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教師

[熱門]骨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5篇

欄目: 教師 / 發佈於: / 人氣:2.37W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骨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熱門]骨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5篇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

作為長期一線老師,通過八天的學習培訓,對國家推行的課改、培養教師有了新的認識。銅仁的幾位專家從教師師德修養、專業發展、教學技能提升,學校校本教研,班級安全教育及管理等多方面全方位闡述了新課改背景下的從教理念。

首先,我認為作為教師,必須轉變教育觀念,這是課改的前提和基礎,如果沒有正確、先進的教育理念,就不會有自覺而有效的實踐。長期以來,我們的課堂是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地聽。而新課改是要改變以教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課堂教育除了要教知識與技能,還要注重教學的過程與方法的選擇,並且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教育、態度、價值觀的培養。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想我們老師改變且應該做到:學生才是課堂活動的主體,教學過程中應該由重教師“教”轉向重學生“學”,這樣才能真正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正如在這次聽課中一位專家所説:最高級的歷史課不是教師“講”出來的,而是“導”出來的;最優秀的歷史教師不是表演家,而是思想家。所以,我們應該向着成為帶領學生成為思想家的道路發展。

其次,要認真鑽研課標,重新審視教材,研究教材教法。銅仁市實驗中學李佳慧老師的《課改背景下,如何打造有效課堂》專題講座使我茅塞頓開,豁然開朗。以往的歷史課教學是以教學大綱為基礎,只有全國統一的一本歷史教材,教師上課只需要一本書而已。而新課改中,我們實行的是一標多材,共有四個版本的教材,且每種教材的內容會有些許的不同,而大學聯考卻是依據課標而非教材。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牢牢樹立一個觀點:歷史的新課標的要求和理念是講授增減的唯一依據。在備課中,應深入研究課標內涵,把握課標的各項具體要求,針對課標的不同要求制定課堂教學實施過程。在今後的歷史教學中,我決定每節課之前,將課標內容首先在黑板上標出,讓學生第一時間去把握課標,從而有的放矢,不做無用功。從備課到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應時時處處將課標理念貫徹進來,指導自己的.教學。李佳慧老師的“對於教材,我要看它、想它、利用它”這句話對我觸動很大,她能把看似複雜的教學環節簡單的概括。把龐雜的知識點加以重構,大膽的取捨,能駕馭教材而不是拘泥於教材。

第三,要轉變以往的教學方式方法。注重學生活躍的思維方式的培養。新課標應時下,學生的思維活躍和批判精神應作為新課改下的首要問題來探索。老師應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讓學生大膽地陳述自己對事件的看法,並應該敢於質疑老師的教學。老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知識的傳授者,而應是一個平等的對話者的姿態與學生共同學習和探討,培養學生的民主氣氛。所以在今後的歷史教學中,我將努力做到:上課先由學生閲讀,各個小組之間可以就課文內容互相提問,由學生自己得出結論;對於有爭論的問題,可以讓學生自己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教師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供學生參考;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針對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問題,積極動手查找資料,製作資料冊或小報,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總之,教師的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始終擺正自己的位置,將學生置於整個課堂教學過程的主體之中。

不過,在這次的培訓中,我和其他一些教師一樣有着疑惑。第一就是新課改對教師提出了難度頗大的挑戰。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要改變已經根深蒂固的原有的教學觀念,決非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這個過程必定是要經歷一個較長的磨合期。同時,新課改一切都是新的,缺乏足夠實施案例,因此需要教師發揮能動性,不斷的探索與提高。再者,新課改對學生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不一定能得到家長的支持――課外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學生的配合――他們在以往的學習中已經養成了被動接受、不會積極動腦的習慣,要改變他們的惰性,也是一個艱鉅的任務,同時,對於學生基礎好的學生來説,他們在課堂上可以按照教師的要求動起來,但對於我們普通高中的學生,提出問題往往是一問三不知,怎麼開展課堂教學,發揮學生的能動性? 總之,8天的培訓時光飛快,專家和學員之間的交流、合作、分享及學員教學技能展示,感慨良多,許多疑惑得以釋懷,許多自己教學過程的漏洞得以修復,收穫最大的是理念的更新。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2

短短的幾天的培訓學習,令我的心境久久不能平靜,能夠説是我近年來教學生涯中,一次難忘的學習交流。在學校這些勤懇敬業教師的發言中沒有多少華麗的辭藻,卻流露出大光華人的那種樸實真誠、謙虛好學,勤奮敬業的工作態度,讓我在這次學習中受益匪淺,百聽不厭,百學不倦。

我想,“作為教師,不僅僅是一個學者,她更應當是一個研究者,”在教學育人的過程中,我們教師必須以局內人的身份“進入”生活本身,“入乎其內”,根據教學現場當時的“內在真實”,來展示教學的真實面貌。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了三尺講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怎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經過培訓,我認為,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是教師最基本的'道德素養。經過培訓學習,我更堅定了自我“教書育人”的思想,要逐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去做:

(一)“做一天蠟燭,就要發一天光;做一隻春蠶,就要吐一寸絲。”

這是我的教育觀和思想觀。我不會有“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逍遙懈怠思想,有的就是一種教師的使命感因為我深深地懂得:教師的工作是神聖的,也是艱苦的,教書育人需要感悟、時間、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這種付出是需要以強烈地使命感為基礎的,是要以強烈的職責心做代價的。一個熱愛教育事業的人,是要甘於辛勞,甘於付出,甘於無怨,這是師德的首要條件。

(二)要鼓勵自我“學無止境”

我要在新學年裏,不斷學習他人的新經驗,使自我具有一桶源源不斷的“活水”。如果不強化“自育”意識,力學苦練,做到“問道在先”“術業有專攻”恐非易事。

(三)要熱愛自我的學生

教師必須關愛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促進他們全面健康地發展。這種熱愛,首先應當是温暖的,是充滿情感和愛的事業。作為教師,應當多與學生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這種愛也需要教師對學生傾注相當的熱情,對他們給予各方面的關注,從心靈上、思想上、身體上、學習上去關心、熱愛、幫忙,把教學中存在的師生的“我”與“你”的關係,變成“我們”的關係。愛使教師與學生在相互依存中取得心靈的溝通,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分擔挫折的煩惱。

