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教師

【熱門】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欄目: 教師 / 發佈於: / 人氣:4.45K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都知道隨筆吧?隨筆是散文的一種,可以不受體裁的限制,靈活多樣,不拘一格。為了讓大家在寫隨筆的時候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教師教育隨筆,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熱門】幼兒教師教育隨筆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1

軻軻上小班不久,我們就發現他比較特別。

建構區裏,一會兒傳來哭聲,原來是軻軻搶了小朋友的玩具;一會兒“嘩啦啦”的聲音震耳欲聾,原來是軻軻把小朋友搭好的積木推倒了。在集體活動時,軻軻常常一邊插嘴一邊不停地用手去摸旁邊小朋友的頭或搖他們的椅子,影響小朋友活動。户外遊戲時,軻軻就像一頭力大無比的牛,把小朋友們圍起來的圓圈一會兒拽到這邊,一會兒拽到那邊,小朋友被他拽得東倒西歪。他則沉浸在其中,樂此不疲。

通過觀察,我們還發現軻軻是一個聰明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特別強。他不是不懂規則,有時他是故意為之。為什麼軻軻會故意做出一些讓老師頭痛的事呢?我主動和軻軻的媽媽進行了溝通,從中瞭解到軻軻之前很乖,可慢慢長大後就經常做出一些調皮的事情來,爸爸媽媽開始也是跟孩子講道理,可是效果不明顯,慢慢地就演變成打罵軻軻了。可打罵並沒有讓軻軻“斯文”起來,相反,軻軻越來越調皮。

上幼兒園後,當軻軻做出一些調皮的事情時,教師也只是簡單地提醒他:“軻軻,不可以這樣!”有時教師還會以威脅的口氣説:“軻軻,再這樣,老師可要生氣了!”……這樣看來,軻軻的“故意調皮”與家長和教師的簡單而求速成的教育方式有着很大的關聯。軻軻是個好奇心、求知慾特別強的孩子。開始他並不是調皮,只是由於好奇心而不小心做了看似調皮的事,成人簡單又缺乏耐心的教育方式讓他無所適從。

讓我們試着走進軻軻的內心,站在他的角度揣測他的所思所想:

當積木“嘩啦啦”時——我只是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不小心推倒了積木,你們大聲批評我,弄得我好沒面子……

當在集體活動中插嘴時——我也想回答問題,可你總是不叫我,我只能大聲説出我的想法了……

當故意弄壞東西時——你們答應我要和我去玩的,現在又不去了,我很憤怒……

當大聲尖叫時——我很想和你們説説話,可你們總是説“忙忙忙”,不理我,除非我做出一些大動作才來理我……

當捱罵時——反正,我做什麼事情都是錯的,那就錯到底吧……

軻軻“故意調皮”的背後是家長和教師都太主觀了,沒能從孩子的角度去想問題。因此,要改變軻軻,首先要改變我們自己,我們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努力去了解孩子、讀懂孩子,要讓自己變得更理性,用發展的眼光、正確的方法去看待和引導他,促使他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2

作為幼兒園教師並且是小班的教師,我覺得自己最需要的是調整好心態,對待孩子要有足夠的耐心。小班的孩子還小,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時刻都需要教師的幫助,這些瑣碎的事,作為老師是絕對不能視而不見的,這並且需要老師耐心的引導。這階段小班孩子的理解能力較差,好奇心又特別強,什麼東西都想看一看,摸一摸,有時候孩子之間為了搶玩具要動手打人、鬧矛盾,遇上這種情況的時候,老師要熱心的幫助他們,並妥善的解決好問題,不能冷落了某個孩子,要把温暖送給每一位孩子。對於剛入園愛哭愛鬧的孩子,老師沒有耐心是不行的,新生對陌生環境需要適應,老師要耐心安慰他,多和他們交流,多帶他們熟悉環境和周圍的小朋友。還要很快了解孩子的性格、愛好,先和他們交上朋友,讓孩子喜歡和老師一起玩,讓自己在孩子心中有地位,而且能玩得開心,這樣,他們會很快適應的。哭鬧孩子的情緒很快就會安定下來,再慢慢地引導孩子培養良好的生活、衞生習慣。

作為幼兒園教師應該多以鼓勵和表揚去激勵每一個孩子,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無論孩子取得了什麼樣的進步,老師都要及時給予表揚,還要及時的擁抱,親吻孩子,或送給孩子小禮物,要讓孩子從老師的身上感受到媽媽的温暖與和藹可親。同時還要細心觀察每一位孩子的表現,如:孩子的飯量,挑食情況;孩子的大小便習慣;睡覺規律等等。小班老師不但要多和孩子溝通,還要常常與家長交流,將孩子一天在幼兒園學習和生活表現情況等及時反饋給家長,讓家長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通過交流,讓家長知道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老師是值得信任的。通過交流,教師也可以獲取更多的意見和建議,讓家長更好的理解、支持並配合教師進行孩子的教育工作。

