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實用】國中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3篇

欄目: 信息技術 / 發佈於: / 人氣:2.94W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成績已屬於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現在就讓我們制定一份計劃,好好地規劃一下吧。什麼樣的計劃才是好的計劃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中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3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實用】國中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3篇

國中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1

八年級年級本學期教授《建立網站》、《表格數據處理》兩部分內容,教材分析如下:

1、建立網站部分內容學生在國小階段接觸過,而且水平應該不錯,本部分內容的教學主要是以學生自主創作作品為主,做一個Webquest主題活動網頁,讓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主題完成一個小網站的建設,通過部分網絡教程的鏈接,使學生可以自主學習到一些網頁特效的製作方法。特別是優班的同學,更加要求網頁中必須要有一些簡單的特殊效果。而普通班就希望有一些簡單的特殊效果。

2、表格數據處理部分內容是本學期的學習難點,學生沒有接觸過同類型的知識,必須從頭教起。而區自編教材中的教學內容比較零散,不過對於學生日常應用卻比較實用。故此,在教學中注意結合實際需要,多做一些相關的練習,使學生了解表格數據處理的作用與應用。

3、本學期可供安排的課時並不多,表格數據處理部分內容所需課時較多,必須作好統籌安排。

4、除了課本的教學內容外,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網絡環境下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漢字錄入速度以使學生更加適應日益加劇的網絡交流形式。

本學期八年級年級學生情況分析:

1、八年級年級一共八個班,其中一班、二班是優班,三到八班是普通班,在教學上要充分照顧到優班的同學,讓他們吃得飽。在教學內容安排上基本上以普通班的進度安排,對優班則提出一些較高的要求。

2、根據該年級學生在七年級的表現,本學期開學後要狠抓教學常規,該年級學生據反映課堂常規一般,因此,八年級年級就必須認真整頓一下,以保證正常的教學秩序。

本學期教法分析:

1、根據校本化課程標準的要求,認真落實每一個知識點的掌握,做到每節課都解決一些標準中的要求。

2、在設計練習中,儘量與學生的生活與學習結合,儘量做到綜合前面所學的內容,不要讓學生學了後面丟了前面。

本學期課時安排如下:

教學重點:製作過渡動畫。

教學建議:通過製作一些簡單的動畫作品,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三節 變形動畫(2課時)

教學目的:

1、掌握變形動畫的製作方法。

2、瞭解位圖與矢量圖的區別。

3、瞭解幀的種類及作用。

教學重點:變形動畫的製作方法。

教學建議:應設法激發學生的創作能力,只作出自己的作品。

第四節 圖層的運用(1課時)

教學目的:

1、理解層的含義。

2、熟練掌握有關圖層的基本操作。

3、瞭解不同幀符號意義。

教學重點:圖層的操作方法。

教學建議:此節的內容非常重要,教師要詳細講解,使學生掌握這部分的知識,為下一節作準備。

第五節 特技飛行——引導層的使用(1課時)

教學目的:

1、會製作沿軌跡運動的的動畫

2、瞭解圖層的屬性。

教學重點:使用引導層。

教學建議:教師要適當引導學生,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作出富有個性的作品。

第六節 遮罩和配音(2課時)

教學目的:

1、利用遮罩圖層的特性來製作一些特殊效果。

2、能給作品配上音樂。

教學重點:使用遮罩層。

教學建議:應該有作品展示,讓學生們相互交流,在快樂中學到知識。

第三章 信息技術綜合應用(共4課時)

第二節 殺蟲劑的功過是非(2課時)

第三節北京七日遊(2課時)

教學目的:

1、 綜合運用已有的信息技術知識、技能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實際問題。

2、 藉助信息技術手段進行交流或與他人合作。

國中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2

在省級和地級以及介休教育局電教館的指導安排下,在學校的組織領導下,現根據上學期的信息技術教學情況和下學期的實際情況,制定本學期的信息技術教學計劃。

一、上一學期信息技術教學回顧:

七年級信息技術課共應上課設置22節課,其中有3節為下學期課。由於學校活動和放假,實上了最多是14節課。完成了第一單元:信息技術基礎模塊;和第二單元:操作系統模塊的教學工作。

八年級信息技術課共應上課22節課,其中有3節為下學期課。由於學校活動和放假,實上了最多是15節課。完成了第一單元:網絡基礎及應用模塊;和第二單元:excel數據處理模塊的教學工作。

