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核酸志願者主要事蹟(精選8篇)

欄目: 新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2.3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説到事蹟,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事蹟可以起到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我們該怎麼擬定事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核酸志願者主要事蹟(精選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核酸志願者主要事蹟(精選8篇)

核酸志願者主要事蹟(精選8篇)1

小輝同志,壯族,廣西百色市右江區人,20xx年來開發區湛江御泰公司工作,雖然他來湛江工作才2年,但他非常熱愛這個城市。5月7號以來,湛江新冠疫情多點爆發,出現確診病例,疫情防控形勢十分嚴峻。赤坎區發佈疫情防控志願者招募令,小輝同志第一時間放下公司手頭的工作,通過粵省事志願者服務報名,在關鍵時刻扛起防疫社會責任。經安排在赤坎區甘機廠檢測點志願服務,他的住所在開發區來到志願服務點十多公里,但他沒有申請離住處更近的志願點,而是為了更快捷方便做好志願服務工作,在檢測點就近的寸金海大度假公寓自費住宿。

從5月9日第一天當志願者,他主動要求到工作任務最重的崗位協助粵核酸掃碼和發放試劑的工作,因為是十人混檢一根試管,每一條試劑都主動標好序號,掃一碼發一序號試劑,讓整個隊伍井然有序,快速高效準確,受到羣眾的好評,也加快了掃粵核酸碼工作人員核對人員信息的正確性,當遇到學生、老弱病殘、小朋友等特殊羣眾時主動上前攙扶直接到採集點,有些年紀稍大的老人不太會用智能手機,面對各種疑問,他不厭其煩手把手地教。

在檢測點羣眾較少的時間段主動要求和社區工作人員協助醫護人員上門為行動不便的羣眾採集核酸檢測。每一天志願工作第一個到位,指導新參加的志願者們做好核酸檢測崗前基本工作,最後一個和工作人員收拾好物資才離開。雖然每天身體很累,嗓子也沙啞了,但他仍然笑着説:“志願服務雖然比較辛苦,但相對於採樣的醫護人員,我做的只是簡單小事。每天順利完成檢測點的工作任務,能夠為這次疫情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我心裏就很有成就感。”疫情開始爆發以來,在全區上下奮起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在疫情防控的緊要關頭,有一羣像小輝這樣有責任、敢擔當、講奉獻的志願者們,挺身而出,堅守在前沿、衝鋒在一線,在嚴格落實防護措施、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科學、精準、有序投身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努力構築起維護羣眾健康安全的堅強屏障,充分展現“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奉獻精神。

核酸志願者主要事蹟(精選8篇)2

像以往做常態化核酸檢測信息錄入志願者一樣,黃老師熟練地操作着App,核對每一個做核酸人員的信息,這項工作簡單又稍顯枯燥,一干就是幾個小時,一動不動就是一下午。

“大概半天要錄入20-30管,差不多400-600人的信息,連續幾天都在錄入,看着被任命的“管長”們帶着驚喜語氣接過試管時,也為這工作增添不少樂趣。其實最擔心的情況就是手機用着沒電了,後面還有好多人等着做核酸”。當他忙完一天的工作回到住處,準備像往常一樣休息,給手機充滿電,明日再戰時,一通電話引發了“驚魂”事件:“黃老師,請您待在原地保持靜默,等待防疫部門的進一步通知。”當晚黃老師被通知要求原地靜默,是因為當日他作為信息錄入志願者錄入的核酸檢測人員裏檢測有異常。“一直覺得被感染的風險離自己比較遙遠,真的沒想到突然就來了。等待通知和核酸結果的過程要説一點不慌,沒有恐懼感,那是騙人的。同時也很擔心我被靜默了,明天的志願崗位工作有沒有其他人可以去做”。講到驚心動魄的24小時經歷,黃老師坦言道。

