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創業

餐飲創業故事

欄目: 創業 / 發佈於: / 人氣:7.12K

餐飲創業故事1

在鄭州大學新校區,共有十多個大型食堂餐館、咖啡店,但很多人不知道,其中有3家店的老闆是該校一名在讀的學生,熟悉他的人笑言他是校園“餐霸”,20xx年即將畢業的他,室友們都已開始找工作,而他尚未畢業就已靠自主創業賺了上百萬。

餐飲創業故事

他叫向鋭,今年27歲,是鄭大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研二學生,他經營的兩家餐館、1家咖啡店總經營面積約3000多平米,擁有20多個包間、50多張散桌,3家店每年的營業額達300多萬元,手下員工(包括大學生兼職)已達百餘人。講述這位80後在校大學生的餐飲創業故事。

初衷:開咖啡店不單是為了賺錢

説話不緊不慢,邏輯性強,自信滿滿,是向鋭給別人的第一印象。

20xx年6月14日中午,在鄭大新校區的大學生活動中心2樓,一間裝飾很低調的咖啡店裏,不時有大學生情侶攜手來此就餐。這間咖啡店是向鋭在去年10月份開辦的。

前來就餐的藥學院研一學生小陳説:“一杯咖啡十多塊錢,一份意大利麪也不到20塊錢,對學生來説很實惠,比到校外的咖啡店划算多了。”

向鋭説,當初開這個咖啡店的目的並不是單純為了賺錢,而是為了給校園裏有同樣創業夢想的人提供一個交流的地方,在這裏,會不定期舉辦各種小型的學術講座、藝術沙龍,為鼓勵在校學生創業,校方也對該店提供了很多幫助。

成績:三家店年營業額達300多萬元

除了咖啡店,向鋭還在鄭大的荷園食堂、柳園食堂樓上開了兩家大型餐館。

在荷園食堂的3樓,有一家名為“校園美味工廠”的餐館,這是向鋭20xx年在鄭大校園開創餐飲生意的.第一家店。這個面積1000多平米的餐館,雖然裝修普通,但闢有十多個包間,菜價便宜,成為很多大學生生日聚會、畢業聚會的首選之地。為了吸引更多顧客,向鋭還在一家網站上開通了團購業務,經常有不少校外顧客來該店吃飯。

位於柳園食堂3樓的“同和昌”餐館是他的第二家餐館。向鋭介紹説,這家餐館平時主要接待老師及社會人員就餐,所以裝修檔次高一些。

在友人的再三追問下,向鋭透露了他開辦的2家餐館和1家咖啡店的年收益:3家店每年的營業額達300多萬元,創業至今,除去給合夥人的分紅外,他已賺了上百萬元。

低谷:之前創業曾失敗賠了十多萬

談起自己的創業經歷,向鋭説,他也曾遭遇過失敗,併為此交了學費。

20xx年,他開始到河南工業大學讀大一,發傳單、當保安、做促銷,各類兼職工作他都有所嘗試,隨後又開始擺攤賣牛津詞典,因為不好意思在自己學校當眾賣書,他就跑到鄰校擺書攤。大四那年,他在一家教育培訓機構做代課老師,並用積攢的幾萬塊錢入股,這家培訓機構由最初的幾個學生髮展到了幾百名學生,一年幹下來賺了10多萬,這也是他做生意撈到的第一桶金。

隨後,他與一名社會人員合夥在河南工業大學校門口做餐飲生意,因為多種原因,最後不但沒賺到錢,還賠進去了十多萬元。但家裏人沒有埋怨他,反而資助了他幾萬元,鼓勵他把生意做下去。

在做生意的同時,他還認真準備考研,並最終考上了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研究生。

執行力很強卻很低調

雖然創業幾年賺了不少錢,但向鋭在校園還是很低調,沒買車買房,因為他想用這些錢去投資更多的創業項目,現在,他正準備在信陽老家再開一家餐館。

與向鋭住在同一個宿舍的室友呂陽説,在老師和同學們的眼中,向鋭是個執行力很強的人,因為他曾經在本科期間擔任過校辯論隊的領隊,所以,説話很有條理和邏輯性,也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平時,同學們都喊他“向總”。

“他的飯店每次出什麼新菜品,經常會喊室友去試吃、提意見。”呂陽説,他們一個宿舍住着4個人,向鋭跟大家聊的都是一些白手起家的名人奮鬥故事。向鋭經常給室友談起他的創業夢想:做出一個在全國知名的連鎖餐飲品牌。

他的合夥人黃璐説,雖然現在已是老闆,但是碰到餐館的下水道堵了、餐桌垃圾該收了等髒活累活,向鋭還會親自去幹,“對朋友也很講義氣,樂於助人!”

20xx年,向鋭從百餘名競爭者中脱穎而出,被評為鄭州大學年度“創業之星”。

向鋭給有志創業的師弟師妹的8條建議:

1、選擇你所關心的,選擇你喜歡的。

2、創業是個體力活,一個健康的身體比什麼都重要。

3、創業初期,堅持下去是最重要的品質。

4、建議選擇自己喜歡並且能夠把握的項目,不能看到什麼掙錢就幹什麼,那樣有些盲目,結果也未必會好。

5、大學生創業,儘量運用科技降低成本,儘量充分利用校園資源,這樣能夠減少創業成本。

6、一個好的合夥人比一個好的項目還重要。

7、合夥創業中,合夥人之間要簡單一點,財務一定清楚,關係要好,執行力要強,這樣能成為一個好團隊而不是團伙。

8、永遠不要相信神話、暴富這樣的成功學,踏踏實實做事,一定會有好結果。

餐飲創業故事2

小馬過河

小馬要到河對面去,松鼠過來説,可千萬別過河,河水太深了,進去就會淹死;牛卻説沒事兒,河水很淺,還沒有沒腰呢。這匹小馬不知道該怎麼辦,回家問媽媽如何是好,媽媽説你自己試試就知道了。小馬一試才知道,水既沒有松鼠説的那麼深,也沒有牛説的那麼淺,自己輕鬆地就能渡過。

小馬沒有實踐,只聽信了牛和松鼠的話,就認為自己過不去。可是每個人都是根據自身經驗和見識做判斷的.,跟本沒有絕對的正確答案,創業過程中要有自己的主見,千萬不能人云亦云,要親自動腦筋,親自去做,才能得出較適合自己的正確認識。

開小吃店經營什麼項目好?事先考查一下週圍的消費羣體及衡量一下消費水平。因為你如果沒有根據消費對象來決定開何種小吃店的話,那就註定店裏的經營存在一定的困難很有可能一大部分會賣不出去。

餐飲創業故事3

“媽媽家”餐廳的創業經,一個大廚老闆的創業故事

曾在浙江人餐飲集團、上海雍福會會所任職行政總廚的丁忠華,靠一身紮實的功底走入了“大廚開店”的行列,在經歷過一次失敗後,如今他的“媽媽家”餐廳憑藉着精準的菜品設計,在搏殺慘烈的上海灘成功站穩了腳跟。

丁忠華 20xx年起擔任上海早晨餐廳行政總廚,將其從一家小店擴張到最火爆時期的7個品牌;後歷任浙江人餐飲集團行政總廚、上海雍福會會所行政總廚,20xx年離職創業,現任老上海風味餐廳“媽媽家”董事長。

“媽媽家”的營業面積共150平方米,分上下兩層,每逢節假日,下午四點半到七點半便能翻枱三次,日營業額一萬六以上,毛利63%左右。收入豐盈得益於丁忠華出色的菜品設計:性價比超高的同時又保證了利潤。

首戰輸掉上百萬

媽媽家其實這是丁忠華經營的第二個品牌。20xx年,辭職後的他首先選擇了火鍋店作為創業項目,不到一年,就因經驗不足加之競爭激烈而以失敗告終,輸掉了上百萬。痛定思痛,丁忠華分析了失利原因:“廚師開店,多數先關注‘產品口味’,再關注‘怎麼賣’。我當時太過自信,沒有讓自己的產品去迎合市場。

第一,出品缺乏記憶點,我所有的涮品和小料都做得非常完美,結果客人説什麼呢?‘這裏的東西,真的蠻好吃的,但我一樣沒記住。’而如果十個產品裏有九種東西是普通的,只有蛋餃勝過別家,那客人就會説:‘這家的蛋餃真好吃!’

