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走進實驗室徵文1500生物

欄目: 生物技術 / 發佈於: / 人氣:1.21W

走進實驗室徵文1500生物

走進實驗室徵文1500生物

上了國中,課程變得豐富多彩了。除了語數英外,還有國小沒有的地理、歷史、生物、政治等,其中最有趣的要數生物課了。

生物課告訴了我們許多形形色色的動植物的生活習性,要知道我可是最喜歡看動物世界、自然探祕等節目了。所以對生物課我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這不,有趣的事來了,老師要求我們抓幾隻鼠婦來觀察它的生活習性。鼠婦俗稱“潮蟲”,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方,抓潮蟲那可太有趣了。

吃過早飯我就和媽媽來到五一公園尋找潮蟲。天空不作美,小雨一直淅淅瀝瀝的下個不停。我們打着傘在五一公園裏到處找潮蟲,可是五一公園修建得很漂亮、整潔,花壇裏的花爭奇鬥豔的開放着,草坪裏的小草在雨中靜靜的享受着雨水的滋潤,潮蟲呢?平時隨處可見的潮蟲呢?公園裏沒有可移動的花盆,也沒有殘磚斷瓦,潮蟲當然無處可覓了。我變得垂頭喪氣,媽媽忽然想起,媽媽的單位有很多花盆,也許那裏能有。

剛一到媽媽單位,便看到路邊擺着幾個花盆,我歡呼着跑過去,媽媽撐着傘,我費力的搬開了一個花盆,突然看到一隻灰色的、硬殼的、長卵形的蟲子飛快地跑開,那不是潮蟲嗎?“那邊還有一隻”,我叫了起來,趕快動手抓起來,邊抓邊嘟囔着:“不用怕,我不傷害你們,等我做完實驗,我一定把你們都放了”可等我抓完第一隻的時候,另外的一隻不見了,咦——,哪兒去了呢?沒看見他逃跑呀?找了一會兒,只見地上是一些碎土粒,潮蟲已經蹤跡全無。唉!再搬開一個花盆看看吧,又搬開一隻花盆之後,又看到幾隻潮蟲,當我的手碰到一隻潮蟲時,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潮蟲迅速的蜷成一團,一動不動,土灰色的潮蟲,立馬和小土粒混在一起,如果不是我一直盯着這隻潮蟲還真分辨不出來到底是潮蟲還是土粒,我瞬間明白了上一隻潮蟲哪去了。我搬開了一盆盆花,看到了花盆下的另一個世界,有潮蟲、有和蜈蚣相似的蚰蜒、有長長的蚯蚓、還有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蟲子。原來,花盆下是這一些蟲子們的樂園。就這樣,不一會兒我就抓了十多隻潮蟲。

我找來一個木盒子,盒子底部鋪了一些潮濕的土,盒子上邊用玻璃蓋上,隨後我用一本書擋住了一半的玻璃,然後我把潮蟲全部放在光線充足沒有書遮擋的部分,剛開始調皮的潮蟲不停的想往外爬,爬到盒子上部被玻璃擋住了,只好又下來。等兩分鐘過後,有潮蟲開始向書遮擋的陰暗的那一邊爬去,一隻、兩隻......,越來越多的潮蟲爬向了陰暗的角落,十多分鐘之後,所有的潮蟲都爬向了陰暗處,原來潮蟲喜歡陰暗潮濕的環境。

當我做完了實驗,得意洋洋的在網上查找潮蟲的生活習性時,才發現我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我找的根本不是潮蟲,而是和潮蟲很像的“西瓜蟲”,西瓜蟲和鼠婦的主要區別就是“西瓜蟲”遇到危險後,能很快的蜷成球形,而潮蟲則不能。

嗨!費了半天功夫,卻原來抓的不是潮蟲。不過資料介紹,西瓜蟲和潮蟲的生活習性一樣,但是我決定明天還是抓一些真正的潮蟲。觀察完“西瓜蟲”的生活習性,我實現了我的諾言,我就把“西瓜蟲”全部放掉了。看着“西瓜蟲”快速的跑掉,我心裏美滋滋的。

我喜歡生物課,喜歡這些有趣的實驗。

走進實驗室徵文1500生物

生物實驗室是學生學習生物學知識和技能的重要場所。本節課是學生進入中學後第一次走進實驗室,因此在本書以至學生的整個學習階段都佔有重要位置。認真組織並上好本節課對於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起着重要作用。關於常用實驗器具的名稱和作用,學生在以後的實驗中將逐步接觸到,本節課做一般瞭解即可。顯微鏡是研究生物科學不可缺少的工具,生物實驗中最常用到的觀察儀器,所以關於顯微鏡各部分的名稱和主要作用是本節課的重點。

學生分析

七年級新生對於實驗課具有強烈的新鮮感和好奇心,對於實驗室常有一種神祕感,他們沒有受過在實驗室內學習的規範教育,進入實驗室後,很有可能不知道遵守實驗室規則,不按照教學要求進行操作、觀察和思考,因此需要教師認真準備,組織好教學。

設計理念

通過學生走進實驗室,熟悉實驗室的環境,認識實驗室中常用的實驗器具,親身感受科學實驗的`氛圍,使他們認識到遵守實驗室規則是保證實驗順利進行的條件。

教學目標

知識性目標 1.識別生物實驗中常用的實驗器具;

2.説明顯微鏡主要部件的結構及作用。

技能性目標 嘗試使用顯微鏡。

情感性目標 1.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2.認同顯微鏡的規範操作方法,愛護顯微鏡。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實驗常用器具(每實驗台一套)、顯微鏡(包括示範鏡)、培養幾名參觀實驗室的引導員。

學生:蒐集有關顯微鏡發展史、顯微鏡用途以及電子顯微鏡的資料。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提示和建議

組織教學

一、引言

在國小自然課上,同學們就非常喜歡學習與生物有關的知識,升入中學後我們就要在生物實驗室中學習了,老師看到同學們非常興奮,可是你知道在生物實驗室裏我們都能做些什麼呢?

