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新時代青年榜樣事蹟(精選5篇)

欄目: 新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2.15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事蹟吧,事蹟是對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模範事蹟進行綜合整理所形成的總結性書面材料。我們該怎麼擬定事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新時代青年榜樣事蹟(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新時代青年榜樣事蹟(精選5篇)

新時代青年榜樣事蹟1

康同志於年3月開始參加青年志願者活動。在從事志願者的工作當中,一直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為宗旨,立足崗位,服務社會,為促進採油廠青年志願者活動的全面進步和發展而不停奮鬥。

作為一名志願者,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而應付諸於行動。她積極參與各種形式多樣的、有意義的義務服務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盡青年志願者的義務。

以愛心如海,純淨寬廣,心手相牽,互幫互助作為宗旨。近年來,在這一宗旨的指導下,積極參與“青年志願者送温暖”活動,除了在單位積極參與職工之間的學習上的互幫互助和扶危濟困活動,還利用雙休日到臨盤鎮敬老院開展義務服務,無償捐助生活用品及食品,幫助老人們打掃衞生、洗衣服、打水等家務,使失落、孤寂的老人得到親人般的撫慰,受到了老人們的歡迎;還到偏遠採油隊,為前線職工洗工衣,包水餃,把温暖送到一線。

以珍視生命,關注健康為主題,把為社會公益做貢獻作為不懈的追求。利用雙休日,到社區、廣場等人口集中的地方,參與青年志願者開展的“服務一條街”活動,服務項目有熨燙衣物,測身高體重、血壓、健康知識諮詢、傳染病知識宣傳等內容,既接觸了社會又提高了實踐能力。共為社會各界提供愛心服務近百次,接受服務者達千餘人。

以清潔、保護環境,綠化、美化家園作為主要活動內容,堅持立足油區、面向社會,積極開展環境保護、義務勞動、植樹造林等義務服務項目,並積極響應上級團組織的號召多次參與、參加廠區的義務清掃街道社區衞生、義務植樹活動,清理廢紙、塑料袋,並向過往羣眾宣傳環保知識,為建設“花園式礦區”做力所能及的貢獻。

弘揚為民精神為目的,廣泛宣傳為民事蹟,從自身做起,學為民,爭當為民式好職工。全國勞模王為民同志在採油三隊工作生活了近十三年,是三隊人永遠的驕傲和自豪,以“敬業、愛民、奉獻”為核心內容的“為民精神”是採油三隊的寶貴財富,時刻激勵着全隊職工奮發向上。康玲玲同志在工作中經常為年輕職工認真講解王為民同志的感人事蹟,她知道弘揚為民精神,不僅要廣泛地宣傳王為民事蹟,更重要地是要使每一位聽眾能從中深受鼓舞,這才是為民精神的真諦所在。年臨盤採油廠團委安排她以青年志願者的身份,到王為民事蹟展覽館做一名義務講解員。接到通知後,她努力提高自己的解説能力,力爭讓每一位來參觀的人都能深深感知王為民的崇高的思想品德、忘我的奉獻精神,執着的科學追求和勤奮的工作態度。自年起,共接待社會各界參觀人員5千餘人,受到了參觀人員的一致好評。

為了反映油田青年的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從年開始,她利用業餘時間深入油區各基層單位,進行了大量的採訪調查活動,據此寫成的報告文學、通訊、散文等陸續刊發在《勝利日報》、《太陽河》、《盤河》等報紙、期刊,並被吸收為油田作協會員。年5月,在廠團委舉辦的“家庭小故事”徵文中,她寫的兩篇稿子分別獲得徵文比賽一等獎和二等獎,其中一篇《她和婆婆的平常故事》被電視台拍成電視散文。

她覺得做一名志願者的日子是充實和快樂的,而不是所謂的“傻”,只因為她願意,她喜歡。在付出一些真心和真情的時候,自己也覺得很有收穫,既幫助了別人,又使自己獲得快樂,也就是“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吧!作為21世紀的青年,青年志願者時刻緊隨時展步伐,響應社會需求,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在“雷鋒精神”的培育下不斷成長,她也時刻以雷鋒精神為指導,在雷鋒的旗幟下,學習成長。在其精神的感召下,每一次的活動中,她都盡心盡力,滿腔熱忱,不怕苦、不怕髒、不怕累,想在先、幹在前。她曾多次參加廠裏組織的無償獻血活動,一年內共獻血600毫升,用自己的一腔熱血來搏起更多火熱的心,用實際行動在人生新時代的大舞台上體現自身價值。