經過培訓,我懂得了怎樣去愛學生。“愛”是一門藝術,能愛是一個層面,善愛則是另一個層面、作為教師,今後我要努力做到能愛、善愛,去關愛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微小的“閃光點”,要愛他們具有極大的可塑性,要愛他們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能動性,要愛他們成長過程中孕育出來的一串串的成果。

“愛”要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愛要以理解尊重,信任為基礎;“愛”要一視同仁,持之以恆;“愛”要面向所有學生。在教育這個舞台上每一天發生着許許多多平凡的和不平凡的教學故事,這些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所發生、出現、遭遇、處理過的各種事件,不是瞬間即逝,無足輕重,淡無痕跡的,它會長久的影響學生和教師的教育教學。從培訓中教師所談的這些親身經歷的事件中,我們能夠學到很多東西,得到很多大啟發,甚至會產生心靈的震撼。

走近名師,感受名師,更使我明白了我們教師應當熱愛學生,誨人不倦。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針對自我的不足,以名師為榜樣,研究他們的教學藝術和教學思想,為己所用,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爭取使自我的教學更趨完美。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3

山東省20xx年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科)國小美術骨幹教師培訓項目於20xx年11月2日-11月12日在濱州學院進行,我有幸成為本次培訓班的一員。通過本次培訓,結識了來自全省各地的中國小美術骨幹教師,聆聽了各位專家學者的講座,經過十天緊張的學習交流,我忽然有了與這次培訓相見恨晚的感覺。從前的自己總是在忙忙碌碌中從事美術教育工作,何曾像這樣停下腳步,靜靜地反思、回眸一下走過的道路。今天,當我清空一下自己的思緒,把他人的真知灼見裝進行囊,然後背起鼓鼓的行囊時,我不禁在心中高聲呼喚:我將要在美術教育的道路上,揚起風帆幸福起航了!

一、研修的內容與形式

本次研修的時間正好跟山東省國小美術優質課比賽撞車了,由於要參加比賽,所以我比其他的學員晚報到了幾天。待到馬不停蹄來到濱州,我錯過了幾場專家講座,心裏湧動無限遺憾。來到之後,聆聽了幾場精彩的報告。比如:濱州實驗學校孫波老師《美術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利用》、濱州學院趙紅軍老師《國小美術教學評價的理念與方法》、中央民族大學藝術學博士趙盼超老師的《美術教研課題的選題與研究策略》、濱州學院劉思智老師的《美術教學研究的程序與方法》、濱州學院教師教育學院張道祥老師關於《對話、反思、教師發展》。以及鄒平縣第二實驗國小吳紅嶺老師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做出《國小美術教師的專業素養與個性發展》的報告、濱州濱城區實驗國小李曉璐老師的《國小有效課堂的設計與實施》。期間還前去參觀了美麗的濱州第六中學和濱州實驗學校,這兩所學校的美術特色比較突出,藝術工作成績斐然,琳琅滿目的師生作品讓我不時駐足觀望。

二、研修的主要收穫。

幾天的功夫,密集的專家報告,像無數的小蜜蜂一樣扎進我的心臟,每一次與專家報告裏的觀點有強烈共鳴時,我會心跳加速,熱血沸騰。自己就像在大海里航行即將迷失方向的人一樣,看到了不遠處高高的燈塔。讓自己清零,然後沐浴新的理念與舊日的自己説聲再見。説起主要收穫,那還得沿着聽報告的路線讓我們逆行走回去。張道祥教授的`報告裏讓我陷入深深的反思:我是誰?要到哪裏去?要幹什麼?我想再給他加上一條:怎麼幹?如何回答四個看似很深刻的問題,這就不得不把前幾天的學習融合在一起,結合自己到來前不成熟的工作經驗,來淺顯的分析解決這幾個問題。

1、我是誰?

首先我是教師,一位國小美術教師,一位追求幸福的國小美術教師。雅斯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中闡釋,教育的本質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我要具備怎樣的條件才能不愧於教師這個職業?思量再三我認為,首先要有高尚的情操,正如楊絳所描述的:簡樸的生活,高貴的靈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有了純潔高尚的靈魂才會讓你時時處處保持對生命的敬畏之心,才會設身處地的為他人着想。其次,心裏盛着滿滿的愛。愛自己的一羣又一羣學生,與學生分享生命成長的快樂,探求未知之樂。正所謂以學定教,以人為本,處處為學生,事事想着他人。用滿腔的愛去關懷他們,堅守住自己的責任。最後,要博覽羣書。古人云“腹有詩書氣自華”講座中,趙盼超老師和劉思智老師也都提到這個問題。我在他們的旁徵博引的妙語連珠中也切切實實感受到來自知識的力量,一個學識修養高深的老師,其人格魅力令人敬仰。做一名老師不難,難在做一名好老師。好老師的標準千條萬條,但是通過學習,我認為這三點是最根本的,也是我們的職業操守,必須遵從。

2、要到哪裏去?

回答這個問題,似乎非常簡單。因為人生在世殊途同歸。但是,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裏?為什麼,學習當中你是坐在會場聽報告的人,而不是做報告的老師。原因很簡單,可能你還沒有為自己尋找到要走的路。換言之,你不知道自己要到哪裏去。學習的幾天裏,邀請了幾位和我們一樣的一線教師,他們怎麼也能在面對大家侃侃而談自己的教學經。原因更簡單,他們在自己平凡的工作中找對了路子,並且用熱情、激情、執着的信念一路走來。積累了寶貴的教育教學經驗,做出了令同行矚目的成績。像孫波老師就能抓牢民間泥塑這個點做文章,結果呈現在大家面前的就是實實在在的鮮活作品,讓我們眼前一亮。參觀時爭相在他的工作室動手操作一把。其實,在孫老師的話語中我們也不難聽到,他為了解決一些泥塑的小問題也花費了大心思,也走過彎路。但是現在的成功就能證明他選擇的道路是正確的。吳紅嶺老師在激發學生想象力方面的深厚語言功底,以及巧妙地課堂設計,還有“小老師”培訓計劃等等,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大家都是美術教師,我們也有自己感興趣的專項,未來的路子怎麼走,在孫老師和吳老師那裏,是不是就已經找到答案了呢?

3、要幹什麼?