我想,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必須要從自己的點滴做起,謙虛謹慎,耐心細緻,努力學習,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把每件事情,每項工作做的更好,讓每個孩子得到更周到、更細心地照顧,讓每位孩子更聰明、更可愛、更健康的成長。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3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需要愛心,在幼兒園學習和生活的孩子們更需要愛心,記得一位名人以前説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作為幼教老師,教育好孩子是我們的最終目標,要想實現這個目標,就需要我們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全方位地奉獻出我們的愛心。

孩子上幼兒園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起點,他從那裏開始了真正的社會生活和學習生活。對於剛剛脱離父母懷抱的他們來説,幼兒園是一個全新而又陌生的環境。他們期望得到認可、讚賞、同情、關心和愛護,期望得到老師的愛。在那裏,我不妨先舉一個例子。康康是小班裏一個十分聰明能幹的小傢伙,自我吃飯,自我尿尿,就是我們常常説的那種小大人型的,但不知怎樣的,最近一個星期己經連續尿了三次牀了,問他的媽媽,他在家裏最近一段時光從來不尿牀。這可怪了,到底是怎樣一回事呢?之後才明白,原先這個小傢伙是故意的,他只是不滿意老師對他的“不在意”,想用這種極端的方式來引起老師的“在意”,他是想從老師那裏得到關心和愛護。這是一顆多麼天真而善良的童心啊!孩子的心靈是純潔的,同時也是十分脆弱的,這就需要教師用自我一顆真誠、熱愛、賞識孩子的心去喚醒、去呵護。多與孩子交談,多給孩子以愛撫,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用愛心來澆灌和呵護他們。哪怕只是一道温和的目光,也會讓其爭當“好孩子”,“乖孩子”的信念倍增。

作為幼教老師,最大的過失莫過於對孩子沒有愛,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失去了對孩子的愛。在幼教的日常工作中,愛心的體現無所不在。幫忙孩子繫好帶子、穿好衣服、蓋好被子是愛心;尊重孩子、信任孩子、鼓勵孩子是愛心……愛心是重要的,有了愛心,我們就會在日常的保教工作中,全身心地投入,把這種博大而寬宏的愛心不斷地轉換成日常保教活動的耐心,職責心。從有利於孩子心理和生理健康成長的角度出發,不斷加強自身幼教專業素質的提高,精心設計好每一個教學活動計劃,讓孩子在幼兒園健康快樂地成長。

“教育技巧的全部奧妙,也就在於如何愛護孩子”。給孩子愛心,他就會認可你;給孩子愛心,他就會親近你;給孩子愛心,他就會喜歡你;給孩子愛心,他就會感到幼兒園如家一般温暖;給孩子愛心,他就會在學習和生活中去關愛別人。請不要吝惜我們的愛心,讓我們在幼教崗位上全方位地奉獻出我們的愛心,讓孩子在愛的海洋裏不斷茁壯成長。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4

幼兒教師大多是二三十歲的年輕女孩,她們生活在快樂的孩子之中,生活在追求新潮的現代節奏中,生活在充滿朝氣的陽光中。她們總希望把自己打份得漂漂亮亮的。幼兒園老師為了給自己增添一點“亮點”,喜歡佩帶各種飾物:別緻的戒指、高雅的項鍊、時尚的腰帶、漂亮的胸針、可愛的髮卡……這些裝飾,為幼兒教師增添許多美麗,但“幼兒教師是否可以佩帶飾物?”這一問題引起了社會許多爭議。

我有幾點感觸談一下: 1、保證幼兒的安全、健康。 2、從對孩子的良好影響。3、儘量不要分散孩子注意力方面

以上就是我的3點個人感覺,希望跟大家共同討論!謝謝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5

讓他留下來

愛是教育的靈魂,熱愛孩子是教師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只有用真摯、温暖的愛去換取孩子們的信任,和他們建立深厚的感情,才能引導他們快樂、健康地成長。

記得三年前我帶小班時,班裏有個叫小威的'男孩,不僅性格怪異,而且語言發展極差,小班上學期只會説單個的字、詞,從不會用短句交流。吃飯時,他總喜歡找個靠邊的位置坐下來,將不愛吃的飯菜扔得滿桌子都是;午睡時,他常常鑽到牀底下和我們“躲貓貓”;區域活動時,他常常與小朋友發生爭搶,只要是他想玩的東西,其他小朋友誰都甭想玩,倘若哪個小朋友也想玩,遇到他心情不好時他還會掄起小椅子砸向那個小朋友,使得小朋友都不敢接近他。

説實在的,我當時感到很頭疼,甚至每天只要看到小威就特別恐慌,因為我沒辦法預測他還會惹出什麼亂子來。儘管當時有好多人建議我向園領導説明情況,勸説他退學,但我沒有那樣做。因為我知道,如果我那樣做,我是解脱了,但對小威來説就意味着失去上幼兒園的機會。小威是無辜的,他與其他孩子一樣有受教育的權利,於是我咬咬牙,決定留下他!

