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農業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欄目: 農業經濟管理 / 發佈於: / 人氣:6.34K

隨着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報告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那麼什麼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農業社會實踐調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農業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農業社會實踐調查報告1

近年來,“三農”問題一直是眾人關注的焦點。在家鄉松陽縣,通過調查,深入地瞭解了當地農村現狀及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狀況。本文就農業產業化中的主要問題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

關鍵字:農業產業化;農村土地緊缺;專業合作組織;農民增收;新興鄉

隨着新年鐘聲的敲響,xx年温暖的春風已經悄然吹過我們的臉龐,過去的xx年,黨和國家繼續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切實減輕了農民負擔,推進了農村經濟、教育、醫療等各項事業的發展,促進了農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全社會對於“三農”問題的關注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乘此東風,寒假期間我針對家鄉農村農民的生產生活狀況做了一次深入細緻的調查,通過走訪農户、鄉鎮政府,瞭解了農村農民的收入、支出結構以及農村的醫療衞生和教育等的狀況。通過調查走訪,取得了一些寶貴的實踐經驗,並就發現的一些迫在眉睫、亟待解決的問題訪問了當地有關部門的政府工作人員,最後結合自己的思考得出了本報告。

一 總況

家鄉松陽縣位於浙江省南部,是閩浙山地綿綿羣山中一顆未經雕飾的天然寶玉,擁有浙南最大的山間盆地——鬆古平原。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造就了松陽18xx年來經濟殷實、民風淳樸、社會安寧的社會環境。宋代狀元沈晦更有“唯此桃花源,四塞無他顧”的衷心讚歎。然而正是這種小農經濟的封閉思想,讓我縣在全省上下卧薪嚐膽、背水一戰大力發展中國市場經濟的最早的主體——中小民營企業的改革發展大潮中錯失了不少機會,比起周圍的發達地區,我們落後了許多。在全省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的xx年,我縣的人均gdp卻只有全省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特別是佔全縣人口87.5%的廣大農民的生活水平還比較低。xx年浙江省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660元,而我縣卻只有3209元。

我縣農村基本上可以劃分為三個樣本:平原村——產業結構調整中的;鄉鎮附近村——城鎮化進程中的;山區村——貧困中的。

根據政府部門的統計報告以及實際調查瞭解,通過產業結構調整,茶葉、食用菌、水果和蔬菜已經成為四個上億元產值的全縣農業主導產業。近幾年來茶葉生產的發展尤為迅速,xx年產值達1.45億。而新建成的浙南茶葉市場已成為全省最大的茶葉市場之一,種植茶葉則成了平原鄉如下面要提到的新興鄉廣大農民增收的一個特色產業。

而在中心城鎮附近,傳統的農產品簡單出售所得早已不是農民家庭收入的主要部分,不少農民也趕着浙江省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大潮,許多農民轉為從事工商等產業,有的甚至開始回過頭來投資農業,致力於搞農業產業化,如創辦農產品加工企業等。他們的收入主要是源於經營性收入、創業性收入以及財產性收入。

此外,縣內也有一些山區鄉鎮,其耕地面積少而且土地貧瘠,缺少合適的經濟作物,本身工業又不發達,無法滿足大量的農村勞動力,於是外出務工就成為當地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如象溪鎮就是這樣的典型。全鄉耕地面積6172畝,而勞動力就有8855人之多,人均耕地只有0.7畝。全鄉共有2396人外出打工,有的村甚至有一半以上的勞動力輸出。

二 現狀及問題

在實地調查走訪的一些農户中,有幾位的情況較為典型(調查記錄見附)。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思考,發現了一些共同性的問題

