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文化

中國文化學習心得集錦

欄目: 文化 / 發佈於: / 人氣:8.37K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國文化學習心得集錦,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文化學習心得集錦

中國文化學習心得集錦1

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對自己民族精神內核的瞭解應該是從這門課開始的國小國中高中的語文課都有學習文言文,高中的歷史教材也都有中國文化史的學習,但是總有一種感覺就是那些都是古代的東西,雖然內心深處為之感到驕傲,但感覺離自己的生活很遠、而進入大學之後這種距離感逐漸消失了,同時又產生了一種發自內心的愧疚感:那就是,作為一箇中國人,,居然這麼不懂中國;作為華夏族的人,居然這麼不瞭解這個民族的精神,文化,氣質。所以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感受是,越學文化,越感到自己沒文化,於是每上一節課,內心的惶恐就增加一份,對於教中國文化的老師的崇拜也就越加一分。因為越感到自己沒文化,越感到老師有文化。

中國文化是多元複雜的,但他是從不間斷的向前發展的。正如學者們對中國文化特點的總結: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中國文化給我的最大感受就是他的人文情懷。無論是佔中國文化的主流的孔孟之道,還是影響深遠的老莊哲學,他們探索的方向其實都是一種為人之道,探求的是如何做好一個人,做好自己的社會角色。孔子主張的“仁”,莊子探求的“逍遙”,都是一種做人的'境界。做好君王,要對天下仁。做好社會中的一份子,要尚禮守綱倫。做好自己要達到逍遙之境,追求一種自由的人格。諸此種種都體現了古代中國人對生命本體的尊重。另一方面中國的學派多為唯心學説,直到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才提出了樸素的唯物主義哲學,這説明了中國傳統文化裏追求內心修養,注重內心境界的提升,所以中國傳統的道德感也是有心而生的,做人做事也會更多的追尋內心的道德感,而這種最高的境界便是“慎篤”。世界上許多國家對中國人的評價是內向,我想這種內向的性格應該和中國傳統多為注重內在的探求有關係,而另一反面這種傳統使得中國人極為智慧,含蓄,難以捉摸。這種內在的探求從某種程度上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裏對生命自身的認知和探求,這體現了極為鮮明的人文情懷。當然人文情懷最大的體現莫過於中國古代沒有想西方那樣遭受宗教神學的桎酷,沒有想西方那樣對上帝的超自然力量的絕對信仰。中國的信仰是多元化的,這些信仰有的並不那樣堅定,但是隻要對自己有益處的神就去拜,從側面反映了人們對自身生命的希冀。是一種極大的人文情懷的體現。

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另一個大的感受就是他太博雜,差異性很大,但是即使博雜,但是它們之間能夠和平共處,體現了中國文化極大的包容性。我想如此磅礴的文化,就是窮極畢生之力,也難以瞭解得完。

文化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他所傳遞的價值觀是一種推動世界改變的力量,所以注重文化的發展應該是每個人都要做的。作為中國的大學生。瞭解我們的民族文化,傳承中華文明應該是我們發自內心去做的。

中國文化學習心得集錦2

在今天,人們對傳統文化的瞭解與欣賞越來越少,大家的生活都充斥着忙碌,休息時也是玩手機,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幾乎沒有,為了繼承我國傳統文化,我們開展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讓師生一起學習傳統文化。

“你從韶山水田的黃色的阡陌上走來;你從安源煤礦的黑色的巷道里走來……你從萬里雪飄的北國風光走來;你從頓失滔滔的大河上下走來……”隨着大屏幕上著名朗誦家殷之光氣壯山河、震撼人心的《人民萬歲》的朗誦,由聊城同心國學院主辦的聊城市市級培訓——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骨幹教師專題培訓拉開了帷幕。近日,筆者有幸參加了此次培訓會,通過培訓,受益匪淺,感受頗多。

聊城市教育局哈寶泉局長作了“堅定文化自信,實現民族復興”的報告。哈局長從文化力量推動復興、文化魅力助力復興、文化自信實現復興三個板塊深入闡述了傳統文化的巨大力量與魅力,他聲情並茂的講演博得了在場教師的陣陣掌聲。在場教師從哈局長的講解了解到了經典國學、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瞭解到了古典文學、中華文學的`源遠流長。哈局長深入淺出地引導着我們尋根溯源,繼承中華民族文化,堅定文化自信。

