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電路教學反思集錦15篇

欄目: 半導體 / 發佈於: / 人氣:1.44W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電路教學反思,歡迎閲讀與收藏。

電路教學反思集錦15篇

電路教學反思1

這是一節讓學生動手實驗較多的科學課。為了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為了讓課堂充滿活力,我本着由教師引導,讓學生動手操作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放手讓學生去操作,去實驗,使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掌握本課知識,並深刻體驗到實驗的樂趣。儘管課堂教學時間因放手讓學生實驗受到一定的影響,但能使學生從實驗中學到知識並感受到樂趣就值!

在實驗剛開始時,我發現大部分學生沒能將“電池、導線、燈泡”三種材料連接起來,當然,也就沒能使燈泡亮起來。原來,學生平時很少進行實驗,在課堂上大多數時候是聽老師説實驗。現在一下子讓學生親自操作,很多學生是手忙腳亂,甚至有些學生無從下手。這是我在備課時沒有想到的。面對這種情況,我沒有慌,而是與學生進行互動,一起動手操作。在我的指點下,學生很快就是使燈泡亮起來了。當時學生們激動得直喊:“我的燈亮了!我成功了!”

從學生們激動的情景可以看出,他們的探索慾望被激發起來了。我順勢引導學生按老師指導的方法將實驗過程重新進行一次,再次體驗成功的樂趣。

電路教學反思2

剛剛上完教研課,一切按照自己的預設順了下來,還在反思自己課堂上操作環節出現的問題,一直沒想到課堂上拓展環節,卻不小心説出了自己的錯誤觀點——串聯電路中,離電源正極近的燈泡就亮些,遠的就暗些。(以前學過的早就忘沒了)而課堂上操作時也證實了這一觀點。評課時組長幫我指出了課堂上的這一錯誤的觀點。我雖然沒敢爭議,可心裏還是信不踏實,於是上網查閲。(有點亡羊補牢的味道。因為教材中雖然涉及了串聯和並聯電路,但只要求學生認識,並不做深入探究,所以備課時根本沒想太多,也沒查過資料,只是和同事閒聊時曾提起,我們的觀點是一致的,所以根本沒想過自己的觀點是錯誤的)

查閲的結果真讓我汗顏:燈泡亮暗是由實際功率決定的,實際功率大的就更亮,小的就暗些。串聯電路中電流是一樣的,P實=UI,I相等,即哪個燈泡兩端的電壓高,也就是哪個燈泡的電阻大,P實也就更大,也就更亮。

我覺得奇怪,我們課堂上做實驗用的小燈泡是同種規格的,電阻應該是相同的,可是為什麼亮度還是不一樣呢?我繼續查閲,結果終於讓我無話可説——兩個燈泡雖然是相同規格,但是每個燈泡的內阻還是可能有一點不同的,因此亮度大小不一,尤其不是同一家廠生產的,或不是同一批生產的產品。

真相終於大白了,我的確是説錯了話,好在這只是拓展環節,而我也只説了一遍而已,我相信學生的印象也不是很深,只要下節課上課時糾正一下,我相信不會對孩子造成太大的影響。希望這亡羊補牢,真的為時不晚。

弄明白了問題,心裏的石頭也就落了地。看着這課題——《簡單電路》,我問自己:簡單嗎?回答是否定的,但語氣是堅定的:不簡單!科學這一學科,要想弄明白,還真是不簡單!我自認每節課都認真備課,做了充分的準備,可還是漏洞百出。幸虧有我們組內的三名同事和品德組的幾位老教師幫我,否則還真不知道要費多大的力氣呢。

每次翻閲教材,如果不細看,還真的以為很簡單,每節課的內容,連文字帶圖片不過兩頁而已,如此簡單的編排,卻有着極深的內涵。再次翻看教材,不由自主地重複自己的觀點:簡單?非也!

