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國小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5篇

欄目: 信息技術 / 發佈於: / 人氣:1.12W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信息技術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5篇

國小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

一直以來傳統教學以書本知識的靜態傳授為主要目的,而信息技術的參與使教學中的結構材料多元化,並能提供對多種結構材料進行加工、組合、整理的技術方法,充分調動了學生認識和實踐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於是我在實際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與數學整合教學,為課堂教學增加了新的活力,藉助信息技術打破時空的侷限,利用豐富的學習資源,有意識地讓學生自己去查閲資料或進行社會調查,把學習數學由課內延伸到課外,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其課餘知識,培養學生自主探求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蒐集數學素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如:在對“時間單位”這部分知識進行整理和複習時,我讓學生在課前查閲相關知識,並把所找到的資料在課上與同學們共分享。通過交流,發現學習的資料極為豐富,如:年的傳説,農曆和公曆的產生,平閏年的來歷,地球自轉和公轉的資料和圖片……在蒐集資源、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輕鬆地完成學習任務,還感受到了我國古代文化的博大情深,成功接愛了一次愛祖國、愛科學的思想教育。

再比如:教學《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時,課前安排學生自己通過各種途徑(包括上網),蒐集有關數據,課上讓學生彙報他們帶來的材料:有的是某兩個星球之間的距離,有的是中國土地面積大小,有的是今年中央電視台春季晚會的收視率……通過生動的、富有教育意義的、有説服力的數據、統計材料,學生不僅輕鬆的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思想教育。

數學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改變了傳統的數學教育思想與教學模式。信息技術今後必將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的主要方法。因此,在當前我國積極推進教育現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導和探索信息技術和數學課程的整合,將複雜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形象生動,對於發展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國小信息技術教學反思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圖片與藝術字的插入

2、掌握圖片和藝術字大小位置的更改。

過程與方法:

1、圖片和藝術字的插入

2、圖片和藝術字大小位置的更改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初步培養對封面框架的合理佈局能力

2、培養學生的協作學習能力。

教學重點:

1、圖片和藝術字的插入

2、圖片和藝術字大小位置的更改

教學難點:

1、圖片和藝術字大小位置的更改

2、培養學生的協作學習能力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教師:同學們都設計過讀書手抄報,那麼美觀、大方、醒目的板報標題是不是可以讓你的板報更加具有吸引力呢?(對)老師這裏用我們剛剛學習的WORD設計一個以節約用水為主題的板報標題,你們想看嗎?

1、出示範例:

2、提出任務:知道這種樣式的字我們稱它為什麼嗎?

生:紛紛作答

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在WORD中插入“藝術字”,(對,有的同學知道這是藝術字,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插入藝術字)

板書:插入藝術字。

二.實踐操作,探究學習。

有很多方法可以插入藝術字,同學們試一下能不能找到插入藝術字的方法。

(同學自身操作,教師指導)

同學上機演示操作自己是怎樣插入藝術字的(邊演示邊講述)。

1、在“藝術字”工具欄上選擇“插入藝術字”按鈕(最左邊),彈出“藝術字”字庫的選擇框。

2、在字庫裏面任選一種樣式,出現編輯藝術字的對話框。

3、選擇藝術字的大小字體,在對話框內輸入“喜迎國慶”,按確定。

師:好,這位同學做的很好,他用另一種方法插入了藝術字,我們希望每一位同學都有這樣的探索精神。

我們在插入藝術字後,想讓他作為一份電子小報的標題,可能大小、位置上都不合適,怎樣調整藝術字的位置、大小呢?(生練習,老師指導)

同學上機邊演示邊講自身是怎樣做的。

提示:Word中一個重要的編輯原則是“先選中後操作”。單擊文本編輯區中的藝術字,它的周圍就會出現8個控制點“□”,表示藝術字已被選中。在選中狀態下就可以對藝術字進行編輯調整。

師:這位同學做的也很好。我們剛才學習了怎樣插入藝術字,老師也設計了一些藝術字樣式,同學們看一下與你的有什麼不同?