青年志願者雖是普通的隊伍,但她們的精神是可貴的,這是一種時代的精神——為社會服務的精神。是志願者身上最好的體現。她們要舉起理想的槓鈴,不僅要把這個槓鈴舉起來,還要把青年的希望和感動舉起來,提引得更高,不僅要負重成功,還要提升,把一個時代高高舉起。

生命需要關愛,社會需要奉獻,青年志願者就是不為名譽,不為金錢,無私無畏,無怨無悔,工作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唯願真愛常伴人間。

新的.時代需要新的精神,新的精神營造新的氣象。而作為新時代的青年,她們更需要在新氣象所營造的新舞台上去盡己所能地體現自身的價值。青年志願者為她提供了這個舞台,提供了發展的空間,她一定會在這個空間裏,在這個時展的趨勢中去實現她的價值,實現人生的意義,展現她的風貌,用行動證明自己,為新的世紀做出自己的貢獻。

新時代青年榜樣事蹟2

百合社區是江北區孔浦街道、地域最廣的老小區,也是受“菲特”肆虐影響最嚴重的社區。整個社區90%的區域在台風中積水,800多户居民家裏進水,有的地段連着幾天停電停水。

孔浦街道黨工委委員、紀工委書記王軼芳是百合社區的聯片領導。從6日晚開始,在街道黨工委的統一部署下,他全程在百合社區指揮參與抗災工作,連續七天奮戰在第一線。

10月7日至9日,是百合社區受災最重的三天,社區很多地段普遍積水,深的地方已經漫及腰身。王軼芳與社區工作人員一道積極安排救災各項事宜,帶領着街道、社區幹部組成應急小分隊,轉移安置安撫受災居民,接聽居民求助電話……作為小分隊隊長,他始終衝在第一線,冒雨蹚水挨家挨户慰問通知。他在齊腰深的水中,拉着皮艇轉移羣眾,直接參與轉移西管小區、大通巷、壓賽堰和倪家堰等區域受災羣眾18人次。

針對受災較重居民無處安身的情況,在他的建議和協調下,街道開通了位於原區政府三號院的百合社區災民安置點就近安置受災羣眾,期間共接待受災羣眾150餘人次。

在恢復重建過程中,擔任羣眾工作組組長的他,帶領着5個工作小組,深入西管小區、倪家堰、大通巷的居民家中瞭解居民受災情況,記錄羣眾需求,發放消毒藥片,直接參與走訪羣眾100餘户。

颱風過境後,由於姚江上游水位居高不下,造成緊臨姚江的百合區域積水時漲時落,此時羣眾盼望供電的呼聲也越來越高,但在上級“必須在具備恢復供電條件方可供電”的指示要求下,他冒雨帶領小分隊和電力公司同志,挨家挨户到倪家堰149號和大通巷等區域做羣眾的説服解釋工作。這期間,也遇到了不少難題,甚至遭受到了不理解羣眾的非議和謾罵。

如今,積水消退了,他仍堅守崗位,組織力量清掃垃圾,對社區主要地段開展消殺工作。

孔浦街道一位工作人員説,在抗災期間,王軼芳説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守土有責”,他也正是用始終和街道普通幹部一起並肩作戰的現實表現詮釋了一名紀檢幹部的責任擔當。

划船社區抗洪應急志願者隊——洪昌榮

一位老太太來到划船社區居委會,説想回家裏看看。站在邊上的退休工人洪昌榮立馬説:“走不過,我幫你!”。説完他拉來三輪車,把老太太扶上車,趟着水,向老太太家推去。

颱風“菲特”,使划船社區受災嚴重,水位達1.4米,一樓居民家中基本進水。災情發生後,划船社區成立“抗洪救災應急志願者服務隊”,主要協助社區開展居民轉移安置、清淤除污、宣傳疏導、公共秩序維護及物資保障等抗洪搶險救災工作。洪昌榮是家住划船社區的一名退休職工,他在第一時間加入了這個服務隊。