1. 農民對於增收狀況普遍不樂觀,增收的偶然性、風險性過大。

茶農們由於土地有限,無法擴大規模,增收渠道較窄,而且由於產業規模較小,過度依賴市場,而市場價格的漲跌將對其有致命影響。

而從事二、三產業以及外出務工的農民也由於資金、市場、政策環境等對於增收前景抱謹慎態度。

2. 教育投資成為一般農民家庭的最大支出。

我縣通過農村税費改革,已於xx開始全部免除了農業税、農業特產税等以及其他大部分的農村行政事業性收費;我縣將從xx年起逐步推行九年義務教育免收學雜費制度。過去,按一般的農民家庭來算,大部分家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孩子,倘若是上國小或者國中,依賴家裏的省吃儉用尚能基本維持,到了高中階段則不然,在農村地區,一個高中生每年的學費和日常花費需要6000元(調查所得數據)左右。一般農民家庭的經濟狀況能承擔的最多隻能是一個孩子上高中的費用,並且倍感拮据;倘若孩子上了大學,便有很多家庭能經不起(在城市人看來並不算什麼的)重負,

3. 因病返貧的情況較為普遍,農村醫療保險制度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待加強。

農村醫療保險制度在我縣已經實施一年,一般要求在縣鄉級以上醫院就醫方可憑有效證件報銷一定數額以上部分金額的一定比例。對於多數農民來説,一般小病就是靠土方或者買些常用藥,捨不得上醫院。醫療保險對他們來説形同虛設。而真正去醫院的農民,一般花費一兩千的,按照規定只能得到一兩百的保險金,只能算是杯水車薪。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由於我縣財政力量有限,一是保障力度較小,二是以錢定人,農村低保應保未保率高達50%,值得政府有關部門引起重視。

4.農村信用社金融信貸事業發展滯後。

農業社會實踐調查報告2

假期期間我們專業集體搞了一次關於訂單農業調查的實踐活動,假期間我主要針對上海市的訂單農業發展狀況進行了深入地研究和調查,以下就是我所調查的關於上海市訂單農業的一些總體狀態。

訂單農業作為一種市場導向型的生產經營模式,對於深化農村經營體制改革,促進新階段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將發揮積極作用,上海市訂單農業雖處於不發達階段,但發展較快,效果 明顯,前景看好,且已經在閔行,浦東以南,寶山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並有覆蓋全市農業地帶的趨勢。

一、上海市訂單農業的發展特點與基本形式

“訂單農業”,也稱“契約農業”或者“合同農業”,是指供需雙方J農户與客户即農產品購買者K根據收益測算簽訂購銷合同,農民按照合同要求進行生產,實行以銷定產的一種農業生產經營模式。上海市訂單農業起步較早,但那時僅侷限在牛奶等少數幾個品種。近年來隨着市場農業的發展、農產品加工產業的突起、農業結構的調整,特別是今年滬委1號文件的落實和糧食市場化改革的推行,為訂單農業的發展創造了更加寬鬆的環境,加快了訂單農業的發展。目前,全市已有86家“龍頭企業” 31家糧食收儲公司開展訂單生產,參加的農户已達133950户,品種40多個,總金額20.66億元。上海市訂單農業發展呈現以下特點與趨勢。

 1.從牛奶到糧食,訂單農業覆蓋的品種不斷拓展。由於牛奶產業的特殊性,長期以來都以訂單的形式組織生產,只不過由過去的國有企業獨家訂購加工,轉變為國有股份、私營企業競相訂購加工。目前全市有規模的乳品加工企業有9家,聯繫農户850户,奶牛7429頭,年牛奶收購量39425噸,產值達6508萬元。近幾年來,其它農產品的訂單也逐步發展起來,主要品種有生豬、獺兔、肉兔、、雞、鴨等多種畜禽品種,玉米、蔬菜、茶葉、柑桔、獼猴桃、藥材、蠶豆、香菇、大葱等幾十種農作物品種及部分高值水產品。今年上海市抓住糧食產銷市場化改革的機遇,率先將“合同定購”轉為“合同訂購”,推動了訂單糧食的發展。全市落實糧食訂單91118份,農户83995户,總計18506萬斤J其中早稻13924萬斤,晚稻4852萬斤K。

