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範例 行業範例 行政範例 職場範例 校園範例 書信範例 生活範例 節日文化範例

【精品】清明節的作文集合七篇

欄目: 清明節 / 發佈於: / 人氣:6.66K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清明節的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清明節的作文集合七篇

清明節的作文 篇1

一年一度的清明踏着輕盈的腳步,哼着甜美的歌聲又向我們走來了。這次,我去了福嚴禪寺遊玩,在我的記憶庫裏增加了許多美好的印象。

我和母親開到福嚴禪寺的不遠處,就被一羣賣香的人纏住了,有些人還追到了福嚴禪寺的門口。我們在那些人的手中買了一些香和蠟燭。

我們買了門票之後就進去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兩邊綠樹成蔭,鮮花盛開。我們首先去了天王殿,把香和蠟燭插好之後就進去拜佛了。我們剛走進去,六尊大佛呈現在我眼前。拜好之後,我又去了大雄寶殿、圓通寶殿、西方勝殿和卧佛殿,還有法海三藏,裏面的菩薩神采奕奕,各顯神通。有的菩薩一張紅臉,手持一把大刀,一副凶神惡煞的樣子;有的則慈眉善目,手裏拿着一卷書,津津有味地讀着;還有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手裏捏着他自已又白又長的鬍子,一臉笑容可掬的樣子。

走了這麼久,我已經累得氣喘吁吁,不得不到附近的亭子裏坐一坐。一陣涼爽的風迎面吹來。加上亭邊的綠樹伸到亭裏面,增加了一絲綠意。休息好了之後,我沿着這座亭子走過去,一座石橋橫跨在水面上。我站在橋上,俯視着清凌凌的水塘,幾條魚兒從我視眼裏遊過。它全身是透明的,是那麼自由自在。我還看見了一隻烏龜懶懶地趴在水上面好像已進入甜蜜的夢鄉似的,我又遊覽了五十三參,它整整有五十三級台階。我還記得,在一個水塘前,有一隻大石龜立在那裏。它的背上還立着一塊石碑。過了好久,我才依依不捨地離開了福嚴禪寺。

我回去時已是黃昏之後,以前沒有哪一個清明節比這個清明節過得更開心了。夕陽染紅了天邊,在我的腦海裏留下了一段不可磨滅的回憶。我永遠不會忘記這個短暫又愉快的清明節。

清明節的作文 篇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可今年真奇怪,天空居然掛着個大太陽,太陽火辣辣的,好像夏天一樣。

我們一家人準備去祭祖了,爺爺和伯伯手上提着鞭炮,爸爸和媽媽拿着紙和香燭,我手上舉着彩色的搖錢樹,我們向後山走去。

小路上鋪滿了松葉,踩上去軟軟的,小路兩邊長滿了植物,它們設下了許多陷阱,有些樹枝可能勾住你的頭髮,有的藤蔓可能拉住你的衣服,還有些樹根可能會讓你絆倒……一路上,我們小心翼翼地走着。

終於,我們來到了高祖母的墳前。爺爺把許多白色長條形的紙壓在墳頭,這叫“壓墳紙”,表示後繼有人;伯伯擺好了鞭炮,我們用鞭炮聲通知高祖母,我們來祭拜她了;然後,我去墳頭插上搖錢樹,表示給逝去的高祖母送錢。最後,我們開始雙手合十,心裏許願,默默祭拜……

清明節是一個緬懷祖先,紀念英烈的節日,在這個節日裏,我們深切懷念逝去的先人們。

清明節的作文 篇3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祭祖節日,而農曆三月九年級是我們本地壯族傳統的拜山祭祖之日,每逢三月三或清明節,我都會和爸爸媽媽、還有家族裏的大人、兄弟姐妹們到山上拜祭我們的老祖宗。

今年可特別了,清明節和農曆三月九年級竟然是同一天,這可是幾十年一遇啊!怪不得這一天裏,家家户户、老老少少都得忙碌起來,無論遠近,都趕着回老家拜祭祖先。這天,一大早,我家的大人們就忙着湯雞、煎魚仔、煮臘肉、蒸五色花糯飯,我們小孩子也忙得不亦樂乎,幫大人準備上山拜祭的用品,所有的東西準備好了,我們就開始出發了。我提着沉甸甸的籃子,儘管一路上汗流浹背,但是還是堅持住了。到了祖宗的墓地後,大人開始剷草、培土、清潔墓碑,我和弟妹們去找楓樹,把葉子摘下來,鋪在墓碑前,用來墊祭品。接着,大人們點蠟燭、燒香、擺放祭品、倒酒、燒紙錢,我也學着大人的樣子,插香、倒酒並在墳前鞠躬,希望祖宗保佑我學習進步、健康成長。整個下午,山上人山人海,像是一次大型的春遊活動,也像是一場特殊的家族聚會,這樣熱鬧的場景,我還是頭一次看到呢!

