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幫助身邊殘疾人優秀事蹟(精選5篇)

欄目: 新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2.65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事蹟吧,事蹟有兩種用途:一是宣傳典型,二是評選先進。那麼什麼樣的事蹟才是規範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幫助身邊殘疾人優秀事蹟(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幫助身邊殘疾人優秀事蹟(精選5篇)

幫助身邊殘疾人優秀事蹟1

“冬殘奧會的成功舉辦讓我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勇氣、決心、激勵、平等’的殘奧價值觀,也鼓勵了每一名殘疾人自尊、自信、自強、自立。”連日來,剛剛卸任江西省樂安縣殘聯理事長的黃斐一直忙着向殘疾人朋友們宣傳北京冬殘奧會。

3月22日,他來到位於鰲溪鎮前坪路的楊聰敏的家,遠遠看見坐在輪椅上的楊聰敏正在門口努力地踏着康復機。“老楊,最近狀態不錯呀,馬上就能自己站起來了哈?”看到楊聰敏身體狀況與精神狀態都越來越好,黃斐倍感欣慰。

2007年,黃斐剛剛調任縣殘聯理事長,就收到楊聰敏的求助短信。當時,楊聰敏因視神經脊髓炎導致身體殘疾、不能自理。“那段時間我很消沉,怨天尤人,想不通為什麼這個病偏偏發生在自己身上,於是就發了一條短信給黃理事長。沒想到第二天,他就來看我,我一下子感到很温暖。”楊聰敏回憶起初見黃斐的情景,仍然十分感動。

楊聰敏的家可謂“家徒四壁”,家裏最多的就是藥,除了30多盒未拆封的中成藥,還有兩個透明的大箱子,裏面是不同顏色的藥片分裝盒,藥片按早中晚用量分裝後疊在一起……看着躺在牀上的楊聰敏,黃斐心裏五味雜陳。他立即協調縣人民醫院醫生上門評殘,為楊聰敏辦理殘疾證,幫他申請了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併為他申請了輪椅、彈力帶、握力器等康復體育器材。在黃斐的鼓勵和幫助下,楊聰敏重拾對生活的信心,每天堅持做3至4個小時的康復訓練。如今十餘年過去了,他的身體康復情況遠遠超過了醫生的最初預測。

2019年,在調研貧困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工作時,黃斐結識了下肢殘疾的羅雪蘭。羅雪蘭常年坐輪椅,還要照顧兩個孩子起居。她向黃斐反映家中灶台太高,對於坐輪椅的人很不方便。黃斐便把這項細節納入貧困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方案中。在隨後的幾個月裏,黃斐多方奔走,向上級殘聯和縣財政爭取到近300萬元資金,為全縣906户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家庭進行了無障礙改造。

不久後,羅雪蘭家中的灶台按照她的使用習慣降低了高度,房門拓寬了,門口的台階也改成了坡道,她坐着輪椅可以很方便地進出……縣殘聯幹部到羅雪蘭家回訪時,她激動地握着工作人員的手説:“黨和政府對我們這些殘疾人格外關心、格外關注,讓我感受到了穩穩的幸福!”

“縣殘聯是個大家庭,殘疾人就是我的家人,怎麼把家人的事情安排好,是我每天思考最多的問題。”黃斐説,這麼多年的助殘工作讓他養成了一個習慣,經常帶着備忘錄去下大街社區的惠民家園走訪殘疾人。

惠民家園小區是一個廉租房小區,該小區安置了許多殘疾人,樂安縣“殘疾人之家”就設置在這裏。小區裏的不少殘疾人都認識黃斐,見到黃斐又來了,他們熱情地跟他打招呼,邀請他去家裏坐坐。也有向黃斐反映問題的,黃斐便掏出備忘錄詳細記錄下來,最後撕下一張寫着自己手機號碼的便箋遞給對方:“你的訴求我記下了,一定幫你落實好,這是我的手機號碼,有什麼問題可以隨時聯繫我。”

黃斐的手機從不關機,不管是清晨還是深夜,只要接到殘疾人朋友的來電,他總是耐心接聽。有的殘疾人朋友有心結,電話一打就是好幾個小時,聊得手機發燙,黃斐就開着免提繼續接聽。黃斐妻子勸他改天再聊,他卻説:“殘疾人朋友生活中遇到了困難,心裏着急,打電話給我是對我的信任,我作為殘疾人工作者應該多一份耐心,多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為了更加深入地瞭解殘疾人心理,解開殘疾人心結,黃斐還帶領縣殘聯幹部自學了心理學