三、自主探索、同學創作練習

1、師:(出示課件)

(1)旋轉藝術字

(2)形狀改變以及豎排:

(3)樣式的變化:

學習方式有自身摸索、討論、與同學合作學習、可以問老師研討等(教師巡迴指導)

同學自由選擇採用多種方法自學,邊交流邊實踐操作,初步完成任務。

2、設計一張雜誌封面

展開想象,自由創作。

3、同學交流收穫

看到做的比較好的同學,請他來當小老師告訴其他同學,他的作品是怎樣完成的。上機操作邊演示邊講自身的怎樣設置的。

4、作品展評,歸納小結。

相互欣賞、品評插入的藝術字。

學生自主選擇問題回答和演示,表現優秀者將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鼓勵。

四、課堂小結

國小信息技術教學反思3

信息技術課與其它國小課程有所不同,它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必須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目前,許多國小都陸續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程。國小信息技術課程主要是讓學生初步學會計算機的使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四年級信息技術的教學重點主要就是圍繞着打字進行,這個內容其實可以不用教,只要大家真能做到在家練習就可以了,但是為了照顧有些家中沒有計算機練習的學生和極個別沒有耐心的學生,是部分同學不至於因為打字速度跟不上,影響了以後的教學進度,還是把他拿到學校裏來。下面就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談我的幾點反思。

兒童心理學研究指出:國小生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兒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探索活動方式。這就表明,“有效的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自我探索、動手實踐與合作交流應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在上完這樣一節課後,我對此有了更深刻的瞭解。

我在教學word插入圖片和文字時,介紹完後如果讓學生以此工具為主創作一幅作品,儘管生活中的這方面的素材很多,但不限定畫什麼,沒有提示,多數學生無法繼續深入思考,只是在版面上不斷地添加一些圖片比如太陽、氣球、五環旗等,形式上或許帶有偶然的美感,但內容上卻很單薄。在學生的思維有了一個相對充分的醖釀後,我引導讓學生想想生活中還有那些是跟我們的作品相類似的。馬上有學生指出我們經常看的報紙,又有學生指出一些雜誌也是這樣的,這樣一來學生的思維被打開了,興高采烈地進行了討論。在學生的屏幕上也相繼誕生了各種各樣的作品,下課了還意猶未盡。這種先抑後揚的教學節奏,為學生的主動思維在時間和空間上留下了餘地,適時的啟發,利於開闊眼界,引發聯想。使學生克服了思維中的依賴性和惰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從被動轉為主動。從而我想:作為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又有着廣泛實用性的國小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更應採用能夠激起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習主體性、培養創新意識和能力的主

動學習方式。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是課堂活動的組織者,起指導、啟發的作用。應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實踐中去親身體驗創新和自學的樂趣。這不僅能深化教學內容,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把學生的興趣推向高潮,而且還有利於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學能力。

直觀教學,加深記憶。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的固有特徵,採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加深對計算機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在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中應根據其特點,針對一些計算機術語、理論性概念作有針對性講解,做到突出重點、抓住關健而且形象具體,然後讓學生通過大量的操作來驗證所學生的知識,熟練的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技能,在學生操作的過程中,教師應加強輔導,在通過屏幕監視器或巡視的過程中發現問題。用這樣的方法,變抽象為直觀,讓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記憶。

學計算機就是要多練習。在學習打字的課程中,與其讓學生強行學習理論知識,背熟鍵盤字母排列、鍵盤功能還不如讓學生多練習。而實際上,我發現打字熟練的學生,並沒有一個熟記過鍵盤字母的排列,而且也不能夠背出鍵盤字母的排列。而且,我們知道有些離退休的老人,打字也是飛快地,沒有別的原因,是聊天軟件讓他們自然而然的把打字速度提高。還有我看到過有一個編程高手打字時就是隻用2根食指的,而且速度也是奇快。最後一個例子是:通過半個學期的練習和實踐,大部分學生的打字速度都有很大的提高。

國小信息技術課,一定要在平時多留心,而且儘量使用學生易於接受的語言和教學方法,從小培養他們良好的習慣,為他們今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讓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有趣、生動,使我們的學生能在輕鬆的氛圍中學到更多的知識,提高他們駕馭計算機的能力,為他們今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我相信,只要努力去發現、去探索,信息技術教學效果一定會提高。

國小信息技術教學反思4

“二十一世紀的人才,必須懂英語,會電腦。”、“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抓起。”從以上的話語中,可見計算機知識的學習已成為學生必不可少的課程組成部分,這不僅對培養跨世紀的人才具有現實意義,而且對提高我們民族的素質也有着深遠的意義。信息技術課與其它國小課程有所不同,它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必須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目前,許多國小都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程。國小信息技術課程主要是讓學生初步學會計算機的'使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以前我總覺得信息技術課就是教會學生如何操作,上課時,無非是教師演示,學生再照着“葫蘆畫瓢”。其實,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效果並不好,接受能力強的學生你還沒有講完,他就會操作了;接受能力比較慢的學生還沒有弄清楚是怎麼一回事,更有部分學生走神了,壓根沒有聽見你在説什麼。這種方法很不利於學生的學習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信息技術是一門新課程,它對於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對信息社會的適應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必須以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理論為指導,根據新的課程標準,探索適合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教與學的新策略和新模式來挖掘學生潛能,提高學生素質,尤其是其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我採用了以下方法:

一、活用教學形式,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的學習動機主要來自於他們強烈的求知慾和對所學內容的興趣。興趣越大,則學習的動力越大,學習的效果就越好。學生對計算機早已有着濃厚的興趣與神祕感,渴望更深層次的瞭解它,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幻想自己有一天能隨心所欲地操作計算機,在計算機上作動畫,上網聊天等等。信息技術課正好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如今他們已夢想成真,終於能夠直接動手操作計算機了,較多的實踐機會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動手操作空間,這大大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好動心理。但是,如果課堂採用“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模式,是"學"跟着"教"走,只要"我説你做"就可以了,而信息技術是一門科學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如果仍按以前的做法,學生很容易在新鮮感和興趣感過去之後產生枯燥的消極想法。所以在教學中,對於較容易掌握的內容,我採用"先學後教"的方法。學生們邊學邊練,很快就攻克了本節的難點。用這種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創設和諧氛圍,保持學習情趣

信息技術教學的實踐讓我懂得,堅持鼓勵和誘導相結合,排除學生學習中各種心理障礙,克服學生的畏難情緒,創設和諧的學習氛圍,是保持他們學習情趣的有效手段。

每班學生都在四、五十人左右,絕大部分同學上機操作時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作為教師根本忙不過來,有時不免會挫傷沒有被輔導同學的積極性,於是,在分組的基礎上,我讓幾位先掌握的同學學當“小老師”,把他們分到各組去,這樣即可以減輕教師逐個輔導學生的壓力,也使“小老師”們得到鍛鍊,使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時還克服了部分學生因怕問老師問題而舉步不前的現象,從而使所有的學生各得其所。在這種分組情況下,教師並沒有失去作用,我們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輔導個別的計算機“特困生”,使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計算機操作水平。同時,在同學互相輔導學習中增進了感情,瞭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創造出合作學習的和諧氛圍。

三、嘗試以“任務驅動”的方法組織教學。

“任務驅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建構主義教學設計原則強調:學生的學習活動必須與大的任務或問題相結合。以探索問題來引動和維持學習者學習興趣和動機。創建真實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帶着真

實的任務學習。學生必須擁有學習的主動權,教師不斷地挑戰和激勵學生前進。

“任務驅動”教學法符合探究式教學模式,適用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極富創造性、具有明顯的時代的發展性特點的課程。“任務驅動”教學法符合計算機系統的層次性和實用性,提出了由表及裏、逐層深入的學習途徑,便於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信息技術的知識和技能。

另外,經常利用學科中豐富的內容,為學生展示一些新知懸念,讓學生課課從電腦上有新發現、有新收穫,讓學生感受到電腦中所藴含的知識、技巧真多,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探索欲,保持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新鮮感和興趣感。

總之,要上好國小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只要我們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處處留心,時時注意,必須使用易於學生接受的語言和教學方法,讓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有趣、生動,使我們的學生能在輕鬆的氛圍中學到更多的知識,提高他們駕馭計算機的能力,為他們今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國小信息技術教學反思5

國小階段是學生想象力最豐富的時期,有趣的故事特別能激發學生想象力的發展,而豐富的想象力往往來自於聯想,許多學生可以在你講到一個事物時聯象到多個與此有關的事物,這就是想象力的開端。從國小培養孩子們的想象力,對他們以後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在本課中我想簡單的談一下我在教《勾勒我的想象力》這一課中的點滴體會:

首先繪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為動手能力主要開發的是人的左半腦,這是會促進左腦的智力開發。同時在會顏色運用、空間位置等方面的能力是對右腦開發也大有好處。

更為重要的是,孩子在畫畫的過程中時候是他的腦、眼、手並用,因而能促進身心的成長髮育,讓孩子的潛能與個性多了一條途徑來展現,同時更加培養了學生們的想象力。大家共同給小狗設計一個家,一個温暖的小窩,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動手的熱情,大家各抒己見,充分拓展思維,令小狗的房子五顏六色,造型各異,漂亮極了,學生們在設計的過程中對空間的把握,對色彩的運用都經過了用心地思考,可以説是在興趣中學到了知識,掌握了技能,身心都得到了發展。

國小信息技術教學反思6

本課主要是讓學生掌握在Word文章中插入圖片的方法,介紹了插入剪貼畫的方法以及圖片在文章中的調整方法。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達到不但能插入圖片,還能夠讓圖、文合一,實現簡單的圖文混排。通過對比學生製作的有插圖和無插圖的兩張小報,讓學生認識到圖片修飾的重要性,從而使學生產生對美的追求,激發他們學習本課的興趣。

