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教師

關於教師的文章(15篇)

欄目: 教師 / 發佈於: / 人氣:4.47K

關於教師文章1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師的語言修養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着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率。”教師的語言表達方式和質量直接影響着每個學生理解和運用知識。精練的設問、精妙的啟發、精彩的對話讓每個學生的思維駛入發展的“快車道”。但有些人片面地看重了老師語言的教育作用,生怕學生這裏不會那裏不懂,於是這裏講講那裏説説,結果課堂教學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講課”了。其實這樣的數學教師已經患上了課堂教學“多語症”。

關於教師的文章(15篇)

實話實説,我也曾是一名“課堂多語症”患者。前不久,在本校上了一節教研組研究課,教學內容是人教版第十一冊的“軸對稱圖形”。一節課下來,自我感覺課堂教學語言略顯瑣碎和凌亂,還缺少一語撥千斤的功效。為什麼我的“課堂多語症”還沒有完全治癒呢?經過認真細緻的個人反思和集體研究,終於找到了根治“課堂多語症”的良方,這裏奉獻給有此症狀的“患者”。

處方:《數學課程標準》一份+名師課例若干+個人學習體會若干

揣一本《新課標》,拜幾位名教師,研學數節示範課,你就成功了一半。

讓我帶你走進幾位名師課堂去感悟一下吧。

精心設問:三言兩語巧開頭

走近名師:夏青峯

課例:分數的意義

(課前談話後直接進行整體感悟)

師:關於分數,我們已經知道了什麼?

生1:分子、分母和分數線。其餘學生回答略。

生2:我還知道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數,分子表示取的份數。

師:關於分數,你還想知道什麼?

生1:最大的分數是什麼?

生2:分數能乘除嗎?

生3:為什麼會有分數?

……

師:現在就請大家看書,通過看書哪些可以自己解決,哪些還解決不了?我們一起來解決好嗎?(學生看書)

師:通過自學課本,你又知道了什麼?

生1:如果把一個東西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有幾份就可以用分數表示。

生2:分數是怎麼產生的?我知道了分數產生的原因。

生3:如果把許多物體合在一起,就可以用自然數表示……

……

感悟與啟發:

一滴水能代表大自然的恩惠。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一句話又何嘗不能反映出一位教師的教學理念呢?夏老師在這一課上沒有按照“複習-引新-練習-鞏固”的程序式教學四環節進行,也沒有為新知引入創設時髦的趣味情境,而是遵循和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用簡短的一句“關於分數,我們已經知道了什麼?”喚起了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找到了新知與舊知的鏈接點和生長點,學生個個羣情激昂。因為每一個人都有很強的表現欲,孩子更是高漲。在學生自由表達、舉例後,夏老師又拋出一問“你還想知道什麼?”,從表現欲調動到求知慾,激發學生主動探索。在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生生對話後老師把學生的思維火花挑撥的更加紅火——“通過自學課本,你又知道了什麼?”你一言我一語,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真正體現。最後詢問“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在這一課中學生對於單位“1”的理解是一個難點,夏老師循着學生已有的經驗大膽放手讓學生去閲讀文本、生生對話、提出問題、辨析問題,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這一段感悟意義里老師沒有更多的話語,只是精心設計了極富啟發力的三問,把話語權還給學生,循序漸進,層層剝筍,實現學生思維的“自主加速”。

閲讀思考:此時無聲勝有聲

走進名師:黃愛華

課例:分數的基本性質

教材中講分數的基本性質是從比較3/4、6/8、9/12的大小引入,教師巧妙地改為“猴王分餅”,分給猴1一塊1/4,猴2要兩塊2/8,猴3要三塊3/12,使分剩的餅分別成為3/4、6/8、9/12;並結合上課學生數的實際,求第一、二組學生的總人數佔全班學生人數的幾分之幾,使一道例題變為三道例題。引入新課:“黑板上三組相等的分數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學生回答後板書:分數的分子和分母變化了,分數的大小不變。

然後老師引導學生比較歸納,揭示規律,出示思考題:

比較每組分數的分子和分母:

(1)從左往右看,是按照什麼規律變化的?

(2)從右往左看,又是按照什麼規律變化的.?

師:看一看,想一想,議一議,再翻開書看看書上是怎麼説的。

學生閲讀書本,獨立思考感悟。

老師巡視。

集體討論,歸納性質。

……

感悟與啟發:

課的一開始黃老師首先讓大家聽“猴王分餅”的故事,在聽故事中思考提出的問題,學生自然興趣濃厚。通過故事設疑,激起了學生探求新知的慾望。新知識力求讓學生主動探索,自主獲取。“猴王分餅”和分析班級學生人數得出的三組相等的分數為學生探索新知提供材料,出示的思考題是學生探求新知、獨立思考的指南。在學生獨立思考的時候,老師沒有喋喋不休地去嘮叨和提醒,而是耐心地等待學生去自主發現、自主探索,留足學生思考空間。當孩子們在思考過程中遇到困難時老師也只是低聲地與他進行個別交流。而我們很多老師在課堂教學中連學生獨立思考和閲讀文本時還千叮嚀萬囑咐,學生的思維屢屢被老師打斷。要知道此時無聲勝有聲啊!在學生充分思考的基礎上教師環環緊扣的提問和引導,使學生逐步展開充分的討論,幫助學生一步步走向真理。

此外黃老師巧妙地運用體態語,也收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佳效。

啟發辯論:一石激起千層浪

走近名師:吳正憲

課例:分數的初步認識

(新知探究後)

銀幕出示智慧人提問題,請大家判斷。“把一個圓分成兩份,每份一定是這個圓的二分之一。對嗎?”話音剛落,全班同學已經分成兩個陣營,有舉“√”的,有舉“×”的。面對學生的不同答案,吳老師沒有裁決,而讓持不同意見的雙方各推薦兩名代表與同學商量後再發表意見。經過準備,小小辯論會開始了。

正方代表把手中的圓平均分成兩份,問道:“我是不是把這個圓分成了兩份?”