面對貧困重度殘疾人,黃斐毫不猶豫地提供幫助,但對於個別明明有勞動能力卻懶散度日的殘疾人,他則上門勸導:“殘疾人想要過上好日子,就必須自立自強,我們殘聯會盡最大努力幫助你。”近幾年來,黃斐帶領縣殘聯加大對殘疾人就業培訓和產業扶持的力度,通過推薦殘疾人務工、開辦就業技能培訓班、建立殘疾人產業孵化基地、發放殘疾人創業補貼等方式,扶持了一批又一批殘疾人就業創業,培養了一批又一批自立自強的殘疾人典型。

鰲溪鎮視力殘疾青年鄒懷遠正是其中一位。他在黃斐的幫助下到省殘聯培訓中心學習盲人按摩,學成歸來後與另一名殘疾青年楊建坤合夥在縣城開辦了一家盲人推拿門店。門店開業以來,生意一直很紅火,還接收了30餘名視力殘疾的學徒,帶領大家一起走上了自立自強的道路。

黃斐的助殘熱情感染了身邊的同事和全縣的助殘人士,在他的帶動下,樂安縣殘疾人工作委員會被評為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單位,黃斐本人也被評為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

幫助身邊殘疾人優秀事蹟2

臧克,男,研究生學歷,工程師、經濟師,中共黨員,現任丹東克隆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丹東克隆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遼寧省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自創業20多年來,臧克董事長堅持“鍥而不捨,追求卓越”的經營理念,率領企業管理團隊和廣大員工開拓創新,奮力搏擊,使企業一舉成為全國機械密封行業的龍頭,國內機械密封第一品牌,國內泵業的領先者。

臧克同志分別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遼寧省勞動模範、遼寧省優秀共產黨員、遼寧省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遼寧省創業企業家、遼寧省光彩事業先進個人。2009年2月,榮獲“改革開放30年中國民營科技創新發展作出傑出貢獻的優秀企業家”稱號;2009年9月,榮獲“新中國成立60週年丹東最具影響力的勞動模範”稱號。

熟知臧克同志的人都知道,他為人厚道,總愛幫助別人,並以此為己任。他關心殘疾人事業,帶頭捐助10萬元在丹東元寶區設立助殘基金,認真履行社會責任,並呼籲更多的人行動起來,幫助社會上的弱勢羣體。為響應省委、省政府的號召,應對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給全社會就業工作帶來的壓力,2009年7月,克隆集團積極發揮模範帶頭作用,率先加入遼寧省扶殘助殘愛心企業聯盟,根據殘疾人的生理和殘障特點,給他們分別提供見習崗位和就業崗位。

一、堅持正確的企業發展方向,充分保障殘疾職工的合法權益。

作為殘疾員工佔到一定比例的福利企業,臧克同志身為企業負責人,嚴格執行國家《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和《殘疾人保障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切實保障殘疾職工的合法權益。

(一)實現“三個百分之百”。即企業與全部殘疾職工百分之百簽訂了勞動合同,為殘疾職工百分之百購買了社會保險,並保證殘疾職工百分之百通過勞動自食其力,從而贏得自尊和自信。

(二)一視同仁、同工同酬。實行殘疾職工和正常職工同工同酬,同時針對一線計件人員還增加收入額10%的工資上浮,鼓勵殘疾員工學習技能。個別殘疾程度較高、勞動能力較弱的殘疾職工,也保證他們能有力所能及的崗位。

(三)企業從不拖欠職工薪資。公司自成立20多年來,始終秉承臧克同志最初的承諾,從不拖欠員工工資,而且開工資的時間也從不延誤,所有職工工資通過銀行發放。

(四)理解、尊重、關心和幫助殘疾職工。臧克同志作為企業負責人,嚴格要求管理人員和正常職工不得歧視、嘲笑、侮辱和排斥殘疾職工,讓殘疾職工享有公民平等權利,在工作和生活上想方設法幫助他們排憂解難,許多殘疾職工説:“到公司比在家裏心情好、生活好”。