翻開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華民族其實就是一部宏篇巨幅的文化發展長卷。傳統文化血脈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家國情懷到胸懷天下的宏大格局;從無遠弗界的遠大志向到孜孜以求的學習精神;從知行合一的道德修養到止於至善的厚德載物;從慷慨赴死的英雄氣概到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從福禍相依的辯證智慧到求新求變的創新思維。哈局長特別指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情懷、“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濃烈民族氣節,“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開拓精神、“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的博大胸懷、“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浩然正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遠大政治抱負、“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獻身精神“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的關心民眾疾苦的體貼之情等優秀傳統中華民族世代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在經過幾千年的洗禮後依然光彩依舊,熠熠生輝。

三個小時的講課,哈局長思維清晰,見解獨特,字字鏗鏘,中間沒有休息,現場座無虛席,老師們的視線都被哈局長的精彩講座深深吸引住。

傳統文化,深邃如江海,滋育華夏,恰似“江河萬古流”;傳統文化,浩繁如星辰,照耀神州,正如“光焰萬丈長”;傳統文化,高妙如山川,豐富生活,好比“黃鐘大呂金聲玉振”。傳統文化,歷久彌新,在傳統文化叢林中漫步,在傳統文化長河裏凌波,在傳統文化的寶庫裏採擷如花的詞語,構築最美好的教育詩篇,描繪出山青水秀、歡聲笑語的畫卷,成就清新高尚的人生。“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聽,詩經論語、諸子百家、唐風宋韻、元曲清夢……走進傳統文化,感受家國情懷。

繼承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既是歷史責任,更是光榮使命。作為新時代的開拓者,我們應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更進一步的細緻梳理和深入挖掘,接受中華文化的薰陶,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不斷前行,為推動民族復興增磚添瓦,用我們的雙手和智慧開啟更加燦爛文明的中華新紀元。

中國文化學習心得集錦3

在廣袤的中國大地上,在奔放的歷史長河中,我們偉大的祖先用勤勞的雙手,用科學的智慧,用一方方水土,培育出了數以千計的地理標誌產品,它們是我國富饒物質文明中璀璨的明珠。滄海桑田,斗轉星移,隨着時空的變遷,很多地理標誌產品已逐漸淡出現代人的視野,與之相輔相成的文化也似乎慢慢地被歷史塵封……“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令人欣慰的是,中國質檢出版社(中國標準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大典”系列叢書,讓我國的地理標誌產品得以經典薈萃,文化傳承。

“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大典”從產品概況、地理環境、文化背景、文化積澱、品牌建設和知識鏈接六個方面對我國一千多個個地理標誌產品進行了全方位的展示,內容充實,文字優美,輔以精美的圖片展示,讓人心弛神往,如醉如痴!

地標產品之美,美在產品。用精煉的語言描述了地標產品的'獨特品質和質量特色,讓經典重現。無論是深藏於沃土的長白山人蔘,還是巧奪天工的景德鎮陶瓷,寥寥數語,精美紛至沓來。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產品概況”為你開啟了地標產品的探知大門,讓你耳目一新,為你逐一還原地標產品之美。

地標產品之奇,奇在地理。地標產品的神奇在於它獨特產地的地理條件,無論是原料,還是加工工藝,都與當地氣候地質生生相息。正如茅台之醇離不開茅台鎮清洌的赤水河,武夷巖茶之清香得益於靈秀的武夷山。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河水來。“地標地理”除給你帶來祖國神奇旖旎的自然風光和地形地貌外,還將為你步步揭祕地標產品之奇。

地標產品之韻,韻在文化。每一個地標產品藴含着中華大地的地域文化,都有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或傳説。杭州絲綢上可以追溯到黃帝元妃嫘祖,新興皇帝柑有六祖惠能的印記,陶藝界的南劉北張,湖筆、徽墨、宣紙、端硯文房四寶無一不有地域和傳統工匠的文化韻味。“文化背景”讓你在品鑑地標產品自然屬性之餘,細細品味地標產品文化之韻。

地標產品之厚,厚在積澱。地標產品的生命中沉澱了歷史、典故、詩詞歌賦,折射了文人墨客、達官貴族、平民百姓的生活。品嶺南荔枝,吟東坡“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嘗馬壩油粘,追思13萬年前曲江馬壩人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文化積澱”幫你在享受地標物質精美的同時,深刻感受地標產品歷史沉澱之重。

地標產品之承,承在品牌。文化需要傳承,品牌需要建設。在工業化和信息化迅猛發展的當今,作為歷史瑰寶的地標產品也是如此。可曾想過,作為沉香珍品的莞香幾乎銷聲匿跡,正是由於東莞尚正堂公司的大力弘揚和品牌建設,才得以傳承光大,並獲得非物質文化遺產。“品牌建設”將帶領走進那些傳承和引領地標產品發展的龍頭老大。