這以後,我常常牽着他的手,讓他跟在我身邊,同時引導其他幼兒與他交朋友,鼓勵他做一些喜歡做的事,抓住機會幫助他樹立信心。開始,班裏有很多人告他狀,每次我都會耐心地調查、分析,公平公正地處理。

有一次,走進觀察區,我看見小豪不小心把剛抽出兩片小芽的小豆子揪了出來,此時小豪也回頭看見了我,怕我批評他,他貓着腰躲到了鋼琴後面。當時我保持了沉默。收拾活動區時,孩子們發現了被揪出的小豆芽,然後異口同聲地説是小威揪出來的。此時的小威使勁搖頭。看到小威被冤枉,我便説出了真相。我還組織了一次專門的教育活動,藉故事幫助大家消除對小威的偏見。就在那一刻,我從小威臉上看到了一絲笑容,我對他更有信心了。

又有一次,我看到小威走進了小朋友較少的表演區。我便靜靜地觀察他,只見他認真地用手指着《好吃的食物》圖譜,節奏準確地唱着歌。我高興得緊緊把他抱住,親了又親。活動點評環節中,我表揚了小威,並讓他在全班小朋友面前又唱了一遍,博得一片掌聲。

慢慢地,小威對我產生了信任感,他不再那麼隨意、無規則了,能用簡短的語言與大家交流了……看到孩子的進步,家長很感動,我也很欣慰。愛,要真誠、要無私,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自豪地説:我愛孩子們,因為我會勇敢地承擔教育的責任,毫不吝嗇地將愛給每一個孩子。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6

“老師,你吵醒我了”

像往常一樣,下午上班時,我提早二十來分鐘到達班上,來到寢室。江老師正在幫幾個小朋友蓋好被子,我看到吳昊軒,突然想起了早上入園時他爺爺交待的事,説昊昊昨晚發燒,今天白天注意一下他。於是,我和江老師説起這件事,想了解一下昊昊午睡期間有什麼情況。這時,一個稚嫩的聲音傳來:“岑老師,你們怎麼講話呀,吵醒我了。”我一聽,才意識到自己犯“錯誤”了,平時,總在幼兒睡覺前重複叮囑孩子們:“睡覺時,寢室要靜悄悄,不能講話,否則會吵醒別人睡覺。”現在,自己卻打擾了幼兒午睡,實在是有損教師形象。在孩子率直的話面前,我連忙誠心地向孩子承認了自己的錯誤,並向孩子們道歉。

是啊,平時我們總是教育孩子注意這樣,注意那樣,而對自己的一言一行卻比較隨意。通過這件事,使我知道,在對孩子提要求的同時,不能忘了全班有那麼多雙眼睛看着我們,關注我們一舉一動,有時候一些細小的環節,孩子們會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甚至會模仿,所以,作為為人師表的我們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約束自己,當好孩子的榜樣。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7

透過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我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體會到我國對學前教育的重視,也感覺到我們作為幼兒教師身上的擔子很重,我們就應踏踏實實的在自我的崗位上工作,用自我的熱心去培育祖國的花朵,未來的棟樑,我們要為他們的一生打好基礎。

在學習《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之後,使我感覺到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影響着每個幼兒,所以我們要為幼兒創設一個寬鬆、自由的、安全的環境,讓幼兒自由自在地在這環境中生活、遊戲、學習。老師與孩子相處應是和諧的,我們就應尊重每個幼兒的人格,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我們要結合本班的實際狀況,結合本班的發展水平,思考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語言方面的發展,還有包括每個幼兒的作品。記得在一次區域活動中,我不留意弄壞了一個小朋友在區域中完成的粘貼畫,當時我不覺得有什麼不妥,這種行為就足夠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對孩子造成不尊重,嚴重的話,説不定還會給孩子產生消極的影響。我無意中聽到一個幼兒在説:“老師都不珍惜,不重視我的作品,我幹嘛還要粘貼作品呀?”足以證明孩子跟成人也是一樣的,他們也需要得到別人的尊重,別人的讚美,作為幼兒園老師,就得具備與孩子一樣的心跟孩子相處,就像與自我的朋友相處一樣,用動聽的語言,不能用命令式的語言。

我認為教書育人的關鍵是教師本身的素質問題,幼兒教育工作者務必具備現代化的教育,所以在今後我更就應提高自我的業務教育水平,多透過各種教育活動的觀摩,互相交流,取長補短,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幼兒發展。

作為教師應平等對待每一個幼兒,尊重和關心幼兒。教師應從的位置上走下來,蹲下身,帶着一顆充滿好奇的童心與孩子交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觀察孩子,瞭解孩子的所想。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把教師視為他們中的一份子,他們才願把自我真實的想法告訴老師,師幼之間才能建立良好的關係。幼兒都具有好動,好奇,好問的特點,他們對一切都充滿好奇,成天總是問東問西,摸摸這兒,碰碰那兒,一不留意,就會犯錯誤。教師應以理解、寬容的心態對待幼兒的錯誤,心平氣和地幫忙幼兒分析錯誤的原因,幼兒也就能心悦誠服地理解教師的批評。

這是我學習《綱要》後的一點體會,在以後的工作實踐中,我將不斷的更深入的學習,把《綱要》精神逐步落實到自我的工作中去。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8

