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生物

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集合15篇

欄目: 生物 / 發佈於: / 人氣:1.37W

總結是指社會團體、企業單位和個人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因此十分有必須要寫一份總結哦。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總結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集合15篇

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1

第五章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

第一節降低反應活化能的酶

一、細胞代謝與酶

1、細胞代謝的概念:細胞內每時每刻進行着許多化學反應,統稱為細胞代謝.2、酶的發現:發現過程,發現過程中的科學探究思想,發現的意義

3、酶的概念:酶是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絕大多數是,少數是。

4、酶的特性:

5、活化能:分子從轉變為容易發生化學反應的所需要的能量。二、影響酶促反應的因素(難點)1、2、

3、:過酸、過鹼使酶失活

4、:使酶失活。降低酶的活性,在適宜温度下酶活性可以恢復。

第二節細胞的能量“通貨”ATP

一、什麼是ATP是細胞內的一種高能磷酸化合物,中文名稱叫做二、結構簡式:A代表P代表~代表三、ATP和ADP之間的相互轉化ADP+Pi+能量→ATPATP→ADP+Pi+能量ADP轉化為ATP所需能量來源:動物和人:

綠色植物:

第三節ATP的主要來源細胞呼吸

1、概念:有機物在細胞內經過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產物,釋放出能量並生成ATP的過程。2、有氧呼吸

總反應式:第一階段:C6H12O6→2丙酮酸+少量[H]+少量能量第二階段:2丙酮酸+6H2O→6CO2+大量[H]+少量能量第三階段:24[H]+6O2→12H2O+大量能量

3、無氧呼吸產生酒精:發生生物:大部分植物,酵母菌產生乳酸:發生生物:動物,乳酸菌,馬鈴薯塊莖,玉米胚

反應場所:注意:無機物的無氧呼吸也叫發酵,生成乳酸的叫乳酸發酵,生成酒精的叫酒精發酵討論:

1有氧呼吸及無氧呼吸的能量去路

有氧呼吸:所釋放的能量一部分用於生成ATP,大部分以散失了。無氧呼吸:能量小部分用於生成ATP,大部分儲存於中2有氧呼吸過程中氧氣的去路:

第四節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

一、捕獲光能的色素綠葉中的色素

葉綠素a()葉綠素

葉綠素b()

胡蘿蔔素()類胡蘿蔔素

葉黃素()

葉綠素主要吸收,類胡蘿蔔素主要吸收。光下光合作用最強,其次是,下最弱。二、實驗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1實驗原理:綠葉中的色素都能溶解在中,且他們不同,溶解度高的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得快,綠葉中的色素隨着層析液在濾紙上的擴散而分離開。2方法步驟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步驟要記準確)(1)研磨時加入二氧化硅和碳酸鈣的作用是什麼

二氧化硅,碳酸鈣可。(2)實驗為何要在通風的條件下進行為何要用培養皿蓋住小燒杯用棉塞塞緊試管口(3)濾紙上的濾液細線為什麼不能觸及層析液

(4)濾紙條上有幾條不同顏色的色帶其排序怎樣寬窄如何

有四條色帶,自上而下依次是。最寬的是,最窄的是。三、捕獲光能的結構葉綠體

結構:外膜,內膜,基質,基粒(由類囊體構成)

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分佈於中。光合作用色素分佈於上。四、光合作用的原理

1、光合作用的探究歷程:(略)

2、光合作用的過程:(熟練掌握課本P103下方的圖)

總反應式:,其中(CH2O)表示糖類。

根據,可將其分為光反應和暗反應兩個階段。光反應階段:必須有光才能進行場所:反應式:

水的光解:ATP形成:光反應中,光能轉化為暗反應階段:有光無光都能進行場所:

CO2的固定:C3的還原:

暗反應中,ATP中活躍的化學能轉化為聯繫:

光反應為暗反應提供,暗反應為光反應提供合成ATP的原料五、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1)光對光合作用的影響①光的波長

葉綠體中色素的吸收光波主要在。②光照強度

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度在一定範圍內隨着光照強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光照強度達到一定時,光合作用的強度不再隨着光照強度的增加而增加③光照時間

光照時間長,光合作用時間長,有利於植物的生長髮育。(2)温度

温度低,光和速率低。隨着温度升高,光合速率加快,温度過高時會影響酶的活性,光和速率降低。

生產上白天,增強光合作用,晚上,抑制呼吸作用,以積累有機物。(3)CO2濃度

在一定範圍內,植物光合作用強度隨着CO2濃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達到一定濃度後,光合作用強度不再增加。

生產上使田間通風良好,供應充足的CO2

(4)水分的供應當植物葉片缺水時,氣孔會關閉,減少水分的散失,同時影響CO2進入葉內,暗反應受阻,光合作用下降。

生產上應適時灌溉,保證植物生長所需要的水分。六、化能合成作用概念:自然界中少數種類的細菌,雖然細胞內沒有葉綠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但是能夠利用體外環境中的某些無機物氧化時所釋放的能量來製造有機物,這種合成作用,叫做化能合成作用,這些細菌也屬於生物。

如:硝化細菌,不能利用光能,但能將土壤中的NH3氧化成HNO2,進而將HNO2氧化成HNO3。

硝化細菌能利用這兩個化學反應中釋放出來的化學能,將合成為糖類,這些糖類可供硝化細菌維持自身的生命活動.舉例:硝化細菌、硫細菌、鐵細菌、氫細菌

自養型生物:異養型生物:動物、人、大多數細菌、真菌

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2

一、生態系統的結構

1、生態系統的概念:

由生物羣落與它的無機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叫做生態系統。

2、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生物圈

3、生態系統類型:

可分為水域生態系統和陸地生態系統。水域生態系統主要包括海洋生態系統和淡水生態系統。陸地生態系統有凍原生態系統、荒漠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森林生態系統等自然生態系統,以及農業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等人工生態系統。

4、生態系統的結構

(1)成分:

非生物成分:無機鹽、陽光、熱能、水、空氣等

生產者:自養生物,主要是綠色植物(最基本、最關鍵的的成分),還有一些化能合成細菌

和光合細菌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

生物成分消費者:主要是各種動物

分解者:主要某腐生細菌和真菌,也包括蚯蚓等腐生動物。它們能分解動植物遺體、糞便等,

最終將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

(2)營養結構:食物鏈、食物網

同一種生物在不同食物鏈中,可以佔有不同的營養級。植物(生產者)總是第一營養級;植食性動物(即一級/初級消費者)為第二營養級;肉食性動物和雜食性動物所處的營養級不是一成不變的,如貓頭鷹捕食鼠時,則處於第三營養級;當貓頭鷹捕食吃蟲的小鳥時,則處於第四營養級。

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3

第4章基因的表達

第一節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

1、基因是有___________的________片段,DNA主要存在於_________中,而蛋白質的合

成是在____________中進行的。

2、RNA是____________的簡稱,其基本單位是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部分組成。與DNA不同的是,組成RNA的五碳糖是__________而不是___________,RNA的鹼基組成中沒有______而有______。RNA一般是_________,而且比DNA短,容易通過_________從_________轉移到_________中。RNA有三種,分別是:傳遞遺傳信息的_________________、轉運氨基酸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構成核糖體的____________。

3、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過程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_兩個階段。

4、轉錄是在_________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模板,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原料,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則合成_______的過程。用到的酶:DNA解旋酶、RNA聚合酶

5、轉錄的過程:①解旋:在DNA解旋酶的作用下,DNA雙鏈解開,DNA雙鏈的

____________得以暴露;②配對:遊離的_____________與DNA模板鏈上的鹼基互補配對(A-____),鹼基對之間以________結合;③連接:新結合的____________連接到正在合成的_________分子上;④脱離:合成的_______從DNA鏈上釋放。而後,DNA雙鏈恢復。(課本第63頁圖解)

6、翻譯是指在________中,以________為模板,以______________為原料合成

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過程。

7、翻譯的實質是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翻譯為____________________。

8、密碼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mRNA上才有密碼子)。密

碼子共______種,其中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個終止子,因此決定氨基酸的密碼子有______種。

9、組成蛋白質的20種氨基酸決定,因此,兩者的關係為:一種密碼子決定一種氨基酸,

而一種氨基酸可能由一種或幾種密碼子決定,這一現象稱作密碼子的__________性。10、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生物體都共用一套密碼子,這説明密碼子具有_________________。11、密碼子的特點:簡併性;通用性;不重疊性

12、tRNA有______種,每種tRNA只能識別並轉運一種氨基酸,而一種氨基酸可以由一種或幾種tRNA轉運。12、tRNA的結構像__________,其一端是攜帶__________的部位,另一端有___________。每個tRNA上的這三個鹼基可以與mRNA上的__________互補配對,因而叫____________。tRNA攜帶的氨基酸由__________決定

13、mRNA進入細胞質中,就與____________結合起來,形成合成蛋白質的“生產線”。核糖體可以沿着________移動。核糖體與mRNA的結合部位會形成_____個tRNA的結合位點。(教材p66,掌握)

14、翻譯的過程:①進位:mRNA進入細胞質,與核糖體結合。兩個攜帶氨基酸的tRNA,

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五章知識點總結

按照_____________原則,分別進入位點1和位點2。②脱水縮合:位點1和位點2上相應的氨基酸脱水縮合形成肽鍵,位點1上的氨基酸轉移到佔據位點2的tRNA上。③移位:核糖體沿着________移動,讀取下一個_______。

原佔據位點1的tRNA離開核糖體,佔據位點2的tRNA進入位點1,一個新的攜帶氨基酸的tRNA進入位點2,繼續肽鏈的合成。上述過程沿着mRNA鏈不斷進行,直至讀取到mRNA上的____________。

15、一個mRNA分子可以相繼結合多個__________,同時進行多條________的合成。因此,少量的mRNA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質。

