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推薦】冬至的作文集錦8篇

欄目: 冬至節 / 發佈於: / 人氣:6.42K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冬至的作文8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推薦】冬至的作文集錦8篇

冬至的作文 篇1

親愛的小語:

你好!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我轉學已經半年多了,很想念你們!福州是個氣候宜人、山水環繞的好地方,別名“榕城”,還有“温泉城”、“江南勝地”之美譽,我在這裏生活得很習慣。現在,我就跟你聊聊我在福州過的節日吧!

冬至,作為二十四節令之一,意味着冬天的到來。北方的冬至,是寒冷的象徵。要是沒有凜冽的寒風、鵝毛般的雪花和厚實的羽絨服,簡直不可思議。而福州的冬至卻別有風味,煦暖的陽光依然是主旋律。置身於滿眼的葱綠中,我絲毫沒有寒冬的感覺。

依照北方的習俗,冬至要包餃子,可是在福州可不同。於是我纏着媽媽,希望能按照福州的方式過一次冬至。

放學回到家,我來不及放下書包,便匆忙地掀開碗蓋。哇,是一碗地道的糯米丸子。這時媽媽及時阻止了我伸出的小髒手,將我拉到水池邊洗手,但那丸子的香味就像蟲子一樣,弄得我的心癢癢的,差點兒流口水。

“看把你饞的!”媽媽微笑着給我夾了幾個。我狼吞虎嚥,好幾個進肚之後,我才開始認真研究起丸子的皮和餡。媽媽看我已經吃飽,便和我談起福州冬至搓丸子的由來。

相傳,古時候有一個窮書生叫木連生,自幼與母親相依為命,生活非常窮苦。一年,天遇大旱,土地龜裂,寸草不生。秋收季節,財主依然上門逼租。木連生為了躲債,揹着年老體弱的媽媽逃進深山。他安頓好媽媽,便出來找活幹,以償還所欠的債務。幾個月後,木連生拿到工錢,便急忙到森林深處找媽媽,但怎麼也找不見。原來他走後,母親思兒心切,天天以淚洗面,竟然哭瞎雙眼,藏身於一個樹洞中。為了找到媽媽,木連生用糯米搓成丸子,以竹籤穿成串,只要有樹杈的地方,就掛上丸子。冬至這天,丸子的香味飄到媽媽所在的樹洞中,她順着香味,慢慢爬出來。母子終於團圓了。如今,在福州的連江縣,冬至祭祖時依然保持着這一風俗,那就是在供桌上放一大竹籮,籮裏盛着糯米搓成的圓圓的丸子,預示家庭團圓之意,以求祖先的保佑。

小語,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對福州獨特的民風民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呢?歡迎你暑假來福州玩。我會帶你參觀古蹟林立的三坊七巷、水光瀲灩的西湖、層巒疊翠的鼓山,還會帶你品嚐特色小吃魚丸、肉燕……快來吧!

祝:

學習進步,天天開心!

  你的好友:xxx

  20xx年3月29日

冬至的作文 篇2

“吃圓囉,吃圓囉!”外婆一邊喊,一邊捧上一碗碗熱騰騰、香噴噴的鹹炒圓。我一個箭步地衝到餐桌旁,迅速地拿起筷子就去夾碗中的圓,只見筍片、肉絲、牡蠣、番薯面等配料中嵌着一顆顆圓鼓鼓、黃澄澄的冬至圓。我迫不及待地把鼻子湊到碗邊聞了聞,一股股誘人的香味撲鼻而來,饞得我直流口水,連忙夾起一顆金黃的“小球兒”往嘴裏送,軟軟的,粘粘的,鮮美可口,好吃極了!

正當我狼吞虎嚥地吃着冬至圓,媽媽笑眯眯地對我説:“吃冬至圓有講究,你明年是幾歲,就得吃幾個,不能吃多也不能吃少。”我聽了抬起頭問:“媽媽,我明年是十歲就得吃十個囉?”“那當然囉!”

