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信息技術的運用分析

欄目: 信息技術 / 發佈於: / 人氣:2.51W

一、創設問題衝突,激發學習興趣。

信息技術的運用分析

蘇霍姆林斯基説:“如果教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不動情感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學習也就成了負擔”。《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應當是現實的、有趣的、富有挑戰性的。

國小生大多活潑、好動,有意注意時間比較短,喜歡多變、寬鬆的教學環境。靜態的文字、課本及教師的口語則滿足不了學生比較活躍的心理需求,他們在安靜的教室裏,往往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認為老師是演員,自己是觀眾,是旁觀者。因此,思想容易開小差,使教學達不到理想的效果。而多媒體計算機通過聲、像、動畫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以其新穎性、藝術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學生創設符合兒童心理特點的教學情境,不斷地給學生以新的刺激,使學生的大腦始終保持興奮狀態,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增強了學習興趣。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説:“學習最好的刺激是對所學學科的興趣。”學生一旦對數學產生興趣,將達到樂此不疲,廢寢忘食的地步,他們會克服一切困難,充滿信心的學習數學,學好數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例如,在“圓的認識”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在新課伊始出示課件,屏幕出現這樣一組畫面:小狗、小貓等五隻動物在跑道的起跑線上準備賽車,他們的車輪形狀各異,有圓形車輪,有橢圓形車輪,也有正方形車輪,還有長方形車輪。“砰”!出發令聲響了。小動物們滑稽的表演把大家的注意力全吸引住了。“誰能最先達到終點?”教師把這個懸念留給學生。同學們看了小動物們滑稽的比賽場面感到十分好笑,教師提出問題後更是議論紛紛,興趣盎然,課堂氣氛十分活躍,都想説出正確答案,但因知識的限制,怎麼也講不出所以然來。這時,教師用略帶神祕的表情説:“如果同學們學習了今天這節課的知識,肯定能解答這些問題。”

這樣在講授新知識之前,通過有趣的故事畫面創設問題情境,提出與新知識有關的問題,造成強烈的懸念,使學生疑中生趣,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新知識。

二、發揮媒體優勢,提高教學效率。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實現人的個性發展。在課堂教學中,要使每個學生都要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潛能,單憑板書、講解、操作的方式是很難做到的。多媒體計算機以其速度快、儲存量大、易操作等優點,為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例如:在教學分數認識時,用多媒體出示孫悟空給小猴子分桃子的情景:10個桃子平均分給2個小猴子,每人幾個?8個桃子平均分給2個小猴子,怎樣分?——學生會很快説出答案。最後出示:1個桃子平均分給2個小猴子,怎樣分?通過學生的實際切分、討論後,再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演示,讓學生觀察,發現問題的本質。一堂課下來,平時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學生,也能夠很輕鬆地找出問題的本質,解出題目。這堂課,學生不僅對這一個數學知識掌握得很好,而且從中也看到了數學的美感,同時還潛移默化地把他們引上了“想學數學”這條道上。

三、減緩思維難度,突破教學難點。

以計算機為代表的現代化教學手段,是人腦的延伸。它具有極為豐富的表現力,能根據教學需要將教學內容實現大與小、遠與近、靜與動、快與慢、整與散、虛與實之間的相互轉換,生動地再現事物的發生、發展的過程,從而克服了人類感官的侷限性。擴大了學生的認知時空,縮短了學生的認識過程。通過向學生展開豐富的、典型的、具體的經驗和感性材料,突出觀察點,揭示現象的內在聯繫,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減少思維的困難;豐富學生的聯想,減少學生聯想的困難;建立正確的空間觀念,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和創造性,提高學生的解題速度和解題正確率。國小數學知識的教學,尤其是幾何知識的教學,由於學生的知識水平較低,因此教師不能用嚴謹、科學的推理講解清楚,必須通過學生自己去感知體會,因此,有些知識的理解學生還是比較困難,容易產生思維障礙。例如,“圓面積公式的推導”、“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這時,運用課件演示,利用它的直觀性強、可無限分割的優勢展現知識的發生、轉變過程,突破思維障礙,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學圓面積計算公式時,學生對於其推導過程特別是等分的份數越多,拼成的圖形就越接近長方形這個“化圓為方”的道理難以理解。這時可藉助計算機輔助教學演示,把一個圓2等分,用紅藍表示兩個半圓,再把兩個半圓分成8個相等的小扇形,讓小扇形一個一個地從圓中“飛出來”,排成兩列,拼成一個近似長方形閃爍顯示。再依次進行16、32等份的方法割補,讓學生通過對比,直觀地看出等分的份數越多,越接近長方形。在此基礎上,再通過移動演示,使學生建立圓半徑、圓周長的一半和所拼成的長方形的長、寬之間的聯繫,從而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這樣教學將一個複雜的化圓為方、化曲為直的問題通過分割、拼合展現出來,減緩了學生思維、推理的難度,有利於突破教學難點,也為學生實現由具體感知到抽象思維的飛躍架設通道。

四、啟迪想象思維,提供創新空間。

《大綱》指出:數學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係的科學。國小階段由於剛剛接觸立體圖形,空間想象能力較差,運用現代媒體手段,充分挖掘教材,有利於豐富表象,引發聯想,啟發思維,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啟迪學生進行全方位、立體的思維,展開想象的翅膀。

在國小數學第九冊中,組合圖形面積的計算一節中,可製作一個課件,讓一個由多個圖形組成的'房子分解成一個個小圖形,可以在鼠標的控制下,通過移動、變色、同步講解、閃爍等進行分割,形象生動的描述圖形分割的過程,使於學生切實理解廊子面積的計算。又如:在講述國小第十二冊第三單元圓柱、圓錐和球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對圓柱、圓錐、球的認識推算出面積公式,這時我們可以利用CAI課件中圖形分、合、轉、並、移、展等多種形式的動畫,再結合有關的必要解説及優美的音樂,使學生身臨其境,產生立體感效應,同時利用啟發性的提問,引導學生積極開展思維,自我挖掘各圖形間的內在聯繫以及有關公式的推理模擬,不但能徹底的改變傳統教學中的憑空想象,同時還能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慾。

總之,多媒體的運用能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突破教學難點,加大課堂教學的容量。這樣,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的優勢,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的主動性,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做到了融基礎性、科學性、直觀性、實踐性於一體,真正做到了追求最優化的教學效果。我深信,隨着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髮展和普及,隨着網絡教學的逐漸完善,只要我們大家共同去努力、去開發、去研究,數學教學的明天會更加輝煌、更加燦爛!

Tags:信息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