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黃文秀事蹟

欄目: 新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1.39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事蹟的經歷,對事蹟很是熟悉吧,從先進對象的形成和內涵上來分,事蹟可分為在一個較長時間內形成的先進事蹟的材料和在一時因突發事件而產生的先進事蹟的材料。那麼相關的事蹟到底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黃文秀事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黃文秀事蹟

黃文秀事蹟1

暴雨如注、電閃雷鳴,洶湧的洪水漫過道路,眼前是黑壓壓的模糊世界……這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第一書記、30歲的壯族女幹部黃文秀生前傳回的最後視頻畫面。

“不忘初心”,説到底就是不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祖國事業謀發展的崇高目標,時時刻刻牢記人民的利益,是一句説起來簡單,卻需要一生為之奮鬥的話語。縱觀我國和我黨發展的.歷史,在每個年代總會湧現着那麼一些人,為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中國人民的美好未來不斷奮鬥着,付出了自己的一切,哪怕是最寶貴的生命。

不忘初心,源於對人民羣眾負責的態度。人民羣眾是我黨執政最大的底氣,也是祖國蓬勃發展最根本的力量和保障,重視人民羣眾的利益,為人民羣眾謀幸福,是一個黨員應該時刻銘記於心的。正是因為對人民羣眾負責的態度,時刻牽掛着人民羣眾的利益,黃文秀同志在看到天氣預報之後,想到的是駐村地點人民羣眾的人身財產安危,毅然返回駐地去幫助當地羣眾抵禦自然災害。

不忘初心,給人以無所畏懼的力量。正是因為堅定不移信仰社會主義,許多黨員同志才會一直在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上無私付出。當面對狂風暴雨的時候,黃文秀同志並沒有退縮,而是毅然決然地踏上馳援貧困村民的道路,在趕赴駐村地點的途中,還不忘聯繫同事,詢問村民的受災情況。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黃文秀同志生前的事蹟,再一次讓全黨上下的同志受到了“不忘初心”的力量,作為一名黨員,我們應該主動向該同志學習,保持一名黨員的先進性、純潔性,時刻把羣眾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守初心、擔使命,與人民羣眾緊緊相依在一起。如果多一些像黃文秀同志一樣的好黨員,何愁人民不幸福、祖國不復興呢。

黃文秀事蹟2

在瞭解黃文秀的先進事蹟後,她的精神深深打動並震撼着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她的人生還不夠長但是已經足夠厚重。黃文秀北師大碩士畢業,放棄在大城市的工作機會,回到家鄉革命老區百色選擇到貧困村擔任第一書記,把雙腳扎進泥土,為羣眾脱貧攻堅殫精竭慮,她忍痛告別重病卧牀的父親,深夜冒雨奔向受災羣眾,面對危險堅定前行,不幸遭遇突如其來的山洪,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扶貧路上。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黃文秀用自己年輕的.生命,無悔的青春,踐行着一個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她對脱貧攻堅的信念與奉獻,讓無數人為之感動,接續奮鬥。我們惋惜黃文秀的不幸離去,更感慨有一種力量温暖了我們跋涉的腳步,這種力量不會因為歲月年輪的漸次厚重而消弭無聲,而終究會歷久彌新,這就是初心的力量。永不凋零的初心猶如點亮迷茫的方向燈,對於年輕幹部而言,從黃文秀事蹟中我們應學會聆聽初心的召喚、感悟初心的力量,在基層的摔打中尋找一份屬於自己的堅守,在為羣眾的無私付出中定格最絢爛的年華。

初心不滅,青春無悔,黃文秀的事蹟不僅感動了無數人,也同樣激勵我們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砥礪前行。她的人生定格在芳華綻放的30歲。短暫的一生,留給了我們一座精神的豐碑。她堅守初心使命,用生命踐行了一個共產黨員對信仰的無比忠誠,無愧於‘時代楷模’的稱號。如今新時代的長征路給我們出了更多的考卷,我們一定要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學習她的奉獻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譜寫更加輝煌的篇章,用自己的努力,答好新時代為民服務的答卷。

