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技工

現代技工教育產訓融合教學模式初探的論文

欄目: 技工 / 發佈於: / 人氣:1.73W

為適應當前經濟發展,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亟需培養一流的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是當今社會賦予現代技工教育的重要使命,因而,加速發展現代技工教育成為必然。現代技工教育有它獨特的個性,其中最重要的一點表現在其職業崗位性。同時,現代技工教育與應試教育不同,它所培養的是專業實用型人才。技工院校培養的學生在具備一定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更加強調崗位操作技能,使其既能適應當前職位需求,又能可持續發展。因此,江門市高級技工學校在實際教學中構建了符合現代技工教育特色的產訓融合教學模式,即以學校與產業部門為主體,以平等互利、優勢互補為原則,以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型為目的的教學模式。產訓融合教學模式下,學校充分利用產業部門的教育資源和教育環境,把以課堂獲取的理論知識付諸於實踐,將教學活動與生產活動深度融合。具體表現在生產過程與教學過程相接、生產環境與教學環境相融、生產資源與教學資源相合、生產工時與課程學分相通等四個方面。

現代技工教育產訓融合教學模式初探的論文

一、生產過程與教學過程相接

生產過程是指圍繞完成產品生產的一系列有組織的生產活動的運行過程。生產過程的特性包括:第一,不間斷性。指在空間和時間上都是連續的過程。第二,平行性。指生產過程中加工對象實行並行交叉作業。第三,比例性。即生產能力與生產任務相配。第四,協調性。第五,適應性。教學過程是教育者以社會發展需求及受教育者身心發展規律為依據、以教學資源為載體、以師生雙邊良性互動為基本形態,指導受教育者系統掌握科學文化知識和操作技能,實現學生認知、技能、情感協調發展從而達到預期教學目標的活動進程。主要分為感知、悟知、行知三大階段。其特徵體現在:雙邊性與週期性、認知性與個性化、實踐性與社會性。

生產過程與教學過程相接是產訓融合教學模式實施的有效手段。兩者相接主要體現在:其一,生產流程與教學計劃相接。每學期期初學校教務科、技能開發科根據生產經營科的企業生產流程與生產週期制定並實施教學計劃,隨生產過程中不同階段開展相應的理論和實踐教學。其二,生產任務與教學內容相接。即按照企業生產任務設計相應的教學內容,通過學習和運用理論知識及技能完成生產任務,從而瞭解企業的生產管理過程,體會生產中的勞動組織關係。具體來説,以企業真實生產任務設計各層次實踐教學內容,將企業產品件(零件、模塊、單元)作為學生技能訓練課題,學生全程參與企業生產過程,獨立完成作業信息、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價六個模塊,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工藝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團隊意識和安全意識。

江門市高級技工學校在借鑑傳統工學交替教學模式基礎上,依託現在生產實訓資源,深化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產訓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加大生產過程和教學過程交替的頻次及教學內容覆蓋面,提高兩者契合度。比如,模具專業根據“產品開發——模具設計——圖紙審核——工藝制定——模具加工——模具裝配——試模——修模”的生產過程,分別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為每套模具落實相應的負責人、成員和完成周期,協調好學校的教學與企業的生產之間的安排,做到生產過程與教學過程和諧相應,既不耽誤企業正常生產,又不影響教師的教學工作。在江門市高級技工學校的教學模式中,整個教學過程不再是教師講、學生聽,也不是單純的教師演練、學生示範,而是讓學生走進工廠,在真實的生產過程中汲取知識和養分,這種讓學生在生產實踐中學到所要學習的內容,相應在學習過程中又完成了生產任務的教學方法取得了雙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效率。再具體到每一個單元的工作過程亦是如此,例如,在某個零部件生產過程中,首先由技術部設計零件加工工藝,其次車間主任根據產品精度、難度安排產品,最後實習指導教師根據產品加工要求安排學生加工。與此相應的教學過程是實習指導教師根據教學進度、學生特點、產品精度、產品難易度、設備性能等情況,安排學生進行加工。具體來説,首先,分析產品精度、生產週期、產品易難度等,從而選擇設備與學生。其次,教師進行入門指導或授課,明確任務要求,學生分析任務和寫加工工序並由教師審核工序後簽名確認。再次,學生領取並使用生產工具進行首件加工,由班質檢、教師、車間質檢對首件產品進行檢測,並簽名確認,學生根據首檢合格產品為樣件,加工完成產品。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

