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重陽節感恩主題演講稿彙總【5篇】

欄目: 重陽節 / 發佈於: / 人氣:1.64W

演講稿是作為在特定的情境中供口語表達使用的文稿。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演講稿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重陽節感恩主題演講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重陽節感恩主題演講稿彙總【5篇】

重陽節感恩主題演講稿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重陽節之感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老人是我們的財富,他們的付出,他們的培育,造就了今天的我們,對待他們,我們需要的是感恩,是孝敬,百善孝為先,讓我們在這樣一個節日裏,牢記對父母的那份感激之情,用感恩的心,用孝道回饋他們一個安樂的晚年!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一個智慧的人,不應該為自己所沒有的斤斤計較,也不應該一味索取和使自己的私慾膨脹。學會感恩,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謝生活給你的贈予。這樣你才會有一個積極的人生觀,才能總有一個健康的心態。

英國作家薩克雷説:“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恩生活,生活將賜予你燦爛的陽光;你不感恩,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終可能一無所有!成功時,感恩的理由固然能找到許多;失敗時,不感恩的藉口卻只需一個。殊不知,失敗或不幸時更應該感恩生活。

感恩,使我們在失敗時看到差距,在不幸時得到慰藉、獲得温暖,激發我們挑戰困難的勇氣,進而獲取前進的動力。就像羅斯福那樣,換一種角度去看待人生的失意與不幸,對生活時時懷有一份感恩的心情,則能使自己永遠保持健康的心態、完美的人格和進取的信念。感恩不純粹是一種心理安慰,也不是對現實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勝利法。感恩,是一種歌唱生活的方式,它來自對生活的熱愛與希望。它擁有支持前進的動力與永不氣餒的精神。

感恩,是一種認同。這種認同應該是我們發自心靈裏的一種認同。我們生活在大自然裏,大自然給與我們的恩賜太多,太多。沒有大自然誰也活不下去,這是最簡單的道理。對太陽的感恩,那是對温暖的領悟。對藍天的感恩,那是我們對藍得一無所有的純淨的一種認可。對草原的感恩,那是我們對“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歎服。對大海的感恩,那是我們對兼收幷蓄的一種傾聽。

感恩,是一種回報。我們從母親的子宮裏走出,而後母親用乳汁將我們哺育。而更偉大的是母親從不希望她自己會得到什麼。就像太陽每天都會把她的`温暖給予我們,從不要求回報,但是我們必須明白什麼是“感恩”。

感恩之心,就是我們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陽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無論你是何等的尊貴,或是怎樣地看待卑微;無論你生活在何地何處,或是你有着怎樣特別的生活經歷,只要你胸中常常懷着一顆感恩的心,隨之而來的,就必然會不斷地湧動着諸如温暖、自信、堅定、善良等等這些美好的處世品格。自然而然地,你的生活中便有了一處處動人的風景。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可以消解內心所有積怨,感恩可以滌盪世間一切塵埃。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風順,種種失敗、無奈都需要我們勇敢地面對、豁達地處理。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恩之心,必然會導致人際關係的冷淡,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感恩”。

感恩之心是一種多麼美好的情感啊!在重陽節這樣的一個敬老的日子裏,讓我們感恩父母,感恩生活,百善孝為先,讓我們的父母過上一個安樂的晚年!

重陽節感恩主題演講稿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繼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尊老愛幼新風"。不少同學都知道,昨天是農曆九月初九,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又一個傳統佳節——重陽節。農曆九月九日,為什麼叫重陽?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又因為"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因此重陽佳節,寓意深遠,所以古人認為這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

據説重陽節從漢朝初就有了。東漢時期,民間在這一天又有登高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以後到了唐朝,文人墨客們寫了很多登高詩,其中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已經很普遍。因為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今天的重陽節,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我國把每年農曆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人節。

老師們、同學們!普天之下的每一位慈母嚴父,都值得尊敬,值得愛戴。當歲月的痕跡悄悄爬上那嬌美的容顏,當山一樣偉岸挺拔的腰身漸漸佝僂,當曾經火紅的青春悄然離他們遠去,他們卻沒有絲毫遺憾,沒有任何抱怨。他們用那無私的奉獻和深沉的愛心,撫育着我們成長,包容着我們的錯誤。

我們的平安,我們的健康,我們的成功,我們的幸福我們在人生之路上取得的點點滴滴的成績,都包含着慈母嚴父那沉甸甸的愛!可是,我們又給與了父母什麼?我們的父母一生都在毫無保留地付出,卻從沒想過要得到任何回報!在這個重陽節,難道我們不應該為父母做些什麼嗎?來吧,用最樸素的方式獻給父母一份孝心;拿起你手中的筆,寫幾句感恩的話語;舉起你的手,為父母捶兩下背、揉幾下腰、洗一下腳;拿起你的相機,給父母留下一份美好的回憶!只要我們真心的做了,你就能得到一筆珍貴的財富!