反方代表點頭應答:“是,是。”

正方舉起其中的半個圓,問:“這份是不是這個圓的二分之一?”

反方:“是,是啊。”

正方當然不讓:“既然是二分之一,為什麼不同意這種説法?”

此時,反方同學雖然口稱“是,是”心理卻很不服氣,該是他們反駁的時候了。只見,反方一個代表順手從圓形紙片上撕下一塊紙片,高舉着分得的兩部分大聲問:“這是分成兩份嗎?”

正方連忙回答:“是。”

反方接着把小小的一份舉在面前,用挑戰的口吻問到:“這是圓的二分之一嗎?”

正方的底氣已經不那麼足了,小聲説了聲:“不是。”

反方咄咄逼人:“既然不是二分之一,為什麼你要同意這種説法呢?”

正方服氣地點了點頭,不好意思地站到了反方的隊伍中。

感悟與啟發:

在學生的價值取向出現分歧時,吳老師巧妙地採用讓學生辯論的方式解決問題,既尊重了學生的獨特體驗,又正確引導了價值觀,還培養了學生的多種能力,非常有效地落實程了新課的先進理念。讓我們回過頭來看一看,老師講了多少話?一句而已!(還是借智慧人的嘴説的)。教師的輔助語言只起到渲染氣氛、推波助瀾的作用,你看正反雙方的辯論還蠻有大學生辯論賽的味道呢!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大珠小珠落玉盤啊!真是讓人佩服至極啊!

動手操作:“玩”中惜言更若金

走近名師:張齊華

課例:軸對稱圖形

師出示一張紙。“如果是你的話,怎麼玩?”

生1:我們折飛機。

生2:我會折青蛙。

生3:我們折出星星。

生4:我會把這張紙剪成窗花……

師:先把紙對摺,然後從摺痕的地方,撕下一塊。會玩嗎?大家玩一玩。

學生撕紙

在黑板上展示學生的作品

師:如果我們這些紙看作一個個圖形的話?大家看一看這些圖形,你們有沒有發現共同的地方?

生:左右兩邊都相同。

生:我認為它們是軸對稱圖形。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這個詞兒的?

生:我是從書上看到的。

板書課題(軸對稱圖形)

……

感悟與啟發:

張老師用一張普普通通的白紙引入,簡潔的一個啟發“如果是你的話,怎麼玩?”學生玩紙的興致一下子就調動起來了,因為這是每個學生都熟悉的技能。老師再通過示範撕紙(隨意而為),讓學生動手去摺紙撕紙,創造出一個個具有軸對稱特徵的撕紙作品,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自主發現這些圖形的軸對稱特徵,引入教學新知。在學生玩的過程中老師沒有更多的解釋和説明,老師的身份只是學生玩的大夥伴,孩子們在老師的引領下進行的是有目的的玩——玩出“軸對稱圖形”。既聯繫了學生的知識基礎,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孩子在玩中自由創造,在創造中自主發現。

“看過的容易忘記,聽過的不一定就明白,做過的則理解很深記的很牢。”你不覺得在學生動手操作時你的語言是那麼的蒼白無力嗎?每個孩子的智慧是流淌在他們的手指尖上,謹記“玩”中惜言更若金,智慧流淌十指間。

親愛的老師們:這些名師之所以能非常出色地貫徹新課程理念而又能惜言如金,這絕非一日之功,這是一種極高的教育藝術境界,是集多種素養於一身的結果。學習他們決不能機械模仿,要想徹底“治癒”自己的“課堂多語症”,必須再加上自我感悟和反覆實踐作為“輔助治療”。衷心祝願你們早日“康復”!

關於教師的文章2

從剛上國小一年級開始,老師就一直教我們,到現在已經5年了,老師從來沒要求換班,也沒有因為有的同學學習不好而趕走他。

老師對我們有時嚴厲、有時温和,嚴厲的時候通常是生氣的時候,那時老師會命令我們做很多的事;而温柔的.時候就是高興的時候,那時老師會少留作業,多給我們玩的時間。

現在我們長大了,不像小時候那麼頑皮,不會再給老師添那麼多麻煩,每當我們覺得老師將要不高興時,會做些讓老師高興的事,如果老師很高興,我們會想辦法讓老師更高興。

這麼多年過去了,我覺得老師像一個知識淵博的海洋,我們是一羣小魚,在海洋裏盡情遨遊;老師就像一條清泉,在我們飢渴的時候給我們力量;老師就像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老師就像春蠶,儘管把知識和做人的道理傳授給了我們,可是不求絲毫回報……

老師,我衷心地感謝您這麼多年來對我們的關心、呵護和幫助。作為師者,您已經做到了傳道、授業、解惑。它們幫我解決了很多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難題,讓我明白了更多的知識和道理,積累的知識越來越淵博,使我變得越來越聰明。

老師您就像母親一樣偉大、無私,我們永遠敬重您、愛戴您!