回老家過清明節收穫不小:我知道了花糯米飯的黑色原來是楓樹葉染成的,我第一次嚐到茶油樹長着的茶苞,我知道了這個時節老家地道的菜是“打菜包”,我也見到了久違的小夥伴,和她們在一起很開心,彌補了春節沒能回老家的遺憾。同時,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拜祭祖宗、悼念祖先是中華民族淵源流長的傳統美德,要從小培養、從我做起。

清明節的作文 篇4

陽春三月已經悄悄離我們而去,迎接我們的,將是一個充滿生機的四月,一年一度的清明腳步已離我們不遠了,只有一步之差。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杜牧的一首清明特有的景象。春天又是新的開始,草長鶯飛,萬物復甦,空氣裏彌散着夏的氣息。清明一年復一年,飽含了中國人古樸的風俗,飽含了生者至以死者的一份想念 ,飽含了人們對老一輩人的無限希望 和祝福 。每逢這個時節,遊子們心裏就會湧起對家鄉 的眷戀和對親人 的思念 ,有的何嘗不是“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

親。”他們千里 迢迢趕回家 去,何嘗不是希望能在家鄉多待上幾天,和家人 永不分離。清明節也正是遊子回家探親的時候。

生與死,迷與悟,雨紛紛,欲斷魂,是誰,把生死牽連,讓活着的人,想起逝去的魂?清明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這個節日 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聲笑語,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之所以要掃墓,是因為要緬懷先烈,祭奠 先人。其習俗由來已久。

開展清明紀念 活動,可以使我們開闊眼界,增長知識;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我們的精神境界,更好的面對未來。有些事情,有些日子,是我們永遠 也不該忘記 的。回憶 是力量之源??永遠不要忘記週年紀念日。開展紀念活動,如同點燃一支火炬。

清明節的作文 篇5

昨天是清明節的第二天,也是一個掃塵的日子,我、弟弟、老爸和老媽一起去了鄉下奶奶家,準備一起去登山掃塵。

“清明時節雨紛紛。”不錯,昨天天上是下着小雨,我們也無話可説,也只有踩着泥膩的山間土地一步一步的奮力的向上攀登。

終於到了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的合墓前,我們所有所有的人都是肅然起敬,直立在他們的合墓前面。老爸遞給我一根已經燃燒起來的香,香在不時的向外冒着煙,那香味是那麼的濃重,讓我一聞到這樣子的香味,馬上顯示出一副沮喪,而又難過的樣子。我們所有的人的手裏都拿着香,一起為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爺爺鞠了一個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們對他們所有人的崇高的敬意。

我轉身拿起早已準備好的花籃,恭恭敬敬地放在了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的合墓前。花籃裏的花都是白色的,在花籃上還有幾根白色的帶子死死的捆在了花和花籃上。在幾片綠葉的襯托下,更加顯得莊重,而又肅穆了。

我們拜完了之後,就開始給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燒在陰間的`鈔票,老爸知道他們很會玩麻將,就多燒了一些給他們,有一億的,有兩億的,有一百萬的大鈔票,還跟他們説:"人人都有不要搶。”我一聽還好玩,他們有這麼多錢一年也花不完,還用搶什麼呢?

太公、太婆和小爺爺你們“走”的那麼的早,我都沒有好好的孝敬孝敬你們老人家,你們就離開了我的身邊,在那,陪伴你們的只有孤獨和寂寞,不……不……不……還有那“無情”的春、夏、秋、冬和綠樹繁茂的山林。要是你們還在我一定會好好孝敬你們的。

在走的時候,我們又再次向他們拜了一拜,才依依不捨地離去。

清明節的作文 篇6

又是一年清明節,爸爸開着車,載着我和媽媽,一起踏上了回老家的路。汽車在公路上疾馳,經過半個多小時,我們就到了那座祖墳的山腳下。

爸爸停下車,我突然想起自己來時忘了換一雙舊鞋。我看看自己雪白的運動鞋,惋惜地説:“我100多塊錢的新鞋今天要遭殃了!我怎麼就忘了換一雙呢?”

