學生在面對龐大的知識體系時,不能接受那麼多的知識,很多知識在課堂上不能得到消化和吸收,而且,師生之間也沒有形成良性的互動,老師與學生在課下也沒有針對一些問題進行溝通,老師下課就不會與學生溝通了。

這樣,學生在學習中只是記憶,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課堂上也不能暢所欲言,時間長了,學生在課堂上的思維就會比較倦怠,不會在主動地去思考問題,而是盲目地接受。在新時期漢語言文學教學中,老師應該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在探究中發現問題,通過在課堂上發現,充分開發自己的思維,使自己的思維能夠得到發散性的發展。

(二)在新時期漢語言文學的教學中,在課堂上應該形成良性的自主探究模式,增強學生與學生間、學生與老師間的溝通。在傳統的課堂上,老師會將大量的文學常識灌輸給學生,讓學生記憶,在考試中也重點考查這些文學常識,這些基礎知識在課堂上佔用了很多時間,學生在記憶這些文學常識的時候,沒有以具體的課文為依託,導致了他們在記憶這些文學常識的時候都是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不能達到好的學習效果,這種學習方式在考試中能夠獲得好的效果,可是考試一過,學生就把所學的知識都遺忘了。

有的學生甚至在這種教學模式中產生了逆反心理,將漢語言文學的學習當作負擔,因此,在漢語言文學教學過程中,文學常識可以不做為課堂的重點來講授,老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通過去圖書館查找資料的方法,讓學生了解這些文學常識,而在課堂上,主要是以課本的探究為主,老師可以讓學生暢所欲言,發表對文學作品的看法,從而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學生在聽取他人的發言後,也可以獲取很多知識。這種教學方式將被動地傳輸知識,變為主動地探究,使課堂更加有活力。

三、結語。

我國的漢語言文學體系本來就是博大精深的,而且,現在我國的文化已經與世界文化實現了融合,文化呈現出繁榮的局面,在漢語言教學中涉及的內容就更多了,因此,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如果還是採用原有的教學方法,就不能將知識系統地講述給學生,學生在學習中就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因此,在新時期,老師應該轉變教學觀念,讓學生在課堂上發揮自己的能力,鍛鍊自己的思維,促進漢語言文學教學的實效性提高。

漢語言文學專業8

漢語言文學專業共有31所比較好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廈門大學、深圳大學、北京大學 、西北師範大學 、重慶師範大學、四川大學、 廣西師範大學 、廣州大學、復旦大學、安徽師範大學、山西大學、山東大學、西北大學、哈爾濱師範大學、南京大學、清華大學、青島大學、中山大學、渭南師範學院、河北大學、華中師範大學、上海大學、揚州大學、福建師範大學、浙江師範大學、通化師範學院、上海師範大學、天津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

其中,深圳大學排在第一,廈門大學名列第二,北京師範大學屈居第三,以下是漢語言文學專業大學排名榜單:

1深圳大學

2廈門大學

3北京師範大學

4北京大學

5西北師範大學

6四川大學

7重慶師範大學

8廣西師範大學

9復旦大學

10廣州大學

11安徽師範大學

12山東大學

13山西大學

14西北大學

15哈爾濱師範大學

16清華大學

17南京大學

18青島大學

19渭南師範學院

20中山大學

21河北大學

22上海大學

23華中師範大學

24揚州大學

25浙江師範大學

26福建師範大學

27上海師範大學

28通化師範學院

29天津師範大學

30華東師範大學

31 中央民族大學

漢語言文學專業9

半年的實習生活已經快要結束了,想想這走過的幾個月,有喜,也有悲,有明確亦有茫然,有成功,也有失敗。下面就我教學方面的情況簡單總結一下。

一、教學儀態有了很大進步,現在落落大方,揮灑自如。

回想一下起初剛剛開始踏上講台的時候,我的教態是多麼不成熟,站在講台上,沒有多餘的動作,沒有笑臉,沒有憤怒,聲音特小,可以説什麼都沒有,有的只是膽怯,與生澀。經過這半年時間的磨礪,我從一個醜小鴨蜕變成了一隻白天鵝,從那個青澀的學生蜕變成一個半成熟的教師,從一個不經世事的小丫頭蜕變成了一個稍懂人事的半社會青年,從原來連大聲説話都不敢的人變成了一個説話落落大方的人……我看到了自己的巨大變化,這半年對於我來説沒有虛度,即使我什麼知識都沒有收穫到,我至少收穫了我的開朗的性格。這可以説是令我最高興的事。

