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實用的春節的故事的作文7篇

欄目: 春節 / 發佈於: / 人氣:3.17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的故事的作文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春節的故事的作文7篇

春節的故事的作文 篇1

今年春節,我有幸回到了相別8年的家鄉──湖北,與爺爺奶奶一起度過了盼望已久的新年,這一次的團聚我似乎更瞭解了家鄉的民風民俗,同時也有所感悟。

首先介紹一下年俗吧!湖北的一年中一共分為三節,以過年最為隆重,從臘月初八起,一直準備到年三十,除了穿的戴的以外,以吃的東西為最多,如曬“凍米兒”。燙豆糕兒、打“糯米粑”等等,豐富極了!特以凍米、豆糕、糯米粑最好吃。準備過年食物,女性負主要責任,男的以清理債務為重點。應收的馬不停蹄地催,待付的款也要在年三十前付清,彼此收財納福,過一個快樂新年。可貧窮人家是:“三十的躲貓兒,七年級的大擺手”。意思是:過年怕債主逼債,到處躲藏,到正月七年級就好了,因為從三十夜到元宵節。債主決不能向債務人討錢,可以放心大膽了。年夜飯這個名詞,在湖北稱“年飯”或“團年飯”,時間多在正午或天亮前,那一天説的話要吉祥如意,為了防止兒童口不擇言,特在廳堂上張貼“不禁童言”或“百無禁忌”的紅紙條兒。飯畢,長輩發紅包、晚輩收壓歲錢,晚間禁例大開,閤家同樂。燈火齊明,通宵達旦、謂之守歲;東方未白,大放鞭炮。出天方,開大門,迎接大年七年級。

看到了湖北的年俗,我不禁想起了今年的春節,家裏來了許多親戚,在團圓飯時,大家都忙於敬酒,説些祝賀的話語,坐在旁邊的我,總覺得很不自在,吃過年夜飯,他們都忙於應付着發來的手機短信,直到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大家又坐在沙發上享受着晚會的節目,時不時鼓鼓掌,笑一笑,看完後時間不早所以就上牀睡覺了,想到這裏,我頭腦裏突然冒出一個從來沒思考過的問題:除夕夜我們能做的最温暖的事情是什麼?是啊,傳統的年俗的確非常吸引我們,但是現在看來又保留了多少呢?一切的快樂彷彿都被現代高科技取代了。吃頓團圓飯,發發紅包,看晚會,每年春節都是同樣的.程序,每次我都等着盼着新年的到來,但是等它過去了,卻又覺得平淡無奇,沒有多少值得回味。雖然這也很温馨,但我總覺得少了些更樸實的東西。

春節的基本意義,就是,在一年中只有這個時段很多人才有機會和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團聚,所以我希望春節能夠在中國逐漸變化的情況下,保持原有樸實,美好,温暖的樣子。

春節的故事的作文 篇2

我很喜歡外公講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是那麼妙趣橫生。但我最喜歡外公講他小時候過春節的故事。

那時候,外公家很窮。每次到快要過春節時,別人家又是殺豬又是殺雞,好不熱鬧。而外公家只是把一隻瘦瘦的雞提前醃好,就這樣簡簡單單準備過春節。

聽外公説,小時候他也很期待春節。過春節時,小小的桌子上擺着一盆雞湯,沒加作料,外公依然吃得很香。吃雞時,有個規矩,雞頭得讓老大吃,寓意在這新一年,老大能帶領好兄弟姐妹們。雞胸肉,最嫩的瘦肉,敬給父母吃,寓意今年過上好日子。而兩條雞腿就讓給最小的弟弟妹妹吃,寓意跑得跟雞一般快。他每次都吃雞頭,吃得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大年七年級外公更是喜歡。大年七年級早上6點的時候,外祖父與外祖母就會帶着孩子們去田地裏。得先選好一塊鬆軟肥沃的土地,沒雜草,沒小蟲。這個工作可不簡單,但外公最喜歡這個活動了。外公總是第一個拿好鋤頭,總是第一個找好地方的孩子。這時,外祖母就會把事先準備好的蒜苗拿出來栽種。“知道嗎,敏兒。我最喜歡媽媽栽蒜苗了,這一顆顆蒜苗見證了我的'成長。”外公回憶道,沉浸在幸福中。“嗯,我知道外公最喜歡栽蒜苗了。”