(五)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完善規範。臧克同志一方面嚴格要求殘疾職工遵守安全生產操作規程,另一方面在生產中為他們選擇適合的工種,儘量遠離危險性大,易發生事故的崗位。多年以來,公司從未發生過重大生產安全事故。

二、堅持以人為本,處處真情付出

臧克同志重視以人為本的管理,提出了“企業有兩個上帝,一個是用户,一個是員工”的管理思想;作為企業的帶頭人,20多年來,他用實際行動踐行着這一深刻主題,將其作為自己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公司裏的殘疾人有聾啞、智障、肢體殘疾等,為了能讓他們更好地和正常員工溝通,他在車間內專門配備了會手語的正常員工,從根本上解決了聾啞員工在工作交流難題;針對智障員工,儘量安排其從事輔助性的工作;把腿腳有殘疾的員工安排在不需要來回走動的崗位;把工作台的立柱鋸短,使矮個子的殘疾員工工作起來不吃力。這些舉措使殘疾職工更加信任和依賴他,他也因此成為了他們的精神支柱。

這些殘疾員工除了享受與正常人一樣的福利待遇外,逢年過節,臧克同志都會盡量拿出部分資金為他們搞福利,組織活動,豐富殘疾員工的文化生活。一年一度的殘疾人日旅遊活動,形式多樣的殘疾員工運動會及比賽,讓每名殘疾員工不僅放鬆了心情,同時也融洽了關係,宛如一個温暖的大家庭。

三、尊重殘疾員工,踐行承諾

殘疾員工有工作尊嚴和權利,更有參與社會生活的願望,他們同樣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臧克同志一直以來都將“讓殘疾人生活的更好”的承諾落實在行動中。他説,只有從本職崗位做起,從平凡小事做起,用愛心、關心、真心讓殘疾人生活有保障,為他們創造平等、有尊嚴的生活環境,他們的生活才會真正快樂、和諧、幸福。

四、樹立先進典型,引導殘疾職工自強不息健康成長。

殘疾職工作為社會弱勢羣體,文化水平普遍比較低,在家庭和社會上經常受到歧視。為了讓殘疾職工克服心理障礙,儘快融入到集體生活中去,臧克同志從管理角度出發,要求車間管理人員一定要大抓積極因素,多表揚,多鼓勵,有愛心,有耐心,使他們克服因殘疾帶來的心理障礙,自強不息,健康成長。同時對於日常工作優秀、自強不息的典型,也大力的宣傳,讓每名殘疾員工用實際行動回報社會的關愛。

五、加大投入,為殘疾職工提供學習和培訓的機會。

為了提高殘疾職工的文化素質和技術水平,臧克同志多次安排人員對於殘疾員工進行培訓,開展車間管理人員和老員工與殘疾職工結成互幫對子活動,耐心傳授生產技能,使他們的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很多殘疾職工不但適應了集體生活,而且還成為了生產一線最穩定的骨幹。

六、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用實際行動回報社會。

臧克同志對企業的管理和對員工的教育,提倡以孝為本、以德為先,克己復禮、隆德做人。他經常説,黨的富民政策使我成為一個民營企業家。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現在政治上有榮譽,經濟上有實力,生活富裕,理所應當為社會多做貢獻。“宏業百年,奉獻社會”是臧克同志的奮鬥目標,在他熱心慈善、公益事業方面得到了切實體現。

公司成長髮展的歷史,讓臧克同志及其團隊深深體會到,企業日新月異的變化離不開政府的支持和人民羣眾的關愛。“富而思源,富而思進”,為了更好地回報社會,臧克同志響應社會號召,積極關注社會福利事業,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熱心慈善事業。

近年來,克隆集團通過多種形式和渠道積極參加助學幫扶活動,使許多困難職工和困難農民子女圓了大學夢。2007年7月,臧克董事長積極參與市總工會發起的“温暖助學”募捐活動,並捐助10萬元,以實際行動關愛社會弱勢羣體。2009年,他還分別向市總工會和市慈善總會捐資總計10萬元,表達對“貧困學子”的赤誠之心。2008年在抗震救災中,臧克同志以個人名義向汶川災區捐款100萬元。2010年在我市抗洪救災中,臧克同志代表企業捐款50萬元。臧克同志最大的閃光點就是他十分熱心慈善、公益事業,擁有一份極強的社會責任心。他熱心捐助的範圍包括助殘、再就業、興學助教、築路、建廟宇、扶貧、賑災、送温暖等各個方面。據統計,臧克同志向社會慈善、公益事業累計捐款達9000餘萬元。