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碰見挫折與失敗。但當我們將心平靜下來與老人交談一下時,你就會感到他們是如此的飽經滄(cāng)桑,他們用自己一生的時間逐漸積累下來的經驗是如此精闢。作為"過來人"他們用自己經歷告訴我們什麼是生活,他們以健康樂觀的心態,自強不息的精神,表裏如一的品質,超然脱俗的情操,堅忍不拔的意志,善良平和的為人,不畏艱難的勇氣,勤儉節約的美德,激勵着後人向前行進。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情",為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們的本分;作為公民,幫助老人是我們的義務。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因此,每一位學生都要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洗碗、掃地、疊被,多為他們着想,少讓他們做那些本來應該是我們自己做的事,把好吃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對鄰居長輩有禮貌,外出禮讓老人。

老師們、同學們!快行動起來吧!關愛老人,始於足下;孝敬父母,從我做起,從小做起,從心做起!

重陽節感恩主題演講稿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高二4班的xxx,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常懷感恩之心》。每年11月的第4個星期四是源於美國的“感恩節”,當天人們舉行各種歡慶活動,以感謝上帝賜予豐收之恩和美國第一批移民時印第安人所提供的無私幫助。其實,偉大的中華民族,也從來不缺“感恩”美德。 “滴水之恩,當湧泉想報”,從《詩經》的“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到孟郊的“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無不是感恩的寫照。

我們要感恩父母。同學們,當我們正在肆意揮霍着自己的青春和金錢的時候,當我們在課堂上想着遊戲的刺激的時候,當我們還在教室裏打鬧逗樂的時候,當我們在閒暇時高呼無聊的時候有誰想起了自己父母親,想到他們正在為了我們的幸福而在寒風中苦苦奔波勞累呢?春秋時期,穎考叔去見鄭莊公,鄭莊公賞賜他飯食,他把肉放在一邊不捨得吃,要帶回家給母親吃,這是流傳千古的感恩之心啊!曾被譽為“全國十佳孝賢”之首、被省委書記稱讚為“當代孝子”的我校畢業生張尚昀,當年揹着患重病的母親上大學,他在貧窮和飢餓的壓力下,在理想的支撐下,表現出了大義至孝和感恩之心。這不都是我們中學生學習的典範嗎?

我們要感恩學校和老師。是學校,為我們提供了成長成才的絕佳場所,也許,我們現在不能完全理解學校做出的嚴厲規定,但請大家聽聽在已經考入大學的我校畢業生在襄城高中貼吧的肺腑之言,原話摘錄如下:“發自內心的感歎,作為過來人,我真心奉勸學弟學妹們一句,好好珍惜襄高的每一天。等你離開了你就會懷念它的一切,感謝她教給你的一切。曾經我也説過,就算死了也不會想學校。現在真的懷念在襄高的一切。好想回去,當你離開好就會發現它的好。”

是的,是老師淵博的知識,讓同學們感受文明與希望;是老師寬廣的胸懷,讓大家懂得寬容與忍讓;是老師慈善的目光,讓我們由懦弱變得堅強。遇到挫折灰心喪氣時,是老師在我們心田播種希望;當我們取得成功一帆風順時,是老師及時開出“驕兵必敗”的良方。日升日落,老師揮灑着血汗,寒冬酷暑,老師永遠滿腔熱情,指引着我們不斷前進。在將來,無論你會成為挺拔的喬木,還是低矮的灌木,都將會用生命的全部向老師致敬。在此,對於那些不尊重老師的學生,應當反省一下自己,給老師送上最虔誠的祝福與最真摯的謝意。沒有花草工、水電工、校醫、管理員、環衞保潔人員等的.工作保障,我們的校園生活和學習就難以維持。對於幫助過我們的人,哪怕只是借過一支筆或者是一個淡淡的微笑,我們都要給予真誠的謝意,學會把“行”、“謝謝”和“對不起”時時掛在嘴邊。

我們要感恩環境,就是不要隨地亂拋紙屑果皮,因為整潔的環境屬於大家;課間、午餐、午休時,不要大聲喧譁,因為安靜屬於大家感恩體現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之中,體現在我們的一些最簡單的行動當中。

同學們,“感恩”是生活的細節。讓我們懷着一顆感恩的心,用平實的話語和實際行動表達出發自內心的謝意吧。感謝父母給了我們生命,讓我們享受到了人世間的親情和幸福;感謝老師的諄諄教誨,讓我們嚐到了學習知識的快樂;感謝同學真誠的關懷和幫助;感謝社會上所有人的關愛,感謝他們伸出援助之手;感謝春天的花草,讓我們感受到了生命噴湧的活力;感謝秋天的落葉,讓我們領悟到了生命壯麗的迴歸

由此可見,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種境界,感恩更是一種生活智慧,如果我們心存感恩,就可以沉澱許多浮躁與不安,消融許多不滿與牢騷。對於生活心存感恩,你就不會有太多的抱怨,因為感恩之心足以稀釋我們心中的狹隘和偏激,幫助我們度過苦痛和不順。最後,願我們每個人常懷感恩之心,成就美麗人生;發現生活之美,構建和諧校園!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到此結束!