黃文秀事蹟3

黃文秀同志研究生畢業後,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脱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以“無我”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青春之歌。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黃文秀同志可以有很多選擇,留京或出國,可以到更好的地方去,可以有更好的工作崗位,但她將人民羣眾放在心裏最深處,將羣眾利益放在最高點,放棄了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帶着那份強烈的責任感和赤子之心,紮根基層,與羣眾同住一間屋、同坐一根凳、同吃一鍋飯、同飲一瓢水,與羣眾同呼吸共命運,帶着大家修路、安路燈、建蓄水池,幫助羣眾發展致富,全村有88户418人實現脱貧摘帽,邁上了小康社會新徵程。

“我將無我、不負國家”。黃文秀同志從大山女兒到扶貧戰士,用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把職業當事業,把崗位當作紮根羣眾、服務羣眾、奉獻羣眾的平台,愛崗敬業,幹事創業,擼起袖子加油幹,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作出了積極貢獻。她是在脱貧攻堅偉大實踐中湧現出來的時代楷模和先鋒模範,是以生命堅守初心使命的優秀青年共產黨員代表。

“我將無我、不負組織”。黃文秀同志主動請纓到貧困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時刻牢記黨的囑託,賡續傳承紅色傳統,立下脱貧攻堅任務“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鏗鏘誓言。她自覺踐行黨的宗旨,始終把羣眾的安危冷暖裝在心間,推動實施百坭村村屯亮化、道路硬化和蓄水池修建等工程項目,帶領羣眾發展多種產業,為村民脱貧致富傾注了全部心血和汗水,為建設小康社會奉獻了青春和生命。

黃文秀事蹟4

為大力弘揚黃文秀同志的先進事蹟和崇高精神,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帶動作用。20xx年10月25日,我會組織全體黨員和幹部集中學習“全國優秀共產黨員”黃文秀同志的先進事蹟。

黃文秀同志研究生畢業後,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到脱貧攻堅第一線工作,擔任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在她帶領下,全村通過易地扶貧搬遷脱貧18户56人,教育脱貧28户152人,發展生產脱貧42户209人,共計88户417人,貧困發生率從22.88%降至2.71%;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達6.38萬元,實現翻倍增收。她堅持扶貧與扶志相結合,注重鄉風文明建設,成立“鄉村振興、青年作為”小志願者服務隊,開展村規民約吟誦比賽和文明家庭評選活動,百坭村獲得百色市20xx年度“鄉風文明”紅旗村榮譽稱號。黃文秀同志作為廣西百色市樂業縣白坭村第一女書記,紮實肯幹,認真履行職責,時刻牢記自己黨員幹部的責任,持續深入脱貧攻堅工作,始終將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百色爆發巨大自然災害的時候,她沒有退縮,衝在救援的第一線,獻出了年僅30歲的.寶貴生命。

雖然黃文秀同志已經不幸遇難,但她甘於奉獻、勇於擔當、牢記使命的精神,值得我們認真學習並牢記於心。正是因為黃文秀同志展現出了新時代共產主義的先鋒形象,會議要求全體黨員以黃文秀同志為榜樣,學習她忠誠於黨、愛崗敬業的優秀品格;學習她心繫羣眾、把困難扛在肩上的工作作風;學習她腳踏實地、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學習她深懷飲水思源的感恩之心和砥礪攻堅克難的進取之志。在學習之後,全體黨員幹部紛紛表示,會深入學習黃文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精神,傳遞向上的能量,積極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黃文秀事蹟5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沒有書生氣的黃文秀,用實際行動走到了羣眾“心裏”,用心幫扶、用情交流、用智突圍,在革命老區的她,堅信“山溝溝”也能有“好兆頭”。拿起書本可以出謀劃策,撲下身子可以兩腿沾泥,作為一名具備高學歷的“第一書記”,黃文秀從沒有“高高在上”的驕傲感,更沒有把一線作為仕途的跳板,而是像體温計一樣,實時監測着各個貧困村、貧困户的`動態情況,掌握貧困羣眾的第一手信息,為實施精準扶貧創造了可操作條件。

我作為扶貧一線的第一書記更要學習黃文秀同志知行合一,對脱貧攻堅工作擔起責任,用實際行動帶領廣大村民過上好日子。脱貧攻堅是新時代的長征路,要把每一步都走踏實,無論多麼艱苦都不能忘記初心,都要擔起使命,永遠走在最前列,“讓扶過貧的人像戰爭年代打過仗的人那樣自豪”。我要學習她身上可貴的精神,努力學習、勤於實踐、不懈奮鬥,肩負起新時代賦予的責任和使命,紮實搞好本村脱貧攻堅工作。

