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彙編15篇

欄目: 端午節 / 發佈於: / 人氣:2.64W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鄉的端午節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彙編15篇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

中國曆來是個傳統國家,節日也特別的多,這不,端午即將來臨,媽媽教我哼起了兒歌: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接着媽媽不經不漫地給我講起了故事:相傳在戰國時期,有一位叫屈原的愛國詩人,看到全城的百姓生活艱鉅,於是,向楚王提出了富國富民之計,楚王偏信奸臣的話,沒有采納屈原的意見,反而將他貶為流放,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為了喚起楚國百姓的愛國之心,屈原抱着一塊石頭,含恨跳入了滾滾流淌的汩羅江,楚國的老百姓知道後,每逢這一天都會把帶着濃濃艾香的粽子投入汩羅江,讓那些江裏的大魚不要去吃屈原的屍骨,久而久之,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以吃粽子的形式來紀念屈原,一直流傳到今天。帶着對屈原的思念,我似乎聞到了淡淡的艾香粽子,讓人垂涎欲滴,就像對屈原愛國愛民的精神佩服得五體投地。

端午除了吃粽子,另外還有很多的習俗,例如掛香包、抹雄黃酒、系紅繩等等用來避邪的民間風俗。雖然我對媽媽教我的知識,瞭解不是很多,但是,端午的傳統文化已經薰陶了我,深深印入了我的腦海。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2

再過十來天就是農曆5月,正當麥子成熟登場、曠野飄來陣陣新麥香的時候,我們迎來了民間的端午節。

北方的端午節都有吃粽子的習俗,端午節的前一天姥姥就開始煮粽子葉,泡米,洗大紅棗。我問姥姥,怎麼就包進去了呢?只見姥姥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夾在中間,然後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空心的圓雉形。接着,在空心圓錐形裏的最低部放一或兩個大紅棗,粽葉裏放點米,只見姥姥兩手握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返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雖然姥姥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

我知道現在端午節的眾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居民為了不讓跳下汨羅江的屈原屍體被魚蝦吃掉,所以在江裏投下許多用竹葉包裹的米食(粽子)。

我還知道南方和北方的端午節不同,南方一般都有賽龍舟的風俗習慣,競相划船(賽龍船)並且希望找到屈原的屍體。當然這都是在書本上看到的。

家鄉的端午節雖然沒那麼熱鬧,但每年這個時節包粽子的習俗卻流傳了下來。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3

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的習俗可多了,有掛艾草,戴香囊,吃粽子,賽龍舟……那天的小朋友們都帶着五色線編織的彩色鐲子,揹着紙做的老虎頭,走在大街上,給節日增添幾分彩色的氣氛。

我們的家鄉也有吃粽子的習俗,每年的端午節我都幫奶奶包粽子。粽子有多種多樣的餡,鮮肉蛋黃粽、白粽子、豆沙粽、花生米粽子,其中我最喜歡吃鮮肉蛋黃粽,每年包鮮肉蛋黃粽都是我的任務。包之前,我們先要準備粽葉、糯米、鹹蛋黃、鹹肉、棉線。

準備就緒,開工嘍!擼起袖子,拿起三片粽葉,把它們首尾對齊,先把粽葉裹成漏斗狀,然後住裏面加少許糯米,放上鹹蛋黃,然後再加多點糯米,最後放上一塊鹹肉,用糯米把粽子填滿,拿一張新粽葉作蓋子把口蓋好。牙咬着綿線的一頭,手拉着棉線的另一頭,用力把粽子五花大綁的紮緊了,一個粽子就誕生了!

煮粽子是很有講究的,大人總説粽子要多煮一會,多悶一下才不會夾生,但鍋裏散發出的香味總是讓我直咽口水。煮了好久,終於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掀開鍋蓋,哇!一陣粽葉的清香撲面而來。解開綿線,咬上一口,真好吃!

