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設計

《鳥的天堂》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欄目: 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57W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鳥的天堂》第一課時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鳥的天堂》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鳥的天堂》第一課時教學設計1

一、教材説明

《鳥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選入課文時有修改。文章記敍了作者和他的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時所見到的不同景象,表現了大榕樹的龐大、茂盛,以及被稱作“鳥的天堂”的名不虛傳,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中這種生命現象的熱愛和讚美。

文章表達上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與動態的描寫;第二,借景物描寫表達感情與直接表達感情相結合。

選編本文的目的,一是使學生感受大自然在人類保護下充滿生機活力的美,增強環保意識;二是使學生領悟作者描寫景物和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提高閲讀能力和作文能力。

本文的重點是寫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作者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沒有看到鳥,重點寫了大榕樹的碩大無比和充滿生機的美麗。作者按由遠及近的觀察順序,先寫它佔地面積大,並通過爭論榕樹的多少,説明這株榕樹是孤木成林,表現榕樹之大;接着寫近看榕樹,通過對枝幹和綠葉的描寫,展示了大榕樹的勃勃生機。在飽含情感的描寫之後,作者發出由衷的讚歎:“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作者着重寫了眾鳥活動的熱鬧場面。從作者的描寫中,我們不僅知道了這兒鳥的數量多、種類多,而且分明感受到了它們生活的自由、快樂。

對國小生來説,本課的難點主要有兩處:一處是“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着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另一處是文中四處提到“鳥的天堂”,為什麼有的地方加引號,有的地方沒有加引號。

二、學習目標

1學會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糾正、逼近、做巢、樹梢、靜寂、應接不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

3默讀課文,理解內容,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那人與自然友好相處的和諧之美,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4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動態描寫和寄情於景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建議

1課前,可引導學生查閲有關“鳥的天堂”的資料;教師應準備課文插圖的放大圖或實景錄像帶。

2要加強朗讀和背誦的指導。教學中,可以採取以讀代講的方法,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例如,關於“真是一株大樹”一句,學生讀時習慣強調句中的“大”字,實際上作者強調的是“一”株大樹,而不是他認為的許多株,也不是有的朋友説的兩株。這就要求教師指導學生聯繫前文的句子,讀好這句話,讀出榕樹的大。要鼓勵學生相互交流朗讀的感受,説一説為什麼這樣或那樣讀。難讀的語句、段落,教師可適當範讀,亦可用音樂、圖像、語言等把學生帶入文中的情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選自己最喜歡的部分背誦下來”,這一要求能充分體現學生的自主性。教師要尊重學生的選擇,鼓勵學生用自己認為最有效的方法背誦,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實實在在地練習,當堂背下來。還應組織學生相互交流背誦的部分,並説説自己為什麼喜歡這部分。

3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是本組課文的教學重點。《鳥的天堂》是進行這項訓練的第一篇例文,“思考·練習”第二、三題就是體現這個訓練重點的。教學時,可以憑藉這兩個題目,引導學生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具體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第一步,在學生理解課文主要內容、理清課文敍述順序的基礎上,讓學生帶着“作者是怎樣寫出大榕樹的特點的”“哪些句子寫得好”這兩個問題,細細品讀課文,能夠讀出點味道,有點自己的感悟。

第二步,就這兩個問題交流閲讀的體會。學生可以從總體上談怎樣寫出大榕樹的大和茂盛的,也可以就某一個句子、某一個詞語、某一處標點的使用説説自己的體會。在交流中,要特別注意一些難理解的句子,如,“那翠綠的顏色……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通過互相交流啟發,使學生領悟到,這是因為一片片葉子綠得發亮,在眼前閃爍,就好像一個個顫動的生命。再如,“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第一個“鳥的天堂”加引號,這是引用別人説的話;第二個不加引號,這是作者自己親眼所見的、確確實實的鳥的天堂。這樣的討論交流,就把突破理解上的難點和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了。