黃文秀事蹟6

暴雨如注、電閃雷鳴,洶湧的洪水漫過道路,眼前是黑壓壓的模糊世界......這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第一書記、30歲的壯族女幹部黃文秀生前傳回的最後視頻畫面。(6月23日,人民日報)

一心為民,把扶貧路當作長征路。“在我駐村滿一年的那天,我的汽車儀表盤的里程數正好增加了兩萬五千公里,我簡單地發了一個朋友圈:‘我心中的長征,駐村一週年愉快’。”不久前,黃文秀在她的扶貧心得裏這樣寫道。黃文秀,正直風華正茂的年紀,用生命詮釋初心和使命,犧牲在脱貧攻堅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無情的洪水可以帶走她年輕的生命,但是帶不走她的精神,黃文秀這種不怕犧牲、不辭辛勞的脱貧精神,值得我們黨員幹部以及所有扶貧幹部廣泛學習。

生命誠可貴,民生價更高。脱貧攻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現在身處在脱貧一線的戰士們,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正在為我們的困難羣眾尋找脱貧致富的道路,他們將自己的'一切置之度外,全身心的投入,豎起了一面面旗幟。然而,在脱貧攻堅的偉大戰鬥中,總有那麼一些戰友身負重傷或不幸遇難,每當遇到這樣的情況時,我們心中總有一種無法言喻的情感,是一種難解的“憾”,更是一種揪心的“痛”!然而,“要奮鬥就會有犧牲”,在脱貧攻堅的道路上,還有無數的困難和險境,我們必須知難而上,迎難而上,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奉獻應有的力量。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更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擔當。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時間點的臨近,脱貧攻堅工作已經進入攻堅克難階段,所剩貧困地區大多是難啃的“硬骨頭”,我們要以黃文秀為榜樣,繼續履行“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錚錚誓言,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黃文秀事蹟7

廣西省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6月16日晚從百色返回樂業途中遭遇山洪因公殉職,將30歲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扶貧路上。黃文秀曾於20xx年至20xx年就讀於長治學院政法系,獲法學學士學位,後考入北京師範大學並獲法學碩士學位。黃文秀因公殉職後,她的感人事蹟迅速引起了全國多家主流媒體的密切關注。人民日報、新華社、新華網、央視、中國日報、中國婦女報等相繼刊播了相關報道,深切緬懷這位優秀的第一書記。

學習黃文秀精神,就要守初心,真用心。將人民裝在心中最高位置,同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榮辱與共,做廣大羣眾的貼心人。把為民謀福祉、解難題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深入一線傾聽羣眾呼聲與建議,用自己的智慧與行動解決困擾羣眾的一切難題,做到“腳下有泥土,心中有真情”。

學習黃文秀精神,就要擔使命,真出力。當前我們正處於打贏精準脱貧攻堅戰的關鍵時期,時代的發展呼喚擔當的力量,只有不怕難、不怕苦,不怕泥水沾滿褲腿,不怕腳下佈滿荊棘,才能做好基層工作。我們必須以促進基層發展為己任,提高本領,埋頭苦幹,敢為人先,身體力行的擔起鄉村振興的使命。

學習黃文秀精神,就要找差距,真自律。全國脱貧攻堅模範黃文秀同志用自己崇高的'信仰和艱苦奮鬥的精神為我們廣大選調生樹立了一面先鋒模範旗幟。正在基層淬鍊本領的我們,更應該牢固樹立看齊意識,向榜樣學習,聆聽羣眾建議,建立自我負面清單,找差距,補短板,勤自律,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讓基層成為我們實踐、進步的疆場。

初心,是檢驗信仰的一面鏡子,是透視作風的一個窗口,是敦促擔當的一聲號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方能落實基層政策,實現羣眾夢想,建立和諧幹羣關係!

