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端午節的作文8篇(薦)

欄目: 端午節 / 發佈於: / 人氣:2.19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的作文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的作文8篇(薦)

端午節的作文 篇1

今天是端午節,這一天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我們家鄉的端午節習俗是戴五彩繩、吃粽子。

五彩繩是用紅、黃、藍、綠、粉五種顏色的絲線纏在一起,系在手腕上,如同彩虹一樣光彩奪目,非常漂亮!

粽子的包法其實很簡單。先把蘆葦的葉子煮一煮,白花花的糯米、紅彤彤的'大棗還有必不可少的花生米分別洗一洗。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媽媽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篇粽葉,將粽葉捲成一個圓錐形,然後抓一把糯米放進去,中間塞幾粒花生米和一顆紅棗,用粽葉裹得結結實實,最後用線捆起來。

待粽子出鍋,揭開綠綠的粽葉,在粽子上撒上一點白糖,輕輕咬一口粽子,糯糯的,又香甜又可口,真是太好吃了!

端午節真是一個美好的節日。

端午節的作文 篇2

我過了許多有趣的節日,可今年的端午節是我最快樂,最難忘的。

端午節那天,我和老媽早上去菜場買了一些棕葉、糯米。回到家裏老媽把一個盆子裏裝了水,把棕葉放在裏面,我很納悶就問老媽“老媽,為什麼要把棕葉泡在水裏?”老媽説“棕葉泡在水裏才不會發乾變硬,這樣我們才好包呀!”噢,原來如此。老媽洗好米,也將米泡在水裏,我連忙對老媽説“老媽,米泡在水裏,也是和棕葉一樣的道理吧!”老媽點點頭説“是的。”

終於開始包粽子了,只見老媽將兩片棕葉重疊在一起,將大的一頭圈成一個漏斗的.樣子,然後放入米,再把多餘的葉子順着漏斗包裹起來,最後將繩子橫在三個角中間,綁好兩個角,這樣一個粽子就誕生了。

我也學着老媽的樣子包,可是我的粽子真是漏斗,一不小心,米就一粒一粒的往下落,老媽告訴我在捲成漏斗形狀時要注意不能有縫,那樣就真成了漏斗了,米在放進去的時候也要按緊了這樣煮出來的米才結實。我小心翼翼的包着,終於我成功了,我特意將我包的粽子用繩子繫好,這是我的勞動成果,我要留作紀念。

我很高興,我學會了包粽子,所以我忘不了今年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3

盼着,盼着,終於盼到了端午節。前一天的早上,媽媽拿出已經泡好的糯米和洗好的粽子葉,準備包粽子。

我雖然吃過粽子,但是從來還沒有自己親手包過粽子呢!於是,我便請求媽媽教我。首先將兩片粽葉的大頭部分長邊重疊一點,折成漏斗的形狀。注意要把漏斗小的那一端卷尖,要不然在煮的時候會把米漏出來。再放入糯米,不能放得太多,也可以依各人的味口放入一些餡。最後把粽葉細小的那頭穿過粽針,再把粽針穿進粽子拉緊,一個漂亮的粽子就會呈現在眼前。

雖然我花了很長時間才包好一個粽子,但是怎麼看都沒有媽媽包的美觀,媽媽説:“雖然包粽子看似簡單,其實包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需要經過很長時間的努力才能包好”,不過媽媽還是表揚了[來源]我。過了一段時間,我們把包好的粽子整齊地放入了鍋中,加滿水大約煮 40 — 45 分鐘,香噴噴的粽子味出來了,粽子就可以出鍋了。可是在打開鍋蓋的時候,發現我包的粽子已經張開了小嘴露出了白白的糯米。

到了端午節這天,媽媽早早地在門上插上了可以用來殺蟲滅菌的艾葉和菖蒲,便端上了端午節的'主角--粽子。看着自己包的勞動成果蘸上一些白糖,吃在嘴裏又香又甜、又軟又香,感覺比往常都好吃。

今年的端午節是我度過的最快樂的一個節日。

端午節的作文 篇4

粽子是端午節的節日食品,傳説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明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

這天,姥姥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就跟姥姥學包粽子。姥姥拿了一張粽葉,用手一捲,粽葉便成了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我學着姥姥的樣貌,拿了一張粽葉,想把它捲成圓椎形,可就是卷不好,捲來捲去還是一個直筒。姥姥見了,就在旁邊指點:“左手捏緊粽葉一角,右手將粽葉的另一角往裏卷,下面用力拉緊,上面放鬆一些。”在姥姥的指點下,我卷好了粽葉。

