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實用的端午節日記範文集合五篇

欄目: 端午節 / 發佈於: / 人氣:1.23W

一天即將完結,今天我們都做了什麼了呢?需要進行好好的總結並且記錄在日記裏了。可是怎樣寫日記才能出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日記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端午節日記範文集合五篇

端午節日記 篇1

清晨,當小鳥把我從夢中喚醒時,一股粽香彷彿無形的魚竿把我從牀上釣了起來。媽媽告訴我,今天是端午節,要吃粽子,剝去一層粽葉,露出了一個“粽三角”,我拿起筷子,把筷子插進粽子中間,整個的舉起來,咬了一口,不由的稱讚道“真好吃!”它油而不膩,糯米軟軟的,夾雜着濃濃的肉香及淡淡的粽葉香,味道好極了。我還曾經吃過許多其它粽子,如白米粽、紅棗粽、豆沙粽等,就數嘉興肉粽最好吃了!

我有些好奇,為什麼到了端午節要吃粽子,門上要插艾葉,還要賽龍舟呢?經爸爸講解明白,原來這是有由來的,據傳二千多年前,愛國詩人屈原主張改革政治、任用賢才,因同貴族靳尚等人鬥爭,遭讒去職,屢次放逐後,在農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節)投河自沉,人們得知投河的是屈原後,紛紛爭先恐後地划船去打撈,這就有了後來的賽龍舟,因沒有找到屈原,人們又怕魚蝦吃屈原的身體,就往江中投粽子餵魚蝦,這就是端午節吃粽子的由來。至於在門上插菖蒲、艾葉,是因為古代相傳五月是“毒月”,而五日恰好是五毒之首,所以在五月初五端午節這天,插菖蒲、艾葉可以除瘟辟邪,免受病毒的折磨,我們還要吃五黃,指的是黃瓜、黃魚、黃鱔、雄黃酒和黃梅。其中我最喜歡脆脆的黃瓜了。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其內含的中華歷史文化、風俗習慣和節日氣氛,不禁使我陶醉其中。

端午節日記 篇2

眼下,又到了五月粽子上市的季節,在離辦公室不遠的地方便有一個賣粽子的小攤,幾乎是每天上午我都要去買着吃。看着那黃燦燦、又光又亮的竹葉粽葉,吃着那涼絲絲、甜蜜蜜、粘揪揪的粽子,不禁想到了家鄉的粽子,想到了家鄉“端午節”的風俗來。

家鄉的粽葉不是上街上買的,而是在家門前的大竹園裏採摘的。家鄉包粽子的程序其實很簡單,因為家鄉粽子是素的,粽葉捆粘米夾紅棗而已。每到新竹葉落的時候,家長就會讓孩子們去拾些竹葉拿回來,挑選、洗淨、曬乾、疊好後便保存起來,到五月端陽節來時便拿出來用。小時候吃的.粽子,都是自己家裏做的。

我家包粽子的不是母親,而是父親,母親説因為父親包的粽子放米適度,煮熟後特別好吃。大約在端陽節前三五天,我們姊妹四人便會纏着讓父母包粽子。第二天上午母親會在嗔怒中把一把把幹粽葉放進大大桶裏,用石頭壓實泡上大半天再撈出來到河裏一片片漂洗。有時候,我也會被命令漂洗粽葉,那葉片摸在手上,嫩滑嫩滑的,像摸在緞子上,舒服極了。午飯後再洗淨準備的紅棗,掏上兩升糯米,把糯米用水浸泡一段時間的。一切準備好後,父親便開始包粽子了。至今父親包粽子的情形仍歷歷在目,記憶猶新。父親那雙粗大的雙手竟能包出那麼精巧的粽子。父親往往先選粽葉,大葉片一片包一個粽子,小葉片兩片包一個粽子。父親先把那葉片捲成一個漏斗狀用左手拿好,右手在盛水的米盆裏旋轉着把米倒進“漏斗”裏,一半時在中間放上兩個紅棗,然後再在紅棗上面放些糯米,再把上面的葉片翻過來,再用大拇指和食指把粽葉捏一個小稜,把葉片頭紮好最後還要捆粽子,捆的“繩子”也是不一樣的,有的家用的是藨草,父親是把粽葉撕成一綹綹當“繩子”,説是免得有異味。捆包粽子可是門技術,記憶中,父親兩手齊上還不夠,最後還要用牙齒幫忙。有時候鄰居們會湊在一起包粽子。小時候頑皮像男孩兒的我也會上去湊湊熱鬧,包、捆,可總是出不了“產品”,或者所出“產品”怪模怪樣。