2.從傳統產品到優新品種,訂單農業的產品不斷創新。前幾年都是當地有什麼,就收購什麼,銷售什麼。訂單農業主要侷限在當地土特產。去年以來,該市龍頭企業根據市場需求,引進了一批新品種,在農業局的大力支持下發展新產品生產基地,取得了初步成效。又如當今綠色食品成為市場寵兒,龍頭企業便發展綠色食品。

3.從國有加工企業到農民合作社,訂單農業的發單主體不斷增加。過去該市訂單農業的主體侷限在國有加工企業,現在形成了政府部門、加工企業、營銷公司、購銷大户、合作社等不同成分多種主體共同參與的局面。加工企業是訂單農業的主要力量,銷售公司是訂單農業的重要成份,農副產品購銷大户是訂單農業的後起之秀。政府部門是特殊的主體,如糧食部門為了完成糧食收儲任務,委託糧食收儲公司與農户簽訂糧食生產合同。農業合作社是訂單農業的新興組織。還有一種中間主體,龍頭企業與中間主體如農產品販銷大户或經紀人簽訂購銷合同,販銷大户或經紀人再與農户簽訂生產合同,這種合同履行率非常高,這是一項值得重視的形式。

4.從當地到全國,再到國外,訂單農業涵蓋的範圍不斷擴大。為了彌補該市資源不足,訂單農業不再侷限在本市,已向全省全國甚至國外發展,並且勢頭強勁。如虹豐集團在黑龍江等建立了20萬畝優質米基地。上海兔業有限公司把長毛兔訂單發到山東及西部各省,僅遼西地區朝陽縣長毛兔已發展到10萬隻。外企保鮮蔬菜的生產加工企業已成為上海市農業出口創匯的領跑者,年出口額達11億美元,並且很好地解決了當地的失業問題,為社會安定也做出了突出貢獻。

5.從產品買賣到跟蹤服務,訂單農業的內涵不斷豐富。現在的“訂單”不是孤立的產品買賣合同,而是一種特殊的資源配置方式;訂單農業的主體之間,也不是一般的賣買關係,而是一種特殊的利益關係。龍頭企業不僅重視結果,而且非常重視過程,竭力為訂單農業提供全程服務。一是資金支持。為進行某種資源、產品、品牌、技術開發,企業給農户墊付資金,先付後還。二是物資支持。主要是低價供應或者是賒銷生產資料,這在訂單農業中比較普遍。三是技術支持。企業為了確保產量和質量,落實了基地建設負責人,並聘請了農業技術專家進行技術輔導。

訂單農業體現了以商品合同為紐帶的利益分配機制。綜合全市的情況,主要形式有四種:

(1)保證價合同。一般按“成本+一定利潤”或近幾年市場平均價格,確定合同保證價。這種形式比較穩定,農户可以獲得穩定收益,而龍頭企業則要承擔產品市場風險。

(2)保護價合同。龍頭企業與農户按一定的標準核定保護價J最低基準價格K,合同約定當市場價高於保護價時,按市場價收購;當市場價低於保護價時,按保護價收購。這種形式對農民利益的保護程度很強,但龍頭企業承擔的風險較大。

(3)二次分配合同。在合作經濟或聯合企業中先以合同收購價J有的為成本價K,與提供初級產品的農户進行第一次結算,待銷售或加工銷售後,再將所獲利潤分成,按照出售產品數量返還給簽約農户。二次分配的意義在於使農工商形成經濟利益共同體,使農民分享加工和流通環節產生的利潤。