在漫長的靜默等待時間裏,焦慮、不安、擔憂交織在一起。唯一堅定的是,他已經在這些複雜思緒影響下決定,如果沒有問題,他將第一時間再次回到志願服務工作中去。第二天接到解除隔離的通知後,剛從“最危險的狀態”脱離出來的他,果然義無反顧又加入了疫情防控志願者的行列。“熟悉的大白防護服,還挺合身的”黃老師樂呵呵地説道,轉身走向了工作台。

核酸志願者主要事蹟(精選8篇)3

我要兩顆西蘭花,兩個蘿蔔……”在居民區物資保供點,一個並不年輕的身影麻利地穿梭在攤位間。這是有着20多年黨齡的藍老師,自學校在文化廣場前設立保供點開始,她的工作便是做好現場協助工作,按照家屬區居民們的不同需求利索地拾撿攤位上的蔬菜,再交工作人員稱秤,不停地重複一輪輪無接觸採購。作為一名老黨員,藍雲霞老師積極響主動,投身志願服務第一線,化身臨時“攤主”,全力協助居民區的物資保供服務。

運送物資的車一到,為了早點“開攤兒”,藍老師和志願者們都會主動幫着卸物資,米、面、油、菜、肉......一應俱全。早上九點不到,文化廣場前的保供點就排起了採購長龍,一切準備就緒後,藍老師很快進入工作狀態,有條不紊地協助居民們選購物資,最初兩天的選購現場,人很多,需求量很大,一上午忙得團團轉,有年輕老師主動跟藍老師換崗,讓她負責入口秩序稍作休息,她卻覺得樂在其中。

保供點開設之後,居民們都可以來這裏選購物資,針對上了一定年紀的老教師也保留了送貨上門的服務。但在現場,還是會看到一些老人前來選購。“不想給大家添太多麻煩,買個菜拿回家我們還是做得到的。”遇到這樣的老人,藍老師往往會主動幫忙把物資一一裝好,若是遇到老人購買一袋米、一桶油等稍重物資的情況,藍老師會主動詢問需不需要現場志願者幫忙送到樓棟。一上午的志願服務結束,藍老師成就感滿滿地説,“不錯不錯,我們的‘攤攤’今天一上午賣了兩車蔬菜呢!”

藍老師已經連續幾日參與物資保供服務,現場的她總是熱心地忙碌着,不停地在張羅着小攤的生意。“土豆還有,油也還有,這個蔬菜也很新鮮......”彷彿她就是這個“攤攤”的“攤主”。

“只要保障了大家的生活物資需求,我們在這裏工作也很快樂,好像有了市井的生活氣息,人來人往,偶爾也聊聊家常,尤其是看到大家手提塑料袋滿載而歸,辛苦一點也沒什麼。”

核酸志願者主要事蹟(精選8篇)4

“請各位同學準備好渝康碼,戴好口罩,保持好1米距離”,在二運核酸檢測通道維持秩序處發出洪亮有力聲音的就是體育學院的姚老師。學校封控前的常態化核酸檢測,她多次報名終於“競爭”上崗,如願成為了一名疫情防控志願者。疫情突發後,當她得知校內教職工志願者緊缺後便立即主動報名。第一次穿上防護服的她既興奮又有點難受,興奮是第一次體驗穿防護服,難受是橡膠味悶在衣服內讓人有點憋氣。

博士在讀的她第二天原本要線上參加遠在香港的導師授課,當晚快十點得知志願者還是短缺時,聯繫不上導師的她留言作了説明,第二天又繼續擔任秩序維護志願者。雖然這次穿的是隔離服,二運下午的太陽直曬,隔離服裏的衣服濕了又幹,幹了又濕,連續幾天的工作消耗了精力,一下午直面太陽感到頭暈腦脹,但她也一直堅持到第二班志願者輪換,回到家才發現自己中暑了,頭暈難受,後來才知道她那幾天還處在生理期。身體稍有恢復後,她又立馬第一時間報名做樓棟志願者,為離退休教師協調購置物資,做好了可口的飯菜給連續奮戰的學院輔導員送去,將家中的物資分發給需要的同事們……