電路教學反思3

由於實驗過程步聚較多,本課用2課時進行實驗,探究串聯電路的電流規律用1課時,探究並聯電路的電流規律用1時。

一、成功之處:

通過課前檢查可看出學生對本節課提前預習的很好,對物理實驗探究的的基本要求掌握得很好。提出問題,及作出的猜想假設都有針對性、合理性。探究過程有序,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對電流表的讀數也較準確,能夠根據實驗數據分析,初步得出結論。評估與交流時,學生根據實驗情況,提出了實驗中常出現的幾個問題,例如指針反轉,電流表串聯接入電路後,燈泡不亮等,但在解釋原因時,較困難,需要老師的輔助或幫助。學生連接串聯電路比連接並聯電路要快很多。

二、不足之處

在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較多,表現在以下幾點:

1、實驗過程中,器材太舊,部分器材出現一些小問題,例如:電源沒有電流輸出、燈座的螺母鬆脱、導線太粗不容易固定等都會對學生連接電路產生影響。

2、學生沒有注重電源的電壓的大小,導致電燈泡燒壞。

2、連接並聯電路時,會出現短路的現象。在探究並聯電路的電流特點時,同學們對並聯電路的連接還不熟悉,因此用時較長,超過計劃的用時範圍。

3、在探究並聯電路的幹路電流時,沒有提醒同學們把電流表的小量程更換成大量程測量,這樣有的同學在實驗時,更換了量程,有的沒有,一定程度上損壞了電流表,違反了操作規程,有的錶針超出讀數範圍,影響實驗效率。

三、建議

用同一個電流表進行實驗,因為用電流表測量時進行讀數,不同的電流表的示數會有一點點誤差,會影響學生對實驗數據的分析。

電路教學反思4

通過這次公開課,在教學方面,我成長了很多,學到了很多東西的同時也意識到自己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以後,在教學上,我會揚長避短,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理念,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讓自己的每節課儘量做到盡善盡美。在這次公開課中,很多有經驗的老師們給我提出了很多寶貴的建議,讓我對教學工作有了新的認識,從這次課中,我有很大感觸,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一、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

平時我們面對的對象是職業中學的學生,他們基礎較差,不管是理解領悟能力還是動手操作能力都較為薄弱。所以,我們在平時教學中不能將普通中學那種教學模式套用到我們的學生中去。首先,我們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對教材內容進行合適的選擇,做到在抓住重、難點知識點的同時,也要將知識的複雜簡單化,以便學生容易理解。例外:在課堂上要注意調動學生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而在我的這次課中,我採用温故而知新以及從生活事例導入新課,學生一開始就提起注意,也很快參與到課堂中來;對舊知識的複習,既可以對舊知識的鞏固,提高師生互動,增強了師生互動交流程度,又能給學生提供一個輕鬆教學空間。

二、教師要熟悉教材,吃透教材

在課堂上,如果只是機械地將教材內容“填鴨”般地傳授給學生,學生會感覺很枯燥,提不起學習興趣。因此,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注意將教材深入領悟、在對有關資料全面的佔有和篩選上,結合學生的實際,加工製作,形成層次化、系統化的知識結構,達到教學內容設計最優化,便於學生學習掌握。

三、合理地分配教學時間

通常情況下,我在備課時,都會注意每個環節的分配時間。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有時由於突發情況或學生對內容的接受程度、師生互動環節等都會影響到時間的分佈,這就與備課思路矛盾起來。就好象這次上課中,本來事前安排好的練習,如果讓學生全部完成,時間就剛好,當由於中間的一些突發情況,導致自己一時忘記,所以最後還多出三分鐘左右的時間。從這次教學中,我總結出:平時我們在備課時,不但要對本節課的內容有深入地瞭解,講其重難點部分需細説,瞭解部分可以略帶而過,從而可以更加科學合理地安排課堂教學並根據實際課堂操作情況,及時對時間分配做出調整。

電路教學反思5

這節課重點是讓同學利用電路檢測器檢測電路中存在的故障,並進行排除。通過探究活動,進一步理解電路的原理。同學小組實驗中的電路中的故障都是課前我預先設置的,有的是導線問題,如裏面的銅絲斷了,接頭沒有剝掉塑料套;有的是燈座問題,如燈座的接線柱的線掉了,燈座壞了;有的是燈泡問題,如燈泡壞了,燈泡沒有擰緊;有的是連接問題……在教學中,令我沒有想到的是,很多故障同學在一開始實驗就發現了,並且很快就排除了,而且沒有意識到這就是老師故意為他們設置的故障,因此還喊着“我們這組沒有故障”,完全不依照我的設想一步一步去檢測。