(4)市場價合同。合同只規定農民供貨的數量和質量標準,收購價執行當時市場價格。這種合同,市場風險主要由農民承擔,企業風險較小。

二.訂單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訂單農業的發展使我縣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發生了新轉變,但在實踐中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訂單合同的簽訂、運作、監管尚不規範。從訂單文本看,規範性合同少,意向性協議多 ,存在着內容不全面,格式不規範,標準不具體,責權不明確等問題,可操作性不強,有的 甚至是口頭協議而無書面合同,給合同履行帶來難度。從訂單運作看,有的是企業與鄉鎮政 府簽訂協議;有的是通過政府撮合,農民與企業簽訂協議;有的是重複簽訂,“一女嫁二郎 ”。從訂單監管看,缺乏明確的監管機構和仲裁機構,違約行為得不到迅速公正的處理。主 要原因是訂單農業剛剛起步,訂單經驗和技術不足,需要一段時間摸索;企業特別是農户都 有一種包贏不輸的思想,不願意把合同條款定細,以便在違約時免去責任。

 (二).是訂單雙方的法律意識不強。從農户一方看,主要在訂單合同簽訂以後,當農產品市場形 勢趨好,其價格走勢明顯高於訂單時,一些農户為追求眼前利益,常棄訂單于不顧,把農產 品私下賣給其他客商或自行銷售;從客户一方來看,約定的農產品市場滯銷,價格走低,就 一走了之,把損失加到了農民的頭上。出現違約是雙方法律意識淡薄,沒有認識履約的嚴肅 性,只看重眼前利益,缺乏長遠合作的打算。有的訂單雖然通過政府、農業部門與農户簽訂 的,但一旦一方違約,後續工作難以處理。

(三).是利益機制沒有真正形成。據調查,3/4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在發展訂單位農業過程中,還 是單純的買賣關係,保護收購和實行“二次追利”的不普遍,企業和農户還沒有形成利益共 享,風險共擔的機制,訂單顯得比較鬆散。另外大多數訂單位是短期訂單,一年一訂或一季 一訂,質量、品質價格等變動較大,使農户在生產上無所適從,容易導致農業結構的多變和 反覆,不利於形成區域化的農業生產格局。

 ( 四).是缺乏相應的發展環境和條件,訂單農業數量偏少。我縣訂單農業起步遲,政府、部門、 農户對訂單的認識不夠,宣傳和培育力度不夠。同時我縣農業的生產規模偏小,規模化、基 地化程度不高,制約了訂單農業的發展。

三、發展訂單農業的對策

發展訂單農業,對於深化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解決當前農產品“賣難”等突出問題,具有 積極的推動作用。針對上述訂單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我們着重要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要注重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數量。發展符合市場需要的優質農產品是農户獲得訂單的前提 條件,質量是訂單農業發展的生命,數量是訂單農業的基礎。所以發展訂單農業始終注重提 高農產品質量和數量,要充分發揮當地的資源優勢,來調整耕作制度和優化品種結構,要因 地制宜,調整農業生產區域佈局。大力發展名特優新品種。在發展訂單農業中緊緊依靠科技 提高農產品質量,通過加強種子工程建設,加快名特優新品種的引進和推廣;運用先進實用 技術,從各個環節保證農產品的品質;通過科技培訓,提高農民的科技素質,不斷增強農民 的質量意識。高的科技含量和一定的規模產量,使農户多贏得訂單。

(二).要始終注重培育名牌,不斷開拓市場。牌子響,市場旺。在發展訂單農業時,政府和部門 要根據本地優勢,把實施名牌戰略作為效益農業增效的重點來抓。首先要確定品牌。目前着 重抓“兩早”。一個是烏牛早名茶。以其“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優勢,吸引着各地茶商 ,成為眾茶商的搶手貨,並多次獲全國農業博覽會金獎,市優質農產品金獎和市農業名牌產 品。其次要通過參加國家、省、市舉 辦的農產品博覽會、展示會以及優質農產品評比等活動,不斷提高其產品的知名度,促進了 市場的開拓。並要對外舉辦名優產品展示會、新聞發佈會等形式,大力宣傳當地產品,通過 網上宣傳、在大中城市設立辦事處等形式,通過名牌擴張來加快發展效益農業。