本課的教學對象為五年級學生,他們已具備一定的計算機基本操作能力,喜歡開放式的課堂,樂於自主學習,能自由地與他人充分討論。大多數學生能夠通過自己自主探索,組內成員合作學習完成本課的教學目標;小部分基礎薄弱的學生會覺得本課的學習內容有一定難度,只要教師適時加以正確的引導,因材施教,就能較好的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大多數學生表現出極大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興趣濃厚。有些同學通過學習不僅掌握了本課所學的知識,還能夠在基礎知識之上有所創新,展現出自己的個性和與眾不同的想法。但部分學生覺得難製作出自己想到的內容,我加以正確的引導,因材施教,最後能較好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

本課教學,我運用了:

1.欣賞,談話,講授,討論等教學方法,培養思維學生的發散性,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

2.本課的引入抓住了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教學活動中。

3.採用小組內學習、討論的學習方式,培養了學生協作學習的能力和自己的探索、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教師的及時鼓勵,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進一步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5. 在完成作品後讓學生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自我評價,自我分析,讓學生學到了知識,也激發了學習興趣。

國小信息技術教學反思7

在本課的教學中始終以學生為主。我只為學生在需要幫助時提供必要的幫助或做畫龍點睛式的講解、演示,大部分時間由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交流討論和師生對話、討論,加上總結來得出結論。課堂上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整節課學生基本處在興趣狀態下。

我根據課堂實際情況,及時調控,根據課堂中的反饋信息對教學進程、難度等進行適當調整,較恰當地處理好臨時出現的各種情況,從而對教育教學效果起到積極的作用。

充分發揮信息技術課綜合性的特點,通過對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繪畫,不僅解決了難點,更重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表現能力。課堂上不僅僅是學習具體的操作,而是把計算機作為工具,學習信息處理方法,並將美術、思想等內容融會到信息技術當中。

不足之處及今後設想:

1、本課對學生積極性的調動還不夠充分,學生思路還不夠放開,今後應更加大膽地放手讓學生去做,去嘗試,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更進一步地培養其創新意識。

2、備課時,可考慮單元的整體性,適當把某些內容進行整合,既可以節省課講授時間,留給學生更多的練習時間,又可以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把握水平。

3、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分層次佈置練習任務,使每個學生在保證完成最低學習要求的時候可以有更進一步的提高;學生做練習的時候,教師不要過多的干擾,同時加強對學生輔導的力度。

4、一定要留出足夠多的時間展示學生成果,讓學生體會成功的樂趣,激發其積極性;

5、在成果展示完後,教師可做一些有針對性的講評,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並起到“表揚先進,激勵後進”的作用。

國小信息技術教學反思8

本課的賀卡製作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掌握了賀卡的組成。進而去學習自己創作一份賀卡,對學生來説是有一定的難度的。因為他不僅關係到賀卡的製作,同時也關係到賀卡內容的擺放問題,另外還認識了一個新的名詞“佔位符”。

教學時,大部分的時間留給學生自己去探索和學習,對照課本操作。從而去發掘背景製作和圖片插入製作的不同。教師起到的是點睛的作用。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和演示。文本框的製作也放手給學生。巡視時就發現有些孩子對水平、垂直文本框好像不是很清楚,我也對此內容進行了講解。並且有位叫做孫國強的學生給我印象特別深刻。當時他已經制作完了,於是自己摸索着給賀卡製作了一些自己喜歡的播放效果。哎!亮點……

於是我就趁演示的機會,將他的作品展示給全班同學看,比較觀察,你們的賀卡在放映時與孫國強的有何不同?接着引申了點知識內容——“自定義動畫”的設置。學生們興趣可濃了!

本來是節很常態的課,由於某個事件的觸發,使得學生的興趣達到了高潮,或許也算是個教學成功點吧!

國小信息技術教學反思9

兒童心理學研究指出:國小生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兒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探索活動方式。這就表明,“有效的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自我探索、動手實踐與合作交流應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在上完這樣一節課後,我對此有了更深刻的瞭解。

我在教學PowerPoint插入圖片和文字時,介紹完後如果讓學生以此工具為主創作一幅作品,儘管生活中的這方面的素材很多,我引導讓學生想想我們平時看的成語故事書刊有那些是跟我們的作品相類似的。要製作什麼內容由你們小組自己討論制訂,學生興高采烈地進行了討論。在學生的屏幕上也相繼誕生了各種各樣的作品,下課了還意猶未盡。這種教學為學生的主動思維在時間和空間上留下了餘地,適時的啟發,利於開闊眼界,引發聯想。使學生克服了思維中的依賴性和惰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從被動轉為主動。