故事在繼續講着。“爸會喊我們幾個孩子的名字,喊一個名字,媽就栽一顆蒜苗,一會兒功夫就栽好了。對了,你知道為什麼要栽蒜苗,而不是其他苗子嗎?”“不知道誒。”“這是因為蒜苗長得快,長得高。這蒜苗還有含義呢,它寓意着新的一年,孩子們長得快長得高長得健康!”“這蒜苗還有這麼多講究啊!”“對啊!”外公颳了刮我的鼻子,沒有再講下去。

故事講完了,我還念念不忘。外公過春節真有趣,喝雞湯,栽蒜苗,真有意思!

春節的故事的作文 篇3

我們每年都有一個快樂的春節,我的春節快樂無比。

以前,我每次見到電視上有許多人在過年時,面帶開心,可是有的人淚流滿面,一開始我真不明白,過年是個開心的日子,那些人為什麼苦着臉,後來我才知道,那些人是太久沒回家了,也很長時間沒見到親人了,想念親人想念家了,所以才流淚,小時候,我以為過年除了得到壓歲錢、吃到好吃的、可以放炮等,就不幹別的了,後來我才的知,過年是個非比尋常的日子,我老師以前告訴我説:“你知道過年為什麼放炮嗎?那是一個古老的傳説:相傳以前有一個十惡不做的怪獸,叫‘年’,他很兇猛,還要人類一年給他12噸的食物,開始人們還能按要求的'給他,可食物也是有限的,有一次一個叫‘萬户’的人出現了她那時才8歲,他只找了一個能炸的東西,後來叫‘炮’又一次,年來吃食物萬户一不小心把炮點着了‘彭’的一聲,那個年獸被嚇得落荒而逃,又一次,一個叫猓的,每次在夢裏把人弄醒,一天,天上掉下來一對畫,人們把它貼在門上,人們沒被那個夢吵醒過,人們發現年和猓都是在一天出現,後來發現了一年12月所以,人們把那一天當做‘過年’。”

自從聽了那個故事後,我開始夢見一槍年和猓在迫害人們的景象,我一下子被年打醒了,哎,以前人類就那麼懦弱,可是,為什麼現在是人類最厲害,過年和我的想象年差距未免也太大了吧!

春節的故事的作文 篇4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除夕的滿天花彩,只是一瞬間的碩然綻放,春節就這般悄然而來。

“歲歲年年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重回故鄉,固然發現記憶中的那一扇高聳的木門,他老了,老朽慈祥、端莊,真是越來越像老爺子了。今年的春節,奶奶沒能來,似乎給老頭子多了一些孤單和寂寞。看着老爺子對奶奶沒來此事,眼眸滯留着失望和些許傷感,卻也只是無奈地拍拍了那扇退了色澤的紅木門,含糊嘀咕着:“又剩我們倆了,湊合過個年吧。”

不忍看着老頭一直失落,大家便硬邀他陪我們這羣小孩子家家買煙花爆竹。街上燈火交結,五彩斑斕,偶遇的兩隻俏皮可愛、惹人喜歡的炎紅熾橙色的小舞獅,伴隨鑼鼓鐘聲共迎春節。買煙花迴歸,早已是夕陽落日之時。家家户户都忙得不可開交,望着一道道美味佳餚陸續上桌,真是令人垂涎欲滴。在張張笑臉,碰杯聲、歡笑聲、祝福聲交織成和諧的.新年交響樂下,一頓豐富的除夕晚宴結束了。