小組討論,發表見解

⑴能做實驗

⑵能觀察生物

等等 本節課在實驗室上

二、講授新課

實驗室是我們學習生物學知識和技能的重要場所。在這裏,我們可以通過觀察、實驗等方法來探索生命活動規律。

只有通過實驗,才能獲得許多感性認識,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探索生命的奧祕,學會很多科學實驗的方法。 嚮往實驗,渴望在實驗室學習。

1.組織參觀實驗室 在引導員的帶領下分成四個小組:

⑴參觀實驗室的佈局、設施;

⑵參觀實驗室內櫥窗、模型、標本;

⑶參觀教師製作的動、植物標本;

⑷參觀學生製作的動、植物標本。

坐回實驗台。 分成小組避免擁擠,節約時間。

激發他們熱愛實驗室,尊敬老師的情感及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教師組織學生學習“實驗室規則”

引導學生討論:

⑴為什麼要遵守“實驗室規則”?

⑵怎樣遵守“實驗室規則”? 看課本第3頁上圖示資料。

分小組討論老師提出的問題,各小組交流,互相評價。 是面向全體學生的一個策略,而且討論過程中,每個學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水平參與,獲得自身的充分發展。

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適當補充一些在實驗中經常碰到的、應讓學生知道的規則和注意事項。

2.瞭解實驗室常常用到的一些實驗器具

引導學生按照書上彩圖,認識常用實驗器具。

鼓勵學生説出各器具的主要功能並給與補充。這些實驗器具在以後的實驗中,我們會逐步接觸、瞭解它們,指出顯微鏡是我們生物實驗中經常用到的儀器。 邊看書邊認識實驗台上的實驗器具。

學生分小組討論,根據已有知識説出各器具的功能,互相補充發揮團隊合作精神。

3.顯微鏡各部分的結構及作用

要求學生按照書上彩圖,瞭解顯微鏡各部分的結構及作用,並在小組內討論。 學生小組學習。 在此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相信學生,欣賞學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請一個小組的同學,對照顯微鏡説出各部分結構及作用。 其他小組認真聆聽並作為“評委”,主要指出:

⑴做得好的地方

⑵不足之處。 活動後要給與鼓勵性評價,讓學生體會到成功後的喜悦。

肯定同學們的學習成果。把主要部分如鏡頭、反光鏡、準焦螺旋的作用再加以強調。

指出物鏡、目鏡鏡頭上標有的數字為放大倍數。 為後面介紹顯微鏡的放大倍數作準備。

4.用顯微鏡觀察毛髮

課前已調好的兩台示範鏡放在講桌上。 按小組有秩序地到前邊觀察毛髮(其他同學進一步熟悉顯微鏡結構)。 教師要提示學生觀察不清楚時可調節細準焦螺旋。

在學生觀察時,可儘快在學生實驗台上再多調幾台顯微鏡,並指導觀察。 興趣濃厚,觀察認真。 學生沒使用過顯微鏡,教師要幫助學生調好焦距。

提出問題:顯微鏡下觀察的毛髮與肉眼觀察的結果有什麼不同? 踴躍回答。

如粗了,放大了等。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適時指出:顯微鏡是一種精密的放大儀器,是研究生物科學不可缺少的工具。一般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為40—1500倍。

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目鏡倍數×物鏡倍數 認同顯微鏡的作用。

請一名同學到示範鏡前計算毛髮被放大的倍數。 告訴其他同學目鏡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並計算出毛髮被放大的倍數。

5.顯微鏡的用途、發展史

創設情境:半個多世紀前,許多地方瘟疫肆虐,使人大量死亡,死亡的原因不明,從第一台顯微鏡發明後,人們認識到病原體的存在,為戰勝疾病創造了條件。

顯微鏡為人類開啟了認識微觀世界的大門。

在實驗室中顯微鏡為常用的實驗儀器,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你知道哪些地方還用到顯微鏡嗎?

你知道顯微鏡的發展史嗎? 為人類的聰明才智而感到自豪。

發散思維,舉手發言,互相交流。

交流課下收集的資料。

給予肯定性、鼓勵性評價。

通過收集資料和資料分析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處理生物科學信息的能力。

展示圖片或通過投影等了解顯微鏡發展史中幾台典型的顯微鏡。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利用校園網播放錄像。 認真觀看圖片、投影或錄像。 感受顯微鏡製作技術的發展。

三、小結

用啟發、鼓勵的語言引導學生對本節進行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教師可以從學生回答問題中發現問題,以便及時解決。) 學生總結,並互相補充。 可以鍛鍊學生的表達能力及總結、概括能力,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精加工處理,使之結構化、條理化。

四、討論題

生物存在於我們周圍,生物學問題也時時刻刻存在於我們身邊。探究生物學問題,除在實驗室進行外,還可以在哪些地方進行呢?請同學們思考,舉例説明。 學生舉出實例加以説明。 引導學生的知識遷移,鼓勵學生髮散性思維、求異思維的發展,給學生髮揮的空間。

五、結束語

鼓勵同學們掌握好顯微鏡的使用方法,為以後的學習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