看到這個問題,我又要向前穿越那麼一小下。十六年前,我中專畢業分配到鄉鎮高中,工作五年後調入縣城國小教語文。又一個五年後,我轉行教上了美術。還記得剛剛改教美術的那段時間,我興奮地晚上睡不着覺,夢裏都是在美術課堂上,我激動地抱抱學生,摸摸他們的小臉,毫無誇張地説那時睡夢裏都能笑醒了。可是,隨着時間的推移,當新鮮感退色的時候,我的激情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就是機械的應付和對職業的倦怠心理。雖然,轉行後我也取得點滴成績,但是總也找不到最初的那種熱情。今天的學習,又一次燃起了理想的小火苗。我不能用這樣的心態工作下去,我也要向老師們學習,潛下心來認真鑽研。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點,努力研究下去。讓自己的學生受益,同時也能使自己從中獲取專業成長,何樂而不為呢?

4、怎麼幹?

光有計劃和目標顯然只能停留在膚淺的表面上,我自己提出的“怎麼幹?”這個問題。目的就想解決不能因為這次學習,滿懷激情的返校了,回去沒有幾天又開始周而復始的走回自己的老路,把現在的種種美好設想統統拋到腦後。首先,我要靜下心來多讀點書,正如趙老師的建議先閲讀一些有關美學的基礎書,像《美學》、《美學散步》、《美學三書》等等,再閲讀一部分美術史類的書籍、美術教育教學方面的書籍。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讓讀書成為自己的生活底色。其次,要做做調研,觀察我們平陰地區的民間藝術,看一看在這一方面是否能找到突破口,與自己的校本課程開發有機的結合起來。如果有幸找到了,就必須聯合我的同事們認真探討可行性,並作出翔實的計劃,然後踏踏實實的開展工作。這裏,我不得不提到課題研究的問題。我個人認為,課題研究應該是在我們實實在在搞研究的基礎上得來的,而且還有個小小的心願,那就是希望在課題研究的同時,能夠和高校的專家一起聯手。我們一線教師有實戰經驗,缺乏的是理論高度的引領。反過來高校的專家沒有時間深入一線,去拿到一手的資料。如果在此能進行互補,那樣就解決一個斷層的問題,或許還能達到兩全齊美的效果。最後,就是要保持一種謙卑的態度,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虛心向他人學習,不驕傲不自滿。不整天去想着怎樣能早一點拿出成績,讓學習成為自己的生活常態,這樣的話我認為就能基本解決我提出的怎麼幹這一問題。

當然,本次學習我的收穫還遠遠不止在此。結識了濱州學院的領導和老師,還有百餘名的全省骨幹教師,那是一座怎樣的人脈寶庫?真是難以估量。今天我們歡聚一堂,在思想交流碰撞中,不斷有火花生成。相信即使我們奔赴自己的家鄉,也會不斷地加強交流,以期共同進步提高。

三、下一步研修的打算

下一步,我準備將這幾天的收穫帶回去,與我的同事朋友分享。然後按照自己的自己開展紮實有效的美術教育教研工作。按照老師們佈置的分散研修學習計劃,認真完成各項任務,並且保證一定要高質量的完成。

四、對本次培訓情況的評價

本次培訓,給我最大的感動就是濱州學院的領導和老師們高度負責的態度。第一次來到這裏,我們感到一點也不陌生,班主任老師親切的話語和臉上的笑容,一下子拉近了我們的距離。他們沒有因為培訓時間短應付了事,而是想盡千方百計為了學員得到提高周密安排講座、訪問、參觀等等。生活上的照顧更是無微不至,我為能來到濱州學院感到慶幸,也由衷感謝這麼多負責的領導老師。你們辛苦了!藉此向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五、對下一次培訓的建議

如果有下一次培訓的話,我認為,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同課異構活動。在聆聽專家闡述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之後,大家就趕緊趁熱打鐵,實際操練一把。專家和學員融到一起,共同反過來通過聽評課形式來驗證理論。這樣的互動,能加深學員之間以及學員與專家彼此間的瞭解,也產生更強烈的共鳴。其他的研究課題也是如此,加強互動學習效果或許會更明顯。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4

綻放璀璨的生命之花,謙學省培聰明的成果,收穫十天故意義的人生!帶着這樣的座右銘我一路前行!一路凱歌!我有幸參加了國小音樂骨幹教師培訓。這次培訓專家講座引領;有教學實地的考察,有學員間的互動交換等。以下是我參加培訓學習的幾點體會:

一、淨化靈魂,提升思想。

音樂是一種崇高而深入的藝術,它具有強烈的感人魅力,作為一線的教師必須安心堅守崗位,這是道德的底線。只有安心,才能思變、才能發展,這是生命的意義。怎樣對待自己、怎樣對待學生、給學生甚麼教育、給學生甚麼影響,這是教師的責任。因此,在今後的實踐期間,我永久鉻記自己的責任與使命,它讓我更安心腸從事教育事業。

二、教育幸福,幸福教育。

教學應是一種體現人的生命性的活動。教學進程是師生生命存在的一個有機組成部份,因此關注生命價值,引導學生心靈的健康成長是課堂教學的一個內在品質。教學進程中師生關係應是對話的、xxx的關係。教學要真正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開釋學生的內心能量,發掘學生的生命潛能,提倡師生之間的相互溝通與交換。教學進程應是一個不斷天生及提升人的生命價值的進程。教師要用一顆靈動的心,要用一雙鋒利的眼,去掌控與發現學生的生命律動,喚醒學生內在沉睡已久的`意識和潛能。學生是主體性的生命體,教育的目的是提升人生命的價值和質量,而不只是實現社會功利主義的工具、手段。教學就是對學生的每次生命活動進行關懷,學習進程就是一種享受生命的進程。收穫的是美的和聲!蘇霍姆林斯基這樣説:理想的教育是培養真實的人,讓每個從自己手裏培養出來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這就是教育應當尋求的恆久性、終極性價值。幸福不但是教育的終究目的,它同時也貫串於整個教育進程。在當今這個以人為本的社會,幸福是人的尋求,也是人的需要。然而人的幸福的取得需要教育來實現。幸福在教育方面不但包括學生的幸福,也包括老師的幸福。教學進程中要有幸福,接受教育以後的人更要有幸福。現實教育的幸福與理想教育的幸福的實現有一定的間隔,但是幸福的教育有實現的可能。因此可以説幸福教育作為一種教育理念,是教育對人的發展的理解的深化與掌控。幸福教育就是以人的情感培養為目的的教育,通過這類教育培養能夠創造幸福、具有幸福的人。今後我會體驗我幸福的音樂教育人生!