第二,沒有充分考慮人均消費和性價比,我太關注食材了,為了開店,不惜代價找來了最好的牛羊肉,但客人的反饋是:‘花錢不少,沒覺得東西有多麼特別。’”

正是認識到這一致命失誤,丁忠華在經營新品牌“媽媽家”時才能有的放矢,總結出了非常實用的開店心得:讓客人感覺實惠,是設計所有菜品的出發點;先從顧客角度關注性價比、再從老闆角度關注怎麼賣。

主打菜品:狠抓記憶點

“媽媽家”的主打菜品食材講究、“記憶點”突出。

例如老上海油爆蝦,售價是88元,其記憶點是:不論什麼季節,都保證蝦的個頭在65-70個/斤。在“媽媽家”這種定位的小店,一年到頭能吃到這麼大的河蝦,客人就特別容易記得住;又如熱賣菜脆皮小黃魚,每桌必點甚至會點兩份,其記憶點是:冷菜熱吃,外酥裏嫩,非常入味。此菜做法與薰魚相似,都是將炸好的熱魚浸到冷滷中。丁忠華之所以沒選擇傳統薰魚,一是為了控制成本,小黃魚的進價要大大低於青魚或鯧魚,二是出於裝盤考慮,小黃魚的個頭比較均勻,整條出菜即可,每份都比較標準。這一點來自於丁忠華在會所從廚時的經驗,那時這道菜是用鯧魚做的,有些冷菜師傅裝盤中不太講究,有時一盤都是魚肚子,有時一盤都是魚頭魚尾,容易被客人投訴,而小黃魚只要點條數就可以了,不必再花費心思關注“部位”。

用“組裝”提高毛利

既讓客人感覺實惠,又要保證餐廳毛利,這非常考驗一個菜品設計者綜合調度的“算計”能力。

丁忠華提升毛利的絕招之一就是“組裝拼接”。以“椒鹽排骨油炸餛飩”為例,在很多店的菜單上,這是兩道毫不相干的菜品,而且一個在熱菜,一個為麪點。“椒鹽排骨”是一道傳統上海菜,其食材和烹調方法都比較單一,沒有新意,所以雖然客人喜歡吃,卻賣不出高價,對經營者而言沒有太大的利潤空間。丁忠華將其與餛飩搭配,以“菜點結合”的形式推出,增加了此菜的亮點、記憶點及盈利點。一般的'家常館子,椒鹽排骨最多能賣到三十幾元,而且整份都是排骨肉,主料用得多、毛利必然低,改良之後,盤子大了一倍、視覺衝擊力增強,既有賣相又增加了可食性。丁忠華還從客人的就餐心理做了分析:如果兩人來吃飯,點一份三十幾元的椒鹽排骨既單調又吃不完,現在又有排骨又有餛飩,花樣多了,量還都不大,給人的感覺“剛剛好”。

一條連環計 賣火“副產品”

丁忠華的另一個招術,是靠“套裁”的方法物盡其用,以巧妙的設計保住毛利。

“八寶辣醬”這道傳統菜,選料以精細、多樣著稱,下面藏的是雞肉丁、豬肉丁、鴨胗丁、肚丁、香菇丁、白果、筍丁、開洋,上面蓋的則是青椒丁、蝦仁,共有十種料之多,成本不菲;此菜加熱時間長、燃氣用得多,再加上丁忠華為了保證品質,選用的是雞腿肉而非雞胸肉,使得成本進一步提升,要在小店裏保住50%的毛利是不可能的。如何既保留傳統口味,又能有錢可賺?丁忠華的辦法是在其中添入口感軟糯的年糕丁做輔料,改成了“八寶辣醬炒年糕”。年糕約佔菜品總量的1/3,裹勻醬料後口味極佳,既降低了成本,又更新了搭配、增加了可食性。

菜單上還有一道“辣醬豆腐”,口味跟麻婆豆腐完全一樣,售價28元。很多人感覺奇怪:一家上海菜館為什麼會賣一道傳統川菜?之所以取名為“辣醬豆腐”,就是因為裏面用到的丁丁都是“八寶辣醬”的下腳料——肚丁、胗丁需要切得方方正正,碎碎的邊角料就與豆腐搭配,用麻婆豆腐的做法來燒成這道菜。正宗麻婆豆腐的輔料放的是豬肉末或者牛肉末,現在用八寶辣醬的碎丁丁來代替,選料更豐富、口感更多元;有那麼一兩道麻辣味的菜,顧客便多了一類選擇。

辣醬豆腐的出場並非偶然,丁忠華在設計菜品時非常擅長使用這種“連環計”。例如菜單上的“雪菜豆腐黃魚湯”,燒製起來極為方便,就是因為他合理使用了“套裁”手法,物盡其用:魚骨湯是用做“苔條黃魚”時剔下的魚骨提前熬好的,豆腐可以跟“辣醬豆腐”備同一種料,黃魚肉片是提前漿好的,既可用來燒這道湯,又能用來做另一道熱銷菜“糟溜魚片”。而前文提到的“苔條黃魚”中,一條黃魚有三個去處,除了魚骨吊湯外,修下的碎肉還可以打個“薺菜黃魚羹”:鍋燒開水,下入薺菜末、碎黃魚肉,打入蛋花調味勾芡即成。因此,在“媽媽家”的廚房,絕無“廢料”一説。

這種交叉變換各種排列組合來設計菜品的思路,其實就是用幾十種原料織就一張大網,使菜單百花齊放。這是考驗大廚經營意識的重要一環,過了這一關,便能極大地提升毛利、減少庫存、提高後廚勞動效率。

點菜有抽成:只獎快捷菜、高利菜

“媽媽家”雖然是小店,但丁忠華很捨得把錢花在激勵員工上,除了月底和年底從盈利中拿出一部分做獎金外,點菜員在日常工作中也能拿到提成。生意穩定的情況下,每人每天可以拿到三十幾元,一個月就是一千元。服務員能夠拿到提成的是兩類菜品:

第一類,出品穩定、操作方便的,如葱油雞、老毛蟹,都能直接裝盤走菜。以毛蟹為例,賣一隻可提一元錢。

第二類,利潤高的菜品,如石鍋菜飯,售價28元,每份可提一元。這道菜毛利為什麼高?第一,炒飯中的葷料來自制作“全家福砂鍋”時剩的邊角料,成本幾乎可以忽略;第二,“清炒菜心”一菜中用的是沒有外皮的“標準菜心”,而剝下的“皮”頂刀切碎,就用來炒這道菜飯,也是“零成本”。另外,此菜選擇了一個很好的器材:鐵鍋,既保温又能起焦香,賣點很足。丁忠華仔細琢磨過就餐者的心理,“如果兩個人來吃飯,只點兩碗白飯,總價6元,客人可能還會嫌貴,而花28元點一個菜飯呢,他會覺得有特色、很超值——焦香撲鼻,還有這麼一大鍋!”所以,這鍋成本只有三五元的飯也登上了大眾點評推薦榜。

當然,服務員要拿到這個點菜提成,除了考核點菜數外,還要考核服務態度。客人買單時,店長都會做個簡單回訪:“對我們的服務態度滿意嗎?”得到肯定答覆後,才會給當桌的服務員計算點菜提成。所以,這就要求服務員在點餐時講究技巧,不能強行推銷,另外,後續服務過程中也要周到熱情。