(三).要依法維護訂單的嚴肅性。訂單能否有效履行,是發展訂單農業的關鍵環節。只有訂單籤 約雙方形成了責權利統一的制約機制,訂單才能有效履行。在發展訂單農業中,一方面把訂 單農業納入法制化管理,維護訂單的嚴肅性,另一方面,積極探索建立各種互惠互利、相互 制約的利益聯結機制,建立相對穩定的農產品購銷關係,為訂單的有效履行創造條件。同時 還要運用政策法規規範訂單農業,搞好引導、協調和監督工作,不斷完善訂單的簽訂和管理 辦法,為當事人提供政策法規諮詢、合同糾紛處理等服務,切實保護當事人利益,防止毀約 事件的發生。

(四).要大力培育發展中介服務組織和經紀人隊伍。中介服務組織和經紀人是訂單農業的直接參 與者 和推動者,在農產品流通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各級政府和部門要根據本地的資源優勢和農業 發展特點,積極引導農户通過股份合作制或股份制,創辦經濟實體,連接生產、加工和銷售 。按照“自主經營、自願聯合”的原則,組織互助合作的聯合組織,成立行業協會、經濟 專 業合作社,發揮他們在發展訂單農業、促進農產品銷售、提供生產服務中的作用,為農户提 供產前、產中、產後服務,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圍繞當地的主導產品,組織農户在搞好生 產的同時,經過加工、自行銷售,減少農業內部利益的流失,增加農民收入。要進一步壯大 農產品經紀人隊伍,鼓勵、組織更多的農民進入流通領域,專門參與產品的販銷,緩解農產 品賣難的問題,推動訂單農業的發展,同時加強對經紀人素質的培養,採取多種形式培訓, 提高營銷水平,增強文明經商,守法經營的意識,帶動區域農業經濟發展,提高農業經營水 平和經濟效益。

(五).要建立保障機制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1.是建立各種風險基金,如生豬生產調節基金和實 行農業保險,確保農業生產穩定,緩解自然與市場兩大風險。2.是繼續加強對農業龍頭的支 持和培育,尤其要大力發展加工企業和培育購銷大户。在資金、信息、技術、服務等方面組 予支持,加大對農業的投入,為發展效益農業多做實事。3.是組建農業貸款擔保公司,縣財 政注入一定的啟動資金,有關農業企業認購一定比例的股份,按股份制運作,解決農業龍頭 企業貸款難問題。4.是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的引導作用,為訂單農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條 件。如協調農户與企業之間的關係,規範雙方的經濟行為;建立健全信息服務網絡,利用農 業信息網、招商引資等,積極幫助農户瞭解市場,開拓市場;與廠商、客户建立廣泛的聯繫 ,為農户獲得訂單牽線搭橋等,促進了訂單農業健康快速發展。

隨着上海市市場經濟的`完善與發展與市委政策資金的支持,上海市的農業將成為我國農業發展的模範,帶領中國農業走出低谷,走向世界。

農業社會實踐調查報告3

摘要:近年來,“三農”問題一直是眾人關注的焦點。在家鄉松陽縣,通過調查,深入地瞭解了當地農村現狀及農業產業化的發展狀況。本文就農業產業化中的主要問題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

關鍵字:農業產業化;農村土地緊缺;專業合作組織;農民增收;新興鄉

隨着新年鐘聲的敲響,xx年温暖的春風已經悄然吹過我們的臉龐,過去的xx年,黨和國家繼續推行了一系列政策,切實減輕了農民負擔,推進了農村經濟、教育、醫療等各項事業的發展,促進了農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全社會對於“三農”問題的關注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乘此東風,寒假期間我針對家鄉農村農民的生產生活狀況做了一次深入細緻的調查,通過走訪農户、鄉鎮政府,瞭解了農村農民的收入、支出結構以及農村的醫療衞生和教育等的狀況。通過調查走訪,取得了一些寶貴的實踐經驗,並就發現的一些迫在眉睫、亟待解決的問題訪問了當地有關部門的政府工作人員,最後結合自己的思考得出了本報告。