每年端午節包粽子總是最難忘的,我為我家鄉有如此美味而感到自豪!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

家鄉的端午節寶帶實驗國小顧蔡昊指導老師:龐奇蓉 我的家鄉是在蘇州美麗的西山島上,也叫金庭鎮。這裏風景秀麗,四季花果飄香,享有“花果山”的美譽。

我的家鄉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每個節日都有不同的風俗特點,下面就讓我帶你走進家鄉的端午節吧。

農曆的五月初五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在端午節這天,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節日的喜悦。挖野菜,打青糕、包粽子……更是忙得不亦樂乎。農民伯伯大清早就會到山頭上,田地裏去採集各種各樣的野菜,這種菜被稱為“端午菜”。

據説這種菜營養特別豐富,還清熱解毒,也能用它來做一些糕點,家家户户忙呼着,人山人海,可熱鬧了。

以前的端午節,人們還會喝一種叫“雄黃酒”的酒,不過現在人們都喝上了香醇的桂花酒了。拿起粽子,解着細小的繩子,一股淡淡的清香就撲鼻而來,沁人心脾;剝開翠綠的粽葉,一團黏黏的糯米制成的粽子便映入眼簾。

粽子有很多種:紅豆的、紅棗的、蛋黃的,甚至還有肉餡的;形狀也有大的、

小的、長的、方的,但無論是哪一種,都能饞得你直流口水……

你知道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嗎?據説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

屈原的。屈原因受到權貴的排擠,覺得報國無門,於是就投入汨羅江自盡了。

人們怕魚兒吃掉他的屍體,就把粽子投入江中讓魚吃。從此端午節吃粽子的風俗就流傳下來了。

每年的端午節,家鄉的鄉親們都會忙的不亦樂呼。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5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就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據説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每到這一天,人們到江河上划龍舟、投粽子,來紀念詩人。

在我的老家,沒有可以賽龍舟的河,所以我從沒有見過賽龍舟,但家鄉的端午節也有很多的風俗。

在我的家鄉,每到端午節的前一天,家家户户門口就掛起了長長的樹枝,外婆告訴我那是菖蒲和艾葉,是為了辟邪。也就是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大家就忙着包粽子,綠油油的粽葉上有斑斑點點的白色,聞起來有淡淡的香味,粽葉大大小小,我最喜歡外婆包的粽子,看起來像大大小小的綠色金字塔,漂亮極了。

端午節一大早,沒起牀就能聞到香噴噴的粽子味,那天的早點就是美味的粽子。吃過粽子,外婆就給我和我的表姐表妹在手上繫上五彩的絲線,外婆説繫上五彩的絲線,保佑我們健健康康長大。

家鄉的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要吃一樣東西,那就是包子。端午節那天,每家都忙着做包子。包子有鮮肉的、醃菜的、豆芽的、豆沙的、火腿的、白菜的……有很多的品種。包子蒸熟了,鄰居就會互相你送給我,我送給你,所以就可以吃上很多不同口味的包子。我覺得家鄉的端午節就是包子的節日。

吃過粽子、包子,人們就到鄉村裏去看鬥牛、歌舞表演。

家鄉的端午節,真是又好吃又好玩!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6

我在家鄉端午節吃粽子。老人們説:“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

去年端午節前夕,奶奶決定做些粽子。那天下午,我們煮了一大鍋紅豆醬,在上面加了紅糖。很好吃。稻草灰是我們唯一的.祕密。我們在灰燼中加入開水,過濾,放入糯米中,攪拌均勻。餡料和米飯做好後,是我們準備粽葉的時候了。開始把葉子泡在沸水裏使它們變軟。