黃文秀事蹟8

前幾天,年僅30歲的廣西駐村第一書記、北師大定向選調生黃文秀在百色洪水中不幸遇難的消息令人悲痛。她將知識帶回家鄉,用行動建設家鄉,她將30歲的大好年華定格在扶貧路上,用生命譜寫扶貧樂章。身體力行,不忘初心,知重負重,砥礪前行,她是脱貧攻堅道路上的踐行者,同為選調生的我們,更要以她為標杆,主動擔起帶領羣眾脱貧攻堅的重任,紮根基層,腳踏實地,用實幹譜寫未來。對此,我有以下幾點體會想與大家分享。

新時代的黨員幹部,心裏要燃氣一團火。要像黃文秀一樣,在選擇理想的時候,要讓自己真正熱血起來,要主動響應祖國和社會的需要,投入到真正可以發揮拳腳的地方,基層是廣大青年幹部施展才華的廣闊舞台,要走向基層,擁抱基層,不忘初心,腳踏實地,將自己的勤奮和汗水揮灑在基層這邊給祖國謀復興,為人民謀福祉的地方。

新時代的黨員幹部,手裏要攢起一股勁。要像黃文秀一樣,放下自己的舒服圈,擼起袖子加油幹,不怕泥濘和荊棘,不怕風雨和烈日,像鋼鐵巨人般,將自己置身於愈挫愈勇的戰場,那些走爛的鞋子,那些輪胎壓過的紋路,那麼幹裂的嘴脣和曬黑的'皮膚就是一枚枚軍功章,刻印在祖國復興和人民幸福的史冊上。

新時代的黨員幹部,眼裏要匯成一面旗。要像黃文秀一樣,將黨紀國法作為自己工作生活的準繩,嚴格要求自己,高標準督促自己,在履職的道路上,時刻不懈怠,在盡職的途中,永遠風雨兼程。駐村的工作不好乾,沒關係,那就加班加點幹,那就流血流汗幹,脱貧致富的工作不好乾,那就精疲力盡幹,想法設法幹。

黃文秀的故事,是在給黨員幹部豎起一面精神旗幟,鼓勵大家要將個人的成長成才之路與祖國的建設發展之路緊密結合起來,犧牲小我,成就大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奮鬥的路上幹出一番新天地。

黃文秀事蹟9

“88户,417人”這是黃文秀一年多來的扶貧成效,“父母生病,xxxx年脱貧”這是黃文秀的家庭狀況,“不獲全勝,絕不收兵”這是黃文秀立下的錚錚誓言。來時多風雨,生前的黃文秀總是面對着一個接一個的艱難困苦,生活似乎從未讓她走得順暢過;去時滿天星,不幸離世的黃文秀將417人美好生活的夢想,將國家未來的希望留在了百色的大地上,如漫天繁星,温暖卻不張揚。

踏歌披霜,勢將青春紮根基層。適逢脱貧攻堅的決勝時期,也尚處崎嶇坎坷的國際之路,時代從未讓中國人民可以停下腳步,駐足風景,時代也從未對中國人民放晴天空,飾以彩虹。然而,我們從不曾畏懼天空的陰霾,前路的泥濘,黑夜的深邃,因為,中華民族從來是一團不曾熄滅的火。抗日戰爭時期,有無數隱姓埋名的革命先烈;大生產時期,有鐵人王進喜等敢趟泥濘的勞動模範;新時代下,有黃文秀等不懼艱苦,紮根基層的優秀黨員幹部。中國尚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沒有紮根基層的決心和信心是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也不能獲得人民羣眾的擁護的`。新時代的我們有的出生優渥,有的出生平凡,然而,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s夢想,那就是讓中國屹立於世界之林,讓中國強大興盛,這一切都需要新生代的我們紮根基層,埋頭苦幹、實幹方可。以黃文秀同志為代表的我們勢將青春紮根基層,踏歌披霜,定將以我們的笑容和歌聲迎向輝煌燦爛的明天。

披荊斬棘,勢將希望播撒大地。有人説中國的希望在青年,可我認為,中國的希望在人民。“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時代的繪畫者。埋下身子,與人民一起,奮鬥,拼搏。黃文秀同志將自己紮根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的人民之中,帶領貧困羣眾一道謀發展,謀幸福,讓88户,417人擺脱了貧困,走上了幸福生活的道路,也讓更多的青少年看到了黨員的堅韌與魄力,為更多的人照亮了前行的路。每一個人都是另外一些人的指路之燈,有的明亮如黃文秀,為眾多的人照亮了前行之路,有的多彩如南仁東,為更多的人照亮了前行的方向。新時代的我們也是更多人的指路之燈,披荊斬棘,我們無畏前方的黑暗險阻,我們將以堅定的意志、頑強的作風、敏捷的思慮、團結的作風為更多的人民,為更多的後來者迸發出屬於新時代的我們的光輝,將更多的希望留在中國的大地上。終有一天,雄雞將啼鳴,迎來燦爛的朝霞。“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黃文秀事蹟10