我又端起碗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不知怎麼的,媽媽驚訝地叫道:“葉梓婧,你怎麼吃了十一個?這下可糟糕了。”我愣了一下,看着媽媽故作驚訝的神情,就神祕兮兮地問:“媽媽您明年三十九歲,就得吃三十九個冬至圓,您吃的下嗎?”媽媽聳了聳肩,擔憂地説:“我還真吃不下。”我一本正經地説:“那您難道不希望我幫您吃幾個嗎?”媽媽摸了摸我的頭説:“小饞貓,啥時學得油嘴滑舌的!”我朝媽媽吐了吐舌頭,做了個鬼臉,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過冬至,吃冬至圓真有意思。

冬至的作文 篇3

今天是冬至呢——雖然太陽很嬌豔,可是寒風中卻有一絲凜冽。一大早,同學們都在討論,説:“今天是冬至,要吃餃子……”餃子!我心頭一震。以前只有在新年的時候奶奶才會給我包餃子,有兩年冬至時,奶奶買了速凍餃子——豬肉餡兒的,沒有奶奶做的'美味,也沒有‘温暖’的感覺。我苦笑了一下,心裏一陣發酸:今年奶奶一定又是買了速凍餃子。媽媽肯定不會回來陪我——唉……

“奶奶,我回來了!”

“回來的正好!來,剛出鍋的餃子。快點趁熱吃吧!”我一看,果不其然——是速凍餃子。“奶奶,這速凍餃子一點兒也不好吃!我想吃您包的!”我向奶奶撒嬌道。奶奶歎了口氣,略顯悲傷地説:“喜喜呀,奶奶老了!包餃子也沒力氣……你爸爸媽媽都不在你身邊,一年也見不了幾次面。你會不會生氣啊?”我苦笑了着説:“奶奶,我不生氣。我只是覺得太孤單了……我好想讓媽媽給我做一碗雞蛋韭菜的餃子,然後陪着我一起吃……”説到這兒,鼻子一酸,淚便湧了上來。我急忙低下頭,用胳膊蹭了蹭,不想讓奶奶發現。“奶奶知道你心裏一直很苦。你從小就……唉,算了,不説了,你快吃餃子吧……”奶奶的眼紅紅的,哽咽着説完,就上樓了。

我呆呆地望着奶奶單薄的背影,又看了看碗里正冒着熱氣的餃子——我沒有吃那碗餃子,因為—因為它不是用“心”做出來的,她沒有“愛”的味道……奶奶囑咐我吃了,可我真的吃不下,也咽不下……心裏的這種酸楚,別人是不會懂得。

冬至,一家人應該和和睦睦地坐在餐桌上其樂融融地吃餃子,笑着,唱着……那種“家”的快樂,“家”的温暖,“家”的幸福才是我想要的……可是它真的好難好難,我怎麼也得不到呢……

專家點評:

本文“傷心的冬至”,細節描寫十分成功,懸念迭出,情節曲折,引人入勝,如“我呆呆地望着奶奶單薄的背影,又看了看碗里正冒着熱氣的餃子”。結構張弛有致,讀來輕鬆自然。

冬至的作文 篇4

當香味裊裊升起,灶火漸息,用那雪白的糯米粉包裹的湯圓啊!

那甜甜的,黏黏的,熱氣騰騰,幸福滿滿的湯圓呀,滿是我們同學辛辛苦苦的勞動成果。今天是冬至,學校竟然安排我們做湯圓,真是意想不到啊,大家都開心極了,這是我們第一次在學校裏做湯圓。老師先幫我們分好糯米糰和麻心,再把我們每8人分成一個小組開展活動。好,湯圓開做啦!

我們把湯圓揉成一個個小球,然後壓扁加入少量麻心,像包餃子一樣,把皮粘合在一起搓成圓球。當然,我遇到了問題——總是不能把湯圓搓圓,總是有一個一個的“小尖角”。裝着餡的湯圓裏頭似乎有許多調皮的小人,像是把腳一隻一隻翹出來,形成一個一個尖尖的角,真是難看。哎,都是軟軟的糯米粉惹的禍,任我們怎麼努力搓都沒用。後來,我乾脆等“湯圓們”幹一點了,硬一點了再去搓,裏面的“小人”安心了,不會再動了,真是“軟的不服,得來硬的”!

再看看其他組的同學——瞧,有的同學把餡放得太多了,結果成了“黑煤球”;有的同學沒放餡,湯圓就成了“實心球”。施捷仁同學在做的時候,禁不住鮮美的麻心餡的誘惑,往嘴裏一點一點的塞,引起了同學們陣陣笑聲。一節課過去了,我們的湯圓做得差不多了,一個個白白的“胖娃娃”整整齊齊地擺在桌子上,像“孩兒兵”排着隊伍等隊長檢閲呢!