從而我想:作為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又有着廣泛實用性的國小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更應採用能夠激起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習主體性、培養創新意識和能力的主動學習方式。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是課堂活動的組織者,起指導、啟發的作用。應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實踐中去親身體驗創新和自學的樂趣。這不僅能深化教學內容,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把學生的興趣推向高潮,而且還有利於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學能力

國小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0

一、説課:

1、教學平台魔燈(Moodle)

Moodle是一個近幾年推出的一個優秀的網絡教學平台,它在網絡環境教學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它能非常方便地為教學提供非富的教學資源(包括文字、圖片、視頻等),而且能方便地添加各種需要的教學活動,如:設計投票、師生互動、教學評價、設計測驗、作業等。而且這個教學平台是一個開源式的平台,現在互聯網中有很多關於魔燈的研究,有興趣的老師可以去下載來用一用,本人感覺非常好用。

2、教學內容説明

本課內容為我校信息技術的選學內容,根據我校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進度的安排,學生截止至五年級上學期,必需完成《國小信息技術》第一、二冊的教學內容,五年級第二學期為選學課程。本屆學生我們選學《PowerPoint的簡單使用》,本課選自《PowerPoint的簡單使用》中《修飾演示文稿》的部分內容。

3、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課是一節操作課,因此我以任務驅動法為主要的教學方法,整個教學過程一共設計了三個教學任務,每個教學任務的都承載着本節課的知識點,每個任務都連環相扣,最後設計的“作品分享”,是評價學生掌握本節課知識的依據,在評價中採用了學生互動評價,通過欣賞同學上傳的作品在論壇中發表自己對該作品的評價,同時還設計了教師的評價,教師課後根據學生的作品、同學的評論等給出對該同學的評價。完成後學生可以即時在論壇中看到自己作品的優良等級以及同學對他的作品所發表的評論,從而促進學生對作品的修改,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

二、教學反思:

本節課在教學設計中,力求實現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整個教學中起着引導的作用。具體如下:

1、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主動探究貫穿整個教學過程。每個知識點都以任務的形式讓學生自主探索,使不同知識結構的學生都能在魔燈(Moodle)平台中跟據自己的需要完成學習任務,掌握本節課的各個知識點。

2、充分利用網絡教學平台,體現自主探究的核心。在教學中充分發揮魔燈平台的優勢,學生不但可以在平台中找到自己疑問的答案,還可以通過平台學會欣賞、評價同學的作品,本節課中設置的“作品分享”環節,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到評價討論中,對同學的作品發表自己的見解,同時可以看到同學對自己作品的評價,大大加深了探究的深度和廣度。

3、學生在教學中不斷地嘗試,從而激發求知慾,在不斷摸索中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和審美意識。

4、在教學過程中本人的教學語言沒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還有待進一步的加強,

國小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1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讓我們體會到:教師應在認識信息技術基本特徵、把握信息技術發展變化規律的基礎上,注重引導學生掌握具有廣泛遷移意義的知識和方法,使其在有效遷移發生的基礎上適應技術的變化。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總結和歸納不同工具平台的使用方法、不同問題解決過程的共通之處,引導學生藉助已有經驗,通過合理的探索,發展完成對新工具和新任務的適應,從而達到利用有效遷移的發生促進學生髮展的目的。

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在給出任務之後,通過組織學生共同研討、分析任務,儘可能讓學生自己提出解決問題的步驟、策略與方法;還要引導學生對結果進行評價,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增強對信息技術發展變化的適應能力。

從當前來看,信息技術發展速度快、知識更新週期短,光靠學校的有限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從未來來看,信息技術不僅是學習的對象,更是信息時代公民進行終身學習不可或缺的工具和環境。因此,培養國小生對不斷髮展、變化的信息技術的適應能力,既是當前教學的需要,也是培養信息時代公民的需要。

國小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2

隨着二十一世紀的信息時代的到來,電腦越來越多地被運用於人們的學習、工作與生活中,信息技術教學也隨之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

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國小信息技術課程主要是讓學生初步學會計算機的使用,掌握一些應用軟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我是一名新教師,那麼如何在一週短短的兩節課中,讓各個學生充分地有效地掌握本週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是我在教學中一直探索的方向。下面就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談我的幾點教學反思。

一、從興趣着手,引導學生自發學習

大多數學生接觸電腦,是從遊戲開始。在很多老師的眼裏,固定思維地認定打遊戲是不好的行為,其實也未然。學生愛玩是本性,一味地去扼殺,只能適得其反,應該利用其興趣適當地引導學習。就比如在用《金山打字》練打字時,打字是比較枯燥的,學生往往會亂打或者偷偷地玩打字遊戲,那我就利用他們愛玩、好勝的心理,這樣可以促使他們自覺得認真努力地按照指法去練打字。

