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勞模的事蹟

欄目: 新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1.54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事蹟的經歷,對事蹟都不陌生吧,事蹟屬於事務公文的一種,有弘揚正氣,表彰先進,推動工作的作用。什麼樣的事蹟才是規範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勞模的事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勞模的事蹟

勞模的事蹟1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傳輸局承擔着湖北省境內國家幹線暢通、無線網絡維護、機動通信、應急物資儲備及調運的維護、搶修任務,同時,承擔着湖北電信應急通信、無線、傳輸、電源、備品備件等五大專業領域的技術支撐工作,在通信行業內形成了獨具湖北特色的 “專業化+綜合化”支撐與維護格局。

“創新不一定卓越,不創新一定不卓越”, 湖北傳輸局楊凱局長所提倡的創新文化已融入到員工的日常工作中,鄭成林勞模創新工作室就是在這種企業文化氛圍中,應聲而來,脱穎而出。近年來,工作室發揮高技能人才團隊作用,大力開展各種形式的人才培養活動;充分挖掘羣眾智慧,凝聚和引領廣大員工圍繞生產經營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共同探討創新措施與方法,推動員工崗位創新活動蓬勃發展。

一、各級領導關心重視,鄭成林勞模創新工作室團隊優勢迅速凸顯

一是建立健全切實可行的高效運行機制湖北傳輸局工會成立專班謀劃鄭成林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立工作。楊凱局長、工會葉紅英主席多次聽取關於工作室成立方案,制定工作室運行構架的彙報。工會與鄭成林一道研究制定了詳實的工作室工作規範、職責、工作制度及年度工作任務和工作室相應管理制度。明確了創新工作室以實施技術改進、承擔技術改造任務、負責技術難題攻關、落實員工合理化建議、審查技術方案、培養後備技術力量為團隊職責目標。近幾年來,省總工會、省電信工會相關領導多次湖北傳輸局指導工作室的建設工作,並對工作室的運營模式進行指導。工作室建立了月度例會制度、集中學習制度、以師帶徒制度等,運作不斷規範化,信息資源共享最大化、學術研究討論經常化。

二是組建高素質、高水平的專業團隊。工作室團隊有50來人,能手精英齊聚,朝氣勃發,激情昂揚。加入該工作室人員都是來自無線、傳輸、電源、監控專業的專業技術人員,並且都是在湖北傳輸局乃至湖北電信有着較大影響,專業上頗有建樹的專業技術骨幹。其中鄭成林是中國電信集團技術能手、維護骨幹、B級人才,肖豔美、陳青松是湖北省首席技師、於浩、付文傑、危楚清是中國電信集團公司B級人才等等。如今,鄭成林勞模創新工作室已逐步成長為廣大技能人才提升崗位素質,解決生產難題,提高工作效率,促進安全生產、科技成果轉換的搖籃,成為踐行湖北電信、湖北傳輸創新文化的示範平台。

三是予以足夠的經費支持。湖北傳輸局每年都會進行創新成果評比,拿出專項資金用於獎勵員工崗位創新,鼓勵工作室多出成果;對於工作室的技術骨幹、各專業帶頭人每年會給予專項獎勵;工會還組織骨幹人員參加療休養。

二、立足企業難點、重點,紮實開展技術創新實踐,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績斐然

作為無線網優的專家,鄭成林帶領工作室的成員始終圍繞解決生產上的難點和重點發揮積極的作用。

針對當前EVDO網絡優化中流量負荷預警時效性差和處理效率低的問題,通過5個月的不斷摸索,開發出一套高效排查故障、快速發現及解決問題的軟件工具——EVDO 網絡流量預警監控分析系統,節省了運維優化成本,並獲得國家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

由網優工程師陳放研發的基站天線屏蔽罩在CDMA及類似原理的移動通信網中解決了高層導頻污染、邊界越區覆蓋和基站鄰區瘦身問題,徹底解決了業界疑難問題,成功獲得國家專利;由工作室成員付文傑開發的FTTX數據自動分析系統,減少了人工數據統計工作量和差錯,降低人工成本,提高 FTTX設備和資源的精確化維護管理水平,為光進銅退的發展提供決策依據,有利於今後 FTTH 的快速業務發展和提高客户感知。

幾年來,在創新工作室的示範引領下,湖北傳輸局員工積極參與崗位創新,共產生75項創新成果,12個項目獲得國家專利和軟件著作權。

三、桃李成溪,勞模創新工作室擔當人才培養、員工素質提升重任

甘為園丁,善培新人。工作室不僅承擔着技術創新的任務,同時人才的培養已成為工作室的一項重要工作。新大學生胡斌,從進入工作室的第一天起,工作室就制定了專門的培養計劃,確定了研究課題,並輔導他對課題的推進和系統工具的掌握。在工作室的薰陶下,他已成長為一名無線專家,針對網絡資源忙閒不均的情況,他通過“資源調整”、“扇區分裂”等方式為企業節省採購開銷近570萬,在湖北省第五屆全省職工技能大賽通信信息行業決賽上,他取得無線網絡優化競賽第一名的好成績,並獲得“湖北五一勞動獎章”。

湖北傳輸局的內訓師隊伍以創新工作室成員為主體,他們編寫的《湖北電信移動基站防雷接地整治技術要求》,受到集團公司充分肯定和認可,並將該技術要求改編為《中國電信移動基站防雷接地整治技術規範》(V1.2版),作為全集團的防雷接地整治技術規範下達;他們編寫的《電信傳輸維護寶典》為傳輸員工日常維護工作提供了專業指導。不驕不躁、謙虛好學和傾囊相授,已經成為工作室每位成員的專業態度和行動指南。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鄭成林勞模創新工作室正鍥而不捨地把一粒粒創新的種子撒向湖北傳輸的沃土,持續不斷地傳遞着清新蓬勃的生命力。

4G時代即將到來,鄭成林勞模創新工作室的成員們正秣馬厲兵,蓄積力量踏上新的征程,用高亢的聲音和瑰麗的光華去描繪天翼網絡最新、最美的藍圖!