過去的二十五年我都是一個內向,沉默寡言,自卑,沒有自信,能力十分欠缺的小女生。我不喜歡我的性格,我想改變,讓自己變成一個有自信,説話大大方方的開朗的樂觀的人,只有這樣,我的各方面能力才會提高上來。可是,我努力過,爭取過,可就是跳不出那個自卑、不自信的圈子,遇到點不順心的事或是失敗的事情,就會一蹶不振,抱怨自己的無能,每次都會想到逃避,我知道,這是懦夫的所作所為,我不想這樣,可真的逃不出。我以為這就是我的宿命,可是經過這半年的頂崗實習的磨練,我很自然地就邁出來了,我高興,真的高興!雖然我並沒有完全蜕變成一個足夠開朗的人,可是我現在的改變我很知足,將來我也會再繼續磨練自己,提升自己的信心與能力!

二、課堂完整,教學流程掌握得很自如,不會再或因馬虎,或因緊張而把哪個環節忘掉了。

起初的時候,我對上課的流程很不熟悉,甚至剛開始時在不清楚完整的流程的情況下就上過一節課,結果可想而知,那節課上的很不好,沒有導入,沒有小結,只是把課文內容和知識講完了,想一想真的不敢再拿出來提。後來我瞭解了完整的流程之後,也會犯這樣的錯誤,或者丟掉一個兩個環節,或者小環節之間的順序記不清楚,總是搞亂講課順序。現在這個不再是問題,可以説已經相當熟練了想忘都不會忘掉了。

三、講課的語言更加流暢,更加豐滿,不再是枯燥地光自己解釋問題。

開始時我講課時的語言根本就不過關,慢慢吞吞不説,還講不透,講不好,學生們聽的是雲裏霧裏的,摸不着頭腦。經過這半年的鍛鍊,我學會了講課,學會了講題,學會了站在學生的角度去理解,去講解,而且語言也變得更加流暢自然了。

四、講課的方式變的多樣化,課堂氣氛也很活躍了。

起初我講課只是專注於把問題講明白,講透徹,卻忽視了學生是否愛聽,是否有興趣聽我講課,以至於學生們每上我的課時,就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上課時回答我的問題的人總是集中在那幾個人。後來我發現這個情況後,就思考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經過分析,我知道了是由於我講課太古板,什麼新鮮感都沒有這個原因。清楚原因後,我就努力思考,絞盡腦汁得想一些上課的不同方式、花樣,通過説點題外話,説點小笑話,朗讀方式多樣化,翻譯方式花樣化,回答問題的方式也多種多樣,獎勵機制也時常變化,這些不同的方式方法的運用,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聽課興趣,學生們積極了,課堂自然也就活躍起來了!2下一頁

如第二次錄課時,我講的是《大鐵椎傳》的第二課時,我通過或每組幾號,或幾組全部,或點名,或搶答的不同方式的提問形式,和小組討論,小組競賽的形式解決探究問題,把整堂課的氣氛活躍了起來,再也不會出現學生無精打采的情況了。其實將古文的第一課時是最能體現課堂活躍的課時了。古文的第一課時的主要目標就是掌握字詞,通譯全文,培養學生閲讀古文的語感和感受能力,若是第一課時,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是朗讀,二是翻譯。而這兩個部分都能運用多種形式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做到人人蔘與,把課堂完全交給學生都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五、講解更加細緻,引導更加到位。

起初的時候,學生聽我的課都是雲裏霧裏的,因為我講得不夠細緻,不夠到位,我發現,我不管是在講課,還是在講題時,都是站在我自己的思維角度來講的,對於他們這些只有十四五歲的孩子來説,讓他們接受我的成人思維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記得韋主任也曾經跟我説過:“不要高估這些孩子!”我發現這個問題之後,就努力改變思維,轉換角度,儘量站在孩子們的角度去思考,去講解。一段時間過後,這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六、時間控制得仍然不是很好,還需要努力完善細節,把時間掌控自如些。

起初我講課就是講到哪就是哪,從沒有計劃過時間,即使計劃過,也是感覺時間很難把握就半途作廢了,以至於我講課總是講不完,總是壓堂,這樣不僅學生會反感我,而且時間長了其他學科的老師也會因為我總是占課下時間講課而對我有意見。清楚這個問題後,我就向其他老師請教,課堂的時間應該怎麼把控好,從這些經驗豐富的教師身上,我大體瞭解了方法,就是每一個細節、每一個小的環節都預定好時間,哪些地方的時間是可以靈活掌握的,靈活掌握的環節分為哪些情況,又應該分別怎麼應對,注意這些問題冰罩好對應的策略,就會很容易控制時間了。可是瞭解了這些之後,我經過親身實踐,的確有很大的改善,但對目前的情況來説,我做的還不是很完美,時間的掌控還不能達到靈活自如的程度,這方面我仍需要繼續努力改進。

通過上面的簡單總結,我清楚了我的優點與不足,哪些還不夠完善,還需要繼續改進,竟來我只想做一名人民教師,所以在以後的日子裏我也會尤其注意這些問題,儘量做到盡善盡美!