關於教師的文章3

轉眼我已經從一名學生轉變為一名教師一年了。一年中,我擔任美術老師、副班主任,經歷了很多,磨練了很多,學會了很多。也讓我形成了一些教學上自己的觀點。

我認為每個孩子都是值得被肯定的,因為他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顆渴望被老師欣賞的心,並且在每個孩子身上,都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潛力。

我教的主要是二年級的孩子,與他們相處的也最多。這個年紀的孩子活潑好動、行事有了自己的想法、對事物有着無盡的好奇之心。

但有一個學生,穿過其他孩子熱情主動的眼神,我看到的總是她低着的頭。

記得剛認識他們的第一節課上,全班幾乎都拿起了畫筆,惟獨這位同學靜靜地看着白紙,什麼也不做。我問她為什麼不畫?她什麼也不説,只是搖搖頭。我又問她是不喜歡畫畫嗎?她也搖搖頭。我問她那是為什麼呢?她終於説,是不知道怎麼畫。弄清原由,我告訴她:你想想你最擅長畫什麼,最喜歡畫什麼,不要顧忌畫的好不好,只要大膽畫,即使是亂塗亂畫,也會從中發現美的東西。這節課,她勉強完成了第一張作業的練習。

接下來的幾節課,我又發現她經常不帶我佈置要帶的東西,上課從不舉手發言,作業時有拖欠。我想她應該是怕自己表現的不好。所以我試着想要改變她,給她建立自信,對她的些許進步就鼓勵、表揚她。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偶爾會看到她的臉上露出一絲羞澀的笑容,我彷彿看到了一縷陽光。

過了一段時間,有次我去他們班上手工課,她很開心的過來和我説:“老師,今天我東西都帶齊了,這節課我們要做什麼呢?”我感到一陣驚喜,她終於從一個沉默的女孩到主動開口找老師説話,這是多麼可喜的一步!課上,遇到不會做的,她就舉手問我,並且一次次做好給我看。我突然發現,其實她可以做的很好。於是我鼓勵她:只要你有興趣,就肯定能學得很好的。這節課中,我注意觀察她,她做得特別認真。

是呀,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將使學生終身受益。而老師的肯定,更是一種助推器,讓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更上一層。

她一天天在進步,她不但能堅持帶齊學習用具,而且能舉手發言了。行動已證明了她能行,從她的變化中我看到了希望。

我堅信每個學生都是小天使,他們都具有學習美術的潛在能力,都能在他們不同的潛質發展上獲得不同程度的進步。

我希望我可愛的小朋友們能每天進步一點點,成為一名獨立、自信、優秀的好學生。

關於教師的文章4

大凡從教時間久的人,都會有一種心力交瘁的疲倦感。究其原因,或來自於各方面的壓力,或偶爾感到待遇不公,或對日復一日的教學感到孤獨難耐。然而,如果我們把目光轉向自己,好好審視自己的日常工作,就會獲得一種別樣的感受,就會發現其中也有許多樂趣,幸福就藴涵在零零碎碎的事業當中。

一個學生,剛接手時成績沒有及格。可他仍不分上課下課地玩,作業不去完成。任課教師對他都有無可奈何的情緒。一次上課學習《燕子》一文,當老師問同學們讀出了怎樣的燕子時,全班都安靜了下來。這時一個細小的聲音説道:“活潑可愛。”老師馬上感覺到了,點名這個學生回答,並請他上來板書。結果他表現很好,老師及時表揚他,並利用課外時間跟他談心,為他補課。結果期末考試,他語文考了七十六分,躍上一個層次。看到這個同學的變化,老師感到彷彿一棵病苗被自己醫治好了一樣,那種滿意度,那種成就感就美美地洋溢在身上。

教師每天和學生親密無間的相處,成為持續不斷給自己的才智、本性、情感添加養分的源泉。每次秋遊時候,同學們會帶一些易拉罐、瓶裝飲料,我們在某處歇息時,他們會讓你給他拉開或擰開來。給剛入學的孩子上寫字課,他們鉛筆斷了會請你給他刨刨。我常常會為做這樣一些小事而樂不可支,這是我們教師獨有的展示,這是師生情感的交融,一種幸福感會油然而生。

我們每天都體驗着成人世界的生活,備嘗其中的酸甜苦辣。然而我們在批改學生的日記作文時,常常會被孩子們充滿童真的'生活所沉迷,為他們奇特的想象而歎服,也為他們有趣的文筆而驚喜。

一個學生在作文中描述觀察顯微鏡時這樣寫道:“通過顯微鏡,我發現了許多用肉眼無法看到的有趣的事物。比如,松葉橫切標本看起來是紅的,圓圓的、小小的細胞三四個連在一起,就像西瓜籽一樣;蜜蜂的腿毛絨絨的,很密很密,看起來像鳥的翅膀;最震撼的是蟻蠶了,在顯微鏡裏,頭眼分明,身子半透明,還長了長長的稀疏的毛,看起來真是特別。把洋葱表皮放到顯微鏡下能看到它的細胞就像一個一個格子,排列得很漂亮……”他就把自己經歷的事情活靈活現地敍述出來,我們也感到非常有趣。像這樣的文章,我們有哪一次批閲時不欣賞到許多呢?