餐飲創業故事4

夢想就像一粒種子,散播在“心靈”的土壤裏,儘管它很小,卻可以開花結果。

只要心中永存夢想,前進的步伐就不會停止,直至夢想實現的那一刻,成功演繹精彩人生。

最近,香港花枝匯就迎來這樣一位為夢想永不止步的有志之士,他加盟香港花枝匯,希望一圓他心中期待已久的餐飲創業之夢,書寫人生新篇章。

香港花枝匯加盟商李先生來自昆明,負責自來水公司的承包工程,多年來,李先生工作穩定,家庭生活和睦,是人人羨慕的小康之家。

雖然從事的是自己喜歡的工作,但李先生的心中卻一直懷揣着一個關於餐飲的創業夢想。同時,他的家人也熱愛美食,崇尚自然健康的`飲食觀念,覺得餐飲行業是一個能給人帶來快樂與幸福的行業,因此,工作之餘李先生也在一直尋找機會,希望能投身於餐飲行業,一圓自己心中期待已久的夢想。

然而,世間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遂如人願,李先生的餐飲創業夢也曾因身邊的朋友經營海鮮自助餐飲遇到管理不到位、成本控制問題和廚師不專業等問題倒閉而卻步,擔心自己未來投身於餐飲業也會遇到各種問題,但他並沒有就此放棄,他一直在等待,等待一個合適的契機。

大大小小的香港花枝匯加盟店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全國各大城市,引起了李先生的密切關注。香港花枝匯致力於為每一位消費者帶來西式美食的完美體驗,讓追尋夢想的人生旅途充滿幸福與快樂。這與李先生一直期待的餐飲創業夢不謀而合!為夢想永不止步的李先生決定加盟香港花枝匯,下定決心投身餐飲行業。

為了更詳盡地瞭解香港花枝匯的品牌,李先生來到香港花枝匯廣州總部進行實地考察。工作人員熱情地接待並邀請了李先生參觀了香港花枝匯直營店。

絡繹不絕的顧客、散發着陣陣香味的美食和各式精緻甜品、時尚温馨簡約的店面裝潢都給李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強大的品牌實力讓李先生深深折服,在仔細瞭解香港花枝匯運營模式之後,最終確定了加盟。

接下來,香港花枝彙總部的精英團隊將全程跟蹤昆明呈貢大學城店的開店事宜,從店鋪裝修設計,店務管理培訓,開業統籌到最終開始運營,將全力以赴為店面正式營業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確保香港花枝匯加盟商得到最大的投資回報。

一切的努力源於一份追求,這份追求源自心中的熱愛,李先生與香港花枝匯正因這份共同的對西式美食的熱愛與執着,攜手合作,將為昆明呈貢的廣大顧客提供貼心的服務、質優味美的西式簡餐和港式甜品,用熱愛傳遞美味,讓大眾吃到健康自然的純手工美食!

餐飲創業故事5

龜兔賽跑

有一天,兔子和烏龜跑步,兔子嘲笑烏龜爬得慢,烏龜説,總有一天他會贏。兔子説,我們現在就開始比賽。兔子飛快的跑着,烏龜拼命地爬,不一會兒,兔子與烏龜已經裏的有很大一段距離了。兔子認為比賽太輕鬆了,它要先睡一會,並且自以為是地説很快就能追上烏龜。而烏龜呢,它一刻不停地爬行,當兔子醒來的時候烏龜已經到達終點了。

(烏龜)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創業過程中千萬不要小看了競爭對手,要充分發揮自身的長處,踏踏實實地做事情,才會取得成功。(兔子)即使沒有對手的.優勢,也不要自卑放棄,只要堅持走在正確的路上,成功只是比別人慢一點而已。對小本創業者來説,在創業階段,大多數企業無論是在資金積累、人才儲備還是在核心技術、品牌服務等方面大都處於劣勢,首先要認清自己,不要與優勢企業盲目競爭,同時要樹立信心,努力尋找可以緊緊抓住並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發展機遇,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

餐飲創業故事6

一個30歲左右的IT小哥,名校畢業,在某世界500強企業工作。

他分享了最近的工作狀態,他説“公司上週接了個重要的.競標項目,最近幾乎天天睡在公司,幸運的是昨天開了一上午會議,終於通過了最終方案!接下來要趕緊飛去見客户。”

他臉上洋溢出疲憊又欣慰的笑容,“再堅持堅持,今年過後發完年終獎我就回老家開一家日料店,不用再受制於人了。”

也許對他來講,經營自己的一家小店會比他現在的生活更令他滿意。

這位IT小哥也反映一個現今的普遍狀況,當能力和資金儲備到一定程度,會選擇創業,而餐飲創業是他們的首選。

餐飲創業故事7

“不是所有女人都願意做女強人的,之所以成為女強人都是因為環境所逼出來的,做女強人是件很累的事情”。這句話居然會出自一位80後的創業女強人之口,你會不會也跟我一樣詫異,如此陽光,如此強大的她究竟經歷了多少艱辛,才會發出如此感慨!她叫馮婷,現在是湖南湘潭一家餐館的老闆。

初次見馮婷,在一個飯局上,全程鮮有言語的她,端起酒杯一飲而盡的時候,我在心裏默默的給她打上了“女漢子”的標籤。她雖然沉默少言,對於同席人的調侃與玩笑卻都從容的迴應着,始終仰着陽光的笑面。完全不似一個初入社會的80末女青年,更多了一份遊歷社會多年的沉穩,同桌人都笑稱她是湘潭的創業女神,由此,我對她充滿了好奇。

有時候,緣分就是這樣的神奇,在一個宴席上分別的人還會相聚在另一個餐桌。我跟馮婷美女就是這樣,因為霸王餐活動,我倆多次在餐桌相逢。她的熱情支持令我受寵若驚,也一掃她在我心中的高冷形象。但每次活動都匆匆而來匆匆而散,也不曾好好跟這位有着傳奇名號的美女創業人取取經。

近日得閒,我倆相約在基建營的“味角餐廳”小聚,跟這位創業女神面對面的深聊一番,也讓我看到了這位女漢子般的女強人的另一面。倘若不是一番深聊,有誰知道她曾為減輕家庭負擔而棄學,有誰知道她上大學就已經能獨當一面在職場奮戰,又有誰知道她為了業務在餐桌上像個漢子樣屢屢舉杯,更不會有人知道,她曾半根火腿腸吃一頓,三個饅頭過一天。而這些,她從沒跟任何人説起過,就像是一朵孤傲的向陽花,永遠只能看到她向陽的一面。

她是一個倔強女人,哪怕是在最辛苦最拮据的時候,也是一副滿足的姿態,在家人、在朋友面前,她雖然很忙,但是什麼都不缺;她是一個強大的女人,當同年齡的朋友還在跟父母撒嬌時,她就開始為自己的小店奔波;她又是一個平凡的女人,在最美好的年華里她結婚生子,嚮往一份簡單的相夫教子的生活,但她的性格容不得她這麼閒散的生活。

一切都因她是一個執着的女人,在婚姻事業雙收的現在,仍不忘曾經餓着肚子許下的'諾言:“總有一天,我會開一家餐廳,做一切自己喜歡吃的。”如今,已經可謂人生贏家的她,毅然掏出全部積蓄做起了自己的餐飲店。

“來御來三汁燜鍋”、“涮時候迴轉小火鍋”、“甜蜜轉身甜品”,這些成了她傾盡心血的全部,對店子的呵護更是甚過對年幼女兒的照顧。她説,“不是因為做而去做,而是因為以前很想做而做了。”作為餐飲行業的菜鳥,她始終抱着一顆謙卑的心到處向餐飲前輩取經,得到很多餐飲前輩的支持與鼓勵。

她的執着成全了她的夢想,而現在,她用心的灌溉着她的夢想。她嚮往的簡單生活不再簡單,而變得更加勞碌繁忙,她總是力求什麼事都能親力親為,餐廳、廚房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有時候保潔的工作她也一併包辦了。店裏的員工都稱遇上一個美女老闆已經不易,遇上一個如此敬業的老闆更是難得。

對於餐飲,她在取經後也總結出自己得一番心得,“做餐飲,除了要食材新鮮、食物美味之外,服務很重要,我儘量讓我們的服務得到大家的認可。”為了保證服務到位,她在試營業期間就籌辦了三天的百人試吃活動,這是在檢驗自己的服務培訓成果,也是在檢驗店裏服務承載能力。這一活動得到了湘潭廣大吃貨的一致追捧,天天人氣爆棚!