“我是校內學院八個教職工中年齡最大的,我覺得應該擔當,為了學生、為了學院、為了學校義不容辭”。姚老師是體院的“女漢子”,更是疫情防控中可靠又讓人信賴的女超人。

核酸志願者主要事蹟(精選8篇)5

疫情突發、學校封控。居住在校內的陳老師立刻扎進了疫情防控志願服務工作,上午是核酸檢測志願者,下午是食堂秩序志願者,晚上是家屬樓棟志願者。還沒來得及休息,他就接到了新的任務,成為了一名數據攻關志願者。

陳老師是大家公認的計算機高手。本科就讀計算機與信息科學學院教育技術學專業,研究生主要是教育信息化方向,憑藉着對數據處理的敏鋭度,在專業加持的基礎上,眾多的數據難題在陳老師的一番操作下,必然會被處理得明明白白。

精準防控,數據先行。數據統計是一項全校聯動的“浩大工程”,學校在校師生員工近5萬人,構成多樣、情況具體。涉及到個人身份、聯繫方式、校內住址等重要信息,需要快速彙總、精準分類、輸出數據,這是一項非常艱鉅的任務。加入數據工作組後,陳老師快速瞭解工作要求、難點痛點之後,和數據組其他志願者共同商議,確定了以“儘快完善全校在校人員台賬總庫”為目標,以“優化流程、快速更新、動態維護、及時反饋”為機制的工作思路。第一天,僅僅是對13個口徑基礎數據進行彙總統計、甄別去重這一項工作,就做到了凌晨3點過。

“白+黑,5+2”就是陳老師和小組成員最近工作的常態。“數據工作就是埋頭幹,經常會因為一個異常耗費很久的時間。”陳老師的一句話道出了數據工作的不易,做過數據工作的應該都深有體會。為了確保每一天上報數據的精準性,陳老師和工作組的小夥伴們,通過二級黨組織報送確認、家屬樓棟摸排、13個口徑報送數據反覆對比、數據動態維護等一系列全面細緻的工作,高效解決了人員重複、數據不準、信息不詳等問題,為疫情防控指揮部決策部署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

他們沒有出現在公眾的視野,沒有出現在“一線”現場,只是一間辦公室,幾台電腦,幾把椅子,一坐就是一整天。深夜,伴隨着窗外的沙沙聲,燈光常亮的辦公室,總有一間是數據攻關小組在觸動鼠標、敲擊鍵盤,分析整理着每一天的數據台賬。

核酸志願者主要事蹟(精選8篇)6

在二運入口處見到王老師的時候,瘦瘦小小的個子穿着隔離衣,一遍一遍提醒着邊走邊看手機的學生們注意腳下、保持距離。疫情突發後的第一天,她就開始了志願服務的`工作。最初是去校內居住區入户排查,一户户敲門確認住户人數。儘管她剛從貴州工程技術學院來校掛職鍛鍊不到兩個星期,對學校還不是很熟悉,但當接到要去入户排查的任務時,她也絲毫沒有猶豫。校內居民樓分佈較廣,大路小路彎彎繞繞,如何快速有效地進行排查對王老師來説就成了挑戰。不清楚她就先問,時間緊她就用跑的。她説排查棟樓住户的時候,剛好順便熟悉校內老師的情況,工會工作本來就是要熟悉學校教職工的方方面面。王老師感慨,“來了一週多,發現我們學校確實很大。”

剛開始的兩天,全員核酸檢測工作需要的志願者數量是最多也是最緊缺的,至少需要百餘人協助開展進行。第二天開始,王老師的“身份”變成了穿着“大白”的核酸信息錄入志願者,第三天的“身份”變成了穿着“小藍”的秩序維護志願者,藍白變換之間,王老師已逐漸擁有了一個和大家相同的身份:西大人。“巧的是,之前貴州疫情所以延遲了一個月我才過來報道,沒想到剛來一週多也遇到了臨時封控,好在我已經很有經驗,所以做起志願工作也很順手。”從4號開始到現在,今天的王老師依舊在二運12號信息錄入台上熟練地工作着。