勞模的事蹟2

最近公司組織了向生產在一線車間的勞模先進學習。學習他們不怕吃苦,樂於奉獻,愛崗敬業,任勞任怨默默付出的精神,在不同崗位湧現出像董建軍、冀國慶、丁喜和、趙冬等先進個人及先進事蹟。就比如焊工車間董建軍董師傅,常年在外工作,夏天烈日酷暑、冬天寒風大雪,真是風雨無阻,從來不因為自己歲數大了提出任何要求,還是默默的奉獻着自己的餘熱。還有我們的車間丁書記和調動主任冀主任更是每天全盤操控着車間的運行,真是不管是涉及到車間生產還是車間工人都無小事,每天緊抓安全,環境質量,嚴格要求工人按照操作規程工作,他們每天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每天和工人們“打成一片”哪兒需要那兒幹,處理着車間每天出現的大小問題,不怕苦不怕累每天心焦腦力、疲憊不堪、任勞任怨的工作着。

最後就是我們托盤車間主任趙冬主任,更是年輕人的楷模。自公司成立托盤車間以來,他勇於接受新的工作挑戰,由於各煤曠市場需求,帶領他的車間工人們日夜加班,以廠為家,他從來沒有因為家中有生病的老媽需要照顧耽誤工作,而是一直起着做公司先鋒的表率。

原來模範就在我們身邊,榜樣就在眼前。我為我們公司有這樣的員工和勞模由衷感到高興,但對於以後,最重要的還是行動,我們要弘揚勞模精神,讓勞模精神落地生根,盛久不衰。

勞模的事蹟3

勞在××供電公司××所有兩位優秀的老員工,他們在普通的崗位上,給全所職工留下的卻是不普通的記憶。××58歲,××56歲,工齡分別有32年、29年,崗位是專職電工,每人管理着千餘家用電客户,他們的工作表現和日常生活為人處事,得到了所裏領導、員工和周圍老百姓的良好口碑。

不論是寒冬臘月,還是高温酷暑,為了保障供電,他們冒着紛飛大雪,頂着烈日,狂風暴雨之中留下了他們穿梭的身影,是他們讓光明走向千家萬户。這就是辛勤工作的“光明使者”。革命前輩陶鑄講過這樣一段話:“一個精神生活充實的人,一定是一個很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個很高尚的人,一定是一個只做物質的主人而不做物質的奴隸的人”。為了誰?為了千家萬户的光明,那條鄉村小道不知走了多少個春秋。是他給夏天帶來了涼爽,是他為冬天帶來了温暖,是他讓光明驅走了黑暗,那一把把汗水書寫下了電力員工豪邁、壯美的篇章。

××熱愛本職工作,在工作中始終堅持“安全第一、用户至上、服務到門”的服務理念,刻苦鑽研業務技能,愛崗敬業,精益求精,被大家稱讚為“電工老師傅”。他們憑藉多年的工作經驗和肯學習的態度,做到管理嚴格,程序規範,手續完善,使工作有條不紊的開展。每月的電費回收、線損管理按時到位。多年來,他們舍小家為大家,以身作則,身先士卒,帶出了眾多“徒弟”。

該所所長談論他們時會心的説:“他們做事從來不用我操心,都會做的非常好,盡心盡力、吃苦耐勞、業務技能強,羣眾滿意度高,樹立了良好的榜樣。有一次在為××鎮計生辦改造升高15米杆的施工中,挖土、填土重累活他們搶着幹,不管施工環境怎樣艱苦,他們總是衝鋒在前。因為他們知道,在這個大家庭裏,快樂地工作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着擁有着人生奮鬥的深刻意義。

在每年的農網完善工程和搶修工作中,他們結合多年學習掌握的業務技能,積極為農網改造工作出謀劃策,充分發揮“傳、幫、帶”的作用,施工中有着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搶着乾重活、累活,親自登杆作業。看到這樣優秀的職工,心裏是一陣陣感動和崇高的敬佩。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看着他們在杆上工作的背影,該所年輕員工對他們高昂的幹勁、謙虛的態度所薰陶,心中樹起了學習的標兵。

今年的農網完善工程進入了緊張的施工中,這兩位老職工奮戰的身影活躍在最前線,他們在為建設着堅強的電網,默默無聞,無私奉獻,努力投身光榮的電力事業。有我們這樣一羣農電員工在,相信企業會越來越好。

勞模的事蹟4

時間過得很快,在中材環保工作已有年的時間,其間有心酸,也有汗水,但同志更多的是對公司的感激,因為在這年工作中不僅學到了與工作相關的知識、技能與方法。

在實際工作中,一方面由於包裝車間是公司的主力生產車間,軋機班生產比較忙,天車操作人員更是責任重大。為能保證高效,安全,圓滿的完成車間的生產任務。同志加班加點,隨叫隨到,獲得各級領導導一致好評。另一方面,講究工作方法,學以致用。充分發揮積極性、主動性,事業心和責任感。多年來她以寬以待人,謙和忍讓,豁達大度,責任不推,困難不讓的精神為大家樹立了楷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包裝車間軋機班多次獲得公司勞動競賽優勝班組稱號。

由於包裝車間的天車使用頻率高。經常會出現一些毛病。為保證安全生產,不出現安全事故,並且不影響生產。她從自己的工作經驗中總結出很多經驗,然後結合《天車安全操作規程》制定詳細點檢計劃並嚴格遵照實行,由於點檢到位,避免很多安全事故的發生。她對工作和事業總有一份拼命的執着。自從事天車操作工作以來,同志在工作上始終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無論在什麼地方,在哪個崗位,都非常注重學習,注重從書本上和實踐中汲取知識營養,並把掌握到的業務知識靈活地運用到工作實踐中去。並且通過學習,使本人的天車操作技能和應急處理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

勞模的事蹟5

隨着五一國際勞動節腳步的臨近,勞模的評選活動也接近尾聲,而勞模事蹟材料是評選優秀勞模的必備資料,特意為大家整理了關於勞模事蹟材料範文的相關材料,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幫助。

不待揚鞭自奮蹄

——許興龍同志主要事蹟介紹

許興龍同志1975年開始從事教育工作,1982年畢業於浙江師範大學,分配到經濟不發達的常山,在常山一中默默工作了20多年。根據工作需要,服從組織安排,從不討價還價。相繼擔任過班主任、教研組長、年級組長、教務主任、副校長、副書記等職務。兼任衢州市中學數學研究會副會長、衢州市數學學會常務理事、常山縣數理化協會會長、常山縣教育學會數學分會副會長、常山縣科技協會委員,常山縣第五屆、第六屆政協委員。20××年6月調任縣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室)擔任黨支部書記。在涉及普通教育的各層次崗位上任勞任怨,努力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許興龍同志在近三十年的教學生涯中,總結出一整套數學教學、數學競賽和指導大學聯考複習的成功經驗。課堂教學深受學生歡迎,他所任教的班級參加省會考、全國大學聯考,其學科成績的優秀率、及格率明顯高於其他班級。輔導學生參加全國數學競賽二人獲省三等獎,多人次獲衢州市賽區一、二、三等獎。在優質搞好數學課教學的同時,他廣泛從事教材教法、解題技巧、複習指導等方面的研究,多篇論文在市、縣學會上交流,其中有1篇論文獲衢州市一等獎、2篇獲二等獎,多篇獲優秀獎。他致力於教學創新,探索數學課教學的最佳途徑,勇於打破傳統的封閉式教學,大膽推行開放型教學,使教育效果、教學質量顯著提高。主編的《國中代數解題方法與同步測試》、參與編寫的《中學數學單元知識和能力自測》等書均由貴州出版社出版發行,參與編寫的《高中會考題型分析與研究》一書由華東工學院出版社出版發行,《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導課藝術》一文在浙江師範大學《中學教研》雜誌上發表。