在大人們的嘮叨和叮囑下,小孩子們終於得到了放煙花的許可,以百米衝刺的速度一溜煙就跑下樓去。我和老爺子踱着步伐緊跟其後,五彩斑斕的煙花閃爍着耀麗奪目的色彩,“嗖”“啪”每一個煙火的豔麗都為它生命的最後一刻畫上了完美的句號。老爺子那粗糙的手握着我那嫩小的手,在煙火聲中嘹亮地同我説:“老婆子最愛看煙火了,可城裏不讓放,估計老婆子會傷心、寂寞吧?”我無奈一笑,卻也只是陪在老爺子身邊做個安靜的聽眾罷了。原來往日那古板、嚴肅的老爺子也會關心奶奶起來,爺爺你又可知否那個你思念的人其實一直在你身邊,又或許奶奶的思念也會化作煙火,在平凡萬般中定能一眼望見那個獨特的煙火滯留下點點星火。我愛煙火,因為它總藏着人們的朝思暮想、和美好的寄託。我愛煙火,因為它在生命中的最後一刻,將藏在心中的豔麗和獨特,無私地綻放出來。我愛煙火,因為我相信那個人一直在我身邊。

歲月的那一抹嫣紅點綴了一世春秋,煙火的那一束光芒踏碎了剎年華。那夜的煙火如夢般初醒,名藏於心。

春節的故事的作文 篇5

我的家鄉是一個風景優美的村子,家鄉的春節如它的風景一樣,也是那麼的精彩。

在我的家鄉,春節一般在年廿八就揭開了序幕。人們開始忙亂起來,紛紛為過年做準備。辦年貨是最重要的,這天,每個商場都擠滿了人。大家都要一次準備好足夠的糖果,餅乾和飲料。還為家人和自己買上風件漂亮的新衣服,好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

辦好年貨,家家都必須大掃除一次,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把屋裏屋外打掃一塵不淨,寓意把一切不好的東西全掃除乾淨,企盼來年吉祥如意,事事順心。接下來就要貼對聯了。門外的紅對聯是必不可少的,對聯上寫的話五花八門,什麼“舉步出門方方利,招財入户路路通”呀,什麼“綠柳舒眉觀新歲,紅桃開口笑豐年”啊,加上個橫批“出入平安”或“萬事如意“,再貼上大大一個“福”,就大功告成了。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這天,每個人除非萬不得已,定要回家吃團圓飯。一家子的男女老

少聚坐在大飯桌旁吃着熱氣騰騰的火鍋,人們臉上都掛着幸福的微笑。吃過飯,邊看着電視裏的春節聯歡晚會,大家邊互相聊着這一年裏自己遇到的逸聞趣事,説的人眉飛色舞,聽的人津津有味。屋裏洋溢着大家歡快的笑聲,電視裏的明星演員賣力的演出又為過年紅紅火火的氣氛渲染幾筆。“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除夕夜,怎麼能沒煙花來助興呢?只聽“砰”的一聲,絢麗的煙花飛上了漆黑的夜空,一下子就炸了開來,“花瓣兒”頓時被灑滿了天際,天被照得亮如白晝。各色的煙花一朵連一朵綻放在天邊,它們盛開了一會兒便又隕落,但仍為天空增色不少。除夕夜的天空是最美的.,沒人能否認這一點。

除夕之後便是正月七年級,人們什麼也不做,都在休息,店鋪都不開門,到處都很安靜。到了九年級,人們又忙起來了,一家人都要到親朋好友家拜年,小孩子這下可開心了,可以收紅包嘛!大人門邊説着“身體健康”“學習進步”,邊把紅包遞了過去。馬上就能聽到孩子甜甜應了一聲:“新年快樂!”心裏便湧起了絲絲甜蜜。

一眨眼到了年初八,春節就結束了,人人都回到了正常的軌道上,該上班的上班,該上學去上學了。新的一年開始了,人們紛紛向新的生活、新的目標進發、努力了。

春節的故事的作文 篇6

春節是中國人最隆重的節日,人們又習慣把它稱為“過年”。有了年,日子就有了盼頭。我從小生活在城裏,都説現在的年味不如以前濃,城市的年味不如農村濃。而在我心中,春節年年都是那樣新穎。

我放寒假的時候,爸爸媽媽還都要上班。一個人呆在家裏卻並不無聊。我會精心地重新佈置我的房間。明亮的窗户上貼着我親手剪的窗花,雖然剪法簡單,有些地方還被我剪壞了,但卻凝聚着我的.心血。五顏六色,也透着喜氣。相框上換上新照片,門上貼好“福”字,新的日曆也掛上牆,生肖玩具更是佔着最顯眼的位置。我雖忙,但是不亦樂乎!

