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傳媒

文化還是廣告漢服成人禮

欄目: 傳媒 / 發佈於: / 人氣:5.86K

9月24日《都市時報》載,22日下午,一個名為“漢服滇韻”的民間組織在昆明市曇華寺上演了一場古代漢族的成人禮儀式,整個儀式再現了古代漢民族男子的冠禮和女子的笄禮儀式。

文化還是廣告漢服成人禮

時下,古老的中華大地掀起了一股迴歸傳統文化的熱潮。在那些傳統文化的鼓吹者們看來,似乎只要跟“傳統”捱上點邊兒的東西都是好的,甚至是“神聖的”——在一定的程度上,他們將傳統或國學當成了救治當代各種社會病症的“萬應靈丹”,就像這次活動的參與者吳老師所説的,“現在中國的傳統文化遭遇到了很大的挑戰的,他們想通過舉行此類活動來宣傳中國的傳統文化,讓中國的傳統美德代代相傳”。這一方面反映了在全球化的語境下國人對於自身文化身份認同的焦慮,另一方面其實更是國人在現代化的衝擊下對於所謂的“傳統美德”喪失的“道德焦慮”——於是,傳統文化被國人的雙重焦慮“復魅”(重新神聖化和神祕化)了,而“復魅”了的傳統卻又成了暫時紓解國人心理焦慮的麻醉濟。

若仔細審視不時泛起的各種文化復古活動,如孔子熱、讀經熱、漢服熱、成人禮等等,可以發現,所謂的“文化”其實被“經濟”這隻若隱若現的手緊緊地攥着——幾乎每一次復古活動的背後都隱藏着商業目的。如易中天的品三國,于丹的孔子等等,都是商業炒作的結果,其中的文化含量實在少得可憐。

西方人對新聞最通俗的定義是“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在當代中國,凡與傳統或國學沾上一點邊的事件往往都是新聞,這説明傳統或國學早已被邊緣化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了,正因為如此,將這些被“博物館化”的稀罕物拖到舞台中央才會引起國人如此地狂熱和痴迷——遺憾的`是,這種迷狂卻是建立在對傳統和國學的無知基礎上的。

不幸的是,這種無知和對無知的焦慮心理被精明的商人們利用了——傳播學的老祖宗麥克盧漢發現,就像把人們騙進馬戲棚去看馬戲的那種大聲的吆喝,壞消息使好消息佔有市場——在大多數復興傳統文化的節目中,傳統文化所扮演的只不過是“把人們騙進馬戲棚去看馬戲的那種大聲的吆喝”,即為商人們做廣告的角色罷了。明眼人不難看出,如這條新聞中所示的“漢服成人禮”,其實也是某文化傳播公司策劃的變相廣告。

龍應台先生在《什麼是文化?》一文中指出:“文化其實體現在一個人如何對待自己,如何對待他人,如何對待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也就是説文化處理的是人與人,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全面關係,它不像祖先們遺下的古董,可以一代一代原封不動地傳下去,而必須通過學習與創新在每一代個體中重新再生產出來。在筆者看來,立足於當下的生活,以開放的心態,以現代的觀點,對傳統文化進行重新解讀和重新闡釋才是中國文化復興的唯一出路——若僅僅滿足於讓文化為某些特殊的利益或利益集團做廣告,中國文化必將走入死衚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