二、利用直觀教學,加深知識與技能的掌握

在教學中有一些專門的術語和一些理論性很強的概念,這些都是些枯燥乏味的東西,老師在上面講的很吃力,學生聽得還是雲裏霧裏得摸不清頭腦。

我就利用幻燈採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加深對計算機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讓學生通過大量的操作來驗證所學的知識,熟練的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技能,在學生操作的過程中,加強輔導,在通過屏幕監視器或巡視的過程中發現問題並儘快解決問題。

當然作為一名新的我來説,由於教學經驗的缺乏,教學中必然存在不足之處。往往會顧此失彼,教學實際與想象產生偏差,同年級各個班的學生實際情況又各不同,每個班的學生學習能力又參差不齊,教學時很難針對各個班進行各個設計,從而造成教學的偏差。使我認識到了在教學中及時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今後的備課環節,我將多多注意分層次教學有關的研究探索,改進其他不足,把課堂教學做的更好。並繼續注重教學前、中、後的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創新能力。

國小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3

通過調查與反思使我明確了一堂成功有效信息技術課,不僅要求我們教師要有充分的課前準備、仔細的課堂講解,更重要的是做到如何使自己的課更貼近學生,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中真正的主人,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才能更有效。針對這一目標,我經過近一個學年的教學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改進了我的教學方式,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關注學生的進步

教學的有效應該是指在通過教師一段時間的教學工作後,學生在知識和能力上所獲得的具體進步。衡量教學有效的唯一指標也是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這裏我們應該避免理解的誤區是教學有效性不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否完成了自定的教學計劃,有無認真的備課和準備,如果我們的努力不能促使學生對自己所授學科感興趣,或者説學生學的很辛苦,缺乏成功的體驗,那就表明我們的教學是無效的或者是失敗的,因此在教學中,在教學計劃的制定時,我們首先應將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創設愉悦的學習氛圍放在首位,充分關注每一個學生的進步,在教學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在傳授知識的基礎上,關注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

例如在Flash第一課的新課引入時,我將以往展示網上的一些成功Flash作品改為展示上屆學生的優秀作品,這樣不僅能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作用,同時又利用心理學中同類人羣比較的特點,使學生明白只要通過認真學習自己也能達到這樣的成效,從而減輕學生對學習Flash軟件的恐懼感,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二、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我們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應根據所授課班級學生對信息技術掌握的程度和基礎,合理調整教學進度,不能一味的趕進度。我們説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要使教學變得更有效,我們應該更關注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學習結果。

學生的學習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對本節課所學內容的興趣,而目前的信息技術學科教材在編寫上,因為需要考慮到教材的整體性和完整性,往往在一開始都安排了大量理論性的內容,針對本學科在機房上課的特點,如果一節課教師都在講理論、講概念,無論課備得如何仔細,講解得如何精彩,幾節課下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在教學的一開始就受到重創,從而造成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脱節,因此,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我們可以將內容進行合理的調整,將理論穿插在實踐操作中,使學生每節課都能保持充分的興趣和學習的動力。

合理地把知識的學術形態轉變為教學形態,實現知識重組是提高課堂效益的一種有效手段。例如在第三冊教材的Flash單元中的講解按鈕時,課本上是將這部分內容分成按鈕製作和按鈕動作兩節課,但實際的教學設計中,我們可以對這兩節課的知識點進行重新調整。首先通過使用共享圖庫中的按鈕先讓學生對按鈕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再進行按鈕的製作,這樣一來可以讓學生在學會使用按鈕的基礎上,再對按鈕的外觀結合前面Photoshop的知識來進行個性化創作,在激發學生創作的慾望的同時,幫助學生完成了知識的建構。

三、選擇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

切實有效的教學方法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保障。教學方法是教師在實施教學前對教學過程的準備工作,是決定課堂教學能否成功的一個重要前提。在備課中能否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不但可以幫助教師很好地把握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也可以使得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更有效地完成學習的任務。