三、旋律人生,人生旋律。

作為一位音樂教師,我們努力發揮自己的專業素質,把愛與知識廣播給每位孩子,讓他們健康、個性地成長。使用各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去感受、理解、表現音樂;給他們富於旋律的人生,享受人生的旋律。印象最深的課程是程碧霞程老師為我們傳授了很多音樂教學方法(達爾克洛茲教育體系、柯達伊教育體系、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受益極大。特別是潔淨的教學方式--丹麥的七式音階,讓全班同學進全面參與、體驗、實驗。把這些知識變化性地應用到我們的音樂課堂中,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應。例如:在教授二年級的音樂課程中,其中《大自然的聲音》這課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利用天氣變化來熟悉聲音的強弱,根據各種天氣變化,來引導學生用報紙製造聲音及音樂的強弱。學生用輕輕撕紙來表示下綿綿細雨的聲音(表明很弱),把報紙往返飄飄表示下小雨沙沙的聲音(弱),把報紙用力撕破錶示閃電的聲音(強)等。從生活中感知強弱,再切入到音樂當中,再用各種聲響效果和打擊樂器來加強對強弱的熟悉。又如:教授音樂的是非時,我讓學生用肢體動作(手勢、腳、報紙等方法來體驗),學生很感愛好。同時需要我們根據各年級特點設置簡易的體驗方法。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欣賞和創造美的能力。努力做到通過音樂教育陶冶情操、啟發聰明、激起學生對美的愛好與尋求。重視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愉快的音樂實踐活動(聽、看、唱,討論、聯想、想象及律動)中,主動地去發現、去探究,去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並在一定基礎上創造音樂。引導學生去感受、欣賞、理解美,啟發學生去想象美與創造美,從而激起學生學習音樂的愛好,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與協作學習能力,建構起以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新型音樂教學模式。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5

凱裏市鴨塘中學教師:粟應人 在上級領導的關懷下,我於20xx年xx月下旬在上海市民辦進華中學參加了民進中央主辦的西部骨幹教師培訓。回顧這一週以來的學習,我感觸很深,收穫頗多。一方面瞭解到了國家對西部教育扶持的力度和決心以及西部教師培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也學到了中學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同時還增長了自己的專業基礎知識,提高了相應的專業操作技能。可以説,我受到了非常好的教師充電培訓。我相信,這對我今後的工作將有很大的促進和幫助。現將此次學習情況簡要彙報如下:

通過這次學習,我進一步認識到教師應無私地將知識傳授給自己的學生,維護自己的學生,並關愛他們,以自己高尚的品行為學生樹立起榜樣。教育不僅是教,更是教與學互動的一個過程,更是對學生的關愛過程。只有通過在教育中不斷學習,在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對教學有所創新,才能逐漸提高教學水平。如果只是單調地將自己肚中的知識塞給學生,這就是件簡單的事。如果要在知識傳遞的過程中,既能引導學生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勤于思考,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這就是件艱難的事。優秀老師能在不同的條件下,堅持不懈地研究教學方法,有所創新,有所成就,這是非常不容易的。老教師的優秀教學風格也為新教師樹立了楷模,時刻鞭策新教師不僅在工作中只積累經驗,更要邊教邊思考,有所實踐,有所創造。

通過這次學習,我認為,光有責任感還是不夠的,教師不應只成為學生的導師和幫手,更應該是學生的朋友。所以關心、愛護學生是一個教師做好教育教學工作的前提條件,更是一個教育工作者責任感的體現和昇華。關愛學生首先應當是對學生人格的尊重,以公平客觀的眼光去看待和評價每一個學生,不能以偏見、片面的態度對待他們。

除了關心他們的學習以外,還應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引導他們向着積極、樂觀、上進的方向發展,把關愛撒向學生的心靈。除了關心他們在校的行為,還應瞭解他們課堂以外的生活,以便及時、適當、全面地幫助和引導他們健康成長。

短短一週的培訓學習,令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可以説是我10多年的教學生涯中,一次難忘的學習交流。在學校這些勤懇敬業老師的發言中沒有多少華麗的辭藻,卻流露出優秀老教師的那種樸實真誠、謙虛好學,勤奮敬業的工作態度,讓我在這次學習中受益匪淺,百聽不厭,百學不倦。在教學育人的過程中,我們教師必須以局內人的身份“進入”生活本身,“入乎其內”,根據教學現場當時的“內在真實”,來展示教學的真實面貌。

在教育這個舞台上每天發生着許許多多平凡的和不平凡的教學故事,這些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所發生、出現的各種事件,不是瞬間即逝,淡無痕跡的,它會長久的.影響學生和教師的教育教學。從培訓中老師所談的這些親身經歷的事件中,我們能夠學到很多東西,得到很多大啟發,甚至會產生心靈的震撼。

在20xx年xx月xx日下午,在兩位特級教師過傳忠老師和朱震國老師的報告中,我深深地領悟到,關愛學生和提高教學課堂的有效性是多麼的重要。“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經過培訓學習,我認為,作為一名教師,要逐步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去做,堅定不移地熱愛自己的教學事業。

(一)“做一天蠟燭,就要發一天光”。

教師的工作是神聖的,也是艱苦的,教書育人需要感悟、時間、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這種付出是需要以強烈地使命感為基礎的,是要以強烈的責任心做代價的。一個熱愛教育事業的工作者,是要甘於辛勞,甘於付出。

(二)要熱愛自己的學生

教師必須關愛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促進他們全面健康地發展。這種熱愛,首先應該是温暖的,是充滿情感和愛的事業。作為教師,應該多與學生進行情感上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這種愛也需要教師對學生傾注相當的熱情,對他們給予各方面的關注,從心靈上、思想上、學習上去關心、熱愛、幫助,把教學中存在的師生的“我”與“你”的關係,變成“我們”的關係。愛使教師與學生在相互依存中取得心靈的溝通,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分擔挫折的煩惱。

通過培訓,我懂得了怎樣去關愛學生。“愛”是一門藝術,能愛是一個層面,善愛則是另一個層面、作為教師,今後我要努力做到能關愛、善關愛,去關愛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微小的“閃光點”,要關愛他們具有極大的可塑性,要關愛他們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能動性,要關愛他們成長過程中孕育出來的一串串的成果。