二、生產環境與教學環境相融

生產環境指產品生產的現場,是影響零件或產品製造和質量的重要條件;教學環境是指影響教學活動的各種外部條件。廣義的教學環境指影響整個教學活動的諸因素的集合,包含科學技術、社會制度、家庭條件等。教學環境具有場域性、互動性和結構性。

生產環境與教學環境相融是產訓融合教學模式實施的有效途徑。兩者的融合主要有三種形式:第一,學校工廠型。即學校基於計劃組織,依據學生的所學專業和發展方向、企業的需求和實訓條件,開展和企業的合作。第二,工廠學校型。即由工廠開辦技校,並享有技校的產權。在這種形式下,工廠能根據自身需求,有針對性地培養人才。第三,工廠學校聯合型。即技工院校與企業聯合辦學。雙方共同協商培養目標、專業設置、教學計劃、人才規格等。生產環境與教學環境相融的過程中,充分利用學校和企業兩個教學場所,在硬環境和軟環境上都力求做到相互交融。硬環境的融合主要體現在學生進行生產性的實訓時,可以共享學校和工廠的'場地及設備。而軟環境的融合則表現為學生進入工廠,着力將企業文化、企業精神作為指引實訓的總體方向,將企業規範及用人標準作為實訓的基本要求,讓學生的實訓過程“零距離”對接企業生產,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職業通用能力,形成職業感知,增強崗位自信。

江門市高級技工學校將生產環境與實訓環境相融在一起,不滿足模擬課堂的真實性,將課堂搬到工廠中,在生產中開展實訓教學。比如,在硬環境方面,2011年學校修建新校區,同時建立了“方君學”實訓基地,在學院領導的宏觀管理、統籌規劃、綜合協調下,在實習教師及相關教學單位的支持下,一方面保證實習教學任務順利完成,完成專業學生實習實訓、專業技能考證培訓,另一方面還接納江門市第一機牀廠等相關企業的生產型實訓任務,年累計生產任務達到17 100工時;軟環境方面,學校將校內實訓室打造成校內模擬企業,以企業具有的核心文化、工作氛圍、制度標準等規範管理校內實訓室。具體實施表現在:其一,提煉企業文化。學校根據現代企業要求,提煉出符合現代技工教育特色的企業文化,即“高起點、嚴要求、抓質量、爭一流”;其二,營造企業氛圍。學校將校內實訓室按企業佈局予以設計,將實訓要求、產品標準、工作態度、行為規範等內容以文字或圖片的形式上牆,讓實訓學生深刻感受到濃厚的企業氛圍;其三,提出企業願景。學校將“爭做一流員工、共造一流產品、同創一流企業” 作為企業願景,為學生指明奮鬥方向。如江門市化工儀表廠的生產環境:行為觀念上,每天上班前班檢,下班後集隊報到,相當於企業打卡下班;生產過程以安全第一,保證質量為主;實施江門市化工儀表廠車間管理規範;生產現場有企業各種管理規範、質量管理、安全口號等企業文化。相應地學生的實訓環境也與此相融:行為觀念上,每天晨檢與生產班檢合一,班前授課、入門指導;班後對生產實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學生在實習過程以生產工人行為準則為標準;現場學習體驗企業文化。

