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講述成功人士的奮鬥事蹟

欄目: 新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6.6K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用到過事蹟吧,事蹟是指對本單位具有突出事蹟的集體和個人整理出的文字宣傳材料。到底應如何擬定事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講述成功人士的奮鬥事蹟,歡迎閲讀與收藏。

講述成功人士的奮鬥事蹟

講述成功人士的奮鬥事蹟1

今年45歲的陳光標,出生於江蘇泗洪縣天崗湖鄉農村。靠種地為生的父母生育了5個孩子,陳光標2歲時,一個哥哥、一個姐姐因為家庭極度貧困,先後餓死。

陳光標13歲時,每天騎着自行車跑十幾里路去賣冰棒。後來,陳光標又做起販糧的買賣,一開始一天賺五六元錢,後來一天能掙到300多元錢。17歲那年暑假結束時,陳光標掙了2萬元錢,成了全鄉第一個“少年萬元户”。

陳光標並沒有荒廢學業,他做生意都是利用課餘或是節假日。1985年,陳光標考入南京中醫藥學院,畢業後,他選擇繼續創業

他認為上市不久的耳穴疾病探測儀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卻沒有直觀性,患者不能直觀地看到探測結果,就出資請專家提供指導,給耳穴疾病探測儀做了簡單的改進,裝上顯示器外殼,輸入生理圖像,這樣患者只要手握儀器的兩個電極就能在顯示器上直觀地看到自己身體哪個部位有疾病。這個被陳光標命名為“跨世紀家庭CT”的新儀器,獲得了國家專利,一上市就廣受好評。這樣一台成本不足幹元的儀器,當年的批發價格約5000元。陳光標先後打開了江蘇和安徽市場,半年時間就賣出了5000多台產品。

1996年,28歲的陳光標創立了南京金威利電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把電子疾病探測儀賣到了全國20多個省區。至2000年,他賺了幾千萬元。

這年,陳光標到山東泰安考察,當時的泰安盛產靈芝,且價格較低,200元一公斤。陳光標發現其中有大商機。“靈芝好是好,可食用不方便,如果能磨成粉,製成膠囊服用就方便多了。”帶着這個令自己都興奮的想法,他敲開了南京大學和省各大醫院專家的大門,請南京大學專家做廣告策劃,再請醫院做臨牀報告。拿到生產許可證後,他又籌款到上海訂購生產線,再赴山東泰安大量收購靈芝粉,回來進行深加工和技術處理,製成靈芝膠囊。這樣一來,200元一公斤收購的靈芝製成膠囊後,售價達2000元一公斤,使陳光標收益頗豐。

到20xx年,靠賣耳穴測病治療儀和靈芝膠囊,陳光標淨賺1。2億元。“我32歲就通過白手創業成為億萬富翁,可以算是年輕人創業的榜樣了。”陳光標説。

更令陳光標高興的是,“靈芝膠囊”項目促進了山東泰安的“靈芝經濟”,帶富了一方百姓。

從建築垃圾中發掘“寶藏”

20xx年初,陳光標通過朋友的介紹,對循環經濟領域產生了濃厚興趣。

“按照有關部門規定,城市舊區改造中,每拆除1平方米建築面積的舊房,開發商要貼補拆房公司幾十元。但事實上,大多數拆房公司只要能攬到活,哪怕開發商不給錢,白乾都樂意。你可別以為這些公司是在學雷鋒,拆房這個看似灰頭土臉的行當,其實獲利豐厚。每拆1平方米建築面積的樓房,平均可賺30元左右,高的可賺60元。”原來,老建築裏拆出的鋼材、木材、塑料等,都能賣好價錢,因為它們可以回爐再造。聽了朋友的介紹,正四處找項目的陳光標眼前一亮,他決定涉足拆樓業。

這年春天,他召集人馬成立了黃埔拆遷公司。雖然初涉此行的第一年,陳光標沒有賺到太多錢,卻積累下了寶貴的行業經驗。第二年,他的公司通過競標拿到一個大工程——拆除南京市一個老展覽館——這幢看起來破舊不堪的老建築,簡直就是一“隱形金礦”,僅拆下來的廢鋼材、木材、電線電欖、塑料等就值400多萬元,刨去工人工資等成本,這單生意讓陳光標淨賺285萬元。

從建築廢墟中剔出的鋼材最為搶手,一項工程剛開始,鋼鐵回收公司就會派車派人來“恭候”。因為它有着100%的回收利用率,全部都可以在鋼鐵企業的車間裏“浴火重生”,變成嶄新的緊俏貨;從建築中拆出的木材,廠家回收後可以用來做地板、傢俱。即使小零小碎的木料,也不會賤到當柴燒,而是做機制板、夾板、企口板等。江蘇吳江是這類小木料的吞吐地,當地的木材廠有種設備,“吃”進去的是廢舊小木料,“吐”出來的是一張張規格齊整的機制板。陳光標從建築廢墟中拆出的.木材,全部賣向那裏。