6日晚上,荷花一村一名80歲的獨居老人突感不適,全身發熱。由於房子被積水圍困,老人出不了門。接到求助後,洪昌榮等人一面和老人的子女聯繫,一面冒着大雨騎上三輪車,蹚過300多米長的污水,將老人接到臨時安置點。

近幾日來,洪昌榮每天來來去去接送居民達30多次。看着他全身濕漉漉的,有居民擔心他生病,勸他回家洗個澡,換身乾淨的衣服。洪昌榮説:“不用了,反正要濕掉的,我可以空出時間多接送幾個居民。”

“抗洪救災應急志願者服務隊”雖然是社區臨時組建的志願者團隊,但很快就凝聚成了一股力量帶動了更多的人。志願者的隊伍迅速擴大到了20多人,都是社區居民中的熱心人士。他們每天早上6點到社區,晚上10點才離開,拉着充氣艇和小三輪運送來往行人,還幫助扛沙袋、搬傢俱、協助抽水等。即使下大雨,他們也是從不間斷。至9日,志願者服務隊一共轉移受災人員112户,運送居民1000多人次,搬運物資200多件。

看着他們被雨水淋濕的頭髮,居民感激不已,心中格外温暖。而洪昌榮和他的隊友們都説這沒什麼。面對着趟水的居民,他們説的最多話就是:“走不過,我幫你!”

新時代青年榜樣事蹟3

白澤湖鄉月形社區的大學生村官陶效敏,同時也是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的一名骨幹成員。自加入青年志願者服務隊以來,陶效敏同志始終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風,工作態度端正、團結同志、樂於助人,具有較高的思想修養和業務素質,在接待來訪羣眾、提供志願服務上,樹立了良好的青年志願者形象。陶效敏同志一方面精心組織青年加入到志願者隊伍開展服務活動,另一方面以身作則積極投入到青年志願者活動中來。

一、積極參加扶貧幫困送温暖活動。

在本次社區志願服務主題活動中,陶效敏同志積極參與到“進社區 送温暖”活動中,不僅為社區老人們送去大量的生活用品,還陪老人們聊天談心,排解他們的憂愁和寂寞,給老人們帶來了快樂的心情,使他們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和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温暖。

二、積極參加文明交通志願者行動。

為響應文明交通志願者行動,陶效敏同志在第一時間內參加志願者交通執勤活動,11月28日起每天上午、下午車流高峯期,在社區十字路口維護交通秩序,一如繼往,從不間斷,為維明文明和諧交通環境貢獻自己應有的一份力量。

三、積級參加文明城市共建活動。

到各村(社區)和包乾責任區進行大規模的衞生整治工作,陶效敏同志前後3次前往月形還建小區進行衞生清掃,給社區居民帶來了乾淨整潔的衞生環境。

除了參加青年志願者的各項活動以外,陶效敏同志在本職工作中時刻嚴格要求自己,不斷的加強自身的理論學習,全力提高志願服務水平。對未來的工作,陶效敏同志表示將繼續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彰顯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相互關愛和諧共存的理念,秉承自覺自願、力所能及的原則,積極投入到青年志願者活動中來。

新時代青年榜樣事蹟4

於曉嬌,女,漢族,該同志熱心公益事業,富有敬業精神和奉獻意識。無論從事哪項工作都能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和積極向上的工作態度投身於自己的崗位工作中。在工作中勇於開拓,富於創新意識,取得了顯著成績。自2011年參與創建寬城區青年志願服務聯盟以來,一直秉持“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開展志願活動,是志願者公益活動的組織者之一和骨幹參與者,策劃組織並親自參與了大小十餘次志願者公益活動,受到各級組織和社會的好評,也贏得了廣大志願者的普遍讚譽。在她的組織及積極參與下寬城區青年志願服務聯盟走出了一條極具寬城特色的公益組織發展道路,寬城區青年志願服務聯盟開展的多次活動也得到了社會公眾的認可。