九年級信息技術課共應上課36節課,由於學校活動和放假,實上了最多是30節課。完成了第一輪複習工作:迎接信息技術會考的`綜合複習演練,七年級教材的系統複習。

二、學生基本情況

七年級全體學生,通過第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對信息技術學習方法有了一定的認識,養成了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由於信息技術課時比較少,每週只有一節課,學生的遺忘性大,大多數學生學後沒有注意鞏固,學生掌握的情況不是很理想,參差不齊。有條件的學生家中有電腦或父母單位有電腦,上機時間相對多一些,操作較熟練,有大部分學生純粹是上課時間聽課,課後就沒有練習鞏固的機會,所以,這一部分學生對所學知識遺忘較大,操作生疏;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積極性還是比較高,因為信息技術課並不像語文、數學那麼枯燥、單調,也不像歷史、政治需要死記硬背。相對來説學生覺得比較新鮮。但是這又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學生感興趣的並不是學習,而是打遊戲、上網聊天。所以,學生對計算機的認識還有待提高。要進一步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

八年級學生,通過第一學期的學習,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有了較緊迫的認識,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有好轉。但多數學生依然不會主動及時地複習鞏固功課,不少學生家長對學生使用電腦管理的嚴,尤其是學習好點的學生,家長很少讓他們接觸電腦。所以教學效果也不理想。

九年級學生,經歷了第一學期10月份的會考備戰洗禮,不少學生感受到了認真複習的緊迫感,因此第一學期的學習效率比七八年級的學生強很多。不少學生學得較認真,刻苦。

三、教材分析

在第二學期,學校信息技術教材使用的版本仍是:北京理工大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術》。

七年級的教材將安排學習word基礎模塊、flash基礎模塊。重點是word基礎模塊,難點是flash基礎模塊的教學。

知識點:word模塊有“編輯word文檔,字符和段落格式的設置,其他格式設置,圖文混排,表格的設置與美化,頁眉頁腳,頁面設置與打印等”;flash基礎模塊有“動畫的概念與flash,flash繪圖,逐幀動畫,形狀補間動畫,補間動畫,沿特定路徑運動的動畫,遮罩動畫”等。

八年級教材將安排學習powerpoint基礎模塊;多媒體信息處理基礎模塊(photoshop與goldware);網頁製作模塊。重點是powerpoint基礎模塊,難點是photoshop基礎模塊的教學。

知識點:powerpoint基礎模塊有“建立和編輯演示文稿,插入多媒體,設置幻燈片背景與內容格式,設置動畫效果,設置頁眉和頁腳和打印,使用超鏈接和動作按鈕,使用母版等”;多媒體信息處理基礎模塊有“photoshop軟件基礎,goldware軟件基礎,會聲會影軟件基礎”等。網頁製作模塊有“建站與編輯網頁,設置文字格式,設置超鏈接,插入圖片,規劃網頁佈局”等。

九年級的複習將安排學習:多媒體信息處理基礎模塊(photoshop與goldware);網頁製作模塊。重點是powerpoint基礎模塊,難點是photoshop基礎模塊的教學。第二輪複習內容有:九個模塊的操作題型講練複習;第三輪複習的內容有:會考模擬題演練工作。

四、 指導思想:

根據《山西省初級中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指導意見(試行)》和學校工作計劃,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明確中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任務: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為他們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五、教學目標:

總目標是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國中階段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目標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 知識與技能

>1。 瞭解信息的特徵和概念,瞭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應用。

2。 掌握計算機軟硬件基礎知識,瞭解計算機系統的工作原理,熟練掌握計算機系統的基本操作。

3。 能根據實際需求,運用常用的信息技術工具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信息。

(二) 過程與方法

4。 能從日常生活、學習中發現需要利用信息技術解決的問題,能通過問題分析初步確定信息需求。

5。 能運用信息技術,通過合理的信息加工解決實際問題,如輔助其他學科學習、完成信息作品等。

6。 能運用適當的工具和方式呈現信息、發表觀點,交流思想、開展合作。

7。 經歷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積極參與對信息活動過程和結果的評價,瞭解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基本思想方法。

(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8。激發和保持對信息技術的求知慾,形成積極主動地學習和使用信息技術、參與信息活動的態度。