20xx年的九月份,秋招剛拉開帷幕,我到處蒐集着招聘信息,線上線下投遞着簡歷。此時的我忙碌而又茫然,漫長的求學階段即將告一段落,究竟該找一份怎樣的工作,我思考着。直到九月中旬的一天,我在學校大學生活動中心參加了黃文秀師姐的先進事蹟報告會。

在報告會上,黃文秀生前的同事、同學、親友等代表分別從不同角度回憶黃文秀的先進事蹟。作為北京師範大學的研究生,文秀師姐有很多就業選擇,但師姐認為“一個人要活得有意義,生存得有價值,就不能光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去為他、為社會、為國家、為民族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於是,她義無反顧地回到家鄉,主動投身脱貧攻堅事業:奔赴偏遠貧困山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帶動88户418名貧困羣眾脱貧,全村貧困發生率下降20%以上。

這場報告會讓我瞭解到了“時代楷模”黃文秀師姐的優秀品質,同時也讓我對選調生這一身份產生了好奇與嚮往。會後,我通過網絡進一步瞭解國家及各省份招錄選調生的政策、選調生招錄考試的特點。各地優秀選調生的風采深深感染了我:他們充滿活力、工作積極、甘於奉獻,願意在基層崗位上奉獻自己。他們在基層這個大課堂上了解國情、增長本領、磨練意志、汲取力量;在基層這篇廣闊天地中施展才華、開拓創業。於是,我在找工作之餘,抽出了更多時間來準備選調生考試。北京市定向選調招考簡章出來後,我隨即報了名,並幸運的通過筆試、面試層層選拔被錄取為一名選調生,入職後我將下基層鍛鍊兩年時間。

被錄取為一名選調生後,我在興奮、激動的`同時,也感到了今後自己肩上的責任更重了。今後,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不斷提升自己。

一是加快角色轉變,進入工作節奏。多年的校園生涯已經結束,我將努力轉變角色,適應新環境,勤向領導、同事請教學習,明確崗位職責,儘快融入集體,完成從學生向社會人的轉變。

二是加強知識學習,提升自身素質。我將持之以恆地學好理論知識,鍛鍊專業技能,學思踐悟、學以致用,不斷豐富和提高自身素質。

三是堅定理想信念,磨礪堅韌心性。基層是成長鍛鍊的大舞台,基層工作紛繁複雜,如果缺乏遠大的理想,很容易意志消沉,缺失工作積極性,因此,我會堅定理想信念,為祖國發展和民族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四是發揚奉獻精神,服務人民羣眾。我將時刻發揚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的優良作風,樹立敢吃苦、能吃苦、吃大苦的意識,在實踐中克服困難、成長成才、增加閲歷。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昇華。作為一名選調生,我將胸懷理想、錘鍊品格,腳踏實地、艱苦奮鬥,在擔當中歷練,在盡責中成長,用行動踐行初心使命,讓青春之花,在羣眾最需要的地方綻放。

黃文秀事蹟11

黃文秀的事蹟大家已經很熟悉了,她的離開帶給我們深深地思考,為我們的學習工作提供了新的思想指導,我想談下自己的思想體會。

俯下身子,紮根農村。她生前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委宣傳部幹部。20xx年碩士研究生畢業後,黃文秀同志自願回到百色革命老區工作,主動請纓到貧困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與其他多數青年不一樣,她放棄大城市的優越的工作機會,義無反顧地來到農村,甘願把自己地青春和熱情奉獻給農村,一心想要改變當地農村的落後面貌,這種不怕吃苦、敢於面向困難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不論我們做什麼工作,吃苦耐勞的.品質是不能丟的,這是我們做好工作的前提條件。