創業女神就是陽光、執着、堅強又力求完美的人,她的親力親為也給店裏員工起了很好的帶動作用,她也希望,通過自己與團隊的努力,能讓服務行業被大家所稱讚。在此我也恭喜創業女神成功圓夢,也祝福她越來越強大!

餐飲創業故事8

快餐業近些年發展迅速,備受創業者的青睞,越來越多的有志之士渴望擁有自己的一份事業,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人生的價值,快餐加盟給眾多創業者送去了希望,圓了他們的創業之夢,同時給他們帶去了豐收的投資利潤。

有些快餐吃一次,你就知道那是你想要的。主要原因是:

首先,精選食材,美食營養。

對於潘師傅紅燒肉這樣的餐飲品牌來説,所有肉類都是精選的上等食材,每個流程都經過嚴格的審核,所以保證了紅燒肉的口感純正,味道獨特,而且吃起來不會膩,營養健康,所以適合各大消費者人羣。潘師傅紅燒肉快餐加盟平價暢銷,火爆經營。平民化的銷售價位,吸引了各種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費者,由於許多原料都是就近取材,所以成本上得到了很大的控制,這樣就提高了產品的利潤,又贏得了眾多的消費者。

其次,潘師傅紅燒肉快餐加盟標準操作,出餐迅速。

由於是現場加工,現場製作,過程透明,顧客放心,是繁瑣的工藝簡單化,所以顧客無需等很長的時間,美食稍等立享,所以大受歡迎。潘師傅品種眾多,隨心選擇。除了美味的紅燒肉,潘師傅還有其他眾多美食,創業者可以一邊經營紅燒肉,一邊經營附帶品,其利潤也是相當樂觀的,還可滿足不同消費者的不同口味需求。

再者,無需專業廚師。

專業化的`設備流程,使得創業者無需僱傭專業廚師,這為創業者們省去了不小的開支。無需經驗,總部為創業者們安排了周到的技術培訓,不管有無經驗,培訓後都能不錯的經營自己的店面,而且後期有任何問題,總部都設專人為你解疑答惑,免去了創業者的後顧之憂。

最後沒有積壓,風險較小。

潘師傅紅燒肉快餐加盟既可以店內賣,也可以店外出售,基本無積壓,實現了快捷盈利。閃電開店,潘師傅紅燒肉快餐加盟的選址很隨便,不管是學校門口,社區裏,超市裏還是車站邊都可以開店,方便快捷,只要想賺錢,隨時隨地都可以,眾多的消費人羣是其很大的優勢。

對於這個品牌的成功解析,或許對於想創業的您有些啟發,做餐飲的精髓關鍵在於“好吃、吃好”,借鑑這些成功的經驗,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分析,成功也就不遠了,心動不如行動,那就抓緊動身吧!

餐飲創業故事9

截止到20xx年10月,煮打哥重慶小面在全國的加盟店已經突破60家。

10月31日,經過兩次預約,記者在煮打哥辦公室見到了楊軍,他剛從廣東出差回來,長途飛行卻並無疲態。看楊軍第一眼,你卻感覺他不像是做餐飲的。

航空公司、律師、事業單位統統不如創業

有這樣一種人,他們自生下來就不是為了好好消停的活在這個世界上。他們不屬於未來,也不屬於從前,他們僅屬於當下。在這羣人眼中,行動力高於一切。不巧,楊軍正是屬於這樣一種人。

大學尚未畢業的時候楊軍就不願意每天過着‘醉生夢死’的安逸生活,變着法和朋友一起‘折騰’自己的事業。從服裝生意到英語培訓班,儘管成績不太顯着,但對於以後的創業之路來説可以算作是一個開端。

‘畢業後我進入深圳航空工作,20xx年我通過國家司法考試,考取了全國律師執業資格證。”

然而律師這個讓人羨慕的前途遠大的工作,卻並不是楊軍的最愛,深圳也並不是他想唯一生活的城市。20xx年楊軍辭職回到重慶,進入到中國福利彩票重慶總部,此前的經歷讓他在面對這份高壓的工作時顯得遊刃有餘。從福彩底層員工,一路走到管理層,對於他來説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而之所以選擇放棄航空公司、律師、事業單位等“高大上”工作來創業,楊軍説這是源於自己從小心中就有一個關於英雄的夢想。但是由於盛世太平,實在沒有自己的用武之地。後來上了大學,他喜歡泡在圖書館,看了很多關於企業家的雜誌,受到了很多創業思維的衝擊,加之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喜歡‘折騰’的性格,於是當萬事俱備機會來臨時便果斷決定投身到自主創業的大潮中去。

民以食為天,食以面為先

最開始,楊軍也只是有創業這個念頭,並沒有落實到具體的項目上去。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楊軍接觸並瞭解到重慶小面,具有敏感觸覺的他立即發現了這其中的商機。

楊軍説在全國而言,川渝口味的菜普遍被接受度都比較高。而民以食為天,食以面為先。加上因為《舌尖上的中國》更是將重慶小面帶向了世界,對於很多常年遊離在外地的重慶人來説,重慶小面是對於重慶最迫切的思念和回憶。

開了“孟非的小面”的着名主持人孟非曾在他的書中提到過:‘上次回重慶我特別想吃小面,一大清早在去機場的路上,我不停地念叨着,熱情的司機為了滿足我的願望竟然帶我到了機場附近的一個小鎮上,找到了一家小麪館。我高興壞了,熱熱乎乎的一碗小面吃下去,幸福感就在心裏和胃裏盪漾了一整天。’

很多人都慕名重慶小面,也想將其帶回家鄉作為一方特色。但是就像孟非説的,就算把所有的作料都原樣給你,你自己也弄不出那種味兒。

市場空缺,果斷進入

用天馬行空四個字當做楊軍的標籤一點不為過,在他的世界觀看來,這個世界上永遠沒有到不了的地方,只有找不到路的人。在所有常規之下,他總能找到突破口另闢蹊蹺,進而找到一個全新的方向。

20xx年,重慶小面市場尚不健全,魚龍混雜,什麼樣的培訓商都有。可以説,當時幾乎所有的加盟商都是由一個複製而成無數個的工業化產品。也因此,他們的模式總是驚人的相似。

‘説實話,我決定做重慶小面的時候已經不能算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了。那時候的重慶小面培訓市場雖然算不上飽和,卻也不空缺。但我堅持要做,是因為我看到了當下市場存在的弊端。“

當時不管是做加盟還是做培訓,大多數小面品牌都有一個方面做得不到位,那就是全流程服務。基本上加盟客户到重慶學完技術回去以後,品牌與客户的關係差不多就中斷了,後期服務很少,這增加了客户創業失敗的風險。而20xx年開始不斷有新開的重慶小麪店倒閉,關門的新聞,其實就是這些店沒有得到完善的創業服務的一個必然結果。

差異化服務奠定基礎

有研究者根據20xx年和20xx上半年的行業大數據分析發現,諮詢重慶小面加盟和培訓的客户中,80%以上是初次創業,其中又有86%以上沒有餐飲業從業經驗。這兩個因素疊加導致他們基本上都是門外漢。學到技術以後,開店成功機率也不高。”

楊軍敏鋭的抓住了這個市場機會。他從海爾集團、芒果網等企業挖來門店選址專家和企業運營經驗豐富的人才,特別推出針對加盟客户的全流程全方位創業服務。

“我們的服務包括前置服務和後期支持。前置服務就是從選址開始,我們的工作人員就親自上門考察介入,到門店裝修、開業準備、菜單設計、開業活動等一系列服務都專人跟進,後期服務就是從財務分析、門店管理、平時活動促銷、進銷存管理等各方面提供服務。而且都是免費的。”

目前,行業裏提供這麼全面服務的品牌確實少之又少,派人親自上門選址服務可能只有煮打哥唯一能做到。這些舉措很快讓楊軍和他的`品牌在行業立足,並且扶持了一批成功的加盟店。這些店又成為了他的活廣告,幫助他進一步發展。

技術迭代不斷優化

在產品技術方面,楊軍花了半年的時間到處拜師學藝。其中有十年老店,也有新生但人氣火爆的新店。楊軍用自己的邏輯將所學到的比較零碎的知識點按照一碗麪的成型歸納了一個時間上的邏輯順序,再將其按框架編寫成了行內第一本有關重慶小面的教學教材。

‘您覺得,是什麼讓您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從市場中脱穎而出的呢?’