在我國改革開放春風的沐浴下,克隆集團從小到大、由弱變強,企業整體素質不斷增強,綜合實力日益提高。近年來,克隆公司獲得“國家級守合同重信用單位”、“全國就業與社會保障先進民營企業”、“遼寧省資信等級AAA級”、“遼寧省納税信譽等級AAA級”、“遼寧省綜合實力百強私營企業”、“丹東市社會貢獻、依法納税雙50強企業”等多項榮譽稱號。同時還先後榮獲全國民營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模範職工之家、遼寧省文明單位、遼寧省先進集體等稱號。

幫助身邊殘疾人優秀事蹟3

閆潔同志懷着對特殊幼兒的關愛,選擇到華東師範大學學習特殊教育,研究生畢業後堅定的選擇到一線從事特殊幼兒教育和康復工作,從工作到現在,大部分中重度幼兒特殊幼兒從入學時不會生活自理、沒有語言到能夠去普通學校正常學習。所參與的“學前特殊幼兒日常生活技能研究”等成果多次榮獲省市成果獎並在相關公開刊物《現代特殊教育》發表。她用愛和專業為特殊幼兒的成長和發展領航,為一個個特殊幼兒的家庭帶來希望。

愛與堅守,不忘初心

面對中重度幼兒的大小便問題、飲食、穿衣等問題,她沒有退縮,善於分析思考,耐心教導,用科學的方法解決特殊幼兒主動如廁、吃飯等問題,並積極參與課題“日常生活技能研究”為特殊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教育康復和特殊幼兒日常生活習慣的養成提供了支持。面對有攻擊性行為問題的中重度幼兒,她沒有懼怕,目前還可以看到她的手部、手臂還留有被不懂如何表達的中重度幼兒掐傷的痕跡,她笑着稱之為“愛的痕跡”,因為她明白那是中重度幼兒表達愛的一種方式,只是不太恰當而已。當然,對一些不合理的行為她會嚴格要求,中重度幼兒也會乖乖的遵守執行,執行背後可以看出是因為信任,因為理解。她平時認真收集數據記錄分析,讀懂特殊幼兒每個行為背後的功能,耐心分析找出解決情緒行為問題的方法,研究出和中重度幼兒溝通的途徑,為其打開走出自己世界的一扇大門,同時也幫助特殊幼兒家長找到和特殊幼兒恰當的溝通方式和方法。她相信第100次的堅持總會花開,課餘時間總會看到她和特殊幼兒們一起玩耍的身影,玩耍的過程中她將自己的專業和中重度幼兒的康復結合起來,只要中重度幼兒一個口型、一個手勢甚至一個眼神,她都能讀懂每個特殊幼兒。

此外閆潔同志還堅持記錄工作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在她的日記中有一個故事關於中午值班的故事,那天她身體不舒服又加上工作的壓力,她流下了眼淚,而這一幕恰好被班上一個沒有睡覺的孤獨症小朋友看到,而這位幼兒平時沒有主動性語言,經常只聽到他重複性的鸚鵡學舌,他看到閆潔説了一句:“閆老師哭了。”這是第一次聽到主動性的語言竟然是對她的情緒的認識,她説:“帶過的自閉症孩子每一個都像一個精靈,總是給她帶來無限的驚喜”更多的是孩子們從無語言到有語言,從不能自理到自理自立,順利進入普通幼兒園和國小。正是這種無限的驚喜帶給她無限前進的動力。為了孩子們再苦再累,她也堅持!