漢語言文學專業10

尊敬的領導:

您好!

首先感謝您在百忙之中閲覽我的自我推薦信。

我叫,是XX師範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一名應屆本科畢業生。值此擇業之際,我懷着一顆赤誠的心和對教育工作的執著追求,真誠地向您推薦自己。

大學四年裏,我時刻按照“寬專業、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標準去鍛鍊及發展自我。學習上, 我刻苦努力,圓滿完成了學校開設的語言文學、教育學等課程,每科成績都達到優良以上,可以説對從事教育工作所必須掌握的相關知識有了相當程度的理解和掌握。並且在一個多月的教育實習工作中表現出色、獲得了學校最高級“雙優”實習成績,相信有能力勝任中學語文的教育工作。

“萬丈高樓平地起”,所以我對於師範生“三字一話”的基本技能尤為重視。通過努力,我順利通過了全國普通話等級考試,並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甲級乙等證 書;平時堅持勤練書法,鋼筆字、粉筆尤佳。課餘,我還通過書刊網絡等媒介涉獵各方面的知識,不斷擴充知識面。期間,我還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國家英語四、六級考試、國家計算機水平考試、且能熟練操作Word等辦公軟件及CAI課件的製作,網絡檢索信息的能力也較強。

此外,我還一直擔任學生幹部工作,曾當過三年班長和社團部門負責人,有較強的班級管理能力、活動組織策劃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同時積極參加各種公共文體社會實踐活動,在文藝和體育方面較有特長。因品學兼優,被評為校級“三好學生”“優秀團員”。

我正處於人生中精力充沛的時期,並且熱愛教育事業,決心做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希望貴校能提供一個讓我發揮專長的平台,我定會竭盡全力的在工作中取得好的成績。我相信,我的成長,我的努力,將會給貴公司帶去新的活力。

  推薦人:XXX

  XXXX年XX月XX日

漢語言文學專業11

1、北京師範大學

2、北京大學

3、南京大學

4、復旦大學

5、四川大學

6、北京語言大學

7、南開大學

8、武漢大學

9、山東大學

10、華東師範大學

11、首都師範大學

12、福建師範大學

13、中國人民大學

14、上海師範大學

15、南京師範大學

16、暨南大學

17、安徽大學

18、中山大學

19、山東師範大學

20、華中師範大學

漢語言文學專業12

師範類院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的就業範圍之廣,是其他專業不能同日而語的,除了在教育領域從事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之外,到新聞文藝出版部門、高校、科研機構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文學評論,以及文化、宣傳方面的實際工作也是本專業極好的出路。

用長遠的眼光看待漢語言文學這門專業也是極其必要的,在大學期間積累紮實的功底,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與文學氣質,為踏足社會做好充分的準備。在與同學們的交流中,雲南民族學院的老師們也給出了一些具體的建議:“積極的心態,必備的技能,廣博的知識,良好的人脈……”是一個有競爭力的大學生的基本素質。以培養從事漢語言文學教學、研究、文化宣傳、新聞出版、文祕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複合型高素質人才為目標。畢業生因適用面廣、適應性強而受到社會歡迎,歷年就業率均。居文科專業前列。

漢語言文學專業13

文學學科:中國語言文學類、外國語言文學類、新聞傳播學類

中國語言文學類:漢語言文學、漢語言、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古典文獻學、漢語國際教育

【漢語言文學】:

統計信息(數據統計截止日期:20xx年12月30日)

1、該專業20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75000-80000人

2、該專業20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性別比例:男21%:女79%

3、該專業20xx年全國大學聯考招生文理科比例:文科97%:理科3%

4、該專業近幾年全國就業率區間:20xx(80%-85%)20xx(80%-85%)

5、該專業全國報考碩士較集中的專業: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教學(語文)、漢語言文字學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紮實寬厚的中國語言文學專業知識、能從事中國語言文學教學、科研及相關工作的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主要課程:文學概論、語言學概論、現代漢語、古代漢語、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當代文學史、外國文學史、比較文學等。

畢業去向:保送或考取碩士學位研究生、地方高等院校及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學工作、重點中學教學工作、黨政機關及新聞出版單位。

漢語言文學專業14

今天學習了退保,退保一般只退商業險,需要打電話通知業務員,因為業務員可能之前有給客户打折,若退保會要收手續費。之後需要填寫批改申請單和銀行信息確認書,尤其要注意卡號不能寫錯。退保時還要回收保單和保卡,缺一不可,若遺失,需要客户登報説明。