許興龍同志如醉如痴地愛他的事業、愛他的學生,把全部心血都拋灑在教書育人上,在擔任班主任期間,以火熱的激情感召學生,以真摯的愛心滋潤學生,深入細緻地做學生的思想工作,培養出各類合格人才。在形成良好班集體,培養優秀學生班幹部、轉化後進生等方面都總結積累出豐富的經驗,並多次在市、縣介紹,得以普遍推廣。當學生生活上遇到困難時,他不但儘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給學生以幫助,還組織學生互助給以解決,許多接受過他捐助和關懷的學生在來信中説:“許老師您比父母還親,我將永遠懷念您”。

許興龍同志是一個樂於工作、不知疲倦的人。他經常為全市、全縣數學教師講學、輔導,積極開展教學科研活動,多次參與衢州市數學學會組織的《高三數學複習與測試》教材編寫工作,負責研究的課題《中學生數學科研意識的培養研究》獲衢州市三等獎。目前,他正在負責市級立項課題《研究性學習的實踐與研究》和參與省級重點立項課題《高中數學青年教師培養模式研究》的研究工作,並獲得階段性成果,對提高常山縣和衢州市數學課教學質量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許興龍同志在擔任常山一中教務主任、副校長、副書記期間,能擺正自己的位置,積極配合校長做好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制定並完善了學校的教育教學常規,相繼出台了10多個管理制度和評比條例,使學校的教學工作走上了正規化、科學化,為學校的教育教學大幅度提高和順利通過浙江省二級重點中學驗收立下汗馬功勞,學校被評為浙江省文明學校、浙江省綠色學校、浙江省現代技術實驗學校,多次被評為省、市級先進集體。他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創造性地開展教學指導工作,使青年教師很快適應教學,成為學校的教學骨幹。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積極組織開展實驗教學,學生小發明、小創作等科技活動和其他豐富多彩的興趣小組活動,輔導學生參加省小發明比賽有三項獲省三等獎,學校已連續15年榮獲縣科技活動先進集體。

許興龍同志因工作需要,調任縣教師進修學校(教研室)工作後,他深知全面提高常山縣基礎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意義和難度。積極主張確立教學中心意識、教學質量意識、教學效益意識和教學改革意識。把教研工作定位在實施以創新為核心的素質教育,按教學管理、教學研究、為師生服務三個層面,緊緊圍繞教法、學法、考法進行改革探索。在工作中堅持調查研究,做求真務實的楷模。每學期直接調研和進行教學視導的學校都在20所以上,聽課不少於60節。此外,還經常與外地教研部門和學校加強聯繫,學習他們的先進經驗,如到義烏新課改實驗區學習培訓時,曾花了整整一天時間到義烏稠州中學考察調研,從早上五點半學生起牀,到晚上九點三十分熄燈,每個環節都細心觀察,不肯放過,回來後在多次會議上進行彙報,引起領導的重視,為加強常山教育教學管理提供借鑑經驗。目前又承擔着常山縣高中教師基本情況調查分析、常山縣職業技術教育情況調研和常山縣國中畢業生外流情況調研分析等工作,為教育行政部門決策提供依據。

許興龍同志情繫常山,紮根常山。常山縣屬浙江省經濟欠發達地區,與義烏老家相比,差距很大,當初與他一同來常山的近30多位老鄉都陸續離開常山,到杭州、義烏等發達地區工作,他的親朋好友、同學、同事多次為他在發達地區找到工作條件優越、經濟收入豐厚的單位,但他並不為此所動搖,帶着他對常山教育事業的熱愛,帶着對常山人民的深厚感情,毅然把根緊緊紮在常山的土地上。從教近30年,沒有搞過有償家教,沒有從事過第二職業,20多年來基本上沒有因私事請假,既使結婚也放在週末舉行,不請婚假。腳受傷,打着石膏達半個月,拄着枴杖照常堅持上班。

許興龍同志的工作受到省、市、縣領導的充分肯定,獲得社會各界的好評,深得家長、學生的信任。被評為常山縣首批高中數學學科帶頭人,多次被評為常山縣先進教育工作者,榮獲常山縣優秀共產黨員稱號,評為衢州市新時期好形象教師,兩次評為浙江省教育系統單項先進工作者,被衢州市人民政府授予衢州市勞動模範,被浙江省人民教育基金會授予浙江省第十五屆“春蠶獎”。目前,被省總工會推薦參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評選。

不待揚鞭自奮蹄。他常以“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自勉,自強不息,勇於開拓,為實現常山教育的美好明天而不斷追求。

勞模的事蹟6

從基層一步一步趕出來的幹部,我們信任。

周敏1965年4月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金陵石化煉油運行三部副主任,20xx年南京市勞模、20xx年中石化勞模、20xx年中央企業勞模、20xx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20xx年全國勞模。

熟悉周敏的人都知道,周敏今天的成績,是實實在在從基層“幹”出來的。

1985年參加工作的周敏,在1994年剛當班長那會兒,就是靠的一股幹勁,很快就“冒了尖”:具體工作帶頭幹,苦活累活搶着幹,不管份內份外之事全都幹。他在乾的過程中總結出許多實用的工作方法,他提出的“四看”工作法,即“進班時看臉色、工作時看情緒、吃飯時看胃口、説話時看神態”,可以及時掌握職工思想動態,很快在全公司班組中推廣。在他的倡導下,班組修改了民管會章程,做到職工過生日必訪,家庭有糾紛必訪,職工有傷病必訪,真心誠意地關心、愛護班組的每個成員。一個以前與先進無緣的班組走進了“優勝杯”單位的行列,連續6年被評為公司先進班組,4次被評為公司標杆班組。他本人也因為成績顯著,於20xx年出任公司管理體制調整後的班組長聯誼會的首任會長。他所管理的班組,20xx年和20xx年又分別被省總工會授予“江蘇省文明班組”和“創新示範崗”榮譽稱號。