出現這種情況,作為老師,應該是種什麼樣的感受呢?是遷怒於同學打亂教學秩序,沒按老師的教學意圖走,使得本應充溢懸念的實驗探究變成了一次平淡無味的動手操作,還是欣喜於同學的聰明?我想,假如從同學角度動身,從教學的實效動身,那毫無疑問應該是後者。同學一眼就能看出電路中存在的故障,説明了他們已經掌握了電路的基本知識和連接要領,説明了前面幾節課的效果不錯,或者説明這局部知識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已經掌握。那麼,對於同學已經掌握的知識,教師不必再花太多的時間去指導。但是,這次探究實驗就這樣結束了嗎?不,還沒有,因為如何利用電路檢測器來檢測電路中的故障同學還沒有學會。但是原來電路中的故障已經排除,怎麼辦呢?於是我就換了種方式,讓同學假設“燈座、燈泡、導線”其中一個環節有問題,該如何用電路檢測器進行檢測。這樣,同學還是通過動手,掌握了用電路檢測器檢測電路故障的要領。

一堂課,當出現了我們課前沒有料到的情況時,作為教師,應當和時調整教學方案,只要緊緊圍繞教學重點,以同學的學為中心,我們的教學就會真正成為有效的教學,我們的課堂,也就會成為同學喜歡的課堂。

電路教學反思6

我所設計的簡單電路一課,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能力,從日常的霓虹燈引入,激發他們的探究慾望,使他們迫不及待地想研究其中的奧祕,根據以往的生活經驗,學生大多知道是由哪些東西組裝的,但對組裝方法和燈泡為什麼會亮等問題並不很清楚,由此引入教材的研究重點。學生利用基本的電路元件組裝簡單的電路並畫出實物電路圖,使學生由實物圖向抽象電路圖過度。老師選擇幾個連亮的連接圖找連接方法的共同點,即導線接在哪裏才能使小電珠亮起來,學生基本不知道原理是什麼,此時再讓學生了解一些最基本的知識:電池有正負兩極、小電珠的結構等,從而明白其中的原理,最後得出結論:只有形成電流的通路,小電珠才會發亮。在瞭解了基本電路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拓展,在電路里加上開關(開關作為簡單電路的控制器件,在電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兩個人合作把開關加入電路中,並畫出電路圖。通過實驗,讓學生意識到電路是否工作取決於電路是否連通,而開關則是一個由人為控制電路電流的器件。學生製作紅綠燈這部分我做了些處理,交給學生一個雙向開關,把它連進電路里,讓它分別控制兩個小電珠的亮與滅,這樣,就形成了整節課一步一步的遞進,有了一定的層次感,學生思維達到了連貫性。四人小組合作,通過親手做,增強對電路的認識,培養動手操作的能力和深入探究的能力。

本課內容呈階梯狀分佈,逐步遞進,使學生在由淺到深的活動中逐漸認識簡單電路,瞭解簡單電路,學生從一個人動手做實驗,到兩個人合作動手實驗,到四人合作動手實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充分體會到了合作的快樂,使學生的共同合作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這樣設計符合了國小生的認識規律,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還讓他們在實驗中發揮小組的合作精神。

這一課很適合開展探究活動,從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但是在教學中,我把注意點放在如何引導學生才能成功連接電路,學生預設猜測、思考的時間少了一點,所以學生在乎的就是電路有沒有連接,至於為什麼連接成功了,或者沒有連接成功問題在哪裏,不少學生都沒有思考,還是不知其所以然。科學探究活動並不是為了熱鬧,而是通過活動使學生具備一定的科學素養,這裏不應該單單指科學知識、科學技能,還有科學方法、科學過程、科學態度、科學精神。所以還需作一些改進。