16、轉錄形成的mRNA鏈與做為模板的DNA單鏈互補,與非模板鏈相同(T-U)三.基因表達中相關數量計算

1.轉錄時形成的RNA分子中的鹼基數目是基因中鹼基數目的1/2

2.翻譯過程中,蛋白質中氨基酸數目=tRNA數目=1/3mRNA鹼基數目=1/6DNA鹼基數目

3.計算中“最多”和“最少”的分析

(1)翻譯時,mRNA上的終止密碼子不決定氨基酸,因此準確地説,mRNA上鹼基數目比蛋白質中氨基酸數目的3倍還要多一些。

(2)基因或DNA上的鹼基數目比對應的蛋白質中氨基酸數目的6倍還要多一些。(3)在回答有關問題時,應加上最多或最少等字

如,mRNA上有n個鹼基,轉錄產生它的基因中至少有2n個鹼基,該mRNA指導合成的蛋白質中最多有n/3個氨基酸。第2節基因對性狀的控制

1、中心法則揭示了遺傳信息的流動方向。期內容包括:①DNA的複製:即遺傳信息從DNA流向_______;②轉錄和翻譯:即遺傳信息從DNA流向______,進而流向_________;③RNA的複製:即遺傳信息從RNA流向_______;④逆轉錄:即遺傳信息從RNA流向________(此過程需_________酶)。

(注:RNA的複製和逆轉錄只發生在________內)

2、基因控制生物體的性狀有兩條途徑:①基因通過控制______的合成來控制_____________,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例:豌豆種子的形狀、白化病病因)②基因通過控制_____________直接控制生物體性狀(例:囊性纖維病、鐮刀型細胞貧血病)。3、基因對性狀的控制是通過控制________________來實現的。4、基因與性狀的關係並不都是簡單的__________關係。

5、性狀的形成往往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的結果。6、DNA主要分佈在_________中,稱為_________基因,少數分佈在_________和_________中,也可進行復制,但仍受細胞核的控制,因此稱線粒體和葉綠體中DNA的複製為:__________________。分佈在細胞質中的基因稱為__________________,由該基因決定的性狀遺傳稱為:__________________(或母系遺傳)

第5章基因的突變及其他變異

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五章知識點總結

第一節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

1、生物體的表現型(性狀)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共同決定。根據是否可以遺傳將生物的變異分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前者僅由__________改變引起,遺傳物質_______發生改變;後者__________發生改變,引起改變的原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DNA分子中發生鹼基對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而引起的____________的改變,叫做基因突變。鐮刀型細胞貧血症是由於一個鹼基對的_________引起的。囊性纖維病是由於三個鹼基對的__________引起的。

3、鹼基的替換:DNA分子中一個鹼基對被另一個鹼基對替換,導致轉錄成的mRNA上一個鹼基發生改變,由該鹼基構成的密碼子也發生變化,分為兩種:同義突變(發生變化的密碼子與原密碼子編碼相同的氨基酸,對蛋白質沒有影響);錯義突變(發生變化的密碼子與原密碼子編碼不同的氨基酸,對蛋白質有影響)鹼基的增添(缺失):增添(缺失)的鹼基後的氨基酸序列全部發生改變,對蛋白質影響最大

1、基因突變一般發生在有絲分裂____期和減數第一次裂前的______期。

2、基因突變若發生在_________中,可以傳遞給後代,若發生在_________中,一般不能

遺傳。

3、易誘發生物發生基因突變並提高突變頻率的因素可分為三類:物理因素(如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化學因素(如_________、__________等)和生物因素;人為誘導發生的基因突變稱為__________;自然條件下由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原因自發產生的突變稱為__________。

4、基因突變的特點有__________、__________(基因突變可以發生在生物個體發育的任何時期;基因突變可以發生在細胞內的不同的DNA分子上或同一DNA分子的不同部位上)、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基因突變的意義:基因突變是__________產生的途徑,是生物變異的_________來源,

是生物___________的原始材料。

6、基因重組是指生物體在進行_________的過程中,______________的基因的重新組合。

基因重組發生在__________過程中,而不是發生在受精作用過程中。

7、基因重組有兩種類型:一是在___________期,非同源染色體上的_______________的

重新組合,二是在_____________期,同源染色體上的_________________的交叉互換。8、基因重組的意義:基因重組能夠產生多樣化的基因組合的子代,所以,基因重組是生

物變異的___________來源

9、基因突變與基因重組的比較:基因突變可以產生新的基因,是新基因產生的途徑,是

生物變異的根本原因;基因重組不能產生新基因,但可以產生新的基因型,是生物變異的來源之一。第二節染色體變異

1、基因突變在光學顯微鏡下無法直接觀察到,而___________是可以用顯微鏡直接觀察到

的。

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第五章知識點總結

2、染色體結構變異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四種類型。貓

叫綜合徵是人的第5號染色體部分__________引起的遺傳病。

3、染色體結構的改變,會使排列在染色體上的基因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發生改變,

而導致_________的改變。

4、染色體數目的變異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類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染色體組是二倍體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體組成一個染色體組。一個染色體組中________(有沒有)同源染色體,它們在__________和________上各不相同,攜帶着控制生物生長和發育的全部____________。

5、染色體組數目的判別方法:一看細胞中染色體,同一種形態的染色體有幾條,就含有

幾個染色體組;二看基因型,同一種基因(同一種字母,不分大小寫)有幾個,就有幾個染色體組。

6、多倍體植株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工誘導多

倍體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理是秋水仙素作用於正在_________的細胞,能夠_________________的形成,導致染色體不能移向兩極,從而引起細胞內染色體數目加倍。

7、體細胞中含有本物種_________染色體數目的個體,叫做單倍體。單倍體植株的特點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單倍體育種的過程:首先用_________________方法來獲得單倍體植株,然後經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染色體數目加倍,重新恢復到_______的染色體數目,用這種方法培育得到的植株,都是______________。第3節人類遺傳病

1、人類遺傳病通常是指由於______________改變而引起的人類疾病,主要可以分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三大類。2、單基因遺傳病是指受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的遺傳病。

3、多基因遺傳病是指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的遺傳病,常見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4、21三體綜合徵屬於____________________。

5、調查某種遺傳病的遺傳方式應對患者家系進行調查,調查某種遺傳病的發病率應對普通人羣隨機取樣調查(調查羣體應足夠大)。

6、通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手段,對遺傳病進行監測和預防,在一定程度

上能夠有效地預防遺傳病的產生和發展。

7、人類基因組計劃啟動於________年,目的是測定人類基因組的全部DNA序列(24條

染色體的DNA序列),解讀其中包含的______________。美國、英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參加了這項工作。20xx年,人類基因組的測序任務已順利完成。測序結果表明,人類基因組有大約___________個鹼基對組成,已發現的基因約為____________個。

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4

生態工程的基本原理

1、生態工程的概念

(1)原理技術:應用生態學和系統學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和方法 ,通過系統設計、調控和技術組裝

(2)操作:對已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重建,對已造成環境污染和破壞的傳統生產方式進行改善

(3)結果:提高生態系統的生產力促進人類社會和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

2、生態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1)生態工程建設的目的:遵循自然界物質循環的規律,充分發揮資源的生產潛力, 防止環境污染,達到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同步發展。

(2)生態工程的特點: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續的生態工程。

生態工程的發展前景

1、生態工程的發展前景

(1)“生物圈2號”生態工程實驗啟示:使人類認識到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重要性,深化了我們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即自然界給人類提供的生命支持服務是無價之寶。

2、我國生態工程發展前景的分析與展望

前景:解決我國目前面臨的生態危機,生態工程是途徑之一,需要走有中國特色的道路,不但要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更要注重與經濟、社會效益的結合。

存在問題:缺乏定量化模型的指導,難以設計出標準化、易操作的生態工程樣板設計缺乏高科技含量,生態系統的調控缺乏及時準確的監測技術支持,缺乏理論性指導等。

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5

一、細胞的衰老

1、個體衰老與細胞衰老的關係

單細胞生物體,細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個體的衰老或死亡。

多細胞生物體,個體衰老的過程就是組成個體的細胞普遍衰老的過程。

2、衰老細胞的主要特徵:

1)在衰老的細胞內水分、。

2)衰老的細胞內有些酶的活性。

3)細胞內的會隨着細胞的衰老而逐漸積累。

4)衰老的細胞內、速度減慢,細胞核體積增大,固縮,染色加深。

5) 通透性功能改變,使物質運輸功能降低。

3、細胞衰老的學説:(1)自由基學説(2)端粒學説

二、細胞的凋亡

1、概念:由基因所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

由於細胞凋亡受到嚴格的由遺傳機制決定的程序性調控,所以也常常被稱為細胞編程性死亡

2、意義:完成正常發育,維持內部環境的穩定,抵禦外界各種因素的干擾。

3、與細胞壞死的區別:細胞壞死是在種種不利因素影響下,由於細胞正常代謝活動受損或中斷引起的細胞損傷和死亡。

細胞凋亡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

輕鬆背誦生物的方法

(1)簡化記憶法

分析生物教材,找出要點,將知識簡化成有規律的幾個字來幫助記憶。例如 DNA的分子結構可簡化為“五四三二一”,即五種基本元素,四種基本單位,每種單位有三種基本物質,很多單位形成兩條脱氧核酸鏈,成為一種規則的雙螺旋結構。

(2)聯想記憶法

根據生物學科內容,巧妙地利用聯想幫助記憶。例如記血漿的成分,可以和廚房裏的食品聯繫起來,記住水、蛋、糖、鹽就可以了(水即水,蛋是蛋白質,糖指葡萄糖,鹽代表無機鹽)。