一 總況

家鄉松陽縣位於浙江省南部,是閩浙山地綿綿羣山中一顆未經雕飾的天然寶玉,擁有浙南最大的山間盆地——鬆古平原。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造就了松陽18xx年來經濟殷實、民風淳樸、社會安寧的社會環境。宋代狀元沈晦更有“唯此桃花源,四塞無他顧”的衷心讚歎。然而正是這種小農經濟的封閉思想,讓我縣在全省上下卧薪嚐膽、背水一戰大力發展中國市場經濟的最早的主體——中小民營企業的改革發展大潮中錯失了不少機會,比起周圍的發達地區,我們落後了許多。在全省人均gdp達到3000美元的xx年,我縣的人均gdp卻只有全省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特別是佔全縣人口87.5%的廣大農民的生活水平還比較低。xx年浙江省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660元,而我縣卻只有3209元。

我縣農村基本上可以劃分為三個樣本:平原村——產業結構調整中的;鄉鎮附近村——城鎮化進程中的;山區村——貧困中的。

根據政府部門的統計報告以及實際調查瞭解,通過產業結構調整,茶葉、食用菌、水果和蔬菜已經成為四個上億元產值的全縣農業主導產業。近幾年來茶葉生產的發展尤為迅速,xx年產值達1.45億。而新建成的浙南茶葉市場已成為全省最大的茶葉市場之一,種植茶葉則成了平原鄉如下面要提到的新興鄉廣大農民增收的一個特色產業。

而在中心城鎮附近,傳統的農產品簡單出售所得早已不是農民家庭收入的主要部分,不少農民也趕着浙江省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大潮,許多農民轉為從事工商等產業,有的甚至開始回過頭來投資農業,致力於搞農業產業化,如創辦農產品加工企業等。他們的收入主要是源於經營性收入、創業性收入以及財產性收入。

此外,縣內也有一些山區鄉鎮,其耕地面積少而且土地貧瘠,缺少合適的經濟作物,本身工業又不發達,無法滿足大量的農村勞動力,於是外出務工就成為當地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如象溪鎮就是這樣的典型。全鄉耕地面積6172畝,而勞動力就有8855人之多,人均耕地只有0.7畝。全鄉共有2396人外出打工,有的村甚至有一半以上的勞動力輸出。

二 現狀及問題

在實地調查走訪的一些農户中,有幾位的情況較為典型(調查記錄見附)。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思考,發現了一些共同性的問題:

1. 農民對於增收狀況普遍不樂觀,增收的偶然性、風險性過大。

茶農們由於土地有限,無法擴大規模,增收渠道較窄,而且由於產業規模較小,過度依賴市場,而市場價格的漲跌將對其有致命影響。

而從事二、三產業以及外出務工的農民也由於資金、市場、政策環境等對於增收前景抱謹慎態度。

2. 教育投資成為一般農民家庭的最大支出。

我縣通過農村税費改革,已於xx開始全部免除了農業税、農業特產税等以及其他大部分的農村行政事業性收費;我縣將從xx年起逐步推行九年義務教育免收學雜費制度。過去,按一般的農民家庭來算,大部分家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孩子,倘若是上國小或者國中,依賴家裏的省吃儉用尚能基本維持,到了高中階段則不然,在農村地區,一個高中生每年的學費和日常花費需要6000元(調查所得數據)左右。一般農民家庭的經濟狀況能承擔的最多隻能是一個孩子上高中的費用,並且倍感拮据;倘若孩子上了大學,便有很多家庭能經不起(在城市人看來並不算什麼的)重負,

3. 因病返貧的情況較為普遍,農村醫療保險制度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待加強。

農村醫療保險制度在我縣已經實施一年,一般要求在縣鄉級以上醫院就醫方可憑有效證件報銷一定數額以上部分金額的一定比例。對於多數農民來説,一般小病就是靠土方或者買些常用藥,捨不得上醫院。醫療保險對他們來説形同虛設。而真正去醫院的農民,一般花費一兩千的,按照規定只能得到一兩百的保險金,只能算是杯水車薪。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由於我縣財政力量有限,一是保障力度較小,二是以錢定人,農村低保應保未保率高達50%,值得政府有關部門引起重視。