之後,姥姥在空心圓錐形的`粽葉裏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勺舀一些糯米放在裏面,然後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緊緊的。我也在粽葉裏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搖動筷子時,不是把粽葉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緊。姥姥説:“搖動筷子時要輕一些,把粽葉包緊些。你看……”姥姥邊説邊示範,我邊聽邊學。哈哈!我包的粽子像點樣貌了。

然後是捆繩。只見姥姥兩手捏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結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個粽子。隨之,第二個,第三個……我一連包了好幾個。

最後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把綁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鍋裏,然後放入冷水滿過粽子1釐米左右,點火……水開15分鐘後把鍋裏上下粽子換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時即可。

這時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活兒,包起來十分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們透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構成了端午節的傳統風俗。藴涵着祖國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着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於中國,發展於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明白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日。

端午節的作文 篇5

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我們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我們有古老的民間藝術,如:戲劇、國畫;我們有獨特的風俗習慣,傳統端午佳節賽龍舟,元宵節鬧花燈等等。今天,就讓我給你介紹一下中國的傳統文化節日——傳統端午佳節吧!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傳統端午佳節,又稱重五、端陽、傳統端午佳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這天,家家户户吃粽子,南方各地舉行龍舟大賽。人們在這天還要懸菖蒲、灑雄黃水、掛艾枝、喝雄黃酒,殺菌防病。傳説傳統端午佳節源於屈原。他是楚王的大臣,他倡導富國強兵,聯齊抗秦,遭到反對,被流放。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屈原悲憤,寫下了絕筆之作《懷沙》後,投汨羅江身亡。他死後,有人打撈他的身體,有人投飯糰,後來怕飯糰被蛟龍吞食,就用欄葉抱起飯糰,投下汨羅江,這就成為今天的粽子。

我家也有過傳統端午佳節的習俗呢!因為要吃粽子,所以媽媽要包粽子。首先把糯米用欗葉包成一個三角形,角要尖,然後放入3-4顆大紅棗,用欗葉裹緊,繫上五彩繩,一個粽子就做好了。媽媽一個個地做着,汗水無聲的落着,終於,把粽子都做好了。接着就開始煮粽子,一般要煮一、兩個小時才會又香又糯。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打開鍋蓋,陣陣粽香向我襲來,我嚐了一口,啊多麼美味的粽子啊!這是媽媽用辛勞的.汗水為我製作的美食,我永遠都不能忘懷。這就是我家的傳統端午佳節!

端午節的作文 篇6

端午節前的十來天,母親便開始唸叨籌劃過節的相關內容了。因為當時的家庭景況是比較窘迫的,所謂八年級、十六打牙祭,便已經是比較過得去的人家才有的生活了。但是,為了在過節那天,使我兄妹倆不至於眼饞別人,母親便想方設法也要將節日過得象模象樣的才行。到了端午節頭一天晚上,便叮囑我們早點睡,第二天好早點起來去看“龍舟”,而母親則要將過節的食用品細細的地默想一遍,然後把各式各樣的材料備齊。還把父親剛從竹樹上摘下的青翠的`竹葉一遍一遍地刷洗乾淨,然後放在通風處讓它們自動風乾。之後便是把糯米浸泡起來,一直把糯米浸得酥軟酥軟的,才會心安理地休息下來。

我們總是在激動和興奮中、在母親的一再督促下才安然入睡的。第二天一打早,便隨着母親起牀了。匆匆地洗把臉,搬了小竹凳坐在門口悠閒自在地看母親包粽子。包粽子,放在一個很大的傢伙裏,一個小盆子裏放着餡,一個盆子放着浸泡過的糯米,還有粽子葉等。只母親拿起粽子葉,那葉子在她手裏是那麼的馴服,她輕輕一折,便折出了個漂亮的漏斗狀來。母親包的粽子極飽滿,並且是有稜有角的。四個漂亮的角兒像是整裝待發的衞士,一個個雄赳赳的。我學了幾次,雖然是終於也有了稜角,卻總不能叫人滿意。因為我的粽子包來包去都只有三個角兒,而且同母親的擺在一起便顯得寒酸極了。我總是很納悶,母親那雙粗糙得如干樹枝的大手怎可能做出如此精美的藝術品呢?