(三)要鼓勵自己“學無止境”

要在新學年裏,不斷學習他人的新經驗,使自己具有一桶源源不斷的“活水”。如果不強化“自育”意識,力學苦練,做到“問道在先”“術業有專攻”恐非易事。

總之,經過這一週的培訓學習,我受益匪淺,使我進一步認識到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性,要想把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做好,教育出好學生、好人才,就應該把關愛撒向學生的心靈,提高教學課堂的有效性,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20xx年xx月xx日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8

20xx年11月23日至12月30日,由河北師範大學承辦的20xx年河北省中國小教師培訓項目高中歷史骨幹教師培訓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如期舉行。我作為管道局中學的代表參與了此次培訓。

河北省於20xx年秋季學期開始使用新教材、新課標,對於老師們而言這是一次新的變革。在大家對新教材使用感到茫然之時,本次培訓從實際出發,立足於高中歷史教學的實際情況,圍繞着部編版《中外歷史綱要》,邀請多位專家教授進行講座。專家們對教材進行多角度解讀,立足歷史,思考歷史,站位高,學術性強,實用性很強,點撥到位,思路清晰,提供了實實在在的指導。另外,為了更好提升教師的業務水平,這次培訓特意組織了《中國古代經濟史專題》、《中國近現代史專題講座》、《唐宋變革史學解析》等專業講座,教授們以深厚的歷史底藴和嚴謹的研究態度,深入淺出,引領大家在史海中暢遊,在思考中共鳴,真是如飲甘霖,酣暢淋漓。本次培訓還組織了兩次實地跟崗,來自石家莊一中的.張宇宙、張玉軍老師對於教材內容的理解、課堂的把控、新史料新素材的運用,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這次培訓中,河北師範大學範紅軍教授的講座給我很大的觸動,範教授的講座圍繞新教材知識結構整合教研展開,以《辛亥革命》為例,從不同角度為我們分析了在新課標指導下如何重新整合教材進行課堂設計,讓我們對歷史教學有了更深入更有層次的授課思路。因為《中外歷史綱要》採取通史的編寫方法,單課內容體量很大,甚至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思想文化等內容,如何拿捏適度做到有的放矢,一直困擾着我。聽了範教授的講座讓我醍醐灌頂之感。

重新回到教學崗位上,再次面對新教材時,我嘗試把培訓所得運用於教學實踐中。如在講授《全民族浴血奮戰與抗日戰爭的勝利》一課時,我查找資料,試着創設主題。本課一共有四個子目,包括“正面戰場的抗戰”、“敵後戰場的抗戰”、“東方主戰場”、“抗日戰爭的勝利”等。其中第一、二、四子目連貫性很強,內容知識處理起來比較容易,但是第三個子目的加入讓這種連貫性斷裂,加大了教與學的難度。如何處理這個問題呢?圍繞本課的課標要求“理解十四年抗戰勝利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歷史意義”,我把中國抗戰放在中國、世界兩個戰局中認識,將課本內容整合為“民族聯合新高度”和“民族自信新提升”兩部分,體現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以及這種精神的代代傳承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促進作用,從而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再如在講授《文明的產生與早期發展》一課時,將教材內容整合為“橫向發展——文明的產生”和“縱向發展——文明多元特點”,橫縱結合,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了這段他們不太熟悉的內容。

這些嘗試還比較簡單,但我相信有專家學者的引領,通過自己不斷的學習,培訓的成果終會生根發芽,讓我們的教學熠熠生輝。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9

作為一個剛步入教師隊伍一年的新教師,有幸參加了由廈門市集美大學承辦的“20xx福建省鄉村教師素質提升工程”。為期十天的培訓給予我的啟發和經驗是一筆永久的財富,本次培訓的主題是:“閲讀教學和文本解讀”。下面是我在培訓中獲得的幾點體會:

本次培訓主題為“文本解讀”,何為課文解讀?以我的理解,便是對這篇課文分析,對課文思想感情,寫作手法謀篇佈局的解讀,回顧有限的教學經驗,在自己的備課過程中,少有認真地解讀課文,大都囫圇吞棗地通讀完後,快速理清作者思路及教學思路,或是藉助教參,對教參奉若聖旨,完全喪失了自我思考能力。在培訓中,施茂枝教授所説:課文解讀要掌握與編者對話的正確途徑,比如説單元#心得體會# 導語、課後練習、篇與篇之間的'聯繫、文中會話框等幾個便利資源,要秉持正確態度與文本對話。這些看似耳熟能詳幾個要點,往往是平時容易忽略的,如施教授舉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課中,眾多老師圍繞“中華不振”這一主題展開教學,而忽略了這一組課文教學目標是圍繞“成長”為專題,施教授的教學設計中就圍繞了這一專題,運用聯繫生活實際、引述資料和對比促悟等方法,引導學生體會少年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志向的不凡,領悟其志向產生的原因,瞭解“立志”和“成長”的關係。由此可見,在對文本解讀時要合理利用最便利最重要的資源,賞析作品的主題思想,不僅要以普通讀者的身份讀,更要以語文教師的身份讀,並結合自己的思考,有思考就有發現,如能沉下來心來細細品味,解讀文本定會有自己的一番的體會。

在培訓中,施教授也與我們分享了他的教學設計思想和技法,首先是教學目標的研製技術中講到幾點:1.要言意兼得,不要得意忘言2.要三維整合,不要三維分離3.要具體可測,不要空泛無際4.要目標與內容一致,不要二者分家,教學目標是我們所要完成教學任務所要的標準和要求,這是在上課前我所寫的四年級下冊《永生的眼睛》中的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使學生體會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對死後捐獻器官、幫助他人而感到高興和驕傲;2.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有感情地朗讀,以讀促思。結合老師的講解與教學內容我將目標改為以下兩點,1.以“驕傲”一詞為主線,讓學生通過“找驕傲”“品驕傲”體會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對死後捐獻器官、幫助他人而感到高興和驕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邊讀書邊思考,找出文中父親語言描寫,體會父親關愛他人,無私偉大的精神;聽了老師的講解,發覺以往的目標確實定位空洞,缺乏意義,更偏離課堂中的教學,改動之後目標更加清晰,瞭然於心,也能更準確的知道這節課所要達到的一個標準。