電路教學反思7

首先針對課文內容我設計了探究性的問題,如:為什麼低壓供電的電源處零線是接地的,零線與地面間就沒有電壓了?保險絲為什麼要選用“電阻率較大”而“熔點較低”的“合金”做成?為什麼家用電器的金屬外殼接地後,即使外殼帶電,人接觸了外殼也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了?家裏的用電器有的用兩腳插頭,有的用三角插頭,哪些用電器需用三角插頭?等等,這些問題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對於學生理解基礎知識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淡化知識點的傳授,強化對疑難問題的探究。

利用演示實驗直觀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效率。我先提出問題:教室的電路是怎樣組成的?我們家裏的電路又是怎樣組成的?指導學生了解家庭電路的基本組成,利用視頻課件讓學生了解實際家庭電路是怎樣組成的,利用文字、圖片、視頻、實物等直觀手段,讓學生在觀察、思考、討論和動手實踐中掌握知識,想方設法降低了理解的難度。

電路教學反思8

去年參加培訓時,西大附小的一位年輕老師選擇上《簡單電路》的第一課時,當時上得可以説不是很成功,我在聽課時就在想,如果讓我來上又該如何把握呢?

很久沒有上過五年級的課,今年重新來一篇還是感覺挺有意思的,好多實驗我自己也想重新做一篇。在進入《電與磁》單元前,我做了充分的準備,購置了新的電池,新的導線,新的小燈泡,自制了一塊簡單電路的演示板,為了讓學生能有充分的活動時間與動手機會,我將小組分為兩人一組,以便為課堂提供最大的保障,有經驗的科學老師可能都有一個體會,準備不充分的科學課堂,真正上起課來會讓自己都感覺很彆扭的。

本課雖名為《簡單電路》,但對學生來説實則不簡單。如其中一個環節需要學生用導線、電池、小燈泡組成一個最簡單的電路,並嘗試點亮小燈泡,然後畫出電路圖。就這樣簡單的過程對他們來也是不易的,原因有二:一是現在的學生不像我們小時候一樣,有經常去小商店買電池的經歷,店主一般會用小燈泡與導線連好的簡單電路來試燈泡,所以對如何點亮小燈泡是比較清楚的,但他們現在的生活中小燈泡基本不會用到了,也沒有去買電池的經歷,所以沒有實際經驗;二是小燈泡裏面的結構學生們並不清楚,而且既便事先給他們講清楚,因為沒有通路的概念,他們也還是不能理解只有電流流過小燈泡才能點亮。記得前幾年第一次上這一課時,我在提供材料時給學生準備了小燈座,孩子們很快點亮了小燈泡,但後來一研究教材我才發現,我多提供了一個材料卻導致孩子們少了很多探索的步驟,少了思考的機會,於是在這次上課時,我重新整合了教材進行教學,並得到以下經驗:

1.我只準備了小燈泡,導線和電池,讓他們自己去試,看能有多少種方式可以讓小燈泡亮起來。課堂上以兩人小組的方式進行探究,學生很快得出了兩種連接方式:一種是利用導線把小燈泡的一個接點和電池負極相連,小燈泡的接觸點和電池負極相連。一種是把電池兩極顛倒過來。還有一種方式:燈泡的螺紋處與電池正極接觸,燈泡的接觸點用導線與電池負極連接。而得出後種方式的小組極少,究其原因,主要還是思維習慣使然,學生們一般都習慣於把燈泡立於電池正極或負極上,把燈泡“橫卧”在電池的正極或負極上則屬於“另類思維”。但不管怎樣,學生的探究熱情非常高漲,很多人也許是第一次親手點亮小燈泡。課

堂上我給足了他們時間,讓每個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初步感受了簡單的電路。應該説,這是他們本節課最大的收穫。

2.本課的難點是掌握電流在電路里的流向。在認識小燈泡的時侯,根據小燈泡的解剖圖,學生很容易就指出了電流從一個接點進入,通過燈絲從另一個接點流出。在組成簡單電路的過程中,我要求學生安裝成功一個電路,就思考這個電路里的電流的流向。雖然在我的引導下,利用課件上的示意圖學生勉強能説出,

