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熱門】清明節週記集合五篇

欄目: 清明節 / 發佈於: / 人氣:7.02K

時間真是轉瞬即逝,一週又過去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體會吧,是時候認真地做好週記了。怎樣寫好週記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節週記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門】清明節週記集合五篇

清明節週記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下過幾陣濛濛的細雨,潤濕的空氣中飄着豌豆花和青草的香味,我和家人提着鮮花、蠟燭來到了鳳凰山陵園給爺爺掃墓。

順着石階拾級而上,掃墓的人真多啊!

一位老奶奶獨自一人站在墓前,雙手合十,低着頭、閉着雙眼在輕聲地念經,彷彿在念着什麼密碼,我一句也聽不懂。可她看起來是那樣莊嚴虔誠,姑姑説她是在超度亡靈,我也聽不懂,我正想問,又想起媽媽給我打的“預防針”——莊嚴的場合不要隨便説話,我只好硬生生地把問題嚥了回去。

忽然耳邊傳來一陣哀痛的哭聲,我循聲望去,只見一位女士正拍打着墳墓痛哭着,邊哭邊訴説着什麼。多可憐啊,她準是失去了自己最親愛的家人,我呆呆地望了她一會兒,心裏有一種説不出的難受。一羣孩子跑上來了,他們急着想要放萬花筒呢,聽着那震耳欲聾的聲音,我忙捂上了耳朵,討厭這噪音打破了大山的寧靜。

終於到爺爺的墓前了,站在爺爺的墓前,我小聲地念着墓碑上的字,唸完,我心裏一震,原來爺爺在一九九八年就去世了,離現在有十五年了,遺憾的是我根本沒見過爺爺。要是爺爺還健在,我遇上困難一定會向爺爺請教,因為爺爺一定有辦法嘛。姑姑點燃了蠟燭、香,燒起了紙錢,她對着墳墓恭恭敬敬地拜了起來,拜着拜着,我發現姑姑的眼眶紅了,淚水順着她的臉頰滑落下來,我的心裏也感到酸酸的。

爸爸告訴我,爺爺是一個勤勞、寬容又多才多藝的人。爺爺一生坎坷,生前是婁嶴國小的校長,為了辦好教育,他勤勤懇懇,募集資金建學校,招聘優秀的老師,把學校辦得蒸蒸日上。爺爺是村民們敬仰的文化人,他經常為村民們寫信、寫春聯,婁嶴老人亭的柱子上就有爺爺寫的對聯。爸爸經常教育我,要向爺爺學習,做一個優秀的人。啪嗒,啪嗒,一顆顆大大的燭淚不停滑落,彷彿是寄託我們對親人的哀思。

離開鳳凰山陵園,沿着彎彎曲曲的山路,我們又去祭拜了曾祖父、高祖父。媽媽告訴我,掃墓不光是為了緬懷、感恩先祖,更重要的是告訴先祖,我們會更幸福地生活着,讓先祖們含笑九泉。山上開滿了一樹一樹的金銀花,樹木抽出了新的嫩芽,遠處,油菜花給遍野鋪滿黃金,紫雲英染得滿地嫣紅……

清明節週記 篇2

20xx年的清明節是4月5日。這天,全家吃了午飯,奶奶準備好了要用的東西。我一看,準備得可真周到呀:除了天地銀行的錢和金銀財寶,連衣服、褲子、襪子、鞋子都考慮到了。我就和爸爸媽媽、奶奶乘上了舅舅的車出發了。在車上,奶奶告訴我:“清明節,又稱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清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談清明節,須從古代一個非常有名的,現在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説起。”奶奶便向我説起了寒食節的`故事。

我們來到了一座山上,那裏樹木成羣,山路歪七扭八,偶爾也能聽見幾聲清脆的鳥鳴聲,因為清明節早上剛剛下過毛毛細雨雨,所以地上的泥土有些變得有點泥濘了。

我們找到了太公的墓,我便開始幫起忙來了。奶奶把準備好的清明果擺在了墓前,敬上了酒,點上蠟燭。清明果形似餃子,外皮用鼠鞠草做成,鼠鞠草即清明草。清明果是在清明前後製作的一種食物,據説是用來祭奠先人的。清明前後是採摘清明草的好季節。綿軟的淡粉團在手裏捏揉,隱隱有清香氣。

接着,就讓爸爸媽媽把清明紙遞給奶奶,奶奶告訴我:“用清明紙插起來或者放在上面用石頭壓上,就表示這家人已經來過了。”放好了以後,奶奶拿出12支香,奶奶點燃了香,只見往上一衝,火就滅了。奶奶把12支香分別發給我們4個人每人3支,便讓大家拜起來。當時,我在心中默默地説道:“太公,清明節我們來看你,給你帶來了好吃的、好穿的、好花的,你也要保佑我們啊!我希望全家人身體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每一家人都生意興隆,讓家裏的孩子都學習優秀,特別是今年就要去美國的表哥,讓他在美國順順利利的完成學業。你能答應我嗎,太公?我相信你一定會答應我的。給你的東西你儘管用吧!”説完,奶奶收了香,把它插在一邊,讓我去敬一次酒,還囑咐爸爸把帶來的鞭炮放起來,爸爸很聽了奶奶的話,乖乖地把鞭炮放了起來。放完了鞭炮,媽媽又敬起了酒來。除了爸爸,我們就燒起了帶來的東西,燒了差不多有一半了,奶奶嘴中便説道:“東西太多了,拿個帶子給他們裝一下吧!”説罷,便把手中的帶子丟進了火堆中。幹完了,奶奶把一個托盤拿了回來,其餘的就放在了那兒。快要走了,我對太公説:“太公,再見了,明年的清明節,也就是明年的清明節,我們還會來看你的。”

説完,我們就離開了太公的墓,在回去的路上,我還在想着太公。“太公,您安息吧!”