我們不去羨慕那杯觥交錯的生活,不去感歎那遊山玩水的愜意,我們轉向自己的內心,像品嚐佳餚似的品味我們的生活,就會感到我們的生命意義也別有一番洞天,這也是提供了我們一路前行的巨大動力吧。

關於教師的文章5

《影響教師的100篇教育美文》是一本值得所有老師細細研讀的經典教育著作。本書共有四個章節,分別是:我愛孩子;教室,出錯的地方;教師是靈魂的守望者;牽一隻蝸牛去散步。精選了100篇親情、友情、師生情等經典美文,並將這些情感與教師生涯的方方面面進行了結合、類比,特別是文章後面的感悟板塊,讓讀者與作者在心靈和思想上一次次得以碰撞。

每讀完一個小故事,我都會不由自主地思考,如果我是故事中的老師會怎麼處理?如果我是那位學生會是怎樣的心理和狀態?書中的一件小事、一句話語、一首小詩,在帶給我美好閲讀體驗的同時,也帶給我很多教育啟發,使我對教育的真諦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教育是以心交心的事業。”它需要教師以愛為本源,以育人為責任,充分尊重學生,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來影響學生,通過不斷提升自己的素養和技能來改變學生。作為教師,我想我們不能休息,否則會“生鏽”,我們得堅持不懈,不繼提升自己,這樣才能不讓祖國的教育事業“生鏽”。

書中讓我感觸最深的'一個章節是《牽一隻蝸牛去散步》,裏面的小故事提醒我,不光要對孩子的成長和進步給予足夠的耐心和時間,對教師本身何嘗不是如此呢?其實,無論作為學生還是教師,在學習和工作中難免遇到困難或不如意之事,這不免會使我們的熱情大打折扣。但是生命是一個奮鬥的過程,也是一個等待的過程,如果我們所期待的暫時沒和我們碰面,只需在等待的過程中不斷地積蓄力量。只要我們做到失意不失志,遇挫不氣餒,成功總有一天會如約而至。

泰戈爾有一句詩我很喜歡:“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但我更喜歡這樣説: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我想,人生若有如此豁達的態度,任何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關於教師的文章6

我是一朵小黃花,生長在路邊的花叢中,和同伴組成了一片花的海洋。這是個秋高氣爽的早晨,陽光透過雲霧温和地射向大地。人們都匆匆忙忙地趕向自己的崗位,路邊的柳條兒迎風飄揚,黃鶯歌唱,我也在呼吸着新鮮的空氣。

這時,走來一位揹着書包,穿着紅色連衣裙的小女孩。哦,我認識她,她就是紅星國小6(1)班的班長王丹。她朝這邊望了望,便把我和同伴們採了下來。看到這一幕,我真憤怒:虧你還是個班長呢?怎麼這樣啊,我們在這兒供人觀賞,好好的,怎麼把我們採去了呢?

這時,我們來到了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是學校。同學們都還沒來,王丹把我們帶到老師辦公室的窗户邊。只見桌上一本語文書摞在一疊教案上,旁邊還放着一副沒合上的眼鏡,這位老師昨晚肯定又熬夜了。那瓶紅巖墨水,不知位我們批改了多少作業,那褪了色的'地球儀,不知位我們轉了多少圈。直到這時,我的怒氣才消了,因為我看見了桌子上的枱曆,上面清楚寫着“9月10日,中國教師節”,哦,我明白了,王丹是要把我們獻給這位辛勤的園丁,作為教師節的禮物,我錯怪她了。是啊,老師為了學生們,兢兢業業地工作,無私忘我地教書育人,他們應該擁有自己快樂的節日。為了讓老師過一個愉快的教師節,我願意用自己的芬芳減輕老師工作的疲勞。

這時,傳來了“篤篤篤”的腳步聲,是老師回來了。老師看見了筆筒的我和我的姐妹們,似乎明白了什麼,會心地笑了。

關於教師的文章7

瑤瑤是個羞澀的女孩,教師節快要到了,瑤瑤一直想送個禮物給她喜歡的老師。可是送什麼呢?瑤瑤很苦惱。媽媽説:“禮物不在於輕重,只要能表達心意就行,發自真誠的禮物最能打動人!”

又是一個臨睡前的時間,這也是媽媽和瑤瑤親子共讀的時間。最近她們讀的是薛濤寫的一本兒童詩集《四季小豬》,每首詩媽媽先讀一遍,瑤瑤再讀一遍,然後彼此交流一下詩所表達的意思。瑤瑤喜歡這本書的程度讓媽媽很意外,也很驚喜。對於喜歡的詩句她都能背誦下來,尤其是一首《這樣的下午》,其中讀到“我把一本書都翻爛了,我把枕頭都壓扁了,只等着夜晚來臨。”瑤瑤很憂傷對媽媽説:“媽媽,小豬太孤獨了!”看來瑤瑤是真的讀懂了這些詩。

“為什麼不自己寫首詩送給老師呢?”媽媽提出建議。瑤瑤很高興,同時又擔心自己寫不好。媽媽鼓勵瑤瑤:“現在離教師節還有幾天,你可以好好醖釀醖釀!”瑤瑤還想送老師一株蝴蝶蘭,她想自己喜歡的花老師一定也會喜歡。媽媽同意了並明確分工,媽媽準備花,瑤瑤準備她的詩。

瑤瑤喜歡的'老師很多,有雷老師、許老師、彭老師、胡老師……等等。最後決定給雷老師和許老師送禮物。瑤瑤是個羞澀的女孩,怕自己的行為太張揚很猶豫,媽媽鼓勵她要學會勇敢的表達感情,瑤瑤下定了決心,併為此歡欣鼓舞。

瑤瑤的小詩終於出爐了,寫完時已經晚上十一點了,她很高興好像完成一件大事。媽媽也很驚喜,雖然和她反覆修改,卻大部分保留了她的原汁原味。這兩道小詩雖很稚拙但很真切,希望能帶給老師一種特別的感受。

關於教師的文章8

楓林路蕭然,

一縷風係一片秋,

飄,飄,飄,

在遠方,

沙沙沙,

葉頑皮,

帶着塵風帶着夢,

靜默了,

回首看你不見了。

葉我離幾度春秋,

楓樹不記得,

葉知楓者終教誨,

三思而後行。

葉們頑皮,

惹楓樹愁,

我還記得,

你忘了?