‘脱穎而出談不上,只是為了這個品牌,我們的確是花了很多精力和心血。剛開始的時候也是困難重重,口味時好時壞,品質一直不穩定,為了解決這個bug也是想了很多辦法,最後請一位國家特級調味師評委做我們的技術顧問,並且花了大價錢去解決供應鏈,這樣技術基本成型。我們的小面技術從開始到現在經歷了三次迭代。

做人比做面更重要

‘可能因為是後生晚輩,所以我們做事情必須要更用心一些。套用一句話,我沒有先天優勢,努力是我後天唯一可以做到的事情。所以面對我們的客户,我們講究“真誠”二字。只要他們有需要,我們能做到,就儘量想方設法幫助他們。我們的關注的不是今天有多少客户加盟,而是今天我們的加盟店盈利狀況如何。其實加盟客户的拓展都是副產品,心思不要花在開拓新客户上,而是花在服務老客户上。你前面的做好了,其餘客户加盟是順水成章的事情。’

餐飲創業故事10

“我不喜歡按部就班的生活,沿着這條路走下去,現在就能看到50歲的我是什麼樣,我不甘心。”曉明説話時眉頭緊鎖,彷彿是位被縛住手腳的戰士,“一些企業伸出的橄欖枝有時就像繩索。我想自己開一家餐館,當老闆多酷!”

就這樣,曉明拉攏了兩個朋友開始選址、辦證,三人借了七八萬元的啟動資金,米線店開起來了。

現實給夢想放了個COMBO,夢想太遙遠

再提開張那天,曉明邊搖頭邊説“很傻很天真”。三人大眼瞪小眼,顧客十有八九都被他仨的熱情和店裏的冷清給嚇跑了。一天只賣了三碗米線。

這樣持續了近乎半個月。勢頭不對,曉明便琢磨起團購。之後幾天,團購不但沒給店裏拉來新顧客反而使老顧客依賴上了團購,賣出的米線也毫無利潤。這對還在虧損的小店無異於晴天霹靂。

曉明覺得不能耽誤朋友:“我説店裏生意不好你倆別跟這耗着了,開玩笑要把他倆炒了,獨攬大權。三天後他們一去一留,小店就剩倆人了。”曉明微笑背後依稀能看到那些日子她掙扎的內心,“不知道怎麼辦,夢想被一棒打下了萬丈深淵”。

別處取經,搭上餐飲O2O快車

“有天挺晚路過西直門,有家拉麪店里人還不少。當時恨不得在他門口發我的傳單了,我真覺得我家米線一點不差。”曉明進店要了碗麪,“我不為吃,就要看它憑啥火。這次讓我摸着門道了,結賬時服務員問是不是我們店’開桌’會員,我當時有點懵。”

曉明指着手機裏一款叫‘開桌’的APP説:“服務員説用它能便宜。我馬上下載了用它結賬,一碗15的拉麪省了3塊。回去在網上搜開桌,本以為是個類似團購的東西,看到還有商户端後就給開桌客服打了個電話。”

曉明在客服的指導下開通了開桌店。“這是一個餐飲O2O大平台啊,加入開桌後在美食地圖裏能看到我的米線店,附近用開桌的人一眼就能看到。開通第一天就有效了,賣了40份,趕上一星期賣的了。”憑藉自己的努力,曉明的生意慢慢好轉,原本要裁員的她一週後還僱了個夥計。

不久開桌店工作人員還上門給曉明講解。“教了我很多,小店沒能力構建會員體系,用開桌發展的其實就是我自己的會員”,曉明介紹説,最初推薦顧客使用開桌的商户,會從該顧客未來每次使用開桌的消費中得到返現。“躺着也能賺錢”,曉明笑得像石子入湖中蕩起的.漣漪一般。

繼續用互聯網武裝自己,讓西施變女王

“我要開全國連鎖,那麼多全國連鎖,憑啥我做不到?隨着開桌平台的拓展我的店肯定’越開越大’,我店裏的會員肯定‘越來越多’!”曉明吐吐舌頭,一件開疆拓土的大工程被她像玩笑一樣吐出來,輕描淡寫。

這回歸了我開店的本質——服務顧客!是一個良好的生態圈子。這樣説是不是有些企業家派頭了?”曉明嫣然一笑:“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不要害怕挫折,它讓我們迅速成長,只要找對方向就能長風破浪。我一黃毛丫頭,只是運氣好罷了,你們怕什麼?”

説到成功要素“基於開桌平台,在互聯網上做餐飲”,曉明毫不猶豫。“我們通過開桌商户版這一平台結成一個利益綜合體。我在中關村賣米線,不用跟對面的烤肉店去血拼團購,在我這開通開桌的顧客去他那消費我也會有收益。

餐飲創業故事11

我是廚師出身,高中畢業之後就開始做廚師。起初,我在國企裏做魯菜和藥膳,89年從國企出來,去南方的個體企業做過,但終究覺得沒有太大出路。91年的時候,我做了一個小型的炒菜館,從四張桌子開始做起,之後逐漸開始涉足火鍋,慢慢有了一些積累。

在這個過程中,我開始對中國餐飲業有了一些基本的認識與瞭解,發現了傳統餐飲模式的很多弊病。

首先,培養廚師太麻煩了。04年正式做黃記煌之前,我已經開了好幾家別的類型的餐飲店。我發現,當店裏廚師水平好的時候,生意就好;有的店廚師手藝不好,生意就不好。這讓我十分的苦惱。培養一個好的廚師十分困難,更要命的是,當你把一個廚師培養出來的時候,極容易流失。培養一個廚師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還有情感,每當流失的時候你就會非常痛苦。傳統中餐最大制約因素是人(廚師)的因素。

這和最近流行的黃太吉這幾家標準化程度很高的餐飲企業幾乎如出一轍,他們的核心都在於去廚師化。

第二,我在經營一家有着15年曆史的老店時,發現油煙對(附近)居民影響非常大,居民投訴率很高,(開玩笑説)PM2.5(污染)中,很大一部分就來自於餐飲。

第三,在做火鍋店的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傳統火鍋,為了保證味道的正宗,會把老油回收之後再利用。

第四,一般的中餐存在油性過大等問題。

認識到這些問題之後,我在想,我父親是一位營養學家,對藥膳很有研究,能否把藥膳和飯館結合起來?

結合自身的優勢,這是很多創業能成功地重要因素。

再加上當時的確想做一個能規模化的東西,而不只是簡單地賺錢。開飯館本身很苦,能不能做一個既能解決上面四個弊端,同時也能讓我輕鬆點的生意?