幼兒自主學習是以尊重幼兒的獨立人格,發展幼兒個性為宗旨,以更好的發揮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用心性和主動性,在必須的環境中,幼兒按自我的意願主動地學習,使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新課程陶藝活動中教師在努力摒棄以往傳統的美術學習方式:“你説我聽,你示範、我模仿”的強調被動理解舊模式時,又應如何充分調動幼兒的用心性,發揮幼兒在認知、學習活動中的主體性,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陶藝的主人呢?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自主學習的興趣。

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對學生學習內因的激發,乃是激起學生對所學的資料的興趣。即來自學習活動本身的內在動機,這是直接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可見,情境教學能把概念具體化,傳授方式趣味化,能使幼兒的認識與情感相結合,使思維與形象統一,變灌輸為感悟,變説教為體驗,使幼兒全面發展。所以,應對以幼兒發展為本的教育觀,在活動中教師要善於做到創境激趣、以趣激學、引導幼兒用心主動地參與學習,自主地探索獲得知識。

1、直觀演示,創設形象情境。

幼兒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具體動作思維、直觀形象思維處於優勢地位。利用直觀演示法能夠寓教於樂,在教學中,我們運用電教設備再現教學資料情境或收集與資料相關的實物、圖片創設情境等,讓幼兒入情入境,借境悟理,進行自主學習。如:在陶藝製作《各種各樣的汽車》活動中,我與幼兒共同收集了各種各樣汽車的模型玩具、圖片,並佈置了《中華汽車展》環境,幼兒在好奇心驅使下,對汽車發生了興趣,以愉快的情緒用心參與到直接感受各式各樣的汽車中來。由於每個幼兒對汽車都有必須的認識,大大激發了幼兒的創作熱情,在製作中,十分自如,用心主動,想象力也十分豐富。於是,一輛輛形態各異,造型可愛的小汽車便呈此刻大家面前。

2、故事啟迪,創設想象情境。

幼兒愛聽故事,老師能夠藉助故事的魅力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使他們在簡單愉快的氣氛中學習知識,感悟道理。幼兒從富有情趣的故事之中,有事可想,有事可明,有事可認,為幼兒自主學習帶給了條件。如:在製作浮雕《神奇的手》時,我運用這個故事:“一天,有個小姑娘做了一個夢,夢見自我的手忽然變成了許多小動物,有孔雀呀、蝴蝶呀,還有小飛鳥呀,好多好多的動物,他們在由手變成的山呀,樹林裏呀……”。透過故事啟迪,創設想象情境,及時地、進一步地打開孩子們的想象之窗,有力地啟發和引導孩子們的創造思維。幼兒表現的慾望十分強,小朋友們個個製作出了他們心中的完美世界,有的幼兒製作出了一座“手”房子,有的幼兒製作出了“手”汽球,有的製作出“手”花瓶……。

3、小品表演,創設實踐情境。

愛表演是幼兒的天性,他們每當在表演情境中,十分興奮,會產生強烈的表演慾望,容易融入主角學習的情境中。如:有一次,在小品《可愛的貓》中幼兒們用自我的身體語言來表演貓在不一樣時候的神態和表情。快樂的表演和模仿使他們不僅僅感受到快樂,同時進一步瞭解貓的形象和生活習性。在實踐基礎上,幼兒製作陶藝《貓》時體現了更豐富的資料。作品中有睡覺的貓;有玩耍的貓;有生氣的貓;有高興的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直接體驗。這樣的方式不但可使教育資料具體化,更能使幼兒從簡單愉快的氛圍中領悟道理,學到知識,到達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效果。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9

遊戲中,女孩要做爸爸……

上週去看小班的孩子做遊戲。分享交流時,一個女孩告訴大家:“今天我是紅紅的爸爸!”在場不少教師聽了不禁面面相覷。班主任倒是不急不躁,輕輕追問:“你是女孩,你為什麼要做爸爸?”女孩極其認真地回答説:“今天,娃娃家裏都是妹妹朋友,所以我就做爸爸了!”

聽了女孩的回答,很多教師情不自禁地點頭:“這女孩,靈!”

在遊戲結束後的教研活動中,有關女孩的聰慧與機智再一次成為教師們熱議的話題。我在大家由衷的讚歎中體會到了眾多教師所表達出的類似於“如釋重負”般的歡愉,便忍不住反問大家:“假如今天的娃娃家有男孩參加,可這個女孩仍想做爸爸,你們還會支持嗎?”

爭議由此產生。極少數教師表示支持,有幾位教師態度中立,但更多的教師明確反對:“這怎麼行?這樣的反串會混淆孩子的性別認知!”

在角色遊戲中,女孩要做爸爸,到底可行嗎?

顯然,在遊戲中孩子的回答一定是“行”。在孩子眼裏,女孩做警察、上太空、扮馬戲團小丑、當總統……只要想玩,什麼事都行!好比今天,娃娃家的女孩們並沒有在意誰來當“爸爸”,照樣玩得十分愉快和盡興。對孩子而言,誰當爸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娃娃家有爸爸”就行!