20xx年,周敏走上原加氫裂化車間黨支部副書記兼工會主席的崗位,在此期間,黨的先進性教育在公司開展,裝置檢修任務照樣繁重,他繼續發揚當班長期間的優良作風,不怕苦不怕累,白天忙於先進性教育的日常開展工作以及車間的日常生產管理,晚上同車間職工一起裝填催化劑。在旁人看來,他們的“周書記”一點都不像領導,仍然是他們的老大哥,老班長。他結合自己數年來在基層積累的工作經驗、管理心得,協助行政,出謀劃策,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在他的關心和支持下,該車間團支部先後被評為“全國青年文明號”和“南京市優秀團支部”,車間工會也被評為20xx年度“全國模範職工小家”。而他本人,也因為工作特別突出,於20xx年,成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20xx年,周敏被調至公司原綜合利用車間擔任主任。當時的綜合利用車間是剛從非上市部分劃入上市的分公司管理,情況比較複雜。在很多人看來是個是非之地,甚至有人勸他換個單位任職。然而,周敏覺得,把一個相對落後的隊伍帶成先進,這不僅是對企業負責,對自己也是一種鍛鍊,而且,只有這樣挑戰性的工作,才有工作的快樂。於是,他很快投入了角色。一上任,他就先給職工鼓勁打氣,同時,從抓職工培訓開始,從細化管理制度入手,強化考核,加大對職工思想工作的教育,使車間職工的思想觀念有了較大的轉變,工作幹勁越來越足。不到兩年,車間的各項工作發生明顯變化,在分公司組織的季度崗檢中多次受到肯定和表揚。在生產、現場管理水平等方面,也因成績突出,多次得到了公司相關部門的認可和好評。車間鹼渣庫存總量從當初的3000多噸,到僅生產7個月就將上游裝置全年產生的鹼渣處理完畢,為確保上游裝置滿負荷生產,最大限度的創造效益,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20xx年4月,公司成立煉油三部,周敏擔任該部副主任,主管三工區(原綜合利用車間和新建乳化瀝青裝置)全面工作。當年年底,三工區乳化瀝青裝置肩負着為滬寧城際高速鐵路生產乳化瀝青的重任。乳化瀝青的生產在中石化系統也是頭一遭,總公司和分公司都對它的生產極為重視。為此,周敏在該裝置建設的過程中,提前介入,帶領各工程技術人員,跑工地、跟施工,提前掌握工藝流程和設備性能,為日後的生產提前做好各項準備;同時會同研發單位加強生產人員的培訓,要求每個人都能熟練掌握生產技術。大家刻苦學習,不僅熟練掌握了生產的關鍵技術,而且發現並整改多項設計缺陷和設備故障,為乳化瀝青生產的保質、保量、保安全、保效益打下良好基礎。

新的工作崗位總是能給周敏帶來新的激情和新的收穫。對於他來説,從事乳化瀝青生產管理,他又“賺”了,他又掌握了一門新的技藝。這對於一名複合技能型的幹部那可是寶貴的財富。嚐到甜頭的周敏,總是樂於在現場的每一個角落,觀測比較,及時總結,不斷積累經驗。

「勞模感言」一個人一生能奮鬥的時間並不長,一直奮鬥,且在每一個領域都有出色成績的人也不多,而我就願意做一個這樣的人。以幹為基礎,從小處幹起,努力做到“幹好人生平凡事,奉獻青春在基層”。

勞模的事蹟7

2路車是一個有着優良傳統的品牌線路,它是一條貫穿新老城區的公交主幹線,全程18公里,途經xx中學、中醫院、蘇果超市、大潤發、人民醫院、客運站等30多個站點,十五個紅綠燈,來回一趟70分鐘,每天接送許多的乘客,是城市的一張“名片”,一扇傳遞文明的“窗口”.我為我是其中的一員感到自豪.每天清晨,許多人還在睡夢中的時候,我和同事們就趕到公交停車場,敲一敲輪胎,試一試燈光,和乘務員一起拭去車身上的露水,十幾分鍾後,一聲聲清脆的馬達聲打破了場區裏的寧靜,我和同事們駕駛公交車迎着晨曦開始一天的營運.

無論是菜花節、板橋節、還是節假日,我都始終嚴格要求自己.“馬達一響,集中思想”,“安全無小事,責任在心中”,實踐中,我駕安全車、行規範路,總結出八個字:腳輕手快,輕踩慢帶.行車時,時刻注意觀察上下車的乘客,遇到特殊乘客,會等到他(她)安穩地坐在座位上,再慢慢起步.行車中,我始終中速行駛,避免緊急剎車,在路面坑窪處,我會輕點剎車,避免因顛簸而給乘客帶來不適;下雨天,路邊有積水,停站時我儘量避開水窪地,以避免上下車乘客弄濕鞋襪;車上人多時,我就會語氣温和地提醒乘客,要求他們向車廂後面走一走,以免耽誤大家的時間.每次語音報站後,我總會放慢車速問一聲,某某站到了,有沒有人下.車輛起步時,總要關照乘務員看一下後面還有沒有趕車的,爭取不落下一位乘客.

作為巾幗示範崗的樣板車,不光服務好,衞生也要一流.為給乘客提供一個乾淨、舒適的乘車條件,我總會積極配合乘務員作好車輛衞生保潔工作.有一次,車輛出現故障,進場修理,修好後,地板上、座椅上,到處是油污,看到這種情景,我立即找來洗衣粉,提桶水,拿着拖把、抹布就幹起來,拖把拖了一遍拖不乾淨,我就拖兩遍、三遍,看到地板夾縫的油泥沒有拖乾淨,就找來小刀,一點一點的刮,再用布抹乾淨.手上劃了個口子,也沒察覺,汗水濕透了衣衫,經過一陣忙碌,車廂又恢復了乾淨、整潔.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2路車是一個集體,光我一個人搞好優質服務不行,只有所有駕駛員都做到業務過硬,優質服務,企業才能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步提高.所以,我經常和同事們交流,把自己在多年的實踐中積累的優質服務、安全行車方面的經驗無私地傳授給大家,讓大家共同提高.每次有新司機到我車上實習,我總是耐心細緻地向他們講解業務知識和行車要領,如今2路線上,已經出現了許多新的服務能手,許多新的先進車組,比如青年文明號,巾幗示範崗,工人先鋒號.由於我的辛勤努力與付出,我所在的車組先後被評為省級“工人先鋒號”車組,xx市“巾幗文明號”車組,我本人接連被評為公司先進、市局先進,連續2次被市車管所評為“優秀駕駛員”.

一輩子用心做好一件事,這個標準看似有點低,但我卻樂此不疲.我常説,我們公交人就是一塊煤炭,燃燒自己,温暖別人……

勞模的事蹟8

通過此次宣講會,讓我更加直觀地瞭解了勞模精神,也印證了那句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原來普普通通的崗位工人,也能在自己不斷地鑽研下,將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反覆做,不斷創新,變成一件平常人都做不到的事情。這也讓我明白了,想要學做一件事很簡單,但是要把這件事做精,卻需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付出。不怕苦,不怕累,不管哪一行,都能開拓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通過觀看**市勞模先進事蹟宣講報告會,我明白了成功不在於先天的因素,而是在於自身對工作的熱愛,為之不畏艱辛地去努力奮鬥。一個人的成功總是要付出許多的汗水和時間。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要勤學苦練,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學問。不斷提升思想道德修養,紮紮實實做事,踏踏實實做人,為自己的人生做好規劃。

很榮幸能夠接觸到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人,此次宣講會使我感觸很深。普通農民子弟沈旭,他們認命但不信命,骨子無不透露着中國人的傲氣,早年喪父、家境貧窮,但是那又怎樣,照樣攔不住一顆敢拼、敢闖、敢付出的心,他們堅信: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穫,勞動才是最靠譜的生活方式。通過學習他們的精神,我們要時刻告誡自己: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誘惑,管得住小節,真正做到堂堂正正做人,認認真真做事,為夢想付出,為祖國效力,為理工爭光。

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應當學習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 ——“工匠精神”,我們不能因為挫折而畏縮不前,不能因為失敗而萎靡不振,要有屢敗屢戰的精神,要有越挫越勇的氣魄,傳承工匠精神,在成為高技能人材的道路上追夢、築夢、圓夢,成為未來的“大國工匠”,爭做國家的棟樑。