地標產品之賞,賞在知識。瞭解地標產品,是為了鑑賞和使用,而地標產品的鑑別、挑選、使用或收藏離不開科學的方法和相關知識。宜興紫砂壺需要養,潮汕功夫茶需要功夫,杭州絲綢需要鑑別和保養……對地標產品,是暴殄天物,還是如數家珍,得心應手?“知識鏈接”將按圖索驥,為您提供科學實用的地標產品鑑賞知識。

“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神州大地,山明水秀,物華天寶。讓我們循着“中國地理標誌產品大典”,逐一從遠近高低去認識中國地標產品,解密它的真實面目,真正品鑑它的美麗、奇特、韻味和厚重。

中國文化學習心得集錦4

《中國文化概論》這個課程,給我的感受是,這是一門很有教育意義的課程。中國文化概論集合了中國古代文化與現代文化,使我對中國文化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和接觸,培養了對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的愛好,擴大了知識面,提高了思維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最重要的是,這門課令我更加的瞭解自己和我國的文化特色。

在堂課上,老師慷慨激昂的講解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他總是以一種獨特的詼諧幽默的方式來為我們講解書本上的知識。還經常為我們唱歌,給我們介紹全國各地的民歌。我覺得大學課堂就應該這樣輕鬆而又歡快。對比現在的大學課堂,只知道學習專業知識,不懂得學生的'感受,壓力大而又不風趣。總之,很喜歡老師的課,以後我做教師了,也要學着幽默一些。

通過這門課的學習,我對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周易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瞭解,學習和掌握了儒、道、釋、易等中國傳統文化主要組成部份的來源、產生與發展過程和主要思想內容,認識其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各自的地位、影響及其固有價值和現代意義,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遠流長。

還有各個民族的不同風貌和文化習俗,他們熱愛歡歌熱舞,待客熱情。一首首當地民歌,一場場地道熱舞,一次次歡快的聚會,都能夠體現他們的風情萬種。

中國文化學習心得集錦5

近日,我讀了《中國文化經典與當代教育》這本書,分別從教育和教學兩個方面為教師們深刻剖析了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之間的密切聯繫,將中國五千年的優秀文化精髓浸潤在現代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現代文明之中,成為了傳之千古、放之四海的人類共有的文明與智慧的結晶,使我受益匪淺。

一、深度的領悟了古代的教育思想。

首先就是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這個思想。“因材施教就是根據孩子們本身的情況實行有差別的教學。”這句話,刻畫了教育的本質。而要切實將它融入我們的實際教學工作中,卻是一件需要消費很大時間和精力的事情。首先,你要全面的瞭解每個孩子們的性格、行為習慣、家庭環境、興趣愛好和能力等等諸多基本情況,然後,你要逐步的發展和培養你與孩子們之間的互動聯繫,只有當孩子們和你之間建立起一定的信任基礎,你才能進一步的針對他們的`特點制定相應的教育教學計劃,而在相應的教育教學計劃實施過程中,你還要不斷觀察和發現他們隨年齡和環境影響的自身思想行為變化,及時的修正和完善教育教學的方式和手段,最終才能實現真正的因材施教。

二,深度的揣摩了古代的教學藝術

《論語》中提到的啟發式教學,是我個人非常推崇的一種教學理念。有疑就有問,有問才有答。幾千年前的古人都明白這個簡單的道理,作為教育發展如此完善的今天,更應該努力將這種優秀的教學理念融於我們教學的各個環節中。首先,要注重這個“啟”字,如何正確巧妙的引發孩子們對某個問題產生疑問,如何在疑問產生的同時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和好奇,這是整個啟發式教學的一個關鍵。這個巧妙更多的不是依賴教材指導或投機取巧,而是需要教師本身的經驗積累和對問題本身乃至問題外延的深刻把握。其次,就是這個“發”字,能成功的引發孩子們的興趣和疑問,是啟發式教學能夠開展的前提。但要順利完成教學就必須注重問題的探索和發展過程。簡單的給出答案和結論只會打擊孩子們的積極性,甚至影響到以後教學實施。應該象餵魚一樣,層層深入,環環相扣,讓孩子們在不斷解決疑問的同時不斷產生新的疑問,最後發現問題的本質。所以更多的教師只能將其作為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應用在平時教學中。

通過學習,我明白了許多道理,可以説,國學知識裏面對人生道理彷彿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路明燈,在你看不清方向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出正確的方向。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多加學習,讓“國學經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輕鬆而瀟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