目前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運用比較廣泛的教學方法主要有:“案例教學”、“任務驅動”、“分層教學”和“自主學習”等多種形式,其中以“任務驅動”和“自主學習”運用的尤為突出,但就有效的課堂教學要求來看一味的使用上述方法也是不可取的,例如在講解概念性較強的內容時,如果運用自主學習的方法進行教學,往往會造成學生對概念性的知識掌握的一知半解或根本無法理解,但如果改用選擇“接受型”的教學方法,在教師的仔細講解下,能更快、更有效地幫助學生完成對概念性知識的理解,當然在選用“接受型”的教學方法時,我們可以選用“啟發式”或“問題教學法”來替代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在不斷提出的問題中引導學生參與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完成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在針對一個班學生信息技術基礎差異的問題上,我們大可以採用“分層教學”和“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來解決差異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例如,目前在我校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上就存在這樣的差異,由於我校學生中有部分學生來自農村,對信息技術接觸較少,信息技術基礎較差,在第一個學期的教學中往往存在只能完成教師本節課演示和講解過的內容,而且速度較慢,為此我讓學校在課堂上多加練習,學生在練習時可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選做拓展任務,從而使不同水平的學生在練習中都能得到成功的體驗,充分利用了時間,提高了學習效率。

四、加強課堂管理

良好的課堂管理是課堂有效教學的必要條件。

目前,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為了豐富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學校都開通了Internet,但由於網絡信息萬象,對於學生來説具有相當的吸引力,往往在教學過程中會存在着無序的現象,部分同學遊離在課堂之外,久面久之將不僅會影響到他自己的學習,而且會影響到整個班的教學氛圍,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上網情況的管理,強調學生在利用網上資源進行學習時必須按老師吩咐去探索。

協作學習是信息技術課堂中的一種有效手段,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協作學習時,要強調小組長的領導作用,讓能力強的學生帶動能力弱的學生共同進步,避免一些學生不懂做,()又怕問,而一些學生很快做完卻去幹其它事情,以保證學生有一個和諧、協作的學習環境。

五、樹立良好教師的自我反思意識

要想使自己的教學更有效,我們必須樹立良好的自我反思意識,只有通過不斷的自我反思,才能彌補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尋求更好的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的課堂效率,使教學更有效。

1、做好每節課後的教學小結,總結經驗,尋找不足。

2、加強教學理論的學習,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用理論來指導教學實踐。

綜上所述,在面對即將到來的新課程改革,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效率,完善自我教學能力,提升教學水平,創設有效課堂,已成為信息技術學科教師的當務之急。國小教師教學反思幼兒園教師教學反思國小語文教師教學反思及論文

國小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4

信息技術是一門新型的課程,其實踐性強,發展快。經過一段時光的教學,我發覺學生們能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初步掌握了計算機操作的基礎知識,在挑戰困難,增強自信心與創造潛力等方面也獲得了成功的喜悦和歡樂。

在初級階段,學生處於學習計算機知識的初步狀態,對於趣味性的知識較為敏感,所以,根據這一階段的年齡心理特徵,開設的計算機課就以指法練習、輔助。

教學軟件的應用以及益智教學遊戲這些容易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動手潛力的知識為主要資料。這樣做,貼合本階段的認知結構便於培養學生的思維潛力,更重要的是使學生處於一種愉悦的學習狀態之中,便於理解老師教授的新事物,並且易於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及發展自我的潛力。為此,我把教材中最容易的資料提到最前面教授,新授之餘也教學生玩玩“掃雷”、“紙牌”等益智教學遊戲,以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機操作課中,我透過學校的多媒體展示系統,將有必須電腦基礎的學生的電腦作品製成幻燈片並配上優雅的音樂華考|zk168在教師機上播放,學生們頓時沸騰起來,紛紛舉手詢問,我都一一給他們解答,並鼓勵他們只要努力學,就必須能成功。於是就開始手把手耐心給他們講解畫圖的有關知識。經過一段時光的練習,學生們對電腦已不陌生了,我就帶着他們進入Windows的“畫圖”。在畫圖紙上進行畫點、畫線、畫圖形等操作,經過操作訓練,學生們學會了許多工具和菜單的使用。透過複製、剪切、粘貼和移動,學會了畫一些簡單而美觀的作品,互相欣賞,直到下課,同學們仍然餘興未盡,圍着老師問這問那久久不願離去。學生對計算機的學習興趣被充分調動起來了。

作品做好了,如何輸入漢字給自我的畫取名或將自我的大名也寫在畫上呢?這時我順勢讓學生認識鍵盤,用鍵盤練習卡一遍又一遍的練習,同學們最後能找到26個英文字母的位置,漢字也會輸了,我又指導學生構思新的作品,給自我的畫起上名字,也把自我的大名寫上。看着一幅幅色彩斑斕的圖畫,同學們十分高興。對自我的創新潛力有了全新的認識。找到了自我,提高了自信心。學習的用心性大大提高。