重陽節感恩主題演講稿4

尊敬的各位老同志:

節日好!

“飛火流霞迎盛世,歡歌笑語賀華章”。在這雲淡山清、秋高氣爽、橘紅橙黃、丹桂飄香的日子裏,我們在這裏隆重舉行敬老節座談會,熱烈慶祝敬老節。首先,我代表村向在座的老同志致以節日的祝賀,並通過您們向所有老同志致以節日的祝賀!對你們一如既往的熱情關心、支持我們村各項事業的發展表示衷心的感謝!

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們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親和力的具體體現。在這金風送爽的季節。在舉國上下喜慶重陽節之際,我們村兩委、村老協為隆重慶祝老年節,採用座談會的方式,把我們村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向各位老同志做個介紹,同時對我們在過去一年中湧現出來的先進個人進行表彰。今年來,在縣委、縣政府和縣級各有關單位的關心支持下,在村兩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村的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這是我們村的驕傲,也是大家的驕傲。

“霞披夕陽情無限,霜染秋楓葉正紅”。過去,你們在崗位上以滿腔熱血,為我們村的發展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為我縣的'經濟社會發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建立了光輝的業績。今天,你們離開了工作崗位、但仍然“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用長期積累起來的豐富知識和寶貴經驗,通過各種方式繼續為我們村的改革、發展、穩定譜寫了新的篇章;是你們用當年的心血和智能為我們鋪就了今日繼續前進的道路;現在,你們繼續保持一個健康向上的心態、樂觀積極的精神,對工商局的事務十分關注,對我們的工作十分支持,從不提過分要求,從不添半點麻煩,表現出極高的政治素質和大局意識,表現出老共產黨員的出眾品格,確實值得我們大家學習和尊重。對此,我再次向你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古有木蘭代父從軍、黃香扇枕温席,王祥卧冰求鯉,孟宗哭竹生筍的佳話;今有陳毅探母等感人肺腑、潤人胸襟的故事。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敬老,實際上就是尊重我們自己!百行孝為先,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是我們的責任,讓老同志過得更好、活得幸福,是我們的嚮往和追求。今後,我們將加大老幹工作力度,按照中央提出的“對廣大老同志的歷史功績和巨大貢獻永遠不能忘,對老同志的優良傳統和崇高精神永遠不能丟,尊重、學習、關心和愛護老同志的政策永遠不能變”的“三個不能”要求。進一步做好老同志工作,切實做到政治上關心老同志,生活上照顧老同志,工作上虛心聽取老同志的寶貴意見,充分發揮老同志的作用。並認真研究解決老同志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努力為老同志辦實事、辦好事,創造條件、積極主動地開展各項活動,不斷解決老同志的實際困難。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最美莫過夕陽紅。在此,我們也懇望各位老同志、老前輩一如既往地關心和支持我鎮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在“三個文明”和和諧社會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為實現雲鶴鎮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的進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最後,衷心祝願各位老領導、老前輩節日快樂、健康長壽!

謝謝大家!

重陽節感恩主題演講稿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尊老愛幼,弘揚美德》。馬上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講的就是要尊敬、愛護自己家的.老人、小孩,同時也要像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護別的老人和小孩,我們應該讓尊老愛幼成為一種習慣。

或許有的同學會想:“應該怎樣尊老愛幼呢?”

尊老愛幼並不需要做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只須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做一個講文明、懂禮儀、知感恩的孩子。在家裏,幫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體貼關愛父母;長輩説話時,我們要仔細傾聽,尊重他們,不讓父母操心,做一個好孩子;在學校裏做個愛學習的好學生,尊敬師長,文明有禮;在社會上,做個講道德的好少年。

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伙伴。看看身邊那些年幼的小朋友,也許他們還很弱小,懂得的知識也比你們少,但他們同樣是祖國的未來,幼小的他們需要老師們、長輩們以及大哥哥大姐姐們的關心、愛護,對於他們你們應該懂得謙讓和照顧。尊老愛幼,會讓我們每個人的成長充滿快樂。“尊老愛幼”不是空洞的口號,它是一個個小小的舉動,是一句句貼心的話語,是一個個温暖的幫助與關懷。這樣,我們人人都能創造幸福,人人都能享受幸福。

同學們,讓我們把尊老愛幼當成一種習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