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當前位置:文學範文吧 > 行業範例 > 文化

2017萬聖節是幾月幾日

欄目: 文化 / 發佈於: / 人氣:3.14W

萬聖節英文是All Saints Day,亦稱“諸聖瞻禮”,天主教和東正教節日之一,是西方國家的傳統節日。華語地區常將萬聖夜誤稱為萬聖節。“Hallow”來源於中古英語halwen,與holy詞源很接近,在蘇格蘭和加拿大的某些區域,萬聖節仍然被稱為“All Hallow Mas”。那一天,要舉行的彌撒儀式(Mass)是慶祝在天的全體聖人(Hallow)。現在社會上為了商業利益或其他目的,在10月31夜裏組織各種充滿妖魔鬼怪的活動,完全背離了萬聖節的神聖意義。

2017萬聖節是幾月幾日

2017年11月01日,農曆九月十三,星期三

萬聖節是諸聖節(All Saints’ Day)的俗稱,本是天主教等基督宗教的等基督宗教的宗教節日,時間是11月1日

萬聖節前夕其他信息

萬聖節前一天夜裏是一年中最“鬧鬼”的時候,各種妖魔鬼怪、海盜、外星來客和巫婆們紛紛出動。在基督紀元以前,凱爾特人在夏末舉行儀式感激上蒼和太陽的恩惠。當時的占卜者點燃並施巫術以驅趕據説在四周遊蕩的妖魔鬼怪。後來羅馬人用果仁和蘋果來慶祝的豐收節與凱爾特人的10月31日融合了。在中世紀,人們穿上動物造型的服飾、戴上可怕的面具是想在萬聖節前夜驅趕黑夜中的鬼怪。儘管後來基督教代替了凱爾特和羅馬的宗教活動,早期的習俗還是保留下來了。孩子們帶着開玩笑的心理穿戴上各種服飾和麪具參加萬聖夜舞會,這些舞會四周的牆上往往懸掛着用紙糊的巫婆、黑貓、鬼怪和屍骨,窗前和門口則吊着齜牙咧嘴或是面目可憎的南瓜燈籠。

萬聖節前夕,孩子們會提着南瓜燈,穿着各式各樣的稀奇古怪的服裝,挨家挨户地去索要糖果,不停地説:“trick or treat”(意思是:“給不給,不給就搗蛋。”)要是你不肯給糖果的.話,孩子們就會很生氣,用各種方法去懲罰你,例如:把垃圾倒在你家裏等等的方法去懲罰你,直到你肯給他們糖果為止。[6] 而對傳統而言人們會扮成精靈,然後逐家逐户去懇求食物。他們的信念是要給予精靈崇拜及食物來討好它們,否則這些精靈就會捉弄他們,諸如:煙囱堵塞,牛羊失喪?被擲黃芽白等等。另一個途徑去愚弄或嚇跑這些惡靈,就是扮成它們的樣子,他們相信這樣那些惡靈就不會傷害他們。自17世紀起,慶祝萬聖節的傳統在南部英格蘭逐漸消失,代之以在11月5日舉行的火藥陰謀(Gunpowder Plot)紀念會。但在蘇格蘭,愛爾蘭和北部英格蘭萬聖節依然盛行。直到21世紀初,南部英格蘭人才重新開始慶祝萬聖節,只是方式完全美國化了。

萬聖節前夜最流行的遊戲是“咬蘋果”。遊戲時,人們讓蘋果漂浮在裝滿水的盆裏,然後讓孩子們在不用手的條件下用嘴去咬蘋果,誰先咬到,誰就是優勝者

萬聖節源自古代凱爾特民族(Celtic)的新年節慶,此時也是祭祀亡魂的時刻,在避免惡靈干擾的同時,也以食物祭拜祖靈及善靈以祈平安度過嚴冬。當晚小孩會穿上化粧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糖果。

有些地區也常把萬聖夜成為萬聖節。萬聖節又稱“鬼節”,它是西方歷史最悠久的節日之一。據説,早在公元前,住在英倫三島、愛爾蘭、法國一帶的凱爾特人每逢10月31日都要為殘廢和黑暗之神舉行慶祝活動。這一天晚上,他們準備了許多美味佳餚,讓善良的鬼來吃,還在曠野的山丘上燃氣篝火,讓明亮的火焰招來善良、驅走惡魔,據記載這是鬼節最早的形式。

後來“鬼節”又與基督教相結合,成為聖徒們的一個傳統節日,並改稱為“萬聖節”,時間定為每年的11月1日。以後,這一節日逐漸從歐洲傳入北美以及世界其它一些地區。

在萬聖節這一天,無論大人或是小孩,都可盡其所能的作怪,而不會招致異樣的眼光。大部分的家庭會在院子裏擺上幾棵南瓜或是和真人一般高的稻草人,並且在窗户上裝飾小小的南瓜燈或是掛上一副骷髏;有些人也會在門前上方掛些蜘蛛網。愛熱鬧或是有年輕人在家的家庭則會舉辦化粧舞會,或是將家裏裝飾成鬼屋。

萬聖節是西方僅次於聖誕節和感恩節的第三大節日。當夜幕降臨,孩子們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顏六色的衣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他們有的披上漆黑的長衫,騎着魔掃,扮成女巫;有的裹上白牀單假扮成鬼怪;有的戴上畫有骷髏旗的帽子扮成海盜;不少孩子手中還提有一盞用南瓜做成的傑克燈。

其餘不想出門湊熱鬧的大人們,就必須準備一大推糖果和零食等這羣愛搞惡作劇的小孩上門,如果有人不用糖果、零錢寬帶他們,那些調皮的孩子就會在你家門口上塗上顏料或是把人的臉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