一心為公,為民解困。黃文秀在扶貧中寫道:“一位世界著名的社會學家説過,‘一個國家的落後在於精英的落後,而精英的落後在於嘲笑民眾的落後’,我們黨深刻明白這個道理,從而提出要扶持一批人脱貧,並且扶貧要扶志和扶智,這樣一個切實為羣眾謀發展、謀福利的黨,我怎麼能不響應號召呢?”她時刻牢記黨的囑託,賡續傳承紅色傳統,立下脱貧攻堅任務“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鏗鏘誓言。她自覺踐行黨的宗旨,始終把羣眾的安危冷暖裝在心間,推動實施百坭村村屯亮化、道路硬化和蓄水池修建等工程項目,帶領羣眾發展多種產業,為村民脱貧致富傾注了全部心血和汗水。她在日記中是這樣寫的,工作中也是這樣做的,細緻調研,尋疾問苦,把工作做到了田間地頭,手寫了脱貧具體,親自到貧困户家中瞭解實情,掌握了第一手工作材料,這是我們在工作中應該向黃文秀學習的地方。當前,全國人民都在關注脱貧攻堅,都在努力地完成脱貧攻堅任務,如果每個脱貧攻堅工作者都能向她一樣,細緻入微,鞠躬盡瘁,那麼我們的脱貧攻堅任務一定會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我們的小康目標一定會提前實現。

勇於擔當,啟迪未來。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國家和人民需要更多黃文秀式的有為青年,需要更多不忘初心、甘於奉獻的人們做出新的更大貢獻。時代需要榜樣,社會需要英雄。這個美麗、善良、平凡的女孩,短暫一生卻令人動容。她的花季雖短,但燦爛地綻放過,馨香永存!她的英雄事蹟必將激勵和鼓舞新一代的青年樹立更遠大的人生理想,積極投身到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當中,努力把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繁榮昌盛!

黃文秀事蹟12

人生有很多選擇,在面對選擇時,不同的人會作出不同的決定,走向不同的人生軌跡。看到文秀師姐一次次堅定有力的選擇我深受感動,在研究生畢業後她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回到家鄉奮鬥在脱貧攻堅的第一線,正是她心中為國家和人民奉獻的赤誠信念和初心使命推動着她不斷付出努力,得到羣眾的真心接納。多希望她沒有作出在那個夜晚冒雨前行的選擇,但這又是心繫村裏情況的'她必然會做出的選擇。文秀師姐每一張照片的陽光笑容讓我印象深刻,彷彿可以看到她在面對困難時的勇氣和決心,看到她對待生活樂觀從容的態度。相比文秀師姐,自己習慣於依賴父母的保護,還不能承擔起家庭的責任,更不用説國家的責任。我一直覺得自己以後的工作一定要能夠真正幫助到別人,實現自我的意義和價值,但具體怎麼做卻並無計劃。今後我會在思想上和行動中不斷改進,向文秀師姐學習,文秀師姐的精神應該在我們學生黨員身上、在扶貧攻堅事業上得到更好地傳承。

黃文秀事蹟13

打贏脱貧攻堅戰,關鍵在脱貧幹部。脱貧幹部是引路人,更是貧困地區的父母官。脱貧路上,要想不讓一人一户掉隊,就必須注重精準發力,把底數摸清,把賬算清,因村、因户、因人精準施策,精準扶貧資金投向,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跟進解決,紮紮實實打好打贏脱貧攻堅戰。黃文秀髮揮着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一直奮戰在脱貧一線。

然而一場暴雨,將這一切改變了。6月16日21時至17日凌晨5時,廣西百色凌雲縣出現暴雨,引發多處山洪、塌方,多人失聯。其中,就包括百色樂業縣駐村幹部黃文秀,她的.生命定格在了廣西百色這個貧困區。

人民的好乾部,百姓的好女兒黃文秀走了,無情的洪水可以帶走她年輕的生命,但是帶不走她的精神。在黃文秀這種不怕犧性、不辭辛勞的脱貧精神的指引下,我們的脱貧攻堅戰一定能夠取得勝利。

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官我們要向先進學習,向榜樣看齊,守正創新,紮實奮鬥,展現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

