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設計

魯迅《早》教學設計

欄目: 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3.04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魯迅《早》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魯迅《早》教學設計

魯迅《早》教學設計1

文本解讀

《早》是一篇文質優美的遊記課文。通過對三味書屋的陳設、臘梅花以及魯迅課桌上的“早”的來歷的描述,教育人們要珍惜時間,學習魯迅“時時早,事事早”的精神。課文有兩個部分寫的很有特色。第一是對臘梅花的刻畫。由聞到的花香到看到的花的顏色、形狀,把臘梅的特點栩栩如生地描寫出來。字裏行間充滿喜愛、讚美之情。第二是借物喻人手法的運用,由臘梅花的清香純淨,開的最早,引出魯迅桌上“早”的來歷,進而講到“時時早,事事早”的人格品格。臘梅清純的特點與魯迅高潔的人格品質,多有相似之處。所以選好切入點,緊抓主線,通過朗誦、對比,體悟魯迅的高潔品質,是教學的重點。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梅花的“早”與魯迅“早”的相似之處。瞭解借物喻人的寫作方法。

3、通過對文本的解讀能夠理解並學習魯迅對自己嚴格要求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複習回顧,直奔主題。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生齊讀課題)《早》,板書課題。

2、上一節課,同學們通過自學、交流,解決了哪些問題?交流。

3、你知道文章寫了誰的“早”?

(板書:梅花 魯迅)

4、對,這篇課文主要寫了梅花的早和魯迅的早。課文是怎樣寫梅花的早的呢?

【設計意圖】在第一課時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學生已經對課文內容有了初步瞭解,上課伊始,引導學生複習第一課時內容,讓學生在回憶、梳理中看到自己的學習收穫,從而增強繼續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這樣的安排達到三個目的:回顧了課文內容;理清了文章的脈絡;為下面的教學提供切入點,從而直接抓住主線,直奔主題展開研究。

二、精讀課文,體悟“早”的含義

1、學習第五自然段,研讀梅花的“早”

(1)出示梅花圖,學生欣賞。

(2)你覺得梅花有什麼地方吸引你?交流發言。

(3)課文中又是怎樣描述梅花的呢?出示課文第五自然段,學生自由朗讀,找出自己認為特別好的句子,多讀幾遍感悟。(提示由“正盛”“滿樹”體會梅花的多;由“白裏透黃”“黃裏透綠”“潤澤透明”“冰清玉潔”等體會梅花的美;由“飄香而送暖”再聯繫前文“清香純淨疏淡”體會梅花的香;由“二十四番花信風”等體會梅花的早。)

(4)聯繫上下文,作者是什麼時候去三味書屋的?(深冬 釀雪的天氣)

在這樣的季節,百花凋零,然而梅花卻開得這麼盛、這麼美、這麼香、這麼早,

難怪成為詩人讚頌的對象。

出示: 《梅》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足雪 ,為有暗香來。

《梅花絕句》 陸游

雪虐風號愈凜然, 花中氣節最高堅。 過時自會飄零去, 恥向東君更乞憐。

學生朗誦,交流,體會梅花品格。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重點是引導學生理解梅花的品質。在教學中首先出示梅花圖片,讓學生初步感受到梅花的美。然後放手讓學生誦讀,感悟,選擇自己覺得特別好的交流,讀得多了,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便能發現潛藏在文本中的細節,從而體悟出文章的深意。最後,在學生對梅花有了充分了解的基礎上,出示詩歌讓學生反覆誦讀,拓寬了文本,增加了學生的知識積累,也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梅花品質的瞭解,豐富了主題。

2、學習課文第六、七自然段,研讀魯迅的“早”

(1)出示:早哇!魯迅的書桌上就刻着一個“早”字。(提示:過渡句,由梅花的早過渡到寫魯迅的早)

(2)出示第七自然段,學生自由朗讀,思考:魯迅為什麼要刻這個“早”?

(3)魯迅為什麼會遲到?你能替他找到遲到的理由嗎?這個理由能打動人嗎?

(4)理解課文,相機出示填空

因為 ,所以 。(魯迅遲到的原因)

雖然 ,但是 。(替魯迅辯解)

即使 ,魯迅也 。(魯迅沒有解釋的原因)

(提示:通過“一面……一面……”“天天奔走”等體會魯迅因為父親生病的忙碌。通過“默默”“再也”“輕輕”等看出魯迅對自己要求嚴格。思考:如果你是魯迅的老師,聽了這樣的解釋會原諒魯迅嗎?魯迅為什麼沒有向老師解釋呢?進一步理解魯迅對自己要求嚴格。)

【設計意圖】魯迅因為照顧父親而遲到應該能夠得到老師的.理解,然而魯迅沒有辯解。這裏的細節描寫值得我們注意,只有充分挖掘這些細節,才能夠洞悉人物的內心世界,把握人物形象。在充分誦讀的基礎上,我設計了三組關聯詞語,一面尋找魯迅可以説服老師的理由,一面思索魯迅沉默的原因,在矛盾衝突中逐步深入人物內心,讓學生形成共鳴,從而領悟到魯迅對自己嚴格要求的品質。

(5)魯迅是因為父親生病才遲到的,如果像老師解釋是能得到老師原諒的。然而魯迅什麼也沒説,而是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在書桌上輕輕地刻了一個“早”。同學們,魯迅刻這個“早”時心情怎樣?他在提醒自己什麼?