準備好了,我和哥哥決定舉行一個餃子製作比賽,比誰更漂亮。

比賽開始的時候,我和哥哥趕緊把比賽結束了。

1、我們用三分之二相同大小的葉子重疊。重疊時,粽葉的葉頭與葉尾相對。然後把葉子折成三角形。

2、把葉子折成三角形。把它們折在角落裏,以免糯米掉下來。

3、三角做成後,放一些糯米,然後放紅豆糊。

4、把糯米放進去再調一下。儘量保證每個部位都有糯米,調整後再捆紮。

5、然後把三角形的糯米葉對摺,排列整齊。

6、繫好繩子是關鍵的一步。撕碎的葉子綁在四分之一的粽子上。用牙齒綁粽子很麻煩。否則,包紮會鬆,使糯米掉出來。

雖然粽子很常見,但如果你想包好它,要把它包得整齊美觀就不是那麼簡單了。你必須非常認真和小心,才能完成它。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我的家鄉在安徽,家鄉可熱鬧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人們從四面八方趕回家過節。

端午節的前夕,家家户户都在門上插上艾葉,是為了避邪保平安,還有驅蚊的功效。包粽子是端午節的重頭戲。人們早早準備好糯米、箬葉、臘肉等材料。只見他們先把箬葉疊成漏斗狀;接着舀一勺浸泡好的糯米鋪在上面,壓一壓;再放一片臘肉在糯米上;然後又把糯米鋪在臘肉上並壓一壓;最後用繩子紮實,一個肉嘟嘟的粽子就誕生了!

煮好的粽子香氣批撲鼻,吃起來黏乎乎的,味道美味極了。

下午,新安江畔,早已擠滿了人,吶喊聲此起彼落!走近一看,原來他們在賽龍舟!一條龍舟上有13人,其中一人,擊鼓助威,12人划船。只見“砰”地一聲,發令槍響了,8條龍舟就像離弦的箭一樣,直奔終點,最後8號船不負眾望,奪得冠軍。頓時,岸上的人們人聲鼎沸、熱血沸騰。

我喜歡家鄉的端午節,因為端午節不僅有粽子吃,而且還有精彩的賽龍舟可以觀看。?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8

盼望着盼望着,端午節終於到了,一大早我就聞到了清新的香粽味,真香!

端午節到達,有些人家的門上插着端午艾,有些人家在屋檐撒石灰,還有好多小孩戴五彩繩都是用驅邪避災,保平安。

在端午節的前幾天,奶奶就和外婆一起包粽子,在她們包粽子的時候,我弟弟就在旁邊看着。一邊看一邊説:“快點,快點!”終於粽子包好了,奶奶把包好的中,放在鍋裏蒸。過了一會兒香氣撲鼻而來,我和弟弟也馬上跑過來問:“好了沒有?好了沒有,我的口水都要流下來了。”奶奶卻説:“還沒有好呢,再耐心等待吧。”我後來粽子好了,我隨手拿了一個,不過沒有拿着綁好粽子的線,結果手被燙紅了。我趕緊剝開裹着粽子的葉,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我吃的是紅豆栗子棕,還有白水粽,鹼水粽等等,吃完了一個,可還忍不住想吃,連不喜歡吃的媽媽都想吃。

還有賽龍舟,有三四條龍舟將要比賽,龍舟的頭是向上翹的,哨聲一響,劃手們奮力揮漿,“一二,一二”的口號震天響,船頭還有人擊鼓助威呢!

端午節那天晚上,我們家擺端午宴,媽媽叫上了我家的四個小姨小姨夫一起來吃,有香菇燉雞,紅燒龍蝦,炸雞腿等等好吃的。

端午節離去了,但棕香還沒有離去。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9

我的家鄉有很多節日,我尤其喜歡五月初五端午節了。

今年的端午這天節,我們全家人一起搶着吃老媽剛剛包好的粽子。我迫不及待地剝開粽葉,咬了一口,説:“哇!老媽包的粽子可真好吃啊!”老媽笑着説:“你這個小饞鬼!粽子呀,有三角形、菱形、方形、柱形……可真是樣式繁多。如果按照餡料來分,可分為豬肉粽,黃豆粽,蜜棗粽,蛋黃粽等,味道各不相同。”我俏皮地説:“還是老媽做的最好吃。”我一下子就吃了三大個。香噴噴的,裏面的肉餡更是鮮嫩。吃了一口還想再咬一口。