9。 能正確地認識到信息技術對社會發展、科學進步、日常生活與學習的影響,養成利用信息技術促進學習和改善生活的意識和態度。

10。形成良好的信息活動行為習慣,能夠遵守與信息技術活動相關的法律法規與倫理道德規範,健康地、安全地、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

三個維度的目標相互滲透、有機聯繫,共同構成國中信息技術課程的培養目標。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要通過積極引導學生學習和使用信息技術,參與信息活動過程,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不同層面信息素養的綜合培養和協調發展,不能人為地割裂三者之間的關係或通過相互孤立的活動分別培養。

六、教學措施

本學期主要採取課堂教師授課方式、學生自學方式和動手操作三種方式進行學習,適當進行一些小競賽及課堂評價的方式進行教學。其中學生自學和動手是最主要的。

1、運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2、教學時通過演示計算機應用軟件的形式向學生介紹知識。

3、傳授知識時突出一個“新”字、落實一個“趣”字、突出一個“活”字、落實一個“學”字(為學生服務);教學過程突出一個“難”字(找準知能點、難點及關鍵)、落實一個“行”字(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和認知能力訓練);鞏固知能突出一個“實”字(雙基訓練應落到實處)、落實一個“促”字(促進學生學以致用、創新實踐)。

國中信息技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學生基本情況

本計劃針對八年級全體學生,通過上年的學習,學生對辦公軟件例如word、excel有一定了解,但是由於每一學期信息技術課時比較少,每週只有一節課,學生的遺忘性大,大多數學生學後沒有注意鞏固,學生掌握的情況不是很理想,參差不齊。有條件的學生家中有電腦或父母單位有電腦,上機時間相對多一些,操作較熟練,有大部分學生純粹是上課時間聽課,課後就沒有練習鞏固的機會,所以,這一部分學生對所學知識遺忘較大,操作生疏;

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積極性還是比較高,因為信息技術課並不像語文、數學那麼枯燥、單調,也不像歷史、政治需要死記硬背。相對來説學生覺得比較新鮮。但是這又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學生感興趣的並不是學習,而是打遊戲、上網聊天。所以,學生對計算機的認識還有待提高。要進一步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

二、 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是使用最新20xx版本:八年級信息技術第二冊上,內容是全新的。內容包括:用好多媒體計算機,多媒體信息的獲取與加工,製作多媒體演示作品。其中“製作多媒體演示作品”的內容佔本教材的50%,可見製作多媒體是這學期學習的重點,又是難點。

知識點:計算機的基本硬件組成與特性,管理計算機的系統資源,安裝與卸載軟件,獲取圖像、聲音、視頻等多媒體信息、用powerpoint軟件製作多媒體作品重難點:用powerpoint軟件製作多媒體作品

三、指導思想:

根據學校工作計劃和中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意見》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明確中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任務: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技術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術素養,為他們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

四、教學目標:

1、瞭解信息技術的應用環境和硬件的基本組成,學會安裝和卸載軟件。

2、培養學生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瞭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

3、初步學會使用計算機獲取和處理文字、圖象、聲音、視頻的技能。能熟練掌握其中的一些主要功能。

4、養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

5、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並掌握一些學習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進行某些創新設計。

6、做一個多媒體作品出來

五、教學措施

國中的信息技術教學計劃範文

本期主要採取課堂教師授課方式、學生自學方式和動手操作三種方式進行學習,適當進行一些小競賽及課堂評價的方式進行教學。其中學生自學和動手是最主要的。

六、教學進度具體安排如下表

課時 內容

第一課時 講解學好信息技術的方法、本學期課程計劃

第二課時 查看計算機的硬件配置,安裝新硬件

第三課時 瞭解計算機操作系統,管理計算機的系統資源

第四課時 獲取、安裝和卸載軟件

第五課時 瞭解病毒,防範惡意代碼

第六課時 掌握採集與拍攝圖像的技巧

第七課時 學會處理加工圖像

第八課時 採集、錄製聲音

第九課時 掌握剪輯與合成聲音的方法

第十課時 獲取與剪輯視頻

第十一課時 初步認識powerpoint

第十二課時 籌劃一份演示文稿

第十三課時 添加文字、圖片、圖表

第十四課時 幻燈片中添加表格、聲音、視頻

十五課時 設置對象的放映效果

第十六課時 設置幻燈片的切換效果

第十七課時 發佈演示文稿

第十八課時 綜合活動:製作演示作品

第十九課時 複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