(6)是啊,這個“早”難道僅僅刻在魯迅的書桌上嗎?

【設計意圖】一個反問句將學生由文本引入更深的思考中,由表及裏,從而更深地挖掘文本內涵。

(7)刻下了這個“早”之後,魯迅遲到過嗎?齊讀“從那以後,魯迅上學就再也沒有遲到過,而且時時早,事事早,奮鬥了一生。”

出示填空:

從那以後,魯迅依然在當鋪和藥鋪之間奔波,然而他 。因為他知道 ,所以他只有 。

再讀這段話,體會魯迅時時早事事早的品質。

簡介魯迅成就。

【設計意圖】發揮學生的想象,通過填空,引導學生理解魯迅再也沒有遲到背後所付出的艱辛,從而讓學生明白,目標的實現是需要有毅力的支撐,是需要有恆心的。對魯迅的簡介讓學生明白正是有着這種恆心毅力,正是魯迅要求“時時早事事早”才能取得那些輝煌的成就。

3、思考:作者寫魯迅的“早”為什麼又要寫梅花呢?梅花和魯迅之間有什麼相似之處?文章為什麼以“早”為題目?(抓住“清晨”“春天”“東風第一枝”等理解梅花的“早”,抓住魯迅刻在書桌上的“早”“時時早,事事早”理解魯迅的“早”的含義,從而找到他們的相似之處。)

學生自由朗讀,尋找依據。

因為梅花 ,魯迅 。所以 。

【設計意圖】藉助關聯詞語填空將課文主題揭示出來,鍛鍊學生的概括能力。

三、小結

魯迅與梅花都具有“早”的品質,寫梅花的“早”就是為了襯托魯迅的“早”,這樣的寫作方法叫借物喻人。魯迅就是這樣時時早事事早,奮鬥了一生,最後終於成為了世界上有名的大文豪,一生寫作了許多優秀的作品,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課後請大家蒐集有關魯迅的故事和他的作品,閲讀感悟。

教學反思:

整個課堂設計圍繞重點,緊抓主線,循序漸進。誦讀環節,既注意整體效果又能兼顧個體的個性朗讀;在學習課文的同時注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既有關聯詞語對課文的概括訓練,又有魯迅刻下“早”之後的想象訓練,在教學中遵循先扶後放的指導思想,概括起來有如下特點:

一、一線串珠,直奔主題。

在執教伊始我緊抓課題“早”直奔主題,引導學生找到課文敍述的重點梅花的“早”和魯迅的“早”,然後直奔重點段落深入朗讀課文,在朗讀中發現問題、解析問題,這樣貫穿全課,一珠串線,思路清晰,層次分明。

二、由表及裏,逐步深入

學生對事物的認識是有個過程的,在引導學生。在研讀梅花的“早”時我先出示梅花圖片,讓學生初步感知梅花形態,再出示文章內容,通過反覆誦讀,對照圖片,結合課文文字讓學生理解梅花的品質。在充分了解的基礎上補充梅花的詩句,加深認識,逐步深入。

三、語言訓練,挖掘文本深意

在本課教學中我十分注意學生的語言訓練,在梅花環節,通過圖片,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描述梅花的過程就是學生積極創作的過程,通過自己眼中的梅花與文章中的梅花相對應,拉近了與文本的距離。在研讀魯迅“早”的故事時,我在學生充分誦讀的基礎上,相機出示三組關聯詞語要求學生按要求填空,讓學生在辯與不辨中尋找思想碰撞的火花,深挖魯迅辯與不辨背後的深意,從而理解魯迅嚴格要求自己的品格。接着出示魯迅的成就介紹,讓學生明白任何的成功都離不開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教育學生從小要樹立遠大理想,要有恆心毅力,要學習魯迅“時時早事事早”的品格。

在學習了梅花的“早”與魯迅的“早”之後,我拋出文章為什麼要寫他們的“早”,引導學生尋找相似之處,從而理解作者用意,昇華文章主題,水到渠成。

當然,當然這節課的設計上還存在一些不足,在過渡與教師語言的精煉上還要繼續努力。

魯迅《早》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正確地朗讀課文,學會生字新詞,並能理解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容,並能試背描寫梅花的句子。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閲讀、思考,能聯繫上下文説説作者為什麼要寫梅花,能按順序對照插圖介紹三味書屋的陳設。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在閲讀中感受魯迅先生那種“為革命時時早、事事早,奮鬥一生”的偉大精神,樹立起珍惜時間的觀念。

學習過程:

一、激發興趣,談論“早”

1、教師板書:早

2、設問:想到什麼?