我們一家人吃好粽子後,又開車趕去觀看賽龍舟。

到那時,岸上的觀眾已是人山人海。河上的龍舟活靈活現,兩側做工十分精美。賽龍舟的叔叔們,穿着紅背心,頭上用手巾盤着英雄結。他們可謂信心滿滿,蓄勢待發。一聲槍響後,各位叔叔們用力划着龍舟,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非一般地前進。剛開始,旗鼓相當,不分上下,最後紅色的龍舟勝利了,紅色龍舟上的人們歡呼起來,我們也歡呼起來。

今天端午節過的真開心啊!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0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是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等民族地區。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屍體。

今年端午節,我們全家一起包了粽子。白白的糯米,綠綠的粽葉,加上蜜棗、花生、葡萄乾包在一起,用繩子繫好,上鍋煮一定的時間就可以吃了。糯米的香味、蜜棗的甜味加上粽葉特有的味道,真是再好吃不過了。姥姥還炸了麻葉和菜角,焦黃酥脆,讓人看了就想吃。

端午節歷來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讓我們大家都來保衞它吧!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1

我們中國年裏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到今天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説法不一。有一種説法是説在古代這天是一個消毒避疫的日子。根據文獻記載五月被視為“毒月” ?“惡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這一天小孩要佩戴香囊,系五彩絲線,家家户户都灑酒掃庭院,插艾草、菖蒲、喝雄黃酒。傳説有避邪驅瘟之意。

還有一種説法在全國流傳很廣,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來的,公園前287年泰國攻破了楚國京都屈原心如刀割,但始終不捨棄自己的國都,於是在這天五月初五抱石投江了。楚國百姓哀痛不已,紛紛走到江邊,把食物投進江裏,説是讓魚蝦吃飽了,就不會再吃他的身體了。漁夫們划船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身體。這樣就有了賽龍舟,吃粽子等習俗紀念屈原。

隨着時代變遷,賽龍舟、插艾草等習俗在北京已經很少見了,但是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端午節前幾天姥姥就把粽子葉、糯米、紅棗等買好,到了那一天姥姥把泡好的粽子葉折成了漏斗型,再把泡好的糯米和棗放進去,包好後用棉線捆住。姥姥把包好的粽子一個個碼放進一個大鍋裏,再加入適量的水點上火。大約一個小時後就會飄散出一股粽子的清香。光聞到味就我要流口水了。媽媽説粽子還有鹹味的和辣味的,根據地域劃分和風俗習慣味道各不相同。

噢!對了!自從20xx年開始端午節正式列入了國家法定節日,讓我們期待今年的端午節早日到來吧!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2

端午節來源於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沒有被國王採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憤怒之下,投入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裏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後來,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吃粽子。我們家有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粽子。我常説:用蘆葦的葉子包粽子最香。她先取兩片葉子,並排放好,用手一捲,圓雉體就了。左手像託"酒杯",將其托起,右手順勢抓起糯米和香米,豆餡,棗,果脯等,將"酒杯"填滿,蓋"蓋子"。最後把葉子用線捆好,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小胖豬!簡直是藝術品。讓我多吃,挑選上好的原料,加上她藝術家的手法,讓粽子既好吃,又好看。所以,粽子上桌時,我都沉浸在那沁人心脾的清香中,總是吃得,那裏融入了濃濃的愛。

家鄉的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3

我的家鄉在德化的花房,那裏很美很美。有清清的湖水,有藍藍的天空,有很多房子,還有很多花、草、樹、木,很好玩的。

有一天,我和媽媽去花房玩,那天剛好是端午節。我們一去到那裏,村裏的路邊賣着許多興端午節吃的、用的東西。比如説“粽子葉、茴香根、牛板子根、雞翅根、紅蒜、小紅參、古東根、牛?……”等很多很多。聽説這些藥根有的通氣,有的排毒,有的提氣,還有的延年益壽。吃了對身體有好處,所以,我們老家端午節都興煮藥根。

到了奶奶家,奶奶家已煮了一大鍋豬腳煮藥根和粽子,香噴噴的。我都忍不住了,很快就和我媽媽坐到飯桌旁,與家人一起高高興興地吃起來了。

我們的家鄉一到端午節就跳舞。我和媽媽出來看,村裏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在歡歡喜喜地跳。他(她)們有的穿着雞頭和雞尾,這些人是少女扮的,有的拿着花衣服,是女人扮的,拿着龍則是男人。在琴絃的叮咚聲中,他們舞過來舞過去,嘴裏還依依呀呀地唱着,我覺得很好玩。

我們村子還有很多節日呢!比如打跺洛、盪鞦韆、劃龍船啊,都非常好玩!