(3)對比記憶法

在生物學學習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詞易混淆。對於這樣的內容,可運用對比法記憶。對比法即將有關的名詞單列出來,然後從範圍、內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進行比較,存同求異,找出不同點。這樣反差鮮明,容易記憶。例如同化作用與異化作用、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激素調節與神經調節、物質循環與能量流動等等。

(4)綱要記憶法

生物學中有很多重要的、複雜的內容不容易記憶。可將這些知識的核心內容或關鍵詞語提煉出來,作為知識的綱要,抓住了綱要則有利於知識的記憶。例如高等動物的物質代謝就很複雜,但它也有一定規律可循,無論是哪一類有機物的代謝,一般都要經過“消化”、“吸收”、“運輸”、“利用”、“排泄”五個過程,這十個字則成為記憶知識的綱要。

(5)衍射記憶法

通過思維的發散過程,把與之有關的其他知識儘可能多地建立起聯繫。這種方法多用於章節知識的總結或複習,也可用於將分散在各章節中的相關知識聯繫在一起。例如,以細胞為核心,可衍射出細胞的概念、細胞的發現、細胞的學説、細胞的種類、細胞的成分、細胞的結構、細胞的功能、細胞的分裂等知識。

孟德爾實驗成功的原因

(1)正確選用實驗材料:㈠豌豆是嚴格自花傳粉植物(閉花授粉),自然狀態下一般是純種

㈡具有易於區分的性狀

(2)由一對相對性狀到多對相對性狀的研究(從簡單到複雜)

(3)對實驗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

(4)嚴謹的科學設計實驗程序:假説-------演繹法

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6

在現行的大學聯考中,生物是以理科綜合的形式出現,由於在卷面中生物所佔分值較少,所以考題數量有限。全卷共7個題,覆蓋高中三冊內容,知識點多面廣,一道選擇題可能涉及好幾章的內容,這給高中生物複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重點內容的把握要深淺得當,對非重點內容要“廣積糧”。通過幾年的高三教學,筆者就高中生物的複習提出自己的一點體會,即在複習中一定要注意知識的“點、線、面”結合,形成知識的系統化、網絡化。高中生物複習中的“點”,即指具體的知識點;“線”就是以生物的某一生理過程為線索,貫穿知識點的鏈;“面”則是以點線為基礎鋪織而成的知識網絡。通過第一輪的複習,學生對“點”已較為熟悉,但掌握的知識是零散的,不繫統的。學生要實現從知識向能力的轉變常常需要在老師的複習指導下完成,而由知識的點向線、面轉變則是專題複習的最終目標。下面筆者就“植物的個體發育”的專題複習談一點看法。

高等植物的個體發育,作為專題複習來説,不能僅限於教科書中“發育”那一節,也就是不能再停留在點上。根據個體發育的概念,經歷瞭如下過程:即從受精卵細胞分裂開始?邛形成胚及種子?邛種子萌發進入胚後發育?邛植物的`新陳代謝?邛發育成成熟的個體等過程。在複習中,基礎知識是點,上述知識鏈就是線,以此線為線索,將所學各板塊知識聯繫起來,並作適當的拓展和延伸,形成連貫的知識體系,就形成了點、線鋪就的面。因此,可將該大專題分為如下小專題:

一、種子的形成:種子的形成包括胚的發育、胚乳的發育和種子的形成三部分

由減數分裂形成的精子和卵細胞,經過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這個過程在胚珠的胚囊內完成。在形成受精卵的同時,一個精子和兩個極核受精,形成受精極核,這就是高等植物的雙受精現象。受精極核發育成胚乳,而受精卵則發育成胚。

1、胚的形成:(以薺菜為例)薺菜個體發育的起點是受精卵。受精卵經過短暫的休眠,進行第一次有絲分裂,形成基細胞(靠近珠孔)和頂細胞(遠離珠孔),基細胞經過幾次有絲分裂形成一系列細胞,構成胚柄。胚柄的作用是:①從周圍組織中吸收並運送營養物質,供給球狀胚體發育;

②產生一些激素類物質,促進胚體的發育。胚體發育完成後,胚柄就退化消失。頂細胞經過多次有絲分裂,形成球狀胚體,最後形成具有子葉、胚芽、胚軸和胚根的薺菜的胚。

2、胚乳的發育:受精極核不經過休眠,就開始進行核的有絲分裂,形成很多遊離的胚乳核,再形成細胞壁,分隔生成胚乳細胞,整個組織稱為胚乳。

3、種子的形成:胚和胚乳發育過程中,珠被髮育成種皮,整個胚珠發育成種子。對於雙子葉植物,胚乳的營養全部轉移到子葉中,所以又稱無胚乳種子。而單子葉植物,胚乳中

的營養一直保留,未轉移到子葉中,形成有胚乳種子。

例1:薺菜受精卵至少經過多少次有絲分裂,才能形成具有16個細胞的球狀胚體?

A、4次B、5次C、6次D、7次

分析:由於球狀胚體由頂細胞發育而來,故共需要5次有絲分裂。例2:觀察分析發育着的胚株結構示意圖,能夠得出的結論有

A.②和③的發育起點相同

B.在正常情況下,若①的基因型為aa,②的基因型為Aa,則④的基因型為AAaC.④處細胞中的染色體有2/3來自雌配子D.②將發育成種子,①將發育成種皮分析:此題的關鍵是弄清種子各部分的發育來源,以及高等植物的雙受精作用,胚及胚乳基因型等知識點,綜合考查了識圖能力和分析能力。答案A、C拓展延伸、種子和果實形成過程中基因型及子代數分析

由於種皮、果皮的遺傳物質均只來源於母本,而受精卵、受精極核則來源於雙親,所以植物正反交的結果,其基因型不同。

例2:番茄的紅果(A)對黃果(a)為顯性,許多雜合的紅果番茄自花授粉,結了1200個番茄,其中黃果番茄有多少個?

分析:P:♀紅果(AA)×♂黃果(aa)↓

F1紅果(結在親本上,其內種子的胚基因型Aa,胚乳的

基因型為AAa,果皮和種皮的基因型均為AA。)↓

F2?(果實結在F1植株上,仍為紅色,其

內種子的胚基因型為1AA:2Aa:1aa,

果皮和種皮的基因型均為Aa。)

注意:基因型同母本的結構其表現型全部滯後一年表現。思考:利用正交和反交的原理還可以判斷什麼遺傳現象?

練習:豌豆灰種皮(G)對白種皮(g)為顯性,黃子葉(Y)對綠子葉(y)為顯性。每對

性狀的雜合體自交後代均表現3∶1的性狀分離比。以上種皮和子葉顏色的分離比分別來自以下哪代植物羣體所結種子的統計?A、B、C、D、

F1植株和F1植株F2植株和F2植株F1植株和F2植株F2植株和F1植株

二、種子的萌發及幼苗的形成

該階段常與細胞呼吸相聯繫,是大學聯考的重要考點,更是熱考點。種子從萌發到形成早期

幼苗尚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時,能量靠子葉或胚乳中儲存的有機物供給,此過程中種子細胞內進行着複雜的代謝。下面從以下幾方面闡述:

1、有機物的變化

由於種子在萌發過程中,代謝(主要是呼吸作用)增強,消耗了大量的有機物,而光合作用尚不進行,所以有機物總量減少,所含能量也減少;但在總量減少的同時,有機物種類,特別是小分子有機物的種類會大大增加,這樣就能滿足種子萌發過程中構建新細胞的需要,這也是種子中儲存的有機物的利用過程。對於單子葉植物,這個過程由胚乳供能,雙子葉植物則由子葉供能。由此説明,黃豆萌發形成豆芽,能量雖然減少,但所含營養更全面。

2、吸水方式及水含量變化

在種子萌發過程中,鮮重增加,即主要是自由水的含量增加,為呼吸作用及其他代謝過程提供適宜的水環境,此時至細胞形成中央大液泡以前均以吸脹吸水為主。由於蛋白質的親水性比澱粉和纖維素大,故相同質量的豆類種子比小麥種子萌發所需水多。

3、.種子萌發過程中細胞DNA含量變化

由於種子萌發過程中細胞的分裂均為有絲分裂,故每個細胞的DNA含量不變。4、種子萌發過程中活動加強的幾種細胞器

種子萌發過程進行旺盛的細胞分裂,消耗能量多,故活動加強的細胞器有核糖體、高爾基體和線粒體。

5.種子萌發過程中細胞呼吸方式的變化

在種皮未破裂前,細胞主要進行無氧呼吸,種皮破裂後,細胞主要進行有氧呼吸,這也是與種皮破裂後胚細胞的快速分裂需更多能量相適應的。若此時種子仍處於較多水環境,則易爛根爛芽。因此生產上種子催芽時應注意通風透氣就是這個道理。

例3:科研人員在研究某種植物時,從收穫的種子開始作鮮重測量,作出如下曲線。下列對曲線變化原因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A、oa段鮮重減少的原因主要是自由水的減少

B、ab段種子的細胞基本處於休眠狀態,物質變化較小C、bc段鮮重增加的原因是有機物增加,種子開始萌發

D、c以後增幅較大,既有水的增加,又有有機物的增加分析:若bc段種子開始萌發,有機物不會增加,故C錯誤。

例4:番茄種子萌發露出兩片子葉後,生長出第一片新葉,這時子葉仍有功能。對一批長出第一片新葉的番茄幼苗進行不同的處理,然後放在僅缺N元素的培養液中培養,並對子

葉進行觀察,最先表現出缺N症狀的幼苗是

A、前去根尖的幼苗B、前去一片子葉的幼苗

B、前去兩片子葉的幼苗D、完整幼苗

分析:注意題幹中子葉仍有功能,説明子葉中N元素可以轉移

練習1:下圖表示小麥種子萌發時總乾重和胚乳乾重的變化曲線,據圖可以推斷;A、萌發種子的鮮重隨時間穩定增加B、萌發時由於呼吸作用強,產生大量的水蒸氣C、種子的重量主要是貯藏在種子內的水分D、貯藏在種子內的養料被胚用於萌發