但一些教師卻覺得“這是萬萬不行的”,甚至認為“即便是遊戲,也應該明確性別意識”。

其實,在遊戲中類似孩子覺得“行”,而教師覺得“不行”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

比如,看到“理髮店”在招攬生意、“小吃店”在大聲叫賣,“小醫院”便也效仿,大做廣告招攬“病人”,那一聲聲“誰要來看病?看病很合算!歡迎來看病”的叫喊聲實在讓人忍俊不禁。

再比如,教師不斷鼓勵孩子要豐富消防車的裝置,教師也積極建議孩子要表現出消防員的勇敢與盡職,可教師卻不能接受遊戲中頻繁地着火,教師更不想看到消防員沒完沒了地救火的場景。

那麼,問題的癥結究竟在哪裏?我以為不應該在孩子!因為,遊戲中的孩子是“本色出場”,他們興高采烈地扮演着“爸爸”“醫生”“消防員”等,他們如實地運用着已有的生活經驗,他們逼真地模仿着角色所特有的動作。遊戲中的孩子從不去想情節是真實還是虛假,當然更不會去想其所扮演角色的意義和價值。孩子只會納悶:醫生為啥就不能大喊“歡迎來看病”?他們不知道生活中還有一些讓人忌諱的事情;孩子只會無奈:現實中的人們只在危難之時才期待英雄出現,更多的時候是希望“遠離一消防員的,人們對過平安、幸福生活的期盼遠勝於一切……

就這樣,孩子的認知水平與成人傳統觀念間的差距造成了遊戲中的“不和諧”。只是,這樣的差距不存在於孩子的腦海裏,因此,他們天天玩得“百無禁忌”;但這樣的差距卻根深蒂固地印在教師的觀念中,於是,缺乏遊戲精神的教師便焦急地阻撓着孩子去“百無禁忌”地玩。

我發現,教師們大多都是認可“遊戲是兒童自願、自主、自由、快樂的活動”這句話的,但是否人人都真的知道如何才能讓孩子“自願、自主、自由、快樂一呢?這不禁讓我回憶起自己的童年——我們偷偷拿出家裏的紗巾、裙子,在弄堂裏和夥伴們矇頭蓋臉地扮女鬼,在瘋玩中滿足裝扮的快樂……

其實,誰都經歷過“想怎麼玩就怎麼玩一的童年時代,我們真的不必擔心孩子的遊戲是否合乎常理。要知道,孩子們的很多遊戲就是從“傻”玩開始的,也是在不斷重複中逐步提升遊戲水平的。對教師而言,關鍵是要給孩子不斷重複的機會,要允許孩子擁有“沉浸在那些不起眼甚至不合理的遊戲中”的過程。

記得在那天的教研活動中,還有教師擔心“如果那女孩長期做爸爸,怎麼辦”。我説很簡單,我們可以從觀察和解析女孩遊戲行為的水平與意願入手,發現女孩的遊戲初衷,發現女孩對父親的依戀,甚或發現女孩對性別的認知水平,併為以後的日常教學捕捉有效的教育契機。

還是那句話,孩子的快樂很簡單,但孩子的快樂需要成人的細心呵護。教師自身應該具有一種遊戲精神,不僅把孩子的玩當成一件“大事”來尊重,還應該努力保證孩子游戲的趣味性,讓孩子充分體味遊戲的樂趣。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説,做到“玩什麼,讓孩子説了算”真正挑戰的是教師的專業能力。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10

常常和教師們一起聊孩子在遊戲中發生的趣事,久而久之,就聽到有人羨慕地説:“徐老師班級的孩子真會玩,所以徐老師總是那麼快樂!”我的確很快樂,孩子們的奇思妙想和童言稚語常常讓我喜不自禁。但我始終認為任何一位教師都可以擁有這樣的快樂,只要你願意走近孩子,只要你學會認同孩子……

容容想玩“摸獎”遊戲。只見她找來一隻餐巾紙盒,又剪出許多小紙片,再在紙片上畫上符號,最後把紙片統統塞進紙盒。她在教室裏大聲叫嚷:“快來摸獎呀!快來摸獎呀!”原來,小紙片就是她的獎券。

焱焱是娃娃家的媽媽,她第一個來摸獎,從盒子裏摸出的第一張獎券上面畫着一個“”。“這是什麼意思?”焱焱不解地問。容容湊過腦袋一看,立即大聲告訴她:“恭喜你!你摸到了特等獎!”