國小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5

週二參加了巴南區的信息技術賽課,課雖然完了,但我的學習還沒有完。我的教學生涯還在繼續。在這次賽課過程中有無數的感慨,但更多的是一種收穫,一次學習,一次進步。

這次進行賽課既有成功的地方,當然也有做得不夠好的地方,結合這次賽課的全過程,以及自己的進步,自己也靜下心來,對整個賽課過程進行一次總結、反思、以促進自己成長。

這次賽課,雖然心中還有一些想法,但已經成為過去。我沒有辦法去改變過去,但是我有能力去改變明天。通過這次賽課,我總是在不停的問我自己:“你進步了嗎?你成長了嗎?如果成長了,你又成長了多少?你反思了嗎?”這些問題總是在我腦海裏不停的浮現。當然,這次賽課,也暴露出了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我該怎麼去面對這些問題,並能逐一的克服、解決這是我想得比較多的。通過這次賽課,總結如下:

一、重新認識自己。

我能做什麼,我做了什麼。因為我不知道,所以我自以為什麼都懂了,因為自以為什麼都懂了,所以才不知道該怎麼去努力。這次賽課,恰恰給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我重重的一擊。重新審視自己,發現自己,定位自己。説實話,這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你要去否定自己過去的很多,要改變自己的一些觀點,一些方法,這也就意味着自己過去做的一些事情、做事的方法是不對的,至少是有問題的。一個人最難做的就是否定自己的過去,因此相信這是很多人教不願意去面對的。但是隻能敢於面對,一定是一個成長的新起點。

二、學會放低自己。

可常聽別人説,年輕人出來要多多請教,不要清高,自以為是。要學會放低自己。原來對這些話,有些愛聽不聽,也有些反感。但在現在,我對這些很樸實的話有了新的詮釋,通過這些改變,或多或少的也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東西,其實每一個人的成在就有他成在的理由,因此,我們要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取長補短。虛心向別人請教,不是丟自己的臉,而是在用最好的方式,在最短的時間裏強大自己。

三、經驗與理論結合的重要性。

初出道者,還是存在很多的不足,如經驗不足,課堂應變能力相比來説要差一些。遇到一些問題還是不能及時解決。理論與經驗脱節,不能將理論更好的運用在課堂上,當然也就看不到經驗在課堂上是理論的個體應用,當自己還不能提升到這樣的高度時,就只能通過不斷的練習,不斷的總結,才能更好的學以致用。

四、研究團隊的重要性。

俗話説“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就意味着團隊的力量是很重要的。因此,一個人的成長,將帶動一個團隊的成長。沒有一個優秀的團隊,個人的成長也將放慢腳步。

五、學生觀得以改變。

以前上不好一節課總是認為學生不行,是學生不好,其實現在想來真的好笑,回想自己的學生時代,同樣對於枯燥無味的課堂毫無興趣。因此課堂的設計是否合理,教師的合理引導,才是吸引學生的真道理。這次團隊的研究,還讓我在上課時的關注點發生了變化,以前我關注的是學生是否守紀律,作業完成情況怎麼樣,現在我逐漸的轉向關注怎樣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生長的意義,是怎麼體現學生主體性的。

六、教師知識面的廣度與深度和老師基本功對教師的重要性。

以前,總覺得學生是一個一個的笨,很簡單的知識教不懂。殊不知,學生現在獲到知識的渠道很多很廣,每一個人的關注點不一樣,各有所長。因此只有教師的知識有了一定的深度與廣度,上課才能信手拈來,很自然。現在上課,我不會再找學生的瑕疵,有問題,先反思自己。教師的基本功對於一個教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次賽課,普通話,教姿、教態、課堂應變能力等一些問題也隨之暴露出來,這些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正是因為這次課,才會發現自己,認準自己。

一份付出,一份收穫。相信這是絕對的真理。在這次賽課過程中,我可以毫無疑問的説,我在我盡力落實這個教案,積極主動的參與整個過程,在整個過程中,我的收穫也不少。至少現在我可以肯定的説,我該從何入手讀教材,我該怎麼去寫出一個像樣的教案,從那些方面來發現教案的閃光點,可以自己獨立的去提煉一些思想,我想這是這次賽課的最大收穫。因此,這個結果現在對我已經沒有什麼意義,最有意義的是我在這個過程我學到了些什麼,在以後的教學中如何改進。

曾聽説“要改變一個人的觀念,比推翻一個王朝還難”這句話一點都沒有錯。“充分尊重一個的觀點,不要輕易去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別人。”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寬容,多一份尊重,這也是賽課的一種收穫。

因為年輕,所以會有失敗,有無耐,有無知,有思想。也正因為年輕,所以才經得起失敗,能自己主動的去改變自己、強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