但我清楚,能真正理解的學生不多。這個知識點雖不是本課的重點,不是一定要學生掌握的內容,但如果這個知識學生理解了,那麼對於以後學生組裝較為複雜的電路,是有幫助的。

課後我想,如果下次能把各種方式的電路中電流的流向都做成動畫課件,那就更形象直觀了,也許這樣對於學生的理解會大有幫助。

電路教學反思9

一、電流與電路是電學的入門,電流的概念比較抽象,講解時學要用形象的身邊的事例(如:水流)類比電流,這樣學生才能理解電流,掌握電流。

二、對簡單的電路連接及畫電路圖,採用先教方法再讓學生探索,然後教師糾錯的教學方法,能起以下幾方面作用:

1、能充分曝露學生學習上的`問題,使教學更有針對性;

2、不約束學生的思維,適合中學生好表現的年齡特點,有助於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培養終身探索的興趣;

3、避免學生以為學生內容簡單而掉以輕心;

4、讓學生在探索並解決問題過程中,體味成功的快樂。

三、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電路元件,使學生充分體現物理源於生活,用於生活。

四、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簡單電路,幫助學生了解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有助於學生活用所學知識,對培養學生的興趣及創造性思維很有幫助。

電路教學反思10

在上節課的學習中,對於如何點亮小燈泡,學生已獲得了一定的經驗。在這節課中主要是使學生學會使用新的裝置——小燈座和電池盒,用導線連接完整的電路。並在使用這些裝置建立電路和探索更多小燈泡亮起來的過程中,學生將獲得更多地建立電路的經驗。

根據這樣的理念,我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採取了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的教學方法,首先讓學生設計組裝點亮一個小燈泡的電路,掌握電池盒、小燈座和導線的安裝和連接方法,畫出簡單的線路圖,形成一個簡單電路的概念。但是由於學具袋中的學具質量不是很好,導致很多學生在安裝小燈座和電池盒時,時間用去了一大半,而且個別小組沒有成功安裝好,因為有些材料被折斷了。後來讓學生點亮一個小燈泡,並畫出簡單電路圖時,大部分學生顯得很是困難,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在玩上面,根本沒有按着教師的要求去做。個別畫出來的電路圖也是不準確的,導線沒有畫直,小燈泡畫得不準確,電池盒也畫出來。沒有真正形成簡單電路的概念,所以我只好臨時改變教學流程,將下面的內容安排在下節課。

今天我承接上節課留下來的內容又上了一堂課,指導老師也來聽我的課。總感覺整個教學流程不是很好,學生方應慢、交流部積極;而且對於上節課的知識學生掌握的不是很到位。存在的主要問題:1、指導組裝用電器時,注意點強調未到位,使個別實驗組在安裝電路時小燈泡沒有亮,未找出原因。2、學生在用不同的方法使多個小燈泡發亮的實驗操作後,才展示其中一組連接的實物圖,這並不能代表全班學生的做法,太過侷限。學生的電路圖畫的不規範,沒能及時的糾正。

所以在進一步引導學生探究怎樣用不同的方法,讓更多的小燈泡亮起來時,他們實驗的很慢,顯得交流的時間很緊迫。後來指導老師給了我一些意見:1、不要讓一個小組中的一個學生來畫電路圖,讓他們先都畫着實是看,在讓他們動手做實驗;或者是讓完成好的小組立刻上黑板畫出電路圖,接着跟大家一起交流畫出來的那些連接方法是相同的,哪些方法是不同的,並指出不同在哪裏,讓學生對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有個初步的瞭解。同時也可使學生意識到使兩隻小燈泡亮起來可以有兩種方法,並讓學生嘗試去試試第二種方法。

電路教學反思11

也許學生對有一些難度的探究活動具有更高的積極性,本節課學生始終保持着極高的熱情。

在利用一個電池盒、兩個小燈座和四根導線組成一個電路探究活動中,前面兩個班的學生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這樣的連接方式:

從兩個燈座的兩個接線柱上接出的導線分別與電池的正極和負極連接。(並聯的一種方式)而課前我認為簡單的,學生會首先想到的串聯方式卻沒有出現。起初我感到很奇怪,後來找到了答案:

在這之前,第一個探究活動是利用一個電池盒、一個燈座和兩根導線組成一個電路。所以後來增添了一個燈座後,學生就很自然的在前面電路的基礎上照樣子又連接了一個燈座。在第三個班級課上,我在佈置探究任務時就明確了,用三根導線組成一個電路,再用四根導線組成一個電路。於是,那種串聯的方式出現了。

課後回想這一環節,深深感到,我們經常説,在備課時要備學生,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事實上往往我們認為很簡單的、學生一下就能想到的,在實際教學中卻遲遲不出現。只有真正從學生角度出發,考慮到實驗中可能出現的狀況,那麼在實際教學中的引導就會越明確。

電路教學反思12

《不一樣的電路連接》是教科版四年科學下冊第一單元中的第七課內容。很多生活電器其實外表眼花繚亂,但是不管多麼複雜的用電器,其原理都是由一些簡單的電路通過不同的連接方式組合而成的。在前幾課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學會了連接簡單電路並能夠使用電路檢測器檢驗電路中哪一部分出現了問題,這對於本課的學習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在本課的教學中,學生將繼續使用電路檢測器來探究接線盒內部的電路連接情況,並探究不同的電路連接對於小燈泡亮度的影響。教學本節課的內容,我從中收穫了很多,總結如下:

一、讓學生動手操作勝於教師單純講解

在第一部分的教學過程中,要想弄明白接線盒內的電路是怎樣連接的,必須讓學生設計出切實可行的方案。這時候,學生自然會想到以前用過的電路檢測器。但是具體怎樣檢測,就要求實驗小組的同學們事先做好分工合作,記錄員、操作員、監督員、總結員各司其職,才能把實驗完美完成。學生通過這種方法獲得的知識,記憶深刻,而且更能夠應用於實踐中去。教師一味的枯燥講解,學生不但不容易弄懂,而且還會產生厭煩心理,不利於教學目標的完成。

二、學會對比,從差異中找原因

在學習並聯電路和串聯電路時,要求實驗小組的成員要認真觀察這兩種電路的不同連接方法。活動1是兩節電池的不同連接方法。活動2是兩個小燈泡的不同連接方法。發給學生足夠的工具材料,讓生動手去親自連接,看看能有幾種不同的連接方法?啟發學生思考:在不同的連接方法中,你有什麼發現?小燈泡的亮度有什麼不同?學生通過觀察後展開充分的討論,從而進一步瞭解了這兩種電路連接的異同。

本課教學中也有缺憾,學生準備的電池並不是暫新的,這對實驗的結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另外,學生課堂氣氛太不活躍,整節課顯得很沉悶,這些都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中加以改進和提高。

電路教學反思13

這是學生做的第一個電學分組實驗,主要是為了鞏固對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的電路特徵的理解。同時培養學生連接電路的動手能力。它對學生認識串、並聯電路特點,培養學生連接電路的技能有重要作用,必須創造條件,組織學生做這個實驗,這將為今後進行電學分組實驗,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由於實驗所需器材比較簡單,取材也容易為了增加學生的視聽效果,結果,學生操作興趣高漲,整個課堂氣氛比較活躍。

在實驗操作過程中,我要求學生接好電路後,在閉合開關前,要對照電路圖認真檢查,閉合開關後,如出現故障,應立即切斷電源,然後從電源的一個極出發,逐段檢查原因。在實驗過程中,既要強調獨立思考,又要強調分工協作,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實驗後,要求學生整理好器材。

分組實驗是培養學生操作技能和科學方法、態度、習慣的重要過程。本堂課,我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給每個學生以同樣的參與機會,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和信心,讓每個學生的能力和素質都得到提高,一堂課完整地按預定計劃完成,也達到了預期目標。

電路教學反思14

在教學過程中,第一個環節,我先講解了電池盒、小燈座的結構和用法,指導學生認識了電池盒、小燈座後再連接一個簡單電路,學生很快就能連接一個正確的、完整的電路。電池盒、小燈座都有現成的導線連接點,學生只要按部就班將導線插到各個連接點就可以了。學生呢很快完成了第一個教學任務,並畫出了簡單電路圖。