粽子包完之後,母親把包好的粽子放到大鐵鍋裏煮,因為粽子太多了,父親編織一條稻草辮子,盤在鍋沿上就能煮好多粽子,父親在煮粽子的湯裏,倒進稻草燒的灰湯,煮出來的粽子顏色好看,黃黃的,鄉下人都有這個習慣。剛剛煮好了的粽子有一股誘人的竹葉香。打開粽葉,黑醬油甜滋滋的味道便首先鑽進了鼻子裏。然後是糯米和花生淡淡的香味。輕輕地咬上一口,嚼一嚼,各種材料所混合在一起而造就的特有的香味和口感,叫人滿足得有種飄飄欲仙之感。

端午節那天,父母親起個大早,除包粽子之外,還為我們張羅端午節的盛餐。當母親準備好一切,就招呼我們吃粽子,過一個快樂祥和的端午節。

如今,在城市裏,每天都可以過端午節,每天都有粽子吃,而粽子的內容也豐富了。有的還打出文化牌子,但我覺得這些粽子比不上母親那些粗糙,吃母親的粽子吃的是一種親情。雖然,母親的身體日漸佝僂,包粽子的動作更慢了,但我還是喜歡母親包的粽子,吃上一輩子。

端午節的作文 篇7

家鄉有許多的傳統佳節,如:重陽節,春節,中秋節,清明節等,我最喜歡的佳節就是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

端午節那天要吃那香噴噴的粽子,可是你們知道為什麼要吃粽子嗎?

傳説有這樣一個故事:曾經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因為自己的國家破亡,於是便憤恨跳江,人們怕江裏的魚兒吃掉屈原,於是便包粽子,將粽子投到江裏給魚兒吃,屈原跳江時是農曆的五月初五,人們為了紀念屈原,便將這天定為端午節。

知道了端午節的來歷,可是你們會包粽子嗎?要先到店裏買粽子葉子,再買點糯米,花生,葡萄乾等,先把粽子葉清洗乾淨,然後把糯米,花生等食物放到粽子葉子上,按照三角形的形狀包起來,最後用繩子一綁就好了,由於我是初學者,總是把它包不緊,哎!管它三七二十一呢,先蒸上再説,蒸了一個小時後,打開一看,雖然皮已經開了,但仍然飄着那清香般的粽子味,再嘗一口,更是無比的美味。

有些人吃過粽子後,還要賽龍舟。雖然我沒有真正看過龍舟比賽,但是依然能想象出那熱鬧的場面。

這就是我們故鄉的.端午節!同時我們也應該學習屈原的愛國精神。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上課認真聽講,不做小動作,尊老愛幼。在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樣長大才能為祖國做出貢獻。

端午節的作文 篇8

今天讓我歡天喜地的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到了,我從媽媽那剛一打聽到,就高興的歡蹦亂跳。因為呀!這個端午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是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端午節的來源是由於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賽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繫在一起。隨着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很多人有個疑問: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比賽劃龍船呢?事情是這樣來的。一個偉大詩人屈原愛國,為皇帝出謀劃策,但是有些紅眼病者覺得屈原勢力太大,多管閒事,天天在皇上面前説屈原的壞話,慢慢的皇上相信了那些荒唐的謊言,把屈原撤了職,流放到湘南去。屈原抱着救國救民的志向,富國強民的打算,反而被奸臣排擠出去,簡直氣瘋了。他到了湘南,經常到汩羅江一帶,一邊走一邊唱着傷心的詩歌。到了公元前278年5月初五那天,抱着塊大石跳河自殺了。附近的老百姓得知,大家都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海,到處波浪起伏,哪兒有屈原的什麼痕跡。大夥很傷心,把竹筒子裏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獻給屈原,也讓江裏的魚蝦、蛟龍、魚……等動物飽了肚子,就不再傷害屈原的身體了。到了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都照辦了,後來他們把盛着米飯的竹筒子改為粽子,劃的小船改為賽龍船。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説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説;紀念伍子胥説;紀念曹娥説;起於三代夏至節説;惡月惡日驅避説,吳月民族圖騰祭説等等。以上各説,各本其源。據學者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是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故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説,影響最廣最深,佔據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都與紀念屈原聯繫在一起。

啊!端午節的由來可真多呀,我喜歡端午節的美、喜歡端午節的熱鬧、喜歡端午節的粽子,喜歡屈原那種愛國精神,當然我還喜歡最好玩的賽龍舟!你喜歡端午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