聽説自己摸到了特等獎,焱焱很自然地追問:“特等獎?有獎品嗎?”“對啊!特等獎應該有獎品啊!”容容這才發現剛才光顧着做獎券,沒來得及思考這事。容容環顧四周,急中生智,想出了一條妙計。她推給焱焱一把椅子,神祕兮兮地告訴她:“今天特等獎的獎品是一輛小推車。”焱焱低頭看看椅子,絲毫沒有介意,接過“小推車”心滿意足地回家了。

強強是警察,他也摸到了特等獎,他同樣樂呵呵地推着獎品“小推車”遊走在教室裏,到處炫耀着自已的收穫。

轉眼,“摸獎”的消息不脛而走,很快,教室裏竟有五六個孩子從容容那裏得到了特等獎的獎品——輛“小推車”。怎麼會有這麼多特等獎呢?我納悶地想着,便走到容容那裏一探究竟。

容容看着我走向她,便迫不及待地舉起盒子讓我摸獎,我一伸手,從紙盒裏摸到的同樣是一個特等獎。容容自豪地告訴我:“我的箱子裏有許許多多特等獎。除了特等獎以外,還有一個二等獎、一個三等獎。”容容的話把我逗樂了,在容容的“摸獎”遊戲中,獲“特等獎”的機會竟然遠遠地高於獲“二等獎”或獲“三等獎”。我由衷地喜歡上了容容的世界,一個與現實生活完全不同的孩子的世界。

相信故事講到這裏,絕大多數教師也會如我一樣為孩子世界的純真無邪而心生快樂,可是最後的結果卻並非如此。

在接下來的遊戲中,一位來聽課的客人老師也饒有興趣地參與到了容容的“摸獎”遊戲中。果不其然,客人老師摸到的也是一個特等獎,容容畢恭畢敬地推出椅子説:“恭喜恭喜,這是您的獎品——小推車!”

可是,拿到“獎品”的客人老師卻並沒有喜形於色,而是冷靜地對着容容問道:“這是小推車嗎?小推車怎麼沒有輪子呢?”

霎時,容容的快樂被“凍結”了,她低下頭看着眼前的小椅子。顯然她確實認為客人老師講的有道理,便開始“整改”她的獎品。她在教室裏找了一圈,沒有發現理想的替代物——乒乓球,只找來了四個一模一樣的藥瓶,還找來了各種工具和材料,如膠水、玻璃膠、剪刀、繩子……容容想在椅腳上安裝“輪子”……

此時,其他的孩子眼瞅着有那麼多人獲得了特等獎的獎品,紛紛要求容容讓他們摸一次獎,他們焦急地催促容容:“你讓我們摸獎吧!我們不需要輪子的呀!”但是,直到遊戲結束,容容一直忙着想辦法為小推車裝輪子,起先很紅火的“摸獎”遊戲便終止了。

第二天,容容便不再玩“摸獎”遊戲,原因是“做一輛有輪子的小推車太難了!”看着容容毫無二致地又投入到新的遊戲中,我的內心已快樂不起來了。其實,孩子們的快樂是很簡單的,他們完全知道椅子的功用,他們之所以認同“用小椅子替代小推車”,主要是因為如此這般能讓他們模仿一把成人“摸大獎”的快樂,孩子們也因此而開心和快樂。這樣的遊戲情節,真實地反映了孩子對成人世界的認識和體驗。

孩子的快樂就是這麼簡單,只是如此簡單的願望需要成人去細心呵護,因為,這種因簡單而生成的快樂常常會被教師因“不認同"或“不明白”而受到壓制和忽視。顯然,這位客人老師質疑的目的在於推進孩子游戲的質量,但這確實是一個遠高於孩子現有水平的挑戰,因為這個挑戰的壓力,導致孩子終止了角色遊戲的熱情,使孩子的遊戲活動轉向了以“改裝車子”為目的的結構遊戲,並最終因“太難了”而夭折。

作為教師,我們真的應該反思自己離孩子究竟有多遠?我們如何去學着認同孩子。

我以為,所謂認同,不應該是讓孩子踮起腳跟向教師看齊,而應該是教師蹲下身子從孩子的視角出發去看世界。這樣,師幼才會有彼此間的心領神會和理解支持,教師才會因簡單和純粹而快樂無比!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11

師德是教師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教師和一切健康工作者在從事健康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由於教師所從事的職業是健康人塑造人的事業,因此,教師道德素質比教師文化素質更為重要。最近學習了《幼兒園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細則》,學習後我覺得收益很大,《幼兒園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細則》,讓我對教師這一崇高的職業又有了新的認識和感悟。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師德不僅是對教師個人行為的規範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幼兒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

教師要做好幼兒的靈魂工程師,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我認為教師首先要熱愛幼兒,必須對每一個幼兒一視同仁,不能偏愛一部分幼兒,而冷淡或歧視另一部分幼兒。其次要為人師表,注重身教重於言教。孔子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幼兒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對象。因此,幼兒教師一定要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去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去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去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去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第二要有高漲的工作熱情:許許多多成功人士的經驗告訴我們,成功取決於積極主動的心態。而教師的積極情緒、主動心態更是身心健康的一種內驅力,能促使我們積極向上,不斷進取。

不僅如此,教師的良好心態還能給幼兒帶來很大的影響,促進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最終達成教育教學目標,並形成良性循環。第三:我覺得教師要無私奉獻,關心每一位幼兒的成長,一名教師應該對幼兒無私奉獻,熱愛幼兒,尊重、理解幼兒以人為本,關心愛護幼兒。第四:要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教師應該活到老學到老,才能勝任這一富有挑戰性的職業。我們就應該不斷地給自己充電,把讀書當成一種習慣,把學習看作一種樂趣,從各種渠道汲取新的營養,使自己變得更為睿智。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12

