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愛車

有哪些錯誤的汽車常識需要注意

欄目: 愛車 / 發佈於: / 人氣:3.7K

謠言:日/德/美系車XXX好,XXX不好

有哪些錯誤的汽車常識需要注意

闢謠:如果按品牌來討論車型普遍特點或許還有點依據,可是按照品牌國籍來討論未免有些太外行了。在汽車零部件國際化的年代,沒有哪家整車廠造出來的車是純正的made in XXX。人家TRW(天合汽車集團,美國著名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都被ZF(採埃孚集團,德國著名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收購了,連零部件的國籍都不能單一化,更何況整車呢?

科普從國籍看,日產和雷諾研發平台基本公用、福特福克斯是歐洲設計研發的、自主品牌汽車很多零部件都來自進口/外資/合資供應商……從特點看,通用、福特等美國品牌旗下很多車型油耗在同級車中名列前茅;大眾、寶馬等德國品牌也經歷過大規模召回;在歐美的汽車碰撞測試中,豐田、斯巴魯等日本品牌旗下車型也名列前茅。貼標籤歸類是人類常犯的錯誤,希望大家在選車時能夠避免誤區和偏見,買到自己中意的車。

謠言:銷量大的車就是好車

闢謠:銷量數據一直都是衡量產品優劣的有力標準,放在汽車上也一樣。但是我們在買車的時候買的只是那台車麼?不需要售後服務麼?遇到問題不需要向廠家/經銷商反饋協商解決麼?這年頭只是想買台裸車的有幾個?既然買的不只是車,那麼銷量大絕對能代表汽車本身做得好麼?

科普:我們買車基本都是去經銷商的4S店購買的,所謂4S店是一種集整車銷售(Sale)、零配件(Sparepart)、售後服務(Service)、信息反饋(Survey)四位一體的汽車銷售企業。也就是説我們在花錢購車的同時也為很多汽車本身以外的相關服務性商品買了單。基於此種捆綁消費/銷售模式,銷量衡量的應該是汽車及相關捆綁商品的總體產品力強,而不能絕對反映出汽車本身的產品力。

謠言:加價賣的就是好車

闢謠:大家得加價才能提到車,這車就好?飢餓營銷沒聽説過麼?中國人總是愛湊熱鬧,這一點毋庸置疑,看看街上的各種強勢圍觀、每一家蘋果專賣店的排長龍……供不應求在國人眼裏似乎都是好東西,但是隨大流的產品選擇真的適合自己麼?

科普:加價提車屢禁不止,從某種意義上確實十分擾亂市場氛圍。這其中原因大致分為兩點,一是汽車生產廠家產能不足以應對市場需求;二是部分經銷商/廠家可以壓貨,採用飢餓營銷的方式來吸引消費者關注。無論哪一點都不能説明加價賣的車擁有更強的產品力。

謠言:配置越多越實在

闢謠:現在的車型配置越來越豐富炫麗,以前之能在高端車型上看到的許多配置現在都在中低端車型上普及開來。確實,在不怎麼了解汽車的人眼裏,這些看似高大上的配置會讓他們眼花繚亂、心神不寧,同價位配置越豐富的車型,就覺得廠家越厚道。試想下每個廠家都會做市場調查,難道他們就那麼二做出配置不高的車型拿出來賣?這麼多配置真的實用麼?平時真的都會用到麼?

科普:汽車廠家在規劃設定每款車型的時候都有基於市場調研數據的目標人羣,所以無論其配置豐富與否、價位如何,都是充分考慮過目標用户需求的,基本上都還是物有所值。如果在對比兩款同級車時,一款配置明顯比另一款豐富,那麼配置上不足的車型往往在內部不容易看到的地方下了更多的功夫。看不見的部分才是最值得重視和關注的,因為這些部分直接決定了一款車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謠言:車皮越厚越安全/車身越重越安全

闢謠:日系車皮薄車輕,德系車皮實、車身重所以更安全?可是沒有任何數據能夠説明所謂的德國品牌汽車的安全性能優於日本品牌汽車。當然,更沒有任何有力數據能夠説明車皮(也就是車身覆蓋件)和車身重量與車輛安全性能有絕對關係。就因為一組日系車被撞得十分慘烈的圖片就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德系被撞成這樣的圖片同樣能找到這麼多!只能説你們都被經驗主義給誤導了!