不僅是教學設計中的方法,在培訓中施教授結合課堂實例給我們講解了“兒童文學體課文的教學”“古詩詞教學的基點和思路”等課程,在教學中,適時地給我們穿插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實錄,讓我們在理論中能夠結合實踐理解,葉雪冰老師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為我們教授“教師專業成長”,劉仁增老師的“語用視野下的文本細讀”等等,

本次為期十天的培訓,聆聽了數位名師講解,收穫良多,並且本次培訓突出了主題,更加系統,更加清晰為我們語文教師提供了多方面的學習,通過這次培訓,我發現要成為一個合格的語文老師,更是需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理論水平,教學能力等,路漫漫而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0

我很榮幸參加了市教育局組織的骨幹教師培訓,聽了張毅博士等幾位專家的講課讓我對傳統教育觀念有了很大的突破轉變。我認真觀看了專家講座,感受很深。專家們熱愛教育事業、無私奉獻、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以及那謙虛謹慎、友善寬容的態度給我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通過學習專家的教學方式,使我深受啟發。

一。聽張毅博士講課的,我主要的感悟是:張毅老師從《易經》的角度,結合佛學、道學、儒學等理論,聯繫我們老師的教育教學的實際,向我們講述了一個“蒙以養正”的學説,剖析了作為一名品德教師如何教育自己的學生的道理。其中,她對問題學生的教育思想更是令我記憶猶新,後進生是上天的寵兒,對待他們要有耐心寬容之心,要以自己的人格和魅力給孩子以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孩子自覺反思、反省自己的不足,從而找到努力的方向。同時在必要的時候教師還要打破思維慣式,用“驚奇”的力量來感化孩子。現在準備看她提到的電影“放牛班的春天”,希望能電影裏找到更多的育人道理,建議同學們也去看看哈。“一切的現在都孕育着未來,未來的一切都生長於它的昨天,希望,併為它鬥爭,請把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讓我們記住張毅老師最後的話語,不斷的告誡自己,做一個品德高尚、幸福的品德教師吧!

二。陳珍國院長講課,我的體會是:我們教育到底要交出什麼樣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教育不應該成為培養學習機器的工具,不應該扼殺孩子們對學習的熱情。陶行知説“生活即教育”,斯賓塞説“教育是為了完滿的生活” 。教育不僅僅是為了分數,為了升學。雖然我們高中階段所學的很多純知識的東西,學生在未來的生活中可能再也不需要用到,但學習的能力是可以得到提升的。除此以外,我覺得,教材中還有許多能夠與實際生活相關聯的知識,也許會對學生未來的生活會有很大的幫助。而我們生物課堂在這方面是很有優勢的。但實際上,因為一些客觀和主觀的原因,現在課堂上,我們還是為了考試而教學,比較少關注到教材中的這些內容,往往都是一帶而過,提一下就行。所以,真正有用的點常常被我們故意忽略了。今後教學中,可以多思考,結合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應用或者理論原理的應用來分析理論,應該能更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記憶。我們還可利用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和大自然為活動舞台,同時密切結合未成年人的.學習、生活和成長。通過開展我與父母、我與老師、我與同學、我與各行各業勞動者等體驗活動,學習正確處理人與人的關係;通過開展我與集體、我與法律、我與祖國等體驗活動,學習正確處理人與社會的關係;通過開展我與環境、我與資源等體驗活動,學習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係!

三。成為骨幹教師教師的職業道德還體現在工作效率上。教師最重要的職責就是教書育人。教師應無私地奉獻自己的知識,傳授學生先進的文化,提高工作效率,教育可以是一件普通的事,也可以是一件艱難的事,關鍵看一個老師如何看待。如果只是單調地將自己肚中的知識塞給學生,這就是件簡單的事。如果要在知識傳遞的過程中,既能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學會學習,又能懂得思考,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這就是件艱難的事。優秀老師能在不同的條件下,堅持不懈地研究教學方法,有所創新,有所成就,這是非常不容易的。也為我們新教師樹立了楷模,時刻教育我們不能在工作中只積累經驗,更要邊教邊思考,有所實踐,有所創造。培訓內容中,對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這部分內容我也有很多感受。到底什麼是師德師風?師德,是教師職業道德、師風,是教師的行為規範。師德師風對一個教師特別重要。因為,教師是學生行動的標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隨令不行。”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誨人不倦……。這些都是師德師風的體現。短短的幾天的培訓學習,令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可以説是我近年來教學生涯中,一次難忘的學習交流。在學校這些勤懇敬業老師的發言中沒有多少華麗的辭藻,卻流露出大光華人的那種樸實真誠、謙虛好學,勤奮敬業的工作態度,讓我在這次學習中受益匪淺,百聽不厭,百學不倦。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踏上了三尺講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艱鉅而漫長的育人之旅。怎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通過培訓,我認為,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是教師最基本的道德素養。經過培訓學習,我更堅定了自己“教書育人”的思想,教師是榜樣。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正是這個意思,這裏主要涉及做人的問題,學生都有向師性,實際上是做人的一種認同感。同時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1

教師的真正本領,主要不在於講授知識,而在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全過程中來,經過自我的思維活動和動手操作獲得知識。新一輪課程改革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就學習數學而言,學生一旦“學會”,享受到教學活動的成功喜悦,便會強化學習興趣,從而更喜歡數學。

幾年的數學課改實踐,使我真正理解了數學的內在價值,僅有轉變教學觀念,變革教學行為,正確處理好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關係,才能體驗數學的價值;僅有注重課程資料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與現實生活相聯繫,才能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僅有教學資源以學生的生活實踐為基礎,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是生活,數學就在身邊,才能使教育理念得以昇華,讓學生感受數學學習的歡樂。結合近年來參與國小數學課程改革的教學實踐,總結如下:

一、學生主角的轉變,進行自主學習。新課改心得體會。

自主學習具有幾方面的特徵,對國小生來説,最重要的是學習過程,學生能從學習資料入手、在教學中堅持兩個原則、即學生能自我説出來的,教師不引導;學生能自我學會的,教師不教。課堂上教師將方法交給學生,然後放手讓學生自學。如二年級的乘、除法計算中,都是先出現學生熟悉的、有意義的實際問題的場景,提出數學問題,之後組織學生用自我的方式和經驗主動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並組織相互間的交流找到算法,然後出現類似的數學問題,讓學生用適合自我的方法去解決,談出自我的觀點後,並作出自我的解釋,教師再進行點撥。這樣,教師從知識傳授者的主角轉變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種學習過程,學生充滿成就感,有了信心,這一切又激發他們投入到新的學習生活中。