等到小年,爸媽也放假了。媽媽開始忙着張羅吃的。年糕意味着“年年高”,豆腐意味着“多福”,豆芽意味“如意”,魚代表“年年有餘”。除了這些傳統食物,媽媽還會從哪個食譜上學來幾道新菜,讓我大飽口福。爸爸寫得一手好字。以前,有時爸爸自己寫春聯貼在門上,有時就讓我拿着筆墨紙硯去請鄰居家一位退休老教師寫。而現在沒有那麼多時間了,市場上賣的春聯又都千篇一律,爸爸便會帶我到新華書店。在那兒。既可以領到自己喜歡的免費春聯,又可與同道者切磋技藝,一舉兩得。

做好了這些準備就到了年三十兒。中午照樣是要祭祖的。晚上,我們一家三人圍坐在桌邊。人少不代表冷清,相反地,桌邊歡聲笑語不斷。吃完飯,我們就到陽台上看煙花。我家陽台是觀賞煙花的絕佳位置,四周沒有高樓阻擋,一覽無餘。起初只是三四處亮光,接着越來越多。有的如金蛇蜿蜒而上,有的如流星劃過夜空,有的似仙女散花,落英繽紛?夜空被染得絢爛至極,流光溢彩。八點鐘到了,我們一家準時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守夜是需要功夫的,我通常熬不那麼晚就倒在沙發上睡着了。

年七年級,爸爸媽媽守着電話,而我則用短信拜年。現在的拜年短信越來越有意思了。有的巧妙地把數字1至10融入其中,有的充滿詩情畫意,如“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涼風冬看雪”。每收到一條短信,就好像看到了那位朋友的笑臉,我心裏暖暖的。

下午我們一家出去逛街。市中心張燈結綵,車水馬龍,到處洋溢着喜氣。

這就是我春節,傳統融入現代,普通但快樂無比!

春節的故事的作文 篇7

我們家鄉的春節與北方是一樣熱鬧的,但是我們的風俗習慣卻是截然不同的!北方的春節一般在臘月的初旬就開始了,而我們家鄉則一般在臘月的下旬才開始。

在臘月二十四這一天,我們就會開始去準備過年要用的東西。我們都會到市場或商場裏購買年貨、買對聯、買新衣服……

過了二十四,大家則更忙。而且家家户户户都必須大掃除一次,我們都會把家裏的每一個角落打掃的乾乾淨淨、一塵不染,好在新年的時候顯示出萬象更新的新氣象。

除夕十分熱鬧。在這一天我們按照老規矩是要殺家禽的。家家户户都趕着做年菜,到處都是香噴噴的香味。每一户人家的門外都貼上了紅紅的對聯。這一天,小孩子們歡喜,大人們也忙亂。除夕的夜晚,有人會放煙花。那個時候,天空中頓時變得火花滿天,絢麗多彩。那一朵朵煙花在空中飛舞,有的好像閃爍着神祕光彩的寶石,有的像閃閃發光的.星星,有的像小蜜蜂在空中飛舞,有的噴着紅光升到空中,照亮了整個夜空。“噼裏啪啦”的鞭炮聲響徹雲霄,劃破了夜空的沉靜,孩子們的歡呼聲,大人們的議論聲、鞭炮聲送走了舊歲,迎來了新年。

正月七年級到了!大家都穿上了新衣服。小孩子們一般會到親戚家拜年,女人們會到廟裏拜佛,男人們有時會隨着孩子一起出去;有時則會待在家裏。這一天,街上會有很多小販出來擺攤,有的賣玩具,有的賣小吃,有的賣日常用品…真是品種繁多啊!

正月八年級,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在這一天我們一早就會去外婆家。我們會在外婆家玩耍、吃飯、拜年。大人們在一起談天説地,我們小孩子則在一邊玩。一家人聚在一起,互相拜年,問候對方,那種感覺很温暖。

“百里不通風,千里不同俗”,這就是我們的春節,你們的春節又是怎樣過的呢?

Tags: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