科普:車身覆蓋件(也就是俗稱的車皮、車身鋼板)承擔的是外觀裝飾以及封閉薄殼狀的受力的作用。但注意了,這裏所謂的“受力”不是説它能夠算作車輛安全部件,充其量也只能算作“具有一定安全功能的外觀件”。車身覆蓋件的受力作用的目的在於保護行人,而非保護車內駕乘人員(這項功能交給了車架、安全帶、安全氣囊等真正的安全部件)。至於車身重量,只有在兩車強度,結構等等其它參數都一致時對撞,因為慣性大受到的負加速度小,對撞的時候確實越重越安全,但是這不能説明車越重越安全,只能説明車越重殺傷力越大。而且車重增大會導致很多其它安全性能指標下降,比如操控響應、剎車距離、加速響應等,當然,油耗也會更高……

謠言:渦輪增壓更有力、更省油

闢謠:這又是一個被不良商家忽悠出來的“毒瘤”。“渦輪增壓更省油”的説法值得其實是在同等功率下,渦輪增壓發動機相比於自然進氣發動機由於升功率更高,排氣量更小,在渦輪增壓器啟動前的油耗只比同等排量的自然進氣發動機略高(因為渦輪遲滯效應會增加油耗)。而“渦輪增壓更有力”的説法又是與同排量自然進氣發動機相比,擁有更強的動力。話説這樣那強項比弱項來忽悠也太沒節操了吧!

科普:渦輪增壓器並不是什麼先進的“黑科技”。在民用車型鋪蓋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初的目的只是單純提高升功率,也就是在有限的排量(有限的發動機體積、重量)追求更強動力。而現今各個汽車廠商推出大量渦輪增壓車型的目的其實是在於應對越來越嚴格的車輛排放管理制度。更小的排量意味着更低的排量税,因此越來越多的廠家重新拾起了渦輪增壓技術(上一個渦輪熱潮結束於上世紀80、90年代)。現在的渦輪增壓發動機由於動力需求,渦輪增壓器啟動轉速越來越低,省油的那部分幾乎只剩下了怠速。總體來講,渦輪增壓發動機相比傳統的自然進氣發動機的優勢主要在於更低的排量税,而在維修保養、動力輸出舒適度等方面往往不如傳統的自然進氣發動機。

各位準車主們在選車、購車時不要被謠言所誤導,能夠通過理性的認知來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同時也希望那些不負責的媒體、商家不要使用這些拙劣手段來忽悠汽車文化本來就很匱乏的中國消費者。

汽車靜電不但給您駕車與乘車帶來不便,還可能引起意外事故。所以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下面介紹一些清除靜電的小常識和大家一起分享。

扎個“尾巴小辮”防靜電

瞭解了車內靜電的產生,防範起“觸電”來也自然並非難事。

首先,車內應選擇天然制飾品,少用化纖織物。化纖織物的摩擦是汽車靜電的重要來源,因此在選擇坐套、坐墊及腳墊等用品時,盡使用真皮、毛料或純棉製品,減少化纖產品的使用。尤其是坐套、方向盤套、腳墊之類強力推薦使用天然產品或純皮純棉等,雖説價格比化纖產品貴,但從安全角度來講還是物有所值。

如果車主感覺愛車經常“電”自己,還可選擇安裝一套靜電放電器,它也叫靜電釋放器,其工作原理就是通過其內部的金屬導線將車內靜電傳導到放電器上,再通過空氣或者地面傳導出去,達到消除車內靜電的目的。

靜電放電器分兩類,一種是對地的接地式放電器,一種是對天的空氣放電式放電器。接地式放電器較為傳統,它也稱為褡褳式放電器,這種對地的褡褳式放電器形同倒車雷達,固定於車尾,放電器末端接觸地面,從而將靜電導入地下,這也是日常一些車輛後面拖在地上像一條尾巴的那種物體。而對天的空氣靜電放電器則粘貼在汽車尾部,是一種形似天線的物體,也叫“除靜電天線”。其外觀比較新穎,有些更因可以和車載天線共用而廣受歡迎。業內人士建議,兩套都裝的話,防止靜電的效果要比單裝一種要強得多。

此外,市面上還有一種小巧的靜電釋放棒,通過接觸金屬瞬間釋放靜電。靜電放電器種類繁多,其市場售價從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功能基本無差異,主要是外觀的不同帶來價格上的變化。

小貼士 奇招妙術巧“治”汽車靜電

稀釋甘油擦車身

有一種更省錢的辦法是將稀釋後的甘油把車身擦一遍,可以讓車輛保持一段時間無靜電。

儀表台鋪濕毛巾

用一塊濕毛巾鋪在儀表台上,利用陽光的照射使得毛巾內的水分迅速蒸發,從而提高車內的濕度,也不失為對付靜電的絕招。

手放牆上抹一下

出門開車前先去洗個手,或者先把手放在牆上抹一下消除靜電。為避免靜電擊打,可用小金屬器件(如鑰匙)、棉抹布等先碰觸大門、門把、水龍頭、椅背、牀欄等消除靜電,再用手觸及。

少開內循環空調

內循環空調使得本身已很乾燥的車內更加存不住一點水分。建議半開着窗(避免讓風直接吹在身上),即使身上有些微汗也不要緊,適當促進汗腺的分泌對皮膚反而比較好。

Tags:常識 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