一天上午,孩子們陸續在喝水、送水杯,這時,從教室前面傳來“噹噹噹”的聲音。我循聲望去,原來是孫宇侖和馬增凱一邊喝水一邊碰杯,他倆碰得正開心。旁邊一些小朋友見他倆敲得好玩,也跟着相互碰杯,還有幾名幼兒用水杯敲桌子玩。大熱的天,小小的屋子被這亂糟糟的碰擊聲吵得更加燥熱。於是,我大步走到孩子們身邊,看到老師嚴肅的表情,他們停止了敲擊,連忙低下頭喝水。我一邊看着孩子們喝水送水杯,一邊思索着該如何解決剛才的問題,很快孩子們都喝完水坐回位子上。

接着,我用擬人的口吻説:“剛才小水杯悄悄地對我説,它今天非常不開心,小朋友都把它撞疼了。它想和那些愛護它的小朋友做好朋友,你們誰願意做小水杯的好朋友?”孩子們高高地舉起小手,我又問:“那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我們這個朋友呀?”“輕輕拿,輕輕放。”“不碰撞水杯。”“兩隻手拿住水杯,不往地上掉。”聽着孩子們的回答,我滿意地點點頭。我想,教師在面對和解決幼兒出現的各種問題時,一定要遵循幼兒年齡特點實施教育,避免説教,不僅易於幼兒接受,而且教育效果也更好。

正當我為自己剛才巧妙的教育策略感到得意的時侯,我聽到孫宇侖小聲説:“小水杯一起唱歌為什麼不開心呀?”難道是我錯怪了孩子,是不是孩子們還有其他想法?此時,我意識到教育幼兒愛惜水杯、養成良好習慣是教師的教育目的,雖然自己沒有指責幼兒,也採取了適宜幼兒理解的教育方式,但這並不代表孩子的意願,自己還缺少傾聽的教育環節,應該讓孩子們説一説自己的真實想法。於是,我又問:“哪個小朋友還想對大家説些什麼?”孫宇侖説:“劉老師,我聽到小水杯碰在一起,像小鈴鐺一樣好聽。”馬增凱也緊跟着説:“對,對,我也很喜歡。”曹詩玉説:“我用手指彈它能發出小撞鐘的聲音。”……

其實,很多時候幼兒獨特的、有創意的想法,常常不經意間就被我們忽略了。細想起來,在他們大膽、童真、稚氣的想法背後,豈不隱藏着智慧的火花?就像今日,我差點錯過孩子用生活中常見物品做樂器的新奇想法。或許,我們不能接受幼兒喝水時相互撞杯的行為,但是,若沒有這個機會,他們怎會有若干個發現?怎會有音樂家們用廚房餐具、廢舊物品演奏出的精彩?

身為教師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要善於發現他們富於創造性的想法,並適時給予積極有效的評價和支持。所以我們必須想方設法在保證幼兒安全的前提下,做到尊重幼兒的意願,讓幼兒的潛能得到開發。為了給孩子們提供主動探索的機會和條件,我提議在班中找一找,除了小水杯還有哪些物品也能做樂器,能發出美妙的聲音?這下孩子都積極地開始尋找,不一會兒,有的拿來飲料瓶,裏面還放了幾顆串珠,有的拿來積木、塑料玩具,有的找來紙盒、鐵桶等等,每個幼兒都找到自己的“樂器”,而後大家一邊敲打着自己的“樂器”,一邊齊聲唱起熟悉的歌曲。此時,我看到孩子們開心的笑臉,教室裏也迴響着生活中最美妙的樂章。

由此我深深感悟到,成人眼中美好的事物,孩子不一定覺得美好,而成人覺得不起眼的東西在他們看來也許就是寶。所以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千萬不要用你的眼光來替孩子做決定,應該給孩子表達表現的機會,為孩子提供選擇。這需要我們教師多一點愛心,多一些理解與接納,多一些賞識,才能與幼兒共同碰撞出快樂的音符。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13

在課間活動時,孩子們正用一張報紙捲起來做紙棒,發現這根紙棒一夾就彎了。“為什麼會彎呢?”這個問題使孩子們開始了新的嘗試:有的將一張報紙扭曲但發現還是會彎曲;有的將一張紙做紙棒輕輕夾着玩,但發現一不小心紙棒就彎了;少威用幾張報紙捲起來粘住,這次終於成功了,棒子沒有彎。孩子們興奮地歡呼。楊月和武彤在玩遊戲“乘風破浪”時,楊月選擇了紙張比較厚的雜誌封頁,武彤選擇了一張普通的舊報紙。在玩的過程中,武彤發現她的報紙總是要掉下來,楊月的卻不會掉下來。她在多次的嘗試後換了一張和楊月一樣的報紙,發現報紙始終貼在她的胸口,她開心的笑了。老師:“為什麼那張報紙老是要掉?”貝貝:“大概是太重了吧。”老師:“重的報紙一定會掉下來嗎?”……