練習2:(20xx年廣東大學聯考大綜合)下圖是種子萌發過程中水分吸收變化規律曲線,據圖回答:

種子萌發過程中的水分吸收可分為三個分階段,第一階段是吸脹期,種子迅速吸水。第二階段是吸水停滯期。第三階段是重新迅速吸水期,主要通過滲透吸收水分。第三階段由於胚的迅速生長,胚根突破種皮,______搖呼吸加強,對於死亡或休眠的種子,吸水作用只停留在第______階段。

三、幼苗形成後的代謝

植物幼苗形成後的代謝主要包括水分代謝,礦質代謝,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即有機物和能量代謝)。這個過程教材以大量的篇幅進行了詳細講解,我就不再敍述其知識點,這裏總結其知識網絡如下:

從上面的知識網絡可以看出,植物從土壤中獲得所需水分和礦質元素,通過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儲存能量,再通過細胞呼吸分解有機物並釋放能量,供生命活動需要。這樣,植物的生長也逐漸由營養生長過渡為生殖生長,並形成能進行減數分裂的生殖器官花。此時,一個成熟的個體長成,完成了植物個體發育的一生。

通過對植物個體發育三大生長階段的講解,形成知識點、線、面的巧妙結合,使學生對“一顆種子如何發育成了一株能開花結果的植株”這個神奇的自然現象有了更深刻的理性認識,並能在不同的題設情景裏熟練運用所學知識,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7

1、原生質:指細胞內有生命的物質,包括細胞質、細胞核和細胞膜三部分。不包括細胞壁,其主要成分為核酸和蛋白質。如:一個植物細胞就不是一團原生質。

2、結合水:與細胞內其它物質相結合,是細胞結構的組成成分。

7、自由水:可以自由流動,是細胞內的良好溶劑,參與生化反應,運送營養物質和新陳代謝的廢物。

8、無機鹽:多數以離子狀態存在,細胞中某些複雜化合物的重要組成成分(如鐵是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維持生物體的生命活動(如動物缺鈣會抽搐),維持酸鹼平衡,調節滲透壓。

9、糖類有單糖、二糖和多糖之分。a、單糖:是不能水解的糖。動、植物細胞中有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b、二糖:是水解後能生成兩分子單糖的糖。植物細胞中有蔗糖、麥芽糖,動物細胞中有乳糖。c、多糖:是水解後能生成許多單糖的糖。植物細胞中有澱粉和纖維素(纖維素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和動物細胞中有糖元(包括肝糖元和肌糖元)。

10、可溶性還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麥芽糖等。

11、脂類包括:a、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組成,生物體內主要儲存能量的物質,維持體温恆定。)b、類脂(構成細胞膜、線立體膜、葉綠體膜等膜結構的重要成分)c、固醇(包括膽固醇、性激素、維生素D等,具有維持正常新陳代謝和生殖過程的作用。)

12、脱水縮合:一個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與另一個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連接,同時失去一分子水。

13、肽鍵:肽鏈中連接兩個氨基酸分子的鍵(-NH-CO-)。

14、二肽:由兩個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化合物,只含有一個肽鍵。

15、多肽: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的氨基酸分子縮合而成的鏈狀結構。有幾個氨基酸叫幾肽。

16、肽鏈:多肽通常呈鏈狀結構,叫肽鏈。

17、氨基酸: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約有20種,決定20種氨基酸的密碼子有61種。氨基酸在結構上的特點:每種氨基酸分子至少含有一個氨基(-NH2)和一個羧基(-COOH),並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如:有-NH2和-COOH但不是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不叫氨基酸)。R基的不同氨基酸的種類不同。

18、核酸:最初是從細胞核中提取出來的,呈酸性,因此叫做核酸。核酸最遺傳信息的載體,核酸是一切生物體(包括病毒)的遺傳物質,對於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19、脱氧核糖核酸(DNA):它是核酸一類,主要存在於細胞核內,是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此外,在細胞質中的線粒體和葉綠體也有少量DNA。

20、核糖核酸:另一類是含有核糖的,叫做核糖核酸,簡稱RNA。

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8

必修一:

1:糖類是主要的能源物質,脂肪是細胞內良好的儲能物質。這部分經常會在選擇題中出現,題目並不難,但是需要考生記住哪些是糖類,哪些是脂肪,不要記錯。

2:細胞膜主要由脂質和蛋白質組成,脂質中的磷脂和膽固醇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這部分知識點雖然比較簡單,但是非常重要,中等偏下的考生容易記混淆,需要加強記憶。

3: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組成大分子的基本單位成為單體,每一個單體都以若干個相連的碳原子構成的碳鏈為基本骨架,由許多單體連接成多聚體。這部分知識點會在填空題中出現,常見的考法有:組成核酸的單體是核苷酸。

4:生物的膜系統指的是細胞器膜膜和細胞膜、核膜等結構組成。這些生物膜的組成和結構很相似,體現了細胞內各種結構之間的協調配合。這部分知識點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都有可能出現,會考察它的組成成分。

5: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關係限制了細胞的長大,細胞大小還受細胞核的控制範圍限制。這兩個都是很重要的,在作答的時候注意看題目要求,是否需要作答完整。

必修二:

1:孟德爾試驗成功的原因:選用了正確的試驗材料;先研究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再研究兩隊及以上的性狀;運用了統計學的方法分析試驗結果;基於大量數據的分析才提出的假説並設計新的試驗來驗證。

2:基因的分離定律的實質是: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等位基因隨着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而分離,分別進入兩個配子中,隨着配子遺傳給後代;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在減數分裂的過程中,在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這兩個定律可以説是遺傳學部分最重要的兩個定律,經常在大題中出現,很多與遺傳有關的題都是圍繞這兩個定律出的,同學們要記牢。

3:中心法則描述了遺傳信息的流動方向,但是沒有説明遺傳信息可以從蛋白質傳遞到蛋白質,也沒有説明遺傳信息可以從蛋白質流向DNA或RNA。中心法則是很重要的一個法則,經常在考試中出現。

4:單倍體植株長弱小,高度不育,單倍體育種卻可以明顯縮短育種年限。這部分也是常考點,屬於重難點知識,考生們要對此給予關注。

5:一個種羣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種羣的基因庫。大家對種羣的基因庫都會有一定的概念,但是完整地描述出來還是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同學們儘量記住種羣的基因庫的概念,避免丟分。

必修三:

1: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是雙向的,但是在神經元之間的傳導是單向的。這部分知識經常在大題中出現,考生們要牢牢記住呀。

2:演替的類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指的是在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過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紙杯,但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指的是原有植被雖然已不存在,但是原有的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它繁殖體的地方發生的演替。兩者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同學們一定要區分好,不能混淆。考察方式主要是舉一些例子,讓你判斷它屬於什麼演替。

3:能量流動的特點:單向流動、逐級遞減。

4:負反饋調節不但在生物羣落內部存在,生物羣落與無機環境之間也存在着這種調節。

5:生物多樣性的價值:潛在、直接、間接價值。考生們要注意對這幾種價值進行判斷,不要混淆。

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9

生物學中常見的物理、化學、生物方法及用途

1、致癌因子:物理因子:電離輻射、X射線、紫外線等。

化學因子:砷、苯、煤焦油

病毒因子:腫瘤病毒或致癌病毒,已發現150多種病毒致癌。

2、基因誘變:物理因素:Χ射線、γ射線、紫外線、激光

化學因素:亞硝酸、硫酸二乙酯

3、細胞融合:物理方法:離心、振動、電刺激

化學方法:PEG(聚乙二醇)

生物方法:滅活病毒(可用於動物細胞融合)

生物學中常見英文縮寫名稱及作用

1ATP:三磷酸腺苷,新陳代謝所需能量的直接來源。ATP的結構簡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代表高能磷酸鍵,—代表普通化學鍵

2ADP :二磷酸腺苷

3AMP :一磷酸腺苷

4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症(艾滋病)

5DNA:脱氧核糖核酸,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6RNA:核糖核酸,分為mRNA、tRNA和rRNA。

7cDNA:互補DNA

8Clon:克隆

9ES(EK):胚胎幹細胞

10GPT:谷丙轉氨酶,能把穀氨酸上的氨基轉移給丙酮酸,它在人的肝臟中含量最多,作為診斷是否患肝炎的一項指標。

11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是英語“AIDS”中文名稱。

12HLA:人類白細胞抗原,器官移植的成敗,主要取決於供者與受者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13HGP:人類基因組計劃

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10

1.4.1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

第四章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第一節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

一、應牢記知識點

1、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⑴、當外界溶液的濃度低於細胞內溶液的濃度,細胞吸收水分膨脹。

⑵、當外界溶液的濃度高於細胞內溶液的濃度,細胞失去水分皺縮。

⑶、當外界溶液的濃度等於細胞內溶液的濃度,水分進出細胞處於動態平衡。

2、細胞內的液體環境:主要指液泡裏面的細胞液。

3、原生質層:指細胞膜和液泡膜以及這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

⑴、細胞核在原生質層內(P61圖42)

⑵、原生質層:可以被看作是一層半透膜。

4、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質壁分離復原⑴、植物細胞的原生質層相當於一層半透膜。

⑵、當細胞液的濃度小於外界溶液的濃度時,細胞液中的水分透過原生質層進入外界溶液,原生質層與細胞壁分離質壁分離。

⑶、發生了質壁分離的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大於細胞外液濃度時,外界溶液中的水分透過原生質層進入細胞液,原生質層逐漸膨脹恢復原態質壁分離復原。

5、植物細胞質壁分離的原因⑴、直接原因:細胞失水。

⑵、根本原因:原生質層的伸縮性大於細胞壁的伸縮性。

6、細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選擇透過性膜

二、應會知識點

1、原生質:指細胞內的生命物質,包括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等部分(不包括細胞壁)。

