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教師

關於教師培養計劃(精選5篇)

欄目: 教師 / 發佈於: / 人氣:1.83W

時間過得可真快,從來都不等人,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一起對今後的學習做個計劃吧。什麼樣的計劃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於教師培養計劃(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教師培養計劃(精選5篇)

  教師培養計劃1

為進一步加強我校骨幹教師隊伍建設,規範我校骨幹教師的培訓、使用和管理,促進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特制定20xx-20xx三年骨幹教師培養計劃。

  一、我校骨幹教師情況

截止到20xx年1月,我校省級骨幹教師1人(省級科研骨幹教師);州級骨幹教師2人(正在認定過程中);縣級骨幹教師12人(地理、美術、心理健康各1人正在認定中)。

  二、培養對象

州、縣兩級培訓部門將20xx、20xx年重新認定綜合考核合格的骨幹教師、20xx年新認定的骨幹教師以及校內達到骨幹標準,正在發揮骨幹作用的教師。

  三、指導思想

以國家教育政策法規為依據,以省中小骨幹教師培訓指導意見為依據,根據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突出我國基礎教育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重點,不斷探索教師專業發展規律,着力提高骨幹教師的創新意識和科研能力,形成一支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有高度責任感的科研型骨幹教師隊伍。突出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實踐性和前瞻性,進一步探索培研結合的骨幹教師培訓模式,開展優質,高效的培訓工作。

  四、培養目標

通過培訓,使全校骨幹教師能夠深入理解、自覺執行黨的教育方針政策,教書育人,為人師表,加強思想政治與職業道德修養,更新教育觀念,在專業知識與學術水平、教育教學與教育科研能力等方面有明顯提高:增強創新精神和改革意識;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中發揮示範和輔射作用,為逐步成長為中學學科帶頭人和教育教學名人奠定基礎。

通過培訓,使培訓對象達到以下具體要求:

1、瞭解國內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動態和發展趨勢,掌握現代教育理論,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價值觀、人才觀、質量觀、師生觀和課程觀。

2、提高學科的專業素養,瞭解本學科及中國小課程發展動態,增強教育科研意識,掌握科研理論與方法,明確教師特點和價值,總結過去經驗、科研成果,從實際情況出發承擔實驗課題和專題研究。

3、提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成為知識、思維、情感、技能等全面發展的創新教師,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發揮指導、輻射作用。

4、掌握現代教育技術,能適應信息化社會對中學教育教學發展的要求。

5、提高自我反思,自主發展能力,在實施素質教育中形成鮮明的教學風格,在當地教育教學中發揮示範帶頭作用。

6、增強質量意識,努力探索實施有效教學的途徑與方法,探索指導學生主動求知、自主學習的途徑與方法。

  五、培養內容

包括:教育理論與教學能力、教育教學實踐與考察、課題研究三大板塊。

板塊一教育理論與教學能力

本板塊主要內容:當代教育思想、基礎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實踐、我國基礎教育改革趨勢、問題和對策,新課程標準、新教材與課改教學案例評析,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評價和學生評價,中學教師專業發展特點和規律,教育科學研究及有關中外教育家著作等。

以自學為主的研修,使骨幹教師樹立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具有高尚的師德,有較寬的教育視野,增長新知識,深入瞭解和掌握基礎教育改革的特點及發展趨勢,掌握現代教育教學方法和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增強實施素質教育和教育教學研究能力。

閲讀書目:(從下列書目中每學期選取一本教育理論的書籍、選取一本教學能力提高的書籍進行自修,各寫出5000字的讀書筆記和一篇有質量的讀書心得,讀書心得在全校教師中進行交流)。

1、《梳理課堂-竇桂梅“課堂捉蟲”手記》竇桂梅廣西教育

2、《中國著名特級教師教學思想錄》於漪等江蘇教育出版社

3、《新課程下中國小教師備課技能指導》歐陽芬中國出版集團

4、《新課程下中國小教師講授指導》歐陽芬中國出版集團

5、《新課程下中國小教師學法指導技能指導》歐陽芬中國出版集團

6、《新課程下中國小教師課堂提問技能指導》歐陽芬中國出版集團

7、《新課程下中國小教師説課、聽課、評課技能指導》歐陽芬中國出版集團

8、《怎樣培養真正的人》[蘇]蘇霍姆林斯基教育科學出版社

9、《陶行知教育名篇》方明教育科學出版社

板塊二教育教學實踐與考察

本板塊主要內容:骨幹教師每學期上一節示範課,採取講教學設計、上課、自評(反思)、互評以及主管領導同學科點評等方式,教學案例評析,交流教學經驗。

通過開展示範課、交流研討等活動,使骨幹教師提高自我反思、自主發展的能力,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形成個人特色的教學風格,提高實施基礎教育新課程的能力和指導教育教學實踐的能力。