第三步,把自己喜歡的句子再讀讀,然後抄下來。

4在學習了寫大榕樹和眾鳥活躍場面兩部分之後,啟發學生提出問題,並就“這裏為什麼成了鳥的天堂”“怎樣理解‘感到一點兒留戀’這句話”等問題,讓學生聯繫課文內容,發表自己的看法,體會到這裏的人們保護榕樹、愛護鳥的自覺行為,感悟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境界美,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5本課字詞教學,注意讓學生讀准以下多音字的音:“應接不暇”中的“應”讀yìng,“興奮”中的“興”讀xīng,“不可計數”中的“數”讀shǔ。“巢”字上部分不容易寫好,提示學生把三個“〈”寫勻稱。一些詞語應結合課文語言環境和聯繫生活實際加以理解。下列詞語解釋,供教師參考。

靜寂:很靜。

應接不暇:暇,沒有事的時候。本課形容鳥太多,眼睛看不過來。

留戀:捨不得離開。

天堂:在神話故事中人們想象的幽美、舒適、快樂的生活環境,文中“鳥的天堂”指那株大榕樹是鳥兒們生活的樂園。

6“思考·練習”中選做題的目的是深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並給學生提供一次有趣的練筆機會。可鼓勵學生嘗試一下,但不要求每個學生都做。

四、參考資料

鳥的天堂指的是一株約500年樹齡的大榕樹,它位於廣東省新會市南部天馬村天馬河上的一座小島上。榕樹的樹冠大得出奇,濃陰覆蓋着天馬河河心島上約20多畝土地,獨木成林。乘小艇從近處看,枯藤交錯,猶如原始森林;從遠處看,就成了浮在水面的綠洲,景色奇特迷人。

大樹上棲息着成千上萬只各種各樣的鳥,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白鶴和灰麻鶴。白鶴在早晨飛出覓食,至傍晚歸巢;而灰麻鶴正好相反,是晚上飛出覓食,天亮時歸巢休息。它們每天早晚一進一出,盤旋飛舞,交互更替,很有規律,場面頗為壯觀。

1933年,巴金到新會訪友時,路過此處,寫下了膾炙人口的《鳥的天堂》(一説是《小鳥的天堂》),更使鳥的天堂美名傳揚四海。現在大榕樹已成了一處旅遊勝地,它的南面50米處建有觀鳥樓,可以觀賞“鳥的天堂”、熱帶植物、農舍風光等。天馬河中有遊艇,可供遊客觀鳥和遊玩。

榕樹常綠喬木,樹幹分枝多,樹冠大。葉子橢圓形或卵形,花黃色或淡紅色。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多年生的榕樹,樹枝可長出黑色的根鬚直垂地下,當它扎入土中時,又成為樹幹。榕樹的葉、根、樹皮均可入藥。

畫眉鳥身體棕褐色,腹部灰白色,頭、後頸和背部有黑色斑紋,有白色的眼圈,叫的聲音很好聽。

《鳥的天堂》第一課時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會課文“茫、槳”等幾個生字,理解“留戀”等詞語的意思。

2、在合作學習、讀讀議議等過程中體會榕樹的奇特和美麗,體會鳥的自由和快樂,並有感情地朗讀文中的重點句。

3、能在情境中發揮想象寫幾句話。

4、感受鳥與樹之間、人與自然彼此和諧相處的道理。

教學重點

體會榕樹的奇特與美麗,鳥的自由與快樂,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懂得樹與鳥,人與自然之間相處的和諧美,產生生態保護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激發興趣。

1.齊讀課題。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麼想法?(鳥棲息的地方,鳥的樂園、有很多鳥……發揮學生想象。)

2.這個鳥的天堂在哪兒?你知道嗎?(一棵大榕樹)

3.介紹資料:這棵大榕樹在哪兒?結合你課前查找的資料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嗎?(這棵大榕樹在廣東省新會縣的天馬河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了,每年都長出許多氣根,從樹枝上倒掛下來,鑽進土裏,過些日子又長出新的枝幹來。這樣不斷生長,它已長成了榕樹林,佔地達16畝。被當地人稱為“神樹”。“天堂中的樂園”。又因為上面棲息着許多鳥,被人們稱為“鳥的天堂”。)