4.農村信用社金融信貸事業發展滯後。

調查中,70%(調查所得數據)以上的農民認為“去銀行信用社借款”麻煩或很麻煩。事實上,在全國大部分農村地區,普通商業銀行考慮到向農民貸款數額小、難以集中、償還困難等因素為避免風險根本不向農民個人發放貸款,基本上是“只收存款,不放貸款”的狀況,而傳統的農村信用社由於管理體制落後,沒有有效的針對農民的貸款機制,對農民來説也是“貸款難”,雖然近兩年國家針對這種狀況進行了農村金融體制改革,採取了很多新的措施,實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但看來收效不大。在農民資金短缺的時候,大部分農民選擇“向親戚朋友借款”或“其他門路自籌”。農民由於“借錢難”,家庭產業化經營發展不起來,致富之路隨之變得曲折坎坷,這也日漸成為制約農村農民家庭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瓶頸。

新興鄉茶葉產業化情況調查

農民增收、農村發展、農業現代化是一個系統工程,農村税費改革、鄉鎮財政體制改革、鄉鎮機構改革、農村金融體制改革、農村醫療及教育體系改革、農村民主政治建設、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新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以及我省以改善農民生活環境為目標的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這一切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牽一髮而動全身!

由於寒假時間有限,而且我縣是一個傳統的農業縣,從事第一產業的從業人員佔全縣從業人員的73.5%,農業產業化經營是未來幾年我縣廣大農民增收的主要手段,因此我把對調查的深入瞭解的方向定為前面提到的我縣第一類農村——平原村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情況,走訪了我縣茶葉產業結構調整進程中的典型——新興鄉,並訪問了政府有關工作人員。

1.新興鄉茶葉產業化經營的現狀

新興鄉經過幾年的農業結構調整和篩選培育,形成了以茶葉為主的具有特色優勢的農業主導產業。已有茶葉基地一萬多畝,產值0.4億元,高效茶園畝產值超萬元。全鄉90%以上農户均從事茶葉產業,其中有10%左右的農户辦起了茶葉加工企業,而手工作坊式的加工户更是遍地開花。該鄉的茶青市場xx年交易量達6900噸,交易額4140萬元,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茶青交易市場之一。品牌意識逐漸深入人心,規模較大的企業普遍重視品牌建設,努力樹立本企業品牌。而在這方面,政府也給予大力扶持,連續幾年投入上百萬打造品牌,松陽銀猴系列綠茶通過了綠色食品認證,其系列標準經過多次修訂後,已開始申報省地方農業標準。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從xx年開始起步,運作還比較鬆散。通過茶葉產業的經營,該鄉農民人均收入較之傳統農業有很大提高,達4388元,高於全縣平均水平。

2.存在的主要問題

1) 土地問題

全鄉萬畝茶葉基地中,除部分由企業主開發的農業基地外,絕大多數是由農户自主開發“一畝三分地”而連接而成的“百衲衣”。農户分散經營,既給標準化無公害生產帶來了巨大困難,也嚴重製約了科技推廣和機械化生產,增加了勞動成本。如人工一項開支往往佔一畝綠茶產值的四分之一,而機械採茶則可以提高功效4-5倍。而且分散經營使大多數農户一户獨立完成產供銷,無力影響市場供求和價格,導致產業的高風險。而大多數專業合作組織為“公司+農户”式運作,還未與農户結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經常出現價高時農户自行銷售,價低時企業又不願按協議價格收購的矛盾。這些也是農業產業化發展,農民增收亟需解決的問題。