從殘疾兒童到孤寡老人,從農民工子女到困難羣眾,於曉嬌同志帶頭捐款,集資為轄區兩位孤寡老人購買了米、油、雞蛋和生活用品等,還幫助老人們更換了新被單、給窗户釘塑料。在此後的日子裏,她只要有時間就會去看望孤寡老人們。老人冬天的衣服不夠暖,她就會給老人們送上一件棉衣,一條棉褲;老人的牙口不好,她就會給老人們買點雞蛋、買點柔軟的蛋糕送去……她的行動也感染着更多的人來關心老人們。

如今,大部分農民工子女目前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已經不是教育問題,而是如何更好的與城市相互融入,這些孩子們要融入城市就要更多的瞭解城市、感受城市、體驗城市。於是在今年的工作中,於曉嬌同志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我與寬城共成長”農民工子女一日體驗活動。

3月份,於曉嬌同志選擇農民工子女較集中的柳影國小和宋家國小,組織學校裏20名農民工子女,開展觀賞電影、肯德基就餐、歡樂世界遊玩三個體驗項目。6月份,於曉嬌同志又組織100名未成年人觀看愛國主義教育電影《甲午風雲》。幫助樹立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他們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操,增強他們建設祖國的信心和遠大抱負。組織團山國小和天光國小的100名國小生遊覽雕塑公園。9月份,於曉嬌同志組織100名農民工子女參觀長春自然博物館,讓每一個孩子不但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深奧,同時也產生了對大自然的好奇和熱愛。

“我與寬城共成長”農民工子女一日體驗活動的開展就給他們提供了了解城市、感受城市、體驗城市的機會,從而使這些孩子更加熱愛我們的城市,努力學習,將來為建設長春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的城市要更好的吸納這些城市新生代,就要給他們機會讓他們靠近城市,更重要的是從心理上貼近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作為志願者,她在給予的同時也收穫了奉獻的快樂,體會到了“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通過組織開展一系列志願公益活動,於曉嬌同志思想上更加成熟,活動能力更加增強,公益業績也更加顯著。由於經常參與社會活動,該同志視野開闊,知識面更加寬泛,工作成績更加顯著,對單位和社會都帶來了良好影響,成為了廣大青年學習的榜樣。志願者不是一個簡單的稱號,不是一種榮譽,而是一個人身處社會所應承擔的責任。於曉嬌同志在平凡的崗位上,用志願者的承諾實現作為一名優秀志願者的責任和義務,為自己的人生譜寫一首優美的樂曲。

新時代青年榜樣事蹟5

郎坤,武漢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學生,漂亮的80後女孩。和許多同齡人不一樣的是,她的寢室裏化粧品,首飾,衣服,而她每年的獎學金,幾乎都捐給了那些家庭貧困的孩子;她的課餘,也花在了對農民工子女的志願服務上。本科4年,她是武漢農民工子弟學校“屋頂國小”的編外教師;畢業後,又志願去貴州山區支教。6年來,她累計志願服務5000小時,走訪1.8萬公里。

“屋頂國小”來了大學生老師

4月21日,小雨初晴。一路顛簸,從常青花園站下車,穿過幾條曲折狹窄的小巷,再繞過一片破舊的房屋,郎坤和她的3位同學拎着大包小包帶給孩子們的小禮物,趕到“屋頂國小”成才分校門口。“郎姐姐來了!”郎坤剛剛進校園,就被同學們了。孩子們像羣小鳥一樣迅速圍攏。

“屋頂國小”名叫凌智國小,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高家台菜市場的屋頂。樓頂平台孩子們升旗、做操、遊戲的地方。高家台前不久的拆遷,孩子只能四處流動。

3月,一篇關於“屋頂國小”的報道,深深觸動了當時讀大一的郎坤:簡陋、嘈雜的環境,求知若渴的眼神……她決定竭盡所能去幫助“流動的花朵”。

郎坤為學生開設“課堂”。最初月裏,她往返“屋頂國小”17次。學校被感動了,同意由郎坤組織有特長的大學生志願者,每週五為學生們上美術、舞蹈、音樂等課程。

從此以後,寒風凜冽的冬日,驕陽似火的酷暑,每週去一次“屋頂國小”,郎坤和同學們風雨無阻的“必修課”。能給學生們上好課,郎坤反覆觀看和琢磨優秀課程視頻,聽課記錄和心得寫了厚厚一大本。她還經常對着鏡子一遍又一遍地試講,直到嗓子疼得説不出話。