4.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跟隨巴金爺爺去看一看那棵獨特的大榕樹。

二、自由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

1.指名讀文,讀準字音。

2.自學生字,掌握字形。

重點指導:

梢:形聲字,與“稍、捎”區分。

暇:左邊是“日”,注意與“瑕”區分。

3.畫出不理解的詞語。藉助工具書解決。

燦爛:光彩鮮明耀眼。

陸續:前前後後,時斷時續。

展示:明顯地表現出來。

留戀:捨不得離開。

不可計數:沒有辦法來計算,形容數量很多。

應接不暇:形容人或事情很多,接待、應付不過來。暇:空間。文中指鳥太多,看不過來。

三、理清文章的脈絡。

1.默讀課文,思考:巴金爺爺幾次經過鳥的天堂?看到的景象有什麼不同?

2.彙報交流。

學生甲:作者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的是大榕樹,第二次看到了許多鳥。

學生乙:課文5—9自然段寫的是作者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的情景,10—13自然段寫的是第二次經過時所見到的情景。

3.理清課文的脈絡。

(1)作者是按遊覽的順序寫的。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2)學生彙報:

課文可以分為四個部分。

(1—4)作者和朋友划船出去遊玩。

(5—9)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見到的景象。

(10—13)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見到的景象。

(14)作者對“鳥的天堂”的留戀和讚美。

四、分小組合作讀課文。

【反思】

《鳥的天堂》是人教版第7冊第一單元的一篇經典課文,是巴金先生的作品。作者記敍了他和朋友兩次經過“鳥的天堂”的所見所聞。具體描寫了傍晚靜態的大榕樹和第二天早晨羣鳥活動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生命力的熱愛和讚美。

重點和難點:

本文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想象“鳥的天堂”的美麗景象,體會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的不同感受,教學難點是體會描寫大榕樹特點的.語句。

教學反思:

在這篇課文的教學中,我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用幾個關鍵性的問題帶起整篇課文的學習。首先,在課文的整體感知階段,要求帶着問題默讀課文:作者和他朋友幾次去了鳥的天堂?每次看到什麼不同的景象?為什麼?學生通過默讀,通過思考,通過討論和交流,在老師的引導下,解決以上的問題。當以上的問題解決後,文章的結構和脈絡基本上就已經清晰了。另外,在整體感知過程中,我還穿插對意義段的教學,由於學生是通過自主思考和討論得出以上問題的答案,所以,在嘗試提問學生關於分意義段的問題的時候,學生都能夠正確地回答。第二,在突破課文重點和難點的過程中,我也採取了提出主要問題,層層深入的方法。根據課後練習,提出問題:我有一些問題想提出來和大家討論。如,課文裏五次提到鳥的天堂,為什麼有的加了引號,有的沒有加呢?先讓同學們討論“鳥的天堂”和鳥的天堂的區別,再引出“鳥的天堂”(大榕樹)之所以成為鳥的天堂的原因。從課文裏面找出能體現大榕樹的特徵的相關語句,並通過感情朗讀、講解等方式,發現和感悟大榕樹的特點;另外,在“鳥的天堂”裏生活的小鳥有什麼特點呢?我也通過讓學生自主發現,自由發表意見,自由説出理由來想象鳥兒在“鳥的天堂”裏生活的快樂和自由。最後,讓學生説感想,説説他們對“鳥的天堂”的感想,提出問題:如果你有機會去“鳥的天堂”旅行,你會怎麼做?通過對問題的討論和回答,再次感受“鳥的天堂”的美。

總的説來,這篇課文的教學上,我能夠改變以往經常發生的“牽着走”的情況,能夠嘗試放手讓學生自主發現,因為自己發現的東西才是自己的,內化的,而從課後提問和課後習題的反饋情況來看,這種方法是十分有用的,學生真正學到屬於他們自己的知識,不是被硬塞進去的。不過,由於這篇課文的教學過於注重這種模式,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感情朗讀,以及對某些重點句子的體會。對於文章作為遊記的寫作順序也未能清晰的交待。看來,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也需要兼顧其他必須的教學程序,否則就會因此失彼,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這是屬於課堂調控方面的能力,也是需要加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