板塊三課題研究

本板塊主要內容:研究中學教育研究方法,課題開題準備(包括選題、收集資料、制定研究計劃、擬定研究提綱、填寫課題研究計劃書、開題報告等),確定研究課題,並在崗位上實施研究,撰寫課題研究報告、結題等。每位骨幹教師必須參加一項科研課題的研究,每年寫出一篇有質量的教育日記或教學反思在縣以上刊物上發表。

通過開展課題研究,使中國小骨幹教師增強教育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善於對本學科的教學進行反思和總結,提高實施基礎教育新課程的自覺性和創新能力。

  六、培養形式

骨幹教師培訓主要採取:集中研修、自主研修、教學實踐、經驗總結交流等方式。

1、集中研修

集中應結合學科特點和骨幹教師實際,主要採取專題或系列講座、專題研討、現場教學評析、經典案例分析等培訓方式進行。

2、自主研修

骨幹教師在崗位上收集相關資料,查閲文獻書籍,緊密結合基礎教育改革實際和本學科的教學實際,認真學習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新方法,做讀書筆記,寫反思性和研究性文章

3、教學實踐

組織骨幹教師上主題實踐課(或示範課),通過集體備課、上課、聽課後互評、教後反思等形式提高骨幹教師的教學能力。

  七、學時與學分

骨幹教師培訓週期為20xx-20xx年,總計120學時,其中集中培訓12學時,自主研修72學時,教學實踐16學時,教育教學講座20學時。每10學時記1學分,共計12學分。

  八、培養管理辦法

骨幹教師應是全校教師的楷模,在各項工作中起到示範帶頭作用,並接受上級培訓部門的動態管理。

(一)骨幹教師職責和任務

骨幹教師應充分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努力創新。

1、骨幹教師應在提高全校教育教學質量上起好表率和推動作用,積極提高教學效率,大力推動學校學科教學發展。

2、骨幹教師每年需分別在校級以上範圍內上高質量的研究課一節,在校級及以上範圍內作講座一次。

3、積極參與學校課程改革,推動所在教研組建設。

4、積極承擔和參與各級教學研究、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學交流活動,每年有研究課題或參與相關課題研究。

5、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提高自我修養。每年閲讀理論專著不少於一本,撰寫讀書筆記不少於一篇。每年至少撰寫一篇有一定學術水平的教育教學論文。

6、完成師徒結對工作,在本校與青年教師結對子,以老帶新。

7、積極配合上級行政、業務部門舉辦的送教下鄉活動。在各種教科研觀摩研討活動中積極承擔出課任務。

(二)培養措施

1、成立領導小組:

組長:張洪偉

組員:孟慶樓徐淮昌王剛姚連玉

2、在教師職務評聘以及各類評先評優中,對符合條件的骨幹教師給予優先考慮。

3、建立校級骨幹教師數據庫,促進骨幹教師的持續發展。並配合教師進修學校建立骨幹教師數據庫。

4、建立年度考核制度。每年對骨幹教師的履職和成長情況組織考核和評估,對履職和成長情況不合格的,學校將推薦取消其骨幹資格。

5、對各層次骨幹教師在科研立項、課題指導、進修學習、經驗研討等方面實行傾斜政策,給予優先考慮。

  教師培養計劃2

青年教師是教師隊伍中的生力軍,是學院教學科研發展的希望所在,為提高青年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教學水平,充分發揮青年教師在學院教學科研工作中的作用,特制定本計劃。

  一、培養對象

1、新分配或調入本院工作,尚未取得中級職稱的青年教師。

2、進入本院工作,雖然取得中級職稱,但未從事過教學工作的青年教師。

  二、導師制度

1、培養對象在到校工作的兩年內,可通過雙向選擇的方式確定一名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擔任其指導教師(簡稱導師),導師一般根據培養對象所學專業特點,由相同或相近學科、專業的教授、副教授擔任。雙向選擇後仍不能確定導師的,由學院指定,導師和培養對象不得拒絕。