2、半透膜:是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過,一些離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過,而其他離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過的人工膜。

3、選擇透過性膜:是生物膜。表現為水分子可以自由通過,細胞選擇吸收的離子和小分子也能通過,其他離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過。如細胞膜等生物膜。

4、半透膜只具有半透性而不具備選擇透過性;選擇透過性膜具有選擇透過性也具有半透性。

5、質壁分離過程中,紫色洋葱表皮細胞液泡的顏色由淺變深;復原過程中反之。

1.4.2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第四章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第二節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一、應牢記知識點

1、歐文頓(ton)的發現和結論⑴、發現:細胞膜對不同物質的通透性不同。凡是脂溶性物質都更容易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

⑵、結論:膜是由脂質組成的。

2、1925年荷蘭科學家的實驗發現和結論

⑴、實驗:提取人紅細胞中的脂質,在空氣水界面上鋪展成單層分子。

⑵、發現:單層分子的面積為人紅細胞表面積的2倍。

⑶、結論:細胞膜中的脂質分子必然排列為連續的兩層。

3、1959年,羅伯特森(rtsen)的發現和論斷

⑴、發現:電鏡下,發現細胞膜有清晰的“暗亮暗”三層結構。

⑵、論斷: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質脂質蛋白質”三層結構構成。

4、“熒光標記的小鼠細胞和人細胞融合實驗”的發現和結論(P67圖45)

⑴、發現:兩種細胞剛融合時,融合細胞一半發綠色熒光,另一半發紅色熒光;370C下40min後,兩種顏色的熒光均勻分佈。

⑵、論斷:細胞膜具有流動性。

5、1972年,桑格(er)和尼克森(lson)提出的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

⑴、磷脂雙分子層是細胞膜的基本支架。

⑵、蛋白質分子或鑲或嵌入或橫跨磷脂雙分子層。

⑶、磷脂和蛋白質分子都是可以運動的。

6、糖被糖蛋白

⑴、位置:細胞膜的外側表面。

⑵、組成:蛋白質和多糖。

⑶、功能:細胞識別作用、信息傳遞等。

保護和潤滑作用。如消化道、呼吸道上皮細胞表面的糖蛋白。

二、應會知識點

1、細胞膜的結構特點流動性

2、細胞膜的功能特點選擇透過性。

3、磷脂是細胞膜的主要成分,蛋白質是細胞膜的重要成分。

1.4.3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

第四章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第三節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

一、應牢記知識點

1、被動運輸:指物質進出細胞時順濃度梯度的擴散。

2、主動運輸:指物質進出細胞時逆濃度梯度的運輸。

3、自由擴散:指物質通過簡單的擴散作用進出細胞。(P71圖47)如O2、CO2、H2O、乙醇(C2H5OH)、甘油、苯等

4、協助擴散:指物質順濃度梯度的擴散過程中需要載體蛋白的協助。(P71圖47)如葡萄糖分子等

5、主動運輸:指物質從低濃度一側運輸到高濃度一側過程中,既需要載體蛋白的協助又需要消耗細胞內化學反應釋放的能量的方式。(P72圖48)如Na+、K+、Ca+等離子意義:保證活細胞能夠按照生命活動的需要,主動選擇吸收所需要的營養物質,排出代謝廢物和對細胞有害的物質。

6、胞吞:是細胞吸收大分子時,大分子首先附着在細胞膜表面,然後細胞膜包裹着大分子內陷成囊泡進入細胞內部的現象。

7、胞吐:是細胞需要下外排大分子時,先在細胞內形成囊泡包裹着大分子,囊泡移動到細胞膜處,與細胞膜融合,將大分子排出細胞的現象。

二、應會知識點

1、擴散作用:指物質順濃度梯度的擴散,即從高濃度處向低濃度處的擴散。

2、自由擴散、協助擴散、主動運輸、胞吞、胞吐的比較物質通過細胞細胞膜內外物質濃度的高低膜的方式自由擴散由高濃度一邊到低濃度一邊是否需要載體是否消耗細胞蛋白質不需要內的能量不消耗O2、CO2、甘油、乙醇、苯等協助擴散由高濃度一邊到低濃度一邊需要不消耗葡萄糖分子進入人的紅細胞主動運輸內吞、外排與濃度無關與濃度無關需要不需要消耗不消耗K進入紅細胞等+舉例酶原顆粒的分泌

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11

第四章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

第一節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

一、應牢記知識點

滲透作用概念:水分子或其他溶劑分子通過---------從相對含量-----的地方向相對含量-----的地方擴散的現象。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⑴、當外界溶液的濃度低於細胞內溶液的濃度,細胞--------(失水/吸水)

⑵、當外界溶液的濃度高於細胞內溶液的濃度,細胞--------(失水/吸水)

⑶、當外界溶液的濃度等於細胞內溶液的濃度,水分進出細胞處於---------。

植物細胞:

1、細胞內的液體環境:主要指--------裏面的細胞液。

2、原生質層:指------和------以及這兩層膜之間的-------。

⑴、細胞核在原生質層內(P61圖42)

⑵、原生質層:可以被看作是一層半透膜。

3、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質壁分離復原

⑴、植物細胞的原生質層相當於一層半透膜。

⑵、當細胞液的濃度------(大於/小於)外界溶液的濃度時,細胞液中的水分透過原生質層進入外界溶液,原生質層與細胞壁分離質壁分離。

⑶、發生了質壁分離的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大於/小於)細胞外液濃度時,外界溶液中的水分透過原生質層進入細胞液,原生質層逐漸膨脹恢復原態質壁分離復原。

4、植物細胞質壁分離的原因

⑴、直接原因:細胞失水。

⑵、根本原因:原生質層的伸縮性-------(大於/小於)細胞壁的伸縮性。

5、細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選擇透過性膜

二、應該注意的地方

1、原生質:指細胞內的生命物質,包括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等部分(不包括細胞壁)。

2、半透膜:是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過,一些離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過,而其他離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過的人工膜。

3、選擇透過性膜:是生物膜。表現為水分子可以自由通過,細胞選擇吸收的離子和小分子也能通過,其他離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過。如細胞膜等生物膜。

4、半透膜只具有半透性而不具備選擇透過性;選擇透過性膜具有選擇透過性也具有半透性。

5、質壁分離過程中,紫色洋葱表皮細胞液泡的顏色由---變------(深/淺)。

第二節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一、應牢記知識點

1、歐文頓(ton)的發現和結論

⑴、發現:細胞膜對不同物質的通透性不同。凡是脂溶性物質都更容易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

⑵、結論:膜是由-------組成的。

2、1925年荷蘭科學家的實驗發現和結論

⑴、實驗:提取人紅細胞中的脂質,在空氣水界面上鋪展成單層分子。

⑵、發現:單層分子的面積為人紅細胞表面積的2倍。

⑶、結論:

3、1959年,羅伯特森(rtsen)的發現和論斷

⑴、發現:電鏡下,發現細胞膜有清晰的“暗亮暗”三層結構。

⑵、論斷: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質脂質蛋白質”三層結構構成。

4、“熒光標記的小鼠細胞和人細胞融合實驗”的發現和結論(P67圖45)

⑴、發現:兩種細胞剛融合時,融合細胞一半發綠色熒光,另一半發紅色熒光;370C下40min後,兩種顏色的熒光均勻分佈。

⑵、論斷:

5、1972年,桑格(er)和尼克森(lson)提出的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

⑴、-------------是細胞膜的基本支架。

⑵、蛋白質分子或----或----或-----磷脂雙分子層。

⑶、磷脂和蛋白質分子都是--------的(運動/靜止)。

6、糖被糖蛋白

⑴、位置:細胞膜的------(外側/內側)表面。

⑵、組成:蛋白質和多糖。

⑶、功能:

二、應該注意的地方

1、細胞膜的結構特點:

2、細胞膜的功能特點:

第三節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

一、應牢記知識點離子、小分子物質運輸方向自由擴散由---濃度向---濃度-----(需要/不需要)載體(高/低)-----(需要/不需要)能量協助由---濃度向---濃度-----(需要/不需要)載體擴散(高/低)-----(需要/不需要)能量主動由低(高)濃度向高-----(要/不需要)載體運輸(低)濃度-----(需要/不需要)能量大分子物質胞吞由細胞----到細胞-----(外/內胞吐由細胞----到細胞-----(外/內-----(需要/不需要)能量略分泌蛋白的分泌、神經遞質的釋放-----(需要/不需要)能量略白細胞吞噬-----特點圖例實例

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12

一、組成細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1、無機化合物包括水和無機鹽,其中水是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有機化合物包括糖類、脂質、蛋白質和核酸;其中糖類是主要能源物質,化學元素組成:C、H、O。蛋白質是乾重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化學元素組成:C、H、O、N。核酸是細胞中含量最穩定的,化學元素組成:C、H、O、N、P。

2、(1)還原糖的檢測和觀察的注意事項:

①還原糖有葡萄糖,果糖,麥芽糖②斐林試劑中的甲乙液必須等量混合均勻後再加入樣液中,現配現用

③必須用水浴加熱顏色變化:淺藍色棕色磚紅色沉澱。

(2)脂肪的鑑定常用材料:花生子葉或向日葵種子試劑用蘇丹Ⅲ或蘇丹Ⅳ染液,現象是橘黃色或紅色。注意事項:

①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會導致觀察時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②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

③需使用顯微鏡觀察

④使用不同的染色劑染色時間不同

(3)蛋白質的鑑定常用材料:雞蛋清,黃豆組織樣液,牛奶試劑:雙縮脲試劑確注意事項:

①先加A液1ml,再加B液4滴

②鑑定前,留出一部分組織樣液,以便對比顏色變化:變成紫色

3、氨基酸是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每種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個氨基(-NH2)和一個羧基(-COOH),並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氨基酸的種類由R基(側鏈基團)決定。

4、蛋白質的功能有5點,

①催化細胞內的構成細胞和生物體結構的重要物質(肌肉毛髮)

②運輸載體(血紅蛋白)

③免疫功能(抗體)

④傳遞信息,調節機體的生命活動(胰島素)

⑤生理生化反應)

5、蛋白質分子多樣性的原因是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種類,數目,排列順序,以及空間結構不同導致蛋白質結構多樣性。蛋白質結構多樣性導致蛋白質的功能的多樣性。

6、構成生物體的蛋白質的20種氨基酸的結構通式為:NH2-C-COOH

7、n個氨基酸脱水縮合形成m條多肽鏈時,共脱去(n-m)個水分子,形成(n-m)個肽鍵,至少存在m個NH2和COOH,形成的蛋白質的分子量為n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18(n-m)

8、核酸分為DNA和RNA,DNA的中文名稱是脱氧核糖核酸,RNA的中文名稱是核糖核酸。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組成單位,核苷酸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鹼基組成。

9、核酸的功能是細胞內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在生物體的遺傳、變異和蛋白質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觀察核酸在細胞中的分佈應該注意事項:鹽酸的作用是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同時使染色體中的DNA與蛋白質分離,有利於DNA與染色劑結合。現象:甲基綠將細胞核中的DNA染成綠色,吡羅紅將細胞質中的RNA染成紅色。DNA是細胞核中的遺傳物質,此外,在線粒體和葉綠體中也有少量的分佈。RNA主要存在於細胞質中,少量存在於細胞核中。

10、細胞中的水包括結合水和自由水,其中結合水是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成分;自由水是細胞內良好溶劑,運輸養料和廢物,許多生化反應有水的參與。

11、細胞中大多數無機鹽以離子的形式存在,無機鹽的作用有4點,

①細胞中許多有機物的重要組成成分

②維持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

③維持細胞的酸鹼平衡

④維持細胞的滲透壓。

二、細胞的基本結構

1、細胞膜主要成分:脂質和蛋白質,還有少量糖類。而脂質中磷脂最豐富,功能越複雜的細胞膜,蛋白質種類和數量越多。所以細胞膜功能有3點,

①將細胞與環境分隔開,保證細胞內部環境的相對穩定;

②控制物質出入細胞;

③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

2、細胞器根據膜的情況,可以分為雙層膜、單層膜和無膜的細胞器。

(1)雙層膜有葉綠體、線粒體:葉綠體存在於綠色植物細胞,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但不能説葉綠體是一切生物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因為原核細胞藍藻沒有葉綠體,但是它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線粒體是有氧呼吸主要場所,同理不能説線粒體是進行有氧呼吸的唯一場所。

(2)單層膜的細胞器有內質網、高爾基體、液泡和溶酶體等:其中內質網是細胞內蛋白質合成和加工,脂質合成的場所;高爾基體能夠對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包裝;液泡是植物細胞特有,調節細胞內部環境,維持細胞形態,與質壁分離有關;溶酶體:分解衰老、損傷細胞器,吞噬並殺死侵入細胞的病毒或病菌。

(3)無膜的細胞器有核糖體和中心體:核糖體是合成蛋白質的主要場所,也就是翻譯的場所;中心體是動物和低等植物細胞所特有,與細胞有絲分裂有關。

3、細胞器的分工合作,以分泌蛋白的合成和運輸為例來説明問題: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膜

(合成肽鏈)(加工成蛋白質)(進一步加工)(囊泡與細胞膜融合,蛋白質釋放)

4、生物膜系統的概念:細胞膜、核膜,各種細胞器的膜共同組成的生物膜系統。生物膜系統的作用:使細胞具有穩定內部環境物質運輸、能量轉換、信息傳遞;為各種酶提供大量附着位點,是許多生化反應的場所;把各種細胞器分隔開,保證生命活動高效、有序進行。

三、細胞的物質輸入和輸出

1、細胞內的液體環境主要指的是液泡裏面的細胞液。原生質層:細胞膜和液泡膜以及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

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時,細胞質壁分離;外界溶液濃度細胞液濃度

2、對礦質元素的吸收:逆相對含量梯度主動運輸;對物質是否吸收以及吸收多少,都是由細胞膜上載體的種類和數量決定。

3、細胞膜是一層選擇透過性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過,一些離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過,而其他的離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則不能通過。

4、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①磷脂雙分子層構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②蛋白質分子有的鑲嵌在磷脂雙分子層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雙分子層中,有的橫跨整個磷脂雙分子層

③磷脂雙分子層和大多數蛋白質分子可以運動糖蛋白(糖被)組成:由細胞膜上的蛋白質與糖類結合形成。作用:細胞識別、免疫反應、血型鑑定、保護潤滑等。

5、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包括被動運輸和主動運輸。被動運輸又包括自由擴散和協助擴散。物質進出細胞,順濃度梯度的擴散,稱為被動運輸。自由擴散:物質通過簡單的擴散作用進出細胞;協助擴散:進出細胞的物質藉助載體蛋白的擴散。主動運輸:從低濃度一側運輸到高濃度一側,需要載體蛋白的協助,同時還需要消耗細胞內化學反應所釋放的能量,這種方式叫做主動運輸。

方向載體能量舉例

自由擴散高→低不需要不需要水、CO2、O2、N2、乙醇、甘油、苯、脂肪酸、維生素等

協助擴散高→低需要不需要葡萄糖進入紅細胞

主動運輸低→高需要需要氨基酸、K+、Na+、Ca+等離子、葡萄糖進入小腸上皮細胞

四、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

1、細胞代謝的概念:細胞內每時每刻進行着許多化學反應,統稱為細胞代謝.

2、酶是活細胞產生的一類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x有機物x。酶大多數是蛋白質,少數是RNA。

3、酶具有高效性;酶具有專一性:每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或一類化合物的化學反應: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適宜的條件: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會明顯降低。實際上,過酸、過鹼和高温都能使酶的分子結構遭到破壞而失去活性。高温使酶失活;低温降低酶的活性,在適宜温度下酶活性可以恢復。

4、ATP的中文名稱是三磷酸腺苷,它是生物體新陳代謝的直接能源。糖類是細胞的能源物質,脂肪是生物體的儲能物質。這些物質中的能量最終是由ATP轉化而來的。

5、ATP普遍存在於活細胞中,分子簡式寫成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團,代表一般的共價鍵,~代表高能磷酸鍵。ATP在活細胞中的含量很少,但是ATP在細胞內的轉化是十分迅速的。細胞內ATP的含量總是處於動態平衡中,這對於生物體的生命活動具有重要意義。ATP的主要來源細胞呼吸的概念:有機物在細胞內經過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產物,釋放出能量並生成ATP的過程。

ADP+Pi+能量ATP是不可逆的:

(1)當反應向右進行時,對高等動物來説,能量來自呼吸作用,主要場所是線粒體;對植物來説,能量來自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場所分別是線粒體和葉綠體。

(2)當反應向左進行時,對高等動物來説,能量用於營養物質的吸收、神經興奮的傳導、細胞分裂和蛋白質合成,對植物來説,能量用於礦質離子的吸收、光合作用暗反應、蛋白質合成細胞分裂的生命活動。

ADP和ATP轉化的意義可總結為:

(1)對於構成生物體內環境穩定的功能有重要意義。

(2)是生物體進行一切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直接能源。

(3)ATP是生物體的細胞內流通的“能量貨幣”。

實驗比較過氧化氫酶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實驗結論:酶具有催化作用,並且催化效率要比無機催化劑Fe3+高得多控制變量法:變量、自變量、因變量、無關變量的定義。對照實驗:除一個因素外,其餘因素都保持不變的實驗。6、有氧呼吸

總反應式:C6H12O6+6O26CO2+6H2O+大量能量第一階段:細胞質基質C6H12O62丙酮酸+少量[H]+少量能量第二階段:線粒體基質2丙酮酸+6H2O6CO2+大量[H]+少量能量第三階段:線粒體內膜24[H]+6O212H2O+大量能量無氧呼吸產生酒精: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發生生物:大部分植物,酵母菌

產生乳酸:C6H12O62乳酸+少量能量發生生物:動物,乳酸菌

有氧呼吸的能量去路:有氧呼吸所釋放的能量一部分用於生成ATP,大部分以熱能形式散失了。無氧呼吸:能量小部分用於生成ATP,大部分儲存於乳酸或酒精中。有氧呼吸過程中氧氣的去路:氧氣用於和[H]生成水7、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捕獲光能的色素

葉綠素a(藍綠色)

葉綠素葉綠素b(黃綠色)綠葉中的色素胡蘿蔔素(橙黃色)類胡蘿蔔素

葉黃素(黃色)

葉綠素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類胡蘿蔔素主要吸收藍紫光。白光下光合作用最強,其次是紅光和藍紫光,綠光下最弱。

實驗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原理:綠葉中的色素都能溶解在層析液中,且他們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得快,綠葉中的色素隨着層析液在濾紙上的擴散而分離開。

捕獲光能的結構葉綠體的結構:外膜,內膜,基質,基粒(由類囊體構成),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分佈於基粒的類囊體及基質中。光合作用色素分佈於類囊體的薄膜上。光合作用的意義主要有:為自然界提供x有機物和xO2:維持大氣中xO2和CO2x含量的相對穩定:此外,對x生物進化x具有重要作用。

8、光合作用的過程:(熟練掌握課本P103下方的圖)