3、揭示課題,齊讀

4、設問:最想了解什麼?

5、教師歸納小結:為什麼要用“早”做課題?“早”有什麼來歷?含義是什麼?

二、初讀課文,瞭解“早”

1、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讀準生字詞的讀音,並能聯繫上下文想想詞語的意思,有不懂的做上記號,可以問問同桌,還不能解決的準備提問。

2、指名讀文,相機正音。説説課文主要講了什麼?

3、彙報自己讀懂的地方,並説説自己讀懂了什麼?

4、彙報自己在讀文過程不懂的.地方。

5、師生通過讀文、討論等方式共同解決。

三、選讀課文,感悟“早”

1、在這篇課文中,你最喜歡哪節?有感情地讀一讀,説説你為什麼喜歡這一節?

2、指名讀學生自己選定的小節,感情朗讀彙報,並説説喜歡的原因。(學生一般都是選擇第五節和最後一節,重點指導學生朗讀)

四、精讀課文,品悟“早”

1、課文哪幾節與“早”有關?(5~8小節)

2、精讀5~8小節,課文一共寫了哪幾種“早”?

3、品評兩種“早”的異同。請同學們任選一種“早”進行批註式閲讀,如“你讀懂了什麼?”或者“這一節主要寫了什麼?”等。可在文章的旁邊寫下自己的感想、發現等,準備彙報。

4、根據學生彙報的順序,引導學生深入體會:

A、學生彙報第五節的內容:

a、這一節主要寫了梅花的冰清玉潔的韻致和梅花開花的早。

b、課文寫的梅花美嗎?理解“冰清玉潔”,能通過你的讀使我們感受到嗎?

c、自由練讀,指名讀,範讀、齊讀。

d、這麼美的文字,你願意記在自己的心裏嗎?

e、課文為什麼要寫梅花的“冰清玉潔”和開花時的早?

B、學生彙報第六節:

a、這一節主要寫了魯迅書桌上“早”的來歷。

b、説説自己讀完後有什麼樣的感受?

c、指導朗讀最後一句話。

d、你覺得這個“早”字與寫梅花有聯繫嗎?

e、交流、討論。

f、師生經過交流、討論,達成以下共識:一借梅花的冰清玉潔來形容魯迅的品德高尚;二借梅花的開花早説明魯迅為了革命事業時時走在時間的前面,奮鬥了一生。

五、聯繫實際,深化“早”

1、師小結過渡,並引讀最後一節。

2、“東風第一枝”指的是什麼?

3、學到這兒,你最想説什麼?

六、圖文對照,聯繫“早”

1、再讀課文,瞭解寫作的順序。

聞到清香——瞭解清香來源——梅花的特點——想到書桌上“早”——要珍惜時間,學做梅花

2、圖文對照,瞭解三味書屋的方位。

3、自由練説,指名説。

4、試對教室練説。

七、總結課文,昇華“早”

作者由蠟梅的清香純淨引出魯迅書桌上“早”的來歷,進而彰顯魯迅“時時早,事事早,奮鬥一生”的人格品質,希望同學們也能像魯迅先生那樣,勇做“東風第一枝”!

魯迅《早》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

2、初讀,整體感知。

3、學習第一段。

二、重點:理清文章脈絡。

難點:試加小標題。

三、教學過程

1、揭題,質疑。

(1)出示課題,讀。

(2)你讀懂了什麼?

(3)你能根據課題提出自學要求嗎?

A、寫了有關魯迅先生的幾件事?

B、反映了魯迅先生的什麼優秀品質?

2、初讀感知。

(1)自學全文,思考:

A、本文寫了魯迅先生的幾件事?試加小標題。

B、反映了魯迅先生的什麼優秀品質?劃出有關句子。

自由朗讀,思考;分四人小組進行討論。

(2)反饋。

(3)根據五件事來分段。

(4)你覺得本文在結構上有什麼特點?(圍繞“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這一中心句來寫。)

3、學習生字新詞。

(1)師小黑板出示生字新詞。自讀,注意多音字的讀音。

(2)指名讀,師生共同評議正音。

(3)瞭解部分詞義。

(4)再讀。

4、學習第一段。

(1)師簡單介紹單元提示。

(2)根據單元提示要求,學生讀第一段。

(3)你產生了什麼問題?(為什麼伯父得到這麼多人的愛戴?)