清明節週記 篇3

你們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我來告訴你吧!今天是清明節。

清明的來歷和習俗你們知道嗎?下面讓我來説説吧!來歷: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習俗:清明節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如果按農曆計算,沒有確定的日期,即上一年的冬至過了106天是清明;按照陽曆計算則在4月4日或5日(以當年二月平或閏而差異),太陽到達了黃經15度時,清明開始了。

我和妹妹、爸爸媽媽一起去給老爺爺的去掃墓。今天陽光明媚,我們一家走在綠油油的麥田裏,從遠處看,麥田像一片綠色的海洋。我的眼不知道看那一處好。終於到了老爺爺的墓前,我轉身拿起早已準備好的花籃,恭恭敬敬的放在地上,花籃上還有幾根白色的帶子死死地紮在花籃上。在幾片綠葉的襯托下,更加顯得?嵫稀N頤前萃炅酥?螅??幾?熬湃??隆鋇睦弦??找跫淶某?保?幸煌虻摹⒂幸灰詰摹⒒褂形逡詰摹N乙豢湊餉炊啵?荒昊夠ú煌昴兀“職種?浪?不段?蹋???嗌樟艘壞恪@弦??闋叩媚敲叢紓?一姑煥吹眉靶⒕茨?先思遙?憷肟?宋疑肀擼?諛橋惆檳?鬧揮泄露籃圖拍?R?悄?乖冢?乙歡ɑ嶁⒕茨?摹?/p>

在走的時候,我又向他拜了拜,才依依不捨的離去。

清明節週記 篇4

熟悉的詩句在我耳邊響起,清明節是四大“鬼節”之一,其他三個“鬼節”分別是:寒衣節,上巳節和中元節。

今年清明節,媽媽帶我回到了老家,在車上的兩個多小時,我不斷看到路兩旁綠油油的麥地裏,有人在燒什麼東西。媽媽説,那是給逝去的親人燒紙錢,讓他們在地底下有錢花。到了大姨家,我和大姨二姨還有媽媽一起去了姥爺的墳旁,姥爺已經去世了10多年了,我從來都沒見過姥爺,只能想像姥爺的樣子,很慈祥。到了姥爺的墳旁,周圍已經有些人在燒紙了,我問媽媽為什麼要在麥地裏燒紙,媽媽説以前大家都沒錢,並且農村沒有專門的墓園,所以大家都把親人埋葬在自家的麥地裏。

媽媽在墳前畫了一個半圓當做一個小門,把冥幣和疊好的金元寶和黃紙放在小門裏,在點着,媽媽邊點邊説:“爸呀,我們給你送錢來了,您收好,別捨不得花,花不完存到銀行裏。”我也對姥爺説:“姥爺,我來看你啦,你愛喝酒,買點酒喝,別委屈自己了。”

清明節,有的地方還有吃冷食的習俗,傳説是為了紀念介子推。清明節不僅要掃墓,還有踏青,插柳等習俗,雖然我沒有見過姥爺,但我想姥爺一定是一個很好很好的老人,姥爺,希望你能在天堂過得幸福安逸,姥爺,我們都很想你!

清明節週記 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首杜牧的詩讓我知道了清明節是一個憂傷的日子,是一個寄託對逝去的親人思念的日子。

在一個細雨濛濛的早晨,我和爸爸媽媽去為太公、太婆掃墓。一路上,老天爺還在陰沉着臉,時不時地還滴下幾滴眼淚;小草彎着腰,上面掛着晶瑩的淚珠。

穿過泥濘的小路,我們來到墳墓旁。外公拿出砍刀把雜草砍掉清理墳墓;外婆拿出一些紙元寶、紙錢和一條條白紙。她把白紙掛在雜草上,以表示自己的悼念。爸爸和外公正忙着把地上的泥土挖開,再倒到墳墓上,因為經過一年的風吹雨打,泥土已流掉了許多。

接着,外婆把一捆捆的香拿了出耿,點燃,向墳墓深深鞠躬,説:“爸爸媽媽,我們來看你們了,大家都很平安,你們放心吧。”我和表妹也一起鞠躬,然後我説:“太公、太婆我們一定會好好學習的,為你們爭氣。”

小舅舅點燃了火炮,噼哩叭啦的聲音驚飛了草叢中的鳥兒。

墳上芳草萋萋,旁邊的一棵老桃樹上又開滿了怒放的桃花。爸爸説:“這就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確實,人的生命實在是太短暫了,所以我們活着的人要珍惜生命,努力工作,讓我們的生命象花一樣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