三、生產資源與教學資源相合

生產資源是指確保生產過程順利進行所需要的各種人力、設備、材料等;教學資源是指教學過程中被教學者利用的一切條件。生產資源與教學資源相合是產訓融合教學模式實施的有效措施。如何將企業生產設備的“工件”變成學生實習、學習的“學具”是重要的環節。目前,技工院校主要是通過以下兩種方式實現生產資源與教學資源的結合:其一是仿真性結合。由於技工院校受到資金的限制,對於更新換代頻率快的儀器設備,學校沒有條件也沒必要長期引進。學生可以通過仿真企業生產的設備軟件,全面瞭解生產流程和設備調試的過程,從而加強對真實生產過程的感知與體驗。儘管這種形式產出的作品並非實際產品,但這種方法不僅能夠解除學校資金不足的困境,同時也能保障學生的實訓質量。其二是實踐性結合。這種結合方式主要適用於有校辦工廠的學校,學生在校辦工廠真實的生產過程中進行實訓,體驗實訓過程的“全真性”,技能訓練的“職業性”,運行管理的“企業性”。在校內生產性實訓中,生產任務即為實訓內容,生產過程即為實訓過程,生產產品即為實訓結果。實訓結束後,學生實訓中產出的合格產品直接作為工廠的產品對外銷售,學生便成為企業的員工。如果學校沒有校辦工廠,可以加強建設頂崗實習基地,讓學生在企業實習崗位上體驗真實的工作環境、工作過程和工作情景,為將來的就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江門市高級技工學校堅持深度融合生產資源與教學資源。學校的專業建設和教材建設由學校、企業、社會等多方主體共同參與。到目前為止,學校通過數字化平台,為4個重點專業實現了教材、教輔、教具、學具、課件和網站等多介質的立體融合。比如針對數控專業而言,其生產資源主要有三類:一是學校內生產資源,包括江門市化工儀表廠、江門市第一機牀廠、江門市宇寶電子廠,主要有C6132A車牀、C6132A1車牀、搖臂鑽牀、水份儀、定量儀、掃描架、雕銑機等產品的零配件;二是外協加工資源,主要由學校生產經營科,技能大師工作室及其他教職員工承接校外企業產品資源;三是校內各部門維修件及雜件,主要有後勤維修的風扇蝸桿轉軸、水籠頭閥心、水管接頭、學生牀、鐵門;產品生產附件的包裝、門膠、鑽模、特殊螺釘。這些生產資源在教學中都將被轉化成教學資源,成為實訓教學中的關鍵資源。通過生產部門和技術部設計產品零配件的加工工藝,車間主任根據加工工藝,分析每年級教學進度要求,把產品分為入門、粗、半精、精等工序安排到每個實訓模塊中進行加工生產。這其中搖臂鑽牀、水份儀、定量儀、掃描架、雕銑機等生產資源都會被應用到教學;實習指導教師根據生產圖紙和毛坯料設計產品粗車、半精車、精車的尺寸形狀,合理安排學生進行逐級加工,學生通過此係統工作流程,能學習到關鍵職業技能與能力。

四、生產工時與課程學分相通

生產工時是工業上計算工人勞動量的時間單位;課程學分是用於計算學生學習量的計量單位,是學校基於專業教學計劃對課程進行考核評價的標準。現代技工教育培養的是應用型、實用型人才,強調學生的就業能力和崗位適應性。產訓融合教學模式下賦予學生雙重身份,既是學校學生又是企業員工,因此,現代技工教育教學應探索和完善適合技能培養和產訓融合的學分與工時互換模式,生產工時與課程學分的相通是產訓融合教學模式得以實施的重要保障。兩者的相通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雙證制度”。理論課和實訓課都佔據一定比例的學分,實訓課的學分由工時兑換,學生修完課程並達到標準後即可獲得學分,累積學分達到教學計劃標準後可向學校申請職業鑑定,並獲取畢業證書;二是“學分互認”機制。即學生獲取的技能證書和技能獎項可兑換成相應學分;三是“工學交替”,充分考慮職業教育工學結合的特點,允許學生學習時間的間斷,對於學生就業或創業過程的學習經歷也可以摺合成學分,如同零存整取的“學分銀行”,充分注意生產工時和與課程學分的互換。

江門市高級技工學校在產訓融合的交替教學模式中,堅持生產工時和課程學分相通的評價方式。即對學生技能實訓的工作量有明確的要求,按生產工時來計算,對學生課程學習也有學分要求,兩者可以相互置換,共同計入學生總的學業成績,建立以能力為核心的綜合型評價模式。這種模式涵蓋了學生學業能力考評和素質能力考評,具體而言,學業能力考評的內容包括生產工時量、產品質量、技能競賽成績等,素質能力考評包括道德品質、工作態度和實訓表現等。如數控加工專業學生在學習零件的數控車削加工時,多零件加工包括多個工時,佔了這門課程成績的70%,安全文明生產佔20%,出勤及作業課堂佔10%。並且還根據學生所在年級不同設有不同的工時標準:學生第一學期不算工時,第二學期學生完成一個工時折算成一個熟練工人的20%,以此類推,第三學期為35%,第四學期為50%,第五學期為75%,第六學期為100%。

綜上所述,現代技工教育產訓融合教學模式將教學內容變抽象為具體,教學環境變靜態為動態,教學資源變單一為多元,並將理論知識、崗位技能和素質教育培養相融合,對培養一流技工,發展現代技工教育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