2、導師一般由教授、副教授擔任,1名導師一般指導1—2名培養對象,其主要職責是:

(1)向培養對象傳授教學經驗,幫助培養對象熟悉備課、編寫教案、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畢業論文等教學環節,組織研討教學難點,通過教學過程的培養,提高培養對象的教學能力;

(2)協同教學系(教研室)、培養對象一起制定《人文學院青年教師培養計劃》,並指導、督促培養對象的工作。每學期末向教學系(教研室)填報一份《人文學院青年教師培養工作情況表》,對培養計劃執行情況做出全面總結;

(3)督促與指導培養對象搞好專業理論與技能的學習;

(4)為培養對象確定研究方向提供諮詢和幫助;

3、培養對象要在導師的指導下,熟悉各個教學環節,認真練好教學基本功,並開展一定研究工作。

4、根據教學工作的實際,學院可以對導師人選進行調整,但一般應在學期初或學期末進行。

  三、培養計劃

1、助課。培養對象一般不獨立擔任課程教學(學院教學工作需要的除外),而主要為導師助課,即協助導師進行課程輔導、組織討論、批改作業、組織教學實踐、草擬試題、批改試卷等。 培養對象每學期要系統聽完導師的一門以上課程,認真記錄每一節課的內容摘要,教學要點等教學活動內容,並努力熟悉教學各個環節。助課期間在導師指導下,可試講課內部分章節,逐步提高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

2、獨立授課。根據學院教學工作的需要,培養對象在完成助課任務的同時,也可獨立擔任一定的課程教學任務,但必須在導師指導下準備好至少三週的教學大綱、教案、講稿、課件等教學材料; 導師對獨立授課的培養對象要進行期初、期中及期末聽課檢查,並做好指導記錄,記錄中要指明其優缺點,提出改進意見。導師每學期至少要聽培養對象授課4 課時,並將聽課情況與培養對象交流指導,填寫記錄備查。

  四、管理計劃

1、各教學系(教研室)要對青年教師培養計劃執行情況進行督促、檢查、考核,導師每學期末要對培養計劃執行情況進行書面小結。

2、培養對象每學期嚮導師和教學系(教研室)書面彙報一次培養計劃執行情況,並聽取導師的指導意見。

3、培養對象每學年度書面向學院彙報一次培養計劃執行情況,並由導師和系(教研室)主任簽字,寫出審查和指導意見。

  教師培養計劃3

新課程改革推進到今天,我國教育總體上正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從繼承性教育向創新型教育轉變。這種變化極大地提高了教師勞動的複雜程度和創造性質。傳統的經驗型、技術型和半專業化的教師已難擔此重任,因此,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便成為歷史的必然。學校的發展程度從根本上説取決於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實際水平。為此,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就是學校的必然選擇。

  一、教師結構:

我校現有85名正式教師。從年齡結構上看,30歲以下的年輕教師5名,佔5.8 %;31——50歲63名,佔74 %;51歲以上17名,佔20 %。學校教師平均年齡為40歲。隨着優秀老教師的逐漸退休,一批中青年教師要迅速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的中堅,也就需要一個更為合理的發展平台。

從學歷結構上看,全校教師學歷達標100%,其中大學本科17名,佔20 %;大專學歷49名,佔62 %;師範及高中學歷19名,佔21 %;此外,還有7名教師本科在讀。

從教師職務結構上看,我校現有中學高級教師2名(其中有一名為四川省特級教師),佔2 %;國小高級教師68名,佔80 %;其它教師職務15名,佔18%。

我校現有雅安市知名校長一名;學科帶頭人5名;(其中市級3名,區級2名);市級優秀班主任1名;骨幹教師10名(其中市級5名;區級5名);骨幹教師培養對象17名(其中省級2名,市級2名;區級13名)。在雅安市範圍內,我校名師比例在同類學校中最高。

  二、總體目標:

鼓勵教師提高學歷,用三年時間,再培養3名學科帶頭人,2名市級優秀班主任,3名省級骨幹教師,5名市級骨幹教師,10名區級骨幹教師,整體提升我校教師專業發展水平。

  三、工作思路:

樹立以人為本的科學的人才發展觀,以校本培訓為依託,構建校本研究模式,為名師和骨幹教師打造發展平台;制訂並落實有關制度,為教師培養計劃提供保障。

  四、具體措施:

(一)以校本培訓為依託,構建我校校本研究模式,為名師和骨幹教師打造發展平台。

校本研究是基於學校工作實際,以教師為研究主體,以行動研究為主要方式的一種教育研究活動。隨着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各種實際問題也不斷冒了出來,特別是在如何將優秀成果加以吸收、內化,以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方面表現尤其突出,而能夠改變這種局面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大力開展校本研究。斯騰豪斯曾談到:“如果沒有得到教師這一方面對研究成果的檢驗,那麼就很難看到如何能夠改進教學,或如何能夠滿足課程規劃。如果教學要得到重大的改進,就必須形成一種可以使教師接受的,並有助於教學的研究傳統。”除此之外,我們重視校本研究還基於它能夠充分地促進教師的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説,一個學校積極開展校本研究就是為自己的教師構建了一個發展平台。

我校歷來十分重視校本研究,特別是承擔新課程改革試驗以來,我們在整合傳統優勢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和創新,逐漸形成了以下四層次立體結構,九種具體形式的校本研究實施方式:

第一層次——個人探索。具體一點説就是從學校的角度提出3點明確要求,即經常寫自己的教育筆記,經常做自己的教育反思,會講自己典型的教育故事。學期末由學校組織檢查。

第二層次——集體會商。集體會商有三種組織形式:其一、教育沙龍。教育沙龍是我校教師自發的羣眾讀書和教育研究形式,一般由30歲以下和剛到我校工作的教師組成。學校給一定的活動經費,沙龍定期開展讀書、交流等活動。其二、教研組。學校按年級、分學科設置了16個教研組,間周開展活動。第 三、課題組。我校目前承擔的各級在研課題5個,全校70%的教師都是教育科研課題的直接參與者。

第三層次——名師帶徒。前兩種形式只能滿足大多數教師的發展需要,而對於個別非常具有發展潛力的青年教師,則採用名師帶徒的形式。名師必須是由在省、市有較高知名度的我校教師擔任,雙方有明確的責任和義務。

第四層次——專家引領。校本研究要上較高的檔次,就需要先進的理論指導,因此,專家引領顯然是非常必須的。我們一般是採取請進來和走出去兩種辦法。

以上四個層次是我校校本研究的基本骨架。由於校本研究有情境性、具體性和實效性三個特點,因此,我們據此總結出了9種與之相適應的校本研究形式:即學習反思、論文交流、案例展示、專題研討、情境示範、教學診斷、集體培訓、民主評價和基於校園局域網的資源共享。其中,學習反思是整個校本研究的基礎,而集體培訓、民主評價和校園網絡滲透在其各個環節之中。特別是民主評價,我校在新課程改革實施之初,緊扣新課程的理念,擬訂了以教師發展為宗旨的學科教學評價,切實有效地促進了教師專業化發展。

(二)培訓方式:

1、以問題研究為中心,以教師參與和反思的互動式培養活動方式為主,其它多種方式兼用。

2、合理、謹慎運用教授方式。

由於目前的教育教學實踐仍難走出傳統培養活動方式的窠臼,依然採用“以班級授課製為主要活動形式,培訓者處於支配地位,受訓者處於被動地位。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着新時期教師教育培養目標的實現,阻礙了教師專業化的發展,因此,對教師進行有關課程改革通識性培訓就很有必要。

3、搭建溝通理論與實踐的橋樑,改變教育實踐與教研相脱離的現狀。

一方面要主動與上級教育研究部門聯繫,使他們親臨指導教學和研修,使新理論、新方法儘早應用於教學實踐;另一方面,要整合學校培訓資源,通過合作,努力促進教師分析、反思、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使反思、參與和實踐基礎上的培養活動方式真正變成現實,確保教師變成真正的研究者,從根本上形成創造能力和創造精神,以實現在教學實踐中終身的、連續的專業化發展。