在利用一個電池盒、兩個小燈座和四根導線組成一個電路探究活動中,前面兩個班的學生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這樣的連接方式:從兩個燈座的兩個接線柱上接出的導線分別與電池的正極和負極連接。(並聯的一種方式)而課前我認為簡單的,學生會首先想到的串聯方式卻沒有出現。起初我感到很奇怪,後來找到了答案:在這之前,第一個探究活動是利用一個電池盒、一個燈座和兩根導線組成一個電路。所以後來增添了一個燈座後,學生就很自然的在前面電路的基礎上照樣子又連接了一個燈座。在第三個班級課上,我在佈置探究任務時就明確了,用三根導線組成一個電路,再用四根導線組成一個電路。於是,那種串聯的方式出現了。

接着我又聯繫班級的日光燈使用方法解説並聯電路和串聯電路的優點和缺點。並聯電路可以分別控制、節能環保,但連接繁瑣;串聯電路可以統一控制、連接方便,但可能出現不必要的電能浪費。學生學得非常好,很快就可以舉一反三找出:家中的各個房間的電路是並聯電路;同一個吊燈中的很多燈泡,客廳中的某組裝飾光源,這些是串聯電路。

課後回想這兩個環節,深深感到,我們經常説,在備課時要備學生,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事實上往往我們認為很簡單的、學生一下就能想到的,在實際教學中卻遲遲不出現。只有真正從學生角度出發,考慮到實驗中可能出現的狀況,那麼在實際教學中的引導就會越明確。

另外,學生對有一些難度的探究活動具有更高的積極性,本節課學生始終保持着極高的熱情。所以只要教師從學生角度出發,將課設計到位,引導到位,學生一定會帶給你更大的驚喜。

電路教學反思15

這節課主要目的是:1、認識幾種電路中常用的元件,2、知道開關的作用並能用開關控制電流。3、會連接簡單的電路。

為此,課一開始我就開門見山地帶領學生認識燈泡,同時觀看燈泡的剖面圖,為下面瞭解電流在電路中是怎樣流動地埋下伏筆。接着提出: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燈泡會亮?引出電源,告訴學生生活中插座中的電不可以做實驗,因而引出電池再次思考:有了電池燈泡就可以亮了嗎?引出導線。在學生充分認識材料的基礎上,我讓學生利用提供畫好的電池和剪好的燈泡,設計一個可以讓燈泡亮起來的電路。電路圖設計好後,學生心中非常期待自己的設計能否成功,抓住學生的求知慾望。讓他們利用提供的材料檢驗一下自己設計的燈泡是否能亮。讓能亮的同學介紹自己的連接方法,從而找到他們連接的共同點:燈泡的兩個錫點要分別和電池正負極相連接。一個問題:為什麼這樣連燈泡就可以亮了呢?利用多媒體讓學生清晰地看到電流在電路中的流動情況。同時介紹通路,在通過查找不亮的電路圖中相機介紹斷路和短路。然後讓學生對有問題的電路圖再次修改並且檢驗一下。

在學生初步瞭解電路的基礎上,讓學生試着利用開關來控制燈泡的亮與不亮,同時介紹了兩個好工具的使用方法,電池盒和燈座。再次讓學生連接一個簡單的電路。從而對簡單電路有了更深的認識。

需要改進的

1、 生活中各種電池該向學生介紹一下,其實我已經做好了PPT可是在課堂中給忘記了。

2、 可以把燈泡換做其他的用電器如喇叭,小電機,讓學生更能瞭解到電的作用,豐富學生對電的瞭解。

3、 在教學過程中,我沒有仔細地發現學生是否有用一根導線、一個小燈泡和一節電池這些材料,使小燈泡亮起來。如果有的話應該向學生開始一下。讓學生充分了解到只要在一個閉合的迴路中燈泡就可以亮。

4、 科學課堂的駕馭能力和科學術語的表達需要多加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