還記得有一位自閉症孩子,三歲之前無語言,行為問題嚴重,哭鬧、倒地板,三歲之後由媽媽一人帶着她,每天穿梭在各個機構的'訓練,已讓孩子的母親精疲力盡,和這位母親溝通過程中,閆潔切身感受到這位母親的壓力和無奈,同時也看到了母親身上的力量和堅持。作為專業人員,閆潔深刻了解到家庭康復在孩子成長時期的關鍵作用。閆潔開始探索家庭康復支持的方法和策略。她堅持每天為孩子做個訓,同時將方法傳授給母親,並將方法整理成冊,便於母親在家參考練習,且在週末或晚上通過視頻、音頻等對家庭中的康復進行指導解惑。此外,利用週末時間進入家庭評估家裏的環境,瞭解康復進展,將康復內容泛化生活。義務為孩子提供支持順利融入普通教育系統,進入國小期前溝通期末的輔導等,這樣一做就是三年,目前這位幼兒已是一位各方面比較優秀的國小生。在和這位孩子相處過程中,最難忘的事情是有一次她上完個訓課,佈置完作業,孩子偶然的説了句:“媽媽,看我畫了幾個氣球?”孩子立馬看了看閆老師,然後發現自己錯了,就自己偷偷笑了笑,然後就立馬改口:“閆媽媽”雖然她不止一次的被誤喊為媽媽,當時她還沒有結婚,已經習以為常,但是當時“閆媽媽”這個稱呼她是第一次聽到,但是很感動,原來在孩子心中還有一位“閆媽媽”,她曾説:“看着孩子從原來發脾氣到現在可以控制情緒,從原來的不守規則到現在能和小朋友一起做操排隊,從原來到處亂跑到現在可以坐在位子上並能舉手回答問題,點點滴滴的變化,都是她感到最幸福的時刻。

潛心實踐,精準康復

她積極參與孤獨症兒童的個別化康復評估、訓練,探索實驗班集體課的模式。

在評估方面:為較為全面瞭解每位幼兒自學各種評估方法:感知、運動、認知,心理理論和韋氏智力測量等評估方法。為每位幼兒提供全面的評估方法並認真分析評估結果制定康復計劃,並耐心的和每位家長溝通評估結果及落實康復計劃;在假期為更好的落實和維持康復效果,堅持每天以微信方式指導家長在家中以科學的方法利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場景做好日常生活中的康復,經過兩年實踐家長普遍反映效果較好。

個別化訓練方面:為每位幼兒提供科學的康復方法,主動參加工作坊的學習,通過積極行為支持、言語語言工作坊等學習積累專業知識,利用現代化的手段主動學習與時俱進的康復方法,並將以上方法貫穿到日常教學活動中。採用幼兒成長記錄及根據本班情況自編個訓反饋表等形式使家園有效溝通,取得了較好的康復效果,所在班級幼兒一半以上已融合至普通幼兒園。

在集體課方面:為維持較好的康復效果將每位幼兒的個別化康復計劃與集體教育康復內容,並將幼兒園五大領域的課程和各領域的康復內容整合,使每位特殊幼兒在集體康復教育過程中受益。

在融合教育方面:根據幼兒康復情況採用不同形式的融合形式,逐漸從半融合過度到全融合,在融合過程中,做好溝通及融合支持使融合的幼兒們真正融入到普通幼兒園、普通國小的班級中去。並堅持通過線上溝通和線下溝通及對問題探討等方式解決幼兒們融合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真正的融合不僅僅將幼兒送出去和普通幼兒們一起享受資源,更是使特殊幼兒在正常的環境中真正受益。

成果累累,砥礪前行

作為核心成員參與省級和市級課題2項,主持園級課題1項,撰寫的《自閉症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訓練》等論文曾在特殊教育發行量最大的公開刊物《現代特殊教育》公開發表;參與翻譯著作《追尋孤獨症真相》(第四章孤獨症成因)等。所參與的“學前特殊幼兒日常生活技能研究”等課題成果多次榮獲省市成果獎。

回顧所帶過的孤獨症幼兒們一步一步成長的軌跡時,其中的快樂、幸福和感動,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懂。其實只要腳能朝着心的方向,無論過程多麼艱辛,只要過程的風景唯美,腳步就會更堅定從容!

幫助身邊殘疾人優秀事蹟4

王桂伯,今年66歲,四團鎮紅衞村人。80年代中期他就創辦了福利企業,吸納殘疾人到廠就業。他是原區福利企業協會的會長,他更是一名助殘幫困的領頭羊,三十餘年來,他助殘幫困的先進事蹟讓人折服。

殘疾職工池林娟夫婦,因多年不育而領養了一個女兒。當女兒六歲時,池林娟竟然懷上了孩子,這本來是件喜事,但不幸的是,她的丈夫患上了肺癌,四處求醫,耗盡家財仍無力迴天。就在她丈夫去逝的當天,小女兒也同時降生了。面對一個行動不便的殘疾人、一個家徒四壁的貧困家庭和兩個失去了父親的孩子,王桂伯又出錢又出力,忙裏忙外幫她們料理後事。池林娟家的危房即將倒塌,王桂伯主動找村委會求援並出資3000元,幫她們翻修了兩間新房。大女兒求學讀書,王桂伯每年捐助三千元供她考進了曙光中學。到高中後,王桂伯每年捐助上萬元,一直到她考上了上海科技大學。