總反應式:CO2+H2O(CH2O)+O2其中,(CH2O)表示糖類。

根據是否需要光能,可將其分為光反應和暗反應兩個階段。光反應階段:必須有光才能進行場所:類囊體薄膜上,包括水的光解和ATP形成。光反應中,光能轉化為ATP中活躍的化學能。暗反應階段:有光無光都能進行,場所:葉綠體基質,包括CO2的固定和C3的還原。ATP中活躍的化學能轉化為暗反應中,(CH2O)中穩定的化學能。光反應和暗反應的聯繫:光反應為暗反應提供ATP和[H],暗反應為光反應提供合成ATP的原料ADP和Pi9、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

光對光合作用的影響

①葉綠體中色素的吸收光波主要在紅光和藍紫光。

②植物的光合作用強度在一定範圍內隨着光照強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光照強度達到一定時,光合作用的強度不再隨着光照強度的增加而增加③光照時間長,光合作用時間長,有利於植物的生長髮育。

(2)温度低,光和速率低。隨着温度升高,光合速率加快,温度過高時會影響酶的活性,光和速率降低。生產上白天升温,增強光合作用,晚上降低室温,抑制呼吸作用,以積累有機物。

(3)在一定範圍內,植物光合作用強度隨着CO2濃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達到一定濃度後,光合作用強度不再增加。生產上使田間通風良好,供應充足的CO2

(4)水分的供應當植物葉片缺水時,氣孔會關閉,減少水分的散失,同時影響CO2進入葉內,暗反應受阻,光合作用下降。生產上應適時灌溉,保證植物生長所需要的水分。

五、細胞的生命歷程

一1、限制細胞長大的原因包括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比和細胞的核質比。細胞增殖的意義:生物體生長、發育、繁殖和遺傳的基礎,真核細胞分裂的方式包括有絲分裂、無絲分裂、減數分裂。細胞週期的概念:指連續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完成時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時為止。細胞週期分分裂間期和分裂期兩個階段。分裂間期:是指從細胞在一次分裂結束之後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分裂間期所佔時間長。分裂期:可以分為前期、中期、後期、末期。二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各期的主要特點:

分裂間期特點是完成DNA的複製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結果是每個染色體都形成兩個姐妹染色單體,呈染色質形態

2.前期特點:

①出現染色體、出現紡錘體

②核膜、核仁消失。

前期染色體特點:

①染色體散亂地分佈在細胞中心附近。

②每個染色體都有兩條姐妹染色單體

3.中期特點:

①所有染色體的着絲點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②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最清晰。染色體特點:染色體的形態比較固定,數目比較清晰。故中期是進行染色體觀察及計數的最佳時機。

4.後期特點:

①着絲點一分為二,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兩條子染色體。並分別向兩極移動。

②紡錘絲牽引着子染色體分別向細胞的兩極移動。這時細胞核內的全部染色體就平均分配到了細胞兩極。染色體特點:染色單體消失,染色體數目加倍。

5.末期特點:

①染色體變成染色質,紡錘體消失。

②核膜、核仁重現。

③在赤道板位置出現細胞板,並擴展成分隔兩個子細胞的細胞壁

口訣:前期:兩失兩現一散亂。中期:着絲點一平面,形態數目清晰見。後期:着絲點一分為二,數目加倍兩移開。末期:兩現兩失一構造。三有絲分裂的意義:將親代細胞的染色體經過複製以後,精確地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從而保持生物的親代和子代之間的遺傳性狀的穩定性。無絲分裂特點:在分裂過程中沒有出現紡錘絲和染色體的變化。

四細胞分化:在個體發育中,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生的後代,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生的穩定性差異的過程,叫做細胞分化。

1、細胞分化發生時期:是一種持久性變化,它發生在生物體的整個生命活動進程中,胚胎時期達到最大限度。

2、細胞分化的特性:穩定性、持久性、不可逆性、全能性。

3、意義:經過細胞分化,在多細胞生物體內就會形成各種不同的細胞和組織;多細胞生物體是由一個受精卵通過細胞增殖和分化發育而成,如果僅有細胞增殖,沒有細胞分化,生物體是不能正常生長髮育的。細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經分化的細胞,仍然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潛能。從理論上講,生物體的每一個活細胞都應該具有全能性。在生物體內,細胞並沒有表現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為不同的細胞、器官,這是基因在特定的時間、空間條件下選擇性表達的結果,當植物細胞脱離了原來所在植物體的器官或組織而處於離體狀態時,在一定的營養物質、激素和其他外界的作用條件下,就可能表現出全能性,發育成完整的植株。

五細胞衰老的主要特徵:水分減少,細胞萎縮,體積變小,代謝減慢;有些酶活性降低(細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會導致頭髮變白);色素積累(如:老年斑);呼吸減慢,細胞核增大,染色質固縮,染色加深;細胞膜通透功能改變,物質運輸能力降低。

六癌細胞的特徵:能夠無限增殖;形態結構發生了變化;癌細胞表面發生了變化。致癌因子有物理致癌因子;化學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細胞癌變的機理是癌細胞是由於原癌基因激活,細胞發生轉化引起的。

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13

1、地球上的生物,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的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生物分類也就有了細胞生物和非細胞生物之分)。

2、細胞膜由雙層磷脂分子鑲嵌了蛋白質。蛋白質可以以覆蓋、貫穿、鑲嵌三種方式與雙層磷脂分子相結合。磷脂雙分子層是細胞膜的基本支架,除保護作用外,還與細胞內外物質交換有關。

3、細胞膜的結構特點是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功能特性是選擇透過性。如:變形蟲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偽足,人體某些白細胞能吞噬病菌,這些生理的完成依賴細胞膜的流動性。

4、物質進出細胞膜的方式:a、自由擴散:從高濃度一側運輸到低濃度一側;不消耗能量。例如:H2O、O2、CO2、甘油、乙醇、苯等。b、主動運輸:從低濃度一側運輸到高濃度一側;需要載體;需要消耗能量。例如:葡萄糖、氨基酸、無機鹽的離子(如K+)。c、協助擴散:有載體的協助,能夠從高濃度的一邊運輸到低濃度的一邊,這種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叫做協助擴散。如:葡萄糖進入紅細胞。

5、線粒體:呈粒狀、棒狀,普遍存在於動、植物細胞中,內有少量DNA和RNA內膜突起形成嵴,內膜、基質和基粒中有許多種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線粒體是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大約95%來自線粒體。

6、葉綠體:呈扁平的橢球形或球形,主要存在植物葉肉細胞裏,葉綠體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器,含有葉綠素和類胡蘿蔔素,還有少量DNA和RNA,葉綠素分佈在基粒片層的膜上。在片層結構的膜上和葉綠體內的基質中,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7、內質網:由膜結構連接而成的網狀物。功能:增大細胞內的膜面積,使膜上的各種酶為生命活動的各種化學反應的正常進行,創造了有利條件。

8、核糖體:橢球形粒狀小體,有些附着在內質網上,有些遊離在細胞質基質中。是細胞內將氨基酸合成蛋白質的場所。

9、高爾基體:由扁平囊泡、小囊泡和大囊泡組成,為單層膜結構,一般位於細胞核附近的細胞質中。在植物細胞中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在動物細胞中與分泌物的形成有關,並有運輸作用。

10、中心體:每個中心體含兩個中心粒,呈垂直排列,存在動物細胞和低等植物細胞,位於細胞核附近的細胞質中,與細胞的有絲分裂有關。

11、液泡:是細胞質中的泡狀結構,表面有液泡膜,液泡內有細胞液。化學成分:有機酸、生物鹼、糖類、蛋白質、無機鹽、色素等。有維持細胞形態、儲存養料、調節細胞滲透吸水的作用。

12、與胰島素合成、運輸、分泌有關的細胞器是: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在胰島素的合成過程中,合成的場所是核糖體,胰島素的運輸要通過內質網來進行,胰島素在分泌之前還要經高爾基體的加工,在合成和分泌過程中線粒體提供能量。

13、在真核細胞中,具有雙層膜結構的細胞器是:葉綠體、線粒體;具有單層膜結構的細胞器是:內質網、高爾基體、液泡;不具膜結構的是:中心體、核糖體。另外,要知道細胞核的核膜是雙層膜,細胞膜是單層膜,但它們都不是細胞器。植物細胞有細胞壁和是葉綠體,而動物細胞沒有,成熟的植物細胞有明顯的液泡,而動物細胞中沒有液泡;在低等植物和動物細胞中有中心體,而高等植物細胞則沒有;此外,高爾基體在動植物細胞中的作用不同。

14、細胞核的簡介:(1)存在絕大多數真核生物細胞中;原核細胞中沒有真正的細胞核;有的真核細胞中也沒有細胞核,如人體內的成熟的紅細胞。

(2)細胞核結構:a、核膜:控制物質的進出細胞核。説明:核膜是和內質網膜相連的,便於物質的運輸;在核膜上有許多酶的存在,有利於各種化學反應的進行。

b、核孔:在核膜上的不連貫部分;作用:是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c、核仁:在細胞週期中呈現有規律的消失(分裂前期)和出現(分裂末期),經常作為判斷細胞分裂時期的典型標誌。d、染色質:細胞核中易被鹼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提出者:德國生物學家瓦爾德爾提出來的。組成主要由DNA和蛋白質構成。染色質和染色體是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時期的細胞中的兩種不同形態!(3)細胞核的功能:是遺傳物質儲存和複製的場所;是細胞遺傳特性和代謝中心活動的控制中心。

15、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主要區別是有無成形的細胞核,也可以説是有無核膜,因為有核膜就有成形的細胞核,無核膜就沒有成形的細胞核。這裏有幾個問題應引起注意:(1)病毒既不是原核生物也不是真核生物,因為病毒沒有細胞結構。(2)原生動物(如草履蟲、變形蟲等)是真核生物。(3)不是所有的菌類都是原核生物,細菌(如硝化細菌、乳酸菌等)是原核生物,而真菌(如酵母菌、黴菌、蘑菇等)是真核生物。

16、在線粒體中,氧是在有氧呼吸第三個階段兩個階段產生的氫結合生成水,並放出大量的能量;光合作用的暗反應中,光反應產生的氫參與暗反應中二氧化碳的還原生成水和葡萄糖;蛋白質是由氨基酸在核糖體上經過脱水縮合而成,有水的生成。

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14

1、原核細胞都有細胞壁嗎?