能回收的都回收了,工地上最後只剩下了真正的建築垃圾,如何處理這些巨量的廢棄物,才是最令拆遷公司乃至政府部門頭痛的問題。它們主要由混凝土碎塊、磚石、渣土、砂漿、裝修廢料等組成,在拆遷公司眼中,這些全都是沒用的“賠錢貨”——因為清理這些垃圾,每一噸需要付20元的運費。一個10萬平方米的拆房工程,將產生8萬噸建築垃圾,僅清運費就要耗資160萬元。

陳光標產生了一個大膽的念頭:如果我能把建築垃圾轉化為生態建材,既解決了“垃圾圍城”的難題,又能變廢為寶,豈不是一舉兩得!他做過多種嘗試,均以失敗告終。

2004年去德國考察時,陳光標發現了久尋不遇的“神奇武器”。那是一台停放在拆遷工地上的“龐然大物”——建築垃圾處理設備,眨眼工夫,堆積如山的磚頭、混凝土塊等建築垃圾,就被它“嚼”成了細小的顆粒。技術人員介紹説,這種顆粒可以用來鋪路。陳光標當即以300萬元一台的高價,從柏林引進了10台建築垃圾粉碎設備。

陳光標稱這種流水線設備為“變形金鋼”,因為無論是殘缺的方塊磚、圓石子、不成型的混凝土渣,這傢伙來者不拒,只要投入它的大“口”,全部都能變成小顆粒。

接下來,陳光標開始向修路單位推銷他手中的建築垃圾顆粒,起初人家還半信半疑,讓他先放些貨試試。當了解到這種環保建材的妙處後,客户們不僅當場付清貨款,還急不可耐地向他下了大訂單。原來,他們以前鋪設路基時用的都是碎石子,每噸的價格為130——140元,而用陳光標提供的新型材料,每噸才30元。此外,碎石子都是通過開山炸石產生的,取材的同時就在破壞生態環境,採用陳光標的產品做路基,不僅質量過硬,而且很環保。

廢墟變金礦。身價上百億

2004年7月1日,為保護土地資源,國家頒發了不許使用實心粘土磚的禁令。這讓許多磚廠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要麼關門大吉,要麼改用替代原料——採用石粉、沙子、石灰、粉煤灰等制磚,但這些原料不易找到且成本過高。這時,陳光標放出了一條喜訊:用建築垃圾也能生產出經久耐用的磚塊,並且是環保型的。

原來,禁止挖土燒磚的條規剛一出來,陳光標就開始動腦筋改進他的機械設備,一番努力後,他如願以償,讓“變形金鋼”除了會生產小顆粒外,還能吐出細碎的粉末。他把這些深加工出來的粉末狀建築垃圾,以不菲的價格賣給了制磚企業。

陳光標提供的建築垃圾粉末在價格上遠遠低於混凝土、白灰等,很快便取代了別的制磚原料,成為制磚企業的新寵。從此,陳光標賣出去的一車車粉沫變成了一車車環保磚、空心磚、馬路花磚、人行道磚、綠化帶磚……經相關部門檢測,這些新型環保磚不僅質量完全達標,使用壽命甚至比傳統的紅磚還要長,卻比前者減輕了20%。

此後,許多環保磚廠追着陳光標要生產原料,公路施工單位的催貨電話也令他應接不暇。

2005年2月,陳光標創辦了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綠色經濟。隨後,他又將拆遷房屋這一循環經濟模式,移植到廢舊汽車、家電、生產設備等方面,比如,報廢車胎可以在清洗,切塊,成粉後,做成農用車胎或塑膠跑道等。從此,在陳光標眼裏沒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錯地方的寶貝。

因“黃埔”是國內第一家高科技環保拆除公司,他接到的拆除工程也越來越大:北京長安街擴寬項目中的拆除工程、曾發生火災的央視大樓拆除工程,都是陳光標的公司做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長跑橡膠賽道,也是由他用“廢品”加工而成。

不斷擴展的市場,為陳光標帶來了巨大收益,他的個人財富滾雪球般不斷鼓脹。躋身富人階層後,陳光標沒有忘記回報社會,在捐款和救災方面屢現“大手筆”。汶川大地震,他以1。81億元人民幣的捐贈額將“中國首善”頭銜納入囊中。20xx年9月5日,陳光標在其公司官網掛出致比爾·蓋茨和巴菲特的一封信,宣佈自己去世後將向慈善機構捐出全部財產。有人估算,當時在全國十多個城市陳光標有600多台大型設備,在北京、上海、香港、南京等地購置有辦公樓,再加上其它固定資產和現金一起,大約有50多億元。