二、教師主角的轉變,成為引導者和組織者。

以前的數學教師總是給人們一種沉悶古板的形象,因為以前的數學教師總是給予學生無窮無盡的練習題和單調乏味的公式定理,教師的工作也僅僅是在抄教案、上課、改作業之間循環重複。新課改心得體會。新課程中提到,教師應當是課程實施的組織者,促進者,開發者。國小數學教師拓寬眼界,深入挖掘教材的同時,也將視角深入到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中去。比如,在二年級的“認識鐘錶”這一資料的教學中,許多教師不再滿足於簡單地講授課本的資料,有的教師讓學生從生活中收集各式各樣的鐘表,豐富對時鐘的認識;有的教師帶領學生親手製作簡易的鐘表,讓學生真正感知“時、分、秒”的概念;還有的教師從鐘錶的認識引申到珍惜時間,對學生進行思想和習慣的教育。數學教師除了改善了教學的形式之外,還不斷嘗試改善和學生之間的關係。以往的數學教師是教學中的權威者,將一個個定理公式灌輸到學生的腦海中。而新課程中強調要讓教師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教師指引學生去探究數學規律,在學生的小組合作和討論交流中,與學生平等對話。例如,在四、五年級的“方程”教學中,教師不再是簡單機械地告訴學生解方程的步驟,而是讓學生從實際中產生對方程的求知需要,構建方程的基本概念之後,再允許學生自主地利

用所學過的知識來嘗試解方程。經過這一系列的改革,學生所學到的數學不再是機械的、沉悶的,而是有用的數學、趣味的數。

三、開發和利用教育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進取互動,共同發展,相互交往的一種活動,而教材給我們供給的只是表態性教學素材,它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所以一套教材所供給的各種素材並不是所有資料都適合每一位學生。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用好”教材,而不能“教好”教材,在設計教學的過程中要靈活運用教材,開發和利用校內外一切有利於教學活動的'課程資源。

現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既要面向全體,又要尊重差異。作為教師,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要尊重個性化,不搞填平補充一刀切。要創造促進每個學生得到長足發展的數學教育。算法多樣化是針對過去計算教學中往往僅有一種算法的弊端提出來的。例如某一種題目,只要求筆算,另一種題目只要求口算,即使口算也往往僅有一種思路(當然,學生如有其他思路也不限制),這樣很容易忽略個別差異,遏止了學生的創造性,何況有不少題目本來就能夠有多種算法的。

應當明確“算法多樣化”與“一題多解”是有區別的。“一題多解”是面向個體,尤其是中等以上水平的學生,遇到同一道題可有多種思路多種解法,目的是為了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而“多樣化”是面向羣體的,每人能夠用自我最喜歡或最能理解的一種算法,同時在羣體多樣化時,經過交流、評價能夠吸取或改變自我原有的算法。所以,在教學中不應當也不能要求學生對同一題説出幾種算法,否則只是增加學生不必要的負擔。

在與課改同行的道路上,我深知任重而道遠,可是教學改革引發我們深思,使我們蜕變,為課堂帶來了新的生機,也引領我走進新的天地。總之在數學課堂中,我要想方設法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其主體本事,儘可能的為學生創造一種自由和民主的氛圍,儘可能的增加學生髮展思想和方法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充分的表達自我的思維,表露自我的情感,證明自我的觀點,表現自我的慾望,使他們各自的潛能最大限度的釋放出來。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2

這次我成為省級骨幹教師綜合實踐活動學院的一員,從6月11日到18日,經過8天緊張的學習,覺得我的收穫很大,特別是以後有機會進行綜合實踐活動,再次提高。

此次教育內容教授、專家們的專題講座有學員之間的相互交流。專家的教育教授的先進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學精神深深銘刻在我心中。他們説的內容深刻獨特,側面引用,通俗,生動,有趣,發人深省。在此之前,我也參加過幾次訓練,但每次都是以聽老師的教室課為主,看到的是層層包裝的教室實況。 這次聽的是有特色的省級前沿講座,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獨創的教育思想和新的管理體制對我今後的教育及教學工作都起到了引領和指導作用。這次訓練後,增加了我成為科研型教師的自信,給了我們強烈的感染和深刻的理論引導。以下是我在訓練中經歷的一些經歷。

通過培訓,我意識到綜合實踐活動課是明確規定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9年義務教育階段的必修課程,是9年義務教育課程體系中的'新課程。這個新課程的出現不僅繼承了我國基礎教育的優秀傳統,還反映了當前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不僅適應了學生個性發展的需求,還適應了社會發展的需求。以學生為核心,圍繞“自然探索”、“自我發展”、“社會友好”三條線索,確定了現實、有針對性的綜合實踐活動主題。

通過培訓,我深刻意識到作為教師要不斷學習,積極更新知識。深刻認識到要積極加強課程改革,積極加強學科的課程研究,成為課程改革的實踐者。對我來説,科目的課程研究還處於探索階段,但很多未知領域仍然需要認真探索和總結。通過這項培訓,我意識到所有教師都應該積極參與學科的課程研究,並朝着正確的方向發展,而不是旁觀者,成為課程的積極實施者。

今後將盡快把在這裏學到的新知識內化為我的,應用於教育教學過程,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及時制定學校建設和發展的計劃,努力學習同事們的學習態度、知識精神和合作能力,加強平時的學習和充電。我將不斷學習理論知識,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並將科研與教學相結合,成為專家、學者型教師,為自己教學的知識展望未來。這樣才能培養新時代的“發現型、發明型、創造型、創新型”學生。

為了我們的教育,為了我們的學生,為了我們自己,我總是重視自己的師德修養和人格,加強自己的理論素養和專業技能的學習和提高,具有較強的教育科研意識和能力,總結有目的的教育經驗,反思教學實踐,一切從實際出發,切實承擔教師的責任和義務,在工作中擔任核心教師。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3

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時常反思,會不斷地發現困惑,激發教師終身學習。我反思要當一名現代教師一定要跟上時代的步伐,跟上學生的心理成長,使心靈的塑造和素質教育的完美結合並體現。教育要以人為本,不是做作,不是照本宣科,要的是我們的愛心,一切從心從真出發,我相信這是最大的感染力,超過了知識本身,超過了音符本身,超過了普通的教與學的單調形式,音樂教學不僅僅是要教會學生唱兩首歌、跳兩隻舞蹈,更重要的是要教會他們什麼是美好的事物如何正確認識美、追求美、感受美、欣賞及創造美,而這些才能構成一個重要不可分割的體系。