我從小在家吃一道祖傳下來的御膳菜。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這道菜不管什麼時候吃,味道基本上都是一致的。我琢磨,這其實就是一個標準投放量的問題——只要把做這道菜的相關食材配料精確到一定的數值就可以做到。

另外,我還發現中國的傳統烹飪工藝中,有一個重要的方式叫“燜”。“燜”一般需要很長的時間。我研究“燜”的時間比較長,然後通過我自己的方法,讓所有的食材基本十分鐘左右可以“燜”熟。奧祕就是不加水燜制(i黑馬注:所謂的食物的成熟過程就是食物的脱水的過程,如果加入水意味着食物成熟過程自然變長)。而不加水燜制除了讓時間變短外,還有其他更重要的作用:

但凡做過“燜”菜的人都會發現一個問題:不同的食材一起“燜”,極容易串味。根源在於,不同食材通過鍋裏的水氣(也就是所謂的物理導體),容易混合到一起,味道就不好了。而現在不加水,利用菜自身包含的水分來實現高温“燜”熟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同時不加水燜制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讓菜品味道變得更好。因為你只有等食物成熟脱了水以後放入調料,才能迅速滲透到原材料內部,不然就只是附在表面。它其實是食物的海綿效果。你要讓一塊海綿吃進其他的水分,一定要先把海綿弄乾。

但這中間還有一個問題,不加水燜制,會不會糊掉?我的答案是不會,核心就在於使用低温烹製法和可控的烹飪温度。

其實食物成熟的過程是一個脱水的過程,(一般的烹製方法中)食物脱完水之後,温度還是很高,自然會糊。只有當烹飪温度和時間掌握在一個合理程度,就不會糊。我們在整個操作上分幾個時間段:一開始火力大,隨後逐漸減少火力,整個烹製過程基本上控制在10—12分鐘。一般炒菜的油温度沸點都很高,在300度以上,而我們的温度基本控制在100度到120度。為了實現這一點,我專門去找廠家訂製符合我們的要求和標準的電磁爐。

當然這道“黃記煌三汁燜鍋”,還有一點非常關鍵。那就是我們的獨特的調料,核心方法在於調味的`比例。中國菜的特色是五味調和百菜香,利用調味品不同投放量,掌握投放的技巧,是廚師最高的境界。調和好了味道才好。我們調料也是經過繁複的過程,當時我為了調製出一個獨特的味道,把所有味道反覆的組合,才得出一個最好的一個點,而正是這種調配比讓我形成一種獨特的方法。我們這個汁液中的成分其實在所有市面都能見到,只是調味的比例不一樣而已。

在舌尖的中國之中,其中有一集就叫做五味的調和,這是中國烹飪學中的精髓。

於是,我研究出了“黃記煌三汁燜鍋”。它沒油煙,不用煎炒(油性低),根本不需要廚師,極其容易複製。

我將這道菜研究出來後,開始在我的店裏試賣,看顧客的反應。顧客都覺得不錯,我決定單獨靠這道菜來開一家店。老實説,初期,我的合作伙伴們認為,一道菜就想開一家店,有點天方夜談。但我憑着近20年餐飲從業經驗,認為這個事情值得做。我把玉泉路的一家火鍋店改造成了第一家黃記煌。這是我的一次試水,規模只有300平米左右。按照老北京的風格進行了裝修。

一開始,大家都會問,黃記煌是什麼?“三汁燜鍋”是什麼?我解釋也沒法解釋,乾脆一個個跟客人説,你先來吃,如果味道好就付錢,如果味道不好,不用付錢。每一桌客人來了,我都會仔細地介紹:這個菜怎麼吃,原理是什麼。最後大家都把飯錢掏了。

這道菜的味道和新穎的吃法,口碑很快傳開了。媒體也開始介入報道,人氣一下子就起來了。我趁着這個機會大做加盟,有着以下考慮:

1、我們的產品表面看起來十分好複製,容易被模仿。如果我先從完善基礎設施(比如上ERP系統)開始,用很慢的節奏做,可能很快沒了市場空間。我們要先用加盟的方式,跑馬圈地,把能看到的市場都給佔領了。

2、做加盟不需要自己培養人才。做直營店需要培養大量人才,過程漫長。開始我們選擇培養投資人而不是職業經理人,到一定階段我們要做直營的時候,再把我培養的投資人變成職業經理人。

3、加盟相對容易。我的加盟商都是吃出來的:很多食客吃了“三汁燜鍋”,覺得特別好,考察後覺得還不錯就選擇加盟了。那個時候,一個加盟商也就交三四萬塊加盟費,門檻較低。我們用3—4年時間,很快發展了接近200家加盟店。

當然,(現在回頭看)加盟階段有點隨意。但我認為這就像一個人的成長,國小階段難免有點放任。後來我發現,加盟店越開越多之後,有些店偏離了總部的標準化要求。比如,“三汁燜鍋”這道菜對原料有嚴格的要求,有的店因為做這道菜所需要的部分原料漲價了,就會不放某種原料,或者按照自己的思路來做。從09年開始,我對整個公司進行了一系列標準化改造。

1、選址和VI統一。加盟店以前在哪裏開都可以,統一改為必須開在shoppingmall裏。街邊店都關了。初期加盟的時候,基本只要掛個“黃記煌”的牌子就可以了,現在要求所有加盟店都更換統一的VI。

2、統一管理手冊和加強督察。原來加盟店的管理比較粗獷,以前也有培訓手冊,我們一項一項細化,不斷巡查監督,對於不服從管理的,不再允許加盟。

3、統一供應鏈。我們要求加盟商統一使用我們提供的核心調料(不使用就清理出加盟體系),我們再和上游供應商簽約,讓它們專門生產符合我們體系要求的東西。(核心配料之外),加盟店(其他食材的)採購要求也進行細化,比如一條魚切多少片,厚薄是多少,我們都有嚴格的要求。

4、建立專門的培訓學校。開設老闆班、店經理班、廚師長班等,強化培訓,實現標準化。

5、變革管理體制。在總部下設七個區域管理公司,由他們執行總部的命令與管理,進一步強化對加盟店的管理。

以上種種調整,最核心的是,確保黃記煌總部的話語權——如果加盟店不按照我們的標準來做,我們有權利收回其加盟權。(當然,嚴格管理之外)我們要要讓加盟商明白,只有當所有的夥伴一起壯大,你自己才能壯大。

做完這些調整後,黃記煌取得了巨大的進步。我們04年還只有一家店,目前黃記煌全國200多家加盟店,200多家直營店,整個黃記煌體系年收入超過20億,其中直營體系收入超過10億。

餐飲創業故事12

工作中,魏雅靜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很快摸清了餐飲業的經營門路。20xx年底,她跟同學合夥開了一家包子鋪。由於堂哥經營着多家包子鋪,所以從進料、配方等多個方面她能得到堂哥的幫助。賣包子讓她賺了一些錢,但後來面臨拆遷改造,她不得不放棄。

用心數百次反覆配製食譜

在酒店打工時魏雅靜注意到,客人們都很喜歡點紅燒雞塊這道菜,而且喜歡配米飯吃。包子鋪關門後,她動了做雞米飯的念頭。20xx年3月,她用包子鋪賺的幾萬元在平度市區租下一個門頭,又向堂哥借了幾萬元進行裝修,開起了這家快餐店。“小魏特別用心,我跟她年紀差不多,但我真是佩服她。”快餐店員工小王透露,為做到口味統一、口感純正,開業之初魏雅靜反覆調整配方,“她一邊做一邊嘗一邊改,光雞腿就吃了兩千多個。”小王説。經過數百次反覆調味嘗試,魏雅靜最終配製出自己的食譜。據魏雅靜介紹,一份雞米飯最便宜15元,目前她每天的.營業額都在3000元左右,而好的時候能達到5000元。

團隊7名員工4個是大中專生

“如今專科生或中專生想找一份滿意的工作比較難,所以我也想帶動他們一起創業。”採訪中,魏雅靜説,現在快餐店裏有7個員工,4個是畢業不久的大中專生。快餐除了要有好的口味,還要“快”,為此魏雅靜下足了功夫。“一份雞米飯保證6分鐘完成。”她採取的方法是用高壓鍋悶壓,再用砂鍋收汁,既保證了速度,又保證了口味。為了提高銷售量,他們還做起了“外賣”。