楓樹指點,

葉不敢忘!

關於教師的文章9

尊重,是一種修養,一種品格,一種對別人不卑不亢、不仰不俯的平等相待,一種對他人人格與價值的充分肯定。尊重學生,是教師必備的基本素質,是吹拂學生心田的一縷春風。

尊重學生是教師的基本素質,是教育教學的基礎。如果説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話,那麼離開了尊重同樣也談不上教育。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發至內心的尊重,在學校就讀的學生亦是如此,他們需要得到同齡人、長輩們的尊重,尤其是希望得到教師的尊重。

尊重的力量究竟有多強大,我們一起來看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位商人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鉛筆推銷員,頓生一股憐憫之情。他不假思索地將10元錢塞到賣鉛筆人的手中,然後頭也不回地走開了。走了沒以幾步,他忽然覺得這樣做不妥,於是連忙返回來,並抱歉地解釋説自己忘了取筆,希望不要介意。最後,他鄭重其事地説:“你和我一樣,都是商人。”

一年之後,在一個商貿雲集、熱烈隆重的社交場合,一位西裝革履、風度翩翩的推銷商迎上這位商人,不無感激地自我介紹道:“您可能早已忘記我了,而我也不知道您的'名字,但我永遠不會忘記您。您就是那位重新給了我自尊和自信的人。我一直覺得自己是個推銷鉛筆的乞丐,直到您親口對我説,我和您一樣都是商人為止。”

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舉動,一句平常的話,讓這位原本衣衫襤褸的他重塑信心,並在自己的事業上有所成就。所有的這些都是由這位商人的尊重開始,往往尊重別人就是在那一霎那又或者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上。

國中生處於人生中不太成熟的階段,他們有朝氣、有活力,可他們也是脆弱、敏感的,會因為老師的一句言辭而自省甚至自責,可能一句批評也會讓他們感受到嘲諷。所以,這些都提示我們教師,不管在什麼情況下,要始終牢記教師教書育人的使命,始終牢記犯錯是人的天性,更何況這些孩子,始終牢記教育從尊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開始。用尊重學生去感化每位學生,用尊重去觸碰學生內心的最深處,讓學生體會由受尊重而帶來的那份由內而外的信心。

可是在現實生活中,不時會有一些不尊重學生的現象發生,這不得不令人深思。可喜的是,眼下這種不尊重學生的狀況正在逐步得到改變。

比如,學習成績不好又調皮搗蛋的孩子曾被稱作“差生”甚至“雙差生”。後來,改成了“後進生”。“後進生”與“差生”相比,雖無實質變化,但聽起來卻含蓄多了,至少與嘲諷與鄙視撇清了界限。從名稱上不再是強化學生的“差”,而是讓學生感受到一種繼續努力的向上感,這就可以説是一種觀念上的進步。

近年來,隨着素質教育的實施,學校教育在認識上和觀念上都發生了變化,學生的人格也越來越為廣大教育工作者所尊重,叫了多年的“後進生”又被悄無聲息地改成了“學困生”。雖只是片言之差,卻全然隱去了以往的歧視之嫌,且聽起來更富人情味。因為在教師和學生的眼裏,“學困生”只是由於各種原因在學習上暫時存在困難,成績眼下還不夠理想,但是通過師生的幫助和他們自身不懈努力,明天亦或是後天他們可能就是最優秀的學生。

再比如,學校教育對學生的評價擺脱了“唯分論”,更多的是從學生綜合素質的角度出發,充分利用和發揮學生成長記錄袋的作用,讓更多學生意識到除了學業成績的提高外,更需要注重培養自身的綜合能力。

看來,從“差生”到“後進生”,再到“學困生”,不只是一個稱謂的簡單變化;從“唯分論”到綜合素質的評價體系,我們看到了人們對教育內涵深層次的理解和對學生處於教育主體地位的普遍認同。這是尊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的體現,相信這種尊重會讓每位學生都能體會到,並在學生成長成才的逐夢路上起到推進器的作用。

關於教師的文章10

讀過這本《影響教師的100篇教育美文》後,感想頗多。本着剛剛踏入教師行列中,多多學習的態度來讀這本書,讀後真的讓我感受到教育的偉大與不易。教育是以心交心、以愛育愛的事業、是個良心活!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影響着學生,改變着學生。一件小事,可能會讓學生感動一生,並從此求真向善;一句不該説的話,也可能會使學生一蹶不振,並從此走向人生歧路。教師心中如果沒有愛與感動,就不會有無私的奉獻,就不會有對職業的堅定信念,就不會有追求卓越的理想!