陳光標的善舉,也為他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收穫。因“黃埔”名氣很大,加上陳光標與人為善的品格贏得了無數人的敬重,尤其2012年以來,他接到的拆除工程越來越多。

20xx年,他正在做的拆除項目是上海寶鋼、南京鋼鐵廠,還有河南的水泥廠,天津的化工廠,重慶的水力發電廠,都在做拆除。

專家預測,在未來30年間,將出現“十大新興技術”,其中“垃圾處理”位居第二。如今,儘管陳光標的公司已成為擁有4000多名員工、業務做遍全國的大企業,其個人資產超過90億元,但他仍不滿足,最近又不惜重金從國外聘請專家團進駐“黃埔”,力圖通過技術攻關,把建築垃圾的再生利用率提高到100%,從廢墟中提煉出更多的“金子”,讓城市變得更美好!

講述成功人士的奮鬥事蹟2

當年,克里斯朵夫·李維因為成功地主演了大片《超人》而蜚聲國際影壇,可是正當他在好萊塢紅極一時、風光無限之時,一次意外卻讓他的演藝道路戛然而止。1995年5月,在一場激烈的馬術比賽中,他意外地摔了個“倒栽葱”,從此成了一個永遠只能坐在輪椅上的高位截癱者。當他從昏迷中甦醒過來時,對家人説出的第一句話便是:“讓我早日解脱吧!”

出院後,家人為了讓他散散心,便推着輪椅上的'他外出旅行。

有一次,小車穿行在落基山脈蜿蜒曲折的盤山公路上。他靜靜地望着窗外,發現山路彎彎、峯迴路轉,“前方轉彎”幾個大字一次次地衝擊着眼球,漸漸叩醒了他的心扉:原來,不是路已到了盡頭,而是該轉彎了。他恍然大悟,衝着妻子大喊一聲:“我要回去,我還有路要走!”

從此,他以輪椅代步,當起了導演。

他首次執導的影片就榮獲了金球獎;他還用牙咬筆,開始了艱難的寫作,他的第一部書《依然是我》一問世,就進入了暢銷書排行榜,並且獲得了文學獎;與此同時,他創立了一所癱瘓病人教育資源中心,並當選為全身癱瘓協會理事長;他還四處奔走,舉辦演講會,為殘障人的福利事業籌募善款,成了一個著名的社會活動家。

最近,美國《時代週刊》以《十年來,他依然是超人》為題報道了他的事蹟。在這篇文章中,他回顧自己的心路歷程時説:“不幸降臨的時候,並不是路已到了盡頭,而是在提醒你,你該轉彎了。”

講述成功人士的奮鬥事蹟3

李嘉誠

年齡:81歲

創業時刻:1950年創立長江塑料廠

第一桶金:塑膠花生意

逆境的時候,你要問自我是否有足夠的條件,當我身處逆境時,我認為自我有足夠的條件,正因我勤力,節儉,有毅力,我肯求知,肯建立信譽。

李嘉誠:塑膠花傳奇

為了實現對父親的承諾,李嘉誠覺得只有加倍發奮才行,要想出人頭地,領悟是惟一的武器,他開始自學。一邊工作,一邊自學,雖然艱辛,但李嘉誠覺得十分充實,“年輕時我表面謙虛,但內心很驕傲。正因你看見身邊的人每一天持續原狀,而自我的學問卻日漸提高。”

1940年秋,李嘉誠一家從潮州逃難至香港,棲居在舅舅的鐘錶行中。李家原本沒有商業傳統,到香港前,父親是一位國小校長,爺爺是清朝最後一屆秀才,兩位伯父在民國初年就取得了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的博士學位。李家可算的書香門第,在當地受人敬重。

但這些在當時的香港沒有半點價值,甚至為生存帶來了壓力,一家人卑微如螻蟻。13歲的李嘉誠不得不失學,寄人籬下當學徒。白天有做不完的工作,夜晚則務必搬開傢俱與其他夥計挨着入睡。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攻佔香港,李嘉誠的母親只好帶着弟妹重回老家,留下他們父子二人。更大的不幸是,貧困抑鬱的父親竟染上肺結核,大半年後去世。在父親過世前一天,並沒有向他交代事情,反而問他有什麼話説。“我安慰父親,告訴他‘咱們必須都會過得很好’。”14歲的李嘉誠獨自應對父親的死亡,“彷佛一瞬間被迫長大”。歷經家道中落、少年失學、父親過世、孤獨的流落異鄉,迫使李嘉誠在很短的時刻內壓縮成長。