王桂伯為殘疾人做好事總是全心全意,不厭其煩,無私援助,許多鄉里鄉親稱他為“王善人”、“活菩薩”。肢殘人金永林家房子癱塌,王桂伯獲悉後馬上到現場瞭解情況,拍下照片,並親自到村裏、鎮裏、殘聯及建委幫助落實房屋翻修。殘疾人宋春官家庭貧困,王桂伯捐資3000元幫他買來一台軋米機,讓他為村民軋米,宋春官家的生活從此也有了好轉。

四團鎮有526名殘疾職工退崗無業,王桂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他積極聯繫,落實村企掛鈎,由企業購買崗位,讓殘疾人在企業拿報酬,在村裏做環衞和家政服務,使殘疾人就地就近上崗。王桂伯根據不同的殘疾對象,通過不同的渠道,先後幫助138位殘疾人重新走上了就業崗位。數據裏閃耀着王桂伯的一腔熱情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境界。

“一花獨放不是春”,王桂伯深切體會到:助殘幫困要靠大家的力量,要靠社會的力量。他經常動員其他福企老總為困難弱勢羣體辦實事、做善事,承擔起社會責任。在他的帶動下,各種社會慈善捐助、抗災救災、助殘助老、助貧助學等活動層出不窮地湧現,如火如荼地開展。

幫助身邊殘疾人優秀事蹟5

任春梅,女,1995年出生,中共黨員,閬中市玉台鎮(原寶台鄉)夾渠溝村村民。2017年,獲脱首屆四川省脱貧攻堅獎奮進獎,成為全省“戰貧”巾幗英雄,也是南充唯一入選村民。同年,被表彰為閬中市“脱貧能手”。2020年5月被表彰為閬中市“助殘先進個人”。

今年25歲的任春梅,頂着生活重負,勇挑家庭重擔,15歲開始,用她瘦弱的肩膀,帶着家人戰貧、脱貧。

25歲的任春梅,是一個讓人心疼的女孩。8歲那年,在外採礦的父親發生意外,高位截癱。9歲,母親外出後再無音訊。任春梅一家只能靠奶奶辛勤勞作和父親編竹編掙的微薄收入勉強支撐。15歲,年邁的祖母開始多病,不能再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那年8月,本該升學讀高中的任春梅毅然做出決定,放棄學業,回家幫助父親。自此,這個年輕的女孩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重擔。

本該在學校讀書的年紀,她卻忙碌在田間地頭。每年春耕的時候,像犁田這樣的重體力活,任春梅做不了,僱人又太貴,她只能通過換工的方式請人幫忙。靠着這股韌勁,15歲至今的10年裏,她用她瘦弱的肩膀,支撐起一個家。

2014年,任春梅一家被評為精準扶貧户。在政策幫扶下,她承包起魚塘。從此,這些魚苗成了任春梅的“心肝寶貝”,不管天氣如何,她都要在魚塘走上幾個來回,細心觀察魚苗的成長情況。一得空,便翻看養魚的書籍,上網查詢養殖技術。2016年,任春梅的魚塘出魚達到8噸,銷售十分喜人。在魚塘走上正軌後,任春梅又養了400只雞鴨,種了4畝莊稼。同時,在鄉政府幫助下,還把以前的土坯房改造成現在的磚瓦樓。2016年,憑着勤勞的雙手,她家摘掉了貧困户的“帽子”。

在獲得成功的時候,任春梅不忘回饋社會。近年來,她堅持經常到敬老院看望慰問殘疾老人、照顧孤寡老人、向殘疾人及周邊羣眾傳授種養技術和經驗,攜手殘疾羣眾共同增收致富奔小康,獲得大家一致好評。在脱貧攻堅的戰線上,她是不等不靠、助人為樂、鄰里團結的代表,先後獲得省委脱貧攻堅“奮進獎”、南充市“最美農家”,“感動南充2017十大新聞人物”榮譽。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今天,她用堅韌、勤勞、擔當、感恩譜寫了一名共產黨人無怨無悔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