這本書分為“我愛孩子”、“教室,出錯的地方”、“教師是靈魂守望者”、“牽一隻蝸牛去散步”4輯。每一輯思想中都不同,但是卻也是緊密相連的。每每看到感動之處,內心總有一種感觸。我們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即便他們有過錯,責罰是不行的,要用正確的方法來處理問題,他們是孩子,不能讓我們一時的衝動傷了他們那顆澄澈且單純的心。孩子有着最純真、最無邪的情感,所以我們要好好的去呵護,讓他們把這份純真一直保留在內心深處。我們要以平等的心態、平常的心情、平靜的心境來面對學生們,打動他們,撫平他們心中的疑慮和創傷。尊重學生,也是老師對自己最大的尊重。我們在教學中要善於利用孩子的思維、興趣及需求特徵,循循善誘,因材施教,剛接觸高一(20)班,班內有一個學生,每天上課都在説話,亂動,做些影響課堂的動作和事情,我知道後,批評了他,讓他寫了檢查,寫了保證,但後面我發現,他一點改變都沒有,週末的下午我找他談了近兩個小時,打開了他內心的窗户,他就是管不住自己,自己也想學,我就讓他擔任班內紀律委員,讓大家監督他,從現在來看,效果還不錯。

在平時,我們要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因為,也許就在我們的某個舉手投足的瞬間,就將改變學生一生的命運。我們的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句鼓勵的話,對弱小的心靈將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而我們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粒金子,沒有哪個孩子是壞孩子,只有在時間和心血的精心打磨下,才能讓我們看到他們其實都在閃閃發光。關注每一個學生的舉動,使他們每個人都生活在充裕的陽光下。我們要學着善於利用生活小事,尤其是學生的錯誤,將其轉化為一次富有樂趣或哲理的教育活動。平時也要有着豐富多樣的教學模式,別具一格的教學方法往往能取得超乎計劃的優異效果,更能帶動學生的注意力與積極性。在教育中,教師更應充分利用學生的心理特徵,採用委婉而又其樂融融的另類方式,以增強教育的效果。教育,不僅僅是閲讀、寫作、算術等知識的傳授,而分數也無非是個冰冷的數字,教育成功的真正體現,在於學生本質上的飛躍,讓學生學會以樂觀向上的正確心態面對和接納生活的點滴與挫折。

愛是教育的`前提,如果教師有十足的愛,就不會輕而易舉地冷漠,呵斥,失望,放棄。愛有多深,付出就有多大,等待的時間就有多長。在處理學生問題時,我們教師同樣需要足夠的耐心,給自己足夠的時間擦亮雙眼,看清事實真相,也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鼓足勇氣,反省悔悟。只有和緩的處理方式,才能爭取到學生及他人的配合,實現教育的目的。愛是可以傳遞的,只要心與心之間得以相知、相惜與相伴。師生的情誼正是傳遞愛的橋樑,正因為擁有愛的傳遞,教育事業才多出了一份神聖和温情。因此,我們應儘自己的努力,讓學生在充滿安寧、讚美、寬容的舒適環境中,練就平安、耐心和自信等高尚素質。作為教師,我們需要耐心,學會等待,教育本身就是一門等待的藝術。作為教師,失敗和跌倒自然在所難免,每一次失敗,都為最終的成功埋下紮實的石基,無數次失敗的經驗總結,終將聯結為成功的項鍊。我們更應該以身作則,讓學生看到一個堅強無畏、勇於擔當的教師形象。

這本書中每篇文章都是短小精悍、娓娓道來、真情流露、感人至深。一件小事、一句話語、一首小詩,無不帶給教師美好的閲讀體驗,讓教師感受到純真的教育境界。這些文章篇幅雖短,卻啟人深思,在潛移默化中感動教師、影響教師!

關於教師的文章11

回首這一學期的教學工作,感受頗多。作為一名資質頗淺的新老師,剛好又趕上新教材的推廣使用,感覺挑戰更大。對於新教材,大家都處於摸索探究階段,但於此同時也讓我看到了許多前輩教師豐富資深的經驗。新教材內容豐富,理念新穎,針對的是有一定英語基礎的學生,同時該教材營造了一個傾向本土化語言的環境,教材起點高,坡度大,提倡“用到即學”。但作為我們的學生來講,他們大多隻學過2年英語,才初步入門。在這樣情況下,感覺上課難度更大。

作為一個新教師,要學習和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很多。一學期下來,我覺得備課和聽課尤為重要。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因為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繫,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以前學的基本上是純理論的知識,只知道學生是主體,但如何落實呢?最初接觸教學的時候,我還不懂得了解學生對教學的重要性,只是專心研究書本,教材,想方設法令課堂生動,使學生易接受。我以為這樣學生會很好的理解我講過的內容,但事實並非如此,以我的思維來考慮問題,有時會高估他們的水平,想不到他們可能會出的錯誤。聽過許多老師的課,不管是公開課還是常態課,他們總是把學生的思維慢慢引出來,循序漸進的,一切都好象是水到渠成的',這還需要我一段時間去學習。課堂上還有一點很重就是駕馭課堂的能力,因為學生在課堂上一舉一動直接影響教學,但當有學生因課程難而無心向學,違反紀律時,我的情緒易受影響,把他帶入教學中,讓原本正常的講課受到衝擊,影響教學效果,我以後必須採取有效方法克服。 備學生同時也要備教法,一堂準備充分的課,今學生和老師獲益匪淺,列如Unit7,這單元主題是學習衣服,單詞多,如果一個個教授單詞,枯燥乏味,為此我準備自己的衣服,並讓學生也帶來自己的衣服,學習詞彙就較生動形象,又可模擬商場購物,這樣學生就積極參與,並且很快能將售貨員與顧客間對話背出來。