4、明確培養層次和培養對象,推行分層次分類別培養。學校提出人人是培訓者,人人是受益者。通過“三定”方式具體實施。

(1)定時間:每週下班後固定一個小時的時間進行培訓(數學組每週二下午5:00——6:00;語文組和綜合組每週四下午5:00——6:00)。

(2)定人員:學校要求年齡在35歲以下的教師必須參加;中老年教師自願參加。按照學科分類別並指定負責人。語文組(副校長趙平);數學組(教導主任賀建平);其它學科整合為綜合組(副校長張雲龍)。

(3)定專題:每學期開學初,每個組擬訂培訓計劃,確定培訓專題。由教師根據自身情況確定主講專題,以互動形式開展討論。

  五、培訓內容:(暫列以下10個內容)

1、教師發展與教師職業道德教育;

2、新課程改革通識性理論培訓;

3、學科《課程標準》學習;

4、教學方式如何適應學習方式的變革;

5、教育與教學管理;

6、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問題;

7、課堂教學的開放性問題;

8、研究性學習探討;

9、教育與教學評價的問題;

10、教師該如何進行教育教學反思。

  六、制度落實、提供保障。

1、認真執行《實驗國小結構工資改革方案》中有關鼓勵教師提高學歷和骨幹教師的制度,落實具體的責任和義務。

2、由學校教導處督促和檢查學校16個教研組的工作情況。

3、由教科室督促並且檢查課題組的工作情況。

4、由校長督促和檢查名師帶徒的實施情況。

  七、實施難點:

1、名師如何發展:

已經是名師的教師要進一步發展,關鍵是缺少一個高水平的平台。

2、專家資源稀缺。

放眼全市,專家資源稀缺是一個嚴峻現實。儘管我校有7名名師,但實際上都沒有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學理論體系,也就不足以從教育教學理論和實踐結合的高度來引領我校教師的進一步發展。

3、學校經費不足。

我校即使在教育經費十分緊張的情況下,每年也堅持安排一定數量的教師外出學習,但這根本滿足不了廣大教師專業發展的緊迫需要。也想過聘請國內、省內知名專家到學校講學,但請專家的費用不是我們能夠承受的。

以上三方面問題制約了這個計劃的實施。不過,我們得悉清華-中大金融財務MBA尊敬的老師和學生心繫災區,以救災報國的一腔熱情給予我校大力支持。我們除了感謝之外,將會非常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在你們的幫助下,通過分期分批派教師到北京接受培訓,或者通過你們聘請專家到我校指導,我們相信:我校教師專業發展水平在你們的支持下會進一步得到提升,我們將會加倍努力,把災區的.花朵培養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樑。

  教師培養計劃4

  一、指導思想

以《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決定》為指導,圍繞打造x區域“實力教育”、“幸福教育”和“數字教育”的目標,內部培養與重點引進相結合,儘快形成一支數量足、質量優、影響廣的骨幹教師隊伍,全面提升我區教師隊伍整體實力,適應區域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

  二、培養計劃

到20xx年,我區已培養評選(含重點引進)了5名省特級教師、4名市名教師、13名市學科骨幹教師、10名區名教師、100名區教壇新秀。

20xx-20xx年將再培養評選1名正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5名左右省特級教師、10名左右市名教師、30名左右市學科骨幹教師、30名區教學名師、100名區學科骨幹教師、200名區教壇新秀。其中區級骨幹教師的培養計劃是:2004年培養評選區學科骨幹教師50名;2005年培養評選區教學名師10名、區教壇新秀100名;2006年培養評選區學科骨幹教師50名;2007年培養評選區教學名師10名、區教壇新秀100名。同時,積極選送我區教師參加省市級骨幹教師培養,選送對象根據省市教育行政部門要求確定。

  三、培養目標

通過培養,使各級培養對象在教育理念、教學理論、課堂教學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育教學業績等方面分別達到更高層次的目標要求。各層次骨幹教師培養目標要求分別按照《浙江省特級教師管理暫行辦法》、《市中國小骨幹教師管理暫行辦法》、《x區中國小骨幹教師管理暫行辦法》中規定的骨幹教師相應職責確定。

  四、培養形式、手段

1、業務培訓。採取集中培訓與分散培訓相結合的辦法,按照骨幹教師的不同層次分批進行。集中培訓由區教師培訓中心負責組織實施,每學期一次,由區教師培訓中心制訂具體的培訓計劃,並列入當年度區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分散培訓由培訓者自行組織進行。業務培訓突出指導性和實效性,注重方法指導和經驗傳授。