做好了,當然少不了吃這個環節。嗨,熱氣騰騰的湯圓來啦!

湯圓冒着熱氣,在盆裏等待我們品嚐。“咦?這湯圓湯的顏色怎麼跟在家裏吃得不一樣?”哦,是湯圓的“餡漏”了!後來我們知道,原來“罪魁禍首”是xx。他做了一個“黑煤球”湯圓,外頭是餡,而餡的裏頭才是糯米粉,所以,我們的湯圓湯全被它“污染”了。雖然湯圓包得不是很好,但我們吃得津津有味。一碗碗熱熱的、親手包的湯圓,一碗碗承載着同學們歡聲笑語的湯圓,在寒冷的冬天散發出陣陣暖意。

冬至的作文 篇5

俗話説:“好吃不過餃子,淘氣不過小子。”可見餃子是多麼好吃的美食啊!馬上就是冬至節氣了,我們決定在家過一個和和美美的冬至節。

雖然食堂裏的餃子很好吃,但還是少了點親情的味道,比不上自己在家裏包的。我最愛吃的餃子是豬肉蘿蔔餡兒的,奶奶先把一塊兒香香的豬肉切成肉絲,再加入切好的蔬菜,隨着菜刀一起一落,這塊肉最終還是被征服了,變成了一堆肉沫兒。之後,奶奶將剁好的肉餡兒放入盆裏,打上一兩個新鮮的雞蛋,再加上十三香、生抽、老抽、香油等調料攪拌均勻。這麼多的調料和肉餡兒混合在一起,這味道鮮香撲鼻,還沒有吃,我都饞得直流口水了。

奶奶將麪粉倒入一個新盆子裏,她一邊用左手倒入温開水,一邊用右手快速地攪拌麪粉,不一會兒,這些散落的麪糰經過奶奶的巧手變成了一塊圓圓的麪糰兒,呈現在我的眼前。奶奶將麪糰兒放在案板上,拉啊拉,拉成了一條白色的小蛇,切成一塊塊小小的劑子,再用手按壓成扁扁的形狀,用擀麪杖擀成大小均勻的餃子皮兒。我也嘗試着擀了幾個,沒想到這些面就像調皮的孩子似的,一直讓我擀不均勻,我只能在旁邊繼續觀看。

終於該包餃子了,只見奶奶用筷子撅了點肉餡兒,均勻地鋪在餃子皮上,再輕輕地包起來。奶奶包出的餃子,花樣百出。我也加入其中,我包的就像是一條毛毛蟲,可是經過奶奶的修復,這個餃子奇蹟般地變成了一朵花,真美呀!我們包的餃子,各式各樣,五花八門,什麼樣的造型都有,金元寶、愛心、小魚……一眼望去,眼花繚亂,真叫人垂涎三尺。

奶奶把鍋打開,將餃子均勻地鋪了一層又一層。終於開始蒸了,剛入鍋五分鐘,就從鍋裏飄出了淡淡的香味兒,緊接着,白白的煙霧從鍋裏冒了出來,不到二十分鐘,餃子就出籠了。啊,香味兒四溢,整個廚房都飄散着餃子的味道。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夾了一個填到嘴裏,簡直是人間美味……

餃子,在東周時稱“餅餌”,據説因其外形似耳朵而得名。到了隋朝,顏之推在他的文集中這樣説:“今之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可見餃子還曾稱“餛飩”。民間還把這種偃月形的食品稱作“粉角”或“角子”。可見,餃子不僅是美食還藴含着文化色彩。

因為餃子象徵着團圓、美滿,所以,和家人們一起吃餃子,不僅吃出了快樂,還吃出了幸福的味道。

冬至的作文 篇6

今天中午放學回家,奶奶從廚房裏端出了一盤熱騰騰的餃子。奶奶告訴我今天是冬至,家家户户都吃餃子。我好奇地問:“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呢?”奶奶説:“相傳古代有一個叫張仲景的名醫,為了幫助凍爛耳朵的鄉親治病,專門發明了一種食物,鄉親們吃了以後,耳朵都治好了,所以就流傳下了冬至吃餃子,不吃餃子凍耳朵的習俗。”

我問奶奶這是真的嗎,奶奶笑了笑,説:“這只是個傳説。其實,冬至是中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傳統節日。冬至這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長,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夜晚就會一天天變短。”