聽了三位勞動楷模對他們的經歷進行分享後,我感悟很深。他們都是些普普通通的人,可他們做的事和經歷的挫折與困難都不簡單,這是非常艱難而又漫長的過程,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那份執着和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堅持不懈的奮鬥精神,而我們又是處於風華正茂時期,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在他們身上還有值得我們去學習他們的地方,他們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勞動的楷模。

我們都知道從古至今人們都把勞動看成是最光榮的事情,因為它帶給人們的不僅是物質上的財富,更多的是精神上的財富。一直以來我對勞模的事蹟有着一種敬佩。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沈旭同志的事蹟,他講述了關於他這一路的苦難與成就。從普通的農民工人轉化為勞模,我們只看見了他成功的一面,但這其中的辛酸也只有他自己才能體會。13歲時他的父親不幸遇到車禍去世了,只有母親一人撫養他,很小的時候他便走向了社會,為了生活而奮鬥。聽了他的事蹟,我心裏湧出一股説不出的辛酸。“面對困難決不退縮”這一句話每個人都懂,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個呢?

經過這次宣講會我受益匪淺,我一定會以他們的事蹟作為我以後人生中的“指路燈”。

勞模的事蹟9

一棵樹,能長多高,不在於接受多少陽光雨露,而在於他的根系在土地裏扎得有多深;一粒金沙,能否閃光,不在於光的照耀,而在於他內在的屬性;一個人,能走多遠,不在於他成長的環境,而在於內心深處對於理想信念的堅定求索!

21年的歲月,堅守在轉爐這個最苦、最累、最髒、最熱的崗位上,為了什麼?又憑着什麼?是什麼支撐着他走過悠長的艱苦歲月?

為什麼這麼苦的工作在他卻甘之若飴?為什麼小小轉爐間能演繹激昂人生?為什麼是他而不是我?……面對薛小永,稍加思索,自然會有一連串的疑問在心中起伏。

薛小永心裏必然沉澱着一份大愛。

一定是因為愛鑽研技術,所以,他能夠常常忍着六七十攝氏度的高温,靠近爐體一觀察就是30分鐘,只為拿下那些技術難題。這種狀態,在別人看來覺得無法理解,或者不可思議,但是於他來説:只有不斷的攻克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他的心底才會覺得暢快舒坦。高温下的烘烤與這種成就感相比,在他的世界裏,也就必然算不得什麼。因為愛,苦也變成了甜。

一定是因為深愛這個企業。龍鋼於他是自己的家園,鋼城於他是精神上的"父母",當自己的家庭"貧寒",當自己的"父母"被人瞧不上時,羞愧的情感反而擊打出"男兒當自強"的激越之心。為了自己的家園能夠不輸於別人,為了能夠在同行們面前樹立自尊自信,他毅然決然的`承擔起榮耀門楣的責任,為了這個家,再苦再累,也就都不算什麼。這一切,必然是源於對企業的那份深沉的愛。

一定是因為深愛家人。作為兒子、丈夫、父親,一個男人要頂天立地,要勇敢擔當。為了家人都能過上更美好幸福的生活,他才能夠無數次的多個晝夜堅守現場,廢寢忘食的去工作。不思量,那是一種自私,細回味,其實更是一種深愛。對家人的愛不正是支撐無數龍鋼人一代代前進的動力嗎?

薛小永的心裏必然裝配着鋼鐵的意志。

和鋼鐵比起來,人太脆弱,然而,柔能克剛在薛小永這裏卻得到了別樣的詮釋。

因為鋼鐵意志,才能夠在21年的職業生涯裏,他一次次的超越,一次次的衝擊,一次次再度超越鍊鋼工藝技術指標;因為鋼鐵意志,才能夠在年近40歲的時候,他仍然以"5+2"、"白+黑"的精神堅守一線,玩命工作;因為鋼鐵意志,他才能夠忍受臉部的皮膚被輻射熱烤得脱落了一層又一層,創下全國最高爐齡記錄。

薛小永的心裏必然承載着一份使命。

因為這種強烈的使命感,促使他創新性提出轉爐生產工段的"3321"管理思路並推廣應用,系統性解決了制約生產工藝的瓶頸性問題。

促使他3天8小時砌成一座120T轉爐,刷新了同類型轉爐全國砌築時間最短7天的歷史記錄,創造了‘龍鋼速度’。

促使他帶領工段將轉爐鋼鐵料消耗指標做到全國第一,石灰單耗、氧氣消耗、耐材綜合成本名列全國第三的好成績。

促使他影響着周圍的同志,培養成長出陝煤化集團勞模陳江、陝鋼集團勞模陳雷磊、龍鋼公司勞模焦建設等多名集團及公司先進個人。

英雄並非基因遺傳,英雄是鋼鐵般的堅持。

英雄並非生於英雄地,英雄就成長在平凡的土壤裏。

這就是我從薛小永身上尋找到的答案。

勞模的事蹟10

革命導師馬克思先生曾經説過:“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勞動,不用説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要滅亡。”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説過:“人生兩件寶,雙手和大腦,一切靠勞動,生活才能美好。”

通過勞動,人類從盤錯交織的森林漸漸開始走向了陸地。通過勞動,人類從一開始的四處漂泊,食物全靠狩獵,這説明了什麼?我的回答非常堅定:“美好生活,勞動創造!”

勞動創造了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如果人人都整天待在家裏,無所事事的話,那我們中國幾千年傳承下來的文明就會全部毀於一旦。

勞動是每一個現代人必備的基本素質和行為習慣,熱愛勞動,堅持勞動,應該銘刻在所有人的心中!

可是,近幾年來,我國青少年的勞動觀念實在讓人擔憂。

我曾經讀過一則這樣的文章:近些年,上海某個著名大學中,有百分之六十的大學生都不會自己掛帳子,許多大學生在上學前甚至沒有自己動手洗過一次衣服。他們中的很多人有家庭中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勞動這種中華民族流傳下來的優良品質,人類生存最基本的素質正在慢慢削弱。

我還讀過一個這樣的事例:在一所國小中,一位女同學的眼鏡掉進了便坑裏面,有一個工友好心幫忙將眼鏡給撿起來,哪知,那個小女孩接過眼鏡後連一句謝謝都沒有,轉身就走,旁邊的一個同學看了,就問:“人家好心幫你撿眼鏡,你為什麼連一句謝謝都不説?”誰知,那個女同學説:“謝什麼,他本來就是幹這個的。”

這讓我想起來了一句話:沒有經歷過磨鍊的人往往不知道勞動成果來之不易。他們不知道我們的幸福生活,是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創造出來的。他們不懂得愛惜勞動成果,不知道,這些裏面凝聚着勞動人民的血汗。

只有辛勤的勞動者,才能建設我們富裕而強盛的現代化國家。只有永遠保持勞動者的本色,我們的社會主義才能夠立於不敗之地。

勞動是一首詩,每一個舉動都有美麗的韻腳。

勞動是一首歌,每一次收穫都有好聽的音符。

也許有一天,四季的風會染白我們的鬢髮。

也許有一天,歲月的犁會在我們的額頭上刻上衰老。

但是我們會因為曾經用勞動創造了美好的生活而驕傲。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參與到勞動中來吧!讓我們一起用勞動創造美好的生活吧!