原核細胞中支原體是最小最簡單的細胞,無細胞壁。

2、真核生物一定有細胞核、染色體嗎?

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高等植物成熟篩管細胞等沒有細胞核,也無染色體。

3、“黴菌”一定是真核生物嗎?

鏈黴菌是一種放線菌,屬於原核生物。

4、糖類的元素組成主要是C、H、O嗎?

糖類元素組成只有C、H、O。

5、真核生物都有線粒體嗎?

蛔蟲沒有線粒體,只進行無氧呼吸。

6、只有有線粒體才能進行有氧呼吸嗎?

需氧型的細菌等也能進行有氧呼吸,發生在細胞膜內表面上。

7、只有有葉綠體才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嗎?

藍藻等含有光合色素的植物也能進行光合作用。

8、綠色植物細胞都有葉綠體嗎?

植物的根尖細胞等就沒有葉綠體。

9、細胞液是細胞內液嗎?

細胞液是指液泡內的液體,細胞內液是細胞內的液體,包括細胞質基質、細胞器及細胞核中的液體。

10、原生質層和原生質一樣嗎?

原生質層是指具有大液泡的植物細胞的細胞膜、液泡膜以及這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高一,不包括細胞核與細胞液。原生質是指細胞內的全部生命物質,包括膜、質、核。

11、生物膜是指生物體內所有膜結構嗎?

生物膜是指細胞內的所有膜結構,鞏膜、虹膜等生物體內的膜就不是生物膜。

12、主動運輸一定是逆濃度梯度嗎?

逆濃度梯度的運輸方式一定是主動運輸,但有時候也表現為順濃度梯度,比如剛吃完飯後腸道內葡萄糖的吸收。

13、ATP是生物體所有生命活動的直接能量來源嗎?

細胞中絕大多數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動都是由ATP直接提供的,體內有些合成反應,不一定都直接利用ATP功能,還可以利用其他三磷酸核苷。

14、呼吸作用是呼吸嗎?

呼吸作用是指細胞內的的有機物經一系列氧化分解,最終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其他產物,並釋放出能量合成ATP的過程。呼吸是指生物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過程,包括肺的通氣、肺泡內的氣體交換、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組織裏的氣體交換。

15、丙酮酸和丙酮是一回事嗎?

丙酮酸(C3H4O3)是細胞呼吸第一階段的產物,丙酮(C3H6O)常作為一種有機溶劑用於有機物的提取。

16、高等植物無氧呼吸產物一定是酒精和CO2嗎?

馬鈴薯塊莖、甜菜塊根、玉米的胚等無氧呼吸產物是乳酸。

17、酵母菌只進行出芽生殖嗎?

酵母菌在營養充足時進行出芽生殖,營養貧乏時進行有性生殖。

18、細胞呼吸釋放的能量都生成了ATP了嗎?

細胞呼吸釋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熱能形式散失了,只有一少部分轉移到ATP中去了。

19、光合作用過程只消耗水嗎?

事實上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過程中也有水生成,從淨反應來看應該是消耗水。

20、光能利用率和光合作用效率一樣嗎?

光能利用率一般是指單位土地面積上,農作物通過光合作用所產生的有機物中所含有的能量,與這塊土地所接受的

太陽能的比。光合作用效率指葉片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物與植物吸收光能之比。

21、植物細胞有絲分裂中期出現赤道板了嗎?有絲後期出現細胞板了嗎?

赤道板這個結構根本不存在,是因為類似於地球上赤道的位置才這樣説的。細胞板真實存在的在後期出現的。

22、姐妹染色單體分開,還是姐妹染色單體嗎?

姐妹染色單體一旦分開,就成為兩條染色體,只有連在同一着絲點上才説姐妹染色單體,且為一條染色體。

23、細胞內的水分減少,細胞萎縮,體積變小一定是細胞衰老嗎?

細胞在也可能失水造成水分減少,萎縮。

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15

一、生物科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

二、生物的基本特徵

(一)具有共同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共同的物質組成:蛋白質和核酸結構基礎:細胞結構(除病毒外)

(二)都有新陳代謝。

生物體與外界環境之間要發生物質和能量交換。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生物區別於非生物最本質的特徵。

(三)都有應激性。

植物的根: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植物的莖:向光性、背地性動物:躲避有害刺激、趨向有利刺激

(四)都有生長、發育和生殖。生長的原因:同化作用大於異化作用

生長的表現:細胞數目的增多和細胞體積的長大個體發育的起點:受精卵生殖的目的:延續種族

(五)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

遺傳:“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維持種族的穩定

變異:“一豬生九仔,連母十個樣”有利於生物的進化

(六)都能適應和影響一定的環境(如:地衣)。

三、生物科學的發展

(一)描述性生物學階段:

1.19世紀30年代,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動物學家施旺提出細胞學説。

2.1859年,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出版《物種起源》。

(二)實驗生物學階段:

1900年,孟德爾遺傳規律重新提出標誌着實驗生物學階段的開始

(三)分子生物學階段:

1.1944年,美國生物學家艾弗裏首次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2.1953年,美國沃森,英國克里克提出DNA雙螺旋結構模型。(標誌着分子生物學階段的開始)四、當代生物的發展方向

微觀方向:從細胞學水平發展到分子水平

宏觀方向:生態學的發展解決全球性的環境和資源問題

第一章生命的物質基礎構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和化合物

1.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沒有一種化學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這個事實説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統一性。

2.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和在無機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這個事實説明生物界與非生物界還具有差異性。

3.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元素:C、H、O、N,最基本元素是C

4.大量元素:C、H、O、N、P、S、K、Ca、Mg

5.微量元素:Fe、Mn、Cu、Zn、Mo、B,Fe為半微量元素。

6.構成生物體(家兔)的主要元素:C、H、O、N、P、S,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7.植物“花而不實”是由於缺少硼元素。

8.各種生物體內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其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結合水。

9.人缺鈣會出現抽搐,這説明無機鹽離子能夠維持生物體的生命活動。

10.糖類是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葡萄糖是生命活動的重要能源物質。

11.植物細胞內儲存能量的物質是澱粉,動物細胞內的儲存能量物質是糖元,生物體的儲存能量的主要物質是脂肪。

12.脂類包括脂肪、類脂(磷脂構成細胞膜)和固醇(膽固醇、性激素、維生素D)。

13.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體現者,其結構單位是氨基酸結構通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氨基酸經過脱水縮合形成肽鍵,通過肽鍵連接成多肽。

14.蛋白質的多樣性取決於氨基酸的種類、數目、排列順序以及蛋白質的空間結構。

15.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是生命活動的決定者,其結構單位是核苷酸。核酸具有兩類:DNA和RNA,DNA存在於細胞核、線粒體和葉綠體內。第二章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

16.細胞膜以磷脂雙分子層為基本骨架,其結構特點是一定的流動性。細胞膜的功能是物質交換和保護,功能特性是選擇透過性。主動運輸的進行需要載體和ATP。

17.細胞壁的化學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對植物細胞起支持和保護作用。

18.細胞質基質是活細胞進行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為新陳代謝的進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質(酶、ATP等)和一定的環境條件。

19.線粒體是活細胞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葉綠體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20.內質網與蛋白質、脂類和糖類的合成有關,也是蛋白質等的運輸通道,增大細胞內的膜面積。

21.核糖體是細胞內合成蛋白質的場所。原核細胞只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

22.細胞中的高爾基體與細胞分泌物的形成有關,主要是對蛋白質進行加工和轉運;植物細胞分裂時,高爾基體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

23.中心體是動物和低等植物細胞所特有的細胞器。在有絲分裂過程中,發出星射線,形成紡錘體。

24.染色質和染色體是細胞中同一種物質在不同時期的兩種形態。

25.細胞核是遺傳物質儲存和複製的場所,是細胞遺傳特性和細胞代謝活動的控制中心。

26.細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夠正常地完成各項生命活動。

27.細胞以分裂是方式進行增殖,細胞增殖是生物體生長、發育、繁殖和遺傳的基礎。

28.細胞有絲分裂的重要意義(特徵),是將親代細胞的染色體經過複製以後,精確地平均分配到兩個子細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親代和子代間保持了遺傳性狀的穩定性,對生物的遺傳具重要意義。

29.細胞分化是一種持久性的變化,它發生在生物體的整個生命進程中,但在胚胎時期達到最大限度。

30.高度分化的植物細胞仍然具有發育成完整植株的潛能,也就是保持着細胞全能性。

第三章生物的新陳代謝

31.新陳代謝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徵,是生物與非生物的最本質的區別。

32.酶是活細胞產生的一類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其中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少數酶是RNA。

33.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專一性;並且需要適宜的温度和pH值等條件。

34.ATP(三磷酸腺苷)是新陳代謝所需能量的直接來源。結構簡式:AP~P~P35.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並且釋放出氧的過程。光合作用釋放的氧全部來自水。

36.滲透作用的產生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具有一層半透膜,二是這層半透膜兩側的溶液具有濃度差。當成熟的植物細胞處於30%的蔗糖溶液中,成熟的植物細胞會發生滲透失水,表現出質壁分離的現象。吸收水分和運輸水分的動力是蒸騰作用,植物所吸收的水分95%以上蒸騰作用散失,少量用於生命活動。

37.植物根的成熟區表皮細胞吸收礦質元素和滲透吸水是兩個相對獨立的過程。吸收礦質元素的方式是主動運輸。呼吸作用為礦質元素吸收提供動力,運輸礦質元素的動力是蒸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