正好今天遇上一個退保的,××在得知需要收手續費後告知了客户,但是客户表示不同意,××只好不斷打電話給業務員進行協調,然後對客户解釋,説盡了好話才讓客户同意。我問她為什麼不讓業務員自己下來協調,××無奈地説:“你果然還是新人。這些業務員資格都比我們老,讓他們自己來收手續費他們會對我們有意見的,認為我們就是要和客户打交道的,這樣做就是推脱責任。所以只好我們辛苦一下了。”

我再次感受到了這份工作的不易。作為剛走出校園的大學生,在公司的人際相處上,我還太單純,考慮不夠周到,我很感謝××,她教會了我很多,我也對昨天×經理説的“做受歡迎的職員”有

了更深的感觸。

漢語言文學專業15

許多理工類與財經類院校也紛紛開辦漢語言文學專業,改變了單一的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實現了大眾化高等教育形式下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多元化特色,滿足了社會和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但不容忽視的是,高等教育大眾化與市場經濟對傳統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形成了較大沖擊,尤其是一些財經院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面臨着專業定位不準、人才培養目標陳舊的問題,教學仍然受到傳統學科體系與專業體系的制約,沒有突破專業化的人才培養模式。

財經院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不能走綜合類大學和師範院校的路子,不以培養研究型人才與從事中文教育人才為目標,而應以培養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要求、服務地方經濟的各類應用型人才為己任,結合院校自身的優勢,調整培養目標,構建新的人才培養體系。因此,需要重新思考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對其培養目標、課程設置、課堂教學、實踐環節等方面都要進行深入探討,力求培養出高質量的、符合社會需要的複合應用型人才。筆者所在的西安財經學院中文系對此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創建了“一體兩翼”人才培養模式,即在夯實學生紮實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功底與人文素養(“一體”)的基礎上,增強學生相關專業的知識儲備,重點培育學生的應用能力(“兩翼”),培養複合型應用人才。下文試就這一人才培養模式作一粗淺的探討。

強化人文素質和文學素養的培育,是中文本科專業的要求,是社會發展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基礎化的要求。漢語言文學專業作為傳統的人文學科,承擔着傳承與提升全民文化素質的重任,重點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影響他們的社會觀念與價值觀念。學生將文化知識內化之後所養成的精神境界、意志品格與人文情懷,雖然在實際工作中不一定用得上,但卻能使他們受益終生,有着實用性專業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習語言學、中外文學史及基礎寫作等中文專業傳統課程,對於學生掌握較為系統的漢語言文學理論和知識,具備紮實的專業基礎,培養文化素養和藝術鑑賞能力等具有重要意義。財經院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不能機械地以實用性專業的應用性作為衡量標準,應該在充分考慮本專業人文性的前提下來理解應用性的內涵,這樣培養的學生才有深厚的根基,才有發展的後勁。

西安財經學院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是20xx年6月經陝西省教育廳批准成立的四年制本科專業,該專業方向定為高級祕書及宣傳出版,主要為培養高級文祕方向的實用性人才,故在課程設置方面更多側重於公文寫作等實用技能的培訓,從而相應地壓縮了漢語言文學專業基礎課的課時。這樣導致培養出來的學生基本素養不夠,基礎不紮實,沒有底藴,沒有後勁。雖然一時上手易,但跟進時代難,缺乏持續競爭力。而應用型人才必須具備較寬廣的基礎知識和厚實的專業理論,不能因為突出應用而縮窄專業知識面,削弱基礎理論教學。因此,我係在培養規格上,按照寬口徑、厚基礎、重實踐的模式塑造人才,逐步加大基礎理論課的份量。我們不斷修訂培養計劃,遵從規範性、科學性、系統性與前瞻性等原則,在課程設置方面作出相應的調整:嚴格按照教育部規定的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設置要求,在借鑑其他同類院校培養方案的基礎上,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取消了一些與中文專業相容性不大的課程,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規律,有機地銜接相關課程,並選用能夠反映本學科最前沿理論的課程教材或部、省獲獎等重點推薦教材。通過不斷地調整培養計劃,我係的培養特色愈加鮮明,培養質量愈加提高,收效也很明顯。由於增加了漢語言專業基礎理論課的課程與課時,使得我校學生在考研時與外校學生能同台競爭,大大提高了考研升學率,如20xx年漢語言文學20人蔘加碩士生入學考試,上線16人,在學校及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

如何辦出特色,如何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有就業競爭力的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是各財經院校在專業建設之初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

Tags:漢語言 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