回饋“一毛錢”捐助計劃

“我父母親起初都在我們鎮的供銷社上班,後來雙雙下崗,我知道貧困的滋味,所以賺錢了就想幫助一下像我一樣的孩子。”從創業之初,魏雅靜就決定了每賣出一份快餐,就從利潤裏拿出一毛錢,捐給需要幫助的兒童。20xx年,魏雅靜一共賣出了6萬份快餐,拿出6000元送到平度市開發區實驗國小的6名貧困國小生手裏。魏雅靜決定今後加盟的分店也會將這個“一毛錢”傳統延續下去,讓更多的人得到幫助。

現在創業的主力就是90後,他們對未來充滿着期待,也充滿着衝勁,加盟創業,選擇快餐這類行業,也有着非常不錯的優勢。上面説到的90後女孩賣快餐年賺30萬的故事,就是一個小本創業,快速賺錢的成功例子。

餐飲創業故事13

張志權扔掉鐵飯碗的緣由很簡單,工廠效益不好,沒錢花。此時一套各項指標精確到兩、錢,分、秒的手撕面製作方法已經形成了。王金剛是小工中的一個,後來成了另一家“綠色手撕面”的老闆,生意也一樣紅火。

不用擀,不用抻,撕!撕!撕!就行了!

張志權扔掉鐵飯碗的緣由很簡單,工廠效益不好,沒錢花。張志權發家的經歷也很簡單,鑽勁兒讓他掌握了一手“絕活”

1998年末,他開起了小吃部,收入當然比上班強。河南的表舅來東北,閒聊間提起舅媽做的手撕面。表舅只是隨便説説,張志權卻上了心。刨根問底地問個沒完,表舅又説不清楚,只好説,將來問你舅媽吧!將來?哪成!第二天,他便關了小店,和妻子一道去河南把舅媽接來東北。當時,只是一時衝動,沒想到今天就是靠“吃部這碗“面。發了家。

回來後的近一個月時間,張志權的小吃店一直未營業。他開始根據舅媽提供的做法研究手撕面的整個製作過程。和麪、醒面、撕面及各種湯料配製,他反覆試驗了上萬次,一個月竟用掉了7袋麪粉。做好後,親友一致反映面好吃,筋道、口感好。

此時一套各項指標精確到兩、錢,分、秒的手撕面製作方法已經形成了。他摘掉了小吃部的牌子,大大方方做了個燈箱,“綠色手撕面”亮亮堂堂地打了出來。與此同時,一張漂亮的“菜譜”也隆重推出在門口(立式燈箱):綠色手撕牛肉麪、綠色手撕豬肉面、綠色手撕雞湯麪、綠色手撕雞蛋麪、綠色手撕肉醬面、綠色手撕菜汁面、綠色手撕薄荷面、綠色手撕素炒麪、綠色手撕蕃茄面……

起初,人們都嚐嚐新鮮,可這一嘗不要緊,頭回客,都變成了回頭客。這條小吃街上,蘭州抻面、手擀麪、蒸餃等麪食部顯得冷清起來。

他家可火了!有時候,屋裏的座位滿了,客人就在外面等,有着急的主兒,乾脆端着到外面吃。兩個出差的黑龍江人,就吃好了手撕面,每天必到。他們説,每碗3—4元實惠,味又好,還有老闆送的清湯喝,每天換一種面,吃夠5個輪迴再回家!張志權説,雖然是句玩笑話,但他們能天天來,就説明我這面還“夠味兒”!為啥叫個綠色手撕面?現在人們喜歡吃綠色食品因為它無污染、純天然。我家的面沒有任何添加劑,完全用手撕成條,就像人家吃涼拌西紅柿用手掰,而不用刀切一樣,不會帶有任何雜味,再加以各色配料佐湯,又好吃,又時尚。一位常客説:“我在家裏也試着像您那樣撕,可怎麼也撕不成條,竟是一些面片面疙瘩呀!”張志權笑而不正面回答:“因為我的手沒長在你的手上呀!”

生意火爆不止。夫妻倆忙不過來了,請了兩名小工,有了人手,他們又增加一些簡單的小炒、涼拌菜,效益自然又增長了一截。王金剛是小工中的一個,後來成了另一家“綠色手撕面”的老闆,生意也一樣紅火。

説起王金剛開店,夫妻倆還鬧了很長時間捌扭。妻子堅決不同意他把和麪技巧教給王金剛,可張志權認為他家裏又困難,幾百元的'收入根本不夠供兩個弟弟上大學。張志權費了好大勁説服妻子,王金剛的店才開起來了。20xx年10月,小區規劃,樓區附近的出租屋一律拆除。當然,他們的“手撕面”館也未能倖免。

沒事做了,張志權靜下心來,算了一筆細賬,他自己都有點不信,僅有兩萬人口的小鎮,三年下來,去除生活費用、税務等各項支出,竟存下了35萬!

張志權人閒着,腦子可沒閒,如今,他又有了新的“升級”衝動:一邊找店址,一邊忙着打探有關產品註冊事宜。妻子嘲笑他異想天開,想做中國的麥當勞,他卻認真地説:咋的!明天的事,你能説準咋的!

餐飲創業故事14

湖南人熱愛米粉是出了名的,但在湘江邊寸土寸金的長江萬達廣場,卻很難找到一家米粉店。然而,“80後”小夥肖智丹卻決意要在這裏開辦一家既有中國特色又體現西方風味的獨特米粉店。

走進肖智丹的米粉店,會以為進入了一家設計前衞的咖啡館。混凝土質地的牆面,看上去卻像是一節節青色的竹子,細細的白色鋼絲呈弧形懸掛在餐廳中,讓人聯想起傳統米粉在製作時,必須要懸掛在空中晾乾而成。

“我們專程邀請西班牙設計師來長沙設計製作,就是想要跳出中國米粉的視野,用外國人的`眼光來看我們習以為常的這種美味。”肖智丹説。

雖然店面裝修風格十分現代,但資深的食客們發現,米粉的口味仍是記憶深處的味道。米粉入味有嚼頭,紅油湯底香氣四溢卻清透醇香。

事實上,想要真正讓米粉重歸傳統並不容易,肖智丹和他的團隊生產了十幾種粗細彈性不同的米粉,最後選擇的這種米粉是最能代表記憶中傳統米粉的一種。湯底也是源自湘中地區回民老師傅多年的心血,採用傳統熬湯配方精煉而成。

肖智丹來自湖南邵陽,邵陽米粉是中國傳統米粉最為正宗的流派之一。創業之初,他就希望可以將自己家鄉最傳統美味的米粉傳向世界,像“意大利麪”一樣讓各國食客從味蕾中品味到中國文化。

“我將自己的店起名為"隆小寶","隆"取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邵陽隆回灘頭年畫之意,希望能像灘頭年畫一樣傳承美好的傳統;"小"字是想從吃這件小事開始,給大家的生活帶去幸福和安心。”肖智丹説。

為推廣這碗正宗的湖南米粉,年輕的團隊想到採用“線下體驗+線上外賣”的模式。一方面,最時尚前衞的設計讓這家粉店獲得“長沙最有格調米粉店”的美譽,另一方面,在互聯網推出外賣服務,每天限送600份,保證口味和入店沒有區別。

“我們熱愛米粉,但卻沒有真正拿得出手的米粉。湖南米粉、廣西米粉、雲南米粉,目前大部分在進行低層次競爭,希望我們的嘗試能讓中國米粉在世界嶄露頭角,重新打造米粉與世界的關係。”肖智丹説。

餐飲創業故事15

創業是一條辛苦的道路,但是很多人不滿足於現狀,想要趁着年輕搏一搏,於是他們走上了創業這條道路。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敗了,但是無論是成功失敗,他們的人生會因為一次改變而變得不同。