聽了奶奶的話,我想了想,然後説:“奶奶,今天晚上我要早點睡,因為以後我的睡眠時間越來越短了。”奶奶聽了哈哈大笑。

冬至的作文 篇7

冬至(陽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為進九之始。古人認為到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上升,是個吉日。因此值得慶賀。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就像元旦一樣。但民間並不以冬至為節,不過有些應時應景的活動。

清代,有的旗人為了消災祈福。於冬至日五更時分,邀請本家嫡親姑表及摯友齊聚庭院席地而坐,用矮桌供上“天地碼兒”或牌位,殺豬祭天。順便祭“祖宗杆子”(系兩、三丈高的旗杆,頂端為葫蘆形,稍下為“刁斗”,鬥下懸旗,代表祖先)。祭罷,親朋圍坐吃“白肉”,這種白肉謂之“神餘”。

南方人在在北京客居旅遊的,亦有設筵祭祀祖先的。同時也邀請同僚或摯友在一起聚餐、餐飲。燕俗則不重冬祭。老北京人向無此舉。

冬至之日,京師各大道觀有盛大法會。道士唪經,上表,慶賀元始天尊誕辰。道教認為,元始天尊象徵混沌未分,道氣未顯的第一大世紀。故民間有吃錕飩的習俗。《燕京歲時記》雲:“夫餛飩之形有如雞卵,頗似天地渾沌之象,故於冬至日食之。”實際上“濕飩”與“混沌”諧音,故民間將吃餛飩引伸為,打破混沌,開闢天地。後世不再解釋其原義,只流傳所謂“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諺語,把它單純看做是節令飲食而已。

入九以後,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謂消寒活動,擇一“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民間還流行填九九消寒圖以供消遣。九九消寒圖通常是一幅雙鈎描紅書法,上有繁體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九字,每字九劃,共八十一劃,從冬至開始每天按照筆劃順序填充一個筆劃,每過一九填充好一個字,直到九九之後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圖才算大功告成。填充每天的筆劃所用顏色根據當天的天氣決定,晴則為紅;陰則為藍;雨則為綠;風則為黃;落雪填白。此外,還有采用圖畫版的九九消寒圖,又稱作“雅圖”,是在白紙上繪製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對應一九,一朵對應一天,每天根據天氣實況用特定的顏色填充一朵梅花。元朝楊允孚在《灤京雜詠》中記載:“試數窗間九九圖,餘寒消盡暖回初。梅花點徧無餘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最雅緻的九九消寒圖是作九體對聯。每聯九字,每字九劃,每天在上下聯各填一筆,如上聯寫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聯對以“秋院掛秋柿秋送秋香”,稱為九九消寒迎春聯。然而,不管哪種九九消寒圖,在消磨時日、娛樂身心的同時,也簡單記錄了氣象變化。據説有經驗的老人,還能根據九九消寒圖,推測出這一年的雨水多寡和豐歉情況。

冬至的作文 篇8

今天是冬至,寒風凜冽的冬天來到了。昨晚聽天氣預報説今天北京大風降温,零下10°到零下7°左右。

夜裏三點左右,大風開始颳起,風向一羣獅子在嚎叫,我害怕的縮在被子裏,用被子把頭矇住,這才睡着了。早上起來到樓下一看,一排自行車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倒在地上。有時葉子形成了一個旋兒,還有的葉子飄在空中,漫天飛舞。

走在路上,看到一位阿姨拿着一個熱水瓶,把瓶子裏的水倒在地上,一陣涼風吹過,剛剛撒上的水,立刻結成了薄冰。風颳在臉上像刀割一樣疼痛。路上的行人寥寥無幾,幾乎沒有人騎自行車。在車站有一位叔叔穿的少,凍得只打哆嗦,嘴裏不時地説:“真冷,這天氣真冷。”我穿着毛衣,羽絨服,戴着帽子,可是還覺着冷。今天在北京還是吃餃子的日子。聽説冬至吃餃子還有一個故事呢!説的是,從前有一個人耳朵被凍傷了,另一個人拿面裏面放上藥材,包成了餃子的形狀,以後他再也沒有凍耳朵。冬至吃餃子,原來是怕耳朵凍傷呀!

今天,我就讓媽媽給我包餃子吃,還要把故事講給她聽呢!

Tags:集錦 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