就,郎坤了4年。4年裏,她和志願團隊還募集衣物1200餘件、學習用品500餘件、資金5000元,用於資助貧困農民工子女。她牽線組織“屋頂國小”十幾名家庭貧困的優秀學生和武漢理工大學不同班級結對子,為學生解決每年的學費。

10月19日,郎坤組織“屋頂國小”孩子走進武漢理工大學校園參觀,“一路上,孩子們興奮得又是叫又是唱,邊走邊看邊在本子上記”。活動結束後,孩子們爭先恐後將寫的觀後感給朗坤看。看着那一行行童稚的文字,她的眼睛濕潤了。

貴州山區開放支教花朵,本科畢業的郎坤入選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劃生支教團,並擔任隊長。如火8月,她帶領支教團前往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龍裏縣,支教一年。

郎坤主要承擔龍裏縣城關三小畢業班級的英語教學任務,該校90%的學生是農民工子女。教學質量,郎坤把寢室當成了自習室,拿出當年備戰大學聯考的勁頭,言小言小頻道反覆修改十幾次,挑燈備課到深夜更是家常便飯。

不懈努力,郎坤倡導的“快樂英語、激情英語”教學活動初見。“之前是上課,月以後下課卻成了最難的事情,幾次都要班主任出面,強制下課。一年的努力,我的200多名學生畢業考試平均分了91分。當聽到消息時,我的淚水忍不住流了下來。”郎坤回憶道。

正當教學步入正軌,郎坤卻在學期開學時遇到了另難題:5個孩子因貧輟學了。郎坤決定和隊友上門去看一看。

4個多小時的山路顛簸,郎坤終於來到學生家。她驚呆了:家裏除了牀鋪,幾乎傢俱,牆板“千瘡百孔”,大點的縫隙能容人進出。她和同伴趕緊公益網幫孩子籌集學費,民政局幫孩子父母辦理社會救濟……

郎坤和同伴們週末走訪了龍裏縣的鄉鎮,倡導了龍裏縣貧困學子項目庫,一年裏募集了4萬餘元物資,發放到各鄉鎮的學生手裏。“樸素的想法,不想看到孩子貧困而放棄讀書,放棄他的夢!”

除了讓孩子們能上學,還要讓上好學。郎坤她們承擔起龍裏縣少先隊總輔導員的工作,在幾所學校中了“明天——七彩陽光工作站”,下設雛鷹志願者基地、素質拓展訓練營和心理援助愛心聯盟等機構。少先隊大隊部也成了孩子們最喜歡的地方,“在那裏每孩子一樣的,一樣的自信,一樣的快樂,一樣的富有愛心。”郎坤説。

郎坤的堅守,感染了身邊同學。12月,武漢理工大學團委成立“郎坤關愛農民工子女青年志願服務隊”,結對幫扶農民工子弟學校。

課餘,朗坤還到武漢周邊的農民工子弟學校調研。她憧憬着將來能夠“愛心聯盟”等主題行動,近100項志願服務,動員武漢地區高志願者團隊與農民工子弟學校1000個幫扶對子,服務6到8萬名農民工子女。

“有希望的地方,痛苦也成歡樂;希望在,明天在,年輕失敗!”這是郎坤喜歡的詩句。她説,為農民工子女志願支教,很辛苦,但一次偶然讓郎坤走近一羣農民工子女,與“流動的花朵”結緣。6年來,她風雨無阻前去支教。反覆追問:到底是“定力”在支撐女孩,讓她可以堅守這麼久?總在設想,女孩肯定有不同尋常之處。可是,失望了。她普通的女孩,生活、學習順順當當,波瀾不驚,偶然的機遇讓她牽起那些農民工子女的小手,志願生活就開始了。

“是未來的希望,所孩子都一樣。”農民工子女需要,郎坤想幫助,希望把“托起來”。正是善念,使她義無反顧走過6年風雨路。6年裏,她的執着,她的堅韌,已不知不覺習慣。是啊,當志願服務生活的一,一切都那麼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