勞模的事蹟11

温暖的午後,孩子們都進入了香甜的午睡,老師走到每一個小牀邊上,為孩子們掖掖被角,把小手放進被窩,看着孩子們天真的睡臉,心裏分外柔軟……這是一個尋常的午後,也是這千千萬萬尋常的歲月,讓千百個孩子走除了幼兒園,走進了學校,走向了社會,帶着企業的精神,代代傳承。

建廠初期,由於職工子女眾多,一邊是嗷嗷待哺、頑皮難帶的孩子,一邊是需要全心全意投入的工作,很多職工都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公司為解決一線工人的後顧之憂,不顧當時資金條件的限制,創辦了企業幼兒園。屈指算來,如今已是第個年頭。

當時園所非常簡陋,也不分班,全部的孩子擠在一間蓆棚子裏,老師就是工人自己,沒有正規的幼兒教育手段,唯一的風琴也沒有人會彈。飯菜更是工人們吃什麼孩子們就吃什麼,從不搞特殊化,最小的孩子只有三個月,還在吃奶,她的媽媽總是趁別人休息的時候趕過來喂孩子幾口奶,常常餓的小傢伙哇哇亂叫……孩子們就在那裏度過了最初的歲月,想起那個時候,工人們都説,我們的孩子都是勞模,從小就知道吃苦耐勞嘛!

在多年幼兒園管理經驗中,我有以下體會:

1、環境是造就勞模的基石

日常工作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在企業遇到技術難題時,有人就會説“勞模技術高,讓勞模挺身而出吧”;碰到付出多收益少的事兒,也有人會説“勞模思想先進、風格高,關鍵時刻就得站出來”……如此工作環境,讓勞模怎麼能輕鬆?在對待勞動模範上,更是鼓勵他們勇當老黃牛,只講奉獻、不去索取,致使勞動模範的合法權益得不到維護,但由於頭上戴着勞模的光環,許多勞模有苦不願説,有累不想講,有難更不願訴,缺乏必要的法治環境,他們只能默默忍受。在幼兒園中,我為了避免此類情況發生,鼓勵勞模要適應新形勢,必須不斷學習、不斷鑽研。使大家對勞模心悦誠服,同時為勞模創造良好的“充電”環境,使他們在幼兒教育事業上不斷創新、不斷提高,才能使勞模們的事業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環境的積極作用是巨大的,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這對於發揮勞模的榜樣作用,使他們輕鬆工作、快樂生活、健康成長尤為重要。

2、榜樣是造就勞模的養分

勞模是在各自崗位上做出優異成績的先進模範人物,是大家學習的榜樣,是這個時代的精英力量。榜樣的力量是巨大的,理應獲得更多的尊重。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對榜樣的關心和愛護更是應該的。我們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我們定期組織教師交流會,分享教學過程中遇到的難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回顧這些年的工作,再結合此次企業“創建勞模文化,弘揚企業精神”研討會的精神,我認為在教育教學中不但要教育小朋友們什麼是勞模,怎樣尊重勞模,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深入灌輸勞模的理念也是極為重要的。

時代在發展,人們對於幼兒教師的要求更高了。愛孩子就要了解孩子,在平時的工作中,我對孩子的身體狀況、家庭情況、興趣愛好、性格氣質、喜怒哀樂的深刻了解。這是做好班級管理工作、避免教育盲點、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必要條件。

師愛是教育的“潤滑劑”,是進行教育的必要條件。當教師全身心地愛護、關心、幫助學生,做孩子的貼心人時,師愛就成了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為有了師愛,教師才能贏得孩子的信賴,孩子才樂於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師愛要全面、公平。全面公平的愛是指教師要熱愛每一個孩子。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長都非常寵愛,什麼事情都包辦代替,養成了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針對這些情況,我通過晨間談話、小故事進行有目的、有針對的教育,培養幼兒團結友愛、誠實勇敢、不怕困難、樂於助人等良好的品質。

現在,企業幼兒園班班都是現代化設備,配有專業教師,我們都是受過正規訓練的,有了這麼好的條件,我們更應該發揚傳統,永葆精神,接過前輩創下的光輝傳統,做新時期的行業楷模。對於今後的工作,我有以下設想。

⑴確立適合幼兒發展的課程目標

幼兒園教育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幼兒的發展,能否有效地實現這個目標,取決於課程目標的再定位研究。因此,在確定課程目標時,我們要把幼兒的多種智能領域放在同等的重要地位上。各班針對本班幼兒的具體情況,從尊重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出發,注重幼兒自己探索性學習;從培養幼兒必要的社會適應性、學習適應性,良好的習慣、態度,技能、能力和情感等方面入手,促使每一個孩子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

⑵選擇適合幼兒發展的課程內容

隨着課程設置的改變,教師有了更多的自主權利,幼兒也應該擁有更多適合自己的區域活動方式。因此,各班根據具體情況,認真實施國家、地方課程,積極建設和開發園本課程,拓寬課程內容,構建既適合時代要求又具有本園特色的課程體系,提高課程實施質量。同時在實施教育活動時,我們防止被動地、機械地生搬硬套所提供的教育活動方案,充分發揮自身的智慧,調動主觀能動性,因地制宜,根據現實條件和本班幼兒特點來考慮活動的實施。認真選好教育活動最適宜的切入點,把握好教育的時機,組織好生動、有趣的教育活動。同時,在實施主題活動中,我們能根據幼兒的學習動機,及時捕捉幼兒學習的興趣點,生成相關的教育內容,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⑶提供適合幼兒發展的課程環境

環境的創設與利用是幼兒園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在環境的創設上,我們做到:

1、讓環境創設納入課程的實施過程;

2、在環境創設上重視從課程整合性考慮,力求各方面相互協調統一,形成整體合力;

3、在環境創設過程中,重視了環境隨幼兒發展及教育目標的變化而調整,使環境能始終起到引導幼兒發展的作用。

在幼兒園裏,我們常常對小朋友説的就是,“你長大了哦,所以這件事你要自己做。”你長大了所以要吃滿滿一碗飯,你長大了所以走樓梯這樣的快,你長大了所以來幼兒園不能哭,你長大了所以不能怕打針了,你長大了……其實,我們最希望的不就是這些孩子真正長大了嗎?再過十年二十年,這些孩子都成了年,成了大學生、研究生,再來看他們曾今呆過的幼兒園,那時我我們該多麼欣慰啊!