聽課也是提高自身教學能力的一個好方法,新老師只有多聽課才能夠逐漸積累經驗。所

以對每一次聽課的機會我都十分珍惜。聽課的主要對象是師父和英語組其他老師的課,同年段居多。本學期,我聽了二十多節課,收穫很大,逐步掌握了一些駕馭課堂的技巧。聽完課之後,把教師們上課時講到的記在聽課記錄上,然後對我自己的備課教案進行修改,將他們很多優點和長處應用到我的課堂教學當中去,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除此之外,平時我也經常向師父及其老師請教教學上的問題,老師們都非常熱情幫我解答,獲益匪淺,從中明白了知識和經驗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必須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把自己當成學生一樣,積極吸取周圍其他老師一切先進東西,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 學習英語僅靠課堂時間是不夠的,必須課後輔導,在督促學習方面,還要多努力,抓得不夠實,比如説,對中等生把關不嚴,英語強化小組沒有完全做起來等。

一學期的教學,深感自己還有許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裏,能在各位老師的指導幫助下,自己勤問、勤思考、勤總結,取得好成績。謝謝。

關於教師的文章12

在我心中,永遠都會記得老師,因為她們是我們學習路上的明燈,默默的付出,把心血灑在我們這些花朵上去耕耘,花朵也時常會惹她們生氣,但她們會包容會諒解。當花朵一天天長大,她們也一天天變老。這就是園丁的耕耘,又苦又累。但每當看到花朵純真的笑臉,一切都值得了。

我最喜歡的'老師姓王,叫王秀娣,她二年級開始帶我們班的數學並當班主任。一開始接到我們這個班她束手無策,因為我們很吵,王老師又不知道我們的名字所以她費勁了心思,為了讓我們安靜下來她的嗓子常常會啞。後來我們開始漸漸熟悉起來,王老師和我們打成一片,所以我們上數學課也很認真,數學成績開始逐漸提高。但因為我們的調皮犯錯她常常會幫我們處理,一次次的犯錯她都會包容諒解。她常常會在數學課上給我們挑戰,讓我們一下子來了勁兒,學習效率越來越高。上學期同考的數學平均分全縣第一,我們的付出有了回報。

老師是一位指路人,在我們踏上學習之路迷惘時,您為我們指點迷津;老師是雨滴,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老師是一本書,帶給學生知識;老師是樹根,默默地為樹葉花朵奉獻營養;老師是畫家,在成長之路為學生畫上勇氣這濃墨重彩的一筆。王老師,教師節快到了,我祝您節日快樂!感謝您對我們的付出。我們想對您説:“老師,我們愛您!”

老師是蠟燭,犧牲自己照亮別人;感謝您老師。祝您節日快樂!

關於教師的文章13

今天是9月10日,第XX個教師節。這天的早晨格外晴朗,秋陽剛剛升起,她的光輝如一層金色的薄紗,籠罩着大地。

小紅在上學的路上,邊走邊想:今天是教師節,送孫老師什麼好呢?想着想着,她突然聞到一陣菊花香,她思考了片刻,想了想,説:“對,就送菊花。”她在菊花地裏精挑細選,選了兩大把野菊花。-小紅今天穿的格外可愛,她背了新書包,穿了一套粉紅套裝,頭上還紮了兩個小辮子,顯得格外可愛。為什麼今天小紅瑤穿成這樣呢(小紅平時只穿校服)?因為今天是教師節。

小紅拿着花,哼着歌,高高興興地向學校走去。

小紅到了學校,就只奔孫老師的辦公室。“咦,辦公室裏怎麼沒人呀?哦,孫老師可能去吃飯了吧!”她便推開鄰着窗户的那扇沒鎖的窗户。一推開窗户,辦公桌上那些熟悉的物品。都一一映入小紅的眼簾:眼鏡、日曆、筆筒、墨水盒、地球儀,還有那本被眼鏡壓在下面的語文參考書。看到這一切,小紅不禁想起那一年。五年級時,快期末考試的'那一週,孫老師您突然生病了,是由於勞累過度,所以,您本可以找代課老師,您卻不願意,不放心,堅持上了一週的課,最後我們的期末考試倒是考好了,您的病情卻加重了,差一點就有生命危險了,你卻毫無怨言,心甘情願。想到這裏,小紅的眼睛濕潤了。-這時小紅還是滿臉笑容的將花插入了老師的筆筒,她看着這芬芳四溢的花朵,心裏默唸道:

孫老師今天是您的節日,祝您節日快樂,還有,希望這個普通的教師節禮物能讓您感到高興,快樂!