作為一名中學普通的音樂老師,有幸同其他區縣的老師參加培訓,我感到十分榮幸,首先感謝學校給我這次學習的機會,學校給我們提供了優越的學習條件,這種培訓模式,為教師專業成長開創了新的基地,特別是讓我們教師能在緊張的工作中合理的安排時間進行學習,為我們提供了學習的方便。因此,在培訓期間,每天的感覺是緊張而又充實,忙碌而又愉快,在不知不覺中,學習結束了,回味這些天的培訓,感觸甚深。這次的培訓帶給了我太多的思考、太多的感動、太多的成長經歷。

這次培訓,我找到了適用於中學音樂教學的一種方法—用最簡單的方法學會最難的知識,在教育行為上是將語言、動作、音樂三元素融為一體,以節奏為核心要素。在音樂教學中,我們可以不斷地創編新穎的遊戲,這些方式來源於生活,取材於大自然,學生當然會感興趣,結果就不言而喻了。成人之前要成才,音樂教育尤其重要。學生的各方面能力的啟蒙,在這個重要的階段,我深知自己身上的壓力,知道除了加強自我的學習,不是單單的.在音樂方面的提升,而是各個方面都要有所加強。要給學生半桶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多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對現在教師的要求是必要的。因此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堅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在學習中完善自我。

學會收集各種音樂文化資料,以便讓學生能多聽、多看、多接觸優秀的作品,從而增長見識,並獲得更多美的感悟。此外,注意自身的學習,多聽老師們的課,吸取精華,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法。

2、虛心學習,自我反思,積極參與教研活動。

在教學中不斷進行反思,從以往的教學實踐中找出“得”與“失”,轉“敗”為“勝”,吸取教訓,總結經驗,吃一塹,長一智,日積月累,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不斷提高教學成績。通過這次學習,我認識到進行教研活動是教師職業生活的基本方式和特徵,它是一種“喚醒”,是一種“體驗”,是一種“對話”。參加教研活動能夠有效的提高各方面的信息,和其他老師經驗共享,從而也能提高自我。

3、愛字當頭,為學生創造樂學環境。

當一個好老師的基本條件:有一顆愛孩子的心,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當學生的朋友。台灣教育家高震東先生説:“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我發現在中原愛心學校老師們對孩子們的愛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那份無私的真愛,努力的愛每一位學生。因為,愛心教育是成功教育,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為學生創造樂學環境。

總之,通過培訓,讓我能以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我們的教育工作,讓我學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的方法和捷徑。在這裏,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壓力變大了。要想最終成為一名合格的優秀教師,就要不斷更新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課堂教學能力等。這一次培訓雖然結束了,但思考沒有結束,行動更是沒有結束。我將帶着收穫、帶着感悟、帶着信念、帶着滿腔熱情,在自己的教學崗位上鋭意創新,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骨幹教師培訓心得體會15

這次骨幹教師培訓,令我豁然開朗。從xx老師的精彩理論講座中,得知xx老師做了精心的準備,再加上她很深的理論功底,我從心底裏感到佩服,通過學習,使我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幼兒園教育評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xx老師一些對教育教學工作很有見解,以鮮活的實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使我的教育教學觀念又進一步得到更新。

幼兒園教育活動要規範化、科學化,真正促進幼兒、教師的發展,就必須建構合理的評價體系。對幼兒園教育活動的評價應遵循發展的、適宜的、分類的原則,採用觀摩、談話、案例分析等方法,重點關注教育活動目標的綜合性、層次性、差異性;教育活動內容的生活化、趣味性、實效性;教育活動過程中活動方式的多樣性、開放性,活動結構的連貫性和彈性,活動中教師與幼兒的互動、反思;活動效果更加關注幼兒的情感態度和全面的發展。

教育活動的發展價值是教育評價的出發點和歸宿,應以終身教育和可持續發展的視角看待這一問題,教育活動應當既有利於幼兒的現實發展又有利於幼兒的長遠發展。評價應當是全面的,兼顧知情行三個方面,其中情感、態度雖然是伴隨的過程,但對幼兒的長遠發展至關重要,而認知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則是保證幼兒健康良好心境的關鍵。

要堅持過程與結果並重,過程中藴含着內容,如學習的方法、策略的滲透,對合作的體驗、成功的愉悦等,教師的教育策略本身也應當是教育的.內容,它對幼兒起着潛移默化的影響。教育活動過程中體現出來的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態度、專注等同樣是評價的重要信息和依據。結果是評價信息來源的一個部分。結果有顯性與隱性之分,顯性(外化、物化)的結果如作品、語言或動作的表達等,應當重視,但不能作為評價的唯一依據,它僅僅是幼兒學習成果的部分外化,隱性的東西可能更多,況且幼兒的學習還更多地與他們的想象聯繫在一起。不能僅看顯性的結果而忽視隱性的結果。

教師的行為與幼兒的反應應當受到同樣的重視,教師的行為應當和幼兒的反應相適宜,教師對幼兒的評價是否有激勵性、針對性。師生的互動應當是自然的、以幼兒的行為反應為依據的,而不是強拉硬扯的。教育活動(教育)是教師配合幼兒的發展步調、促進幼兒發展的過程,而不是幼兒配合教育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教育活動應當是計劃性和靈活性的結合,計劃應當立足於對幼兒的瞭解,預成的計劃應當是彈性的,應當根據活動中幼兒的行為表現進行適當調整。切不可苛求教育活動一絲不苟的按教案展開,不得有所調整。

材料的提供應當與活動的目標要求、幼兒的發展水平相適宜,應當具備適宜的結構,有利於幼兒操作發現,變化創新。控制點的把握應當準確,控制點存在於教育活動的過程之中,有的是顯性的,不同的環節各有側重、各有價值,按各階段的教育意圖是否達到、是否在幼兒身上得到了體現,完成的質量標準應當時這一環節的控制點,達到了控制點的要求,活動即可繼續進行,否則就應作相應的調整。

總之,當好幼兒園的教師難,當好幼兒園的骨幹教師更難,需要我們加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