勞模的事蹟12

6月9日下午,渤海鑽探公司工會勞模事蹟報告會在華北片區舉辦。我有幸作為職工代表認真聆聽了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段皖蜀,天津市勞動模範何樹華、王學龍、姚文林、鄭培峯以及中國石油勞動模範鄭鉑立足崗位、無私奉獻等6位同志的感人事蹟。感情真摯的語言,樸實感人的事蹟,深深打動了在場每一位的聽眾的心,雷鳴般的掌聲響徹全場。

原來模範就在我們身邊,榜樣就在眼前。我為渤海鑽探有這樣的員工和勞模由衷感到高興,但對於以後,最重要的還是行動,不能説報告會完了事情就結束了,我們要更好地弘揚勞模精神,讓勞模精神落地生根、盛久不衰。

要加強學習,提高業務技能。要不斷的通過學習來開闊眼界,增長見識,通過專業知識的學習增強自己的技能,不斷地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水平,使自己在綜合素質能力上早日趕上前輩,更好的適應工作環境要求。在本職崗位上大膽探索,創新超越,在實踐中磨練意志,儘快成長為愛崗敬業、技能精湛、視野開闊的有用之才!

要無私奉獻,不計個人得失。無私奉獻和忘我勞動是多少年來勞模們最重要的品質,我就是要學習這種精神。無私奉獻是感情上的自願,是用任何物質也不可以衡量的一種力量,是我寶貴的精神財富,無私奉獻和無勞而獲針鋒相對,我必須鄙棄後者。

要勇擔責任,發揚先鋒作用。責任對應着意義,沒有責任就沒有意義。勇擔責任是勞模精神的重要發光點。一個人要是對任何人任何事沒有責任,那他就活得沒意義,責任越大,意義就越大。我必須勇擔責任,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踐行爭先文化、“四特”精神,展現出鐵人子弟兵“務實、創新、爭優、和諧”的團隊氣質,這樣才能有作為、活得有意義,反之就是逃避責任、不敢擔當、庸庸碌碌,到頭來追悔莫及。

勞模精神代表着一個時代的價值觀和道德觀,代表着新一代爭當忠誠事業、遵紀守法、業務精湛、作風過硬的鐵人子弟兵的價值觀和道德風尚。我為身邊有這樣的勞模感到高興,學習勞模就要學習他們愛崗敬業的主人翁責任精神,爭創一流、與時俱進的進取精神,艱苦奮鬥、艱難創業的拼搏精神,勇於創新、不斷創新的開拓精神,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的“老黃牛”精神,甘於奉獻、樂於服務的忘我精神,緊密協作、相互關愛的團隊精神。就是要學習他們用科學理論和現代科學知識武裝自己,不斷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素質,為公司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為打贏“四保”攻堅戰而努力。

勞模的事蹟13

在税校培訓期間,我們何其有幸,得以聆聽三位税務幹部的事蹟報告會。三位同志的先進事蹟報告,感情真摯、語言樸實、事蹟感人,深深打動了在場的學員,雷鳴般的掌聲響徹全場。他們用平實樸素的語言,用自身的經歷和感悟,向我們展示了什麼是勞模風采,什麼是偉大的勞模精神。儘管他們的地域和經歷各不相同,但是他們每個人都有着自己光榮的奮鬥歷程,都有着許多感人肺腑的動人故事,都藴藏着催人奮進的無窮力量。

朱萬峯同志身患小兒麻痺症,但卻以高於健康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艱苦卓絕,在學習上不甘落後,在工作中勇創先進,捨棄了業餘生活,將全部的光和熱貢獻給了税收事業。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堅韌,看到了不拋棄不放棄,更看到了一名年輕人默默耕耘的忘我精神。

孫勇同志身為一名資歷深厚的老同志,講話詼諧幽默、循循善誘,他深知老一輩國税人為國税的發展醖釀了厚積薄發的基礎,更珍惜眼前的好政策、好環境。他樂於跟年輕人交流,互相學習、共同進步,仍然走在信息化社會的最前沿。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樂觀,看到了勇爭先創一流,更看到了一名老前輩與日俱增的進取精神。

劉香平同志的事蹟讓我數次潸然淚下。她在卵巢癌症的陰影籠罩下,頑強地支撐起了整個家庭的一片天,在工作中更是不辭奔波之苦,為國家避免了多次税收流失可能性,卻能在最需要錢的時候兩袖清風,一心為國聚財。她讓我明白,熱愛工作往往是的動力,而這樣的動力,並不需要任何理由。在她的身上,我看到了奇蹟,看到了道德感責任感,更看到了一名國税人大局為重的忘我精神。

感受了三位同志的報告後,我被這些事蹟感動得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我為國税有這樣的幹部、勞模由衷感到驕傲,但對於以後來説,最重要的還是行動,決不能説報告完了事情就結束了,我們要更好地弘揚國税勞模精神、讓勞模精神落地生根、盛久不衰。

第一,要無私奉獻,不要斤斤計較。無私奉獻和忘我勞動是多少年來勞模們最重要的品質,我就是要學習這種精神。無私奉獻是感情上的自願,是用任何物質也不可以衡量的一種力量,是我寶貴的精神財富,無私奉獻和無勞而獲針鋒相對,我必須鄙棄後者。

第二,要勇擔責任,不要扯皮推諉。責任對應着意義,沒有責任就沒有意義。勇擔責任是勞模精神的重要發光點。一個人要是對任何人任何事沒有責任,那他就活得沒意義,責任越大,意義就越大。我必須勇擔責任,認真踐行中央精神,能有作為、活得有意義,反之就是逃避責任、不敢擔當、混吃混合、庸庸碌碌,到頭來追悔莫及。

第三,要不斷的通過學習來開闊眼界,增長見識,通過專業知識的學習增強自己的技能,不斷地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水平,使自己在組合素質能力上早日趕上前輩。在工作崗位上大膽探索,創新超越,在實踐中磨練意志,儘快成長為愛崗敬業、技能精湛、視野開闊的有用之才!

勞模精神代表着一個時代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國税勞模精神代表着國税人光輝的道德風尚。我為國税有這樣的勞模感到高興,學習勞模,就要學習他們愛崗敬業、服務納税人的專業精神,爭創一流、與時俱進的進取精神,艱苦奮鬥、艱難創業的拼搏精神,勇於創新、不斷改進的開拓精神,淡泊名利、默默耕耘的“老黃牛”精神,甘於奉獻、樂於服務的忘我精神,緊密協作、相互關愛的團隊精神。就是要學習他們用科學理論和現代科學知識武裝自己,不斷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素質,為國税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也許,永遠沒有那一天,前程如朝霞般絢爛,成功如燈火般輝煌;也許,只能是這樣,攀援卻不能登頂,奔流卻掀不起波浪。然而,我執着地信仰着我的事業,像綠葉信仰奉獻,像雄鷹信仰藍天。我忠誠於我的事業,像蠟燭忠誠於燃燒,像山石忠誠於屹立。為了國税人的榮耀,我們拼搏;為了國税人的信仰,我們奉獻。為人民服務不是口號,不是標語;為人民服務是敬畏,更是真誠。前輩的精神,是我們心中大的力量;模範的光芒,已指明我們前進的方向;國税的希望,從此放在我們堅實的肩膀。歷史的長卷徐徐展開,那濃墨重彩,絢麗奪目的篇章啟示我們:

如果,迷失了方向,向人民看齊;

如果,找不到出路,為人民服務。

因為,我們與人民血脈相連!