其實,和王老師一樣來校掛職、訪學、進修又“兼任”志願者的老師還有很多,教師教育學院黨委來自教育部師範教育協同提質計劃項目首批赴校的河西學院的11位教師,同樣也加入了志願服務的隊伍。“我要去”“我報名”“我今天掃了30管”“我掃了40管”,儘管會感到疲憊,但他們始終堅守在志願工作崗位上,他們到學校的時間並不久,卻已然和我們成為了一家人。

核酸志願者主要事蹟(精選8篇)7

“我可以。”這是張教授在志願者羣裏最多的發言。每天的工作安排一發到志願者羣裏,張老師總是第一個響應。作為國家級人才,為了方便在校進行科研工作,張老師一直住在學校西師街,平時連回家的時間都很少。11月4日,當他得知學校臨時封控,第一時間打電話詢問關心情況,聽聞校內急需志願者,他毫不猶豫地表示:“我可以擔任志願者,隨時聽從學校安排。”第二天,他便出現在核酸檢測的現場,成為了梅園核酸檢測志願者中的一員。

或許是因為對待科研工作一貫的認真嚴謹,他每次都會確認好時間,提前到達崗位。當學生走過,看到身着隔離衣、手拿擴音器的他,會驚奇地説:“張老師,是你呀!”每次見到學生,他也總是會像家長一樣,忍不住多叮囑學生幾句,一定要做好防護,好好在宿舍呆着。其實,這樣的場景每一天都在核酸現場發生着,在那些看得見和看不見的地方,許許多多的志願者老師,已經“全副武裝”日夜守護。

一連幾天奮戰在抗“疫”一線,疲累總會襲來。在問到要不要輪換休息時,他總是輕鬆迴應:“沒關係,大家在校外進不來,我們在校內的人做這些事是應該的。人手不夠,我可以繼續。”然而每天的志願服務工作結束之後,回到家中的張老師,還要繼續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學院瞭解在校志願者生活上是否有困難,他也總是説,“我還好,沒有什麼需要的。”在張老師這裏,似乎所有的困難和障礙都無關緊要,每一天的志願服務,已經成為了他每日的“出行日程”。

核酸志願者主要事蹟(精選8篇)8

“文化村13號A包B包各一個。”北社區居委會門前,剛結束核酸檢測志願服務工作的劉老師,又立即投入到了社區物資分發的工作中。每一次在工作現場見到劉老師,他總是滿臉笑容,讓人感到十分親切。作為一名退伍軍人,工作認真負責,總是搶着活兒幹,他笑稱大家最近都是一塊磚,哪裏需要哪裏搬。從最開始的樓棟入户排查,到核酸檢測現場的秩序維護,再到校內住户樓棟志願服務,短短几天的時間,劉老師總是不斷地切換“身份”戰鬥在最前線。“我只是和大家一樣在工作,學校有很多老師比我們更累、更辛苦,天天睡辦公室,每天都在參與志願服務工作。”説起最近幾天的工作,他一直都説自己做的是最少的。

物資分發工作持續時間不定,有時會到很晚,並且經常突然接到通知有其他志願者被賦黃碼無法前來工作,每每發生這種情況,他總是站出來把物資包攬到自己身旁,“我來送吧”。少言多做,一直以來都是周圍人對他最多的評價。劉老師的妻子田野老師,從封控第一天開始也在校內參與各項志願服務工作,連續幾天直接參與管控區域的值守工作,毅然擔負起重任,負責給管控區域的人員每日送飯,保障管控區內人員的正常生活。

夫妻兩人齊上陣,孩子家中自顧自。問到家裏孩子是否有人照顧時,劉老師坦然到:“孩子在家可以照顧自己,已經六年級了沒什麼問題。我們住在校內,力所能及做這些事情是理所應當,學校需要我們戰鬥到什麼時候,我們就戰鬥到什麼時候。”通過其他志願者我們瞭解到,2008年汶川地震發生後,劉老師所在的部隊連夜奔赴震中映秀,在映秀開展了4個月左右的災後救援和重建工作,當兵時保家衞國,退役後服務人民,軍人本色不減,戰“疫”衝鋒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