黃文秀事蹟14

看完這一期節目後的我深受觸動,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從大山裏走出來不難,走出來再回去真的是難能可貴,因為你從落後的地方掙扎出來,經歷了那裏生活的艱難,同時大城市的繁華也有足夠的吸引力讓你安居於此。面對這樣的分叉路口,還能選擇回到窮困的家鄉,這得需要多大的勇氣,這個選擇便讓我足夠欽佩。回到家鄉,走向扶貧攻堅第一線,真真正正的將自己的生命與他人關聯起來,將自己的生活和為人民服務的工作關聯起來,面對困難她沒有推脱沒有逃避,而是主動挑起重擔去改變,她的30歲比任何人的`都絢麗。走進民眾,奉獻自我,她不是把這當做一份工作,某種程度上,脱貧致富便是她的生命底氣!“不獲全勝,絕不收兵”,她一步一步走在這條攻堅路上,義無反顧。她在用行動表明自己的信仰,“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資以樂其無涯之生。”我們正值青春,也一步一步求學至今,我們來讀大學是為做一個有價值的人。生命的意義在於謀國家發展,謀民族振興,謀人民幸福。黃文秀同志便是如此,青春於我是奮鬥。長征路上,共產黨人從不畏懼。

黃文秀事蹟15

6月22日上午,百色市殯儀館,黃文秀的骨灰安放在鮮花翠柏叢中,上面覆蓋着鮮紅的中國共產黨黨旗。告別的人羣中,一位瘦弱老人久久地凝望着上方的遺像,老淚縱橫。他是黃文秀的父親黃忠傑。

黃文秀生前最後發的朋友圈中,展示了她買給父親的營養品。身患癌症的父親明白,除了脱貧大事,女兒最惦念的就是他的安康。

經過兩次手術的黃忠傑吞嚥困難,但他説自己一定會堅強:“我現在每天都努力吃東西。雖然很難吃下去,為了讓文秀放心,我也要拼命吞下去……”

父親曾這樣對女兒説,沒有共產黨,我們家不可能脱貧。黃文秀選擇回到家鄉工作,他很欣慰,常常叮囑她認真為黨工作,為羣眾辦事。面對前來慰問的幹部,黃忠傑謝絕了慰問金:“我們不能給黨和國家添麻煩。這些錢,村裏的扶貧用得上。”

父親懂得女兒的孝心,對女兒幫他圓了第一個心願而倍感自豪。老人家多年來都想“看看天安門”,黃文秀大學期間邊讀書邊做兼職,省吃儉用存下路費,把父親接到北京,幫助他實現了這個心願。

然而,黃文秀沒有機會實現父親的另一個心願了,老人家還想去韶山瞻仰偉人故居。姐姐黃愛娟含淚説:“妹妹請你放心,爸爸的心願姐一定替你完成。”

望着手腕上的銀手鐲,黃文秀年過六旬的母親悲痛不已。今年婦女節,黃文秀給媽媽買了這一禮物,手鐲內側刻着4個字“女兒愛你”。

黃文秀的同事、同學、朋友們都知道,這個懂事的姑娘深深地愛着她的父母和親人。但是,作為第一書記,她心裏始終裝着村裏的貧困羣眾,為了羣眾,她常常顧不上親情。

蔣金霖説:“文秀回到家鄉參與扶貧是為了知恩反哺,她懂感恩,她對初心的堅守令人敬佩。”

陳月香和黃文秀同一批到樂業縣的貧困村任第一書記。她們曾經在一起聊駐村工作心得,共同感受投身脱貧攻堅的艱辛,以及看到羣眾擺脱貧困的`喜悦。陳月香回憶説,夜深人靜時,黃文秀會拿起吉他,對着天空的繁星輕聲唱幾句自己喜歡的歌。

“文秀的生命正值芳華卻戛然而止,令人無比傷痛。她堅守初心使命,用生命踐行了一個共產黨員對信仰的無比忠誠,無愧於‘時代楷模’的稱號。”黃文秀的好友、曾經在百色凌雲縣上蒙村擔任過第一書記的路豔説,“她是我們青年的榜樣,將激勵我們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勇於擔當作為。”

“芳華雖短,但燦爛地綻放過,馨香永存!”黃文秀去世後,她的朋友李黎看着文秀的畫作,忍不住淚流滿面。黃文秀留下的兩幅畫,一幅是父親揹着小女兒的素描,畫面温馨動人;另一幅水彩畫上,金黃的向日葵正迎着陽光綻放。

Tags:文秀 事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