我要回家的時候,真有點捨不得走!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4

我喜歡熱熱鬧鬧的春節,喜歡團團圓圓的中秋節,喜歡張燈結綵的元宵節,但我最喜歡粽子飄香的端午節。

每逢到端午節,人們都喜歡包粽子,吃粽子,聽説還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呢!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因為愛國投江死去,人們為了不讓魚吃屈原的屍體,把米團扔進江裏,用這種方法來紀念屈原。

每到這個時候,最熱鬧的就是包粽子,孩子們結伴去魚湖打粽葉、各家有各家的包法,我最喜歡看媽媽包粽子了。媽媽先把綠油油的粽子葉洗得乾乾淨淨,媽媽拿了幾片事先泡好的粽葉,把粽葉捲成圓錐體,左手託着粽葉,右手舀起糯米往裏放,把糯米放進去,中間再放上幾顆蜜棗,加些蜜棗葡萄乾等。一會一個粽子就包成了,媽媽包的可好看了,有三角形的,菱形的包好後,把粽子放進鍋裏煮,不久,煮出來粽子的味道飄滿整個房間,再煮些茶葉蛋,味道就更濃香四溢了。一切準備好後,我和家人拎上粽子,出去走親訪友,不僅互相品嚐,還互相祝福,一個個講着關於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歡呼着、雀躍着,那場面太讓人激動了。我覺得還是我家的粽子色相味俱全、輕輕的扒開粽葉,裏面露出又白又嫩的糯米糕,忍不住咬一口,那蜜棗的甜汁、糯米的香味往嗓子裏鑽,好吃極了!時間過得真快呀!

端午節這一天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着香甜的粽子,品嚐着美味大餐,説説笑笑!開心極了!尤其是小孩子胸前掛着香荷包,手裏拎着大葫蘆,滿屋子跑!高興極了!

啊!我喜歡家鄉的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5

一年一度傳統的節日——端午節又到了,帶花繩、帶荷包、吃粽子,甭提多高興了。

我們家鄉被中國民俗學會命名為“香包刺繡之鄉”。20xx年6月,“慶陽香包繡制”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可有名了。每年端午節前夕我們慶陽市都要舉辦獨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節——香包節為端午節拉開帷幕。香包,古稱香囊、佩帷,亦稱“荷包”,慶陽當地農村稱其為“耍活子”,是勞動婦女奇託希望、祈禱幸福的產物。傳説,“香包”是當地婦女在端陽節制作各種小動物形狀的繡花荷包,給孩子們佩戴在身上驅惡逐魔、逢凶化吉。這種精湛的手工藝術被誠嗣保留下來,成為現代黃土高原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衷心祝願。

在慶陽,香包無處不在,隨處可見。它掛在農村老漢的旱煙袋上,戴在鄉里孩子的頭上,穿在農家姑娘的身上。到了初五這一天,大小孩子都要戴香包,尤其是孩子,前胸、後背、肩上綴滿了各種各樣表示吉祥祝福、驅邪鎮惡的香包。這一天的慶陽,大街小巷和嶺上塬下,更是香包的博覽會,城鎮鄉村香氣四溢,可謂“香飄十里,陶醉八鄉”。這天上,大人們早早起牀,還採回艾草和柳條掛在門庭上避邪。從山間提回“藥水”沐浴,洗去晦氣。到了中午全家人坐在一起舉行豐盛大會餐來為端午節勝利閉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