為了實現對父親的承諾,李嘉誠覺得只有加倍發奮才行,要想出人頭地,領悟是惟一的武器,他開始自學。一邊工作,一邊自學,雖然艱辛,但李嘉誠覺得十分充實,“年輕時我表面謙虛,但內心很驕傲。正因你看見身邊的人每一天持續原狀,而自我的學問卻日漸提高。”

李嘉誠的機會最之後臨。1945年,二戰結束後的某天,他所在工廠的老闆亟需發信,但是書記員請假,李嘉誠因好學被推薦幫忙。出色的表現使得老闆對他另眼相待,將其從雜役小工調至做貨倉管理員,繼而成為了業績很棒的推銷員,再升到經理,19歲更成為總經理。李嘉誠也從中學到了更多的關於貨品的進出、價格、以及貨品管理,推銷等技巧。

正因業務關聯,李嘉誠一向訂閲英文塑料專業雜誌,順便提高英語,這也讓他能時刻把握該行業的`可能商機。隨着二戰後經濟復甦,塑料製品的市場需求很旺盛,李嘉誠認為機不可失,決定自行創業。1950年,他利用自我的積蓄連同舅父的借款共5萬港元,開設了長江塑料廠。

1957年,李嘉誠從行業雜誌中得到啟迪,赴意大利考察,回港後轉產塑膠花。得益於當時的消費環境,業務迅速發展,由於產品能不斷創新,李嘉誠繼而成為了香港乃至全球的塑料花大王。如今這已成為李嘉誠財富故事中的經典情節。之後,李嘉誠又瞅準地產業機會,從而開始了成為“超人”的脱胎換骨般的升級。

講述成功人士的奮鬥事蹟4

劉永好

年齡:58歲

創業時刻:1982年四兄弟開始從事養殖業

第一桶金:鵪鶉養殖

創業20多年的磨練對於我來説,擁有多少財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擁有了創造這些財富的潛質!假如我的所有財富都消失了,還能夠從頭再來。——劉永好

出生於四川新津一個貧苦家庭的劉永好,20歲之前幾乎沒有穿過新鞋,因此其最大目標是擁有一雙新鞋和一輛自開車。在他心中,最好的工作就是進入當地的工廠當一名工人,那樣自我就能夠衣食無憂慮了。

出生於四川新津一個貧苦家庭的劉永好,20歲之前幾乎沒有穿過新鞋,因此其最大目標是擁有一雙新鞋和一輛自開車。在他心中,最好的工作就是進入當地的工廠當一名工人,那樣自我就能夠衣食無憂慮了。

近5年的知青生涯結束後,劉永好又進入學校領悟,畢業後留校成為老師。此時,他的大哥劉永言已從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畢業分配到成都906廠計算機所工作;二哥劉永行從成都師範專科學校畢業後到了縣教育局工作;三哥陳育新(劉永美,因過繼到陳家而改名)從四川農業學院畢業後在縣農業局當農技員。

在改革開放的大形勢下,四兄弟開始不安分起來。1980年春節,劉永行為了讓哭鬧着要吃肉的四歲兒子能夠在過年時吃上一點肉,從大年七年級到初七,在馬路邊擺了一個修理電視和收音機的`地攤。短短几天裏他竟然賺了300元,相當於他當時10個月的工資!

四兄弟一商量,就想辦一家電子工廠,並很快生產出音響樣品。劉永好拿着音響到鄉下想和生產隊合作,他們出技術和管理,生產隊出錢。沒有想到的是,此事上報到公社之後,公社書記一句“羣眾企業不能跟私人合作,不準走資本主義道路”,此事胎死腹中。

1982年,四兄弟經過激烈的討論,三天三夜的家庭會議做出決定:辭去公職幹個體。他們就想,搞自我以前做過的音響投資大,而且還有很多條條框框;而搞養殖業不需要很多投資,技術含量低,自我也熟悉。創業目標定下了,資金還沒着落,四兄弟想到向銀行貸款1,000元,但結果是當頭一盆冷水。

他們只好典當了手表、自開車等值錢的家當,籌集了1,000塊錢,開始養雞、養鵪鶉。“當時真的是一分一分掙錢,看着鵪鶉下了一個蛋,就意味着賺了一分錢。”劉永好印象很深刻的一件事情是,當時騎車載着鵪鶉蛋被一隻狗追趕,之後摔倒在地,200只鵪鶉蛋全摔碎了,他當時掉下了眼淚,不是正因被狗咬得疼,而是惋惜碎掉的蛋。

由於意識到鵪鶉的生意不可能再擴大,1986年,四兄弟利用此前積累的近1,000萬元資金轉向豬飼料市場,期望集團誕生了,成為本土飼料企業龍頭。1997年,四兄弟宣佈和平分家,劉永言創立大陸期望集團,劉永行成立東方期望集團,劉永美建立華西期望集團,劉永好成立新期望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