2)產業鏈問題

全鄉目前的茶葉加工企業由於自身基地有限,與農户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不完善,產供銷、農工貿聯結不緊密,導致本身無法擴大規模。其他手工作坊衞生條件差,管理鬆散,導致農產品質量問題突出,甚至曾為松陽的茶葉品牌抹黑。由於規模的限制,使得該鄉的茶葉加工能力受到了很大限制,許多農户種植的茶葉均以鮮銷為主,結果把加工環節的巨大利潤送給了外地的茶葉加工產業。而且大多數加工企業由於資金,技術等原因,僅限於初級加工,缺乏精細加工和深度開發,沒有自己的品牌,產業鏈難以延長。另外,本鄉的販銷隊伍量少質弱,農產品外銷多數依賴外地客商。而這本身也是產業鏈延長的一個重要環節,不僅能吸收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還能解決土地緊缺農户分散經營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3)品牌問題

打造品牌僅僅依靠政府是不夠的,品牌需要規模化生產,專業化銷售,需要政府、企業、農户的聯手來打造。而我縣目前雖有銀猴系列品牌,有龍頭市場,但是大多數企業的規模實力都不到要求,又缺少一支強大的農民茶葉營銷隊伍,使得我們的品牌無法很好的統領全縣的茶葉產業,形成羣龍無首的局面。

三 對策建議

政府除了使用有限的財政力量加大對農村發展農民生活的支持外,更重要的是為做好規劃引導,為農業發展提供體制創新上的指導與規範,提高農業產業合作經營的組織化程度,為農户提供有效的信息,一方面鼓勵農户轉向二三產業以解決土地分散經營的不足,另一方面又要引導二三產業的從業人員投資本縣第一產業或提供服務,以實現產業之間的聯動,形成完整的產業鏈結構。將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加快勞動力轉移以減少農村人口以解決土地不足問題這兩大解決農民增收致富的法寶結合起來。

比如可以組織專業培訓,鼓勵農户外出開辦農產品專賣店,並通過網絡、電視等媒體,藉助茶道文化、茶博會、農展會等開拓品牌,增強本縣農產品的營銷力量。政府還可以與企業攜手,建立權威的農產品信息網絡,及時、準確地向農民提供生產、價格以及氣象氣候信息,提供中長期市場預測分析,幫助農民按市場要求安排經營生產。

在政府的有效引導下,農户應儘量加入行業合作組織,通過借鑑周圍地區如金華温州等地的模式,並結合自身實際總結完善,以推進農業基地的標準化無公害生產和農業的合作化經營,以擴大產業的規模,延長產業鏈。只有通過轉化和加工才能使農產品增值,創造品牌,提高農產品的競爭力。而通過加工業以及後續的宣傳銷售等行業也能吸收一部分轉移的勞動力,而這些行業的壯大又能增強我們的品牌實力,真正做大做強名牌產品,實現整個產業的高效益。

農業產業化還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與“科技興農”、“生態農業”緊密結合,不斷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提高資源利用率。比如可以藉助農業科技工作者的力量,在全縣茶葉產量總量擴大的同時進行茶葉產品的深度開發,利用生物科技提取茶葉中的特有成分,製成保健品、化粧品及其他相關產品。還應適時調整茶葉種植規劃,實行標準化茶葉基地建設,推廣機械化採摘作業,提高工效節約成本。

四總結

調查的意義在於過程!調查的第一天,父親就對我説。

的確,農村的問題非常複雜,而我所瞭解的僅僅是一些皮毛,而調查的結果對於農村問題本身是毫無意義的,但調查的過程對於我,卻是一種社會的歷練,人生的展拓!

中國目前有13億人口,其中9億農民,在我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現代化進程中,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是必然的,“三農”問題的根本解決也需要全社會長期的共同的努力。我堅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全中華民族萬眾一心促農業發展的環境中,雖然中國農業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但中國農村、中國農民的未來是無限光明的!

五參考文獻

xx年、xx年新興鄉農村經濟年報

xx年、xx年象溪鎮農村經濟年報

xx年松陽縣政府工作報告

《農村經濟綠皮書 xx-xx:中國農村形勢分析與預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