“別擔心,上山的路全是水泥路,不會沾上污泥的。”媽媽邊説邊拉着我往前走。

“不要騙我,我記得二年級時我來過一次,回來時腳上的污泥差不多兩斤重,害得我抬腳都覺得困難。”

爸爸説:“沒騙你,快走吧。”

走了幾步,抬頭就看見一條水泥路彎彎曲曲直通山頂,如同一條灰色的帶子。幾年清明沒回家,上山祭拜祖墳的小路都變成“康莊大道”了,家鄉能不變嗎?

來到祖墳前,爸爸拿出蘋果、梨等許多水果,擺了滿滿一大盆,又拿出雞、鴨、魚等各種各樣的肉擺起來,嘴裏還唸唸有詞。我真是迷惑不解,爸爸媽媽平常都不是迷信的人,今天怎麼……可在那種場合下,我又不敢多説一句話。儀式結束後,爸爸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説:“此刻,我多麼希望祖先們地下有知,似迷信的人説的,祭拜他們的東西,他們都會來吃。” 爸爸停了停,我抬頭看見他眼裏閃着淚花。爸爸接着説:“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家裏多窮啊!一日三餐,吃的都是菜羹、玉米糊,能有稀飯喝,那就像過節似的。兄弟幾個常常肚子餓得咕咕叫,仍然在幹活。爺爺奶奶常常為了孩子們,自己靠喝水充飢。爺爺生病了,因為沒錢買藥,不久就離開了人事。要是現在……”

爸爸的聲音都哽咽了。我突然間明白了爸爸為什麼帶那麼多吃的來祭奠。其實何止是爸爸那樣想,我想那一代人都這樣想吧。曾經的苦難與現在的幸福生活一比較 ,我們才知道現在的生活多幸福。

回來的路上,看看自己的新鞋依然亮白,我真是高興。我突然想起自己讀的《改革開放三十年》,短短三十年,爸爸這代人的苦難已是歷史,人民的生活有了質的飛躍。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改革開放。來年清明節時,我們的生活或許又已上新的台階。

清明節的作文 篇7

清明節這一天,人們沒有一個是閒着的,都用各式各樣的方法來祭奠死去的親人們,比如掃墓、燒紙錢、上墳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好日子。掃墓俗稱上墳,是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清明前夕,家家户户忙個不停,準備好掃墓用的祭品。我的家鄉也不例外。

“又是一年芳草綠”,伴隨着春姑娘的腳步,清明節到了。這天,我回到老家,奶奶先讓我穿厚點,因為那裏非常冷。之後又帶上紙錢、供樣、香等祭品,坐着爺爺的拖拉機向親人的墳墓開去。一路上,我開心的邊唱歌邊搖頭。伴着我的歌聲,很快就到達了目的地,一看“唉,盼望已久的美麗風景原來就是這個樣子呀,真掃興!”我望了望田野,很是荒涼。但鄉間小路上,三人一夥,五人一羣,來的,回的絡繹不絕。點起火堆,燒起香燭,處處瀰漫着清明的氣息。我們一起燒紙錢、掃墓、給先人墳上填土,我還把自己親手做的紙花一一插在了祖先的墳墓上,沒過一會兒,我們就已經“凱旋歸來”了。

回到家,我懷着好奇心,在互聯網上查詢了一下有關清明節的習俗,讓我大開眼界。知道了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還知道了清明節的歷史,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爺爺還告訴我,清明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掃墓、燒紙錢、上墳是我們這些晚輩對先人的尊敬和懷念。

清明一到,氣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清明節年復一年,寄予了人們對老一輩人的無限哀思和祝福,每逢這個時節,家鄉的人們總是忙裏忙外,不僅表達了對先人的懷念,更給予了對新一年的希望。

家鄉的清明節,有着豐富的文化內涵,我盼望着下一個

清明節的到來……