其實教師節的禮物不一定是昂貴的,只要它能表達你的心意就足夠。

關於教師的文章14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1、學生剛到一個新的環境,學習的方式與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變,師生之間互不相識,需要一個熟悉的過程。

2、國小低年級學生愛唱、愛跳、愛動,對音樂有着一定的興趣。本年級有四個教學班,每班有70多人。由於班級人數多、年齡小、組織紀律性相對較差。又由於學校處於城鄉結合部,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弟較多,所以學生的`音樂素質肯定會存在個別差異,因此對學生應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讓他們在鼓勵和讚揚聲中不斷增強學習音樂的興趣。

二、教學目標:

1、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

2、培養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願望。

3、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4、培養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三、教材特點:

1、根據國小低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從教材內容與色彩都採用趣味化,鼓勵和啟發學生去學習。

2、發揮了音樂教學的創新優勢,在呈現上,給師生留出足夠自由想象和隨意發揮的空間。

3、建立了發展性綜合評價體系,課後——“音樂小花在開放”包括:今天表現真棒、音樂。

關於教師的文章15

剛拿到這本書,看到題目“影響教師的100篇教育美文”,想着:“這本書真有這麼大的力量,通過閲讀100篇文章就能影響一個人?”帶着疑惑翻看此書,竟不知不覺對它着了迷,幾度因為上課不得不放下書籍而不捨,幾度手拿面紙擦掉因為感動而不經意流下的激動淚珠,我深深地喜歡上了這本書,這是一本好書,是一本值得所有老師細細研讀,一讀再讀的經典教育文章。本書共有四個篇章,分別是:我愛孩子;教室,出錯的地方;教師是靈魂的守望者;牽一隻蝸牛去散步。精選了100篇親情、友情、師生情等經典美文,並將這些珍貴的情感與教師生涯的方方面面進行了類比。書裏面的小故事像是一個個和我傾訴説話的好朋友,樸實語言中有深厚的愛,讓我的心靈不斷地淨化着,給了我富有靈性的啟迪與感悟。看不厭,讀不膩。每篇文章後面還編著感悟版塊,讓讀者與作者在心靈上又一次得以碰撞。

閲讀每一篇文章,不論是題目還是文章內容,我都覺得是經典。每閲讀完一篇,我都會不由自主地思考,如果我是那位老師會怎麼處理?如果我是那位學生我會是怎樣的'狀態?心理上會有哪些變化?從這則教育故事我得到了哪些啟發?並對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進行梳理,在我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碰到的各種問題該怎麼處理最恰當……可見閲讀這些美文對我的影響有多大。它給我啟迪與引領,讓我不斷思考,明白閲讀的重要性,提升自我的迫切性。

“師愛是一種等待。”等待需要耐心、等待需要智慧、等待需要堅持、等待需要寬容。師愛是一種等待,有着這樣的教育信念的時候,你就能貼近孩子的心靈,你就會贏得孩子,贏得明天。一字一句深深地觸動着我,因為深有感觸。今年新接手的二(3)班有位小朋友叫蔡陽,剛開始也沒怎麼注意他,個頭小,前幾次作業平平,碰巧一年級時的任課老師在一桌吃飯,班主任在隔壁桌,聊到二(3)班的情況,才得知這位小朋友其實非常不聽話,叫他做作業什麼的都不理你,還介紹了另外幾個有類似情況的同學,因為今年教他們,我也就細細地聽,就當瞭解一下班級“行情”。於是在以後的課堂上我特別留意蔡陽,觀察他的一舉一動,發現他其實並不像他們説的那樣,相反他上我的課非常認真,開學到現在只有一次忘記帶材料,而且也會向我主動説明情況,同一組的同學經常告他狀,我都會先了解情況然後處理;有時他也會告狀,説同一組的小朋友欺負他,最後的結論是欺負他的情況多。前段時間一直關注他,並有意識地保護他,不説怎麼有智慧地等待,但我堅持着,耐心地,寬容地愛護着他,每次上課都能見到他燦爛的笑容,下課時他的桌上總是整理地非常乾淨。快樂地和我説再見,非常有禮貌,心想要是每位同學都像蔡陽小朋友那樣,我該多開心多幸福啊。可是事情哪有那麼簡單呢,對於蔡陽我能等待,對於其他表現不是很好的同學,我又是怎麼做的?反思自己的言行,真覺得慚愧。

同樣是二(3)班的學生,他叫馬業專,開學到現在也沒見他帶過幾次材料,可能連一次都沒有,由於教的班級多,有時關注的不是很到位。但是不管怎樣開學前三週我都會關注材料的準備。二年級的學生還小,有時回去忘記跟爸媽説要買材料啦,爸媽常年不在家啦,爺爺奶奶不太上街啦,爸媽總是忘記啦,各種各樣的情況都有。我要考慮到,要預留時間讓他們準備。其實基本上在第二週都能準備好,不全的再慢慢補齊,只有個別同學還沒準備好,例如馬業專同學。我的耐心、堅持、寬容在等待中慢慢消失,以至於每次上他們班的課看見他兩手空空就一肚子的火,甚至會説一些傷人的話語,就差沒動手了。碰到這樣的同學我也就多橫他兩眼算數,沒有再理會。等待需要智慧,從這件事情上,我沒有使用任何智慧,像這樣的情況每個班都有,我教9個班,總是認為班級太多,課太多,太忙顧不過來。看了“師愛是一種等待”,我怎麼還能坐的住呢,一直自認為是很有愛心的我應該想盡一切辦法,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無視問題。怎麼解決?初步設想:把每個班級有情況的學生都記錄下來,分類;每次上課找這些同學交流、溝通,瞭解情況,再針對不同的情況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如何班主任溝通,讓班主任和學生家長溝通,或者我再和家長溝通。溝通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

閲讀這本書的感悟,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説完的,每一篇文章給我的感悟都不一樣,因為它們給我的觸動是深層次、多方面的。每一篇文章我都喜歡,我會一遍一遍去讀,不厭其煩。如“罰站任安妮——我永久的痛”三年前在李鎮西老師的著作中就讀到過,每一次閲讀心境不同,感觸也不同。這真是一本好書。

Tags:教師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