(4)你理解“愛戴”嗎?從哪些地方看出伯父得到這麼多人的愛戴?

劃出句子,讀。

(5)作者提出的這個問題在這段中解決了嗎?(沒有)

那麼這個問題的答案肯定在課文的哪部分中?(二至五段)

在二至五段中找出一句話來回答這個問題。

(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

(6)理清第一段與二至五段之間的“果因”關係。

(7)在這一段中,你還有哪些疑問?請學生談談。

(8)朗讀本段。注意最後一句話的遞進關係。

(9)小結本段。

5、小結。

板書設計:

我的伯父魯迅先生

談《水滸傳》

追悼魯迅講“碰壁”為自己想得少,為什麼伯父得到救助車伕為別人想得多。

這麼多人的愛戴?關心女傭

果因

附:説課

本次教學的內容是義務教材第十二冊中的一篇課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是魯迅先生的弟弟周建人的女兒周曄所寫。主要是通過回憶有關魯迅先生的五件小事(追悼魯迅、談《水滸傳》、講“碰壁”、救助車伕、關心女傭)來反映伯父魯迅先生“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優秀品質。本文可以按自然空行形式分為五段,也可以按事件分為五個部分,每個部分寫了一件小事。全文以圍繞結尾處中心句“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展開,這是本文在結構上的特點。在具體的敍述方式上,第一件事主要是場面描寫,第二件事主要是作者的敍述,第三件事主要是對話描寫,第四件事是對人物的神態、動作等的描寫為主,第五件事主要是女傭阿三的講述,以側面描寫為主。每一件事都有不同的敍述方式,這也是本文的特點之一。

本篇課文的教學目標為;

1、初步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專心致志,邊讀邊想,做好記號和學以致用。

2、學會生字7個,理解14個詞語的意思,在部分詞語會造句運用。

3、理解通過幾件具體事例反映人物優秀品質的寫作方法。

4、初步瞭解魯迅先生是一位關心、愛護青少年,熱愛勞動人民,憎恨反動勢力,深受人民愛戴的人。感受他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質。

本節課是這篇課文的第一教時,根據語文大綱的要求,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學習生字新詞。

2、初讀,整體感知。

3、學習第一段。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為:理清文章脈絡。

本節課的教學難點為:試加小標題。

教學這一節課,我採取“整體認知”入手,先理清課文的'結構,然後再教學第一段。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採取以“自學--小組討論--反饋評議”為基本教學模式。

上課伊始,我首先出示課題,讓學生説説讀了課題之後,讀懂了什麼?在具體的操作階段,我預測了學生可能的幾種回答,並據此進行教學。例:

a、若學生講本文主要是寫魯迅先生的,則相機介紹魯迅先生(請學生介紹)。

b、若學生講本文的作者與魯迅先生之間的關係,則介紹“周曄”。

c、若學生講本文是一篇寫人文章,則複習寫人文章的寫法。

其次,讓學生根據課題提出自學要求:

a、寫了有關魯迅先生的幾件事?試加小標題。

b、反映了魯迅先生的什麼優秀品質?劃出有關句子。

可以説,以上兩個問題是本文的“教眼”。因為教學本文就是圍繞這兩個問題出發,然後逐題解決,達到了整體認知,理清了文章的脈絡,使學生對本文有了一個初步的感知。

再次,在教學第一段時,我也以重點突破為主。在學生讀了以後,讓學生説説產生了什麼問題(為什麼伯父得到這麼多人的愛戴?)。抓住這個關鍵句子,理解“愛戴”的詞義,找出哪些句子寫出伯父得到這麼多人的愛戴,懂得了場面描寫,又明確了第一段與第二至五段的“果因”關係。接着,發揮學生主動,談談在這一段中你還有什麼疑問或還讀懂了什麼?同學間交流評議(這種方法好就好在避免了老師與學生之間那種一問一答的單調乏味感,變學生的被動為主動,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學習,學生學得認真、透徹,教師上得輕鬆,又何樂而不為呢。)最後,朗讀本段並隨機進行朗讀指導。

最後,進行本堂課的小結(讓學生小結為主),並進行作業練習。

在板書的設計上(見教案),我也注重簡單,但又不失清楚。在看了板書之後,本篇課文的結構特點一目瞭然。

總之,在具體的上課操作之後,教師本人的自我感覺好,達到了課前制訂的教學目標,完成了對課文兩方面的整體認知:一是對課文內容的整體認知;二是對文章結構的整體認知。在教法上,也注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教師的主導性,較好地處理了“教”與“學”的關係,使學生在既節奏緊湊又不失快樂的課堂中,學到了應該學到的知識。

Tags:魯迅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