四個孩子又開始了嘗試。自由活動時,貝貝開心地來告訴我,她們發現的祕密,還將自己的發現介紹給了大家:“報紙越重,跑的速度就要越快。”在對孩子嘗試遊戲的觀察中,我又一次感受到了孩子的力量。他們有探究勇氣、發現未知的能力。舊報紙的遊戲給孩子們一個整合學習的機會,孩子們在其中接觸到的厚度——力度——速度這三者之間的關係在我們的眼中可能是高深的,但孩子卻通過自己的方式觸摸到了這些未知,並在其中獲得了寶貴的體驗。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14

良好的生活、衞生習慣的培養是幼兒園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要想使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必須將我們的教育要求轉化為孩子們的需求。最近我發現孩子們在飯後擦嘴環節出現敷衍了事的現象。我對幼兒進行了仔細的觀察。我發現每次吃完炸醬麪後,孩子們的小嘴是最髒的。本週五又要吃炸醬麪了,我決定抓住這次機會。我有意在顯眼的位置掛了一面鏡子,開飯了,孩子們大口大口的吃着炸醬麪。飯後再看看孩子們的小嘴,嘿,不用説,就會知道今天吃了炸醬麪,我把然然小朋友叫到鏡子前對他説:然然,你看鏡子裏是誰呀?然然一看就咧嘴笑了起來,他這一笑其他小朋友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都好奇的跑過來。有的看着然然,有的孩子照鏡子。甜甜皺着眉頭説:哎呀,我的嘴沒擦乾淨。頓時,孩子們都爭着要看鏡子裏的自己。朋朋卻扭頭走了,不一會兒,他手裏拿着餐巾紙又跑回來説:我再重新擦擦。聽他這麼一説,孩子們興奮的每人又拿起一塊餐巾紙來,邊擦邊互相看着。通過這件事,我認識到:只有把教育要求轉化為幼兒的切實需求,再加上老師的適時的鼓勵和引導,孩子們才會把這種要求變為自覺地行動,從而鞏固自己的良好的習慣。

今天下午,在孩子們進各個區角活動的時候,幾個孩子一下子湧到娃娃家,不一會就傳來孩子們爭吵的聲音:"我當爸爸,我先來的!""不行!我也要當爸爸,我從沒當過爸爸!"原來是馬志宏和張子旋為了當爸爸爭得面紅耳赤。只見張子旋一手抓着圍裙,一手緊拿着小鍋,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誰也不讓誰!看着看着我萌發了看看他們如何解決問題的方法。於是,我躲到不遠處觀察。不一會當媽媽的欣宜也過來了,她想了想説:"你們倆個一人當一會吧?"這時馬志宏也想出了辦法:"要不今天你先當爸爸,明天我再來當爸爸,好不好?"其實,每個孩子都會遇到難題,孩子之間也難免發生爭執,我們總是希望孩子能夠繞過這些煩惱,並努力為孩子鋪平前進的道路。然而我們卻忽略了,恰恰就是這些小小的,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碰到的問題,給了孩子寶貴的發展機會,使他們學會處理與同伴交往中出現的問題,學會了交往技巧。

因此,不妨再發生問題的時候多一份耐心,多一點等待,多給孩子一點解決問題的空間。

幼兒教師教育隨筆15

“教育孩子為了別人”,這也許是我們原來沒有仔細想過的一個問題。以前,我們也教育孩子要助人為樂,要有同情心,要學會分享,但是,這一切的教育好像都只是建立在助人者自願的基礎上的。再確切地説,如果,我不去幫助別人,不同情別人也是沒有罪的,也不會受到別人的指責的。因為這不是非做不可的。

但是當教育的理念提到,做人做事就是為了別人,或者説,你生來就是為了別人或者的,那樣,你不去做一些利於他人的事情的時候,你會怎麼樣呢?也許會被認為你或者根本就是沒有意義的。

“教育孩子為了別人”,這其實是外國的一個培養富二代的學校的教育理念。這是我在一本《讀者》的雜誌上看到的一篇文章

雖然看《讀者》上的文章都比較有感觸,但當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還是被深深地震撼了一下,以至於過去幾天了,對這篇文章還記憶猶新。

我覺得這樣的教育理念是一個很新的教育理念。現在的富二代他們不再缺乏金錢,他們不用為生機而操心,也許在這樣的境況下,他們不再有生活的壓力,同時也缺失了上進的動力。一個人如果缺失了上進的動力,不可以想像他會做出一些什麼事情來。所以,現在一些富二代的子女在社會上有一些不好的印象,他們甚至做了一些實在不該做的事情。探究深層次的原因,也許就是不明白生活的真正意義,那麼提出這樣的觀點,在滿足了自己的生活需要的時候,那就有更多的有意義的事情可以做,那樣你的金錢也就不會在浪費在無謂的地方,不會因為你的錢多而做出一個反面的事情來。

當然對於我們錢不多的人來説,他其實也是一個很好的觀念,有了這種觀念,人或在世上的意義就會不同,做出來的行為也會有所不同,當然產生的社會意義自然也就不同。讓我們去試一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