端午節這天早飯前,母親先讓我們要先飲一杯雄黃酒,飲黃酒據説可以殺蟲害,避百邪。然後再吃粽子。母親給我們一人剝幾個粽子,吃後再上早學。小時候家裏常常缺少糧食,一年只能吃上一次粽子,所以對粽子很喜歡吃。早上放學回來,母親便會讓我們給同村的親戚鄰居送去自家包的粽子,然後再讓我們品嚐親戚鄰居送來的粽子。

後來到了離家十幾裏的鄉里去上中學,每到“端午節”,母親便會送來粽子和雞蛋。後來又考上了師範,三年畢業後,在離家鄉一百多裏的縣城工作、成家。每到“端午節”,母親便會捎來糯米和粽葉讓我自己學着包粽子,可是我包的粽子根本吃不出小時候那種味道來。於是還得上街去買粽子吃,賣的粽子米粒裏夾着肥肉、蛋黃、火腿,油油的,又是鹹味,又是甜味,還很膩,吃不慣。越是這樣,越發想吃家鄉的粽子,特別是父親包的粽子。

記得小時候,每年端午節,父親都和鄉鄰們一樣,忙着在門口插在山邊割來的艾蒿,或用艾蒿編織成“艾虎”,插在門楣中央或戴在身上,驅蟲避邪,保以安康。艾葉還可以治病,農村缺醫少藥,一直以來偏方盛行,收藏好的枯艾葉常常可以派上用場。譬如受了風寒引起頭痛腦熱,用艾葉煮水喝下來,悶頭睡上一覺,出身臭汗就會好;譬如眼睛紅腫,用艾葉煮雞蛋,把雞蛋剝了皮,用細布裹上,在眼睛上滾上幾滾,包準見效;天熱的時候,洗上一次艾葉所煮的熱水澡,疔癤會生得少……。

端午節這天,無論你做錯了什麼事,父母都不會批評的。

家鄉的端午節,給我們農村孩子的童年留下了多少幸福、美好的回憶啊!現在,隨着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鄉的端午節過得更是隆重、喜慶了!

端午節日記 篇3

昨天回家過端午節包粽子系花線。我和王柯睿一起去買東西吃,回來一家人正在包粽子。柯睿哥哥也開始包了。他雖然包的不好看,但是包的很認真,可是我沒有興趣包,在一旁看着。過了好長 時間粽子才煮好。我吃了一個粽子好香好甜啊!

端午節日記 篇4

今天是端午節,唐馨雨來我家和我一起包粽子,我和唐馨雨先把花生和姜米還有綠豆在水裏浸泡兩到三個小時,然後把綠豆,花生,姜米混合在一起,我們拿起箬葉開始做了起來,開始我不會做,然後越做越煩,還是不會做,我想:“這該死的粽子,怎麼那麼煩人哪!”

媽媽教我包了粽子我越做越感興趣,最後米沒了,我還想做,我吃着我自己做的粽子,心裏甜滋滋的,因為有苦才有甜嘛!

端午節日記 篇5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記得小時候,媽媽常常把我抱在腿上,哼唱這樣的歌曲。那時候,粽葉飄香,香飄萬里。

每年的端午節,是我和弟弟最快樂的日子。媽媽一早就在我們手腕繫上紅、白、黑、藍、黃五色絲線,弟弟天真無邪地問:媽媽,這是幹嘛的?這是長命縷,這和門頭上面的艾蒲一樣,是用來驅邪的。我們順着媽媽指的方向看去,門頭上果然有着碧綠一片,淡香襲來,入人心扉。

吃過早飯,媽媽忙開了,準備包粽子。那早晾在水盆中的粽葉,有着青黛的膚色,青澀的芳香,細長的葉子柔柔地靜躺在水中,一漾一漾,如同一位位含情脈脈的少女,在水中勾勒純潔的圖畫。

媽媽的手靈巧極了,白花花的糯米、碧澄澄的粽葉在她手中像變戲法似的完美結合在一起。媽媽邊包粽子,邊給我們講起端午的來歷,那個愛國憂民的偉大詩人屈原,那滾滾流淌的汨羅江水,那無數百姓美好的懷念和祝福躍入我心懷。一隻只玲瓏可愛的粽子更像小船,載着我對詩人屈原的思念飄向遠方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雖然我對媽媽教給的這首詩句不甚瞭解,可是,端午節傳統文化對我們的薰陶,已深深印入腦海。

那就是不斷追求與熱愛!

範水鎮中心國小二(七)班呂亦詩

指導老師:郭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