20xx年大學畢業,他和大部分同學一樣選擇參加工作。20xx年因不滿足於當時的薪水,他決定自己創業。從跟女朋友半夜爬起來包餃子到如今成了連鎖店的負責人,他僅用了3年左右的時間,如今,他的餃子店已經開到了8家,其中有5家直營店 、3家加盟店。他就是青島琴島狀元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常九礦,常九礦感慨地説,“其實,賣水餃也能成就大事業。”

大學時的夢想是當老闆

常九礦是在濟寧滕州市的一個小煤礦上長大的,一家六口人靠父親微薄的收入生活。20xx年9月,承載着父母的期盼,常九礦考入我校國際商學院工商管理系,父母希望他大學畢業後留在青島,找一份體面的“辦公室工作”。作為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對於在城市的生活壓力,常九礦比他人體會得更深刻。

“對我來説,想要在城市裏立足,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常九礦説。大學畢業後,他曾做過電子公司的推銷部副主管,在民辦高校裏教了一年書。“我想趁自己年輕的時候闖出一番事業來,自己當老闆是我在大學裏就有的夢想。”懷着這樣的信念,常九礦辭去了教師工作,去追逐自己的夢想——自主創業。

經過多方調查,常九礦選擇了風險較小的餐飲行業,他決定開一家餃子店。雖然大學裏學的專業對他開店有所幫助,但是“實戰經驗”他得從頭學起。為了成為一名合格的老闆,他去餐館裏免費給人家打工,切菜、炒菜、刷碗、端盤子,他什麼都做。為了練顛鍋,他的右手拇指磨出了七八個血泡。他還特意拜一位做小籠包的師傅為師,學習製作餃子餡。20xx年8月8日,常九礦用借來的三萬五千元錢,在李滄區九水路開了他的第一家餐館——“狀元水餃”,邁出了自主創業的第一步。

説起“狀元水餃”這個名字,還有一段故事呢。國小時常九礦的學習成績一直不太好,四年級的一次期末考試前,他的母親特意為他包了他最喜歡的白菜豬肉水餃,讓他開心的不得了,結果那次考試他得了第一名。以後每次考試媽媽都會為常九礦包水餃,而他也幾乎每次都考第一名。這在學校裏一度傳為佳話,大家都稱常九礦為“狀元”,而他媽媽包的水餃也被稱之“狀元水餃”。在取店名的時候,常九礦自然想到了童年的這段記憶,他希望“狀元”兩個字給他帶來好運,也給每一個來吃水餃的人帶來好運。

認準了的事就要做下去

當初選擇自主創業時,常九礦心裏就清楚這是一條充滿艱辛的路,不會一帆風順。開第一家店時,常九礦身上揹着四萬多元的債務,心裏承受着巨大的壓力。為了不讓父母擔心,他一直瞞着他們,直到餃子店步入良性運轉他才告訴父母實情。創業之初,為了節省開支,他沒僱一個員工,每天凌晨三點四十準時起牀,和女朋友一起和麪、生爐子、賣早餐、進貨、包餃子,一直到晚上十點才能收工休息。每天他自己一個人要提着幾十斤的.貨物擠公交車,有時候東西多了,售票員還不讓他上車。為了省下租房子的費用,常九礦和女朋友晚上乾脆睡在店裏,桌子拼一拼,就是一張牀。

付出就有回報。開業第一個月,“狀元水餃”的盈利僅夠支付20xx多元的房租。四個月後,餃子館的生意越來越好,經營也越來越順手。這樣,常九礦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賺了近十萬元。但常九礦並沒有滿足於此,20xx年3月8日,他又在母校附近的青大一路開了一家連鎖店。現在青大店的經營也已經走上正軌,不論是水餃還是飯菜的口味都贏得了學生和周圍居民的喜愛,每到吃飯的時間,大堂裏就坐滿了人,許多顧客成了餃子館的回頭客。

20xx年2月,常九礦又借了20多萬元,投資47萬元在李村開了第三家連鎖店,店面面積有600多平方米。身負劇債,常九礦壓力很大。新店剛開業,生意並不理想。為了儘快找到影響餃子館生意的因素,常九礦深入地進行市場調查,與員工一起討論研究。經過努力,餃子館存在的問題終於被找到。常九礦對症下藥,打算將店裏的餃子間(即包餃子的地方)公開化,讓顧客可以看到廚房包餃子的整個過程,使客人吃得放心。此外,常九礦還決定重新設計菜單,將菜品的價位降低一個檔次,以更好地滿足顧客的需求。

“現在問題正在解決中,雖然現在遇到困難,但我一定會堅持!只要不停下前進的腳步,這就不是我的終點。”常九礦説,“在創業過程中,遇到困難是在所難免的。因為創業之路就像一條不斷上升的正弦曲線,總會有波峯和波谷,在低谷期只要我能堅持走下去,總有一天會撥開雲霧見日出。”

在開第一家店的時候,由於經濟原因,常九礦沒請大廚,和麪、調餡、炒菜都自己來,到了晚上他和女朋友都累得直不起腰來,感覺胳膊都不像是自己的了。但看到生意越來越紅火,收入也在一天天增加,他們就感覺充滿了力量。就是憑着這股決心和毅力,四萬多元的債務只用了四個月就還清了。在餃子館越來越正規後,常九礦希望能幫助像他一樣家庭貧困的大學生。現在他青大一路的店裏有三個大學生在做兼職,除了約定的報酬外,常九礦還替他們解決一日三餐。

常九礦是個閒不住的人,他喜歡自己動手解決問題。在李村店的籌辦過程裏,大到店面價錢的談判、室內的裝修,小到簡單的電路水路的鋪設、菜單的設置,常九礦都親力親為,甚至連廚房的水管都是他親手接的。只要自己能解決的問題,常九礦從不請別人幫忙,在解決一個個困難中,他體會着自己動手的樂趣。在常九礦看來,很多事情只有親身動手去做,才會理解得更深刻,對自己的經營管理才能更有利。

賣水餃也得不斷創新

除了注重食品安全,常九礦還不斷創新。“冰花煎餃就是我們店最引以為豪的餃子品種。”常九礦笑着説,他這兩年,雖然不用自己去包餃子了,可也一直研究煎餃的最佳做法,從鍋的選擇,灶具的火力大小,到澱粉水的濃度,再到煨鍋的時間,所有的細節,他都仔細地分析,“現在我們的冰花煎餃應該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了,我的研究算是沒有白費。”

現在常九礦的幾家餃子店年利潤已經近百萬,但他對餃子店的未來還有更高的期望。“我喜歡餐飲這個行業,也會把它當成事業去做。”常九礦向記者透露説,他還打算吸引一些社會資金來投資,打造“琴島狀元水餃”這個品牌,並且在未來開設中型旗艦店和小型標準店,設計全新的透明化廚房和敞開式操作間。同時他也想幫助一些大學生實現創業的夢想。

創業得益於大學期間的鍛鍊

常九礦十分珍惜自己在大學裏的經歷。除了學習,常九礦做過多份兼職,他推銷過傳呼機,買過電話卡,做過服務員,開過大學內的信息管理公司。這些經歷讓他切切實實體會到,在大學裏除了學習課本知識外,也要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廣泛地接觸社會,克服眼高手低的缺點。在學校裏充分鍛鍊了自己,畢業後才能更快更好地適應社會。

常九礦説,大學畢業應聘到恆星學院做教師時,安逸悠閒的生活讓他感到很滋潤,可不久他就發現,這種生活無法跟上社會前進的腳步,跟自己的理想相差很遠。為了追逐夢想,他決定辭職,自主創業。創業這條路走下來,雖然開始的日子很艱苦,但他始終堅信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只有適應了社會的需求,自己的努力才能換來更大的回報。經歷過風雨,才能最終見彩虹,這是常九礦最深的體會。

破釜沉舟,不給自己留後路。敢闖敢幹,敢於吃苦的常九礦就是這樣,一路走來。撥開雲霧見日出,常九礦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他的目標是:做強做大,做出品牌。他計劃利用七八年的時間,把“狀元水餃”做成島城的餐飲品牌。

Tags:餐飲 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