勞模的事蹟14

巾幗不讓鬚眉,她,是一位出色的餐飲領班。

誰,是誰?能夠被評選為本年度的勞動模範,不用説了,她,就是被同事們叫得響噹噹的“小胖墩劉x”。

見到顧客、同事和領導打招呼,主動讓座,可謂是服務行業中最為基本的禮貌禮儀。雖然大家每天都在見面,然而劉x才真正做到了彬彬有禮。“請,您好,謝謝,對不起——————”每天都能從她那裏聽到這樣的字眼。對於她來説,這樣做很重要,也很開心,工作並快樂着,給人帶來的始終是微笑。

工作需要積極主動,被動的接受安排,只會挫傷我們的熱情。積極主動地去工作,才能發揮我們自己的聰明才智,才能幹得出色。在二樓雅間服務員的工作職責中,劉x就是這樣的積極主動,每次都走在了別人前面。能夠積極地為領導分憂,上級做的事情,沒等吩咐,她先想到了。當領導安排的時候,她已經提前出色地完成了。

工作意識特別強,哪兒需要那兒去,常常被她手下的小姐妹們“呼來喚去”,一會兒到這個雅間,一會兒又去那個雅間,去解決小姐妹們解決不了的大小事,被小姐妹們稱之為我們的“小保姆”、“小靠山”。劉x的這種實幹精神,和同事之間的互幫互助,得到全體員工的好評,起到很好的帶頭作用。

作為領班能吃苦耐勞,對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更有公而忘私,以大局為重的精神,有一次一位客人心情不好喝多了,把情緒發在了服務員身上,嚇跑了盯台的服務員,轉而又把氣撒向了劉x,無端的漫罵,不停的羞辱,但劉x始終是和顏悦色,客人的朋友都覺得不好意思了,事後,小姐妹們替她委屈,“把你罵成那個樣子,你就不生氣嗎?”劉x笑着説:“咱們幹服務行業的,就是耐心對待每一位顧客,顧客就是上帝。”一席話,讓小姐妹們深有感觸。

無論多苦多累,劉x本着對工作負責、對單位負責,對領導負責、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她對待每一位顧客就像對待自己的家人一般,周到的服務、熱情的幫助,無微不至的關懷,讓每一位被服務過的客人心中都倍感温暖。

在二樓雅間,在劉x的身邊都是一些好姐妹。她們在崔永霞主管的帶動下形成了一批和諧的小團隊,一批富有凝聚力的小團隊。有着她們,有着瑞洲無數默默無聞兢兢業業工作的員工,瑞洲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一切盡在不言中,悉數的文字只能表述劉x的一個縮影,對於這樣一名員工,我們沒有理由不推薦她為本年度的勞動模範。

勞模的事蹟15

xx是閔行區農業科學研究所副所長、擇優種子研究室負責人、高級農藝師。五一勞模事蹟材料作為一名年輕科技幹部,她處處以身作則,踏實苦幹,虛心好學,二十多年來,一直默默地奮鬥在雜交粳稻育種生產第一線,通過"秈粳搭橋"等技術,培育出優質高產強優勢雜粳組合"秋優金豐",被列為上海市雜交粳稻主推品種。她憑着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結出了豐碩的果實。近五年來她先後被評為上海市勞模、上海市"三八"紅旗手、全國農村青年創業致富帶頭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工作者、第十屆上海市農業科技創新人和第七屆國際發明博覽會"創新天才"等榮譽稱號。

刻苦學習,崗位成才

育種是一項創新性強而不易出成果的實踐性工作,曾有多少"寂寞高手"苦苦追尋一輩子而遺憾告終。科學無止境,雜交粳稻育種需要掌握植保、栽培等多方面專業技術知識,只有不斷地創新、汲取專業知識,提高技術水平,才能緊跟水稻育種時代步伐。

xx利用業餘時間研讀雜交水稻專著、勞模事蹟簡介、上網查資料、捕捉雜交水稻領域最新信息,虛心向育種專家學習請教。如在考察和探討《水稻超高產育種》課題時,碰到疑惑,刨根問底,直到徹底搞懂為止;又如抓住天南地北育種單位雲集海南南繁的有利條件,冒着炎炎烈日,向水稻育種專家請教育種技術,共同交流、探索育種新技術,潛心研究親本材料的特性,總結、探索科學雜交育種方法,提出了"只有走秈粳雜交的育種技術道路,產量才能有重大飛躍"的育種思路。利用秈粳亞種中間材料為"橋樑親本",在晚粳稻品種中導入秈稻恢復基因,成功育成強優勢、高結實率、花粉量大的雜交晚粳恢復系,與優質高產豐產性好的不育系雜交。通過"秈粳搭橋"技術培育出的優質高產強優勢雜粳組合"秋優金豐",於xxxx年xx月通過上海市農作物品種審定,xxxx年獲農業部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經幾年推廣種植,"秋優金豐"表現出高產、穩產、米質優、抗性強,深受種植户的歡迎,在超高產栽培條件下,企業勞模先進事蹟具有8公斤潛力,常規種植畝產65公斤,解決了多穗與大穗、大穗與高結實的矛盾,"秋優金豐"米質經檢測,1xx項指標均達農業部優質米一級標準。

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水稻科研既是一門腦力勞動,更是一項高強度的體力活,尤其對於水稻育種人員來説更是如此。育種工作長期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環境和條件下來完成,氣候愈是惡劣,工作愈是緊張和繁忙,有人形容育種人就象一隻"候鳥",一直跟着太陽遷移在上海和海南之間,南繁北育,其中的艱辛是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育成和推廣一個品種至少需8至9年的時間,週期之長,

被業內人士形象地稱之為"兩個五年計劃"。為了加快世代進展,每年奔走於上海和海南之間,無論是炎熱的夏季還是陰雨綿綿的雨天,她都毫不間斷地出現在水稻育種試驗田,特別在海南基地配組期間,工作量大,人手少,從早上六七點鐘進行人工剪穎,中午再到稻田進行人工配組授粉,供電所所長個人先進事蹟經常忙到下午1、xx點鐘才吃午飯,為了隨時掌握和了解水稻親本材料的生育狀況,需不間斷地下農田,往往是在水田裏一站就是三、四個小時,累了到田埂上休息一會,接着繼續觀察各種農藝性狀,回到辦公室及時整理數據,研究育種思路。在平時,她經常放棄休息日觀察水稻的生長規律,掌握第一手資料,為水稻育種積累了豐富經驗。同時她經常冒着酷暑,深入田間,免費為農民傳授水稻種子生產技術指導,熱心解答生產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深受農民的好評,成為農民的忠實朋友。目前雜交水稻制種生產勞力不足,嚴重製約着制種生產的規模發展問題。她大膽探索創新,開展試驗示範,應用現代農藝機械化育插秧技術,制種畝產達到15公斤,降低了勞動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制種產量,加快了高產、優質雜交粳稻"秋優金豐"的推廣。

Tags:勞模 事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