2、結對帶徒,拜師學藝。由區教育局教研室負責區教壇新秀、區學科骨幹教師、區名教師的拜師帶徒工作,建立骨幹教師拜師帶徒工作檔案。根據學科專業對口或相近的原則,由教師自行與更高層次的骨幹教師結對,結對可以跨校、跨地區選擇。教研室、所在學校及各級骨幹教師應予以積極支持、配合。

3、學術經驗交流。由區教育局教科所負責,每學期召開一次同層次培養對象的經驗交流會,組織參加一次區教學名師教育論壇活動,開展一次外出考察活動。通過談體會、擺問題、獲經驗、找差距、尋路子等形式或方法,不斷提高骨幹教師培養對象的學術水平。

  五、培養管理

1、培養對象的確定。區教育局將已有的市名教師、區教學名師分別列為省特級教師、市名教師培養人選,區學科骨幹教師、市學科骨幹教師全部列為區教學名師培養對象,區教壇新秀全部列為區學科骨幹教師培養對象,區教壇新秀的培養對象由各校自行確定。

2、實行動態管理。由區教育局人事科負責,建立定期考核、科學評估和動態競爭的管理機制,每學年對區骨幹教師培養對象的培養情況進行考核和評估,並建立區骨幹教師培養對象的業績檔案。在本培訓週期內,對經考核達不到培養要求的實行淘汰制;對雖未列入培訓對象,但又能脱穎而出的予以及時補充。

3、建立骨幹教師培養對象聯繫制度。及時瞭解和掌握他們思想、工作和生活狀況,切實解決實際困難,使他們能集中精力搞好工作。

4、建立“x區中國小骨幹教師專項資金”,對骨幹教師培養進行專項資助。

  六、組織領導

區教育局成立x區名教師培養工作領導小組,分別由局領導及有關科室、區教師培訓中心和教育專家組成,負責計劃的組織實施、協調和評審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局人事科,具體負責計劃實施的監督、檢查和總結工作。

教研室也要制訂相應的計劃,教研員要積極參加各級各類骨幹教師的評選,率先垂範,引領全區各學科的骨幹教師隊伍躍上新台階。

學校的骨幹教師培養工作須由校長親自負責,要根據自身發展目標制訂學校骨幹教師培養計劃,做好鄉鎮街道的參謀,積極爭取當地政府的關心和支持,認真組織實施,將培養工作落到實處,有更多的教師進入各級各類骨幹教師行列。

  教師培養計劃5

  一、培訓目標

骨幹教師成長計劃,是建設高層次、高素質教師羣體的重要舉措。為進一步提高我縣中學骨幹教師隊伍素質和能力,通過培訓使他們具備良好的思想業務素質,有較強的教育教學研究能力,課堂教學有效性得到較大提高,教育教學實績突出,能夠熟練應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和實踐研究,加快他們專業發展,為全縣教育發展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教育教學實績突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一定影響力和知名度的中學數學骨幹教師隊伍,全面提高各中國小教育教學質量。

  二、培訓對象:縣級國中數學骨幹教師。

  三、培訓辦法:

1、以班級或者小組學習方式進行集中培訓,以小組方式開展問題討論和研究,以個人實踐方式進行實踐探索。

2、培訓分為理論學習、經驗感受、問題研究三個部分。理論學習以專題講座為主,自學為輔;經驗感受用專題交流、示範課展示、觀摩學習三種方式進行;問題研究以小組合作或個人獨研方式開展。

  四、培訓課程設置:

培訓課程的設置遵循實踐性、針對性、有效性的原則,每一年針開展有目的、有針對性的培訓。培訓課程的設置為:

(一)、第一學年

培訓內容:

1、國中數學課程標準的學習與解析;

2、教材的解讀,教學重難點的分析

3、教育教學的理論學習和培訓,名師專題講座。

4、參加各級各類教研活動,交流,學習,探討。

5、通過微格研練,總結自己的教學心得。

6、承擔公開課。聽課,評課。

(二)、第二學年

培訓內容:

1、課堂教學有效性研究與實踐。

2、教育教學理論學習培訓,名師專題講座。

3、開展上彙報課,説課,評課,指導課活動。

4、通過微格教學探討教學實效性。

5、開展指導教師一對一的指導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